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为卿盘算(1)

行进中 的车顶,额头的浅痛,以及一双愧意隐隐的双眸……当同样的事情经历第二回时,极端令人不喜。

冉晴暖再度闭上眼睛。

“冉 冉~”遂岸坐在车厢一角,双手抱膝,怯怯发声,“我错了。”

她拽紧身上薄毯,翻身将那道声音置于脑后,

“冉冉,我错了。”遂岸向前挪了一寸。

她不作理睬。

“冉冉,我错了,给你打手心~”

世上若有晓得不屈不挠之真谛者,非南连王莫属罢?她不得不缓缓坐起,道:“家父对你说了什么?”

“关于贵国太子的一些往事。”

她沉默良久,道:“知府将先帝驾崩之讯传来时,我便知道有如此一刻,太子从来不曾放过任何忤逆其心意之人。可是,我以为家父至少会与我商量应对之计。”

“冉伯父爱女心切……”

“而你做了爹爹的同谋。”

“嘿嘿。”他傻笑以对。

“那么。”她秀眉轻扬,“这辆车正驶往何处?”

“冉伯父命我带你返回大氏国。”

“你正在照做?”

“我如果真的照做了,冉冉必定对本王失望罢?”

“所以它正在驶往哪里?”

“正在兴岚城外的广阔原野上徘徊。”他呲出一口白牙,“冉冉事亲至孝,绝不会让伯父一人独自面对那个暴戾恣睢的太子。而在冉冉清醒之前,我不想有负伯父的请托,惟有多绕几个弯路。”

她推开窗有挡帘,看着外方世界,胸臆倏松,轻声道:“多谢。”

“我做对了罢?”他一脸邀功请赏的雀跃 。

她难忍莞尔:“对极了。”

他喜不自禁:“方才,遂洪禀报伯父已经踏上进京之路。”

她忖了忖,道:“南连王可否将晴暖送到兴岚城东广街?”

他欣然应允:“可以是可以,不过晴暖在这个时候去那边做什么?”

“之前曾听管家说过那边有两家愿意做长途生意的车行。父亲的车已经上路,晴暖不能回家惊动家母,只有租车上路。”她摸着身边的两只包裹,笑道,“所幸,行装已经打点妥当。”

他整人顿时落寞而惆怅,弱弱道:“冉冉此刻明明正在坐在一辆车上,为何还要租车上路?难道是嫌弃本王的这辆车太过寒酸么?”

她挑眉:“南边王愿意将车借给晴暖?”

“非也非也。”他大摇其头。

她眉心起颦。

他双手抱拳,揖首作礼:“本王将和冉冉同车而往,一路之上还请多多关照。”

她一怔。

“容本王为冉冉释疑。”南连王推车车厢后窗,指着后方一辆华车,“那上面盛满了大氏国南疆南连王恭贺大云新帝登基的重礼,本王受邀出席大典,造访礼仪之邦,怎可空手而去?”

“王爷接到了邀请?”

“接到邀请的是国君、国后,左右也要派使臣前往,本王身为南疆藩王,又是国后之弟,自告奋勇有何不可?国后很乐意本王借此机会走方冉冉长大的故乡,了结过往那段残缺破碎的情殇。”

“这是几时定下的事?”她问。

“一日之前。”

“我睡了多久?”

“可以不说么?”

“请务必坦言。”

“五天。”

她默然。

遂岸闪着纯洁无辜的双眸:“这是本王苦思了一个时辰想出的两全之策,冉冉觉得不好么?”

第135章 为卿盘算(2)

“阁下 为了便于安排一切,故而令晴暖昏睡了五日之久。”她似笑非笑,“晴暖不胜感激。”

遂岸 傻笑三声:“因为我知道晴暖一旦苏醒,必定要随着冉伯父共赴险地,只有先派八百里快马赶到熙桑城,向国君、国后请缨此次云国国都之行,可就算八百里的快马,往返至少也需要三日,本王便在暖晴的膳食内加了安眠散。声明:因为是素问制成的药,本王才敢放心对冉冉使用。”

她颦眉:“这五日内,我一直睡在这辆车内?”

“啊,明白了!”遂岸恍然大悟,“冉冉是忌讳着男女之防罢?这一点无须担心,一个时辰前,冉冉还是睡在一户民居内,由一对农妇母女照顾。因此,你身上的这套衣裙绝不是本王为你换……”

她明眸横去。

他当即闭口不言。

她沉吟多时,道:“阁下既然要以大氏国特使的身份前往万安城,晴暖就扮作阁下的随从如何?”

“嗯?”他眼前一亮,“冉冉要做本王的随从么?”

“扮作阁下的随从而已。”

他得意泛笑:“一日为主,终生为主,冉冉跑不掉了。”

她无意理会他的自说自话,眼角擦过窗外那匹马鞍空置的白马,道:“阁下的爱马仿佛甚是寂寞。”

他略见委屈:“冉冉在赶本王走么?不想与本王同处一室么?”

她幽幽一叹:“南连王见谅,奈何晴暖近来服食安眠散过量,此刻昏昏欲睡,王爷可介意给晴暖一点空间?”

他倏地消失。

她也当真躺平身子阖目养神,趁机厘清脑中千头万绪。

太子,公主,万安城,并未随着父亲的致仕还乡退出她的人生。无论以何种方式,过去总会找上门来,改变现在,改写将来。

岁月浮茬,万物皆会改变,运转的时光内,何人何物会成为铭刻心头的记忆?岁月流逝,谁又能始终不离左右,在明灭起落的光景中携手驻足?

她失笑。

从秀丽公主的身份中脱身,脑中便多了一些儿女情长的闲愁轻绪呢,不像自己,也与那个一度欲以自身弥消大云与大氏两国未来战事的“秀丽”相差甚远。

“冉冉,本王把紫檀琵琶带来了。”遂岸贴在窗边道,“想不想弹上一曲?”言间,不等她应与不应,那物件已经递进门来。

“王爷一直带着它?”言下意是,倘若一直带着,为何现在才给?

“上面镌有大氏国的文字,本王恐为冉冉招惹是非。”而南连王,似乎精通读心术。

她窒了窒:“王爷的心思到底是粗疏还是缜密?”

“诶?”他喜气洋洋,“冉冉在探究本王么?”

“并没有。”

“在害羞?”

“晴暖不胜药力,姑且小睡片刻。”

“……”呜,好心虚,谁教下药的人是自己?

冉晴暖指尖抹过琴弦。

长古山内,它是一个忠诚的良伴。大雪纷飞之夜,它沉沉低吟,赞颂雪中寒梅;狂风大作之时,它铿锵发声,和鸣风之狂啸。勉励与希望,是它从未放弃的激昂背景。

“冉冉,我们就要踏上官道,沿路会有各方的驿站岗哨按邦交之律查验异国使节,你换上放在你包裹下的那身男装罢。”

再问:此人到底是心细如发,还是粗放不拘?

第136章 惟吾不变(1)

大云国京都万安城。

作为一 国之都,龙气盘踞之地,天家富贵之乡,自有一番车水马龙繁华似锦的盛世景致。即使是在大氏国脱离游牧生涯在沙漠中建起城镇之后出生的遂岸,面对这千年形成的气象,也微有震撼。

“嘉 岩城和熙桑城两城的人口,也怕不及这一条街上的人数。”行走在熙攘行人之间,遂岸道,“而且他们卖东西一定要高声吆喝不可么?还吆喝得有声有调?”

相比好似初见城镇的乡村孩子一般好奇的南连王,一身男侍装扮的冉晴暖目不斜视,道:“一方水土而已,尤其之前因为先帝驾崩默哀一月,如今新帝登基重开商市,当然分外热闹。”

“在汉人书中说到士农工商,把商人放在最末,且处处贬抑,语多讽刺。可是这整条长街,若是没有商人,谁来叫卖?谁来造就这派繁华?”他颇多不解,“无农不稳,无商不富,没有商人的大兴利市,一个国家的生机何在?”

冉晴暖轻掀秀眉:“建立一个国家或者只需要十几年的戎马厮杀,使一个国家长治久安,就须有一套运行百年的国策政略。三司六部的各司其职,正是为了使他们在自己的国土内种植粮米,交换贸易。但为君当政者,为自身考虑,势必倡导民众轻利重义,从而忠君爱国。”

“那些制定国策者,若非来自世家的士子,便是在农家寒窗苦读了十几年的书生,自然将劳心者、劳力者放在前方,而做得好的商人,所拥有的富足生活令他们无论哪一方都会有所不及,于是大加贬斥鄙夷。”

她丕地失笑。

他两眸大瞪:“冉冉笑什么?”

“阁下还未成为花商,便开始为天下商人大鸣不平了么?”

“有么?”他想了想,的确有此嫌疑,呲牙一笑,“其实嘉岩城内也有许多为富不仁的商人,但这并不代表整个群体该遭此轻视,本王若是做了商人,也一定要做个成功的商人,靠着头脑和双手令自己衣食无忧,何耻之有?”

她笑而不语。

“啊!”他倏地止步,恁是警惕地看她,“冉冉是士子之女,不会看商人不起罢?”

“倘使我看他们不起,阁下又如何?”

他苦恼思索:“本王尽力做一个有格调有良心的商人,总可以罢?”

她嫣然:“我有告诉过你,冉家的祖上也有从商者么?”

“真的?”他喜笑颜开,“我们果然是天生一……”

“听说了没有,各位?那位大学士冉大人的事?”

身后是一家茶馆,几位在路边饮茶的客人说着闲话。因为距离极近,“冉大人”三字极为清晰,她不由向那方行近几步,避开过往人流安静倾听。

“是三年前辞了万安城府尹的那位冉大人么?”

“就是那位冉大人。文渊阁大学士,万安城府尹,还是两位皇子一位公主的师傅,替老三叔家的二小子洗清冤屈,将骚扰咱们整条街商户的恶霸赶出京城,做了数不尽好事的那位冉青天。”

“冉青天不是辞官回乡了?”

“昨儿一位在大理寺当差的同乡告诉我,前些时日,冉大人奉命回朝主持新帝登基大典,可不知怎地就被关进了大理寺大狱。”

第137章 惟吾不变(2)

冉晴暖一震。

“怎么 回事?”茶客之一问。

“罪 名是什么那同乡不知道,连他的上司也不明白,只晓得冉大人现在正被关在大理寺大牢里。你说冉大人好端端的进京替新帝操办登基大典,怎就成了罪犯?”

“说不定是知人知面不知心,越是道貌岸然的人越会有一些见不得的勾……”

“闭嘴!”另一人张口痛斥,“你这话用在别人身上也就罢了,冉大人那样坦荡磊落的正人君子,是你能说的么?”

“不过是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已,王兄何必计较?”

“就算是闲话,也不能诋毁好人清誉!”

冉晴暖眉心紧颦。

一直立于她身后的遂岸轻轻握住她手臂,带往最近的一处僻静小巷,凝视着她微透苍白的面色,沉声道:“我们来此地原本就是为了救冉伯父,这是我们早已预料到的情形,不是么?”

她轻摇螓首:“我以为,父亲毕竟是两朝老臣,那人纵算意欲刁难,为顾忌群臣眼光,也不会做到太绝。现在看来,他将父亲下狱只是第一步,接下来便是坐实罪名,而后……”

“别吓自己。”他爽朗一笑,举臂道,“走罢,我们消息打听到了,回氏国馆商量对策,有本王的智慧和冉冉的聪颖,双剑合璧,天下无难事!”

看着那道潇洒快意的背影,她为忧忡填满的心房为之一松。

在这个人面前,佛纵有万丈深渊临于足下,后方仍有万里阳光待你回头,仿佛只须他的振臂一呼,天下当真再无难事。

“冉冉?”他回首,“不回去么?”

她一笑:“回,要回的。”

回到氏国馆,一封请柬放在案头。

今日,遂洪负责将贺礼送往礼部,一个时辰后,这份请柬即递达过来。新帝登基,各处为不成为三把火下的牺牲物,效率也随之焕然一新。

“因为我没有赶上新帝的登基大典,新帝特地在问天阁设宴,款待我这个大氏国特使。”遂岸拈着请柬,对其上精致云纹的图案颇有兴致,来回揣摩。

冉晴暖沉吟:“能在问天阁设宴,意味着新帝对与大氏国的邦交甚为看重。寻常的蕞尔小国,采雀阁即是最高规格。”

“哦?”遂岸笑,“那岂不是最最高规格?”

她淡哂:“大氏与大云接壤之处甚广,撇开那些高山阻挡之地,尚有近百里的平坦之区。大氏国的强盛早成为大云当政者的心头之患,不然先帝也不会由着太子把自己最爱的女儿远嫁大氏。”

他若有所思:“照这么说,无论是先帝,还是新帝,都很重视与大氏国的邦交。我们须在这个地方多加揣摩才行。”

她心中一动,颦眉思索。

他见她如此,也不急于打扰,只摆弄着那只请柬左右翻看,低言咕哝:“大云的手工工艺远超大氏,等我和冉冉大婚时,要做出比这些还要精致的请柬才行……怎么做呢?是请几位手艺高超工匠到大氏国,还是派人到此这边拜师学艺?”

她明眸觑横:“王爷?”

他当即憨笑:“本王想主意的时候,只有反复自言自语时,方有灵感突发。”

“您的灵感突发了么?”

“有了。”他将请柬拍到桌上,“他为难伯父,我们为难他!”

第138章 佯狂引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