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亮哂然而笑,“二姐说得很是,虽然九原离家乡遥远,但爹娘每回来信,也都问我来着。”

钱灵犀心中一动,就听姐姐追问,“那你怎么想的?”

房亮神色坦然,目光清明,“我之前一直没想太明白,可是近来却有些明白了。夫妻之道,事关半生福祉,不说别的,但一定得寻个合乎自己心意的才好。”

他看了钱灵犀一眼,对钱彩凤道,“自然家世门第、父母之意也要兼顾,可若是别的都好,却自己不喜欢,纵是举案齐眉,到底意难平。所以我想寻一个自己中意,也中意我的女子才好。”

钱彩凤眼珠一转,“那你现在可遇到这样的了?”

钱灵犀耳根微热,低头看着脚尖,只听房亮沉稳的道,“是遇到一个,只是人家似乎对我没什么意思。”

钱彩凤瞟一眼妹子,又问,“你怎么知道她对你没意思?你问过了?”

房亮含蓄一笑,却是答非所问,“虽然她一时没有选我,可我还没有放弃,不管怎么说,只要她一日没订下亲事,我就还有机会。左不过也就是这一两年的工夫,等等也好。总好过随便找一个,自己将来又后悔。”

钱彩凤没什么可问的了,“那二姐希望你将来能找个称心合意的媳妇。对了,你帮了我这么大的忙,若是只送你两身衣裳实在是太轻慢了些,我知道你方才把那配方告诉二哥了,要不以后我卖多少布就抽一成利送你吧。”

房亮笑看她一眼,“我就说,怎么扬名哥哥想起做生意来了?原来是二姐的买卖。不过说到抽成倒是不必了,这灰泥虽是我琢磨出来的,但说到底也不是什么独门秘方,这世上的聪明人又多,迟早给人学了去。二姐若是要谢,往后生意好了,我来买布时你照顾些就是。我就送你们到这儿吧,先走了。”

他们一路说着话,不知不觉已经快到家了。走前房亮才对钱灵犀道,“谢谢你那日送来的糯米糕,很好吃。”

“不客气。”钱灵犀脸上微红,还了一礼。

看着房亮远走的背影,钱彩凤把妹妹一推,“你还当真打算嫁给姓赵的那小子了?”

钱灵犀突然有些茫然,只闷声嘟囔着,“他光棍一个,总能省些麻烦吧?”

钱彩凤恨铁不成钢的戳她脑门,“你到底在想什么呢?嫁人是为了让你省麻烦的吗?你总得挑个自己喜欢的吧?”

自己喜欢的?一句话犹如冰水兜头泼上,钱灵犀怔在那里了,她喜欢谁?

第404章 渐上轨道

九原的军粮之争在多次三方会议协商下,终于有了结果。

最后还是洛笙年代表的监事院胜出,赢得了此次主事权。高杰当然很不满意,可这件事的结果出来,也由不得他不同意。

其实洛笙年真的应该感谢韩瑛,他在初步熟悉九原军务之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搞了一次三军突击考核。

几乎有一半的官兵都因为近两年来忙着种地赚钱生疏了武技,考核结果为不及格。韩瑛头一次在九原发飙,就是雷霆之怒,可愣是没人敢有半句异议。

因为韩瑛以元帅之尊都跟小兵蛋子似的,顶着大日头摸爬滚打,身先士卒的参加了考试,并且得了个全优,那么其他人还有什么借口好找?

你说你种地辛苦,能辛苦过人家大元帅成天劳心劳力?所以,韩瑛再次提出术业有专攻,要将经济事务交由监事院来打理,监督着士兵在生产之余,恢复训练,就再也没有人敢提出异议。

钱灵犀听说此事后,惊讶之余,细细思量,是越想越佩服。

看来这位堂姐夫能年纪轻轻混到边关大元帅倒也真不是只靠家族势力,还是很有些真本事。而且韩瑛的做法从短期来看,虽然会有所损失,但是从长远来看,却十分明智。

一个边关统帅,如果除了掌握战斗力,还集中了大量财富,那会怎么样?别的不用说,头一个皇上就该失眠了。

之前朝廷能容许军队把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两手一起抓,那是看在试行的份上,可当皇上批准设立了监事院后,你还顶着牛不肯放权,那不是找抽么?

当然,这件事高杰可以做,也有他的理由。因为他是监军,是文臣。是皇上的眼线,他不直接掌控军队,所以他可以去争经济利益。

但韩瑛绝对不行。可他要说怎么说NO,又得表现出适当的技巧。如果只为了向大BOSS表忠心。却得罪光了底下人,那他就成了真真正正的光标司令了。所以他在抓住考核暴露出来的问题的同时,同时向洛笙年提出,既然事情要交给监事院了,那从收割开始就应该由他们来负责。当然,军队肯定会派人协助完成,但是那些千头万绪。林林总总的工作却得由他们监事院牵头来做。

这话说得有道理,想吃肉就不能怕啃骨头。没得说要他们军部去干活,到时让监事院坐享其成的道理。那样的后果,只会让韩瑛变得千夫所指。

虽然这样一来,自己身上的担子在无形中就重了许多,但洛笙年想着老泰山也在衙门里坐镇,一咬牙就把事情答应了下来。

盛行恕代表府衙当然也会配合,但军部的配合都仅限于出力不操心了。他这配合又能指望有多大的效果?

接下来,洛笙年领导下的监事院每日忙得个昏天黑地。别说他和钱文仲这些主力官员,就连唐竟烨这样的编外人员也吃住在衙门。几日都不曾回家。

钱彩凤这天觑空过来一趟,偷偷打点了一只包袱交给妹子,“这里是一套新做的换洗衣裳,还有些点心小菜。家里没人开口,我一个做嫂子的也不好十分关心,只得烦你使人送过去。回头让他说是自己买的,或是别人送的都好。再有,我家那位小叔是个死心眼,没人拉着点,只会下傻力气干活。尤其堂伯待他又好,只怕更是不知爱惜身子。我这不是不让他卖力气,只是好歹也请堂伯多照看一二。”

钱灵犀心下感慨,二姐这样说别人,其实她自己何尝不也是个死心眼?只要别人待她有半分好处,她就记在心里。只有那种完全无望,她才放手得彻底。

“你既说他,那我也要说说你。你看看你最近,都瘦了多少?你要再这个样子,我让大伙儿不帮你做生意了。”

钱彩凤当即就急了,“你可不许给我乱来!眼下生意才有点眉目,就是吃些辛苦也是应该的。你要心疼我,就给我炖点好汤滋补滋补,其他的废话少说。”

她说完这些,生怕妹妹拦着,扭头就走。

钱灵犀无法,只得吩咐丫鬟炖上一锅好汤,等午饭时候再打发人送去。

边境通商的集市已开,钱灵犀去看过,就跟从前在乡下赶集似的,不过是规整了一块空地,两边设了围栏,只用按货交几个小钱,就允许两国的百姓过来交易。

那样的地方自然不可能弄得太好,讲究些的无非是搭个架子摆个货摊,不讲究的就往地下铺张草席或是羊皮,摆上货物就可以交易了。

钱灵犀去看过一回,深觉辛苦。

九原夏天是不热,可紫外线异常强烈,若是在太阳底下无遮无拦的晒上半日,脸就黑了一圈。

头两日下来,别说钱彩凤了,就连钱文佑那张老脸都扛不住,生生的晒脱了皮,给林氏一通好骂,非逼着他们出门一定得戴上帽子。

钱彩凤的布是质量好,花色也新颖,却不对北燕人的路子。马上民族多以裘皮裹身,就是夏天也不离身,天热时把袖子一拉,绑在腰间就是,到了晚上,还省了被子。

而不耐磨的细布对于他们来说,实用价值就不大了,便是买了,也只好做些贴身内衣。可贴身衣服,又有几人舍得买这么好的?

所以一开始,钱彩凤的布匹除了南明本地人,基本卖不动。

可本地人会买他们布匹的也多是只扯一两身,做给年轻的大姑娘小伙子穿。人家真要讲究些,不如攒钱穿件绸缎,若是要实用,就买更便宜的粗布。象他们这样扯一件够人家一身的货,自然就出现了滞销的局面。

那几天可真是把钱彩凤和钱扬名愁坏了,连带着钱家人都是愁眉苦脸的。不过幸好家里人生性乐观,既然遇到问题,那就想法解决它呗。

通过几天的观察下来,钱彩凤留意到北燕人做皮袍时,会在衣里衬一层布料。皮子那面如有破损,就把有布的这面直接穿出来。可大部分的布色却很平常,也不好看。

钱彩凤琢磨了两日。回来就管钱灵犀借了件淘汰的旧皮衣,用漂亮的花布重新上了个面子,再摆出来招徕顾客,这就有不少人驻足询问了。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换件皮裘可不容易,但如果只是换一层布那就简单多了。更何况她的布是市面上最漂亮的,若是外衣多花几个钱,人家还是愿意的。

而钱扬名也触类旁通的想到,能不能拿他们的时新花布做几个时新的样子,从而凸显身价?

这件事理所当然就交到钱灵犀手上,为了把事情办好。她还特意把跟在钱敏君身边的绿蝶叫了回来共同参谋。

拿着那几色花样,细细的在家琢磨了几个男女装的样子,非得用这种花布做了才好看,其他寻常花布做不出效果的款式,赶制出了样品,这下可算把本地人的购买**也激发出来了。

生意渐渐上了轨道,钱灵犀也没忘了提点姐姐一句,在卖布时还得留心记下人家的喜好。下回染布才知道怎样的好卖。

钱彩凤自然会留心,可说起来还是那卖布给她们的金老板更会做生意。那回他得了钱灵犀的提点,也不弄别的。就贩了几大车锅碗瓢盆等家居用品来卖,结果大受欢迎。这些小东西虽然不起眼,但是北燕当地不出产,百姓家里又人人需要,所以很是畅销。

聪明的钱扬名专程到金老板的摊子边上偷偷取了几日的经,之后便订了本小册子,做起了笔记。记下每天卖的是什么布,来看的是什么人,他们身上穿什么颜色的布,被问得最多的是什么花色。如果什么都不买。那他们想要的又是什么样的东西。

后来这事被钱扬威知道了,私下很是赞服,觉得堂弟到底是读过书的人,会动脑子想问题,他也有样学样的弄了个册子开始做起了记录。只是白天他大多要忙糖厂的事情,就顾不过来这头。想把事情交给董霜儿或徐荔香,可惜她俩都不识字。

钱扬威很是热心,“要不我教你们识字吧?”

董霜儿有些意动,却怕自己笨,学不来。徐荔香懒,直接就推了,“婆婆都不识字,不也挺好的?我们就是不识字也没什么,到时把事情记下来,晚上告诉你,不就得了?”

她这么一说,董霜儿也不好意思学了。钱扬威只得作罢,心中却难免有些遗憾。回头说起又要交税之事,徐荔香倒是积极得很,“还是我去吧,二弟他们那边新铺开张,正是忙的时候,让公公婆婆在那边多帮些忙,这边的事我们能打理就自己打理了。再说,他们在那儿,也替我们多卖些果酱不是?”

钱扬威不知她心中暗打的小九九,反而觉得很是安慰,想想媳妇都这么懂事,便道,“今年咱家也赚了些钱,过两月便打点份好些的礼物给你们捎回娘家去,让岳父岳母年下也高兴高兴。”

二女听得都很欢喜,盘算着要买什么才体面风光。可思来想去,九原这地方可没什么太好的特产,除了寄几斤莜麦面,还能有什么?

钱扬威笑话她们没见识,“三妹妹铺子里的文官果油和香料不都是好东西?还有二弟那儿的花布也好。他们说下一拨就要染些过年的喜庆样式,家里肯定能用得上。对了,还有九原的毛皮,可是极好的,上回敏君妹子出嫁,堂婶还特意置办了不少,只怕咱们没钱买不起。”

徐荔香一听,顿时眼珠一转,动起了心思,可钱扬威却把丑话说在前头,“家里的东西你们拿可以,但成本钱却得付,可别想占这便宜!”

徐荔香白他一眼,心中悻悻,可想起自己攒的小私房,肯定可以置办些好东西让爹娘风光一把,却又暗暗欢喜。

第405章 成全

暑热炎炎的下午,清凉消暑之物就格外的受欢迎。

眼看屋子里几位大人正忙着待客,唐竟烨也不多话,只悄悄的把肩上的两只沉甸甸的茶桶卸下,拿汗巾子擦了头上手心的汗,先把一包用布包好的公文交门口服侍的小厮手里,“这是钱大人要的东西,我已经整理好了,劳烦你过会儿帮忙送一下。今儿家里送来些清凉香薷饮的茶包,我尝着味道不错,就熬了一大锅,这是已经湃凉了的,请几位大人也尝一尝。这一桶是给你们预备的绿豆汤,一会儿给兄弟们分了吧。”

小厮连连道谢,“还是你有心,这些天也就亏得你耐烦,天天给大伙儿换着法子的煮凉茶。你且等等,今儿咱们这里新得了一筐茯苓霜,我去给你拿两包来。”

唐竟烨连连摆手,“不用了不用了,那是给你们的东西,我怎么好意思拿?”

“有什么不好意思的?我们天天喝你煮的凉茶可有不好意思过?别争了,那茯苓霜可是滋补美白的好东西,你拿回去不拘孝敬长辈,或是讨好哪家姑娘,都是好东西。”

听到滋补美白四字,唐竟烨心头一动,终于不再推却了,站在廊下等着。

不多时却见屋内有人打帘子送客出来,“…如此就这么说定了,回去代我们多谢高大人的鼎力相助。”

唐竟烨避到一旁,却见前头那位胖胖的员外爷似是有几分眼熟。可一回头,却见钱文仲也出来了,瞧见他便道。“你来得正好,我要的东西都准备好了么?”

唐竟烨忙道,“都弄好了,刚瞧这儿有客。没敢送进去。”

“那你跟我进来,高大人派人送了批车马行的名单过来,你做事心细。过来帮着把这批材料整理一二。”

唐竟烨应着进去,心中却有些纳闷,那位高大人不是一向和他们不和的吗?前些天还为粮食之事争得不可开交,眼下虽然是尘埃落定了,可他怎么会这么好心的来帮忙?

进得屋中,却见洛笙年一副很是高兴的模样,“真没想到。高大人这么通情达理,居然主动把车马行的人给引荐了来,他们去年都是干熟的,今年自然更加事半功倍了。”

只怕未必吧?唐竟烨心中刚打了问号,就听钱文仲开口了。“此事虽然是帮了我们大忙,可高大人却为何会出手相助呢?”

唐竟烨心中点头,无事献殷勤,绝对是事有蹊跷。

可洛笙年却道,“岳父过虑了!虽然之前高大人跟我们争得厉害,可如今大局已定,他何不顺水推舟送份人情过来?到时事成,也有他的一份功劳。再说九原之事,可是陛下记在心头的一桩要事。若是办不妥,固然我会受罚,难道他又跑得掉?况且他人在军中,还有那么多的士兵盯着呢,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这个道理他不会不懂。”

看他不以为意的模样,钱文仲不作声了,唐竟烨自知人微言轻,更加闭紧了嘴巴,只是坐下专心做钱文仲吩咐之事。

很快小厮奉上凉茶,还特意点出始作俑者,洛笙年很是好心情的道,“唐秀才确实辛苦了,要不这样,等这个月底,让衙门也给你加开一份工钱。”

唐竟烨才要推辞,钱文仲已经代他说话了,“此事于理不合,若是开了口子,只怕给人指摘。”

见岳父处处跟自己顶着干,洛笙年明显有几分不悦了,“唐秀才虽是岳父雇的,可也帮衙门干了不少活,有功当赏,怎么岳父倒不愿意了呢?莫非怕我抢你的人不成?”

听他话里隐含讥讽之意,唐竟烨深觉不妥,可人家是两翁婿,他要怎么插嘴?

就听钱文仲正色道,“唐秀才虽然有功,但衙门里其他几位大人也各自雇着随从师爷,这段时间我们忙,他们都是一样的忙。眼下院正大人不打赏旁人,却只单单打赏我雇的人,岂不让人说是任人唯亲?”

正在洛笙年火大的要发作之际,钱文仲又道,“若是院正大人真的有心抬举,不如把唐秀才正式录用为衙门里文书,这样一来,于他有个前程,于理也说得过去了。”

洛笙年听得这话,顿时气消了五分,仔细想想,岳父这话有理。许人以利,不如许人一个前程,这才有长长远远的利益。

可是想着方才,虽然没有外人,可钱文仲当着唐竟烨的面顶撞自己,要是就这么答应下来,岂不失了面子?好似自己真的做错事一般。洛笙年年轻气盛,又有些咽不下这口气。

便道,“岳父说得有理,不过您方才也说了,唐秀才是您身边的人,如果我提拔了他,不提拔别人也不大好。不如这样,还是让他跟着您当差,他自己不也想要多历练历练的么?等忙完了这一阵,看看衙门里缺什么人,一并把人补齐,岂不是好?”

钱文仲点头,“那就依院正大人的意思办吧。”

洛笙年略带得色的离开了,钱文仲却是微露失望之色。

唐竟烨见老人如此,心下不忍,忙赔罪道,“钱大伯,您的好意小侄心领了,可若是因此让您和院正大人生了嫌隙,却是我的不是了。”

“不关你的事。”钱文仲摆了摆手,明显不愿多谈,“你好好的把这份车马的名单整理出来,看其中安排有无纰漏。还有他们的工钱,尤需仔细才行。”

唐竟烨点头,知道钱文仲仍存着顾虑,他也做得更加认真。可细细查来,竟是全无破绽,倒是叫人好生诧异。

“自然是不会有破绽,本官都拼着把所有得利一并吐出了,哪里还会有破绽可寻?”高杰端着杯冰镇酸梅汤,意态闲适。

可姜伯勤却跟割了块肉似的心痛,“可是这样一来,咱们今年真是白白为人作嫁衣了。”

“做不了。”高杰挑眉嗤笑,“姓洛的那小子想吃进这么块大肥肉,也得看他有没有本事消化,否则迟早上吐下泻。对了,我让你查的事情查清楚没有?”

“查清楚了,我怕人多说不清楚,还特意写了下来,请姐夫过目。”姜伯勤从靴筒里抽出单子递了上去。

高杰展开看了一时,指着一处问道,“他家有个女婿在衙门里当差?还管税?”

“是啊,那人我查过,听说还是个举人,只是贪财好色,他管的那一片,人家就是卖个鸡蛋他还要拔两根毛呢。”

高杰哈哈笑了,“若有此人相助,这事情就更好办了。就盯着他,继续查!”

天虽还热着,但凡是在九原呆过的人却深知,这夏天就如秋天的蚱蜢,蹦跶不了几天了。等到中秋一过,雪花落下,整个九原就要进入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季节,再想和外界沟通,可就难喽。

故此石氏早早的就抓了钱灵犀,开始准备年下要送回京城和老家的礼物。现在钱湘君正式嫁入了信王府,她们也不必煞费苦心的托人把东西千里迢迢送回去,可以先送到信王府,再托她转一道手,就又省力又省心了。

钱灵犀干这事也算是有经验了,先把旧年的礼单翻出来,给石氏过目,看哪些该增添,哪些该删减,再画一张大表,罗列得清清楚楚,让石氏看得一目了然。

“…别处倒还罢了,只是薛老太君那儿很该送份礼去。你怎么说也是她的干孙女,又在邓家得了不少好东西回来,孝敬她一二也是应该的。”

钱灵犀苦笑,“我倒是想着她来的,可有什么东西是咱们拿得出手,她又看上眼的?所以索性没提。”

要是这位老太君有糖尿病还可以送几斤莜麦面,可据钱灵犀所知,那位老太太从年轻起就极重保养,饮食一直荦素搭配,健康得很。活到如今是身轻体健,根本没啥毛病。而她于生活细节的考究之处,比之国公府的三太太,钱杏雨她妈还要高上几个台阶,想要讨好她,那可真不容易。

石氏听了也有些犯愁,“不送又不好,送又没东西可送,这可怎么办?”

钱灵犀道,“实在不行,我做几样针线给老太太送去吧。虽说不够贵重,到底是个心意。”

石氏瞟她一眼,“你哪有那么多时间好生做针线?不过是些香袋帕子,也没什么意思,到底还得添些东西才好。实在不行,给老太太买块上等皮子吧。”

钱灵犀忙道,“那这钱我出。他们家可给了我不少好东西,变卖几件也够了。”

石氏却嗔道,“哪有这样的?且不说在九原这地方卖不卖得出去,就是能卖了,可眼下邓家二公子还在九原没走呢,万一被发现你想让人家戳咱家脊梁骨么?断断不许!”

可若是没有外援,要买块能让薛老太太看得上眼的皮货可不会便宜。石氏想想心里也有些犯愁,不行恐怕就得卖她的首饰了。

正在为难,忽见从前教钱灵犀姐妹俩针线活的宋婶子请安来了。

捧着一副绣工精湛的麻姑献寿图,笑盈盈的道,“承蒙夫人您关照多时,也没什么可回报的,便绣了这个,还请不要嫌弃。”

石氏见了这副大尺寸的刺绣顿时眼前一亮,若有此物,那给薛老太君的礼物可就圆满解决了。但宋家以针线谋生,怎会无缘无故送这么份厚礼?只怕是别有所图吧。

见她识破,宋嫂子忸怩着道,“这还真有件事,要请夫人成全。”

第406章 纸里包不住火

宋嫂子来说的是件好事。

还记得从前来跟钱敏君提亲的严姓乡绅吗?虽然上回两家亲事未成,但因为钱家回绝得委婉,并没有伤及严家的颜面,而钱敏君后来又高嫁进了代王府,更让严家人无话可说了。

就在最近,严家老爷到九原新开的边境通商处去闲逛,买卖东西之余,还顺便看上了个身穿儒服的小伙子。一打听,才知道又是姓钱的。

严家原本以为肯定没戏,根本不做这个指望。可是后来却从宋嫂子这儿无意听说了那小伙子的底细,觉得似乎又有了那么点子希望,正好他家又遇上点事,所以便央了宋嫂子前来提亲。

“…俗话说,女要高嫁,男要低娶。虽然严家跟你们家是没法比,不过他家那位姑娘倒也跟大家闺秀般娇养长大的。打小就跟哥哥们学认字,学读书,女工针线那些活也没有不会的。模样儿也生得好,是严老爷和夫人极心爱的小女儿。早早就备下了丰厚的嫁妆,立意要许个好人家。可天不凑巧,这姑娘前些天不知怎么,给一户富家子弟看上了,便要娶回家去。要说那户人家和严家也有几分交情,只那子弟却实在不怎么样,严老爷想要回绝,又恐伤了彼此和气,故此想早些把亲事订下,就好推托掉那边了。这不正好就看中你们家二公子了,所以才托了我来,想撮合此事。”

钱灵犀听得兴致盎然,钱扬名的亲事可是全家人都挂在心头一件大事,早就开始留心了。

自从钱湘君嫁了郭承志,钱扬名也跟着水涨船高,愿意联姻的官家小姐不是没有,只钱扬名心中却自有主意。若是门第太高,必是看着姐姐来的,纵是结了亲,只怕将来多想沾姐姐姐夫的光。是以他觉得还不如老老实实找个门当户对的,也就不会有那么高的野心和期待了。

应该说,他这想法还是很务实的。只是这么一来,那他的亲事可就不太好找了。认真说起来。以钱文佐家的门第怎么可能娶到官家小姐?但要是寻常村姑,那似乎也太辱没了钱扬名。

但若是让钱扬名配这位严家小姐,倒似乎刚刚好。严家是乡绅,家中兄弟也有考中秀才的,这就算是门当户对了,而且严家小姐也识文断字,将来小夫妻也不至于完全没有共同语言。

所以石氏听了。心中先有三分满意,只是仍要问上一句,“既然是幺女,又是极心爱的,那怎么舍得让她嫁给外地人?万一将来回了江南,那千里迢迢的岂不惦念?”

宋婶点头,“夫人问的,严家人也考虑到了。不过他们说。女孩子最要紧是择个好夫婿,若是夫婿好,便是远离父母也不怕。若是夫婿不好。就是嫁到隔壁邻居家也一样没办法。他们在集市上见过二公子的叔叔婶婶,知道他们都是厚道人,想来家里长辈都错不了。只是他家也有一个条件,只要能答应这个,此事就算成了。”

“那是什么条件?”钱灵犀忍不住追问起来。

宋婶笑了笑,“他们家说,若是自家女儿嫁了,须得七年无出方可纳妾。他们家知道二公子那一房就他一个男丁,也不是拦着不让他开枝散叶,只是总得等上几年。让小夫妻先把日子过顺了再说,这也是人之常情,对么?”

她有些话不好说明白,但钱灵犀却听出意思来了。这肯定是严家人打听了钱扬威两个老婆的事,所以特别提出来的。认真要说起来,严家说的也不算过分。七出之条里本就明文规定,若是正妻无出,须得七年方可纳妾。只是现实生活中,真想纳妾的人不会遵守而已。

但这一条对于钱扬名来说却是不难遵守,钱家本就没纳妾的风气,只是遇到徐荔香这位战斗力超强的大姐,所以才有了意外。

只是这件事还不能马上定下,石氏说要跟钱文佑夫妇商量商量,先把宋婶送出去了。至于那副麻姑献寿图,石氏要留下,却也不占她的便宜,“我不瞒你,眼下家中预备年下的节礼,正好缺副这个,你开个实价,我买了就是。严老爷那边和你有什么人情往来是你们的事,但我却不能白占你这便宜。”

宋婶听及此,只得开了个实价,石氏二话不说,立时去取了银子付了。钱灵犀有心帮忙帮不上,只能安慰自己好歹比买皮货便宜。想想自己也挺悲催,明明手上好东西不少,但现银却不多,石氏一不许变卖那她可就半点法子都没有了。

天黑一大家子回来,石氏饭后把这事一说,钱扬名顿时红着脸退了出去。

后来几位大人一核计,都觉得此事不错。但为求稳妥,也是怕出现钱彩凤当年的乌龙,他们还要见这位严家小姐一面,亲自相看相看,并要找人细细打听一回这家小姐的底细。

此事当然由石氏全权负责,钱灵犀协助完成。

首先据街头情报来看,这位严小姐名声不错,小时候挺爱出来玩,都说性子很是活泼亲切。但小时候并不能说明现在,再说外人哪里了解实情?于是钱灵犀又让下人拿钱去收买严家下人打听,得到的说法就贴切多了。

据说这位小姐基本还是不错的,只是在家娇养惯了,有些任性和大小姐脾气,但是要说到什么恶形恶状,倒是没有。

听及此,钱家人放了心,开始安排见面。双方郎有情妾有意的,事情办起来就很顺利。钱灵犀借口听说严家小姐针线极好,又是闺中女儿,便请她和夫人来喝杯茶聊聊天,这理由也就说得过去了。

到了相亲那日,因请的是女眷,男性家长就不便在场,但林氏是一定要到的。为了不让人有心理负担,她还特意早早的去了趟集市,等到钱彩凤的买卖开张才借口不太舒服,匆匆忙忙的往家赶,顺手还把钱扬名给抓了回来。

钱扬名不好意思跟着,脸红脖子粗的直摇头。可钱彩凤重重拍了他一巴掌,横眉怒目,“这是给你找媳妇呢,你就再矜持。也得去见下人家姑娘。若是不满意趁早让人知道,省得将来又横挑鼻子竖挑眼的伤人家的心。”

这是她遇人不淑的血泪教训,钱扬名不能不听,再怎样红着脸,也跟着婶婶回来了。

严家夫人带着女儿正在厅中吃茶,上前见了个礼,钱扬名偷眼一瞧。却见那姑娘生得乖巧可爱,虽不是十分的丽色,却是一团喜气,尤其笑起来的样子很是讨喜,心中先就满意了七分。只是不好意思说话,行了礼就逃也似的躲回房里去了。

石氏眼看如此,便给钱灵犀递了个眼色,“那你陪严小姐回房说说话。省得在我们长辈跟前拘着慌。”

严家小姐还有些不好意思,可钱灵犀已经上前把她笑拉着走了。真正的重头戏可是在这里呢,钱灵犀可不敢含糊。

进门坐下。就以寻常语气跟那严家小姐聊起了天。问她生辰年月,又问她读了什么书,平素喜好。这位严家小姐应该也是经过培训而来,有条不紊的一一回答。

她闺名叫严青蕊,若论生辰,比钱灵犀只大了几个月,才及笄不久,虽然识字,但念书不多,只学了些三字经、千字文等普及型教材。

“…我于诗词经文上所会的有限。倒是跟着六哥学了几年的箫。二姑娘,我见你墙上挂了张琴,你喜欢弹琴?”

咳咳,吹箫也是一门才艺,钱灵犀努力不让自己想歪。乐呵呵的道,“谈不上多喜欢。只是略会点皮毛,摆在那儿附庸风雅罢了。对了,听说严姐姐跟宋婶学针线多年,你看我这副花开富贵绣得如何?”

钱灵犀微笑着递上件绣了一半的作品,那针线落在一朵快完工又未完工的牡丹花上。

严青蕊又看她一眼,红着脸接起针线,“那我就献丑了。”

不过是一盏茶的工夫,那朵花已经绣得了,钱灵犀细细瞧了瞧她的针脚,又细又密,确实是做惯了的,又问起她一应家事打理。

严青蕊一一作答,看来在家务上也经过培训,只是她年纪尚小,所学不多,只照管过家中的饮食起居,于田地耕种商铺经营那些事,却是一概不知。

不过这也够了,钱灵犀圆满完成任务,却又临时加了道考题,“要说姐姐年纪也不大,也不知严老爷和严夫人怎么舍得这么早就把你嫁了?”

这是考问严青蕊的应变能力以及对这桩婚事的态度,钱灵犀没指望她答得多好,却见严青蕊的脸色却有些不自然的慌乱起来,这倒让人警觉,莫非她和那所谓的富家子弟,还别有隐情?

钱灵犀想想,打发丫鬟出去拿点心,淡笑着跟严青蕊道,“严姑娘,我给你讲个笑话吧。从前有个歪嘴塌鼻的姑娘和个瘸腿的后生要相亲,都怕给对方留个不好的印象,便来请教媒婆。那媒婆说,这个简单。就叫姑娘相亲时拿把扇子遮着嘴巴鼻子,后生骑在马背上。等到相看之时,后生只见姑娘眉目如画,顿时欢喜了,而那姑娘见后生骑在马上人才出众,也满心愿意。可等到洞房花烛夜,两人一看,却都傻了眼,大骂对方是骗子,吵吵闹闹的要和离。”

钱灵犀顿了顿,见严青蕊不自觉的绞紧手中的帕子,笑呵呵的又道,“记得宋婶头一次上门来时,婶娘曾经问她,你家爹娘如何舍得把你嫁给我们这样的外路人?当时宋婶子就说,你们家挑的是女婿人品,不是其他,这话让我们家很感动。男婚女嫁,不论之前有多少伪装,可等到成婚之后,总是纸里包不住火,迟早有一天会曝光。若是一个不好,在夫妻之间留下裂痕,那得花多少工夫才修补得好?严姑娘,你说,是不是?”

严青蕊眼中渐渐噙起了泪,“钱姑娘,此事原本爹娘不让我说,可我…我们家当真是逼得没办法了!”

第407章 中秋将近

中秋将近月渐圆。

若是在江南还可持螯赏桂,但在九原却无此等好景致,钱灵犀再馋,也只能对着只荷花螃蟹金钗咽咽口水,然后长叹一声,在遥想中回忆那个美味。

蓦地门帘一动,端棋欢天喜地的跑了进来,“姑娘姑娘,你快来看看吧,严家送来好多海味,我们都不识得,等您去收拾呢。”

是吗?钱灵犀顿时来了兴致,到堂屋一看,可不满满两大筐的海味?那婴孩大的墨鱼,食指粗的虾仁,还有各式海贝肉干,以及钱灵犀方才正想念的蟹肉干,看得她顿时两眼放起光。

虽然不是活物,但在九原这地方能见到这些东西已经算是很稀罕了,钱灵犀当即拆了包蟹肉干让人泡上,预备晚上做一道蟹肉炖豆腐解解馋。

严家来送东西的婆子凑趣笑道,“我家夫人就想着亲家是南方人,必会料理这些东西,所以一得了就赶紧让送过来,果然是不错的。只是求姑娘也把这法子告诉我一声,回头我也好讨讨我们主子欢心。”

“这有何难?”钱灵犀兴致勃勃,诲人不倦,“你把这蟹肉泡开沥水,加蛋清、盐和生粉调匀,下热油锅炸了,再用蛋黄和盐裹了豆腐依样炸了,捞出后锅中留余油炒些冬笋蘑菇,然后一起加水煮开调味即得。只记得豆腐要先焯个水去腥,最后给汤勾个芡。”

那婆子听得连连摆手,“好姑娘,算我问错了。这么精细复杂,哪是我们府上的厨子做得出来的?只怕我一说就要撕了我的嘴呢。”

石氏笑道,“你别听她胡说,她小孩儿家无事。就爱琢磨这些个吃食,许多做法,连我们也没听说。”

那婆子奉承道。“人家说,三代看吃,这也是亲家门第高,所以姑娘才小小年纪就见多识广,能琢磨得出来。象我们,想琢磨也琢磨不出来呢。”

又说笑几句,那婆子走了。石氏很是感慨,“这严家人倒是实诚,自订了亲,可是把咱们当一家人了,尤其是扬名。简直不知对他才好。这天还没凉呢,就给他送了过冬的衣裳鞋袜过来,瞧瞧这衣料,可都是上好的。”

钱灵犀看到了,啧啧称赞之余,也为钱扬名高兴,到底是好人有好报,谁知二哥心念一动,就得严家这样倾心相待?

相亲那日。严青蕊在钱灵犀的逼供之下,吐出实情。原来她根本不是给什么富家子弟看上,而是给高杰家的大舅子姜伯勤看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