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澜身犯重罪,能得先生不弃自是万幸,但眼下…”我也压低声音,“眼下平澜手无寸功,如何取信十二皇子,不,该是王上?所以,可否请先生先带我去一处安全的地方藏几日…”

“姑娘这是何意?”他紧盯着我,口气带着惊慌。

“先生莫惊,请听我一言。”我咬牙做出无奈状,“先生可知我为何要逃出凌州?”

“何故?”

“我为报姐妹之仇,想除掉谌鹊,颖丘谌鹊。”

“颖丘谌鹊?他,他可是…”

“没错!他嫉贤害能,将我的挚友生生给害死,我好不容易查到他的痛处,却反为他陷害,但此仇不报,我如何咽得下这口气!”

“姑娘已有良策?”

“是,我已全部安排好,却只差最后的收尾了…先生,我想了一条妙计,就是将这证据泄露给刑儒辉,让他把事情捅给六爷,谌鹊自然不服,只要由着他们两个一斗,最好的结局便是谌鹊死,而刑儒辉给逼走…如此,我了了心愿,于王上处也可有所献上,岂不两全其美?”兰裘生,羽州武定人氏,任吏部一个候补主簿,是十二皇子一党,但却备受左仆射崔长河的打压,为人贪财阴毒,是个有些门道的小人。他会助我并将我引荐给新一代的王上是打的什么主意,一眼就可以看明白。

“姑娘真的做得到?”他皱眉思索着,这于他当然也是冒险,但显然已被我说动八分。

“平澜骗先生又有何用?我本已是个被通辑的人了…”

“好,我就信姑娘。”他下了决心。

“多谢先生,先生大恩,平澜必定结草衔环以报。”

“姑娘客气了,那依姑娘之见,到哪处落脚方便?”

“…晋平,谌鹊的眼皮底下,我有一个自己人,绝对只听我的话。”我犹疑了下,“只是眼下如何出得了晋岑王爷的地盘而去晋平呢?”

“这个么…我自有主意。姑娘放心。”他笑着眯细了眼。

我不再作声,他要他的高官厚禄,我做我的计较安排,彼此各得其所,倒也不失为一条生路。待到了神都…

六爷,平澜指天发誓,此生定助六爷完成大业。如违此誓,天地不容…

…旻持… 第 51 章

兰裘生居然能带着我由池州转入晋平,这虽是绕了远道,却极不易被发现,不由地,我对兰裘生又添几分戒慎。

路程行了整整两天,我也想了整整两天。想燕巧:不知道儒辉会不会终究能带她走?燕巧呀,在凌州,她可会平安?想儒辉:不知交由张炳带去给他的那张“明月松间照”的名画是否能让他明白我的意思?他真的应该走了,再不走,六爷会猜忌…而如果他真的照我的意思把谌鹊办了,那于军中是再无他的立身之处。本来如果这由我来,那也不过是多背一条惹人忌讳的名头而已,我自插手军务就不再是平安自由身了,可是现在…终是要拖累儒辉了。但愿,此事一了,他即刻就走,带着燕巧走。

每夜,我都将计划细细整合,这一次是真正地做到了算无遗策,也是真正地想让自己摆脱那种心如刀割的创痛。然,几日来最是萦绕于心,牵动情思,婉转委曲不可胜诉的,仍是,终是那人…纵是走了,离了,却还是舍不得,放不下。怎么能忘记,水纹湖畔的点点心动?怎么能背弃几次三番的挚语盟誓?怎么能无视时时刻刻明里暗里的维护?伤重醒来,床畔焦灼的身影是如何扣紧我的双肩!月夜湖畔,清拔的侧影是何等样的萧索哀伤!千军万马中,策马扬鞭,凌厉中原,是何等样的傲岸!我兵败九茶山之际,一笺箴语是何等样的深沉信任!情动时,轻言抚慰,又是何等样的温柔怜惜!种种种种,其实早已镌刻于心,在不知不觉间,一个眼神,一句轻语,尽是情根深种。

只是,纵是两情相悦又如何?纵使情根深种又如何?我与他何来情缘?他依旧是六爷,是晋岑王,是执掌半壁江山、威慑天下的霸主,他…终究是要尽取天下的,纵然他亦情意深深,也不过只是一晚的嵇旻持。天下之于他,是必取,也是必得。只是待大业得成,他又将如何安排我?我的活路只有一条,但那唯一一处可容身的地方却是我无论如何都不愿待的地方…如果他这样安排,我纵使不能反抗,也永不甘心!他,如何能这样待我?但,他又能如何待我?

所以,我也只能倾力助你完成大业,以我毕生才智心力报你情意,若能苟得残命,我请你,终能放了我,让我与燕巧,终能有机会他乡再见…

整个南边,只要是六爷势力所及,都派出了人马找寻我的下落,而我此时却躲在一条小乌篷船上听着张炳回报的消息。

“信已送到,燕姐姐这里的信也传到了,但她说,她说…”张炳有些嗫嚅。

我朝兰裘生看了眼,“但说无妨,兰先生不是外人。”

张炳防备地朝他瞟了眼,“燕姐姐说言之所出,终生不改,只待他朝共归田。”

言之所出,终生不改,只待他朝共归田…真是什么打算也瞒不了你呵,看来这条命非得保下来不可了。燕巧,你可知你这句话让我做出了什么样的承诺啊!

“明节呢?他这里交待过了吗?”

“是。他已将人都找齐了,只等刑先生将那封谌鹊与豫王私通的信交给六爷就去告发。”

“办得好。”我点头,转向兰裘生笑了笑,“兰先生,不过十日,谌鹊必死。不出一月,刑儒辉必定被逐出凌州。”

“姑娘妙计,兰某佩服。”他笑眯了眼,但话中的阴沉仍是充满了猜疑。

我低头一笑,这是对双方都有好处的买卖,不怕你不上钩。因为此时,神都已传来更大的消息,王上在失踪数十天后,突然被发现暴毙于其寝宫。王上驾崩,大丧是其次,皇位是其主,各皇子积极行动,十二皇子晋宁因有左仆射崔长河的扶植,又加上有一个手掌兵权的舅舅沙琪的拱托,在继几位皇子死的死伤的伤后,基本上是可以稳做皇位了…只是,他居然没淮六爷进神都吊丧!防六爷乘势夺了神都的确是想到了,但,鼠目寸光,现下得罪了六爷,日后还能希望好好收场?这是后话,但不管怎样,十二皇子登基,兰裘生为讨好新皇,能立个大功回去自是上策。

想起谌鹊,我的眼睛不禁一冷,再多不过十日!

八日后,九月初二,谌鹊回凌州不过三天即被拿下。动作快到令他措手不及,当日即行审理,谌鹊暗中勾结豫王,主谋毒害闿公子;其后又私通豫王,密谋反叛,欲除六爷,要胁姜夫人,以立闳公子为主公,独揽大权。如此两款大罪,谌鹊还能辩什么!更何况物证有信,人证么我也委明节找了人一口咬死,谌鹊就是想赖也赖不掉。前者只是臆测,无凭无据,单凭几个祈婆香会的漏网之人极难落实,六爷如果只因这个也不会办他。但却还有了后一项,谌鹊不能说没这个心思,六爷想必也不会单纯地相信他真能为了自己而鞠躬尽瘁,所以这后一点就足够他拿谌鹊来正一正威望了。动作真的很快,干净利落,相信六爷与儒辉已先将谌鹊执掌的军务都夺了过来,再以极快的手腕将谌鹊拿下,让其党羽来不及动一动就尽皆伏诛…才八天啊,真是了不得!我本以为十天来个谌鹊落网的消息就已不错,没想到,六爷出手,果真是雷厉风行!

再十天,儒辉自呈体弱,请六爷准以还乡休养。这个消息倒真是出乎我的意料了,我本以为儒辉会以六爷逐他的名义而退隐,没想到居然是自呈,难道六爷不让他走?…不过,这样也好,只要能走了就好,远远地走,永远不要再回来了。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番天地,终是被儒辉寻到了,寻到了。

这样,我是真的可以走得放心了,六爷如果还想我能回去,那燕巧自是不会有险,只要,她能防着修月…

等我赶到神都时,十二皇子已抢在几个哥哥之前在神都登基,成了比较正宗的王上。兰裘生向他引见我,于是,我的到来激起了朝廷上下,乃至六爷豫王那边的骚动。众说纷纭,年轻的王上于光禄寺设群臣宴,文官武将,甚至幕僚都在宴请之列。我本意不想如此声势浩大,但兰裘生为显自己之名,自不会同意我更名而入,至于现在这种做法会引起六爷什么反应,他全不在考虑范围之内。我起初并不赞同,但转念一想,要在新朝立足,这个做法似乎更为快捷方便。只是,现在这么个阵仗,难不成还要让我舌战群儒?

“各位臣工,今日我朝迎来了威镇三军的女军师,平澜姑娘。”闻言,位于宾席首座的我轻抬起脸。王上离座来到面前,以一种超越君臣之仪的亲昵姿态拉起我,“平澜,你才胜诸葛,能归于我朝,真乃我朝之幸,天下之幸啊!”

我侧身一揖,不着痕迹地抽回手,“王上如此盛誉,平澜愧不敢当。新朝始建,王上年轻英武,继往开来,自当天下归心,平澜不过稍识大局而已。”这年轻的王上,权位还未稳固,但拉拢人心的手段倒学了不少。

“呵呵呵呵,今日你我君臣相交,不必拘束不必拘束。”

我敛身一跪,“平澜蒙王上如此厚遇,定当竭尽所能,粉身以报陛下。”

“快请起快请起!”王上手一托,我顺势站起,“来来,入座,入座。”

“谢王上。”但还未坐稳,对座一名文官便站了起来,擎着酒杯先向王上施了一礼,走到我面前。

“平姑娘。在下岳征。”

原来是曾经商州济丘周湖的坐镇军师,在与儒辉对阵时见势不对,偷马潜逃。不想,居然是混到了这里。我笑笑,欠了欠身,“岳大人。”

“久闻姑娘熟谙兵法,在下想请教姑娘,兵者诡道,以何为首?”

我扫了眼四周,所有人都朝我看过来,显然是下马威。但是仅凭你一个临阵脱逃的岳征也配?我淡淡一笑,“三十六计,自是走为上计。”

“走为上计?”他一愣,转瞬大笑,“如此,世上岂有胜仗?都成了逃兵了,哈哈哈哈…”

“大人此言差矣。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如若当初大人您未在周湖军中保得有用之身,如今又岂能位列朝堂为王上效力?”

他脸色一白,在座的官员中也有不少人知道他的底,当下席间传出几声哂笑。

我端起清酒浅酌一口,今日的口舌之争必是少不了了。果然还没等我放下杯子,又一个站了起来,一打量,却是薛温晋。我心底嗤笑,手下败将也敢加入这个行列?

“久仰姑娘大名。”

你我又岂止久仰?“不敢当。”我微笑着等他继续。

“据闻姑娘曾是嵇府里一个小丫鬟,如今却能声名鹊起,真是可敬可佩。”

听着周围响起的窃笑,我诚恳地看住他,“薛将军如此知己知彼,定能百战不殆了。”我与他在郦阳交手也不只一次两次,本以为他屡经败仗,会有所长进,没想却更胜于前。英雄不问出身,他以此开刷,岂不自打嘴巴?

不再理会他难看的脸色,我剥了颗葡萄放入嘴里。嗯…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前头蝼蚁催?眼前有形形色色的人站出来刁难我,我撑着笑脸打发了一个又一个。左侧,年轻的王上端坐着不动声色地喝酒。啧,真是要诚心以待,又岂会搞这些花样?不过是你做戏,我也做戏。你的戏,我不屑一顾,但我的戏,他可会懂?我会完成许诺,但无论怎么看,终是我负了他…

翌日,我受封为天官尚书,名是属于吏部,但因我身分特殊,而六爷已上折来讨说法,一时让朝廷纷争不断,所以,我的手中并无实权。充其量不过是一个言官,只有说话的分。初来乍到,我不急。此处地接羌蒙,北防一直是重中之重,前不久又传来新可汗即位的消息。看来为了建立威信,很有可能近期就发兵南下。要打仗了,自是少不得让我带兵,现在不过等一个时机罢了。

心思很散,相思是埋入骨髓的,许多事并不是想清楚就能做得到的,而我也只能如此,把全副心思投注到天下事上,才或有所解。不能闲哪!我将手头上的事一了,便晃向府衙对面的“回蝶楼”。这儿的茶沏得颇有功夫,小菜也入味,几日下来,我便成了常客。

“爷,您来了?二楼靠窗的东间,今儿有几位大人包了,您看是不是…”店小二一见我就迎了上来。

“不打紧,瞧着通透的的位子就好。”在军中待久了,这身男装便再也没换下过。

“成。东正间一侧还有个小间,就是窄点,但清静。”

“就这样吧。”

“好咧!您请往左阶,一壶太极翠螺,马上就到。”

我走入东小间,的确是个很小的阁子,但却无窗无户,于外围只设一排围栏,放眼过去,无甚阻拦,还真是空旷又清静呢!

上了茶,我心一静,隔壁嘈杂的声音便传了过来。

“…哼!那小丫头还以为自己得什么势呢!”

“什么了不起!不就是跟着嵇,那个小王爷在军中打了几次仗吗?依我看,那压根儿就是个暖床的…”

“崔大人这话也太过…想那平澜也是位女中诸葛,仗的确打得漂亮。”

“赵将军此话差矣,一个正经人家的女子应该安分老实地呆在家中相夫教子才是。哪有她这么混迹在一堆男人当中的?品行不端,这还有什么才德可言。”

我抿着茶,淡淡地听着,左仆射崔长河,已历两朝,深受先王的宠幸,算是托孤重臣,但为人贪财奸佞,多受范阶等人的贿赂,自是一丘之貉。

“…要我说,那,那嵇小子也不是什么好种!”

我眉微微一敛,端起茶呷了口。

“他与他娘都是一路货,长着一张妖气的脸…”

“不会吧?晋岑王据闻并不与倾国夫人相似。”

“啧。长得倒的确不像,但你瞧那样儿!哪有男人美成那样的?要不是为了那张脸,先王早就下手除了他了,哪容得下他到现在来坐大…当年他娘水倾国可是不逊于北地第一美人江怀沁的美人,先王不是还亲封其为‘倾国夫人’么?哼!也是个不安分的女人,居然妄想勾引先王,最后被嵇沧鼎赐死…也算是死有余辜,嘿嘿嘿嘿,你们不知道哇,当年我为逗先王开心,一起游幸嵇府…”

“崔大人所言恐怕言过其实吧。”

“言过其实?哼,当年我就任翰林供奉,身兼内相之职,先王什么事我不知道!就是当年刑钧的事也是我…呵呵,也是我亲眼所见…”

我闭上眼深吸了口气,原来,原来太妃居然还蒙如此屈辱!先王是个什么德行的人!性好渔色,贪得无厌。什么勾引!那样温雅圣洁的女子会去勾引先王那样的人?定是那老匹夫乘人不在,想上前调戏,调戏不成,恼羞成怒,太妃为保先爷免遭刑府剧变,才含冤而死…儒辉的母亲就是不愿受辱而自尽的。那崔长河定是设计坑害刑府的走狗!而太妃一事,定也是他一手挑起,一手策划。

莫怪六爷会留儒辉在侧,莫怪他见到那株冰玉雕成的倾国牡丹会有如此切齿之恨,莫怪他要多方谋划,亲手诛灭以泄毕生之恨!

原来…原来啊…

我睁开眼,感觉从心底深处泛起无比的酸楚,一层涌上一层,漫过心肺,直逼喉间。满溢的呛辣感梗得呼吸都困难万分,抓着木桌的手,指甲也掐入其中。崔长何!即使将你挫骨扬灰,也难洗你满身罪孽之万一!

我吐了几口气,任凭心中波涛汹涌,我仍是松开手,稳稳地端起茶喝了口,今后的路该怎么走,我已想好。掏出银子,正想付帐,却有一人坐到对面。那人一双灰眼紧紧盯着我,我于是又坐了回去,只见他从怀中缓缓拿出一块令牌,小小的乌木牌,上面有个“六”字。

我看着他,用手指蘸着茶水在桌上写了一句话,然后抹平,那人又看我一眼,抱了抱拳便闪身不见。

伊尹事桀君且待…平澜此生,定助六爷完成大业,此志永不更改!

第 52 章

六爷上的折一直压着,一时衍州军报频传,说是六爷出兵占了樊阳,并打算进占柳州。兰裘生与我通过气,崔长河一党的意思是把我交出去,以免六爷兵临城下,扰了他们的太平盛世。我心中嗤笑兰裘生,这是招摇我名字的必然后果!他现在可谓是骑虎难下了,只能听我的。前几日见了那个灰眼人,我就可以确定,六爷应该不会再为难神都,但我怎可让六爷空手而归呢?

崔党已是对立,那唯一能依仗的就是太尉沙琪,王上的舅舅,新立的王后沙氏的叔叔。依他的权势,本可在朝中只手遮天,但却偏偏有个崔长河与其一别苗头。况且,再过不久,崔长河的孙女就要被册封为贵妃了,据说美艳无双呢。如此一来,我若想在朝中有说话的份量,就只有借助沙琪的力量。

好在兰裘生也不是笨人,一夜密谈之后,他便重金打开了沙府的大门,并在王后那里也颇收了几个人心呢。这一线一安排妥,我便在朝堂上进言了:“王上,如今晋岑王举兵北犯,其军备整肃,兵力雄厚,固不可与之轻战。然我王初膺大宝,天下归心,世间才子莫不如幼鸟归林,咸与相附。平澜才庸,固当不惜,仍不自量力,请陛下以臣为始,咸纳天下名士。若陛下以天子之尊贵而效汉景诛晁之弱行,岂不令天下士子寒心?窃以为陛下失之。”

“王上,因尚书大人久居晋军,于军中大事了如只掌,且深具军威,臣以为晋岑王出兵实出于内心忧惧。如今天官尚书在我朝任职,晋岑王必定心有戒惧,此举实乃一石二鸟之毒计。一则可借朝廷之手除去一心腹大患,二可弱天子之威,使王上失去如此才士,以绝天下士子归附之心。请王上三思。”兰裘生立时跟进。

王上看了我半晌,“爱卿之言甚为有理,然何以退晋岑王之兵?”

这就不必我来说了,一旁首列的太尉沙琪立时出列,“启禀王上,臣有一计,可不动一兵一卒而退晋岑王之兵。”

“哦?太尉有何良策?”

“王上初登大宝,然众皇子叛乱,不遵遗诏,自立为王,柳州为三皇子所据;崇阳山与圆朵山之间伊河河谷为八皇子所占;九皇子、十皇子也在至河两岸拥兵自重。神都自伊何以南,兵乱纷扰,豫王冯定山又强夺洛州,臣以为王上不妨诏令晋岑王除叛柳州,并准其兵驻柳州…”

“太尉之意是将柳州拱手让人?若那晋岑王贪心不足,不肯罢休,再次举兵来犯,又当如何?”崔长河不待沙琪说完便一阵驳斥。

沙琪重重一哼,“左仆射大人到底只是文官,不谙兵事,晋岑王若占下柳州,右有豫王在洛州虎视,左有其他几个叛贼相防,如此牵制,他还有心力做什么动作?”

我冷眼相看,不发一语,任两派相争。有了王上可发兵除逆的诏书,又得了柳州,那些个牵制于六爷又算得了什么!有一就有二,神都如今分崩离析,正好吞并,而当神都有所察觉时,我的线应该也已布全了,到时察不察觉都无所谓了。现在六爷最大的敌人是豫王,神都这边不应于他有所分心。

廷议没有任何结果,但王上已有七心动,另外的三分应该就是对我的防忌了。果然。才三天,王上满孝,册封贵妃,百官便齐聚御花园中的尚仪阁贺喜。

席间自有歌伶献曲,范阶朝我看了眼,伶人就拨起琵琶唱了一曲《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心中一刺,却没表露在面上。此曲如此意境,含沙射的自是我的影子。转过脸,依旧与臣僚互相敬酒,装作没看见王上打量的目光。

我退避了,却没想到曾决这个曾在先爷手下做过一年兵曹,后反投崔长河门下的小人也敢出来刁难。他仿若一时兴起地接过伶人的琵琶,弹唱起来“…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远?跂予望之。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谁谓宋远?曾不崇朝…”

我冷笑一声,想以流浪卫国,欲归不得的宋人喻我么?小心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我反手掉转竹筷,击着酒盅以作和,长声而歌:“枯鱼过河泣,何时复悔及,作书与鲂鱮相教慎出入。”

我放下筷子,与会者有半数人朝我看来,我朝曾决冷厉地扫了眼,离座朝王上直直一跪,语出时已带哽咽,“王上,平澜平生夙愿皆在得平天下,使亲人子侄俱得安泰。自投得晋岑王府,心心念念,耗思竭虑,只道自己投得大将,能助王上一平天下,开我盛世太平。然,入军才知,晋岑王野心勃勃,其下谋士也多阴险狡诈,我七姐妹誓同生死,却因谌鹊嫉贤害能,只余四人,也是反目成仇。此仇此恨,我何以甘心!…我百般设谋,只为得报大仇,然晋岑王其心不小,视谌鹊为心腹重臣,我之忠心反为欲杀之而后快的罪证…我…我本已是必死之人,幸,幸得王上不弃,如此厚遇,此生已决意定当粉身以报陛下知遇之恩…然朝中多有大臣不信平澜能真心归附,王上,平澜生平所见能如此礼遇下士之英主,唯陛下一人,此情此恩,铭记终生。如若王上终当不信平澜之倾心以报,平澜愿以死明志!”说罢我一脸悲愤起身,作势欲撞石柱。

“拦住她!”王上一脸惊骇,待手下侍卫拦住我时,他才舒出一口气,安抚道,“君心如山岳,虽积金至斗,知汝不移。”他又转回头,朝身旁的人道:“今后不得再有人提及平澜的旧事,如违此令,必得重罚!范阶,就照太尉前儿提的意思拟旨。”

“是。”

我抹了抹眼泪,朝曾决看了眼,他明显地缩了一缩。

柳州的事基本平息,我便被拔擢为翰林供奉,几乎就是兼了内相之职。这是高位,但我无人,只靠太尉的扶持,极难有所施展,而要除掉崔长河一党,必须先断其爪牙如范阶、曾决之流。可是解决这些人,我不能亲手来。现在想来,唯一能用得上的就是兰裘生了。我小小转了个手腕,让沙琪出面,将兰裘生调到了吏部,成了吏部侍郎。如此,我的人脉便通过他,一一进入朝堂。

如今真的孤身作战了,身在异地,我忽然就觉得凌州是那样一个让人温馨的所在,即使那里也有阴谋,也有为难,也有伤害…但却是心之所系,情之所钟,纵然有着万般不能回头的理由,仍是如此的牵念。他…可好?前些日子有军情说六爷已与豫王在洛州均水交锋,小胜一场。他可是为着豫王的事烦心呢?还有燕巧…儒辉走了,她还会再笑出以往的快乐吗?…还有…修月、张烟,闳儿、小娴…原来恩怨也会因远离异乡而有所淡去…不能原谅,却已是恨下不心。在神都,我见识到了真正的后宫,内相的职务与身份上的特殊让我可以进出宫闱。也因此,我看到了那种帝王背后的辛酸与凄凉,成千上万被埋入深宫的女人,有老有少,有阴险有单纯,单无一例外地都带着阴暗的气息。这就是所谓的后宫生涯吧?

如今方知那曲宫人时常哼唱的小曲儿果真是情真意悲,不胜凄凉。“腐草舞萤火,垂杨只暮鸦。合欢枕畔苦忧煎,鸳鸯帐底难成眠;相思情无已,何堪红颜老,春花秋月空妍丽,良辰美景实奈何,痴心一片甚堪怜。离宫恒绝旷,兰艾苦摧藏,平生志念托东风,乞望颉颃不可得…”

今儿是既望,天边一轮圆月,清晖朗照。心中忽然就闪入一个念头,是不是,终有一日,六爷得坐朝堂,他的后宫也是这般阴暗凄凉?这个疑问就像蛛丝缠身,于心中留下一刻印记,抹之不去…

借着后宫争宠,我成功地让崔长河与沙琪的矛盾激化,我与兰裘生虽是太尉一党,但因此时已稍有羽翼,所举之人,所议之事反而更如我意。一切尽在掌握之中,而曾决这个叛徒也终于假着酷吏之手除去。

此时,神都西北的仲津与潼关均传来简书,羌蒙可汗率十五万大军急攻潼关与胡杨渡,已强占五个重镇,边关告急。沙琪欲举荐我为主帅,被我拦下。因为我知道,王上此人心胸狭窄,为人多疑,我若手掌兵权,只怕他会夜不安枕。但如果拜薛温晋为主帅,他也担心白白折了一员大将。毕竟我与薛温晋不和的事,朝野上下皆知。所以,出征一事,我不能提,相信王上也还想试一试,是不是一定非我不可,如果真是朝中无将,那他也只有损一个薛温晋来保他的宝座了。

又二日,即十月初三已入深秋,但前线的战况却是如火如荼,八百里加急的军报频传,潼关已快守不住了。被遣赴前线的薛温晋败绩连连,若不是念在崔长河的面子上,王上早就下令让其自裁。但也因为薛温晋如此不济,王上对于崔党也多有疏远。

终于,在僵持了十二天之后的十月初八,王上又征集了八万兵马,由赵黎佐领,我为军师,速救潼关。

我连着几夜不眠地与赵黎详究着军报中的所有情况:我军何以会连战皆败?敌军拿准了我军的什么弱点?

潼关,潼关,其南北长约六十里,东西约有四十五里,北临华河,南依高原,关背别望沟,关左有山,关右是河,关隘当险而立。关东高原夹道,仅容单马,行走五里,视力所及,只见一线青天,古人称关前五里暗六,即指此地。其城高耸峭立,南面与东南一隅,是顺山势之高下,削成垛口,这就把祺云山、凤仪山、象山、砚山、别望山等囊括于城中。正因着如此险峻,才得以一阻羌蒙凌厉的攻势。但是,光守潼关显然不行,羌蒙已夺下胡杨渡,只怕待其援军一到,潼关就成了瓮中之鳖,只待人取了。

赵黎的意思是先截胡杨渡,再反绕回去两面夹击潼关的围兵。这是一个大方针,但是胡杨渡地势平坦而开阔,羌蒙又多彪悍而骁勇善战的骑兵,伏不可得,战不可胜,要如何截住?北地的战场对于我来说是比较陌生的,南方地形多变,崎岖逶迤,山势起伏,多可设伏,但是北地就不同了。地势高旷开阔,平坦多利于骑兵,而羌蒙素以马上安家,这优势是我族农耕为业的军民所欠缺的。我仔细回想着师傅平日教过我们的东西,当年师傅驰骋中原,威镇北疆,他的话应该非常有用。

胡杨渡四通八达,东可接潼关,西可通伊河,南可达凤仪山,北可纳鹿原五镇。‘我可以往,彼可以来,曰通。通形者,先居高阳,利粮道,以战则利。’

“赵将军,你看这样可不可行?”我拿过地图,以手划线,“派出一队人马暗暗潜入伊河北岸,在鹿原的官道上断其粮草,这边再乘势出击…”

赵黎沉默半晌,忽然拍手叫好,“军师奇谋,赵某今日算是领教了。就照军师之计行事。”

十月十四日晚,据细作的回报,我领三万精兵伏于鹿原官道两旁的林子里,果见四更时分,羌蒙的运粮车队,长长地排了一里左右,由几百人押运而来。我待其整个入了林子,一声鸣箭,部众掩杀了出去,不过半个时辰,便将其粮草尽数截来。而羌蒙人逃得逃,伤的伤,我并没有为难他们。

“将粮草尽数烧了。”虽然这么些粮草烧了可惜,但这是敌方后部,带上了反为麻烦。

看着几十车的军辎烧光后,我掉转车轼,回军。明日天一亮,就该有胡杨渡一战了。北地的地形利于骑兵,也利于阵法,我在渡伊河之前忽然就想起了邱御幸的八元撒星阵法,似乎很可一用,就将布阵的详细方略都与赵黎说了,不知这几日他练得怎样了。有多少成效便有多少破敌的希望。

正行着的马忽然打了个趔趄,车身跟着一震。我默然看着副将替我将马换过,鹿原马彪悍而壮硕,比之‘黑魁’也少有逊色…当日共乘一骑,死里逃生,那激越的呼息竟似仍在耳边,生死与共…那时的颤抖是为了他?是为了自己?亦是为了这份认定?…回营之后,练习马术,不能再拖!…谁竟想这一搁便再无机会了…如今我依然会随身带着滇云的白药,却没有人再在耳边提醒一名好军师首先要做到确保自己的万无一失的话…

心中黯然,莫道不销魂,相思甚处已成痴…然,我纵是不能与你相守,也要助你打下这大片江山,遂你心愿,也全我情意。

我抬头深吸一口气,就从平定边防开始吧…

待我回军在胡杨渡与赵黎会合之时,赵黎刚刚大胜了羌蒙一仗,迫使其军后退了十里。我一入军帐,赵黎便笑着向我道:“哈哈,军师妙计真是出神入化,那八元撒星阵法变幻莫测,所向披靡,打得那些蛮人…唉,要不是所习未久,阵法变幻上多有生疏,此战必能擒来那名羌蒙悍将杭木顿…”

杭木顿?怎么好似在什么地方听过?我心下有些犹疑,但并未深想。“赵将军,趁敌军锐气初挫,我们不如来个再接再厉怎样?”

“夜袭?”他眼睛一亮。

我轻轻一笑,“平澜谨遵将军将令。”

才过戌半,我军六万兵马偷袭十里外的敌营,敌军毫无防备,被打得丢盔弃甲,狼狈逃窜,只可惜其大将杭木顿率了三千兵马突围而走,但不管怎样,我军初战大捷,潼关之围得解。军报上传,直气得苦守潼关的薛温晋脸色发青。

我军重夺胡杨渡,将鹿原夺回两镇只是巧袭,毕竟兵力不足,敌军还是会再来。果然,才隔两日,羌蒙军卷土重来,又领七万精兵在离我军营寨十里处的肥羊坡下寨。赵黎这几日勤习阵法,撒星阵已练得颇为纯熟。获悉羌蒙再来,当下夸口要拿下杭木顿来立头功。

我对于军功全无兴趣,只想早点解决战事,北地的冬天极冷,还未到十一月,却已下过了一场小雪。天骤然冷下来,但军中军备却极差,许多兵卒都无冬衣佐身,这仗拖得愈久愈为不利。还有一点,与羌蒙战,还不如与羌蒙结盟。羌蒙是近年来日渐崛起的部落,但其仍多受东北一带的突利汗王的压迫。而于神都,突利汗王早在十年前就夺了同西十六州和科沃地区大片肥嫩的草原。如果能与羌蒙联手,一西一南夹击,夺回同西应该不是太难的事。只不过现在看起来,羌蒙的可汗似乎只意在报连年来神都对其的不公正待遇,而没有想过更图大事。

那打也只能是打了。“赵将军,敌军此次来战,语出狂妄,必定以为上一次我军只是侥幸取胜,因而定会托大的倾军来袭。不如,我军乘机袭取了他的营寨,让他腹背受敌?”

“嗯,此法也可行。那依军师之见,多少人马去袭敌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