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来吧。”六爷一步也没停下。

我走在后面,看见那人抬起头来。正是当日那个坐在六爷左侧的文士。直至今天,我还记得他那番冷酷的话。我冷冷地朝他上下一看。果然看上去就个阴阴的家伙,身量偏瘦,一双鹰眼总有些冷芒在闪烁,鹰钩鼻下是一张薄而显得刻薄的唇,暗灰的,不见血色,年纪四十上下,不老,却看不见一丝儿生气。同为文士,宣霁就比他温和阳气得多。

他见我看他,也横过一眼来,眸光一紧。我低头敛身一礼,将书房门阖上。

“豫王合同蒋、郑、周三军,兵犯永州夏阳。”

那么远来攻夏阳?我在旁听得诧异。豫王立足东北,永州位踞西南与东南交界之处,长途跋涉,远卒攻城,是兵家大忌,且还有王上陈兵西北,也不怕乘虚而入?我不以为然,看向六爷,却见他敛眉看着永州来的简书,眉宇间有一丝若隐若现的杀气。

“王上是打算作壁上观了?”

“至少那边没有任何动静。”

咦?难道说…对了,王上当然不会担心了,无论哪边胜负,于他都是有利可图,可是豫王打的什么主意呢?莫非是有把握可以吃下西南?否则可得不偿失。

“哼”六爷将简书一扔,“打的好主意啊!我若不好好回敬他一下,岂不驳了他的面子?”

“六爷,虽说蒋、郑、周三军纯属乌合之众,但这仗还是不输为好。”

蒋、郑、周三军?原来有盟友?难怪豫王敢孤军深入。这么一来,倒真是有些麻烦了,不知道可不可以各个击破。

“六爷,蒋和秋那里上个月过发生过内乱,而郑言武与周湖也有嫌怨在里边,说是盟军,也颇多破绽。”

嗯,如果这人所言确实,那要拿下这场战争也不是不可以。现在情况倒让我想起了<左传>中“蔡人、卫人、陈人从王伐关中”的那一段来,稍加变动,公子子元的策略很可一用。

“陈乱,民莫有斗心,若先犯之,必奔;王卒顾之,必乱;蔡卫不枝,固将先奔,既而萃于王卒,可以集事。”

提到<左传>,我不禁想起我们七个还在蒙乾镇的时候,师傅月考,一次出的就有这一题。虞靖按着自己的意思重新策划,秋航与拘缘偷偷翻书,剩下的人我给她们答案,结果全被抓包,都挨了板子。其中我和虞靖挨得最多。我是因为帮人作弊,而虞靖是因为所谋漏洞百出。事后,我和虞靖还被罚关小单间,直到将虞靖策略中的毛病都修正好为止。那一次,我们被整整关了三天。

不过下一次,我们又这样了。总之,每次月考都是作弊与反作弊的斗争。师傅不能奈我们何,我们也不能完全蒙蔽住师傅。往事难忘啊!我不禁微笑着一叹。这一声叹出口,我就知道不对。

果然,六爷“啪”地一拍桌子。“你在想些什么?”

我连忙跪下,六爷看来并非是迁怒与我,也没有很生气,但那双流光闪动的眸子却告诉我,如果我不能好好说出个理由来,那我铁定玩完。

“奴婢,奴婢刚才听六爷与先生所说的,想起以往师傅教我们<左传>的情形了…似乎,似乎有那么一段的势态与现在颇为相似…”

“<左传>?”六爷的语气里已有一丝了悟,却执意要我说个明白。

“呃…蔡人、卫人、陈人从王伐郑。”这句话一出口,我立刻感到身后射来一道凌厉的视线,如芒刺在背。

“有想到对应之策么?”

我愕住,六爷的意思,不会是要让我干政吧?算起来我也只是六爷内人的陪嫁,也就是媵人。若说我有伊尹之才那也罢了,但眼下…我有无对策不已很清楚了么?想到了<左传>,又岂会漏了公子子元的那一段话?但六爷却偏要挑明了来说。

“怎么?”六爷的语气里已带上几分不不耐。

我不敢再拖,看来六爷是存心要把我往明处推了,“郑公子子元之策不妨套来一用。”

“蒋和秋可与之对应,但周湖与郑言武之援救不及又当何解?他们两军可无地理阻隔。”那文士冰冷无情的声音透了过来,有一种极隐约的杀机。

我低头看着手臂上微竖的汗毛,这是决计不能再说下去的了。于是我声音恭敬而平稳地回道:“奴婢还未曾想过。”

“你会没想过?”六爷轻嗤,倒也没再为难我,“去沏壶茶来。”

“是。”我低头领命而去。直至走出七八步路,我才敢稍稍透出一口气。秋风吹来,背上微凉,我一摸,已汗湿一片。从今往后,这样的日子怕是只多不少了。周郑两军要援救不及又有何难?只需挑拨离间就成。只是这话若一出口,我的死期怕也不远了,就算六爷有“七星”的顾忌,可但凡成大事者,又岂会拘泥这种小处?一个隐患才是最最要首先除去的。

我虽隐了这一句没说,但六爷与那文士想也已猜着,只是不敢确定。这会儿支开我,极有可能是在安排我了。

唉,早知道这儿是个龙潭虎穴,却没想到还步步凶险。

待我端着茶再回书房时,那个文士已不在了。我将茶小心放在书案一角。六爷一眼扫过来,颇有些思量。我一惊,几乎大气也不敢喘一下。终于,六爷还是什么也没说,让我既放心又担心。

午膳之前,六爷都没再开口,我在一旁也没得闲,磨墨,端茶倒水,盖印信,整理文书,忙而不乱,倒也充实,几乎都快要忘了早上的事了。

这时,六爷开口了。“你可知早上那位文士是谁?”

我怔了怔,回道:“不知。似乎初次拜见六爷时见过一面。”

“哦?”六爷挑眉看着我,眼光中有一丝讶异,随即仿佛明白了似的笑了笑,看得我一头雾水。

“他是谌鹊。颖丘谌鹊。水先生应该提到过吧?”

我呆住,颖丘谌鹊,岂只提到过,简直是如雷贯耳。师傅对他是极为推崇的。不,不会吧?我与他才见两面就要遭他猜疑?…不知道搬出师傅来,可不可以讨些交情?

不过,我心一沉,想到师傅那日所说的话。我们七个的命,只能依靠平生所学来保全。那个…那谌鹊根本不会买帐的。

我一直皱着眉头在想,直到枕霞来请六爷用膳,我才惊觉,想了大半个时辰的我,仍然没想出什么辙来。小心觑着六爷,却发现他心情似乎挺好,眼角淡淡流着一丝笑意,整个人看来俊美得邪气。我扁扁嘴,决定暂时先撇开这个深奥的问题,不管将来怎么死,我都不希望是饿死的。所以得先先想法子解决午饭。

许是六爷今天吃错了药,并不以夏阳之危为意,反而好心情地在午时放我下去吃饭。虽然有些疑惑,但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我立马就跑到虞靖那里去揩油。帐房向来都是最优待的地方。

一到那里,燕巧也在搭伙。她们见到我来,就一把拉我过去坐了。燕巧为我添饭,虞靖塞了双筷子给我。我也不客气,立刻就大口大口地吃起来。

“唔…还是你啊虞靖,红烧狮子头、酸菜炒豆梗、大煮干丝…吃香喝辣的。”

虞靖自得一笑,“是呀,我可一手操管着你们的月俸呢。”

“呀!您老干嘛还坐着呀。吃菜,吃菜。我帮您夹。”我立刻凑趣地来了一段,惹来她一个白眼。

“哎,脸上好点没?”燕巧边嚼着边含糊地问我,“看上去还点肿。”

我摸摸脸,疼是不疼了,但多少还有些肿胀,可以才一天一夜的速度来看却是快得很了。什么时候我的自我修复能力也那么够瞧了?“没什么啦。快好了。”

“哼”虞靖敲我一记,“还说呢,昨儿中午可把修月她们吓了一跳,还以为你挨了六爷的教训呢…哦,对了,这药膏再抹点,拘缘拿来的,似乎颇有效,才一晚上,就不再是猪头了。”

什么嘛!我回她一个白眼,心下倒是不无感动,我们七个毕竟还互相惦记着。想来我也太杞人忧天了,那张纸该毁了清静的,不过,交给张烟应该也是差不多啦。我撇开这个,想到了一件事。

“哎,你们猜我今天见到谁了?”

“谁?”燕巧和虞靖都凑过来。

我看了看四周,低声道:“颖丘谌鹊。”

“就是那个才华横绝一代的谌鹊?”

“据说名声直追当年的丰化双杰呢…他怎么个样子?”

我朝她们勾了勾手指,示意她们凑近点,“以后若碰上这号人,躲远点。这个谌鹊从头阴沉到脚…就是和六爷说起七星的人。是个极端冷酷无情的家伙。”

“不会吧。”燕巧怀疑地看我。

而我则严肃地抿着唇,“我没有开玩笑,这儿可不比我们在镇上。步步都是杀机哪…”

没了胃口,我放下筷子,耳边是虞靖与燕巧的叹息。一时我倒有些羡慕她们。她们的行当在这个宅子里可以算得上是最清闲,最与世无争,也最安全了。 

第 11 章

在六爷身边的日子,很忙。我总是觉得自己像个转陀螺,没怎么停过。每日沏两壶茶成了我偷懒的时间。六爷渐渐放下许多事给我。由挑几封信让我按他的意思回信,到就只扔给我信让我自己琢磨。而现在,许多并不太重要的信都只由我过目,然后挑紧要的告诉六爷一声,其余全由我看着办。任务繁重,六爷书房另一端的那张书案几乎成了我的办公处。每日卯时即起,却往往要到亥时二刻才有得睡。黑灯瞎火的,害我不知摔了多少青。回房后怕吵到虞靖、燕巧,连哼也没敢哼,匆匆梳洗一下就上床睡觉。

但这样频繁地接触各地军务,也使我对整个天下局势有了相当清晰的概念。

王上占据西北三川河谷一带,北有华水横亘,其余三面皆有山川阻隔,神都即位于其中。且其周围关隘大都依三川河谷的山势水势而立:潼关,拒其西,扼戎嘉之险;虎牢阻其东,扼崇阳山北麓与华水之间的通道;伊阙阻其南,扼崇阳山与圆朵山之间至河河谷通道;仲津阻其北,扼华水渡口。雄关虎将,王上能与豫王对峙多年,也不是没有道理。

说到豫王,当年本是东北一支小队伍。但豫王雄心壮志,也颇多才具。表面上依附王上,暗中壮大自己声势,最终称雄一方。同为王上手下大将,六爷这一支却是自太爷起就辅佐王上。西北三川河谷的三分之二可说全是先太爷之功。可惜天妒英才,太爷在六爷才十四岁上就盍然而逝。六爷小小年纪就承袭了先太爷的爵位,引兵作战,西南这一方便是他亲手打下的江山。

现今,六爷手握精兵三十万,且麾下能人异士群集,要虎将有陈何年、鲜于醇之辈,要谋士有谌鹊、宣霁之流,实力于三方之中是最盛的。所以王上用他又忌他,豫王防他又拉拢他。

在这东北、西北、西南之外的东南却是颇有些复杂。小股势力有许多,像蒋和秋、郑言武、周湖这类就是,还有许多山寨、流寇,要打下来容易,要安置却让人头疼。到时,兵力牵制,反为人所乘隙。所以这东南一方,六爷没动,豫王似乎也不打算动。但个东南却是块让人眼红的地方啊。土地富饶不说,地势特别也罢,单是平这连年战乱所收的民心就是一大声势啊!

据我猜,六爷与豫王都是在等一个契机吧,一个既名正言顺,又无牵制的契机。

九月半,六爷有事出府。我认命地在书房里整理各地来的文书。衍州别将孙长龄来信回说,郦阳张贲已受不了九寨匪寇之扰,多次请示救援。我边看信边笑,六爷这招真是高明!那张贲摆明就是来当靶子的。他不闻不问,任其治下流寇猖獗,六爷可上本参他;他尽心尽力,但强龙岂压得住地头蛇?搞不好身家性命都搭上。横竖都是两边见弃的子,他是何苦来哉!

我摇头叹息一声,提笔拟了回信。意思就是六爷准他调兵赴救郦阳,亮出旗号,也就是敲锣打鼓地闹哄到郦阳。让该躲的躲起来,再驻上个十天半个月,让张贲好好款待一番,然后打道回府。下次再有求救,也可酌情行事。

写完,我又看了一遍。会不会太不厚道了?可是,各为其主,张贲,你自求多福吧。

正这么想时,眼前掠上一道阴影。我抬头,居然是谌鹊。他从永州回来了?我连忙站起,行了一礼,“奴婢见过谌先生。”

他阴郁地看着我,“你在这里做什么?”

听着这种话,正常人很难不紧张担心起来。我恭敬而坦然地道:“回先生的话,奴婢奉命在此整理文书。”

“整理文书?”他轻捻起我刚写完的信,瞧了一遍,“这信是六爷让你写的?”

“是。是六爷的意思。”我答得模棱两可。六爷的确让我代他拟回信,但此信的内容,六爷现在还不知道。

他似乎勉强信了,将信放下,在一旁的客座上坐了。我赶紧倒上一盏茶。“谌先生请用茶。六爷去了湘平知府那里,还要过会儿才回来。”

他点点头,接过茶喝了口,忽地“噫”了声,“这是首山毛峰?”

“是。正是青螺县的‘老竹大方’。”

“嗯…入口芬芳,犹若兰惠,醇厚爽口,回味甘甜…”他细看茶盏,“轻如蝉翼,嫩似莲须。果然不错。”

我敛眉在旁恭立。首山毛峰,冲泡后,雾气结顶,清香四溢。一芽一叶泡开后,便成“一枪一旗”,光亮鲜活。其长约半寸,尖芽紧偎嫩叶之中,状似雀舌,自然是极品。想当初,那本<茶经>可不是白看的。

“你叫什么名字?”

“平澜。”我声音平平,没有任何波动。

“水平处不见微澜,实乃纳动于静中。好名字!谁起的?”这个阴沉的人今天似乎特别有兴致。但这么和煦的问话,听在我耳里却总有种凉湿阴寒的感觉。

“是师傅起的。家师姓水,水睿。”的确,平澜是我十岁以后的名字,之前的名儿么,不说也罢。

“水先生就是你师傅?”声音听起来相当惊讶,他一双鹰眼上上下下地打量了我一番,才道:“难怪有如此才智了。原来是这样…”

我不知如何开口,索性一径儿沉默。

他又喝了口茶,“啊,我刚从永州回来。本来还想顺道拜会一下水先生,怎奈军务紧急,总得先回禀六爷一声,夏阳事定了。”

我眸光一闪,扯开一个笑脸,“这可好了,六爷常惦记此事呢。”

“如今是可以放心了。”谌鹊笑笑,就此揭过。

我在旁站着。夏阳合攻之事,本来就不是什么大事,有了事先的有备无患,再加上谌鹊坐镇,几是万无一失了。事定是必然。

由着一个月的整理文书军务,对于那事也了解得更为全面。蒋和秋是勉强出兵,一个半月前其部下参将何周延叛变,两军交锋,是勉力压下,会同意出兵显是屈于豫王之势。本就不想打,加之曾有内乱,军士缺乏斗志。六爷首攻蒋军,自然溃不成军。而豫王本就慑于六爷威名,在见到这种情况下,军心必乱。周、郑两军同在东南称霸,矛盾嫌怨还会少?稍加离间,两军默契就消,不能互相支援,当然纷纷争逃。这时,再集中兵力攻打豫王中军,自可一战而获全胜。

不过,单是胜军的消息,让谌鹊亲自来报也太过小题大作了吧?

“谌先生已到了?”六爷的声音传来,我一眼过去。一身白锦的他如仙子般已至书房。我赶紧倒上一杯茶。

“见过六爷。”

“不必多礼。”

看着他们行礼,我将六爷脱下的风衣挂好,又合上了书房的门。

“谌先生此次辛苦了。”

“分内之事,六爷言重。”谌鹊将军报递上,顿了顿又道。“豫王军已退,而蒋、周、郑三军也不成气候。六爷是否考虑乘胜追击?”

这个倒是有些费神了。进退各有其利弊,若乘胜追击,自可拿下东南的一部分,于豫王也是一大打击。但这么一来会耗损己方兵力,而豫王势必元气大损,反是让王上捡了个现成的便宜。而守,则可保各方势力均衡,但到底是失去了侵吞东南的一个大好时机。

六爷沉思良久,终究还是一拍书桌道:“撤了吧。让陈何年休整兵卒。这一次暂且放下。”

“是。六爷明鉴。”谌鹊像是放下了心,扭头又朝我看了眼。

我心一跳,却没有避开他探试的视线。他的眼底有种深深的忧虑,我不知道他在担心什么,但看得出来,无论是什么他都不想留下我,亦或是我们七个。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感觉迫近危险过,仿佛只要被他看着,就有一种死亡的气息环绕周身…

第 12 章

我木然地站在原地,直至谌鹊走后。从来没有觉得这般无助过,保护不了任何人,也依恃不了任何人。呵,不要说保护,就是自己的命,也全在六爷的眨眼间的一个心思。而六爷,他又会维护我们这七个小女子多少?甚或他本就不会维护什么。

“七星只是一种声势”,一开始,就已注定我们的命运。我们的用处只是制造声势,如果这个声势达到了,或者已没有这个必要去制造声势了,那我们也就该赴死了。除非,我们能有声势以外的用处。

我看向窗外,已是九月十五,秋风吹来令人心神俱爽的高旷气象,但是,那一片蓝天却象征着风云变幻的搏杀。今后的日子会很难,却意味着七条命的生死存亡。我唯有一搏!

“在想什么呢?”六爷问着,很沉厚的声音,震得心也禁不住微微地颤抖。

我没有抬头,只是平平地道:“回六爷,之前衍州别将孙长龄来信回说,郦阳张贲已受不了九寨匪寇之扰,多次请示救援。孙将军请六爷示下。”

六爷并没有马上说话,只是以一种极深沉的眼光看着我。他在打量什么我不知道,但我已破釜沉舟。

“你怎么回的?”六爷的口气很淡,他在试探。

“奴婢以为不如调兵赴救郦阳,亮出旗号,光明正大地救援郦阳。让该躲的躲起来,再驻上个十天半个月,让张贲将军好好款待一番,然后打道回府。下次再有求救,也可酌情行事。”

我一直低着头,在说完后,我感到头上的目光一紧。六爷,我会让自己很有用,只要你能给我机会。

六爷走到我身边,白色的锦袍就这么飘逸在前面。我见他修长的手指伸来,一个闪神,已被他擎住下巴。错愕中,我对上六爷清隽的眼,狭长而明媚,幽深而不见底的清韵中有一种执着的严肃与几分评估。我稳住心神,努力自己目光平稳地对上他的视线。

“六爷,平澜的提议不知可不可用?”

这是求证。

六爷看了我许久,轻轻一叹,放开我走回书案。敲了敲桌子,“从今往后,这些事你不必再回与我。”

我轻垂眼,“是。”成功了。但我却并没有很开心,路还很长,我要走得倍加小心。

“平澜,你这一个月来瘦了好多…”午饭时,燕巧看着我忽然冒出这么一句话。

“啊,天欲将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我不欲多说。这一个月来的辛苦如果能结出什么成果,那也不枉我通宵达旦地苦干了。

“那你担了什么大任呢?”虞靖夹了块鱼在碗里,又用筷子点点我的脸,“面色青灰,眼圈发黑,你在玩命啊?做不了的摆到明天就是了,哪有你那么拚命的?”

到底还是发现了。我嘿嘿傻笑,“明天也有明天的活嘛。再说,有你们那么照看我,我哪里玩得了命?”

“平澜,你是不是在计划什么?我们两个帮不帮得上忙?”燕巧放下筷子,一脸专注地看着我。

我知道一旦连燕巧也认真起来,那就代表这是非得交待清楚不可了。告诉她们并不是不妥,但我不想她们活得像我那么累。这一个月来,我时常在六爷书房里彻夜地整理各方事务,大到军政,小到地方民情,我要掌握一手全面的资料,理清各方的势力消长,才能对六爷的势力、对豫王的势力、对王上的势力,了如只掌。我若要成为六爷必不可少的一只左右手,这是必备的。当初师傅让我和虞靖练习的攻防战略,现在的确非常有用,至少,在训练中被师傅反复复提点的错误我不会再犯。心思都在这上面转,自然日里思,梦里也想,于生活方面当然不能顾全。我摸摸脸,果然削下了一大块。但身不由己啊!

我看着她们,一时欲言又止。告诉她们,让她们提早防范,是一件好事,但却是一件累事,消磨人的心力,没有快乐,只有不得不去下的狠心,不得不去防备的疑忌…

“你真的在打算做什么?”虞靖不让我躲开,双手抓住我的肩膀。

我叹口气,“你们想过没有,如果有一天,有人要除掉我们…”

“会吗?修月她们不是已嫁给了六爷?”燕巧轻问。

我淡笑,她们没有看到许多东西,这样的天真,在这里是要不得的。“那么如果有一天,六爷纳了新夫人呢?如果那新夫人恰巧是有背景,有势力的人呢?我们保护得了自己吗?”

虞靖眯细了眼,“你的意思是…”

“我们要让自己很有用。在这宅子里也好,在六爷身边也好,甚至在于军中也好,只要能让自己成为必不可少,至少也是不能轻易舍弃…”我把话打开,迟早要说,不如趁着还未吃亏的现在。

“原来这一阵子你在思考这些…”

“虞靖、燕巧,既然已说到这里,那么从今天开始,我们三个都要开始忙了。燕巧好一点,在这个园子里你没有涉足一些要处,只是种种花,没什么要紧,只要别得罪人就行。但虞靖你,身在帐房,财务一手抓,又颇得帐房主管赏识,你已在不知不觉间成了一些人的眼中钉。”

“你想让我抓过这个宅子的财务?”虞靖惊呼。

这个我曾想过,却是非太多,并不适合虞靖大刀阔斧的性格,“不,你不适合。要让你整日和那些丫鬟奴仆周旋这几个银两、铜钱的生活你吃不消的。所以,我从今晚开始,会把现在天下局势慢慢讲给你听,你要好好准备了。”

虞靖深吸一口气,“你是说…”

“没错。我们要让自己的名字成为不可缺少,才不会受到侵犯。”

午后的日光透光窗棱在小屋里投射出束束飞扬的灰尘。已是十月中旬了呀,路正长,时间却并不宽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