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苑缓步走进巷子,确定后门的人看不到后,这才露出一番大功告成的模样,紧了紧肩膀上的包袱,从胡同的岔路拐了出去,根本就没有去那个所谓的“后门”。

下午,在城东巷忙活了大半天的冯铁柱赶着马车急匆匆的跑回来,只是,当他汗流浃背的下了马车后,并没有找到紫苑的人影。

“看来,赵家真的要出事了!”

冯铁柱问了一圈,终于在门房的某个快嘴的小厮嘴里得到些许信息。不过,和紫苑同行了一路,冯铁柱对这个表面天真、实则颇有心计的小丫头很是佩服。他根本就不相信那个小厮嘴里的话,说紫苑被骗到了巷子后面隔壁的康乐坊。

哼,紫苑被骗?别开玩笑了,这个鬼丫头不骗别人就不错了!

只是,冯铁柱想到一路上发生的事,他隐隐的有种预感,紫苑的种种行为,似乎都是有计划的,难道是二少奶奶要反攻了?!

“相公,二少奶奶不是一般人,相信我,如果哪天要在她和苏姨娘之间做选择的话,妾身觉得还是选二少奶奶最保险!”

不知怎的,冯铁柱脑子里浮现出倩娘的一句话,想到娘子当时无比认真的模样,冯铁柱暗自作出选择。

第二天,苏姨娘伺候赵天青出了门,去厨房查看了一番后,便回房和几个管家婆子对账。对了没一会儿,在赵太太院里当差的小丫头跑了过来,悄悄的和苏姨娘的贴身丫头玉宝咬了会儿耳朵后,又闪闪躲躲的溜了回去。

“怎么了?又出什么事了?”

苏姨娘喝了口参茶,合上账本,眼皮也没有抬,冷声问道。

“回姨奶奶,小红来了,说是李家又来了人…这回是李家大老爷亲自来了!”

玉宝凑在苏姨娘身侧,小声的回道。

“李家大老爷?是当礼部侍郎的那位李老爷?”苏姨娘端杯子的手抖了下,微挑眉端,抬起眼睛看了一眼玉宝。

“没错,正是那位李老爷,听小红说,李老爷一进门便被老爷迎进了正堂,二少爷也被叫了去。还有,李老爷的太太,李恭人也来了,这会子正和太太说话呢!”

苏姨娘闻言,放下手里的瓷盅,手指轻轻敲了敲桌面,“恩,估计还是来兴师问罪的。玉宝,赶紧叫个人去府学巷给王太太送信,就说、就说我这两天身子不舒服,想请她来坐坐…如果她问我为什么不舒服,就说家里出了点事…如果她问出了什么事,你就让送信的人略微提提我流产的事,以及为啥流产!”

哼,王绮芳,你有娘家人,难道我就没有吗?

第053章 菩提花开

将高声求饶的赵家奴仆打发出去后,秦嬷嬷领着两个丫鬟和四个婆子,重新给王绮芳见礼。

“七娘,那日三老爷接到您的信之后,心焦的不行,当下便要亲自来青州接您到李家休养,偏巧南边的种植园出了事,那里的管事弹压不住,派人快马赶到海城给三老爷送信…咱们李家的生意,多半靠这个种植园支撑,如今出了大事,三老爷不得不改变计划,连夜带人赶赴南边…临走的时候,三老爷放心不下七娘,便先给京城的赵家写了封‘告罪信’,又嘱咐太太挑选合适的下人送到您这里…”

秦嬷嬷絮絮叨叨的说着,话虽然多,但主题只有一个,那便是,李家接到王绮芳的求救信后,之所以迟迟没有回音,并不是李三老爷这个做舅舅的不管外甥女,而的确是事发有因。

不过,秦嬷嬷或者说李家的三舅母有些多虑了,王绮芳并没有往这方面想。其实吧,当初给李家送信的时候,她也没有打谱三舅能亲自来青州。毕竟,在李昌叔面前,她王绮芳怎么说都是晚辈,哪有长辈跑来见晚辈的道理?!

更何况,王绮芳这个晚辈,还是多年未曾上门的陌生亲戚。

李昌叔夫妻没有生王绮芳的气,她已经阿弥陀佛了。

“…李家的下人虽多,但太太选人的时候,还是着实为了难。思及您这里的情况,最后,太太觉得老奴不是最能干的,但好在对李家忠诚,对大姑奶奶也敬畏,所以,就让老奴带了两个丫头并四个婆子来伺候您!”

秦嬷嬷没有看王绮芳的表情,继续说着。她转脸指向跪着地上的六个人,先把目光投在两个丫鬟身上,“七娘,这是清风、清云,您别瞧她们长得娇小,却是咱们李家供奉的侠客亲手调教出来的高徒,颇有几分拳脚功夫!”

侠客?哦,也就是世人常说的游侠儿。不过,比起唐朝的备受歧视,在大周,能成为侠客可是众多习武之人的梦想。

原因很简单,当年周太祖起兵“勤王”的时候,在李天赐李爵爷的建议下,起用了大批身手不凡的游侠儿充当先锋,那些游侠也英勇,几经拼杀后,为大周立下不少汗马功劳。

后来,周太祖得了江山,大赏功臣,除了那些资助他的世家豪门以及军中高官,他还特意给游侠儿正了名,赐其名为“侠客”。

在大周,成为侠客的武人,免徭役、免赋税,更有优先参加武举的资格。并且,受李爵爷的影响,大周的很多达官贵人及豪商贵富都有高薪礼聘侠客的惯例。

经过百年的发展,侠客更成了身份的象征。换句话说,在某个世家里,供奉侠客的人数越多,便证明这个世家的实力越大、根基越深——因为,侠客也是有社会地位的,并不是有钱就能聘请到。

别的家族不提,就拿京城赵家来说,作为儒商会的龙头老大,家族中的生意更是涉及大周各个行业,不可谓不富,饶是如此,赵家也不过供奉了两位侠客。

赵家尚且如此,更不用说别的豪商。

不过,国人自古便懂得变通。请不到侠客,那供奉个侠客的亲传徒弟也是好的呀。

于是,在这种想法的引领下,侠客的弟子们也成了诸多新贵族家中的座上客。只可惜,侠客少,他们亲传的弟子也不多,至少并不是每一位新贵家中都能请得来。

有了这些前提,李家三舅爷肯舍得把侠客的两位高徒送给王绮芳,足见李昌叔对这个外甥女的重视和顾惜。

“这、这怎么是好?”

知道其中珍贵的赵嬷嬷,双眼中满是激动——哎呀呀,还是三老爷惦记太太,心疼七娘呀,这哪里是送了两个丫头,简直就是送了两个保护神呢!有了侠客的高徒,等她们回了赵家,看哪个不长眼的敢呲牙!

“这四个婆子也是李家的家生子,后来跟丈夫到青州为三老爷办差,都是经验老到、忠心可靠的人。这位是冯妈妈,擅长厨艺,曾经在青州的李家酒楼主管厨房;这位是李妈妈,做得一手好针线;这位是钱妈妈,最会精打细算,原是李家内院的采买;这位是吴妈妈,生的一双巧手,会梳最最时兴、最最精致的发髻!”

秦嬷嬷见王绮芳没有开口,便继续介绍着。

王绮芳顺着她的手指,一一看向四个婆子。厄,说是婆子,其实年龄并不大,四个人估计也就都三四十岁的样子,有胖有瘦,长相各异。但四个人有个共同的特点,那边是神态平淡,着装妥帖。单从她们通身的打扮和进退得当的举止,让人一搭眼便能看出,她们都是出自大家,接受过非常系统、严格的训练。

“很好,舅舅和舅母真是想得太周到了,”王绮芳满意的点点头,带着一丝羞赧道:“论理,应是我亲自去海城给舅舅舅母请安,只是我——”

顿了顿,王绮芳目光逐一扫过在场的人。

清风听出王绮芳似有私密的话要说,便侧耳听了听,抱拳道:“禀少奶奶,屋外两丈内并无外人!”

王绮芳眼中闪过一抹赞许,恩,很好,不但身手好,也有眼力见儿。她微微一笑,双手抚上小腹,“只是我有了身孕,且胎位有些不稳,所以不能舟车劳顿。否则,绮芳万不敢让仆人代我给舅舅拜寿!”

“身孕?”秦嬷嬷一愣,双眼直直的看向王绮芳,见她确实穿着一身宽松的衣裙,经过短暂的错愕,她脸上闪过一抹了然难怪!

早就听人说过,大姑奶奶的女儿性格懦弱,从来不与外家亲近。半个月前突然接到王绮芳的来信,李昌叔的太太陈氏当着丈夫的面,并没有提出疑问。只是在她派秦嬷嬷出门前,含含糊糊的提了一句,“王家七娘向来不和李家联系,到底是什么‘万不得已’的情况,让她冷不丁的跑到海城求救?!”

听了王绮芳的话,一切疑问都有了解释——王七娘怀孕了!

作为女人,王绮芳或许软弱可欺,但作为母亲,再没用的女人也会坚强起来,为母则强呀!

“哎呦,喜事喜事呀!”

这些想法在脑子里飞速的转了一圈,秦嬷嬷立马恢复常态。她眼角含笑,连忙给王绮芳道喜,只是想到刚刚被送走的那些下人,她开口道:“七娘有了喜,我可得赶紧给李家和王家送个信,赵家…”

“哦,赵家也派人送了信,”赵嬷嬷听出老姊妹的话中意,忙接过话头,“七娘派人给三舅爷拜寿的那日,也派了丫头给京城送信。恩恩,这都过去大半个月了,人应该到京里了!”

言外之意则是,信送到了,赵家却没有任何反应,而是任由府里的小妾派了些不着边儿的恶仆刁奴。

“哦?”秦嬷嬷话音一挑,眼底闪过一丝暗恼,沉吟半晌,道:“信送到就成,咱们现在最重要的是照顾好七娘。呵呵,太太真是有先见之明,派来的这四位妈妈都曾经伺候过孕妇咧。”

不管这几个人是不是如秦嬷嬷所说的能干,但她们的到来,还是让王绮芳非常高兴。三舅肯派人来,那也就意味着三舅在心底里已经认下了她这个外甥女,更意味着她有了真正可以依靠的靠山!

王绮芳紧张了半个月的心弦终于松了下来,她悠闲的坐在空间温泉边的大树下,轻合双眼,头枕在有些斑驳的树干上,仰脸肆意感受着和煦的阳光。

秦嬷嬷一行的到来,彻底改变了清泉山庄无人可用的窘况。其实,王绮芳手上有大把的银子,也不是买不到合适的仆人。只是比起李家出来的那些经验丰富、处事老到的妈妈们,自己买来的小丫头们太稚嫩了些。

而秦嬷嬷随后交给她的几张卖身契,更让她放心的把山庄和自己交给几个妈妈照顾。有了专业的人士参与,王绮芳终于体验到什么是真正的享受。从吃饭到穿衣、梳头,从早晨到晚上,她基本上不用自己动手,只需一个眼色、一个抬手,身边随时都有细心的妈妈伺候。

唔,生活质量提高了,个人隐私便少了许多。有几个妈妈贴身伺候,再加上两个高手随身保护,还有秦嬷嬷和赵嬷嬷紧密关注,王绮芳根本就没有机会进空间。

呼,深深的吸了口气,王绮芳满足的喟叹:“幸好晚上还能挤出时间,否则真是没有机会来空间里呼吸新鲜空气呢!”

长长的吐出气息,王绮芳又深吸一口气,“咦,怎么有一丝甜味儿,好像、好像是花香吧?可空间里只种了些玫瑰花,玫瑰花也不是这个味道呀?”

王绮芳抽动了几下鼻子,疑惑的睁开眼睛,映入眼帘的是茂盛的绿叶,并没有什么花。等等,那是什么?

王绮芳扶着树干站起来,眯着眼睛仔细瞧着枝叶间的一抹粉白,更确切的说,是一串串粉白的小花朵。

第054章 瞧热闹去

紫苑背着大包袱走出客栈,来到喧闹的集市上。今天是她到京后的第三天,那日离开赵府胡同后,她便在距离城西巷不远的地方找了间客栈暂时住下,然后买通了个小伙计,让他帮忙盯着李府的动向,以便随时探听李府的消息。

就在昨儿,客栈的伙计告诉她,说是李府的李大老爷回府了,紧接着在温泉庄子休养的李太太也行色匆匆的赶了回来。听到这个消息,紫苑知道,她该行动了!

“驾~~让开让开,闲人让路啦!驾~驾~~~”

紫苑刚走到街口,准备雇辆马车去李府的时候,身后十字路口突然传来一阵马嘶人叫的嘈杂声。

还没有等她转过身子,身后一股狂风刮过,紧接着一辆马车呼啸而过。在巨大的冲力下,她背着大包袱,像个乌龟一般埋进旁边的小摊——呜呜,幸好幸好,这是家卖布料的摊子。

紫苑从被老板从一堆布料里解救出来,看着前面道路两边,因狂奔的马车而四处逃散的商贩和游客们,有的撞翻了摊子,有的跌伤了脚。相较于众人的鸡飞狗跳,她只是形容有些凌乱罢了,于是,紫苑禁不住拍着胸脯心有余悸的暗自庆幸着。

“这是哪家的马车,怎么敢如此放肆?”

紫苑站稳身子,身边的一辆马车里传来一声清脆的女声。

没错没错,俺也想知道!紫苑连连点头,耳朵更是贴近那辆豪华的马车。

“回三公主,如果奴婢没有看错的话,那辆马车应该是太子宾客王显王大人府上的!”

车厢里,一个粗哑的声音恭敬的回道。

三公主?

紫苑听到这个称谓,眼里倏地一亮,身子再次朝停靠在路边的马车逼近,两只耳朵竖得跟小白兔似地,密切关注着车厢里的动静。

“太子宾客?不过是个三品的幕僚,竟敢如此狂妄?哼,他可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三公主语气很不悦,带着一丝鄙夷骂道。

“公主,您这些年不在京里,还不知道这王大人的故事吧?”听声音,那个内侍的年龄并不大,他见主子眉间闪过几分厌恶,便添油加醋的说道:“这位王大人虽然不是太原王家的人,但向来以王太妃族人的身份自居,经常打着侄孙的名号去宫里给太妃请安。直到两年前,大皇子册封为太子后,王显一跃成为正三品的太子宾客,这才端起了官架子,不再轻易去后/宫露面…”

哼,小人!

三公主冷冷哼了一记,作为大周朝有名的护国公主,她手下有一万娘子军,直接听命于皇帝。而她本人呢,更是当朝皇帝的一奶同胞,是大周朝最尊贵的公主。

这些年,她忙着在西北练兵,很少回京城,没想到这一回来便瞧见这么一幕,心里真是腻烦无比。

“不过呀,奴婢猜马车里肯定不是王大人,而是他的夫人苏氏,看她如此匆忙的样子,应该是去赵家帮忙呢!”

小内侍似乎没有瞧见主子板着的面孔,继续八卦道。

“赵家?哦,是不是儒商会赵永年的府上?”三公主觉得耳熟,垂首想了想,不确定的问道。

“公主记性真好,正是‘百万坊’的赵家!”

“恩,是了,本宫记得赵家好像娶了太原王家的女儿当媳妇儿,你刚才说王显家的去赵家帮忙,是不是给这位王家女儿撑腰?”

其实,以三公主的个性,她根本对这些豪门新贵没有什么兴趣。只是,内侍提到的王家,却与她的一位故友有关系,她忍不住追问道。

“呵呵,不是,”小内侍见主子难得八卦一回,连忙回答道,“王大人的太太苏氏,去赵家帮忙不假,却并不是帮王家女儿,而是帮她们苏家的姐妹!”

“怎么又扯上苏家?这都是怎么一回事儿?”

什么乱七八糟的,一会儿王家,一会儿苏家,话说这个苏家又是哪里冒出来的?三公主听得眉头直皱。

“回公主,事情是这样的…”

小内侍年龄不大,口齿却难得的伶俐,嘚啵嘚啵嘚,三下五除二几句话便把王家、赵家、苏家的恩怨说了清清楚楚,最后总结道:“前些日子,赵家传出流言,说是王家女儿的亲娘舅海城李家找到赵家,要给外甥女撑腰,可惜当时李昌伯李大人不在京里,李太太也不在府上,所以才没有闹起来。不过瞧刚才王苏氏如此急匆匆的往‘百万坊’的方向赶,指定是李老爷回京去赵府理论,她这是跑去帮亲妹子撑腰哩!”

“宠妾灭妻?哼,赵家果然脱不了铜臭的爆发户本质,连最最基本的脸面都不要了,”三公主越听越生气,脸上更是布满阴云,她几乎嘲讽的说道。

“不过,也是王家不给女儿撑腰,”小内侍显然对京城的上流社会的八卦非常了解,说起哪家的事他都能评论一二,“唉,其实也不难理解,毕竟赵二少奶奶的亲生母亲去世了,家里又是继母当家,老话不是说了嘛,‘先有了后娘,又有了后爹’,这娘家不替她出头,婆家自然不会看重,所以呀…”

继母?好像是荥阳郑家的女儿吧?三公主似乎想起了某些往事,双眼有些迷离,整个人也呆呆的望着恢复热闹的街市。

“公主,三公主?”小内侍啧啧有声的评论完,抬眼瞧见自家主子愣神的模样,便有些忐忑的小声提醒道。

“恩?怎么了?”

“哦,公主,前面道路通了,咱们是先进宫还是先回公主府?”

“都不要,”三公主摇摇头,眼睛还是盯着通往芙蓉坊的道路,语气轻淡的说:“咱们去赵家。”

“厄?赵家?”

小内侍有些跟不上主子的思路,讶异的问道。

“没错,你刚才不是说了么,苏家、李家都跑去赵家给各自的女儿撑腰,那赵家此刻铁定很热闹,”三公主微微眯着眼睛,嘴角挑起一抹冷笑,“本宫刚回京就遇到这么热闹的事儿,何不去瞧瞧?!”

瞧、瞧热闹?他没有听错吧?一项严格自律的三公主,会像个普通妇人般,跑去瞧人家的热闹?小内侍眼睛瞪着溜圆,看怪物一样的看着自家公主。

“走吧,去赵家看热闹去!”

三公主没有看身边小太监吃惊的模样,而是重复了一遍她的命令。

“哦哦,好,咱们去赵家!”

小内侍干咽了下口水,连忙挑开前面的轿帘,对车夫吩咐道。

“驾!”

随着一声清脆的马鞭声,马车快速朝芙蓉坊驶去。而在马车身后,紫苑则满脸兴奋的背着大包袱,抄小路飞奔向赵府…

第055章 缺银子吗

确定马车真的朝芙蓉坊驶去后,紫苑轻车熟路的拐到十字路口旁的一个小胡同里,熟稔地东拐西闯,快速的赶往赵府。

话说,紫苑从赵府出来投宿客栈后,并没有一直呆在客栈里等消息。那天赵府门前遇到的老鼠眼,紫苑虽然没有天真的上了他的当,但对方眼中阴森的算计,倒是给紫苑提了个醒儿——相对于赵府的根深蒂固,她紫苑不过是个不起眼的小丫头,如今她单人独骑的跑到人家门前“演戏”,如果不找好退路,还真是有点找死的嫌疑。

所以,有了这方面的顾虑,紫苑便有意识的在赵府附近踅摸,东看看西瞧瞧,更是在第一时间偷偷敲了敲老鼠眼说的那个“后门”。

门开了,紫苑也被里面的场景吓跑了——呸!什么狗屁后门,分明就是藏污纳垢的腌臜地。

经历了一场虚惊后,紫苑行事愈加小心起来。本来按照王绮芳制定的计划,紫苑应该守在赵府附近,待上门兴师问罪的李老爷上门后,或者有哪位达官贵人前来拜见赵老爷时,她再伺机冲出来做戏,在世人面前给王绮芳喊冤。

但,有了那个“后门”做警戒,紫苑多少有些胆怯。唉,少奶奶许下的承诺虽重,可也要有命去享用呀。

为了自己能活着完成少奶奶的任务,紫苑不得不改变计划,主动去找李老爷。虽然效果不及在赵府现场演戏好,但贵在安全…不过,老天有眼呀,偏巧在这个时候,让她遇到了一位贵不可及的贵人。

三公主?在大周,如果提起别的公主,紫苑或许没有听说过。但三公主的大名,紫苑尚在内院的时候,就多次听主子们谈起过:什么天子御妹啦,什么巾帼英雄啦,什么刚直不阿啦,什么救驾‘铁娘子’啦…总之一句话,三公主是大周朝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护国大公主,有权有势,且为人正直爽利。

紫苑灵巧的在青石小巷里穿来穿去,三公主的出现,让紫苑失落的心重新飞扬起来。娘的,我还就不信了,如果让三公主亲眼见到赵家如何的欺凌作践嫡妻,哪怕赵家权势再大,他也承受不了一向刚直的‘铁娘子’的义愤!

这可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呀,她绝对不能轻易放走。紫苑咬着后槽牙,拼命的背着包袱跑着,幸好她提前做了准备工作,否则就凭她那双小短腿儿,企图跑过人家的双辕马车,根本就不可能。

呼呼,快了快了,穿过前面的巷子就是赵府的胡同,紫苑瞧着胜利在望,小脸儿上满是兴奋,顾不得擦拭额上的汗珠,继续拼命的跑着。

突然间,斜刺里冒出一个黑影,如同铁塔般出现在眼前,紫苑被吓了一跳,下意识的撇开身子躲到一边。不过,紫苑奔跑的速度太快了,她根本就刹不住,在惯性的作用下,小丫头狼狈的扑倒在巷子口的青石板上。

“哎呦,你怎么走路的,出门没带眼睛呀!”跌倒的那一瞬,紫苑本能的用手撑住地面,两个白嫩的小手顿时被粗粝的石面磨出血痕。手上传来火辣辣的灼痛感,让紫苑眼中的泪水夺眶而出,她抬起头,没好气的对来人骂道。

只是,当她看清来人的面孔时,原本因剧烈活动涨红的双颊,顷刻间变得煞白。花瓣般鲜艳的嘴唇上下抖动着,紫苑带着一丝惶然,结结巴巴的说:“冯、冯管事,是你呀?”

背着阳光,冯铁柱僵硬的裂开嘴角,露出白森森的两排牙齿,“呵呵,紫苑,紫姑娘,您真是让我好找呀!”

厄,完了!紫苑仰着头,挫败的看着遮去头顶半片天的巨大黑影,心里的小人泪流满面的哀嚎不已。

比起紫苑的绝望,此刻的赵太太如坐针毡。

明明是自家的家里,明明她是主人,为什么偏偏有种心虚的感觉?!

赵太太手里缓缓捻动佛珠,脸上挂着一丝勉强的笑,和盛装来访的李太太崔氏枯坐在正堂里。

说是盛装来访,一点都不夸张,因为崔氏穿的是非常正式的场合才会穿着的钗钿礼衣。只见她梳着华丽的高髻,髻中间插着一把月牙形溜金镂空梳篦,斜插七只金花钿;身上则穿着一袭青色宝相花纹锦大袖衫,下着高腰穿枝花鸟纹刺绣双裙,迤地的裙摆下则是一双重台履。

厄,这是访友还是上朝?

赵太太被崔氏的七只金花钿晃得直眼晕,心里更是说不出的嫉妒和羡慕——按照朝廷礼制,金钿的支数与品级相符合。七支金钿,那是只有三品命妇才有资格佩戴的。

而她,也不过是四品,更确切的说是从四品,撑死了只能佩戴六支。

不过,这些还不是让赵太太如坐针毡的真正原因。比起对方凌人的气势,崔氏的态度才更让人气闷。

赵太太明明知道崔氏夫妇是来给外甥女撑腰的,可偏偏这位贵太太进门后,只字不提王绮芳的事,更没有提及李昌叔的那封“请罪信”,似乎她根本不知道有那么一回儿事。

东拉西扯,不咸不淡的说了半天,崔氏还是不肯涉及此行的目的。

崔氏不开口,赵太太也不好主动提及王绮芳的事。如果自己主动说了儿媳妇被儿子打发到庄子养病,反倒落了下风,这让一向心高气傲的赵太太不能忍受。

“李大太太,听说您前些日子去温泉庄子调养了,如今身子可大好?”

实在无话可说,但也不能冷场呀。赵太太深吸一口气,继续没话找话,调剂气氛。

“恩,劳您惦记,我现在已经没事了!”

崔氏微微垂下眼帘,掩住双眸中的寒光。

“…”赵太太真想端起茶杯送客,但抬眼便瞧见对方那一身华丽的礼服,另外在王绮芳的事情上,她们赵家的确做得有些理亏,面对人家嫡亲舅母的时候,她多少有些心虚。

好吧,我忍!阿弥陀佛~~

“听说前些日子您府上的三公子和太傅家的五娘定了亲?何时办亲事呀?”

“恩,五娘年纪小,还要等两年!”

“听说…”

“恩!”

大厅里,赵太太和崔氏一问一答的说着不着边际的话。

弄到最后,赵太太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话题,握着念珠的手指有些发白。

赵太太不言语了,崔氏却主动开了口:

“赵太太,咱们也算是亲家,您给我透个实话,府上是不是、恩,是不是遇到了什么难处?如果是生意折了本钱需要周转的话,我们李家虽不是什么豪富,但万八千两的银子还是拿出手…您千万不要顾及面子,而对我们有所隐瞒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