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得知婉蓉的死讯,陷入一片沉默。棠宁将长生抱给赵鸿飞。

赵鸿飞看着自己的孩子,泪如雨下。

赵文素说要给他重新娶一房,被他拒绝了。

他说自己不懂管孩子,把长生托付给棠宁教养。赵文素默认了这个主意。

过了些时候。

梅玉怀孕九个月,就要临盆。她每天在花园里散步,活动身子。一天,她在桃花树下遇到了赵鸿飞。桃瓣纷飞,看不清楚他眼中的情绪。

赵鸿飞一身劲装,背负弓箭,依稀是初见时的装扮,人却成熟了许多。他告诉梅玉,“我要跟朋友去狩猎,好好游玩一下。”

梅玉觉得很好,“不错!你去玩一圈回来,估计就能看见两个妹妹,或者弟弟了。”

赵鸿飞笑了一下,望着她认真地说:“梅玉,可以拥抱一下吗?”

梅玉愣在当场。

他也没有等她回应,径自上前,轻轻搂住她肩膀,小心翼翼不压到她过大的肚子。

梅玉还没反应,下颌就被抬起,唇被一片温暖覆盖住。

相比拥抱,这个吻很用力,青年的气息强有力地灌进口里。赵鸿飞狠狠吮吸过后,干脆利落地放开她,走得很潇洒。

“我走啦!祝你幸福。”他留下这么一句。

秋天结束后,他也没有回赵府。他写信回来,说自己跟朋友看中了商机,在外面做生意,暂时不会回昌州了。

梅玉读完信,想起赵鸿飞出现的时刻,总是有纷飞的桃花。

少年的感情能结束在这么美丽的背景中,已是上天的厚待,不是吗?

注1:致仕,退休的意思,唐代的行政制度。我找不到宋代怎么样,就拿唐代的来凑数了。

作者有话要说:想来想去,还是下不了决心,该给棠宁什么样的结局。好烦恼!!!

结局

十年后。

梅玉和棠宁两人在一处处理家事。

两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从外面冲进来,一前一后扎进梅玉怀里,其中一个大声说:“娘,光中又被学堂夫子骂了!”

梅玉摸摸她的脑袋,正要说什么,旁边的棠宁笑开了:“樱月,他为什么被骂了?”

另一个叫道:“因为他没背出书来!”

正吵嚷着,一个小男孩跑进来,蹦进棠宁怀里:“娘,她们乱告状!夫子不过说我两句罢了,哪有骂!”

“那你是不是没背出书来?”棠宁端过一杯茶给他。赵光中接过来咕咚咕咚一口气就喝完了。

“我就最后一段有两句没背熟!”

“赵光中,你是整个段都没背!”赵菊慧大声戳穿他。

梅玉说:“陈妈给你们做了桂花糕,在百花院里,你们不去尝一尝?长生哥哥已经去吃了哟。”

她这话一出,三个孩子顿时不吵了,一股脑儿往外冲。梅玉在他们身后提高声音:“慢点儿,别摔着了!”

结果他们跑得更快了,一溜烟就没了影子。

梅玉笑得眼泪都出来了。

棠宁望着她,“就是,你要多笑笑才好。”

梅玉笑完了,喝一口茶:“还说我,你自己不也一样,不肯去平州么?光中都是十岁了,那么久了,你也该放下了。”

棠宁低声说:“不知道为什么,或许再等等吧。”

这话头要回到十年前生孩子的那天。梅玉和罗薇姝是同一天生产的。

那天早上吃过早饭,梅玉首先开始阵痛。家里早有准备,请了产婆来,热水白练拿好,人送进产房。可能是梅玉个子比较高,骨架大,疼了不到一个时辰,就很痛快地产下两个白白胖胖的女娃娃来,没受多少苦。

产婆这边才刚刚洗好婴儿,就看到棠宁那个院子的小蕙慌慌张张跑过来:“产婆产婆!快来,我们院罗姨娘也要生了!”

产婆还没反应过来,就被风风火火地拉走了。

同梅玉利利索索就生下来不同,罗薇姝养胎时好逸恶劳,贪吃了太多补品,比孕前胖了不止一点半点,肚子里的孩子太大了,脑袋在产门处堵住,造成大出血。折腾到了晚上,生出个大胖婴儿,是个带把的,喜得全家合不拢嘴。

罗薇姝却是伤了元气,熬过两月就不行了。生下的儿子取名叫作“光中”,给棠宁抚养。

办完丧事,经历了家难的赵礼正越发体会到贤妻的可贵,要带棠宁去任上。棠宁以要伺候公公为由,竟然拒绝了。赵礼正知道自己伤了她的心,不敢强迫,自己孤身回了平州,十年来并未再纳妾,以明心志。

梅玉劝解过她,“既然大少爷幡然回心,大奶奶你何不放下心结,好好开始过呢?”

每次棠宁都说:“再等等吧。”

如今一等,孩子都十岁了。她早修炼得不动如山,还是没有下定决心要去丈夫身边。

两人沉默了一会儿,梅玉说:“我要回去了,怕老爷有个什么事。”

棠宁握住她的手,“你别太担心。大夫说这病得慢慢养着。”

梅玉勉强一笑。

自狱中出来后,赵文素的身体其实调养得挺好的。就是右腿拖得太久,无论用什么药,走路都有点跛。这么多年好端端的,他和梅玉就没上心。

不料今年头他忽然发起高烧,请了大夫来看,说是腿伤引起的溃烂,邪风入肺。病拖了大半年,请遍了有名的大夫,都没有起色,梅玉这才着了慌。

赵文素半靠在床头,脸朝着窗外,看着绿竹影影幢幢,不知在想什么,眼睛亮亮的。因为久病在榻的缘故,他现在很瘦。但霜白的两鬓和几道周围,丝毫不损他的英挺。

梅玉吓了一跳。赵文素这个月腿都疼得下不了床,今日竟自己爬起来了。

她端着药走近床边。他忽然捉住梅玉的手,“刚才,我梦到兰卿了。”

梅玉怔了一怔。

赵文素着魔了一样,继续说:“兰卿是怪我那么久没有去找她。她召唤我去呢。看来我这病拖不了多少时日了。”

梅玉心里一阵发寒,勉强镇定下来,装作若无其事,握住他的手温柔地说:“简白,你饿不饿?我给你熬了鱼片粥。”

赵文素摇摇头,一阵猛烈的咳嗽,重新倒回床上,叹着气:“我和兰卿做十七年夫妻,然后又和你过了十多年。是时候去黄泉陪她了。”

梅玉冷静不了了,“你必须给我好起来。否则你去了,我跟着你去。”

“你说什么浑话呢?你还年轻,日子长——”

梅玉泪水如断了线的珠子,“我说的是不是浑话,你心里难道不明白?”

赵文素无语地望着她。梅玉赌气地爬上床,赖到他身上,紧紧抱住,“你不许乱说话吓人!人家听了心里难受!”

他哭笑不得。梅玉都三十岁了,偶尔在自己面前还是个小女孩似的。

轻轻抚摸着她的头发,他感慨万千。

这么多年相濡以沫,他也知道梅玉对自己的心。

什么时候,你从对我生疏警惕,变成了倾心相待?

是一夜未眠守护你吃药的时刻?是那个寒冷的冬夜,你独自在灯下坚持等门?还是醉酒时怜惜的一吻过后?

原来,已经经历过那么多了。

赵文素又望了一眼窗外繁盛的百花,艰难地说出口:“这几年,鸿飞在外面,做生意赚大钱,却孤零零的,不肯再娶。”

“是啊。”梅玉不知道话题为什么突然转到这上面来。但能让赵文素不再说什么死啊死的话,她就赶紧接口了。

“将来,谨言和鸿飞肯定要分家,你没有儿子。可该怎么办呢?”

梅玉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不明所以地看着他。

“到时候,你就去陪陪鸿飞吧。”赵文素用尽了力气,才说出这么一句。

犹如一个响雷炸开,梅玉愣住了。她不知道赵文素什么时候洞悉赵鸿飞感情的。慌乱过后,升起一阵恼怒。

“你,你什么意思?”她睁大眼睛,愠怒。

赵文素又是一阵憋得脸通红的咳嗽。梅玉见他这么辛苦,一时心软,忙扶住他拍背。忙乱过后,赵文素躺在床上,闭着眼睛,疲惫不堪地睡去。

两人也没有再提起这个话题。

梅玉终日陷入惶恐不安中。

赵文素的病一天比一天沉重,终究回天无力,于冬至那日去了。

赵礼正、赵鸿飞、棠宁、梅玉,长生、光中、樱月、菊慧都给他戴孝。

梅玉哭晕了几次。她望着静静躺在灵柩上的人,总是不能够相信,他竟这么去了,留下自己和两个女儿。

出殡之后,公务缠身的赵礼正需立即返回平州,动身之前他再一次问棠宁要不要跟去。

梅玉说:“大奶奶,你去吧。不要等到失去了才痛苦。”

已经不再年轻的棠宁微微一笑,点点头。

三年过后,梅玉终于摘下身上的孝服。

赵鸿飞回来接她。

走之前,梅玉站在老宅门前,注目良久。

这个家,承载了赵家曾经的悲欢离合。想不到赵文素一死,就散得这么彻底。如果她有儿子,可以继续住下去的,可惜…

“娘亲,走吧,二哥哥等好久了。”樱月扯了扯她的袖子。

梅玉回头一笑,“好,出发了。”

赵鸿飞站在马车旁,笑得依稀如初见时那般灿烂。

作者有话要说:终于结局了。哦耶!!!!!!!!

番外之赵樱月

我叫赵樱月,已满十五岁,明天就要出嫁了。

夫家家世显赫,是鼎鼎大名的前大理寺卿宋提刑的孙子,前年的探花郎、江苏盐课宋延戈。

听说…是个很有文采的才子。

我大哥赵礼正是一州之首,二哥鸿飞则富甲一方,算得上是门当户对的亲事。

对着镜子,我卸了妆。望着酷似母亲的容颜,我有些恍惚。

娘亲抱着枕头走进来,她今晚要跟我一起睡。这是习俗,新娘出嫁前一晚上,都要有经验的女人陪睡,细细讲解闺房之事。

我们上了床。

娘亲还像我小时候一样,用力亲了亲我脸颊,“我的女儿长大了,要嫁人了,再过半年,菊慧也要成婚。”

她的怀抱很温暖,我撒娇地望她怀里蹭。仿佛回到了过去的岁月。

小时候,我们赵家可热闹了。我和同胞妹妹菊慧,跟我们差不多大的侄子长生和光中,还有比我们大了好几岁的侄女荷舒。

辈分可够乱的,我们小,总是记不住,干脆就互相叫名字,在一起玩耍,读书,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

百花苑里种满了五颜六色的花朵,是我们的天堂,我们在那里捉迷藏、过家家、野餐…吵架,和好…

父亲赵文素给我们安了一个秋千,每天都被我们霸占住了。

他有时候无奈地摸摸我的头,笑着说:“我本来是要装给你娘的,却被你们这群小鬼头看上了。”

我朝他嘿嘿一笑。

傍晚我们吃晚饭。这点空余时间,就把秋千让给父亲和娘。

我们从屋子里望出去,可以看到父亲站在秋千后,一下一下,帮我娘推秋千。我娘跟个孩子似的,高兴得不得了。

妹妹噘着嘴:“哼!爹爹就是偏心,叫他推我,他老说没空。你看看,现在就有空跟娘亲一起玩!”

我点头同意!

转头看去,夕阳给他们两个镀上一层淡淡的金边。两个人影偎依在一起,很温馨幸福的样子。我骄傲地说:“我以后要嫁给爹那样的人,学识渊博,学问高,脾气又好!我爹最好了!”

长生不服气:“切!我以后要像我爹一样,做生意,赚大钱!”

光中叫得最大声:“我爹才是最厉害的,我以后也会当大官!”

我们争得面红耳赤,一定要争出谁的父亲才使最厉害的。

“啊——”外面传来惊呼,打断了我们的争吵。

我扭头一看,原来是娘跳下秋千的时候不小心崴了脚。父亲紧张得不得了,半抱着她,连声询问。

娘在他耳边说句什么,嫣然一笑。

我就看到父亲呆呆望着娘,愣得差点松开了手。他耳朵红到了根。

父亲走路也是有点拐的。他们搀扶着彼此,一路慢慢回了房间,想来是去搽药了。

荷舒竟然也脸红了,她长我们几岁,不知道看出了什么,“快来吃饭吧,别看了!等会儿爷爷出来看到我们还没有吃完,又该挨骂了!”

父亲常常打趣:“梅玉啊,你就像我多养了一个女儿,不,养你可比养女儿费心思多了。”

我娘就推他的肩膀,要他别在儿女面前瞎说。

我娘是父亲的小妾,不过在府里,我和妹妹的地位一点儿也不比长生他们底。下人对我娘也是恭恭敬敬的。

所以后来,给我和妹妹物色夫婿时,媒婆们可是当作正室的女儿去游说的。

父亲死了之后,娘亲她哀痛之切,令我难忘。

她曾经想跟着去,我和菊慧哭着扯她也不改变主意。后来,大哥冷冷说了一句:“姨娘,你不在了,樱月和菊慧两个没人养,我就托人找找人家,早点嫁了算了。你也好解脱。”

我知道大哥只是想她清醒过来。

娘亲倒真被吓着了,再也不敢提寻死之事。她迅速恢复精神,好好教养我和妹妹,静心给父亲戴孝。

“你过门之后,不能再这么娇气…”娘在我耳边絮絮叨叨。想着明天的婚礼,我自己也兴奋得睡不着。

当谈到…呃,服侍男人的问题上时,一贯爽快的我也不可避免地脸红了,沉默着听她说,不好意思插话。

不过我心痒痒的,我还是忍不住悄悄问了句:“娘,以前你和爹,也有用到刚才说的锦鲤吸水吗?”

娘似乎被噎住了。我趁着朦胧的夜色偷瞥她,心里又得意又害羞又好奇。

“嗯,有的。”她憋了半天才说。

“那我爹…嗯…”我羞了好半天,“嘿嘿,有你说的那样舒服吗?”

“这个,等你新婚的时候用用,看看你夫君的反应就知道了。”娘挤出这么一句话。

我偷笑了好久,忽然又黯然下来。娘已经守寡五年了,我刚才是不是太不懂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