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阶和玉娘都沉默了,过了好一会儿,雨阶才打起精神笑道:“不到那一日,谁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奶奶也不用多想,咱们还是赶紧把粽子包了吧,过了晌午就蒸上。只是奴婢想着,带给老太君的粽子,必然要在端午前日包,才算新鲜,奶奶觉得如何?”

傅秋宁点点头道:“就按照你说的办吧。”

煮好粽子和鸡蛋鸭蛋鹅蛋已经是申时初了,因为傅秋宁管教严格,所以金藏锋金藏娇兄妹俩即使馋的垂涎三尺,却也不敢在这时候就去染指粽子和煮蛋。一直到晚上,雨阶和玉娘才将桌子搬到外面,一家人开开心心的吃饭。

“慢点,别噎着了。锋儿少吃点儿,别因为喜欢吃就吃撑着。”傅秋宁一边吃,一边还要看着两个孩子。见兄妹两个吃的嘴边都是糯米粒,她不由得又好气又好笑,同时心中一股幸福感也油然而生,玉娘在一旁笑道:“奶奶今日别禁管的他们太严了,平日里省吃俭用的,不就是为了这几个年节能够好好吃两顿吗?”说完就给金藏锋又剥了一个粽子,却听傅秋宁道:“行了,这个粽子给他们兄妹一人一半,吃完就不许再吃,撑到的话不是玩的,又要难受的满炕乱滚,前年那一回,难道只吓到了我?不知道是谁擦眼抹泪哭天抢地的。”

一句话说的玉娘和雨阶都笑了,不过想到前年金藏娇吃坏了肚子的那一次,又觉心有余悸,于是连忙哄着,让他们把一个粽子分吃了,便撵出去玩儿。这里雨阶就小声对玉娘道:“小侯爷再精明,却是不长正经精神,若是今儿来蹭饭,也让他尝尝咱们奶奶的手艺,偏今儿他又不来了。”

玉娘瞥了她一眼,又连忙看看炕上吃饭的傅秋宁,微微摇头不言。心想你这个胆大的,奶奶心里不知道怎么恼小侯爷呢,你还敢在这里替他可惜吃不到粽子,你如今能吃到粽子就知足吧。

用完晚饭,傅秋宁便打开柜子,翻了翻金藏锋兄妹的衣服,然后拿出去年的一套薄缎夏装道:“这一套衣服我记着是去年夏末的时候儿做的,也只穿了一次,如今看,和新的也差不多少,且颜色又清亮,穿出去也不惹眼,依我看,这次去家宴,便穿这套吧,也不用新做了。”

玉娘和雨阶都笑道:“这一套就不错,配上小侯爷给的龙凤玉佩最适合了,哥儿姐儿长得又好,穿的鲜亮反而惹眼。”因一时计议已定。

很快便到了端午节,两个孩子直到前一天才知道要和娘亲一起去参加家宴,不由得高兴非常,却听傅秋宁正色道:“到了家宴上,不许离开我,不许和人吵嘴,惹是生非,给老太君太太按规矩请安,也不要太畏缩了,这其中的度,你们两个用心把握。你们是你爹的长子长女,虽然现下还没进族谱,然而人人都知道的,若是做了出格的事情,你们爹爹脸上也没有光彩,都听明白了吗?”

两个孩子齐声答应,面上就露出一丝怯色,玉娘忙道:“奶奶也别太严厉了,哥儿姐儿向来懂事,能做什么出格的事情?倒吓着他们,奶奶快过来看看我包的粽子礼盒,看有没有不对的地方?”因把傅秋宁扯走,剩下金藏锋和金藏娇兄妹两个就有些意兴索然,坐在台阶上道:“当日咱们没来娘亲院里的时候,就连那些仆妇的孩子们也敢欺负,如今去了家宴,爹爹又从没正式认过咱们,那些少爷小姐的,哪里会把咱们当成兄妹?只怕要欺负的更狠,到那时该怎么办?娘亲说忍无可忍就不能再忍。但是那么多人的场合,若是闹大了,岂非也违了娘亲的意思?”

因两个小孩儿苦恼的鼻子都皱起来了,忽然金藏娇眼睛一亮,抓着哥哥的胳膊道:“哥哥,刚刚玉娘说,让娘亲去看她包的粽子礼盒。咱们寒薄,定是不能像那些人,有那些名贵的礼物送去,几盒粽子,也不过是图个新鲜。咱们俩又是初次见祖奶奶,不如也弄点礼物,一则可以帮帮娘亲;二来,若是能讨了祖奶奶的欢心,想来那些少爷小姐也不敢欺负你我了,你说好不好?”

第四十二章:三个路痴

金藏锋点头道:“好是好,只是我们倒要送什么?连娘亲也只有粽子送,你和我身上,最值钱的也不过就是爹爹送的玉佩,难道要送去给祖奶奶?”

金藏娇撇嘴道:“娘亲说,咱们侯府是泼天富贵,祖奶奶什么没见过?比这再好的玉佩也见过不知多少,咱们送这个,反而俗气了。我这里倒有个主意,虽然东西是最最不值钱的,遍地可得,然而经你我努力,倒可以变成一样新鲜又不俗的东西,你觉得怎么样?”说完附在金藏锋耳边说了几句话。

金藏锋听了,犹豫了半晌才道:“这东西也太不值钱了吧?真真是遍地可见,咱们又不是什么手巧的,倒不如烦了雨阶……”不等说完就被金藏娇打断,听她道:“你怎么还不明白?要的就是我们俩亲手做的这个心意,不管祖奶奶喜不喜欢,咱们能力所及,也算是献上了自己的一份孝心,要是祖奶奶笑话咱们,那就像娘亲说的,她也不值得咱们尊重孝敬了,以后就躲得远远地呗。”

金藏锋想了想,点头道:“好,就按你说的办吧,那咱们现在就去弄。”说完携了妹妹的手,便往后院跑去。

第二日就是端午,一大早,老太君屋里的丫鬟便过来催了她们一遍,傅秋宁见那个丫鬟执礼甚恭,倒没有什么仗势欺人的跋扈,形容举止十分稳重端庄,心中方放下了一块大石,暗道看来这老太君果然是一个慈善平和的长者,如此一来,倒不用担心锋儿和娇儿会受气了。

因换了衣裳,既是去赴家宴,便不能用手帕包头了,只好也梳了一个最简单的发髻,鬓边插了两朵从前陪嫁的珠花和一只步摇银钗。金凤举前日让金明送来的那些耀眼生花的珠宝却是一样没戴。身上穿一袭鹅黄绿的纱衫,只腰间以一根缎子腰带系住,越发勾勒出腰肢纤细身段苗条。虽然没有项链玉佩等饰物,却因那纱衫层层叠叠的,随风扬起也显得飘逸,所以倒给人十分清爽的感觉。

雨阶和玉娘也都装扮好了,接着为金藏锋和金藏娇兄妹换了衣服,将那龙凤玉佩仍戴在脖子上,掖进衣服里,这是傅秋宁考虑的周到,不愿意张扬。想那些奶奶和少爷小姐们见两个孩子身上竟戴了龙凤玉佩,岂不是妒火中烧?再想办法给毁了怎么办?这可是正宗的和田羊脂玉,非常值钱的,要是被摔碎了,还不如让她拿去给当了呢。傅秋宁非常小人之心加财迷的想着。

一时间走出了院门,行了约几百米,便进了拥翠园,回头望望,晚风轩已只剩下绿树掩映中的一角飞檐。众人就都不由得有些感慨。

傅秋宁从穿越之后,还从未离开过晚风轩周围百米的地方,她本性就是个沉静的人,不然也没有那个耐心去搞戏曲了。所以哪怕只有这么小的活动范围,也不觉得憋闷,和现代的水泥森林各种垃圾食物相比,这古代的田园生活环境已是非常美好,所以她日常里只有庆幸,并不抱怨,何况那种生活亦是她自己的选择。

如今走进拥翠园中,只见花红柳绿楼阁亭台,真是处处景致步步风光,一时间不由得目不暇接。就连玉娘和金藏锋金藏娇兄妹俩,虽是五年前来晚风轩时在这园子里走过一遭,但那时正是前路茫茫满心惊惶之时,哪里有心思看景致?何况五年来,这里又不知移栽了多少花树,连一些格局都变了。因此两人也是看的兴奋不已,在这无人处,也没人盯着他们举止是否端庄,两人都是撒了欢儿似的跑着,一边兴奋的叫嚷。如此直到了园门附近,两个孩子才猛然收敛,化身为最乖巧懂事的小孩,牵着傅秋宁的手走出拥翠园。

今早已得那丫鬟告知道路该怎么走,只是出了园子,看那满眼的碧瓦飞檐,傅秋宁却有些懵了,转头看着雨阶和玉娘:“那个,今儿早上那个丫鬟说路线的时候,你们不是也在我身边吗?现在咱们倒是该往哪里走呢?”

雨阶和玉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个苦着脸说:“我连东南西北都分不清,哪听得懂什么路线啊?”一个陪笑着道:“我勉强能靠前后左右辩一辩道路,偏那位姑娘说的是东南西北,这可是难为我。”最后两人异口同声道:“我们都听奶奶的,您说怎么走,我们就怎么走。”

“我是路痴。”

傅秋宁一字一字的咬牙道,心里这个郁闷啊,暗道完蛋了,三个路痴,要怎么走到康寿院?难道逢人就问:“劳驾,指点一下康寿院怎么走行吗?要前后左右,不要东南西北。”到时人家问你们是谁啊?告诉人家自己是小侯爷的妻子……

“我的天……”傅秋宁一拍额头:“去一趟康寿院,倒要满侯府的丢人,这……这让我的脸往哪儿放啊。”话音刚落,忽听一声轻笑声响起,接着一个熟悉的声音道:“一家子杵在这里做什么?莫非是丫鬟说的路线不够清楚?”

傅秋宁放下手扭头一望,就见从一丛翠竹后转出一个人来。依然是散发,以缎带扎起一束头发,银白色绣着暗色花纹的曳地长衫,手中一把绘着山水花鸟的折扇轻轻摇着,格外透出一股潇洒,不是金凤举还会有谁。

“爹爹。”金藏锋和金藏娇一看见他,就欢呼着扑了过去。金凤举连忙收起折扇,蹲下身一边抱起一个,听见金藏娇唧唧喳喳的边笑边说道:“我们从园子里来,园子里好多花好多树,可好看了,可是出了园子,娘亲和玉娘还有雨阶都不认识路,雨阶说她连东南西北都不知道,玉娘说她勉强知道前后左右,娘亲说她是路痴,刚刚还在叫天呢……”

“娇儿。”傅秋宁脸都红到脖子后面去了。心想这吃里扒外的操蛋孩子,倒是把我们三个卖的干干净净。再看金凤举已经笑得直不起腰来,气的她真想不顾身份上前一脚把这混蛋给踹飞出去。

第四十三章:端午家宴(一)

金凤举已经许久没有这样开心过,就算听那些说书的讲笑话,他也从来只是淡然一笑而已。此时却笑的连一贯高贵冷淡的形象都不顾了,还要辛苦抱着两个孩子,口里“哎哟”连声道:“东南西北不知道,前后左右勉强行,一个路痴。对联横批倒都有了,亏得老天怎么把你们这三个人给凑到了一处。幸亏是我怕出状况,特意来这里接你们一接,不然怕是等到开宴,你们几个还在这府里面瞎转悠呢。”他一边说,就一边将两个孩子放下,来到傅秋宁的面前。

“你还敢说,也不想想是谁害的我们这样。”气愤之下,傅秋宁也忘了要伪装大家闺秀的婉约温柔,杏目狠狠瞪了金凤举一眼,便哼了一声扭过头去。

金凤举愣了一下,旋即又笑起来,展开折扇徐徐挥洒,心想这傅氏面貌虽普通,然而一笑一嗔竟有如斯风情,看的我心里倒荡漾了一下。心里想着,面上自然是不会露出这种情绪,微笑道:“你要兴师问罪,尽管找拿了你花草去老祖宗面前请功的罪魁祸首去,可和我没有半点相干。走吧,我带你们去康寿院。”

一边说着,又低头打量了一下金藏锋和金藏娇的穿戴,皱眉道:“怎么我给的龙凤玉佩竟没给他们戴上?这种场合不戴,还什么时候戴呢?”说完听傅秋宁淡淡道:“怎么没戴?那不是在脖子里吗?这一对玉佩太贵重,何苦惹眼?所以妾身吩咐他们只戴在颈上就好。”

“你们这样的也叫惹眼?”金凤举嗤笑一声,亲自蹲下身子,替金藏锋和金藏娇把龙凤玉佩取下,然后系在腰间,又对身后的金明道:“前些日子我让你给锋儿娇儿打的那两个长命锁,昨儿他们才送来,在我的书房,你速速去取了来。”说完金明领命而去,他这才又看向傅秋宁的头上,不悦道:“怎么不用我给的那盒子首饰?这些首饰的式样早就过时了,你也不怕人笑话。”

“妾身不欲张扬。”傅秋宁淡淡回了一句,心想就是老旧才好呢,我要是打扮的花枝招展,还不知让你那些妻妾怎么嫉恨。

金凤举也明白她话中意思,便只笑了一笑,不再说话。须臾间金明取了长命锁回来,却是黄澄澄的两个金项圈,正中挂了一枚沉甸甸的金锁,上面刻着精美的花纹和祝福吉祥话儿。金凤举亲自拿过来给金藏锋金藏娇两兄妹戴上,这才又起身端详了端详,微笑道:“如此便差不多了,总不似之前那般素净。”说完牵了两个孩子的手,当先往康寿院而去。

彼时康寿院中只有二老爷金石的夫人方氏带着儿媳何氏以及三个孩子在屋里,其他人大多数都还没到。见傅秋宁过来了,众人心中称奇,面上却丝毫不露,傅秋宁便带着孩子一一行礼,方氏和何氏也忙站起来还礼。接着小丫鬟拿来蒲团,傅秋宁便带着两个孩子跪在蒲团上给老太君磕头,当然,傅秋宁心里也少不了要咒骂一番万恶的封建社会制度。

“起来吧。”

金老太君淡淡吩咐,待她们三人起身后,仔细打量了一下,只见傅秋宁穿着的是一件八成新的纱裙,布料虽是普通之极,式样倒还算新颖别致,这是傅秋宁自己根据现代一些戏服设计的,能不新颖吗?好在颜色浅淡,又没有什么点缀装饰,所以在人群中并不显眼。再看她容貌虽只是中人之姿,却十分的温柔安静,垂首敛目不卑不亢。老太君这心里就先有了三分好感。便招手道:“素日也没怎么见你,过来坐吧,让两个孩子也到我跟前儿来,老了,眼睛有些花,这两个小的要不过来,我都看不太清楚。”

傅秋宁心里奇怪,暗道这个时候老花镜还没有出现吗?不过也差不多,我们那个时代,也是清朝中期才出现了花镜,在《雍正王朝》里,那个佟国维被康熙爷赐了花镜,还美得一圈儿一圈儿呢。可见在那时候,花镜还是个稀奇物,何况这架空时代中,也没听说和外国的来往贸易很频繁,没有花镜也正常。

心里想着,便带着金藏锋兄妹一起来到老太君面前,她自己并没有真的坐到炕上去,而是默默站立一边。

“孙儿给祖奶奶请安。”来到老太君面前,金藏锋和金藏娇兄妹再一次给老太君单膝跪下,却马上就被拉起。金老太君握着两小的手,只看了一眼便惊讶笑道:“果然和凤举小时候的模样很像,只略略差了那么一点点。”说完又对金凤举道:“待会儿你母亲来了,她看见两个孩子,不得吓一大跳呢?瞧瞧瞧瞧,看着便是和你一个模子里刻出来似的,差的那一点儿竟不算什么了。”

金凤举笑道:“孙儿正要去请太太呢,便先走一步。”说完来到傅秋宁面前,轻声道:“你先在这里,我一会儿就过来,放心,没人会为难你,用不着缩手缩脚的。”

傅秋宁心想你哪只眼睛看见我缩手缩脚了?我这是正宗的不卑不亢吧?还什么榜眼探花呢,连个形容词都用不准。面上却柔顺回答道:“是,妾身明白,小侯爷请尽管去吧。”

方氏婆媳在一旁看着,都暗暗点头,心想这个发妻虽然姿色不出众,举止言谈倒是比二奶奶那个大家闺秀还温柔几分,看这份沉稳劲儿,竟不像是庶女,倒像个嫡女似的。

那边金老太君已经拉着两个孩子的小手让他们坐到炕上了,问他们平日里读什么书?喜欢吃什么东西?衣服都是谁做的?日常生活是谁照顾?金藏锋和金藏娇这时候也完全没了在晚风轩中的活泼,好像两个小大人似的,不疾不徐的回答着老太君的问题,句句话都十分得体,偶尔说两句甜言蜜语,哄得老太君一脸褶子都笑开了,嘴上虽然没说什么,心中却道:怪不得连凤举都夸这两个孩子,的确是乖巧懂事,更难得是这么小的年纪就有这份沉稳气质,书读的似乎也不错,看来那傅氏教导这两个孩子果然是尽心了的。如此也不枉凤举为她担待一些麻烦了。

正说着话,就听外面隐隐传来一阵欢笑声,傅秋宁心想这倒和红楼梦中描写的差不多,果然富贵门的内宅中都是差不多的吧,有宝钗黛玉熙凤等各式各样的人物,但不知我在这其中是谁?嗨,我还能是谁?自然就只能是我,前世的方楚瑜,这一世的傅秋宁。

第四十四章:端午家宴(二)

正想着,便听见一片环佩叮当声,接着江夫人便带着江婉莹和许氏霍氏等人鱼贯而入,看到老太君身边坐着的两个小孩儿,不由得都是一愣。江夫人还没明白过来这是谁,江婉莹却已经吃了一惊,目光在人群里只轻轻一转,便看到了傅秋宁,面色不由得就是一变。

“奶奶想见见藏锋和藏娇两兄妹,所以让人去请过来的。娘还没见过你这两个孙子吧?”金凤举走上前,金老太君就放了两个孩子的手,他牵起来,送到傅秋宁身边。于是三人重新见过了江夫人。

看得出这中年妇人并没有像老太君那般因为两个孩子可爱懂事而对自己等人有什么好感,傅秋宁甚至能够清楚感觉到从江夫人身上散发出的那一缕冰寒气息,只不过她并没有惶恐不安,施礼后依然拉着两个孩子退到一边,这时金振轩金振翼金绣贞等兄妹几个早已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了,都一窝蜂的扑到了老太君身边,抓着她的衣角和手亲热的叫着祖奶奶,瞬间就把老太太周围的空余地方给占满了。

屋子里顿时热闹起来。金凤举看了傅秋宁和金藏锋金藏娇一眼,见傅秋宁正低头不知想些什么,那兄妹两个则神神秘秘的在交头接耳,看上去没有人因为江夫人等的敌意而感到不自在。再看看江婉莹和许氏霍氏甚至是江夫人,一个个表面上虽然谈笑风生,眼角余光却都是瞟着那母子三人,擦点火石大概就能烧着了似的。他微微一笑,转过头去对方夫人道:“二叔还在衙门里?怎么这时候还不见过来。”

方夫人把他拉过去坐着,一边笑道:“你二叔就是那么个人,便是从衙门里回来了,不过是托人给老太君请个安,自己再不进这内宅的。倒是你爹和你哥哥,在外地做官还好吗?什么时候能回京?可有没有消息?叫我说,外面日子还是苦,你这个做儿子和弟弟的常在御前行走,也该替他们说说话才是。”

金凤举苦笑道:“二婶还有什么不知道的?恰恰是因为我常在御前行走,这话才不好出口,想来二叔这时候大概已经在外面招呼客人了,我也不能在这里久坐,大哥哥还没回来,如今府里就剩我和二叔两个男主人,我怎么好叫他劳累呢?”他说的大哥哥就是金鸾峰,金石的儿子,常年在外照顾着金家的生意产业,只有妻儿在府中,人却是常年神龙见首不见尾。

“也是,你快去吧,你二叔拘泥,怕是那些富贵公子这时候到处找你呢。”方氏笑着说完,金凤举还没站起身来,便听门外有人道:“回老太君,荣亲王妃打发了管家送来端午节的礼。”

金老太君忙道:“快让他进来。”话音落,身边那些孩子也都站了起来,伸长了脖子望着。荣亲王妃金雁秋是一个细致妥帖的人,每次送礼都是面面俱到,连他们这些小的也不会落下,所以大家都十分期待。

那管家躬身进来,先见过了金老太君和江夫人金凤举等,挨个拜了,这才展开长长的礼单,大声念道:“荣亲王妃敬奉老太君玉如意两对,翡翠白菜一对,上好翡翠玉镯五对……”如此流水般的念下去,直念了小半个时辰,果然是面面俱到一丝不漏,独有傅氏和金藏锋金藏娇没有在名单上面。

金凤举淡淡听着,心中就稍微有些后悔,暗道自己或许真的错了,不该在这个时候让孩子和傅氏一起过来,他们人还小,听见人人都有礼物,便连别的孩子都有,唯独他们没有,心里会怎么想?若是因此而处处觉得自卑,岂不是因我之过?因想到这里,就去看金藏锋兄妹,却见他们唧唧呱呱的不知说什么,脸上满是笑容,竟是看不出丝毫失落,不由得心中一凛,暗道这般年纪,就能做到宠辱不惊了?不可能,我七八岁的时候,还和大哥争玩具呢。

想到这里,眼光便不自禁的向傅秋宁看去,却见她只是含笑看着孩子们,似乎也很为兄妹两个欣慰骄傲。他心中一暖,长长舒出口气,正要再起身离开,却听江婉莹笑道:“既然王妃的礼都送来了,我看咱们大家也就都把礼奉上吧。虽说是端午节,不是老祖宗的寿辰日,这礼物我却也是精心准备了的,自然不敢和王妃比,只愿老太君看着孙媳妇的这番心意吧。”说完便命人抬上一架绣屏,笑道:“这是花了两个月时间绣的荷花图,如今正是端午,荷花初发,摆在老祖宗房里正应景儿。”

金老太君笑眯眯的道:“难为你这份心思,其实有前日送的那几盆花草,我已经非常喜欢了,何必这时候又弄这个过来?”说完,眼睛却是看了傅秋宁一眼。

江婉莹听见金老太君这么说,不由得十分尴尬,那花草分明是从傅秋宁房中强要来的。咳了一声笑道:“几盆花草算得了什么?到处都有卖,老祖宗若喜欢,改日我再买几盆好的给您,要些开花的杜鹃牡丹芍药,摆在这房间中,绿中一点红,岂不更美?”说完却听老太君淡淡笑道:“是么?听着倒也好,不过我倒是就喜欢这些绿叶子的植物,虽然不像牡丹芍药那样容颜娇美,难得却是朴实,好养活,看着让人心里就觉着舒畅。

江夫人和江婉莹等人心里就是“咯噔”一声,暗道这话里怎么听着像是有话似的?因一齐拿眼悄悄看向金凤举。却见他站起身来,微笑道:“既是要送给奶奶礼物,孙儿又怎么能落于人后呢?恰巧前儿得了一副吴长春的观音,孙儿知道奶奶喜欢吴长春的画,自然该孝敬了。”说完又看向江夫人道:“但不知娘亲和二婶都送了什么给奶奶?”

江夫人笑骂道:“我们的礼是早就送了的,今儿就是让你们这些小辈的尽点心意罢了,回头我倒要看看你送我什么东西。”说完,却见许氏霍氏和金鸾峰的发妻妾氏也都上前来,纷纷把自己的礼物呈上。

第四十五章:端午家宴(三)

金老太君笑的合不拢嘴。这时厅中所有女眷的礼物都已经说完,只剩下傅秋宁了。论理她名义上是金凤举的发妻,本该第一个说,但是江婉莹显然是要给她个下马威,故意抢着说了,而傅秋宁也不愿意出这个风头,更何况,和那些名贵的礼物相比,自己的粽子也没有出风头的资格。因见这时候众人都报完了,她方带着两个孩子上前,盈盈一礼道:“妾身不孝,想着既是端午佳节,最应景的自然是粽子,所以亲手包了几盒,望老祖宗不要嫌弃才好。”

此语一出,周围便是一阵窃笑声,独有金凤举不言不笑,只是站在那里凝视着她的背影。他知道傅秋宁这个女人不简单,此时见她面对嘲笑面色如常,不由感叹这才是真正的宠辱不惊,就算是自己,若此时处于她的境地,可能否做到这样的自然应对?一问之下,竟是没有答案。

“我道是什么稀奇东西,却原来是粽子,这也有脸拿出来?府里面下人们都吃上了。”却听一声轻笑,原来是许氏忍不住出言讥讽。金凤举看了她一眼,没有言语,仍旧扭过头,看傅秋宁如何应对。

不过这一回不等傅秋宁答话,金藏锋就上前一步恭敬道:“老祖宗,我娘亲的手艺巧,这粽子并非是寻常的枣粽子和肉粽子,而是多种多样。有蛋黄,也有豆沙,枣泥,味道很好,我们都很喜欢吃,老祖宗一定也喜欢。”

这话若是由傅秋宁说出来,便是无奈之下的狡辩,但是由一个八岁的小孩子诚恳说出,却只让人听着是一片赤诚。当下不待江夫人等说话,金老太君便笑道:“好好好,蛋黄,豆沙这些馅儿的粽子,我倒还真没吃过,以前恍惚听人说过一句,说是南方那边常以这些包粽子,只是我也不信,想着这些东西怎么也能放进粽子里呢?如今既然你母亲有这份孝心,想到了,倒是拿来给我尝尝。说了半日的话,正好儿有些饿了。”

金老太君这样说,那当真是给了傅秋宁天大的脸面,那么多贵重礼品,也没见她多看一眼。如今几个粽子,竟然要当众亲口尝尝。这可不是难得之极?一时间,傅秋宁真成了万众瞩目,那些又羡又妒,夹杂着不尽鄙视的目光全都射向她,不过她心里虽然直叹气,面上却只当做没看见,待人拿了粽子来,便亲手打开盒子,给老太君剥了个粽子,早有个丫鬟端了碗等着,接了粽子后送到老太君跟前。

“嗯,这是蛋黄馅儿的吧?别说,滋味正经还挺别致的。”金老太君原本是为了不让傅秋宁丢脸尴尬,打算浅尝辄止就行,却没想到吃了两口,觉得滋味儿实在不错,再吃一口,便吃到了蛋黄,一时间,咸鲜香各种滋味一起涌来,不由得赞不绝口。

傅秋宁松了口气,她也没想到这架空时代的北方里竟没有蛋黄粽子。不过想想也就释然,想起自己前生小时候,去北方的姑姑姨妈家里,也没有蛋黄粽,只不过是后来随着经济发展得越来越好,南北货物也都开始流通,才会在北方餐桌上也出现这些馅料各异的粽子。而这时候交通闭塞,南北方吃食和风俗差异很大,北方没有流传也是正常的。

当下老太君便命将粽子分发下去,请大家都尝尝,江夫人和江婉莹等人心里哪会佩服,暗道不过是凑巧让她想出了这么个不用花钱又能讨好的主意罢了,有什么?方夫人和媳妇何氏却是真心也夸了几句。老太君便道:“行了,统共也不多,给你们发下去,我这里就去了半盘子,凤举你给我住手,以后你想吃,管你媳妇儿要去,不说多弄几个来孝敬我,倒好意思偷吃我的,亏我刚才还说你孝顺,如今倒是要把这些话都收回来了。“一席话说得众人大笑,这时金藏锋又从怀里掏出一样东西,初看时是扁平的,只是不知让他怎么摆弄了几下,那些草杆样的东西便支起了架子,竟是一条用碧草柳树嫩枝条编织成的龙船,上面以几片碎荷叶点缀着,船里还有草杆编成的小人儿划着桨。

这东西就连傅秋宁都不知道,当下不由惊讶的张大了嘴巴,看向雨阶和玉娘,见她们脸上也露出惊异之色,显然也是不知道的。却听金藏锋上前一步道:“孙儿是第一次见祖奶奶,也没有什么东西好送,想来想去,祖奶奶福泽深厚富贵一生,什么值钱的没见过?也不差咱们一点子东西,因此孙儿大胆,和妹妹一起用草杆枝条荷叶编了这龙船,求祖奶奶看在咱们一片孝心的份儿上,不要嫌弃物件粗鄙为好。”说完他低下头去,似乎是有些不好意思的道:“这还是当日和雨阶学的一点小玩意儿,如今两三年没弄了,手有些生,做的不好,祖奶奶不要见笑。”

“哎哟,这龙船编的精巧,若说不好,可还去哪里找好的?”方夫人合掌赞叹着,似是根本没看见江夫人看过来的那一眼,对金老太君笑道:“老祖宗真是好福气,这两个孩子真真懂事,我看阖府上下,便连我们家这几个都算上,竟没有他们这样懂事的,看看这龙船,便知是花了多少心思。”

金老太君也笑的合不拢嘴,招手道:“快上前来,让我好好看看,哎呀,这虽是草木玩意儿,看上去就费心不少呢。说完见金藏锋和金藏娇上前来,她便对身边的两个孩子道:”振翼,绣如,给你们哥哥姐姐让个地方儿。“金振翼和金绣如涨红了脸,挪了挪地方,望着金藏锋和金藏娇的眼中却似喷出火来。然而两兄妹像是浑然没有发觉,郑重的道了谢,微笑着坐到老太君身边,只听她好奇问道:“刚刚看你们在怀里揣着,拿出来是扁的,动了哪里,竟然一下子就变成了大船呢?”

第四十六章:端午家宴(四)

不知道从小黑屋出来后,会看到什么样的成绩,期待大家的支持,没错,笨酒因为自制力不够,所以白天都在小黑屋中奋笔疾书码存稿,所以大家放心看吧,没有意外的情况下,绝不会断更的。

金藏锋和金藏娇忙解释给她听,就连金凤举都忍不住竖起耳朵,他也有些好奇,待看到两个孩子演示一次,才明白过来,原来编织大船的草杆枝条什么的竟然都是相互关连相通的,就好像平行四边形那样,轻轻一合就可以弄扁了揣在怀中。若是支一下,就又可以支起来。

这技巧在民间倒也不算什么,可是在这深宅大院,出自两个孩子之手,却不禁让人有巧夺天工之感。傅秋宁看到那些妻妾孩子们妒恨的目光,不由得暗暗叫苦,垂头问玉娘和雨阶道:“谁让他们做了这个来?这下好了,我们倒真是成众矢之的了。”

玉娘和雨阶都茫然摇头,傅秋宁心中一震,暗道既不是大人教的,就是这两个孩子自己想的?难道血脉亲情竟至如此?他们并没有见过这老太君吧?那这一份孝心从何而来?就是天生的骨肉血缘吗?还是说,两个孩子竟然深具机心,故意用这个来讨好老太君?若是前者还可理解,可若是后者……她不由得打了个冷颤,心想那也太可怕了吧?这么小的孩子,就知道怎么样打动一个从未谋面的老人家了吗?难道生在深宅大院中的孩子,果然是天生就具备高超的宅斗才华?不不不,不可能,锋儿和娇儿不可能是故意这么做,他们之前连晚风轩的大门都没怎么出去过,又怎知老太君的喜好?应该只是一片孩童的赤诚之心吧。想到此处,才觉心中松了一口气。

她原本就想着,送粽子肯定是会惹笑话的,但即使惹笑话,也比巧费心思让那些妻妾嫉妒的强。毕竟江夫人才是自己名义上的婆婆,那个江婉莹是人家的侄女儿,想也知道人家会帮谁,自己出风头,不是等于找打击报复呢吗?

谁知老太君看不过她被嘲笑,竟然亲自为她解围,这就够让傅秋宁苦恼了,偏偏两个孩子还别出心裁,编这些东西是雨阶最擅长的,所以她看着自然不觉那船精巧,以往比这个精巧好玩的不知道看了多少。可是那些没见天的妻妾们却不是这样想,傅秋宁看到那些笑里藏刀的目光,几乎忍不住都要仰天长啸了,暗道这俩破孩子,倒是整出这么一场戏来干什么啊?都跟着他们那倒霉爹学的是吧?

金凤举一直在疑惑的看着傅秋宁,到此时才转过头去,连他自己都没有发觉,自己嘴角边扯着的那一抹敷衍笑容多了几丝生动:这个女人,大概是没想到锋儿和娇儿会有这个后招吧?看她刚刚那副问询玉娘和雨阶的气急败坏样子,哈哈哈,有意思。他在心里很不厚道的想着。

地下的大人们暗潮汹涌,而坐在老太君身边的孩子们却已经热闹起来了,大家七嘴八舌的议论着那条大船。忽听金振翼哼了一声道:“什么破船?还是草杆的,我以为是什么好东西呢?奶奶你不早说,前日舅舅送我的那个大金船又漂亮又威风,如果知道你喜欢,我今天就送过来给你了,不如等过一会儿我就让丫鬟们拿过来吧。”

老太君点头微微笑了笑道:“好,你有心了,不过我这里也摆不下那么多,你喜欢就留着自己玩儿。”话音落,便听江氏房中的金绣贞掩口笑道:“振翼哥哥惯会马后炮,你怎么不说早点拿出来?这时候见人家做了船,你也有船了。要不是两位哥哥姐姐,我们和老祖宗怕连风儿都听不到呢,何况还是今儿自己主动说出来的?”

崔氏的女儿金绣楠也笑道:“莫要这样说,振翼哥哥平日里倒是大方的,奈何就是性子直,哪里有那么多弯弯绕?考虑的自然也就不是很周全。到底还是两位哥哥姐姐,比咱们这些肚肠直的孙子孙女儿可聪明多了,虽然船是用草编织的,但这份儿心意感动人啊。咱们也是的,怎么就两手空空来了呢?都是娘亲没用,只想着自己送了礼物讨老祖宗欢心,倒把咱们忘在脑后。若是早一点儿替咱们着想着想,这时候是不是咱们也能在老祖宗面前露一露脸儿呢?”

一席话说的其他孩子都笑起来,金藏锋和金藏娇却全都愣住了,又听金老太君笑着道:“这么多孙子孙女儿里,就是你这个女孩儿最磨牙,平日里轻易不说一句话,一说出来就是要人命的。你哥哥姐姐今天头一次过来,你可别吓着他们。”说完又把船递给身旁的丫鬟道:“拿到那边柜子里摆着,我时常得闲了,也好好看一看。”她本是极喜欢这份礼物,虽然鄙陋,贵在有心,然而见金藏锋和金藏娇已经惹得这些孙子孙女儿不高兴,她老人家哪有不明白的?这些孙子孙女儿没有一个是省油灯。因此为了不让大家继续给小兄妹两个难堪,才命人将船摆在柜子上。

金藏锋和金藏娇虽说这几年着实得到了傅秋宁的关心爱护,如同温室里的小苗般被呵护成长至今。然而小时候也是备受欺凌的,那心思里的敏感始终存在,此时听见这些孩子的话,心里哪能不明白这表面赞扬暗里奚落的把戏。因心中都有些凄然不平,暗道既叫我们一声哥哥姐姐,又何必说这样羞辱的话?怎么说,我们的父亲总是同一个人。更何况不过是一只草船,为了聊表下心意而已,你们自己没想到,却来嘲笑我们,这府里还有公平天理四个字吗?

因两人最初的兴奋便全都消去,垂着头心中只是懊恼。忽听金老太君道:“好了,你们都去各自娘亲那里吧,我坐了这么一会儿,腿也乏了,且让我伸伸腿儿。”两兄妹巴不得这句话,连忙下了炕,再次向老太君行礼告退,接着便一溜烟儿跑到了傅秋宁身边,紧紧抓着她两只手再也不肯松开,其他孩子们也都回到了各自的娘亲面前。

金凤举这时才来到老太君面前,微笑道:“老祖宗,孙儿也要告退出去,只怕外面的爷们儿们已经到了,总得我和二叔两个人张罗着。”说完老太君忙道:“怎么这半天你还在这里?就让你二叔那把老骨头在外面呢,还不快去替他一会子,那些富贵公子哥儿可不都是要找你呢?”

金凤举含笑离去,临走时向傅秋宁看了一眼,只见她也正看着自己,眼底隐有薄怒。他微微一笑,暗道好好历练吧,总有一天,你也要经历这些的,难道还真以为我会把你放在晚风轩一辈子吗?因越想越是得意,昂首挺胸的出了大门。

第四十七章:端午家宴(五)

一众丫鬟们便纷纷议论起今儿小侯爷的服饰华美笑容炫目等等。金凤举的几个妻妾倒是都平静下来,在一旁喝着茶水,不知在慢慢琢磨着什么,江夫人面色冷淡,偶尔会往傅秋宁和两个孩子的方向看一眼,脸色就更显得阴沉。

傅秋宁也端坐在椅子上,悄悄儿和金藏锋金藏娇道:“谁让你们胡乱做事的?这下好了,见识到厉害了吧?早告诉过你们,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在这大宅门里,最重要的便是藏拙收敛,你们倒是反其道而行,还当起出头鸟来了。”

金藏锋和金藏娇都小声分辩道:“原本没想那么多,只想着第一次见祖奶奶,不知道该送她什么才能让她开心,我们知道娘亲没有钱,不能送那些华美的礼物,所以……所以想着怎么也是自己做的东西,算是一点心意,龙船又正好应景……”说到这里,便再也说不下去,嘴一扁,差点儿委屈的哭了。

傅秋宁叹了口气,暗道果然是赤子之心。她哪里还舍得再说教,正要安慰兄妹两个,忽听一旁的江婉莹道:“咦?哥儿姐儿身上这玉佩我怎么觉着有些眼熟?但不知姐姐是从哪里买来给孩子们戴的,委实华美,这玉的成色也好,是难得的和田羊脂玉呢。”

傅秋宁又在心里叹口气,暗道来了,就知道今天这顿饭不是那么好吃的。心中厌烦,嘴上却温柔笑道:“这是小侯爷给孩子们的,我哪里懂得这些?只是觉得好看,平日里都戴在脖子上,生怕他们不小心弄碎了,可不是辜负了爷的一番心意?偏今儿让爷看到了,亲自给他们解下来配在衣服上,倒的确是比戴在脖子上好看。”言下之意就是我是不爱张扬的,但你们那位爷是个高调的主儿,有什么气请找他撒去,别在这里给我上眼药。还有,孩子们的玉佩是他们的爹亲自系上的,你们就算要损坏,也得掂量掂量着。

“原来是这样,我说爷那两块玉佩怎么不见了。说起来,这还是荣亲王送给爷的呢。振轩和他要了好几次都没要出来。娘您看看,爷有多疼哥儿姐儿,怪不得振轩要不出来,原来早就是给哥儿姐儿预备下了。”江婉莹面上盈盈带笑,只是话中的酸意都满的快要溢出来了。

忽听老太君笑道:“婉丫头还是这么能说会道的。怪不得凤举平日里最疼你,从我这里偏了不知多少好东西去,倒是大多数都填在你那儿了。我看着锋哥儿和娇姐儿的玉倒平常,不过是荣亲王送的,占了个名头身份罢了。你要喜欢,回头我也送你一副玉佩,什么了不得的东西?瞧瞧说的那可怜劲儿,连我都心疼了呢。”

江婉莹一窒,如何还不明白老太君是为了傅氏和两个孩子解围?心中更是恼恨,面上却笑的越发欢畅,只是再不说话,怎么说,她还没让妒火冲昏了头脑,当众和老太君两个打机锋。

许氏在一旁早把情况看的清清楚楚,这时候笑道:“姐姐不知道和哥儿姐儿说了什么,怎么看着倒像要哭起来似的?好孩子别哭,快过来让姨娘看看,哎哟刚才我就觉着和爷真是相似,只是一直没看真量,如今却让我好好看一回。”说完便招手让藏锋和藏娇过去,只是两人心中有些儿害怕,忽觉手被傅秋宁轻轻握了一握,又听她笑道:“既是姨娘要看你们,便过去吧,大大方方的,别露出那小家子气。”

兄妹两个无奈,只好一起来到许氏身旁,任她拉着打量了一番,又听了些言不由衷的夸奖话语,忽听一旁的月兰道:“原来这两个项圈是给哥儿姐儿做的,昨儿我看见金总管拿着项圈进来,还在想着这是要做什么呢?”

经她这一说,众人才发现金藏锋兄妹脖子上戴的项圈竟然是十成新,让窗外的太阳光一照,真真是耀眼生花。一时间不由得都嫉妒发狂,忽听金绣贞道:“娘亲们既然说事儿,女儿不敢多打扰,恰好外面阳光也好,倒不如和哥哥姐姐一起出去玩一会儿,到吃饭时分再过来好不好?”

江婉莹皱了皱眉头,知道女儿心中打的什么主意。想了想便松开眉,含笑道:“既如此,你们一起出去玩吧,不要走太远,过一会儿就要摆饭了,你们虽然吃的饱饱的,不把一顿两顿饭放在眼中,你们那哥哥姐姐一年里却也是难得吃到这些东西,别误了他们的饭时。”

傅秋宁柳眉一竖,但旋即就又恢复了正常面色,心想这位二奶奶也真够阴损的,既然知道我们穷,又何必句句话夹枪带棒?不过是一顿饭而已,我吃完了自回晚风轩去,和你们老死不相往来,怎么就不能忍一忍这勾心斗角的欲望?真是天天斗时时斗,都斗出毛病来了吧?

想到此处,只见两个孩子都一齐看着她,显然是要等她的命令。于是她慢慢喝了一口茶,才微笑道:“去吧,按时吃饭,这本是咱们这样人家的规矩,不能不遵守,其他的你们自己随意就好。”说完只见江婉莹面色一变,她心里冷笑道: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若是一味只想用言语来压制我,对不起,你实在是看走了眼。我不想做榴莲,可这不代表我就必须得是软柿子。

两个孩子虽有些不情愿,却也听话的走了出去。其他几个孩子互相交换了一个眼色,也便嗷嗷叫着都跟了出去。玉娘看的担心不已,正要也跟出去,却被傅秋宁挥手阻止。她心里清楚,这两个孩子和自己不一样,即使现在自己可以保他们几年,但不可能保他们一世,除非离家远走,否则的话,总有一天,他们是要在这侯府的争斗中生活的,这些算计,争斗和种种阴暗他们总是要面对,既然这样,能让他们早些认清这些残酷的一面还好一些,虽然对两个孩子来说,这样的做法实在有些残忍。

第四十八章:端午家宴(六)

“你是和婉莹一年进的府吧?”正想着,上首的江夫人也发话了。傅秋宁心道:来了,侄女儿没占着便宜,姑妈就出马了。罢了,为了日后的清净,只要她不太过分,我就先忍下这一时之气好了。因想到这里,便垂头答道:“是。”

“怎么这些年,没听说你回娘家去?我听说你父母亲都还在。你身为女儿,总该回去探一探,若是对父母连这点孝心都没有,还怎么指望你在府里好好侍奉老太君和我?不如找个时间,打发你回娘家一趟吧。”江夫人淡淡说道,她的意思非常明白:你这一次回去,就不用再回来了。

傅秋宁一窒,万万没想到江夫人竟如此狠毒,一开口就是把自己往死路上逼。自己为什么不回娘家?这府里哪个人不是心里明镜儿似的?如今却给自己按上了不孝的罪名,在封建社会,这一顶大帽子别说扣在了女人头上,就算是扣在男人头上,也不是那么好相与的。

因此心中的火气数次翻涌上来,却都被她强行压下,好半晌,她才离了座,在江夫人面前深施一礼道:“妾身惭愧,妾身自从嫁进侯府,虽为小侯爷的正妻,却因相貌平凡才疏学浅,见面徒惹公婆厌弃,至今未能服侍一天。妾身何尝不想回娘家?只是在夫家未有丝毫建树,实在无颜回去拜见父母,个中情由苦衷,实不足为外人道。今日既然太太开恩,妾身感激不尽,多谢太太如此为妾身着想,这么多年来,妾身只以为太太厌弃我,如今才知实在是妾身猜错了,太太对妾身,明明是关怀备至体贴入微,是妾身竟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妾身在这里给太太赔罪了。”

这番话乍听上去,全是自责后悔为难,可说是软弱无比。然而细细品一品,便知其中字字如刀,直指侯府对自己的不公,偏偏还没有一个字是质问控诉的。在座的都是些什么人?哪里有听不出来的道理?当下江夫人面色就有些不好看。忽听上面的老太君道:“罢了,徒惹出这些事做什么?凤举这个媳妇体弱多病,所以才一直让她在晚风轩里养着。如今又没什么事情,又不是她爹娘捎信来,无端端的回什么娘家?倒不如把身子养好了,能多走动的时候再说吧。”

老太君这话固然是替傅秋宁解了围,免去她被休回家的命运,却也为侯府稍微分辨了一下。当然,在座的人心里都明白傅秋宁是为什么被冷落的,这种分辨可以说是毫无意义。但是这些豪门世族家就是如此,场面话必须要说,就算是没人相信也要说。这也可以算是在宅斗生活中比较有趣的一个部分了。

于是傅秋宁再次起身谢了老太君。大家一起又说了会子话,老太君便对江婉莹道:“找人去问问厨房,宴席若是都妥当了,便摆上来吧,太阳都这么高了,怕是一时半会儿就到了晌午,大家想必也都饿了。”

江婉莹答应一声站起身来,指派了个贴身丫鬟出去询问。忽闻一阵吵嚷笑声传来,却是几个孩子进了来,傅秋宁和玉娘雨阶连忙向金藏锋和金藏娇看去,只见兄妹两个似乎也没遭受欺负,就是脸上有些愤愤不平和黯然神色,想必是听了一些不好的嘲笑话语。

“咦?锋哥儿和娇姐儿的玉佩呢?”忽听方夫人叫了一声,傅秋宁和玉娘雨阶忙向兄妹两个身上看去,果然,腰带上系着的玉佩已经无影无踪了。

金藏锋和金藏娇抿着嘴唇不说话,一直来到傅秋宁的面前,眼泪珠子般的落下来,一齐将握着拳头的手伸给娘亲,只见碎成几块的玉佩就在他们手心里躺着,锐利的边缘将孩子的手心都刺破了,渗出一道道的血迹。

傅秋宁只觉得怒火冲上头顶,面色一下子冷厉起来,拳头紧紧握着。过了好半晌,她才深深吸了几口气,看着两个孩子微笑道:“怎么这般不小心?也是凑巧,这玉佩在晚风轩戴了这许多日都没有事,偏过来就摔碎了。是不是看见老祖宗的院子里花木多?又贪玩,所以疏忽了?”

金藏锋和金藏娇看了她一眼,见她微微摇头,就一齐低下头去,呐呐道:“是儿子(女儿)不小心,请娘亲责罚。”

傅秋宁面上现出笑意,将玉佩碎块取出来递给玉娘道:“怎么说也是小侯爷给的,便是碎了,也得给孩子们留着。”说完又转头对两兄妹道:“罢了,看看这小手心,都破皮了,娘心疼还来不及,怎么会责罚?不过是两块玉佩,人没事儿就好,想来你们爹爹也定是这样想的。”说完摸了摸兄妹俩的头发,温言道:“好了,快去洗了手吧,雨阶你跟着去,若是血没止住,就稍微包一下。”

忽听老太君道:“手心怎么了,过来让我看看。”

傅秋宁忙站起来道:“回老祖宗,没事儿,就是小孩子贪玩儿,又怕他们父亲责骂,所以不敢丢了玉佩,握在手心里,破了点皮儿,不过是外伤,不敢惊动老祖宗,洗过了便好。”说完金老太君哪里肯依她,到底把两个孩子叫过来仔细看了一遍,又打量了全身上下几眼,才笑着道:“真是懂事儿的好孩子,去洗洗吧。落翠你跟着孩子们去,把我屋里那上好的药膏找出来,给他们抹一点子。”说完又对傅秋宁道:“你们年轻人哪里懂这些厉害?往往许多大病都是因为小小的伤痛不在意惹出来的,还是慎重些好。”

傅秋宁忙施了一礼谢过老太君。心知这是老太太刻意补偿她和兄妹两个,心中稍微舒服了点儿。不过也明白老太君如此偏袒,定会让江夫人和金凤举的妻妾们不高兴,只是这时她已经不想去在乎了,这些女人每日里无所事事,只顾着挑拨是非争风吃醋出风头,早已连心理都有些扭曲,连带着他们那些孩子,小小年纪便看不得别人的好,嫉妒成性。难怪金凤举刚看到金藏锋和金藏娇,便露出喜欢亲近之态,其他的亲生子女们竟是这副德行,又怎能讨得了他这样高傲人的欢心?

第四十九章:评价

傅秋宁一直都知道有句古话叫做富不过三代,意思是说大富的人家三代之后就要潦倒,当时觉得这也未免太绝对了,大富人家生那么多的儿女,难道就出不了一根好笋?现在才知道,在这样的家世熏陶下,好人也得变成坏人,因为不变坏就没办法生存。孩子们跟着每日里勾心斗角的娘亲,还能学到什么?即使有才学,也没有德行,又如何能撑起做人之根本?

一边想着,那边宴席已齐备了,众人鱼贯入席,不论她们再怎么瞧不起傅秋宁,她是金凤举正妻的这个身份毕竟是板上钉钉的事实,因此得以坐在江夫人身边,自然得了对方和江婉莹等人的不少白眼,但她也假装看不到。反正也不指望这些人什么,在这里如果一退再退,不但自己尊严扫地,就连金藏锋和金藏娇,日后在这一大家子人面前也抬不起头来。

席间自然也有冷言冷语,不过傅秋宁只当做没听见,若是问到她面前,她便微笑沉着的对答,既不显得咄咄逼人,于温柔沉静中却又隐藏锋芒,真真正正的是不卑不亢。

用过宴席后,傅秋宁只略坐了一坐便牵着两个孩子的手到老太君面前行礼告退,她是一刻也不想在这里多呆了。若不是因为顾及到大家族的礼仪,吃完饭后她就想离开,哪还有耐心坐在这里又陪那些太太奶奶们虚与委蛇。

老太君似乎也明白她的心思,点头笑道:“罢了,既是身子不好,仍回去养着吧,日后有什么难处,尽管派人过来说一声,你住得远,有时候不吭声,你婆婆和婉莹管着这么大的一家子,难免有疏漏。”

傅秋宁忙答应了,终于松了一口气,领着金藏锋和金藏娇翩翩离开,老太君看着她,一直到她转过屏风后,才收回视线,对几个和自己年纪差不多的亲戚老太太道:“这个天儿,倒不敢睡午觉,不然晚上又睡不着,不如玩会儿牌吧。”

听说老太太要玩牌,江夫人和江婉莹等人也就告退了。金凤举陪着金石以及其他公子哥儿一起去外面看赛龙舟,直到傍晚才回来,在大门口站着想了想,才往清婉阁而来。

晚上江婉莹自然忍不住要抱怨,金凤举无奈,只好温言安慰了一番,心中却在叹气,暗道一个身为正妻却形同弃妇的女人,已经那样的收敛了,你们何苦还是这样咄咄逼人的?记忆中的表妹,柔顺善良,为何嫁进这候府中,却也变得如此刻薄算计,连儿女都没有教育好。难道这真都是我的过错吗?可我已经把能给的都给了她,若是这样还对她抱愧,对那傅氏,我是不是只有一死才能谢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