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会儿,便有穿着靛青色胡服、翻领绣着学院徽标的小厮殷勤的迎上来,核对请柬,然后恭敬的引着来宾进了大门。

来客多是夫妻两个,或是领着个六七岁的孩子的三口之家,他们跟着小厮,一路朝学院里面行进。

大家一边走着。一边在心里感叹:啧啧,不愧是襄城郡主弄出来的名堂,不过是个学堂。竟然建设得如此精致。学院的面积也不小,他们走了都一刻钟了,也只抵达了中庭而已。

前头引路的小厮还在介绍:“中庭后面是花园,花园里有假山、水榭和庭心湖,教室就在庭心湖的一侧…郎君、娘子请看。这里就是花园…”

众人顺着小厮的手看过去,果看到一个占地颇广、且设计巧妙的花园。

当然还有眼尖的,人家不止看到了花园,还看到了花园一侧的空地,当下便指着那空地问道:“那是什么?练武场?”

因为萧南给众人送请柬的时候,还附送了一份积微学院的招生简章。

简章上。萧南详细介绍了积微学院的情况,并且还大概提了提学院的教学内容——君子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

既然有射和御。那么学院开辟个演武场也在情理之中了。

小厮弓着身子,先规矩的行了个礼,而后回道:“好叫郎君知道,那是‘稼圃’,里面种着蔬、果、米、粟等作物。演武场在教学楼后面。”

说着。小厮伸出一手向一侧摆了摆,道:“诸位郎君、娘子、小郎君、小娘子请这边走!”

一听是个菜园子。大家都没了兴趣,继续跟着小厮往教学楼走去。

教学楼说是楼,其实楼层并不多,只有两层。

大家先走进一楼最中间的一间,因为这间是整栋楼里面积最大的。

小厮一边走一边介绍:“这是大教室,用来上公共课。”

至于什么是公共课,萧南送给大家的简章上也有介绍,是积微学院的特色科目,也就是那些名士、客座讲师上的课。其中包括文、史、书、画以及律法等科目。

众人了然的点点头,纷纷走进教室。

大教室果然够大,足足有三间厢房加起来那么大。

房间的正前方的墙壁上装着一块黑色的玻璃,玻璃前则是一个长几,几上放着笔墨纸砚还有一个木盒。木盒没有盖子,一眼便能看到盒子里的东西,是一根根紧实排列的粉笔。

这时,萧南迎了上来,她身后还跟着一大群男男女女。

萧南跟大家相互见礼后,先后几批宾客也集合在一起,她继续给众来宾讲解:“这里一共可以容纳两百六十名学生共同上课…开学后,将有魏老先生上第一课,地点就在这里…”

“郡主,小娘子也能一同听课吗?”

问话的是个三十岁左右的少妇,她身边跟着个六七岁大的小萝莉,小家伙正眨着水汪汪的大眼好奇的看着四周,显然对这个新环境很好奇。

萧南浅浅一笑,道:“公共课的时候,男女学生一起上课。不过,卢夫人放心,大教室里有专门的屏风,上课前,下人们会准备妥当的。”

卢家是老牌世家,最重礼数,他们肯把女儿送来学院,主要是看在三位名士的面子上。

但,如果学院的准备不全面、有可能出现有违礼数的情况的话,就是学院的名士再多,世家们也不会把女儿送来的。

萧南自己就是这个圈子里的人,当然知道他们的忌讳,所以准备得非常充足。

果然,卢夫人听了这话,没有再说什么,不过眉眼间已经多了几分满意。

萧南又引着众人去隔壁几间教室转了转,接着是图书馆、实验室、书画室等等专用教室。

这些教室的面积都不大,只及大教室的三分之一。但布置得同样精致,窗户全都用得玻璃,采光度极好。

教室另一侧是庭心湖,岸边垂柳依依,随着微风轻轻飘拂,送来阵阵清凉。

有些家长站在空旷的教室里,看着透过玻璃照射进来的灿烂阳光。忍不住畅想,在这样的房间里读书,绝对是一种享受。

十几间教室转下来,给大家印象最深的就是图书馆。

这里居然收藏着几万册的书籍,其中不乏绝版的古籍和珍本,别说给孩子们看了,就是那些家长们(尤其是男性家长)也挪不动脚步,恨不得留在这图书馆里畅快阅读。

萧南见状,似是早有预料,笑着说道:“这只是一部分。日后,待印刷局印制出新书后,我们还会不定期的添加。这些书都是免费给学生们借阅的。当然想抄写的也可以——”

大家(主要还是男银们)一听,顿时眉开眼笑,世人都知道世家传承悠久,而世家的传承中,有很重要的一个标志就是藏书。

当年。崔幼伯夫妇在洛阳弄了个藏书阁,拿出几万册的书籍供士子借阅。据说,藏书阁里的书只是崔家藏书的一小部分,崔家还珍藏着大批先秦、两汉时的古籍。

如今崔家有开了积微学院,而且瞧崔氏小夫妻的架势,应该是想把学院做好、做大。那么他们定会源源不断的将崔氏藏书弄到学院来。一是惠及学生,二来也是加重学院的筹码嘛。

崔氏肯把书拿出来,那么自己只需要送一个孩子入学。那么自家便有机会拿到崔氏的藏书。

娘的,这笔买卖太划算了,哪怕不是为了名士,就是为了这些古籍,他们也要把孩子送来呀(反正家里的孩子多。随便送个幼子来就好)。

在场的人听了萧南的话,纷纷在心底盘算着。

介绍完教室。萧南又引着众人去看学生宿舍和食堂。

萧南领着大家来到一排排的小院前,这些小院面积、格局完全一样,全都是小巧的四合院。不过跟普通民宅不同的是,这些小院没有正房,北、东、西三面都是三间房。

房间里的家具、摆设也全都一样,三间房子中,正中那间是会客的客厅,两侧是卧室,放着壶门大炕和衣柜等家具。

萧南逐一介绍道:“所有的宿舍都是一样的…中间是公用的堂屋,每个学生独居一间卧室…院门旁有粗婢,负责小院的安全…”

这个安排虽称不上奢华,但也不寒酸,毕竟京城房贵,许多人家都是几代同堂,小辈们在家里也未必能独自占据一整个院子。

与兄弟、姐妹分居一个院子,再正常不过。

对此,大家都没有异议。

唯一有疑问的是,“这里竟没有下人房?”贴身小厮、丫鬟住哪儿呀。

萧南笑了笑,道:“积微学院的学生不准带侍从入校,一切都要自己动手。”

说到这里,萧南便开始讲学院具体的要求。

不过这次萧南郑重了许多,将所有来宾请到大教室,她站在黑板前,直接抄起一根粉笔,唰唰写着积微学院的校规:什么寄宿、封闭式管理,什么学院的门禁,什么学院的放假制度,什么学院的考试、升级制度,什么家长们的探看时间…

要求很多,且都非常严格。

一条条,萧南用极工整的瘦金体罗列在黑板上。

有些女性家长已经面露犹豫了,自家的情况就算再不好,孩子们也是金尊玉贵、使奴唤婢的长大。如今却让他们像个贱民一样,什么事都要亲自动手,这这未免太委屈孩子了。

萧南见状也不解释,继续说着自己的要求,最后还备注上一点,入学期间,哪个学生(or家长)违反了校规,不用太多,只需三次,那么学院便会劝退该学生。

待萧南写完所有的要求后,已经有家长心生退意了。

萧南也不阻拦,直接言明,入了积微学院,必须遵守校规,如果哪位不能认可,那么现在就可以离席了。

呼啦~~

站起来二分之一。

萧南又道,一旦入了学院,就要认可先生们的教课方式,认可学院的管理模式,不得随意退学。不同意的,现在就可以直接走人。

呼啦~~

又站起来三分之一。

最后,萧南只收了一百二十人,男生九十二人,女生二十八人。

“不错,还以为家长们听了校规后会走掉十之八九呢,没想到还能剩下三分之一…”

对这个结果,萧南很满意,她坐在书房里,拿着本黄历,准备圈定正是开学的日子。

PS:谢谢渴望飞翔76、d亲的打赏,谢谢feil93、女娲传人、4平米运动等亲的小粉红,谢谢亲们的订阅,谢谢!

第210章 李荣要离京

作为一个曾在现代生活过的人,一提到开学的日子,萧南下意识的便会想到九月一日。

然而,这个日子在大唐并不适用。

首先,在大唐,九月份是京城最繁忙的日子,因为按照朝廷规定,大考、小考等对官员的考核是从九月开始的。

外地官员回京述职也多是在九月。

另外,这段时间也是京城婚嫁扎堆的日子。别人不说,就是萧南,也在繁忙之余抽空参加了N场昏礼。

而积微学院的学生基本上全都是权宦人家的子弟,在人家家里乱哄哄的时节开学,不止家长顾不上,就是学生也不乐意呀。

而且现在已经九月中旬,就算想重温一下前世的感觉,也已经过了正日子。

崔幼伯见萧南差点儿把黄历翻烂了还没有定下来,便笑着说道:“也不用这么麻烦,就定元旦好了。”

元旦,一年的第一天,寓意蛮不错的,且这个年头都习惯用大年初一作为一个周期的520小说。

萧南却摇了摇头,“不好,元旦还是假期呢。”

古代也要放年假滴,大年初一,人家朝廷都不办公,你一个小小的学院却把人都折腾来搞开学典礼,玩儿学生呢吧?

崔幼伯一想也是,他是朝廷公务员,对休假制度自是非常了解。

想了想,崔幼伯又建议道:“那、那就过了元宵节,元月十八日开学?”

因为按照规定,元宵前后三日有灯会,京城连宵禁都取消了,很多人家都是彻夜狂欢,这几天开学也不合适。

萧南闻言,低头一想。还是觉得不合适,现代可是有个‘假期综合症’的词儿呢,刚刚过了元宵,孩子们还在回味的兴头上,让他们直接被关进管理森严的学院,很容易激起孩子们的逆反心理呢。

崔幼伯不懂这些,他只是觉得娘子太过慎重了,不就是个开学的日子吗,讲究这么多做什么。这年头可没有儿童心理学,大家认同的是严师出高徒、棍棒出孝子的说辞。有些事,大人们定下来了,孩子们乖乖听话就好。

不过。看萧南这般郑重,崔幼伯觉得娘子可能是太看重学院了,想想也是,这可是娘子第一次在人前做这样大的事儿,过去娘子虽也做过一些经营。像什么新市、南市的铺面,还有慈安草堂,但那些都是萧南隐在幕后、吩咐人去做的。

而像参观日那般,让萧南站在几百号人前讲解的事,还真是头一次。

或许、或许娘子是真心把学院当成了自己的事业吧。

看着萧南凝神苦想的样子,崔幼伯忽然觉得有些内疚。娘子嫁给他七八年了,时时刻刻都在为他考量,就是经商也都是隐在人后。唯恐有损崔家的名声。

娘子做了那么多,几乎全都是为了他和孩子们,她自己呢?

崔幼伯很清楚,萧南的才学不亚于自己,而彼时也是一个女子可以扬名的朝代。若是萧南像某些女子一样张扬,或许。她早就成为一代‘才女’了。但萧南没有,她非但没有,反而用自己的才学帮他、帮崔氏扬名。

或许萧南有这样那样的小心思,但崔幼伯对她是感激的,尤其是解县的那件事,他深刻体会到了妻子和美妾的区别。

原本把积微学院交给萧南,不过是权宜之计。如今看到她对学校的筹备如此上心,崔幼伯不禁生出‘把学院交给娘子也不错’的想法。

这边,萧南想了又想,终于拍板:“就定在二月初二吧。”

龙抬头嘛,是初春,寓意也好,而且到这一天,该过的节日也都过完了,孩子们玩闹了一个年节,估计都闷了,这时开学,孩子们或许还会很积极、很期待咧。

崔幼伯既然决定把学院彻底交给萧南,对她的决定全无异议,当下点头,“好呀,二月初二开学很好。”

崔幼伯想得比萧南还周到,他甚至想到,萧南是家里的主母,过年是最忙的时节,如果能避开元月,二月开学也不错。

萧南见老公没意见,她便大笔一挥,翻到来年二月初二那一页,直接用笔圈了个圈圈。

接着,她又提笔在自制的备忘录上添了一笔。

决定了开学日期,萧南继续跟崔幼伯商定其它细节。

比如校服的样式——

萧南是这么想的:“一年四套常服,一套运动服,一套骑马装。至于常服的样式嘛,春季是细麻广袖长袍,夏季是单丝罗襕衫,秋季是…”这是男校的校服。

至于女校,也是一年四套常服,不过都是裙装,唯一的区别是布料的材质。

倒是运动服和骑马装男女生都是统一的,那就是胡服,只不过,运动服是改良版的胡服,上衣的衣摆较小,且宽松,乍一看有点儿像后世的改良版汉服。

骑马装很帅,大翻领,腰束大宽腰带,脚上是乌皮靴,一看就很干练。

看到萧南画的草图,崔幼伯也不得不赞一句,“嗯,都很不错。为夫真没想到,吾家娘子这般厉害,连衣服也设计得如此好看。”

萧南听到崔幼伯的夸奖,多少有些不好意思,那啥,她也是‘借鉴’了后世的某些设计,剽窃什么的,作为一个有底线的穿越女来说,并不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儿。

不过听到赞美,她还是忍不住小小得意了一下,故作谦虚的笑了笑,道:“呵呵,郎君谬赞了,我这也是在某本书上看到的样子,稍稍做了点儿修改,只要好看就成。”

夫妻两个有商有量的,哦不,确切来说应该是萧南提议,崔幼伯爽快附议。

就这样,两人很快就商定好了诸多细节。

萧南看着记录满满的备忘录,又建议道:“前儿卢夫人说咱们之前送去的学院简章很不错,这次。咱们要不要再印制一些招生简章,将这些具体的安排统统印制上去,提前分发给有意向的人家?”

参观日那天成功招收了一百二十人,但还有一部分家长处在犹豫不决的状态,萧南不愿就此放过,想再争取一下。

毕竟离开学还有三四个月呢,这么一段时间,足够她再折腾出新花样‘勾引’那些下不定决心的权贵们了。

崔幼伯照例点头,“好呀,娘子是校长。一切你说了算。”

萧南更觉满意,提到印制,又勾起她一件心事。她想了想,道:“唔,不过,印刷局毕竟属于将作监,咱们总让他们帮忙也不好。”滥用国家资源呀。

崔幼伯挑眉。试探的问道:“娘子的意思,是让我跟殿下建言,准许民间兴建印刷作坊?”

这年头印刷术还属于国家垄断的‘高科技’,民间有钱有权的人家也不能用,因为木有熟练匠人呀。

咦?这厮的反应越来越敏锐、脑子也越来越好使了,萧南不知道。这、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用力摇了摇脑袋,甩掉那些乱七八糟的想法,她点头道:“没错。印刷术只在将作,并不利于推行。再说了,如今又要印制书籍又要印制邸报,只靠区区一个印刷局也不够。若是再有似咱们这样的人家去请人家帮忙,印刷局的匠人们就更忙不开了。”

这是官方的说法。实际上,萧南通过‘简章’一事。猛然想起,开了学院,需要印刷的时候很多,如果次次都劳烦将作,太麻烦了,而且也不方便。

如果自家有个印刷作坊,不但可以满足学院的所需,她还能印制些书籍,开个书店什么的,既文雅又能赚钱,何乐不为?

崔幼伯想了想,缓缓点头:“唔,娘子说得有理,明日我就去跟殿下说。”

活字印刷可是他崔幼伯‘发明’的,此物流传得越广,他的名声也越大。

之于太子也是同理,因为印刷术是太子的心腹研制的,且在太子的关照下印制成功,崔幼伯相信,太子不会拒绝为自己扬名的机会。

商定完了学院的事儿,夫妻两个才开始说起其它的八卦。

“对了,正则兄要出京了。”

崔幼伯端起茶壶,给萧南倒了一杯,很是随意的说道。

萧南一怔,她想起来了,李荣曾说过他成亲后就会去西域,这段时间她太忙了,险些忘了这事儿。唔,这么说来,她的香料生意也可以进行咯?

不过,这件事崔幼伯并不知道,萧南也没想着告诉他,便佯作不解的问道:“为什么?荣堂兄不是新婚吗,怎么忽然要离京?”

“唉,说起来还是裴家的事儿闹得,”崔幼伯又给自己添了杯茶,略带同情的说道:“裴重晖一直昏迷不醒,太医去瞧了好几次都说不好,裴家的家主便跑去跟圣人哭诉,说他年迈只得这么一个独子,如今却…”

萧南皱眉,问道:“难道是圣人贬荣堂兄出京?”应该不会吧,李荣这么狡猾,怎么会让自己落入如此境地。

崔幼伯道:“那倒不是,圣人虽同情裴家,却还生着气,并没有罚正则兄的意思。是正则兄听说裴重晖病危,觉得自己出手太重,应当接受律法的制裁,自己跑去太极宫请罪,要求流放三千里,以正朝廷律法。”

萧南抽了抽嘴角,心说话,李荣,你丫是千年老狐狸吧,怎么这么狡诈…

PS:嘿嘿,谢谢☆琳★、悠静的竹林、沉默不说。、杨意柳亲的小粉红,谢谢亲们的订阅,谢谢!!

PPS:某萨在网上看到了几套改良汉服的校服,很稀饭,发上来给大家分享一下,亲们可以想象一下学院的小正太小萝莉穿着这些衣服的样子。

第211章 小正太换牙

李荣确实狡诈,明明他把裴某人揍得昏迷不醒,但舆论却都站在他这一边。

最初,大家是赞李荣‘侠义’,不愧是皇室任侠,见到族亲被人欺侮,二话不说,挽起袖子就把裴重晖抽了个金光闪闪、瑞气千条,当真是个为族人做主的大好人。

接着,李荣又主动提出要受罚,还把自己罚得这么惨。流放三千里呀,那是多严重的惩罚呀。而且李荣还指名要流放的方向——西北。

大家一听这话,纷纷暗叹不已,要知道流放也是有操作空间滴。

同样是流放三千里,向东和向西绝对不一样。一边是富庶的沿海之地,一边则是刚刚平复战乱的苦寒之地,两者之间的区别,傻子也分得清呀。

偏李荣自己硬要往西北去,让一干人纳罕不已的同时,也忍不住赞叹:荣国公果然律己甚严呀。

这样一来,裴家人哭得再凄惨,也没人可怜他们了,就是原本那些同情裴家的人也忍不住转过来同情李荣:明明是行侠仗义来着,虽然暴力了些,但出发点是好的呀,结果、结果却落得这般下场。

啧啧,堂堂国公爷,为了不让圣人为难,不让人有机会非议宗室胡为,只得凄凄惨惨的去西北‘赎罪’,人家还是新婚呢。

唉,荣国公,真是太可怜了!

可怜?他可怜个溜溜球!

裴家家主吹着胡子、跳脚怒骂,他儿子才是受害人好伐,他儿子至今生死未卜好伐,为什么大家都说李荣可怜?

什么?你说荣国公自请流放三千里?

呸!裴家家主仍暴跳如雷,嚷嚷道,难道你们不知道这位国公爷最喜欢四处游走?或许,这厮厌烦了京城生活。想去西北那边体验下贫寒、动乱的刺激日子呢。

不得不说,裴家家主真相了,可惜京城的大多数人并不这么想。

当然,不是大家真的忘了李荣喜欢游历的爱好,而是在他们想来,就算李荣喜欢旅游,那也不会选择西北那等地方。

一时间,与李荣交好的人家纷纷赶往李宅,男的去劝说李荣,女眷们则去安慰王氏。

李荣的好人缘再次得到了体现。这几日,跑去李宅的人险些将李家的门槛给踏平了。

尤其是那些宗室子弟咋呼得最起劲,李荣此举。深得他们的心呀。而李令的遭遇,也让许多过得不如意的李氏宗亲心有戚戚焉。

李令虽不得圣人待见,但她好歹还是朝廷认证的县主呀,是有品级的命妇呀,裴家人就敢如此折辱。这让李家人怎么能心平?

李荣做了榜样,后头便又不少李氏宗亲跟着起哄,纷纷去挖裴家的‘不法事’。

还别说,那些宗室子弟平日里看着很纨绔、很没用,但一旦认真起来,还真查出了些有价值的东东。

比如。裴重晖立嫡违法。

大唐律有云:“嫡妻年五十以上无子者,得立嫡以长,不以长者亦如之。”

也就是说。只有在嫡妻五十没用生子的情况下,家里才能把庶长子立为嫡子,传承家业。若是家中有爵位的,则立为世子。

但、但新野县主今年还不到三十岁呀,裴重晖就把个妾室生的儿子记为嫡子。还大喇喇的录在族谱上,这不是明晃晃的违法嘛。

其实吧。李家那些宗亲还真在乎裴家人是不是违法,但裴重晖娶了县主,却还敢大摇大摆的纳妾,这是在打李家人的脸,这是宗亲们绝对不能容忍滴。

说到这里,有人可能要问了,当年萧南还是县主的时候,崔幼伯童鞋不是也有两三个侍妾嘛,那会儿怎么没人弹劾。

这一点作者需要解释下,崔幼伯和裴重晖的情况并不同:当年崔幼伯虽有阿槿、芙蓉等侍妾,但那只是婢子,并不曾立婚书;而裴重晖的妾,却是立了婚书,入了族谱的妾,是受法律承认的‘贵妾’。

这下大家应该能明白了吧,在一般官宦人家,除非是对儿媳妇非常不满、却又无法休掉,这才会立个‘贵妾’。

而新野县主呢,她可是皇家贵女,裴家就敢弄个妾来‘恶心’她,足见裴家的肆无忌惮。

裴家人既然这么不给李家人面子,那李家的宗室也不打算客气了,继续深挖裴家的隐私。

接着,大家又发现了裴重晖的一件‘不法事’。

这件事恰巧也与裴某人的妾有关(某萨吐槽:你们确定是巧合,而不是故意?),原来,裴重晖的这个妾是他几年前去‘游学’的途中遇到的,男子英俊多金,女子柔媚多情,两人当下便上演了一出大唐狗血爱情剧。

只可惜,裴重晖已经娶了新野县主,在现实和爱情中,他无奈的选择了现实。

而那位美妾呢,实在太爱裴郎君了,毅然决然的跟他私奔鸟。

若是单说美妾私奔的行为,倒也没什么,‘聘者为妻奔则妾’,人家也没奢求当正妻,且非常知趣的做了妾,不是吗。

但问题来了,私奔什么的,不止在道德上被人唾弃,就是法律也不允许的。

而且那美妾家中不但有父母,还有个指腹为婚的未婚夫。

如此一来,裴重晖就涉嫌强夺人妻、诱拐良家女子,那美妾依律同罪。

另外,也不知谁那么‘贴心’,还不远千里的把美妾的父母、未婚夫请来,齐齐对簿公堂…这下子,裴家彻底热闹了。

御史听到风声,也很称职的上了弹章,一下子参掉了裴重晖的从六品荫职。

昏迷的裴重晖不知道,待他醒来后,他不但没了官职,连美妾娇子,估计也没了,而且还要有牢狱之灾。

而裴家家主也没空去喊冤、没空去咒骂李荣了,这会儿。他既要忙着给独子请医问药,还要去京兆打点官司,总不能儿子病危了,唯一的孙子也被人夺了去吧。

这些统统与李荣无关,因为他已经收拾了行囊,跟圣人和太子告辞后,准备西行了。

圣人对这个侄孙儿很无奈,劝又劝不听,偏李荣还一嘴的大道理,把他皇帝伯祖父也饶了进去。只好挥手让他离京。

太子呢,对李荣的印象颇好,而且这一次。李荣抽了裴某人,歪打正着的帮了太子一把,因为裴家一向跟魏王比较亲近,李荣把裴家折腾得七荤八素,虽伤不到魏王。可太子看着高兴呀。

于是,听说李荣执意要去西北,劝说无果后,很大方的送给李荣不少金银之物做盘缠,另外还赐了他一柄上好的横刀做防身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