这怎么可以?

努力了七八年,王氏好容易把大夫人在荣康堂的势力拔了个干净,过了几天无人掣肘的舒心日子,她怎么肯再让那些‘祖宗’来给她添堵?!

大夫人听到袁氏的嗤笑声,终于回过神来,转过头,恶狠狠的等着袁氏。若不是她还记得面前这位是宋国公世子的老婆,她就冲上去指着鼻子骂了。

袁氏却不怕大夫人,她甚至不看大夫人的脸色,直接越过她,跟崔江说话:“这位就是亲家大姑母吧。呵呵,我们家乔木时常提起你,说你直率、爽朗,最是个天真烂漫的人,今日一见,果不其然呀。”

萧卉坐在袁氏身侧,也跟着附和:“是呀,前几日乔木去我那儿做客还提起了姑母呢,对了,乔木说姑母的眼光最好,极善欣赏珠宝,正巧我今儿带了一套西域运过来的首饰,在咱们京城是头一份,我怕没人识货,特意带来给姑母鉴赏一二。”

说着,萧卉冲着身后的小丫鬟使了个眼色。

小丫鬟会意,捧过来一个精致的原木色扁方木盒,送到崔江面前。

崔江双眼一亮,毫不客气的接过匣子,打开,露出一套极精美的翡翠首饰:镯子一对,玉佩若干,蝉、莲、葫芦、貔貅等挂件儿若干,四季花头簪子四支,珰珥一对。

不得不说,崔江对珠宝确实有些鉴赏能力(废话,对于一个贪财的人来说,当然必须要知道什么东西值钱,否则她还混个P呀),她将盒子交给身边的丫鬟,拿起一个镯子,对着阳光仔细看了看,然后有些不解的说道:“这、这并不是市面上流行的碧玉。”

萧卉眼中闪过一抹惊讶,方才她说那话绝对是昧着良心的吹捧崔江——崔江帮自家妹妹出气,她们身为娘家人不能不有所表示。

另外,萧卉也想借此做个广告,好为新开的店铺宣传一下。

她没想到,崔江还真有几分见识。

短暂的怔愣后,萧卉立刻恢复正常,她夸张的抚掌大笑,赞道:“啧啧,不愧是姑母,眼光就是毒。没错,这套首饰并不是用咱们惯用的玉石所做,而是来自一个叫洪沙瓦底番邦小国的特产——翡翠。呵呵,翡翠和咱们的玉都是玉石,只是品种不同。”

崔江和在场的贵妇齐齐点头,哦,原来如此。

萧卉趁机做广告,笑道:“不过呢,咱们的玉质地稍软些,翡翠就硬一些。玉讲究通透莹润,带着能衬托人的气质。而翡翠颜色水润,带着能衬肤色。呵呵,姑母你皮子白,戴这套首饰正合适。”

崔江也不谦让,颇有几分理直气壮的架势,直接将镯子套到腕子上,左右看了看,又把腕子抬到半空中,让众人围观。

果然,崔江的皮肤确实不错,人也富态,白白胖胖的一截手腕,愈发衬得那镯子翠色欲滴,着实好看。

众人纷纷点头,交口称赞,有的说翡翠新奇,有的说崔江有见识,有的则称赞崔江会保养——都快六十的人了,非但没有什么老年斑,皮肤还保养得这般好,啧啧,厉害呀!

顿时场面再次热闹起来,至于大夫人已经被丢到了角落里,再也无人关注。

见此情况,大夫人的状态已经不能用生气来形容了,她简直要暴怒了!

“嘭!”

一个茶盏滚落到地上,顿时摔得粉碎,茶汤洒了一地。

大家下意识的住了口,现场的声音仿佛卡带一样,瞬间恢复了宁静。

众人循声望去,目光先掠过那只已经碎成渣渣的茶盏,接着向上移动,最后落在大夫人的身上。

大夫人一脸铁青,见大家看她,也不解释,就这么坐着。

萧南皱眉,看来今天大夫人是铁了心要跟自己扛上了,微微向前跨了一步,她正待开口。

一旁的崔江又抢先了:“哎呀,你看看,你看看,刚才我就说大嫂你上了年纪,精神头越发不好,这不,才刚刚坐了一会儿,手就拿不住东西了!”

说着,崔江站起来,凑到大夫人面前,装着帮她擦拭洒在身上的水渍,从袖子里顺出个帕子,轻轻的往大夫人脸上一盖。

大夫人下意识的想抽掉那帕子,结果,忽然发觉她手脚无力,紧接着,意识也开始模糊起来,最后,双手无力的垂了下来,身子也软软的倒向一边。

崔江笑嘻嘻的收起那加了料的帕子,故作惊讶的伸手去扶,结果还是慢了一步(众人吐槽:你确定你不是故意的?),大夫人栽倒在榻上,头重重的磕在了凭几上,发出‘咚’的一声闷响。

只听得在场的主位只吸冷气,嘶~~,太狠了、太彪悍了,有木有?!

崔江还很无耻的当众洗脱嫌疑,啧啧有声的叹道:“看见了吧,大嫂不胜体力,直接昏过去了。来人呀,还不把大嫂抬回去好好静养!”

“…”

众人无语,心说话,你真当咱们是瞎子?没看到你的小动作?!

PS:三更,谢谢月舞星光亲的评价票,谢谢gongjues亲的小粉红,话说某萨许久没有这么卖命的码字了,真的很疲惫,还请亲们多多支持哟!

第1 84章 求

抛开大夫人这个不和谐的音符,萧南的生辰宴还是比较成功的。

作为姐妹,萧卉的广告宣传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经过崔江那么一折腾,连带着大家都她试戴的翡翠镯子产生了莫大的兴趣。

当场拉着萧卉询问翡翠事宜的贵妇就不在少数。

萧卉见状,心情大好,趁机跟众人宣布,她在新市开了间铺面,名叫‘奇珍阁’,专门销售来自异域的奇珍异宝,新店于本月十八日开业,届时所有产品全都九折优惠,还请诸位前来捧场。

另外,萧卉还颇为自信的保证,奇珍阁销售的产品全都是大唐独一份,如果在其它店面买到同样的产品,奇珍阁不但原价退还,还倒赔买家三倍银钱。

这一下子,众贵妇都被吊起了胃口,大唐原就物宝丰盈,兼之与四海的交易频繁,东西两市出售的奇珍异宝不在少数。

基本上,在场的贵妇都被那些胡商、豪商养刁了,一般的东西还真入不了她们的眼,于是便有人问:“稀奇不稀奇的倒也无所谓,关键是东西好不好。”

你弄个破草编的怪物,东西两市准找不到第二个卖家,可这样的东西,有人要吗?

萧卉也不恼,直接从袖袋里掏出一柄极精美的掐丝珐琅把镜,递给那位质疑的贵妇,“您瞧瞧,此物可还好?”

那贵妇接过镜子,先被背面那精致华美的花纹吸引住了,手指轻轻抚摸着那不知是什么工艺造出来的纹路,忍不住连连点头:“好精巧的做工呀,此等工艺,我还是头一回见呢。”

萧卉淡淡一笑,提醒道:“您再转过来看看!”

那贵妇从善如流。轻轻转动手腕,唰的一道亮光闪过,她、她竟清晰的看到了自己面容——天呀,这、这是镜子。

清晰的镜面中,一个年轻秀丽的贵妇,毫无仪态的长大了嘴,惊愕的不知说什么好。

萧卉解释道:“这也是奇珍阁出售的商品,名为珐琅铜镜,镜面采用了一种奇特的工艺,可以清晰的映出人影。比传统的铜镜好多了。”

“咕咚!”

那贵妇咽了咽口水,连连点头,“没错。真、真是太清楚了,我、我头一次如此清晰的看到自己的样子。咦,我这里的口脂有点儿花了。”

她身侧的奴婢闻言,忙掏出一个白瓷小瓶,扭开盖子递给她。

那贵妇用小拇指沾了点儿口脂。然后对着镜子补起妆来。

她这么一弄,在场的人都坐不住了,纷纷围过来亲身尝试。

就见一柄小镜子在众人手中传来传去,每个人拿到手的时候都惊讶不已,被人拿走时依依不舍,那肉疼的模样。仿佛被夺走了什么珍贵宝贝。

萧卉见状,愈加开心,笑着对众人说。“大家放心,小店里这样的把镜还有许多,夫人们若是喜欢,待奇珍阁开业的时候,大家亲自去挑选便是。”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到时候定会去捧场。

大家这么给面子,一来是因为这东西确实新奇。成功勾起了大家的购买欲;

二来,在场的就没有傻子,她们一听奇珍阁开在新市,立刻便联想到,新市有一大半是萧南的产业,如此一来,奇珍阁极有可能是萧氏两姐妹共同的产业。

既然萧南也有股份,那她们也该去捧捧场。

不是她们惧怕萧南或是刻意巴结,实在是萧南夫妇圣眷太盛了。

就在刚才,宫里来了两拨内侍,一前一后给萧南送来了生辰贺礼。

第一波自是皇帝和皇后派来的,帝后夫妇对萧南这个外孙女的印象还是很不错的。

尤其是几天前,大公主进宫给父母请安的时候,无意间说起萧南给双胞胎置办产业的事儿。

大公主的原话是:“虽都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但贵在她的一片心意。阿耶阿娘也知道,儿和驸马年纪也不小了,真担心不能看着他们兄弟俩长大娶妻,乔木这么有心,儿就放心多了,有她照顾幼弟,哪怕哪日儿真的去了,也能闭上眼睛了。”

说着说着,眼泪扑簌而下。

帝后夫妇先训斥了大公主一通,“净浑说,你的老父老母尚在,你不说想些好的事情,偏想这些没影儿的事儿,真该打!”

皇后还真轻轻的拍了大公主一记。

大公主谄笑着讨饶,而后感慨的叹道:“养儿方知父母恩,自从有了乔木和那两个小东西,儿才知道阿耶阿娘的辛苦。”

说着,大公主直起身子,竟行了个大礼,额头触地:“现在儿说这话,已经有些晚了。不过,儿还是要说,阿耶、阿娘,谢谢二老——”

一通话说得帝后夫妇很是感动,也禁不住想起了自己的心事:是呀,待他们离去后,几个年幼的孩子又能依靠哪个?

想到这里,皇后猛地记起一事,新城出嫁的时候,萧南这个外甥女儿曾送了一份贺礼。

当时她也没在意,觉得不过是些金银布帛之类的东西。随后与新城闲聊的时候才知道,萧南竟送了新城十几家铺面,且位置都很好,每一家都能日进斗金,十几家经营下来,一年足足有十几万贯的收益呢。

当然,新城有丰厚的嫁妆,长孙家也不是贫户,但谁嫌钱多呀。

后来,皇后又听晋阳也提到了此事,原来萧南不止给新城送了贺礼,稚奴、兕子那儿,她也送了铺面过去。

除了铺面,萧南还介绍了个机灵的胡商给那对兄妹,一起做邸店,听说生意也很好,每年都有上百万贯的红利呢。分到晋王、晋阳手里的,每年也有二三十万贯。

联想到这些,皇后不由得叹道:“乔木确实是个好孩子。”不但懂得照拂幼弟,还知道关心长辈,人品真心不坏呀。

大公主又‘无意间’的提及,“再有几日就是乔木的生日了,唉。每每她过生日的时候,我就觉得对不住她,怎么就让她在鬼节出生呢?!”

一番谈话结束后,帝后商量,决定七月十五那一天,给萧南赏赐些小物件儿,权当给她庆生了。

也确实是小物件儿,什么金银事儿、金银花样裸子之类的小东西,放在权贵眼中,并不值钱。但关键是其中的涵义——襄城郡主甚得帝后宠爱呀!

帝后的内侍离去后,东宫的赏赐也下来了。

太子和太子妃显然很重视崔幼伯两口子,不但送来了贺礼。还顺便派了个小使臣来——东宫三娘,皎皎童鞋。

皎皎先给萧南道了句‘生辰快乐’,然后奉上亲手做的荷包一枚。呃,活计并不出挑,但胜在心意。萧南很是高兴的收了下来。

看着萧南与东宫三娘手拉手,无比亲昵的样子,在场的诸位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大家更是直接选择性遗忘了大夫人爆出口的惊悚话题,在场的贵妇更没有半个人去探听襄城郡主的官司。

正式开席前,萧南又把一双儿女拎来待客。

两只小的表现得很出色,灵犀落落大方、行止有度。长生年少老城、谈吐不凡,众贵妇瞧了,忍不住称赞。

更有那家中有儿女的。已经开始悄悄打听起两只的情况来。

唔,崔家大娘今年七岁,再过三四年便能议亲了;崔家大郎年纪尚幼,但这也不妨事,可以先提前记下来。只待日后观察…

宴席开展得非常顺利,大家凑在一起说笑了大半天。宾主尽欢。

下午,萧南夫妇携一双儿女亲去送客,直到天近黄昏,才将所有的宾客送走。

这还不算完,外客送走了,荣康堂那边的亲戚还没走呢。于是,崔幼伯继续回前厅跟兄弟们吃酒谈事,萧南则回葳蕤院与妯娌们聊天。

韦氏倒还好,仍是开朗健谈的老性子,王氏就有些过于沉闷,仿佛有心事的样子。

而且,妯娌几个吃茶的时候,王氏还时不时的露出欲言又止的犹豫神情。

韦氏见状,便心里有数了,吃了两杯茶,又用了些米糕,便推说家中还有事,要先行一步。

送走了韦氏,萧南也把身边的丫鬟打发出去,屋子里只剩下萧南、王氏,以及两人的贴身侍女。

王氏瞧了,忍不住露出不好意思的神情,“弟妹瞧出来了?”

萧南用银叉子叉了片菠萝递给王氏,“大嫂有什么事儿只管说,只要我能帮得上,我绝不会袖手旁观。”

王氏接过银叉子,小口小口咬着菠萝片儿,待她吃完了,才幽幽的说道,“唉,我也不怕弟妹笑话了,前几日太医循例来诊脉,我、我竟有了两个月的身孕。”

她也快四十的人了,眼瞅着都要做祖母了,没想到竟然又有了。唉,实在不好意思跟人说。

萧南却莞尔一笑,道:“这是喜事呀,大嫂,我羡慕你还来不及,怎么会笑话?”这么个岁数都能怀孕,表明崔彦伯夫妇感情和睦呀。

王氏听出萧南话里的戏谑,不由得丢给她一个白眼,道:“你就笑话我吧,反正我也不在乎了。”

萧南忙解释,“大嫂,我真没有取笑你的意思。对了,你怀孕的事儿,大兄知道吗?”

王氏摇摇头,道:“除了太医和我身边的几个丫鬟,只有你一个人知道。唉,这事儿也瞒不了多久,这两天我就告诉郎君,然后再禀告婆母。”

萧南不解,这明明是喜事呀,为何要遮遮掩掩的。

王氏瞧出萧南眼中的疑惑,叹声道:“说起来,我真有一事想求弟妹帮忙…”

PS:四更,谢谢尐孩ゅ芝芞亲的小粉红,哈哈,某萨又坚持了一天哦,还请亲们继续支持啦!

第185章 麻烦

正如萧南所说,王氏能在这个年纪怀孕,对她而言,绝对是值得高兴的事儿。

但,必须有个大前提,那就是大夫人如果没这么难缠。可惜的是,大夫人随着年岁的增长,她的脾气和不讲理指数都跟着飙升,弄得王氏愈来愈麻烦,如今更是有了身孕都不敢告诉人。

王氏不敢公布孕事,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大夫人不知受了谁的挑唆,最近一段时间总想把管家权要回来。

正巧崔涵的亲事定了,王氏忙里忙外的帮女儿准备嫁妆,稍有空闲,她还要指点女儿如何处理家务、如何打理嫁妆。

王氏毕竟不年轻了,如此的忙了半个月,脸上都带出了疲惫,连崔彦伯都看出了不妥,直说让她不要这么操劳,实在忙不过来,就去寻阿娘借几个能干的管事娘子。

什么?找大夫人借人?

王氏一百个不乐意,不过,她并没有在丈夫面前有所表露,只是笑着说,“妾身知道郎君这是心疼我,你我年近中年,也算不得年轻了,可再怎么不年轻,咱们在阿娘面前也是晚辈,我若是拿这些琐事去烦劳阿娘,岂不是不孝?我都躲懒了,难道还要推给阿娘?”

崔彦伯忙解释,“我的意思是,让你多找几个帮手。”并不是真的让阿娘出山呀,大夫人是他亲娘,他岂有不心疼之理?

王氏摇摇头,有些无奈的说道:“妾身如何不知要寻帮手?但有些事,还真不好让外人插手呢。”

说着,王氏把给女儿准备的嫁妆单子拿出来,展示给崔彦伯看。

崔彦伯接过单子,细细一看,发现单子上除了崔家公中规定的东西外。还有不少格外添加的,其中的几样,他看着眼熟,似是娘子的嫁妆。但有一些。他就不认得了。

微微皱起双眉,崔彦伯指着那几样眼生的贵重瓷器,问道:“这些?”

王氏看了看四周,身子往前倾了倾。压低声音对丈夫说:“这些是东堂弟妹给阿涵的添妆。”

崔彦伯更不解了,继续追问:“弟妹给阿涵添妆,是好事呀,而且这也没什么需要避讳的呀。”人家送了礼物。他们更该让更多的人知道才是,这样才能彰显萧南疼爱侄女的形象嘛。

王氏却横了他一眼,没好气的说:“当然是好事。但郎君别忘了。头前几位妹妹出嫁的时候,除了四妹妹,其它两位妹妹,弟妹可没有送什么贵重的物件儿。而且,阿涵她们这一辈儿,还有几个未出阁的小娘呢,如果让大家知道弟妹给阿涵添了多少东西。日后别的小娘出嫁的时候,你让弟妹怎么办?”

很显然,男人和女人在考虑问题的时候,考虑的重点往往不同,崔彦伯还是有些不解,“可这也不用藏着掖着吧。”

王氏见自己解释不清楚,干脆又抽出两份单子掷到崔彦伯身上,“郎君看看便明白了,弟妹这么做,显然并不想让咱们大肆散播。”

崔彦伯分别拿起两张单子看了看,然后又将两张并排放着,这才发觉其中的不对,一张清单上多写了几样瓷器,其它的内容都一样。而那几样瓷器,也恰是他觉得陌生的贵重瓷器。

哦~~~

崔彦伯终于明白了,不过,他还是觉得这些女人太麻烦了,一件小事也弄得这么复杂。

紧接着,他也明白了之前娘子那话的意思,确实,这样的事情确实不易让外人插手,否则,人家萧南也就没必要再写一份供大家看的单子做掩饰了。

幽幽叹了口气,崔彦伯略带心疼的说道,“这样说来,也只能再让娘子受几天累了。”

王氏见成功说服了丈夫,心中暗喜,脸上展开一抹温柔的浅笑,“郎君知道我辛苦就好。”

事后,大夫人再以王氏忙碌为由,想趁机拿回管家权亦或是安插亲信,只可惜,到了崔彦伯那,就直接被挡了回来。

为此王氏很是高兴了几天,可这股子高兴劲儿还没过去呢,又有了新的问题。

且这次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大夫人真有可能会卷土重来。毕竟在崔彦伯看来,没什么比自己的子嗣更重要。

听完王氏的讲述,萧南很是同情的看了她一眼。有大夫人这样的婆母,绝对是儿媳妇的悲剧,自己还好,总算躲了出来,但王氏呢?

唉,作为宗妇,除非大夫人挂了,否则王氏就甭想摆脱这位极品婆婆了。

“大嫂的意思是?”

萧南已经猜到了王氏的意图,不过,她还是问了出来。

王氏轻轻咬着下唇,似是在考虑怎么说,最后,她眼中闪过一抹坚毅,道:“我想请弟妹帮我去管家,时间也不长,最多两个月。”那时,崔涵已顺利嫁掉了,她也顺利熬过那最危险的前三个月。

“咚咚~~”

萧南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曲着食指,轻轻扣着凭几。她这是在权衡利弊。

很显然,王氏请她过去帮忙,无非是想借她的郡主身份压制大夫人,震慑那些刁奴。

一旦萧南答应下来,得罪大夫人是肯定的,不过她最在意的却是另一件事,那就是‘麻烦’。

萧南很怕麻烦,在她的荣寿堂,她都不亲自管家,而是将管家权一分为三,分别交给管事娘子负责。她甚至连督查的工作也交给了别人。

在自家都尚且如此,萧南又不是吃饱了撑的,跑到隔壁家去自找麻烦?开毛玩笑呀,她又不是权利欲过剩的王熙凤,宁肯累死自己,也要过足管家的瘾。

拒绝?

也不好,萧南忽然想起,她在荣康堂安插了不少眼线。

如今这些人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在她们的‘努力’下,大夫人成功被纵得越来越糊涂,且与儿子媳妇们的摩擦越来越大,甚至崔幼伯都对她产生了疏离感。就算以后那些人不在大夫人身边转悠了,就算大夫人能变回原样,儿子们却未必能原谅她。

破镜就算重圆,表面看似完整。但裂痕犹在。

人心也一样,被伤害了一次、两次,时间久了或许还能愈合,但伤害的次数多了。留下了疤痕,就再也不能消退了。

嗯,功成了,她们也该身退了。萧南是个赏罚分明的人,总不能人家努力帮她干活,她却不顾人家死活的把人丢在那里不管。

管肯定要管。但有个问题。萧南塞人的时候,她还住在荣康堂,所以行动起来并不扎眼、也不困难。

可如今呢,她已离了那边,再想把人安全无恙、且不会引人注意的弄出来,就有些难度了。

一个两个或许还成,大不了就说人家家人寻来了。掏钱赎人就成。

多了就太扎眼了,王氏又不是傻子,见到这样的情况,定会猜到什么。到时候,消息一旦走漏,萧南又是一身的麻烦。

若是接下荣康堂的管家事务,这些就都好办了,用不了两个月,她就能把那些人分批弄出崔家,然后寻个稳妥的地方安置好,之前的事也就彻底了结了。

日后再有人提及大夫人的骤变,哪怕怀疑到萧南身上,没有证据,谁也不能把她怎样。

好,就这么办!

萧南心里已经下了决定,不过,她却不能表露出来。

自己是个什么脾性,王氏很了解,如果一个向来怕麻烦的人,忽然很积极的表示愿意帮忙,王氏的第一个反应绝对不是高兴,而是怀疑。

紧紧抿着双唇,萧南故意做出一副不情不愿,却又不好直接拒绝的样子。

王氏见状,眼中闪过一抹了然,她就知道,萧南最是个喜欢清闲的人,让她去管家,而且还是去有大夫人在的荣康堂管家,她能答应才怪呢。

想了想,王氏再次出言请求:“弟妹,我知道,我这个要求让你为难。但,大嫂实在是没办法了…要不这样,你也不必每天都过来,每隔三五日,象征性的过来转一圈就好。”

反正真正管家的还是王氏,她只是找个‘巡山太岁’来震慑一下某些人罢了。

萧南又犹豫了好久,才缓缓点头,“好吧,那我就去代大嫂管管家。不过,丑话说在前头,我对管家是一窍不通,而且脾气也急躁,万一有个什么不妥,大嫂不要怪我。”

王氏忙点头,顺便小小的拍了萧南一记马屁:“弟妹太谦虚了,整个京城谁人不知咱们郡主娘子是难得的贤良妇?荣寿堂更是打理得井井有条。你放心吧,我定会叮嘱管事娘子们好好伺候弟妹。若是有人硬是不开眼,弟妹只管将她交给我发落便是。”

萧南挑眉,交给王氏发落?她真若把找茬的人交给王氏,那王氏就不会巴巴的跑来求她帮忙了。

另一边,崔幼伯和崔彦伯兄弟几个也在说些私密的话题。

“听说,有人去京兆告你了?”崔彦伯端着个银质高足杯,双眼盯着杯身上的纹路,淡淡的问道。

“嗯,那人说是老夫人的曾外孙子,告我抢占老夫人留给他的祖产。京兆府已经接了状子,三天后开始审理。”崔幼伯简单的把事情讲了讲。

崔彦伯放下酒杯,定定的看着崔幼伯,道:“要不要我和三弟帮忙?”

崔幼伯笑了笑,道:“还真有件事,想请大兄帮我查一查。”

李敬既然唆使耿子西给他找麻烦,礼尚往来,他也该回李敬一份大礼才是!

PS:一更,谢谢吹一个糖人儿、13587211515、Rachel Leung、zcy0812亲的小粉红,Rachel Leung亲的评价票,谢谢亲们的订阅,那啥,终于爬到销售榜了,某萨好激动,嗷嗷~~

第186章 下马威

傍晚,荣康堂的亲眷们都纷纷告辞,萧南夫妇将兄弟、妯娌们送出门,目送他们离去,这才捶着有些酸胀的肩膀回葳蕤院。

崔幼伯还有正事要忙,就先去了书房。

萧南则去净房洗了个澡,又换了一身家常穿的广袖单丝罗衣裙,顶着一头的湿发来到堂屋。

堂屋里,玉簪和铁娘子正指挥几个小丫鬟忙着登记今日收到的贺礼,并将其中贵重、珍奇的礼物搬来,好让萧南过目。

萧南坐在榻上,雨水忙拿着棉布巾子跟在她身后,轻轻帮着擦拭湿发。

“娘子,这是登记好的册子,请您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