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从一开始和李文琦面对面,就一直注意着她有些起伏不定的情绪。当子妤看到对方眼中的疯狂时,身子只轻巧地一闪就躲开了。

子妤这一闪开,自己当然没有受到任何伤害,可李文琦就惨了。她全完没想到这么近花子妤都能身形灵巧地躲了,来不及收住动作,整个身子就那样直直的往前倒了下去,以脸贴地,摔了个狗啃泥。

这么大的动静,也将丁三院落的人都惊动了。

大家都从屋里开门出来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发现李文琦背向上脸向下地趴着,胆小些的立马就惊呼出了声。

章二百二十 再遇宴请

李文琦的背面朝天,茗月和刘惜惜的错愕不知,还有花子妤的冷眼蹙眉......这情形,院内的秀女们你看我我看你,都闹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还好有两个与李文琦叫好的官家闺秀赶紧上前扶了她起来,可眼看着那一张被摔得头破血流的脸,两人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也不知谁去给宏嬷嬷通风报了信,只见她急匆匆带了两个宫女一起赶来,后面竟然还跟着脚步匆匆的黄嬷嬷。

“谁来说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既然刚才一问无人应答,宏嬷嬷又拔高了声量再次问道。

李文琦肿着一张脸,刚想开口却觉得压根一痛,竟和着血突出一颗门牙来。眼见自己的牙齿在地上滚远了,两眼一黑,就那样昏了过去。还好一左一右两个秀女将她搀扶着,不然后脑着地,恐怕比先前还要摔得惨些。

“宏嬷嬷,我看到是花子妤和李小姐起的冲突,之后李小姐就那样了,肯定是花子妤动的手。”

竟是胡杏儿尖声突然嚷了起来,脸上还挂着惊慌不定的表情。

“子妤姑娘,可是杏儿姑娘说的那样?”宏嬷嬷显然不信,可当着所有人的面,却不得不问。况且这个胡杏儿可是花家班的人,连她都那样说,岂不是真有可能!

茗月急了,刚想开口替子妤辩解,却被拦住。

只见花子妤蹙了蹙眉,看向李文琦的眼神带了十二分的可怜,却丝毫没有任何同情。转而这才向宏嬷嬷回话道:“嬷嬷你也看见了,李小姐是正面朝下摔了的,而我的位置却是在她的身侧。若是我和她起了冲突再动手,又怎么可能让她摔成那样呢?我想稍微有点儿头脑的人都应该看得出来,是李文琦扑向我准备动手,而我闪开身后她才自己站不稳摔倒的。”

“这......”花子妤一番话说的有理有据,叫嚣着想看花子妤笑话的胡杏儿这下没什么好说的了,只嘟囔道:“你明知李小姐扑过来还躲开,这不成心让人家摔跤吗?”

蹙蹙眉,子妤看了看胡杏儿,只觉得此人愈发地讨厌。本来此事就与她无关,且大家都是从花家班出来的,应该彼此照顾才对,她反而这样刻薄挑唆,于是子妤冷笑道:“以杏儿你的意思,有人要踩你的脚,你会主动伸过去说麻烦您踩重点儿吗?还是你生怕一旦躲开,那踩你的人会把脚跺疼不成?”

面对花子妤的讽刺,胡杏儿愈发的恼了,有些气急败坏地嚷道:“你就这张嘴厉害,三番四次和李小姐起了冲突,你当大家都是瞎了眼的吗?李小姐已经忍气吞声了,你还不依不饶的,海她摔成这样都昏了过去。”

越说越激动,胡杏儿开始口不择言起来:“也不知贵妃娘娘看上你哪一点!我看,你做秀女,简直是侮辱了咱们花家班的声誉!”

“放肆!”

却是黄嬷嬷突然开口呵斥了胡杏儿一声。

只见她两三步上前来,向着宏嬷嬷身边的两个宫女吩咐道:“这秀女公然开口侮辱贵妃娘娘,论罪当掌嘴五十。”

两个宫女自然知道黄嬷嬷的来历,当即就应了,一人一边上前就去架住了胡杏儿。

“你这婆子是什么人,竟敢对我动手!我可是今届应选的秀女,其实你们这些下人能碰的!放开我,放开我!”胡杏儿拼命地扭动着身体,却躲不过两个宫女的钳夹,只能嘴上嚷嚷,却半分挣脱不得。

“黄嬷嬷是云华殿的管事嬷嬷,你既然口不择言侮辱贵妃娘娘,黄嬷嬷就有权处置你。”宏嬷嬷深蹙着眉,虽然有些不喜这个黄嬷嬷在自己的地盘上用自己的人去做这样的事儿,但还是默认了,只冷着脸简单解释了一句。

“还有。”黄嬷嬷环顾了丁三院落挤满看热闹的秀女们,朗声道:“子妤姑娘是娘娘的贵客,她搬去云华殿小住也是为了替娘娘分忧福成公主大婚的事宜。你们以后都小心言行,对子妤姑娘客气些。不然,惹了娘娘不高兴,就是与李文琦同罪!”

看热闹的秀女们在黄嬷嬷严厉的眼神下个个都埋下了头,不敢再直直的盯着花子妤看了。

“好了,各位姑娘都去用饭吧,这儿的事情嬷嬷会解决的。”宏嬷嬷挥挥手,打发了看热闹的众人。

听了这话,大家哪里还能怵在丁三院落里里外外,生怕会有什么不好的事儿再牵扯到自己的身上,一窝蜂地就散了。

“子妤姑娘,娘娘吩咐奴婢来接您和暮云小姐一起过去云华殿用午膳,咱们这就走吧,去晚了会误了饭时的。”

黄嬷嬷在大家还未走远的时候,又刻意高声对花子妤说了这句话。惹得那些个秀女听了都面露惊色,暗想这花子妤以后可得躲远点儿,要是得罪了她,岂不是就得罪了贵妃娘娘,那她们还要不要活了!

子妤感激地朝黄嬷嬷笑笑,又和茗月与刘惜惜道别,这才和黄嬷嬷一起出了院子。

有些场面话还是要说的,子妤看着黄嬷嬷,轻声道:“多谢嬷嬷帮忙,子妤感激不尽。”

黄嬷嬷早已知道子妤的身世,骨子里对她也带着几分敬畏,忙道:“姑娘可别这样说,真是折杀奴婢了。”

虽然不知道是什么让黄嬷嬷对待自己态度如此谦卑,子妤却执意道:“嬷嬷的好意子妤记在心里了。”

勉强笑笑,黄嬷嬷左右看了看,这才低声道:“姑娘记住,这都是娘娘对您的好,对您的看重就行了。奴婢一个无关重要的人,哪里需要姑娘记者奴婢呢。”

“这是当然,娘娘对子妤的好,子妤自然不会忘记的。”点点头,子妤被黄嬷嬷这番话弄得更加不确定了。脑子里仔细想了,也想不出自己哪一点儿被贵妃娘娘看重,更想不出她会利用自己做什么。当然,她不可能天真的认为诸葛敏华只是单纯的欣赏自己而已。不过想起先前的事儿,子妤迟疑了片刻,又道:“嬷嬷可否给娘娘通禀一声,看能不能让我搬回敏秀宫住。”

“姑娘怎么这样想?”黄嬷嬷愣了愣,忙道:“奴婢知道姑娘不愿意惹那些麻烦,但是现在您已经是木秀于林了,若继续留在这儿和其他秀女们呆在一起,总也会免不了有麻烦上身的。”黄嬷嬷怕说多了会惹得花子妤动摇,忙道:“这样吧,姑娘您在此稍等,就算是好生想想道理。等奴婢去寻了暮云小姐,再一块儿回云华殿。”

子妤知道黄嬷嬷多半不肯,想着自己亲自去求诸葛敏华才行,便点头不再多说什么。转身看着此处正好是一个旱亭,两边是丛丛绿竹,倒也凉爽遮阴,依言停步:“那我就在此处等着嬷嬷了。”

“好好好,姑娘歇息一下,奴婢快去快回。”黄嬷嬷点头,转身提步便往诸葛暮云所居的甲一院落而去。

站在亭中,左右不时有秀女经过。

起初经过的人看到花子妤只是觉得有些意外罢了,与颔首一下便是算过打了招呼。

可渐渐地有人经过,看向花子妤的眼神都变得复杂起来,有明显带着羡慕的,有见了她之后赶紧躲开目光的,还有带着探究不解眼神的......

不过子妤并未将她们的表情变化放在眼里,毕竟现在她已经被动地出名了,其他人有这样那样的想法也是正常。

没等多久,诸葛暮云和黄嬷嬷就一起从甲一院落出来了。

诸葛暮云一见到花子妤就赶忙迎了上去:“你没事儿吧,刚才黄嬷嬷把你们院子里发生的事都告诉我了。”

“我没事儿,只是给娘娘添了麻烦,有些不好意思。”子妤摇摇头,并不想多说什么:“对了,你可知娘娘为何让我们去云华殿用午膳?这一来一回要花去不少时间,我怕下午的女红课赶不及回来就不好了。”

黄嬷嬷好像生怕花子妤不去似地,赶紧解释起来:“姑娘放心,娘娘让奴婢给宏嬷嬷打了招呼,下午的女红课您和暮云小姐都暂免了。”

诸葛暮云想了想,问黄嬷嬷:“你可知道今日有什么事儿吗?或者,今日有谁一起用午膳?”

“奴婢只是下人,哪里知道主子的安排。不过今日却是有几位妃嫔受邀去云华殿用午膳,可能是想让两位都参加陪宴吧。”黄嬷嬷没有把话说的很明白,有些含糊的样子。

暗道又是陪宴,子妤更加不想再去云华殿应酬。但没有征得诸葛敏华的同意,也只得先硬着头皮去一趟再说。

诸葛暮云却没那么好打发,蹙蹙眉:“黄嬷嬷是姑奶奶身边用得着的人,难道连今日中午有那些人受邀都不知道吗?嬷嬷若是不知道那就算了,若是不愿说,那可不是一回事儿了。”

见诸葛暮云语气有些冷硬,黄嬷嬷却仍旧半句不肯吐露,只连连鞠身,恭敬地道:“暮云小姐就别为难奴婢了,奴婢出来的时候娘娘还没打发人出去请,到底谁回来,奴婢实在是不知道的。”

听了黄嬷嬷的话,诸葛暮云和花子妤不由自主地对望了一眼,两人心里都没了底,不知道诸葛敏华又会有什么样的安排。

章二百二十一 借刀杀人

夏季用午膳,在冠盖萌阴的树下是最舒服不过的。

云华殿内,午宴就摆在了一方植满黄桷树的草地上。清新的草香和黄桷兰的甜味交缠着,让人只闻夏意不见暑。抬眼,能看到丝丝阳光从叶间挣脱而下,却只有星星点点落在了草地上,为这片清凉带来一抹淡淡的暖意罢了。

草地上有一条青石砌成的小径,直通向最大那棵黄桷树下。汉白玉雕成的莲花桌,配了一圈汉白玉雕成的莲蓬座,上面摆了几样清爽的素食。而围在桌边的则是诸葛敏华和当朝太后。

“太后,您尝尝这块醋溜龙舌。听御膳房的内侍说,这龙舌乃是从沙漠里移植过来的,极耐旱。就是不给它浇水都能活上个三五年呢。”

诸葛敏华今日特意素装打扮,薄施粉黛,鎏银的衣裳,除了头上一套东珠钗环再无其他装饰,显得清爽年轻了不少。

只见她极为恭敬地夹了一块黄绿色的菜放到对面一个七旬老妇的碗里,又道:“这龙舌可是个稀罕物呢,能清热解毒,散瘀消肿,健胃止痛,还能镇咳。您看这大暑的天里,多吃些这样的菜才对身体有好处呢。”

太后脸色红润,身材微微有些发胖。见诸葛敏华这样乖巧孝顺,连连点头:“敏华,你总是个细心的。就是皇后也没有你这份儿心思来应付哀家这个老太婆。也难怪皇上喜欢你,隔三差五的来你这儿用膳呢。”

诸葛敏华掩口笑笑,脸上有些不好意思的表情:“太后,瞧您说的。要是皇后娘娘听了岂不要吃醋了。”

“她日日礼佛,哪里会在乎这些。”太后不以为意地摆摆手,似乎对自己这个媳妇儿很是不满:“别说她了,你让哀家今日特意过来用午膳,可不仅仅是为了尝你这一味醋溜龙舌吧?你向来是个爽快人,有什么事儿就快些说吧。”

“真是什么都瞒不过太后您这双眼睛呢!”诸葛敏华打趣儿了一下,这才一边给太后继续夹菜,一边将一张脸愁苦着说道:“前日里杨淑妃被皇上禁足了,您可曾知道此事儿?”

点头,太后随意“嗯”了一声,嘴里嚼着这肥厚十足的龙舌,倒品出了几分清爽的滋味,不由得给身后负责布菜伺候的宫女使了个眼色,顿时面前的碗里又多出了几块。

见太后并不反感自己提起杨淑妃,诸葛敏华便接着道:“这次臣妾负责选秀事宜,其中一项便是要给成年的几个皇子挑一些人去伺候。虽然不一定非要是皇子妃,但贴心的人肯定要有一两个。不然,臣妾代替皇后娘娘这个嫡母行事,岂不就落下个不关心庶子的名声吗!”

太后见诸葛敏华一副为难的不得了的样子,干脆道:“你也别那么多弯弯绕了,直接说吧。”

“那臣妾可就实话实说了啊,太后您若不喜欢了可不能罚臣妾。”诸葛敏华趁机想讨个乖巧。

“知道你那性子,又不是十恶不赦的人,哀家知道分寸的。”太后不以为意的点点头,好像对诸葛敏华已经很了解了。

诸葛敏华这才放了心,开始说起正事来:“您也知道杨淑妃那个脾气,之前就三番两次找到臣妾,说让臣妾为她一定留意些世家大族的千金小姐,无比挑出那等琴棋书画才艺俱全,性子好,相貌出众的来给二皇子做皇子妃。臣妾也是当妈的人了,自然明白杨淑妃为了儿子好的心情,当时也就应了,说一定帮她留意到。”

太后听着诸葛敏华这样说的时候,原本还极为舒展的眉形渐渐收紧了起来。她可是清楚明白地听清了诸葛敏华话中的意思。

杨淑妃的儿子正是二皇子。他比太子大三岁,虽然稍显愚钝,却敏而好学,连皇帝都时常称赞他宽厚仁和。比起太子的鬼机灵,二皇子显得要木讷了许多,但为人君者,的确需要沉稳的嫉妒和宽仁的胸怀。

前几年,二皇子还没懂事的时候,大家还看不出他有什么优点。反而是三皇子这个弟弟聪明伶俐,什么东西都一学就懂,一点就透。他模样又是肖母,极为英俊,让皇帝喜欢的不得了,这才早早封了太子。

这几年,因为三皇子早早做了太子,性子愈发的跋扈嚣张起来,还时常调戏宫女。东宫里稍微有些姿色的宫女都被他给收了房,就是一双手十个手指头都数不过来。

而二皇子却是越来越成熟稳重,懂事识大体,性子中渐渐显出了乃父之风。

太后知道杨淑妃的心思,更明白诸葛敏华的担心。

自己也是诸葛家的女儿,太后不会让诸葛家外孙登上皇帝宝座的机会旁落,所以从来都支持着太子。只当他的顽劣是年纪小而已,长大了就会好。可二皇子已经提前长大了,也越来越受到皇帝的重用。更是看在二皇子的面子上,皇帝封了他的生母为四妃之一的淑妃。这些苗头已经生出来,若是不及时掐灭,就有可能引火烧身。

如今诸葛敏华暗示自己,那杨淑妃想给二皇子寻个靠山,背后的意思不言而喻,就是想借皇子妃娘家的势力壮大二皇子的声誉,好将来有资本争夺皇位罢了。

只可惜杨淑妃那个蠢妇,哪里有诸葛敏华这么聪明。竟这么摆明了心思要娶个高门儿媳!

想到这儿,太后抬眼,神色凝重地看着诸葛敏华:“那你说,该怎么给二皇子挑人啊?”

“臣妾这怎么好开口呢。”诸葛敏华忙推脱了:“杨淑妃喜欢什么样的媳妇儿就选什么样的媳妇儿,倒是还不是一句话的事儿。不过啊,若是有二皇子喜欢的人,臣妾到能够成人之美水到渠成呢。”

“你的意思是?”太后听明白了诸葛敏华的话,“恩,就算是二皇子喜欢的人,也要看合适不合适才行的。你放心,若是替二皇子挑人,那等的小家碧玉合适。高门大户的千金小姐就不太合适了。哀家这点还是能把握好的,你放心吧。”

顿了顿,见诸葛敏华松了口气,太后又问:“对了,听说你把你那侄孙女儿接进宫了。她虽然辈分比你小,但年纪倒也合适。咱们诸葛家的女儿,总是要入宫伺候君上的,这免不了。当年若不是你年纪不太合适,也轮不着刘家的女儿做皇后。不过话说回来,除了暮云,听说还有个花家班的戏伶也被你接到云华殿了?你是准备留给太子的,还是留给皇上的?”

“不不不,太后您别误会。”诸葛敏华眼皮一跳,哪里敢在花子妤身上打这些心思,忙道:“子妤姑娘确实是个难得的好姑娘。聪明灵秀,识大体,明事理。比一般的千金小姐都有分寸有气度。臣妾只是单纯的喜欢她,喜欢和她说些戏文上的事儿才留了下来小住,绝不是要给皇上和太子挑人的。”

“宫制戏班里出来的姑娘,才情肯定是有的。规矩肯定也是不错的。出身虽然不如顶尖的千金小姐,可做个太子的良娣孺子什么的应该没什么问题吧。”

“您又不是不知道太子那德性。”诸葛敏华赶忙否认:“他那东宫里头都有十一二个人了,将来纳了太子妃,还不是都是要充作良娣孺子的。就别委屈人家子妤姑娘了。”

太后一张老脸又渐渐放松了起来,吃着素斋,又道:“那你既然喜欢人家,总要给人家一个好安排吧。”

亲自给太后斟了一杯红枣蜜水,诸葛敏华巴不得她这样一说,笑道:“所以这几日不是正在考虑吗!对了,今日中午臣妾叫了那两个孩子过来见见太后您老人家,应该等会儿就到了。”

“你说那个花子妤,果真是个聪慧懂事的?”太后闲闲地喝了一口蜜水,斜眼挑了诸葛敏华一眼:“若是真的懂事,倒适合配给二皇子,至少聪明的人不会去想那个不属于她的位置,也就免了咱们诸葛家将来的麻烦。”

“臣妾可不敢这样想呢。”

诸葛敏华等的就是太后这句话,心里喜的跟吃了糖一样,脸上却不敢笑,“杨淑妃若是知道给二皇子配了个戏伶,她不找臣妾拼命才怪呢。太后还是别打这个心思了。”

摆摆手,太后却懒得看诸葛敏华装模作样:“等会儿见见这个花子妤就知道合不合适了。若真合适,哀家只一句话就行了,哪里能容她来反对!”

目的达到,诸葛敏华也就心满意足了:“太后这样说,作为臣媳的自然不敢说什么的。而且太后您也是为了咱们好,咱们将来也只有感激您的呢。”

“这俩小姑娘怎么这么晚,饭都快吃完了,还陪什么席啊。”太后已经吃了个半饱,放了筷子,用清茶漱了漱口。

诸葛敏华也觉得黄嬷嬷怎么还没领来两人,但语气却轻松地劝道:“她们总得在敏秀宫听完课才能赶过来的,太后您不如就和臣妾说说话,她们这就应该要到了。”

章二百二十二 对花歌儿

踏着草地上星星点点的光斑,花子妤和诸葛暮云款款走近了那方偌大黄桷树下的汉白玉石桌。

两人都身着秀女常服,还未来得及换下,此时并肩而行,都是高挑纤细的身段,远远看去,就好像双生姐妹一般。

可待她们越走越近,两人不同的气质便显露无疑。

诸葛暮云身于世家大族,从小就潜移默化培养出来的优越感让她总是略微扬着下巴。明亮的杏眼也总是极有神地看着周围,浑身上下有种大气端庄的美。

而花子妤则不一样。

带着前世的记忆穿越而来,她有着和这个时代女子截然不同的思想和感悟。所以每当有人和她对视的时候,总会觉得有种发自内心的“平等”。这种让人感觉“平等”的魅力并不简单。有时候时她的一个浅笑,有时候是她一个顾盼,有时候甚至是她随意地一抬眼一皱眉,就会令人忘记所谓的身份,忘记所谓的君臣......

这就是太后眼中的花子妤。好似一树梨花扶掖而来,高洁如莹莹白玉,沉静似点点月华,虽然是第一次见她台下的模样,却感觉十分亲切。

“那个就是你说的花子妤吧,果然是个看起来很舒服的女子。”太后笑着点了点已经快要走近的两人。

“臣妾的侄孙女您是见过的,那一个自然就是子妤姑娘了。”诸葛敏华小心观察着太后对花子妤的态度,“上次臣妾生辰上唱花木兰的就是她了。”

“恩,这哀家知道的。”太后点点头,想起那个在舞台上略有些紧张的女子,与眼前这个淡然恬静的小姑娘相重合,顿时明白了几分。这花子妤之所以让人看起来很轻松,多半是因为她根本就不在乎所谓的选秀。她在乎的只是在戏台上表现的好不好罢了。这样的女子,的确容易想清楚自己的本分是什么,将她指给二皇子,倒真是个不错的选择,便道:这段时间,多让二皇子过来走动走动吧,大家都是年轻人,多接触些总是好的。”

“是,臣妾会好生安排的。”诸葛敏华唇角翘起一个愉悦的弧度,心中已经开始盘算如何让二皇子跳入自己挖的坑了。

片刻间,花子妤和诸葛暮云已经来到了树下。

黄嬷嬷在进入林子之时就发现今日中午诸葛敏华宴请的人竟是太后,立马低声交代给了两人。

所以等走近了,花子妤和诸葛暮云双双恭敬地福礼请安。

“小女子诸葛暮云”

“小女子花子妤”

“见过太后,祝太后万福金安。”

看着一对儿水样玲珑的美人,太后笑眯眯地几乎看不见眼,连连点头:“好好好,快来陪着哀家吃茶说话,单是和敏华一起,也太闷了些。”

“太后!”诸葛敏华配合气氛着撒娇道:“人家陪了您这十多年,您早看烦了是不?也好,以后有她们两个给您解闷儿,臣妾这儿还轻松点儿呢。少说,一个月单置办席面就能省下百两银子呢。”

太后也不介意,反而乐呵呵地笑了起来,一手将诸葛敏华的额头点了点,十分亲昵:“哈哈哈,就知道你不是诚心请哀家吃酒,真是现在才说出来。”

看着眼前这一幕,诸葛暮云倒没什么,子妤却觉得有些意外。

没想到诸葛暮云在太后面前竟像个小女儿一样能肆意撒娇!这在普通百姓家,媳妇都不太可能如此和婆婆说话,更何况是在最重规矩的皇家!即便太后的母亲也是姓诸葛,但在宫里,不能仅靠家族关系,人脉才是最为重要的。

难怪诸葛暮云能够越过皇后成为后宫第一人。上有太后撑腰,下有太子傍身,就算不做皇后,谁又能忽略她呢?

“快快坐下,你们来的晚了,这午膳还没吃呢,肯定肚子都饿了吧。”

太后示意两人赶快入座,诸葛敏华也吩咐黄嬷嬷再添几样菜上来:“先把肚子填饱,然后再陪咱们吃茶说话。”说着,一手轻拉了诸葛暮云在身边落座。

虽然和太后同席有些不敬,但花子妤看得出太后并非是那种拘小节的,便道了声“谢太后赐座”之后也依言大方地坐下了。

“很好,两个都是爽快的好姑娘。”太后满意地点头,目光又落在了身边的花子妤身上。

不算极白皙的肌肤,却散发着健康的红润色泽,这花子妤不似那等风一吹就会倒的娇弱小姐,看起来有种极为明朗的美。心下又有了几分喜欢,便问:“子妤,你们花家班的女孩子是不是都这么水灵?从金盏儿到塞雁儿,还有你,个个都讨人喜欢的很呢。”

子妤有些不好意思,毕竟太后所说的都是戏班一等一最了得的女子,含笑道:“小女子怎敢和金盏儿师姐和塞雁儿师姐相比呢。”

“塞雁儿倒是有些日子没进宫了,哀家还有些想念她的小曲儿呢。”太后说起塞雁儿,耳朵就有些痒痒了:“也不知她最近学了新曲儿没有。”

对于这个老太太子妤很有几分好感,知道她素来喜欢听塞雁儿唱小调儿,便自告奋勇地起身来:“太后若是喜欢,子妤给太后唱一段吧。”

“你也能唱?”太后倒是有些惊喜:“好好好,若是唱的合哀家的意,一定重重有赏。”

“赏倒不必了,太后若是听着喜欢,将来等小女子登台的时候多给喝彩喝彩就是。”子妤乘机给自己揽了“好处”。

“这丫头,真是会讨价还价呢。”太后哪里不知道花子妤的意思。要知道但凡宫制戏班的戏伶,若是有贵人捧场,身价立马就会不一样。自己是一国太后,能捧她的场,无形中就能给她添上更大的名声。不过太后却还是笑嘻嘻地点了头:“只要你有真本事,哀家自然会给你捧场喝彩的。快唱吧!”

脑子里飞快地想着自己熟悉的小曲儿,花子妤一下就有了主意,于是笑道:“太后,这夏日里最美的景就是各色盛放的花朵。不如小女子就来一曲《对花歌》吧。”

“《对花歌》?”太后想了想,“可是新曲儿?哀家怎么没听过这个名字?”

“嗯,的确是新曲儿。”子妤点头,这才清了清嗓,先是朝太后鞠身福了福,便开口用着本色的清音唱了起来:

“清早起来什么镜子照,梳一个油头什么花儿香?脸上擦的是什么花儿粉?口点的胭脂是什么花儿红?”

轻松活泼的调儿,配上花子妤灵巧轻跃的表演,像极了一个刚刚才起床的女孩子在梳妆打扮。

席间三人都目不转睛地看着花子妤的表演,好气这一串问句后的答案到底是什么。

子妤唱着,一边用手在头上脸上比划着:“清早起来莲花镜子照,梳一个油头桂花香,脸上擦的桃花粉,口点的胭脂杏花红!”

唱到这儿,子妤顿了顿,双手掐了个莲花指,复又唱到:“什么花儿姐?什么花儿郎?什么花儿的帐子?什么花儿的床?什么花儿的枕头床上放?什么花儿的褥子铺满床......”

太后哪里曾听过新派京剧改编的这小调儿,开始是觉着新鲜,后来看着花子妤的边唱边跳边表演,已经完全被牢牢给吸引住了。

原地一个错脚转身,子妤一手后背,一手向前指点,用着略显羞涩的嗓音又继续唱道:“红花姐、绿花郎,干枝梅的帐子,象牙花的床。鸳鸯花的枕头床上放,木樨花的褥子铺满床!”

唱到这儿,子妤双手摊开往前一分开,一个铺床的动作收了尾,头微扬,眨着眼那种灵动的模样,惹得三人都忘了喝彩,一时并未回过神来。

诸葛暮云是没想到花子妤竟如此放得开,将一个闺中女子的跳脱样演的活灵活现。

诸葛敏华是看着花子妤,脑子里不由自主地又想到了花无鸢。

太后则是还在回味花子妤刚才的表演,见她收了势,愣了一下,忙问:“就完了?哀家还没听够呢!”

盈盈笑着立在那儿,子妤朝着三人都福了福:“这首唱完了,下次见面再给太后唱其他的好了。”

太后乐呵呵地指了指花子妤:“你这妮子,真是会盘算。好,哀家喜欢你这曲子,下次一定下帖子请你来唱,好不好啊?”

子妤甜笑着朝太后拱手鞠了一躬:“多谢太后!”

趁这个时候,黄嬷嬷上前去小声地在诸葛敏华的耳朵边将先前在敏秀宫的事情说了。

听完,诸葛敏华眉头一皱,立即就道:“暮云,子妤,如今离得福成大婚已经不到五天的时间了,本宫这儿的事儿都已经堆着了。这几日,你们就别回去了,好好留在云华殿帮本宫吧。”

子妤当然看得出黄嬷嬷是在报告先前自己和李文琦起冲突的事儿,却没想到诸葛敏华会这样维护自己。本不愿再破坏规矩,可避过这几天的风头再回去势必要好些,于是有些犹豫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