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锦的左右抚向右手,抬头望着唐子默,略有埋怨地就道:“干吗走那么快?”

唐子默脚下滞了滞,脸上闪过几分懊意,本握拳搁在怀前的右手放下,“我、我…是不是力道重了,弄疼你了?”说着又走回如锦身前,取过她的手放在眼前细细观察。

早前唐子默喜欢安静,连偏处的珠玑阁都被他占了,就是他所居的院子,也远离了众人宅院。平日里他一个人不觉得怎么样,但自旧居被安成了新房。这来来回回,每次受累的可就成了如锦和流雨轩里的人了。

就说现下,同一时间离开曲意苑的人肯定早就回到了院子里,偏得如锦二人,还得往西转弯再走上一段路才能到。如锦顿时觉得一个下午午觉补足的精力,在这一刻消失殆尽,暗暗就觉得脚酸面倦了。

唐子默许是也想着了什么,轻轻对着如锦吱唔道:“对不起,是我一时失手,你…我…等回到屋里,我再帮你换药。”

憋了半天,说了这么一句话出来。

如锦见他说得结结巴巴,满脸又是懊恼又是自疚,一脸的窘迫,看着看着就突然笑了出来。

半圆的月亮渐渐移向旁边的云间,徒留漫天星光,闪闪地照在那四目相视着的人儿身上。

第216章 要谈

众人离开,曲意苑的大堂恢复平静,辛妈妈扶着唐夫人进得主卧。海棠同牡丹二人服侍着余氏卸妆,待换了衣裳,余氏望着辛妈妈叹道:“你可瞧见没?这才第一天,子默就那般护着他媳妇。”

辛妈妈咧嘴笑笑,望着唐夫人答道:“昨儿个才新婚,二爷对二奶奶自是紧张。”

“紧张?”

唐夫人的眼角微皱,“他可是紧张着媳妇,连我这个母亲都防着呢~”

辛妈妈脸色不解,愣了一下才道:“夫人过虑了,这亲事还是您给促成的。二爷就是防着谁,也不会防着您啊~”

自镜妆台前站起,唐夫人走到床前的桌椅旁坐下,语气失落道:“知子莫如母,他是我生的,今天就他一个动作、一个眼神,我就知道他心里在想些什么。”

察觉主子面色沉重,辛妈妈徐徐道:“二爷是个心细的人。”

唐夫人沉默片刻,“好在今日看她,还算是安分。”

辛妈妈想起这位新进门的少奶奶,眼前不由就浮起如锦镇定的面容。想起早前的事,转身看了看海棠二人。

唐夫人见状,随意一挥手,二人退下。

辛妈妈这才上前,开口说道:“夫人您明知早上大少奶奶是故意的,为何没有处置?”

“怎么处置?”

唐夫人挑眉反问,“秦霞这孩子,平日里规规矩矩,今天我见着的时候,心里还吓了一跳。”

“难不成大少奶奶和二少奶奶早前有所纠葛?”辛妈妈试问。

唐夫人抿了抿嘴,开口竟是扯了其他的话题,“娘娘没两个月就要生产了,我又何必去为难谦哥儿的媳妇?”

“可这,不就是让二奶奶吃了个哑巴亏吗?”辛妈妈心中似是不太认同。

唐夫人眉间皱了皱,风轻云淡道:“反正她也不知道。再说,大媳妇那,我已经训过她了。这种事,毕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莫要声张才是。”

顿了顿,余氏又接着道:“二媳妇出自薛府,娇气着,如此一来,权当是替子默挫挫她的锐气。”

辛妈妈脸上一怂,挫挫二奶奶的锐气?

心中一颤,抬头即道:“夫人难道还忌惮着二少奶奶?”在辛妈妈心里,如锦就是一派刚出阁女孩的作风。便是在众人面前,二爷有了什么动作,她也总是红脸低头。

唐夫人面色不动,不作回应,只道:“还得观察她一阵子。”

辛妈妈没有再多话。

等到定国公回来,辛妈妈帮着唐夫人伺候了他换完衣才退出里卧。余氏亲力亲为,伺候着丈夫在外面的炕前坐下,又端了热茶在他面前。

定国公极为自然地接过,搁在嘴边饮了两口。

余氏又将茶盏接过,轻轻放在旁边的梅花式填几上,笑盈盈地在另一旁坐下。这是他们夫妻二人多年来的习惯,余氏虽是继室,但同定国公的关系极好,二人每晚入睡前都会小谈一会。

也便是这样,二人间不会藏着掖着什么秘密,信任无比。

今日的定国公眉头紧锁,唐夫人早早就发现了丈夫的异常,坐着看了他一会不见他开口,站起身就走到他身后,轻轻为他捏着肩道:“今夜比平时晚回屋了,老爷太过操劳,对身子不好。”声音轻柔,尽是关心。

妻子的话听在心里就是舒心,定国公极为喜欢她这种语气。便是看出了自己有心事,但不会多嘴主动问,反而每次都是静静地呆在一旁,等到自己想开口的时候再说。

沉沉“嗯”了一身,享受着因为妻子揉捏而带来的舒适,“家里娶了那样一个儿媳妇,我岂能不操劳?”

这话刚落,余氏却是抬起左右掩嘴轻笑,“瞧老爷说的?二媳妇的事,有妾身在呢~”

若是从前,定国公自然也就随着妻子轻快的语调松懈下来,但是今日严肃未变,似是心中甚为忧虑。

“子默可不该沉迷女色。”

唐夫人双手滞住。

定国公转身,睨了眼妻子道:“你别以前我不知道你还是心疼他、宠着他,所以上回才那样说服我。不过、这门亲事,结了也便结了吧,现在想着,许是也可能同薛家无关。”

唐夫人脸色舒张,走到丈夫跟前,不解道:“老爷何出此言?”

定国公闭了闭眼,“我今日才知道,前几日李老夫人去拜访了靖安侯府。”

唐夫人思量了些会,“将军府的李老夫人?”

后者点头。

缓缓坐下,余氏脸色凝重,心中不得而知,开口即道:“李家是新兴的家族,同燕京个名门间走动,也未尝不可。”

似是早就准备好了台词,定国公道:“你可知,大将军李奇的父亲是谁?”

“是谁?”

定国公语气沉重,“是李泽东。”说着似嘲似讽的笑了笑,口气带了几分轻蔑,“他李家以为遮掩得多好?这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余氏在脑海中思索了许久,却不记得有那么一个人叫李泽东的。对面的定国公见了,解释般道:“李泽东当初是秦公手下的一员猛将,经常出入秦府,我也曾见过他数面。”

“哦~那老爷您的意思是,李秦二府早有往来?”

定国公没有回话,唐夫人在脑海中理着思路。

“李副将和秦公一样,不懂谋略,只知晓带兵上阵。没有想到,数十年后,消失了那么久的他,会出这么一个名满战场的儿子。”定国公话中有话。

“老爷,您怀疑…”唐夫人联想起早前丈夫的话,细细一琢磨却是脸色大骇。

定国公郑重的点下头,“和薛家联姻这步棋虽然险了些,但剑走偏锋,结果许也不一定就如我早前想得那般糟糕。你上回说的、大姐儿的考虑,也不无道理。”

丈夫一直不看好这门亲事,唐夫人明着说那些道理是一回事,但心底却是真真疼爱儿子,想满足他故而才花了这番功夫。现下丈夫的思想有转,堆笑了就道:“老爷说的是。”

“我唐家是娶儿媳,他薛家是嫁女儿,这场联姻,到底是谁占了优势,他薛家心里也清楚着。”定国公脸上笑意不掩。

唐夫人心里的想法同丈夫是有所出入的,可也不好反驳他,只抓了话题道:“那老爷,秦家和李家那?”

“李奇故意隐瞒身世,从前只是在军营当个无名小卒也就罢了,偏现在可是在圣上面前当差。”

见丈夫一脸高深莫测,唐夫人心中明白,“欺君之罪”一事,也是可大可小的。只是…有那个必要吗?轻轻开了口,“老爷~”

知晓妻子想说的话,定国公眉间又皱了皱,“当然,想我出手也不是那么容易。现下秦家立场不明,我且再观上李府一阵子。”

这就涉及到了政治。若是从前,丈夫在自己面前,说得也不会很多。唐夫人听后,小心翼翼地试探道:“李家现在联系秦家,难不成还想找旧主子做靠山?”

没想到这话刚落,定国公就哈哈大笑,“秦家给李家做后盾??夫人那,现下这燕京的形势,你是还没瞧清那~”

余氏心里隐隐是知晓的,秦家早不如当初那般权势贵重。而李府现在在朝堂上的地位,也可以说是独当一面。若是为了这个原因,二府没有往来的必要,难道其间有什么牵扯不断是因素?

唐夫人望着丈夫,定国公却不再说下去,只继续道:“夫人,李家有个闺女,你可听说过?”

“将军府就二位姑娘,大姑娘去年进宫成了太子妃,还有一个二姑娘,闺名我倒是给忘了。老爷,怎么突然问起这事?”

“那姑娘本事了得,同淮郡王都有所交情。”

唐夫人眸子睁大,“老爷您是担心…”

“不不不。”

定国公伸手,接着就望着妻子,想了道:“什么时候,你去见见这位李二姑娘,许是能知道些其他。”

唐夫人迷糊着低首应下。

是日,如锦同唐子默回利吉大道的武国公府。前后两辆马车,唐子默和如锦坐在第一辆宽敞精致的华盖车里,丫鬟仆妇带着礼品坐在后面。车辘声在耳边响起,如锦望着对面车壁上的七彩幅条发呆。

新婚第三日,回薛家,就成了走亲戚。

如锦心中有些说不出是什么感觉,想着出嫁前夜廖氏点点滴滴的关照和叮嘱,她不舍的目光,她攥紧了自己手中的掌温,此刻归去的心极为迫切。

唐子默正坐着,眼神不时地落在妻子身上,她目光没有焦距,很明显是思绪早就飘远。伸出手,将她握在她手中,身子往前侧了侧,唐子默轻问道:“怎么了?”

如锦转过身,摇了摇头,回道:“就是想到马上就要见着母亲她们,有些紧张。”

唐子默嘴角笑容更显,“这是回门,又不是出嫁那日,怎么还会紧张?你若是思念岳父岳母,咱们以后经常回来看看他们二老就是。”声音和煦,似是清风拂在如锦的心上。

“我…”如锦正要开口,马车却突然停下。

“二爷、二奶奶,到了。”

第217章 秦霞的身世

这么快…

唐子默携了如锦的手下了马车,往前还没走几步,就见着了深紫藤萝缠枝的沈愉带了仆妇迎上来,“五妹妹,你们可是来了。”

如锦上前,见她笑得格外灿烂,热情地唤道:“大嫂。”唐子默跟着如锦唤了一声,众人这才往府里走去。

一边往内院走,沈愉一边搭着如锦的胳膊道:“大清早的,我和母亲、三妹妹早就来了二婶这儿。”

如锦尴尬一笑,对沈愉不好意思地道:“出门晚了些。”

“想来也是不晚,就是二婶婶一直念叨着你和姑爷。”

要见廖氏,如锦心里也甚为激动,嘴上却道:“才几天。”

“话虽是这么说,但可就大不一样了。”沈愉见着如锦低头,复又提了音道:“姑娘出嫁了就是这样的,都是自家人,快别害羞。”

二人有说有笑到了正堂,如锦和唐子默拜见了薛仁康和廖氏,而后又一一见过了薛仁义和钱氏等人。今日府上很是热闹,薛弄芸夫妇、薛弄熙夫妇都在站在堂内。

唐子默伴在如锦身侧,目光不经意就往陈浩宁那投去,不防却见对方正一脸复杂地望着自己的妻子。心下怔了怔,脱口就唤道:“大姐夫。”脚步亦是往前。

这一声,就喊在如锦耳旁,心跳突然加速,抬头的时候,只见着唐子默已经走到了陈浩宁眼前。如锦突然想起,那个明媚的午后,他追着问自己和陈浩宁的关系,问自己是否对他有意。

终还是心有疙瘩的。这算是在乎自己,还是不信任?如锦别过了头。

早知道今日会遇着他,身为姐夫,他定然出场。曾经的浓情蜜语早就成了过眼云烟,现下自己和他都组了各自家庭,饶是记忆那般刺痛,却扭转不了事实。

思及早前听说过的,陈浩宁和薛弄芸的夫妻关系并不好,而自己同唐子默虽还没到相亲相爱的地步,却相敬如宾、关系融洽。如锦心中突然生出一股得意,本直视前方的头微微上昂,转到薛弄芸旁边。看了她一会,如锦故作惊讶道:“咦,大姐,你气色怎么不太好?”

薛弄芸状态不好,总是神不守舍,听了如锦的话,伸手抚上自己的脸颊,突兀道:“啊?可能是没有睡好。”

如锦调皮一笑,“哦~大姐没有睡好啊~”目光随意地瞥了旁边的陈浩宁一眼,顿时屋内的人都隐隐笑了出来。

当然,两个当事人脸色更沉。

唐子默注意到妻子眼角一闪而过的狡黠,拍了拍陈浩宁的肩膀玩笑道:“舍内不懂事,一时玩笑,大姐夫定然不会计较。”昭然若揭的维护言语,其间又透着几分亲密。

朝南坐着的廖氏和薛仁康均是一脸笑意,左首处坐着的钱氏低头咳嗽了几声,一旁沈愉忙上前送上茶水,至她身后拍了拍后背。

如锦目光随之而去,“咦,大伯母的身子还没好吗?”

喝了沈愉递过来的水,钱氏勉强止住了咳嗽,望向那旁只站着浑然不动的薛弄芸,心头感到一丝苍凉。这就是自己护着的女儿,现下还没一个进门不久的媳妇贴心。

摇了摇头,钱氏对如锦回道:“五侄女,伯母无碍。”

如锦的脑袋一歪,“我怎记得伯母您的病从去年就开始了,怎么这么久还不见好,没有去请大夫吗?”这语气是要有多直接就有多直接。

钱氏的面色又白了几分,最后还是廖氏把如锦唤了过去,有些不自然地道:“还是早前的那场雪,你伯母身子抱恙,没有大好。”说着摸了摸如锦的发,“你这孩子,也不晓得去关心关心你伯母,尽问这种问题。”

话是对着如锦说的,但目光却有意无意地瞥了薛弄芸、薛弄熙二人一眼。

屋内的气氛一下子冷了几分,薛亦然和薛俊然站在不远处,后来就拽了唐子默一起往外院去。男女分开,如锦只跟在廖氏身旁,随着她们说话打趣。

半晌,廖氏便称有事先离开了会,如锦跟着过去,等到了屋子里,娘俩个才说上体己话。几天没见着女儿,廖氏自然少不了一番关怀慰问的话,唐家的人怎么样、对你好不好、姑爷屋子里的人复不复杂等等。

如锦一一回答,最后勾了廖氏的胳膊道:“母亲放心,女儿在唐家很好。”

廖氏表情一松,刚想开口的时候,眉角却突然瞄到如锦右手背上的烫痕,紧张道:“这是怎么回事?”

如锦想收手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抬头见着廖氏一脸严肃,眼里还带着几分怒意,回道:“是女儿不小心烫着的。”

“烫着?”廖氏眼神一凛,“怎么烫的?锦儿,你说实话,是不是唐家有谁为难你了?”

“没、没有。”

如锦连连摇头,见廖氏还是不放心,就将那日敬茶时的情形复述了一遍。

廖氏听完,望着女儿本洁白光滑的手上突然多出的一片淡淡伤痕,心头还是忍不住难受,“好好的手,竟然烫成这样?从小到大,你何时受过这样的罪?”

如锦心下感动,动了动手道:“母亲,已经好多了。他…”顿了顿,才继续道:“夫君亲自给了药膏,现下已经没什么感觉了,不会留疤的。”

到底是女孩子,说到疤的时候还是低头看了看,粉色的嫩肉在旁边洁白的玉肌上显得格外明显。本是要缠了布条的,但如锦思及回府那么多人,难免让人多想。再且,裹着布条着实活动不便。

想起方才唐子默同女儿双双入内,眼神总关注地停在她身上,廖氏心下微定。嫁到他府,婆媳姑嫂的相处虽然重要,但怎么都比不上夫妻之间的和睦。现下见姑爷对自家女儿这般好,廖氏一颗悬着的心终是放下了。

低头,轻轻摸了摸如锦的手背,廖氏心疼道:“你大嫂真是的,让你受这种罪。”

“谁都不想的,她也是不小心的。”

廖氏听后想了想,转问道:“唐家的大少奶奶,是秦家的二姑娘是吧?”

“嗯,母亲您是早就知晓的。”

廖氏点了点头,似是在脑海中搜索着秦霞的容貌,缓缓道:“早前是见过她,看着挺文静的一个人。”

如锦抿嘴。

廖氏说着竟是叹了口气,“就是出身不好了些。”

如锦对秦霞的身世知之甚少,狐疑着问道:“母亲是说她只是个庶女吗?”

廖氏侧了侧头,随口回道:“是个庶女,还是个外室所出呢~”

“啊?”如锦惊讶。

“本是别人府上的事,母亲也不爱在背后嚼人耳根子。但你和她既然都成了一家人,母亲就给你说说。秦家这位二姑娘说是庶出,其实她的生母根本就不是靖安侯府里的姨娘。秦侯爷年轻的时候外出,许久没有回京,秦夫人打听到原是因为外面金屋藏娇,怪不得迟迟不肯回府,就告诉了秦老夫人。”

“若是外室,不能接回府吗?”

廖氏摇了摇头,“听说那外室原也是名门闺秀,只是后来家族犯了事,受牵连被送进了那等地方。依秦家的门第,怎么可能纳她进门?等到后来,也不知道秦家是怎么处置的,反就没了后文。这事啊,也就不了了之了。只七年后,秦府的大门口突然就来了一个七岁大的女孩。”

如锦似是听故事一般,插嘴道:“是秦霞?”

廖氏点了点头,“那女孩拿出了当初秦侯爷赠给她母亲的信物,秦家一番认亲,却还真是秦府的子女。问其生母,却没有答案。秦夫人不愿她留下,就送到了庵里去。”

对秦家的印象一直不好,现听了秦夫人这样安排她丈夫的孩子,更是觉得不近人情。不管怎样,孩子终是无辜的。可若是换位思考,想来若是真爱一个人,眼中也定是容不得一颗沙子。

蓦然想起唐子默,如锦一瞬愣神。和他的今后,会是如何?如果这样的情况发生在自己身上,她还能做到这般气定神如吗?

“那孩子,等到了八岁,才被老夫人接回府。这事情,京中大多人也都是知晓的。”廖氏说着感叹道:“也算是个可怜的人了。”

如锦顿了顿,突然意识到秦霞的出身可真是够复杂的,抬头不解道:“那唐家怎么会娶这样的女子?”

想来但凡贵族,知晓了秦霞这样的过去,都不会想娶做媳妇的吧?

廖氏呵呵笑了出来,“那便是要问你婆婆了。”

说着放下如锦的手,继续道:“其实这样也好,唐家大少爷娶了她,注定和世子之位无缘。唐家那样清高的人家,怎么可能让秦霞这样出身的女人当主母?”望着女儿,盈盈点头。

母亲话中的意思昭然若揭,如锦心底却有些迷茫。

如锦一瞬沉默,屋门口传来一阵骚动,紧接着就是董妈妈掀了帘子大步走进,“夫人~”余光睨了眼如锦,竟是没有说下文。

如锦坐在那,一阵尴尬。

廖氏见董妈妈脸色沉重,似是明白了什么,冷着脸开口问:“又来了?”

第218章 汗巾再现

董妈妈颔首。

廖氏重重哼了一声,没好气地道:“她可真是会挑日子。”

如锦在旁听得云里雾里,不解地开口问道:“母亲,是谁来了?”

廖氏抿嘴想了想,眼神闪烁地随意道:“便是个寻事的。”说完转头看着董妈妈就道:“快让人将打发她走,成日无中生有,再有下次,定然拿了她送官去。”

董妈妈面色顿了顿,心中似是有所顾忌,转而才点头退下。

有了这样一段小插曲,廖氏的心情很是沉重,跟如锦说话的时候总是走神,一脸忧色。如锦看在眼中,但是母亲没有主动说,想来也不愿让自己知道,就没有再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