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这册封礼仪繁琐冗杂,脑袋上的皇后朝冠也异常沉重,林羡余真庆幸,自己多加了点体力,否则光这场册封礼就能把绝大多数女人累趴下了。

册礼结束后,林羡余的宫斗游戏终于走到巅峰,母仪天下啊!

啧啧,多有派头!

虽然她只剩下不到九年时间可活了,但林羡余一点都不伤心。她这辈子,富贵荣华加身,绝大多数时间过得都是轻松惬意,也基本没受什么气,给她气受的人也都被她虐得惨的一批,譬如九贝子……接下来就该雍正四爷把他摁在地上摩擦到死了。

乌雅氏这个婆婆,虽然这些年没少给四爷塞小妾,但这些小妾到了她的地盘,一个个都只能安安分分窝着,纵然有人得宠,但也没人越过她这个嫡妻,哪怕是年氏,不也被四爷视作生育工具人?

要不是林羡余劝慰,年氏还得拼命再生一胎呢。

皇后之位实至名归,坤宁宫也修缮完成。自打康熙克死两任大老婆之后,坤宁宫就彻底空了下来,虽然后来还有一位孝懿仁皇后,但这位只当了一天皇后,显然是没时间挪去坤宁宫就挂了。

而后这些年坤宁宫都被充作喇嘛祭祀场所,所以其实并未被闲置下来,所以如今也就是小修一下,挪走一切喇嘛用具,然后添置上新家具,粉饰一下就能住人了。

因康熙晚年喜好奢靡,国库和内务府都空虚,林羡余也没叫大修大建,前后只花了不到三万两银子——这个数目听着不少,但其实只是点小钱儿。

为此,雍正四爷还称赞她贤惠节俭呢。

嗯……其实林羡余这辈子还真没怎么节俭。

一则四爷哪怕是做光头阿哥的时候,府上也不穷,二则她自己嫁妆丰厚,也从没缺钱。

册封了皇后之后,林羡余已故的阿玛费扬古被追谥为一等承恩公,然后……就是乌拉那拉家这个承恩公爵位该由谁继承了。

站在林羡余的额娘觉罗氏的角度来看,自然该由小儿子五格承袭。

这一日,林羡余刚刚从仁寿宫请安回来,底下便禀报说:“主子娘娘,格格来了。”

在她的坤宁宫,格格指的是觉罗氏这个宗室格格。

“给皇后娘娘请安!”觉罗氏忙屈膝要行大礼。

林羡余忙快步上前,将觉罗氏搀扶了起来,“这里没有外人,额娘就不必拘礼了。”

觉罗氏看了她一眼,叹了口气,“我也知道,娘娘如今忙,若非有要紧的事儿,也不会跑来叨扰你。”

林羡余笑着说:“说什么叨扰不叨扰的,这话就见外了。”

说着,她也不卖关子,便道:“额娘是为了袭爵的事儿的吧?”

觉罗氏叹气道:“皇上只下旨追封了娘娘的阿玛为承恩公,但却没有叫五格袭爵。”

林羡余微微一笑:“其实礼法说,爵位该有嫡长子承袭。皇上没有下旨让大哥袭爵,已然是在偏袒五格了。”

听了这话,觉罗氏不愿意了:“凭什么爵位归他?乌拉那拉家这承恩公的爵位是娘娘挣来的,当然应该给娘娘一母同胞的亲弟弟!何况,当年老爷在世的时候,也发了话,爵位要由幼子承袭,当时他们几个也并无异议!”

林羡余笑了,话可不能这么说,当年费扬古身上只有个轻车都尉的爵位,给了小儿子也就罢了。如今这可是世袭罔替的国公爵位啊!谁愿意割舍?

林羡余道:“这个爵位,最好是大哥主动放弃。否则多少会惹人非议。”

觉罗氏哼道:“这可是承恩公,他肯放弃才怪!”

说着,觉罗氏央求道:“这事儿还得娘娘去求求皇上。皇上不是要把怀淑公主下嫁五格嫡长子明德吗?未来的额附,若只能是个轻车都尉,未免也太难看了些!”

能丹宜尔哈虽然是前几年就定下了婚事,只不过因为康熙驾崩,才拖延至今。

四爷的后宫嫔妃都尚未加封,更何况晚辈孩子们了,只不过早先康熙就下旨封了能丹宜尔哈为和硕怀淑格格,眼下虽还未晋封公主,但皇帝的女儿,也合该尊称一声公主了。

林羡余思忖了片刻,“毕竟阿玛生前说过,爵位传给幼子这番话,五格又是我的亲弟弟。大哥其实该明白,承恩公爵位是落不到他头上的。”

说着,林羡余道:“额娘且先去劝劝大哥,皇上有厚待妻族之心,只要他上折子谦让一下,皇上也必定不会亏待他。”——大哥星禅没有主动谦让,应该也是想讨点好处。

听了这话,觉罗氏点了点头,“我省得了。”

夜色深沉,林羡余正打算睡下了,底下却禀报说:“主子娘娘,万岁爷来了。”

林羡余只得打起精神迎驾,心中暗道,傍晚的时候,御驾不是去了翊坤宫吗?怎么就转道过来了?

“给皇上请安。”

胤禛打量着自己的皇后旗髻上簪钗全无,便晓得这是已经准备睡下了。

林羡余捧了杯茶给胤禛,疑惑地问:“皇上怎么这个时辰过来了?”

胤禛抿了一口茶水,道:“朕方才去了看了年氏,她还有些咳嗽。”

林羡余道:“如今已经见好很多了。”

胤禛“唔”了一声,“朕听说,格格来了?”

林羡余微笑着说:“无非就是为了袭爵的事儿,臣妾已经叫额娘去劝慰大哥了,这种事儿还是兄友弟恭些为好。”——哪怕只是做做样子。

“兄友弟恭?”胤禛嘴角撇了撇,似乎是想到了谁,脸色也跟着阴郁了起来。

林羡余也知道,无非就是八九十的事儿。但这会子西北战事未定,当然不能急于打击政敌,而八九十自然不甘心坐以待毙,所以就搞出来一些事情。

林羡余忙转移话题道:“关于后宫嫔妃的位份,臣妾刚刚拟了一份章程,还请皇上过目。”

关于后宫嫔妃的位份,林羡余懒得去费脑子,直接照搬。

年氏封贵妃,李氏、钮祜禄氏封妃,宋氏、武氏、耿氏封嫔,其余的按照资历、出身封贵人、常在、答应不等。

胤禛飞快扫了一眼这份折子,旋即满意地点了点头,“皇后安排得很不错,叫底下拟了封号便是了。”

胤禛正在重用年羹尧,所以年氏哪怕资历最浅、也依然位份最高。

这位份安排合乎了胤禛心意,但绝对不会合乎六宫心意。

第207章 后宫嫔妃

雍正元年春,雍正帝胤禛下旨册封潜邸侧福晋年氏为贵妃、侧福晋李氏为齐妃、格格钮祜禄氏为熹妃、格格宋氏为懋嫔、格格武氏为宁嫔、格格耿氏为裕嫔,郭氏、张氏为贵人,小李氏、马氏、顾氏等人为常在,苏氏、汪氏、常氏等人为答应。

并加封长女博吉利宜尔哈为和硕怀柔公主、次女舒宜尔哈为和硕怀恪公主、能丹宜尔哈为固伦怀淑公主——毕竟这孩子是记在林羡余名下,便是嫡公主,封固伦公主也是应该的。

值此之际,乌拉那拉家的爵位问题也顺利解决,大哥星禅主动上折子,以亡父当年许幼子承爵为由,奏请幼弟袭承恩公爵。

胤禛赞许星禅友爱兄弟,故而赐其一等男爵世职,并“如其所愿”,以五格为承恩公。

男爵跟公爵,那差的可不是一星半点,但有个男爵爵位也总比没有好。

因加封贵妃之喜,年氏的病情总算是大好了。

这一日嫔妃齐聚坤宁宫请安,林羡余着中宫吉服,端坐上头,受了嫔妃们的叩拜大礼。

“平身、赐座!”林羡余端坐凤椅之上,端庄不苟言笑。

众人按照位份高低分别落座,齐妃李氏看着坐在众妃之首位置上的年贵妃,只恨不得咬碎了银牙。

林羡余打量着年贵妃那纤弱的身板,“病了这一场,瞧着又瘦了些。”

年氏忙起身福了一福,“多谢主子娘娘关怀,臣妾已经没有大碍了。”

林羡余微微颔首,旋即扫视在座众人,“皇上刚登基,朝政忙碌,无暇顾及后宫,你们就更应该安守本分,本宫不想看到有人拈酸吃醋、惹是生非!”

林羡余这话说得清淡,但这些年她早已在后宫立下了威仪,此话一出,众嫔妃赶忙起身屈膝,齐刷刷道:“臣妾谨遵皇后娘娘教诲!”

林羡余满意地“嗯”了一声,旋即问年氏:“贵妃,福宜和福惠最近还好吗?”

年贵妃笑容里满是柔色:“臣妾先前染病,生恐过了病气,都不敢亲近孩儿。好在福宜、福惠都乖巧懂事,一切都好。多谢主子娘娘关怀。”

林羡余微笑颔首,“福宜体弱,福惠年幼,本宫自然要多关心他们。”

想着福宜羸弱的小身子,年贵妃小巧的瓜子脸上染了一层忧虑。

齐妃忍不住酸溜溜道:“贵妃的二哥深得皇上信重,总揽一切西北事物,连云、贵、川总督都要听命年大将军呢,还真是权势煊赫!”

林羡余沉着脸斥道:“住口!前朝政务,岂是后宫妇孺可以随便议论的!”

齐妃缩了缩脖子,“臣妾只是羡慕皇上对年家的恩宠。”

年贵妃瞥了齐妃一眼,语气顿时不怎么爽快,“皇上重用兄长,但更厚待母族和妻族。齐妃姐姐也是伺候皇上多年的老人了,说话还是这样不谨慎。”

被这个比自己小了这么多岁的后来者如此兜头训诫,齐妃顿时火大,但偏生年氏是贵妃,她只是妃子!齐妃心里不禁抱怨帝后不公,明明同是侧福晋,凭什么,年氏能封贵妃?她却只封了个齐妃?!

齐妃气得鼻子都歪了,她冷哼道:“但愿贵妃母族能永远煊赫!!”

年贵妃蹙了蹙眉,小脸满是不悦。

林羡余揉了揉眉心,她也是真服了李氏这个蠢妇,明明知道前朝发生了什么事儿,却连形势都看不清。

不过好在齐妃虽蠢,但也怂,也不过就是嘴巴上不饶人,出格的事儿万万不敢做。

“好了,今儿就到此为止吧。”——别掐了!

林羡余板着脸道:“懋嫔留下,其余的都退下吧。”

“是!”

众嫔妃这才起身跪安,躬身退出了坤宁宫。

懋嫔细步上前,“主子娘娘可是为了三公主的婚事?”

林羡余“嗯”了一声,“能丹宜尔哈毕竟是你所出,这婚事如何安排,本宫想问问你的意思。”

懋嫔一脸谦顺地道:“但凭主子娘娘做主,嫔妾没有什么异议。”

懋嫔虽如此说,但林羡余还是叫孔嬷嬷稍微跟她介绍了一下固伦怀淑公主的下嫁事宜,基本都是按照规矩来。

懋嫔嘴上说着一切有她做主,但还是很关心怀淑的婚事,听得十分认真。

介绍下嫁事宜之后,懋嫔难掩欣喜,万分庆幸当初把能丹宜尔哈记在嫡福晋名下,如今她的三格格已经贵为固伦公主,而且还即将下嫁承恩公世子!

懋嫔小声道:“贵妃母族煊赫,齐妃虽然粗鄙,但有她压制一下,也未必是坏事,主子娘娘大可不必置气。”

玩平衡啊?林羡余挑眉。她倒是觉得没必要,反正后宫都在她掌控之下。

懋嫔又笑着说:“还有不到两个月便是主子娘娘千秋了,是不是也该开始准备着了?”

林羡余一愣,千秋啊,皇帝生日叫万寿节,相对应的皇后的生辰就是千秋节,她揉了揉眉心,“如今国库空虚,还是从简吧。”——主要也是她不想整得太麻烦。

正说着话,玉椿满是欢喜地进来禀报:“主子娘娘,皇上来了!”

“哦?”四爷自登基以后,就忙得不可开交,他们夫妻商讨事物都只能在晚上。这还是第一次大白天来她的坤宁宫。

林羡余赶忙起身,请了个安,“皇上万福!”

懋嫔也许久未见君颜了,行礼竟有些局促。

胤禛扫了一眼皇后和皇后身后的懋嫔,面露疑惑。

林羡余忙笑着说:“懋嫔心细,所以臣妾让她从旁襄理怀淑下嫁一事。”

胤禛微微一笑,“你这个做额娘的倒是心急,怀淑的公主府还没建好呢,最快也要明年春天才能下嫁呢!”

说着,胤禛忽的又道:“不过你的生辰倒是近了,朕会下旨,叫内务府好生办一办千秋节。”

林羡余正要婉拒,懋嫔笑着说:“皇上和主子娘娘想到一块儿了呢,只是皇后娘娘勤俭贤德,还说要从简办理呢。”

胤禛面露赞许之色,“朕知道你节俭,只是这可是你第一个千秋节,也不能太省俭了。”

林羡余无奈,好吧,看得有得折腾了,只得连忙屈膝一礼:“那臣妾就多谢皇上了。”

第208章 气死乌雅太后?

忽的,林羡余问:“怀柔应该快回京了吧?”——怀柔受封和硕公主,自然要回京谢恩。

提到怀柔,懋嫔神色有些激动,她们母女分别多年,不成想竟还要再见面的一日!

林羡余心道:这些年,怀柔也怪不容易的,额附是个花心的主儿,怀柔只在婚后第二天诞下一女,自此之后,便再无生养,但是额附却已经有了三个儿子。

胤禛点了点头:“这会子应该已经启程了。”

懋嫔激动得眼圈都红了,“这些年,也不知道怀柔过得怎么样?”

胤禛扫了一眼茶盏中澄净的汤汁,默然不语。

林羡余思忖了片刻,便道:“不知皇上可有意赐怀柔京中开府?”

听了这话,胤禛蹙眉:“素来只有留京的公主,才可以开府。怀柔远嫁科尔沁,此番回京谢恩,多住些日子到无妨,但终究还是要回科尔沁的,就算朕赐她开府,府邸也是要空着。”

林羡余微微一笑,其实远嫁抚蒙的公主也不是没有开府的先例,倒也不算坏了祖宗规矩。比如说康熙的恪靖公主,虽然远嫁喀尔喀,却常年住在归化城公主府内,只不过她的府邸是自己建的,并非皇帝赏赐。

林羡余道:“所以臣妾才想求皇上加恩这些抚蒙的公主,如此一来公主和额附也能时常入京居住、感沐皇恩。”

听到这话,胤禛不禁一怔,似是想到了什么。

林羡余说的都是家务,不过一旦赐抚蒙公主开府,那便是皇帝御赐的府邸,自然不能一直空着,额附与公主便要经常入京。这对公主而言是莫大的好处,同时也是加恩于额附及额附背后的藩蒙。还能加强与藩蒙的联系,是很好的怀柔之策。

胤禛微微颔首,“这倒是个不错的主意。”

听到这话,懋嫔激动不已,噗通一声就跪了下来,“臣妾替怀柔谢皇上皇后恩典!!”

这些个生了女儿的嫔妃也是不容易啊,这些年懋嫔虽然上蹿下跳,但林羡余一直未加苛责,主要也是因为她明白懋嫔做这一切都是为了女儿。

雍正元年五月十三,是林羡余的千秋节,不只是宫中隆重庆贺,地方总督、将军等封疆大吏更是纷纷呈进笺文与贺礼恭贺皇后寿诞与节庆。

林羡余赚得盆满钵满。

就在她千秋生辰后第十日,仁寿皇太后乌雅氏已经是弥留之际。

其实林羡余过生日时候,乌雅太后就已经病了,但四爷还是没有取消千秋节的隆重安排,一切照旧。

生日过后,林羡余就少不得去为乌雅太后侍疾。

侍疾的过程不怎么愉快,其实主要是四爷这个皇帝不愉快,因为乌雅太后一直在央求四爷把十四阿哥叫回来。

这一日,已经是回光返照了。

乌雅太后仅仅抓着四爷的手臂,眼里老泪纵横:“皇帝,哀家快不成了,你就让哀家见见你弟弟吧!”

胤禛脸色阴郁,强忍着才没有发作:“皇额娘别总说这些丧气话,您一定会好起来的。”

说着,他推开了乌雅氏枯槁的手,对着一旁的皇后林羡余道:“好好照顾皇额娘,朕回去批折子了。”

林羡余忙恭送皇帝。

此刻在仁寿宫伺候的,除了她这个正牌儿媳妇、中宫皇后之外,还有熹妃、懋嫔、裕嫔三人。年贵妃身子弱,又要照顾两个孩子,所以林羡余没有安排她侍疾,万一过了病气,可怎么是好?

至于齐妃,这厮说话经常不过脑子,所以林羡余也把她排除在侍疾名单之外。

熹妃钮祜禄氏端了药上前,屈膝道:“主子娘娘,药熬好了。”

林羡余接过药碗,坐在了床头的椅子上,她努力让自己笑容和善:“太后,您该喝药了。”——但脑子里莫名闪过一句话:大郎,该喝药了。

就在她走神的片刻功夫,乌雅太后怒不可遏,枯槁的手用尽全力甩了过来:“哀家不喝!”

饶是林羡余力气很大,这会子一时不备,药碗还是被险些掀翻,滚热的中药荡了出来,便洒在了她的手背上!

林羡余的手背瞬间烫红,手里的药碗也哐啷一声落地,摔了个粉碎!

“主子娘娘!”懋嫔急忙上前,用自己的锦帕擦着林羡余的手背,她惊呼道,“您烫伤了!”

林羡余低“嘶”了一声,“本宫没事。”

她冷眼扫了一眼病榻上的乌雅太后,丫的真的是回光返照?力气倒是不小!!

林羡余吹了吹热辣阵痛的手背,淡淡道:“太后既然不愿喝药,儿臣也不勉强。只是十四弟,您是见不到了!”

“你——”乌雅太后气得老脸紫胀,“小十四从小敬你,这个时候,你怎能袖手旁观!”

乌雅太后枯槁的手突然一把抓住林羡余烫红的手,“你是皇后,皇帝素来敬重你!你去求求皇帝,让他放了小十四!皇帝一定会听!”

林羡余这下子很确定,这是真的病入膏肓了,要不然怎么会说这等胡话呢?

她抬手摸了摸乌雅氏的额头,幽幽道:“您没发烧啊,怎的说起胡话来了?”

听得这话,乌雅氏气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一双眼珠子瞪得宛若铜铃,“你、你——”

然后乌雅氏脸色紫青交加,宛若被扼住咽喉,整个人以极其诡异的姿态僵住了,然后下一秒,她那只高举的枯槁手臂突然落了下去。

林羡余看着乌雅太后那怒目圆睁的样子,连忙上去摸了摸她的鼻息,死了?!

林羡余眼珠一圆,“太后薨了。”

这是——被我气死的?!

不不不,这怎么能怪老娘?

就算乌雅太后是气死的,那也是被四爷给气死的,又不是他幽禁了十四阿哥!又不是他不肯让乌雅太后见十四阿哥最后一面!

熹妃、裕嫔、懋嫔纷纷一脸惊愕,她们心里都不由自主地想,太后该不会是被皇后娘娘给气死了吧?

林羡余忙咳嗽了两声,上去手动合上了乌雅氏的狰狞愤怒的老眼,毕竟这“死不瞑目”的样子实在太不雅观。

太后这个身份,应该含笑而终才对。

趁热修复面部表情这种事儿,林羡余也算是颇有经验了。

三两下捣鼓,乌雅氏太后呈现出十分安详之态。

熹妃、裕嫔、懋嫔早已低下头,装作什么都没看到。

林羡余满意地点了点头,这才吩咐道:“快去禀报皇上,太后薨了。”

“是!”

第209章 料理年羹尧

雍正元年五月二十三,仁寿皇太后崩,谥曰:孝恭宣惠温肃定裕慈纯钦穆赞天承圣仁皇后。史称孝恭仁皇后。

康熙朝后期夺嫡,基本上是四爷与十四爷之争,乌雅太后自始至终都站在了小儿子这边,也就等同磨灭了与大儿子的母子情分。雍正四爷登基后,乌雅太后心心念念的更是只有那个幽禁在皇陵的小儿子。

所以孝恭仁太后去世,雍正四爷当然不可能伤心。

但也少不了做做样子,雍正四爷为自己生母举办了隆重的丧礼,也加封了幽禁皇陵的十四弟为固山贝子,不过还是不许他离开皇陵,依然还要幽禁。

而且雍正四爷之前还追封了怡亲王的生母章佳氏为敬敏皇贵妃,并附葬帝陵。这也是第一个葬于皇帝陵寝的皇贵妃。

也就是说,孝恭仁太后在九泉之下,不只是要跟先帝的前三任皇后作伴,还有敬敏皇贵妃也跟她作伴儿呢。

若是孝恭仁太后九泉之下有知,估摸着得气得活过来。

在给人添堵这事儿上,四爷果然是皇帝级别的水准。

孝恭仁太后挂了,反正林羡余是挺高兴的。

没了皇太后,她这个皇后就是后宫里最大的boss,她前两辈子都没少被大boss当工具人使唤,如今也换自己做一回boss。

就一个字,爽!

好吧,其实之前她这个皇后就是六宫的实际掌权人了,乌雅氏虽贵为太后,但六宫事物雍正四爷是断断不可能交给自己亲妈。

即使乌雅氏还活着,也只能当个尊贵的吉祥物,不可能有实权。

不过嘛,乌雅氏太后之前一直唠唠叨叨,也挺烦人的。

死了正好。

坤宁宫。

胤禛看着皇后手背上的薄薄的一层结痂,不由皱眉,“这是怎么回事?”

先前忙着孝恭仁太后的丧礼,胤禛一直都没注意,他的皇后居然受伤了?

林羡余笑了笑:“已经没事了。”

此刻,熹妃钮祜禄氏与懋嫔宋氏侍立一侧,这两个人是林羡余钦点的“协理宫务”的嫔妃。她没选位份最高的年氏,倒不是压制贵妃,主要是因为年氏性子不食人间烟火、身子又弱,着实不是个能处理琐碎事务的人。至于齐妃,林羡余怕她脑抽拖后腿,所以不予考虑。

所以她选择了谨小慎微的熹妃和一直忠心细致的懋嫔,二人原本正在汇报宫务,胤禛便来了,就发现了林羡余右手手背上的结痂。

懋嫔露出不忿之色,“皇上不晓得,孝恭仁太后去世前,对皇后娘娘一通发作,还打翻了药碗,烫伤了皇后娘娘的手背。”

熹妃小声道:“太后娘娘应该只是不小心。”

胤禛哼了一声,“不小心?!”——这种话,胤禛明显不信,自己的亲生母亲是何等秉性,他还不清楚吗?

胤禛看了一眼林羡余那蔓延大半个手背的薄痂,“你也是的,太后病重,脾气古怪,你又何必亲自侍奉汤药,叫底下伺候便是了。”

林羡余笑了笑,太后病重期间,明明四爷都少不得去“侍奉汤药”,她这个皇后也得做做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