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嬷嬷打量太后神情,道:“太子殿下真是越来越像皇上了。”

太后微微一笑:“小明儿的确是可爱无匹。”

熊嬷嬷笑道:“等殿下大一些,就可以到太后跟前凑趣儿了。”

太后道:“可不是么,只怕到时候他又闹腾,就像是泰堂之前一般,说起来,还是锦懿听话……”

太后说到这里,忽然梗住,自然是因想起锦懿之事。

熊嬷嬷暗暗叫苦,本是要让太后宽心,没想到到底避不开,忙道:“娘娘别担心,姑娘自小儿聪明伶俐,必然会化险为夷。”

太后默默不语,仿佛出神。

雪海上前来,柔声道:“嬷嬷说的很是,姑娘是个大富大贵的命,或许只是因为天黑所以才找不到人……或许,她早给别的什么船救了去,只是下雨才没遇上呢。”

熊嬷嬷点头:“不错不错,正是。”

雪海见太后有些宽慰之色,便又道:“姑娘自小又是个菩萨心肠的,做了多少善事,不是说好人得有好报的么?必然无事呢。”

熊嬷嬷道:“锦懿那样的好人,满天神佛也是长眼的,必定庇佑!”

太后听她们两人一唱一和,无非是想宽慰她,太后忍不住微微一笑,道:“你们不用光说些好听的,横竖,得看那孩子自己的造化……”说到“造化”两字,太后望着镜子中的自个儿,忽地怔住。

铜镜打磨的光亮,映的人像也格外清晰。

十九年的光阴改变的是滕太后的年龄,却并未磨灭她的美貌,镜面上映出的人影,唇角微挑,正笑意婉然,如此冷眼一瞧,仿佛仍如十九年前那正得宠的梅妃,年轻貌美,踌躇满志,笑眼盈盈地,整个人因为那荣宠无双至为荣耀一刻的降临而按捺不住地喜悦着,连眉梢眼角,袖摆裙角似乎都散逸着那种掩饰不住的欢喜之情。

脑中的影像一涌而现,重重叠叠永无止尽般。

忽然之间,太后抬手,把铜镜用力一推,铜镜往后滚倒,带动旁边的瓶瓶罐罐,哗啦啦一声锐响,声音把刚进来的雪海也给吓了一跳,站在原地,有些不敢动。

太后霍然起身,一言不发地往床边走去,伺候的宫女们跪了一地,熊嬷嬷跟雪海两人对视一眼,忙转身跟上。

太后上了床,将枕头撇开,轻轻一按,暗格下露出一个匣子,纹色古旧,显然有些年头了,太后把匣子搬出来,保养的极好的纤长手指轻轻擦过那被摩挲过无数次的花纹,而后轻轻开启。

匣子里,半枚玉扣躺在锦缎上,缺失的半边,仿佛半圆的月,皎白无声。

太后的手指轻颤,将玉扣取出来,举在眼前看了片刻,忽地泪落如雨,她将玉扣紧紧地捂在胸前,就像是什么失而复得的珍贵宝物。

熊嬷嬷跟雪海在旁边看着,想劝,却又不敢开口,熊嬷嬷垂着头,眼中泪水一晃,便掉下来,熊嬷嬷无声地吸吸鼻子,伸出手指揉揉眼睛。

寝殿外,有个声音喊:“皇上驾到!”

刘泰堂此前到了皇后宫中,曾皇后接驾,说了太后来过之事。刘泰堂径直走到床边,见小太子闭着双眸,睡得正恬静,便松了口气。

皇后低声说罢,刘泰堂回过头来,道:“母后为何这时候来?往常这时不是睡下了么?”

皇后道:“大概是浅眠之症又犯了。”

刘泰堂点头:“这么说小明儿无事,那为何……叫朕回来?莫非母后……”

皇后有些赧颜地笑笑:“皇上恕罪,皇上别急,是臣妾见太后好像很是担心皇上,所以才自作主张,以太子为借口……”

刘泰堂眉头一蹙,试探问道:“太后这时候来……莫非,知道了锦懿的事?”

皇后面上的笑意消逝,低声道:“是,太后不知怎地知道了,臣妾也是听说了才知道锦懿妹妹出事……”

刘泰堂长叹一声,皇后上前一步,柔声劝道:“皇上,锦懿妹妹福大命大,吉人自有天相,皇上切勿担忧过甚伤了身子。”

刘泰堂皱眉,不言语。皇后微微低头:“时候已经不早了,皇上……若是还不想休息,不如去看看太后,方才太后离开的时候,好似也满怀忧虑,必然也是放心不下锦懿妹妹……只怕此刻还不能安寝。”

刘泰堂听到这里,才又一点头:“你说的对,朕是要去看看母后……唉,锦懿……希望她……”

刘泰堂欲言又止,抬手在皇后肩头轻轻抚了一把:“本来朕不想扰你的,没想到你还是知道了,你身子不好,不如就去睡吧,朕看过太后再回来……今晚上又落雨,寒气重,朕不想看你病倒。”

曾皇后听到这里,才又露出笑容:“臣妾遵命。”

刘泰堂勉强一笑,便转身欲离开,曾皇后看着他的背影,忽地唤道:“皇上且慢。”

刘泰堂脚步一停,曾皇后唤来贴身宫女,取了一件他的披风,亲自上前,为他披了,温柔道:“皇上也该保重身子才对。”四目相对,刘泰堂将她的手儿一握,拢了披风,举步出外。

刘泰堂进了寝殿,便察觉不对,他快步向前,自满地的宫女太监们中间直奔床边,却见滕太后跪在床上,捂着胸口,泪痕满面。

刘泰堂心狠狠一颤,奔到床前,一撩袍子跪地,叫道:“母后!”

滕太后听了声音,转头看来,见是皇帝来到,竟失声唤道:“阿泰!”她张开手,往前过来,赤足下地,将刘泰堂紧紧拥住。

皇帝察觉太后的泪落下,有几滴打在他的头脸之上,皇帝心头酸楚,打起精神,抬手挥退左右,等宫女太监们退下之后,皇帝才扶住滕太后,低声问道:“母后,你又在想弟弟了么?”

滕太后听到一声“弟弟”,又见左右无人,只有熊嬷嬷跟雪海远远垂头伺候,太后握紧那块玉扣,再也忍受不住,失声痛哭:“阿泰,母后心中难受的很!”

第8章

刘泰堂眼中蕴泪,他到底是一国之君,虽然母子连心亲情天性,却也并不失态,又恐怕自己若是哭了起来,会连累太后越发伤心,于是只是隐忍,道:“母后,你别这样,若是弟弟在天之灵见到你为他如此伤心,他必然无法安心。”

滕太后哭声缓缓而停,抬手把眼中残泪擦去,刘泰堂见她情绪缓和,便一招手,殿门处雪海捧了准备好的雪蛤汤上来,熊嬷嬷跟刘泰堂一左一右,扶着太后坐在床边,刘泰堂重新跪地,把雪海手中的汤碗接过来,先亲自尝了一口,才又呈给太后。

雪海跟熊嬷嬷重又后退,滕太后看皇帝一眼,却不接汤碗,只黯然道:“我没有心思喝……你起来吧,不必如此。”

刘泰堂并不起身,道:“儿子伺候母后是天经地义的,只求母后不要再如此伤心,经常如此,母后的身体怎么受得了?弟弟无福,没办法在母后跟前尽孝,我会替他将他的那一份儿孝心也都行了,母后务必要保重身体……”

滕太后听着这般贴心的话,眼中的泪重又落下来,低头看看那玉扣,道:“我知道你孝顺,也知道自己不该这样,劳你跟着担心……可……当娘的,怎么会忘了自己的孩子?”

刘泰堂亦是难过,滕太后深吸一口气,道:“不过你放心,母后知道分寸……大概,是因为今晚上的事儿有些多了。”

刘泰堂道:“母后是知道锦懿的事儿所以动了恼了?”

滕太后并不回答,只是回身,小心翼翼地把那半枚玉扣放进盒子,又扣上盒盖,放在枕边,才复转身,开口说道:“我只是又想起来往事……想当初,锦懿被庄勇武的属下带进城来,日夜啼哭,不肯进食,小小的孩子眼见就要夭折,念在她一家忠烈,只剩这一点血脉,才叫人送进宫来看看,没想到,我第一眼见到她,就格外投缘,小家伙哭的嗓子都哑了,我却看得心疼,不让宫人插手,自己照料她……”

刘泰堂听她回忆,便也想起往事,面上不由地露出几分笑意:“是啊,我当时也不过是一岁多点儿,还不懂事呢,不知母后为何竟都不理我了,还暗暗不高兴。”

滕太后含泪笑了:“可不是么?只不过当时你白白胖胖地十分康健,但是锦懿不同,小家伙几乎受得像是一只小猫崽儿,真是可怜极了,御医都说她不行了……”

刘泰堂道:“可是母后却不管他们,衣不解带地照料锦懿,最后,这小丫头竟又缓过来了!”

滕太后哈地笑出一声,仿佛又回到当时那种喜悦之极的心情中:“是啊……苍天有眼,母后还记得当时御医院那帮废物的脸色,真真如丧考妣……”

刘泰堂见她笑得欢快,但眼角却仍是泪光闪烁,不由鼻酸,道:“但是母后却因此累倒了,足足病了半个月才好。”

滕太后眼中透出回忆之色,笑意中却带了几分苦涩,道:“阿泰,你当母后当时为何那样竭心尽力地照料锦懿?只因她当时那般高声哭个不停的模样,让我想起了你那个苦命的弟弟……”

刘泰堂亦忍不住,抬起袖子拭去眼中的泪:“母后……”

滕太后不再说话,只是望着刘泰堂,伸手轻轻摸过他的额头:“你弟弟若还活着,现在也如你一般高大俊朗了,必然也是个好孩子……”

皇帝道:“母后,还有我在,弟弟在天之灵也看顾着您。”皇帝望着太后,双手呈上汤碗:“母后,上次是事关锦懿,如今也是……但是不管如何,儿子不愿意再看到母后病倒了。求母后珍重自个儿,弟弟在天有灵,也自高兴。”

滕太后垂眸,看了皇帝一会儿,终于接过那一碗汤:“有你这样的儿子,母后其实已心满意足。”

滕太后将汤喝了,刘泰堂接过空碗,递给上来的雪海,雪海悄然无声地复又退下,滕太后才又道:“锦懿还是没有消息?”

刘泰堂垂头:“还没有,但是已经派了三百精锐水军和八百禁军,协同搜寻。”

滕太后心头略微宽慰,又问:“你见过解廷毓了?”

刘泰堂答是,滕太后问道:“你……没把他怎么样吧?”

刘泰堂摇头:“只是责令他们好生寻找,且严查真相。”

滕太后叹道:“我已经失去了一个孩子……锦懿是我一手带大的,对我而言,就宛如你弟弟投生了到我身边一般,我没有法子再容忍失去锦懿。”

刘泰堂眼中锐光闪过,沉声道:“我也绝对不能容忍有人敢伤害她分毫。”

殿内烛光闪动,滕太后起身,将皇帝扶起,望着皇帝俊朗的脸,忽然低低说道:“到如今,母后才有些后悔。”

刘泰堂问道:“母后?”

滕太后道:“本来,是怕锦懿在宫内受委屈,故而才千挑百选地给她找了解廷毓,却没想到,竟会出这种事……早知如此,母后当初,就不该拦着你……横竖留她在宫内,多少是在母后跟你的身边儿,怎么也能护得住她。”

刘泰堂一怔,而后轻声道:“母后,都是过去的事了……何况,谁又能想到,解家居然……如此荒唐。”

滕太后冷哼了声,面色有些肃然:“解家是开国元勋,子弟们多数也争气,老丞相又精明,凡事不会做得太过,故而一直得以屹立不倒,锦懿嫁过去,本是无上恩典,也能叫他们的昌隆旺盛再延续几年……”

滕太后停了停,刘泰堂也不插嘴,只是静听。

这刻两人都没有说话,隔着重重帘幕,能听到外头的风雨雷电之声,顷刻,滕太后低声道:“阿泰,你记住,小不忍则乱大谋,谋定而后能动……如果此番锦懿转危为安,倒可以从长计议,若是她……你知道该怎么做。”

刘泰堂双手微微握紧:“母后放心,儿子知道。”

因小庄之事,刑部把解家当晚在船上的所有人都暂时关押起来,紧锣密鼓地一一审问。

闹了一夜,又过了半天,所有供词都呈在刑部各位负责审讯的大人案头,当夜在船上的许多奴仆丫鬟们有几个供认,说是在少夫人落水之前,曾见过小丫鬟翠玲在少夫人身边伺候。

当下便提审翠玲,起初丫鬟不肯招供,稍微用刑之下,才承认的确是曾伺候在少夫人身旁。

主审官自问当时发生什么,翠玲有些慌张,道:“奴婢真的没有做什么别的,只是负责伺候。”

主审官喝道:“那好端端地为何会落水?究竟发生了什么,你速速老实招认,不然的话休怪大刑伺候!”

翠玲红着眼,哭道:“奴婢站了会儿后,少夫人说不用人,就叫我退下了……后来发生什么我的确不知道。”

这种说辞当然不足取信于人,刑部众位官员也绝非吃素的,又知道此事非同小可,皇帝亲自下命,又盯得死紧,若是没有个交代,恐怕盛怒之下,连主审官们也要牵连在内。

当下紧锣密鼓地审讯,翠玲不过是个丫头,哪里见过这样阵仗,一番软硬兼施下来,整个人也有些恍惚失神,不知不觉道:“我说的是实话,那夜本来不该我靠前的,但是我知道秋燕姐姐……”

刚说到这里,忽地听到“啪”地一声,众人都看过去,却见是侧边的一名主簿,无意中把笔掉在地上,这主簿忙致歉,起身弯腰将笔捡了起来,复又坐定。

主审官催翠玲继续说,翠玲却呆呆地看着地面,眼镜有些失神,喃喃道:“我真的没有做坏事,我只是不想伺候少夫人,想让她回船内歇息……不料转眼间,她就落了水……真的不关我们的事……是她、是她自己掉下去的……”

几位大人面面相觑,面色各异。

虽然丫鬟翠玲说锦懿是自己落水,但是无人相信她,事实上,通过对船上丫鬟的审讯得知,有的丫鬟的确听到“噗通”一声,但在几个人出来查看端倪的时候,却并不见翠玲的身影,只有一个小丫鬟说瞧见翠玲慌慌张张地躲了,试问若是心底没鬼,见了主人落水,怎么会不当即呼救反而忙不迭地逃走?

罪责便落在这丫鬟头上,但也有心细的官员,私底下跟同僚说起,道:“之前她说什么秋燕姐姐,又说‘不关我们的事’,总不会有什么同谋吧?”

另一位道:“总是些下人之间的言谈,或许是随口一说罢了,至于‘我们’,大抵不是指某个人,而是所有仆人。”

那位官员沉思:“不如将秋燕招来再问。”

同僚忙将他的手按住,压低嗓音道:“何大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倘若这事儿是别处发生的,咱们细细追究无妨,别说整船的人,就算是整个府里的人都牵连在内又有何干系,但是如今,这是解家……唯有快刀斩乱麻,给皇上一个交代便是,倘若再深究下去,谁知道会牵出什么来,难道你真的要跟丞相家过不去?”

那何大人听了劝,果真就未曾将心头疑窦再行提起,只不过暗中略看了看案宗,发现在押之人中果真有个秋燕,是解府里有点头脸的家生大丫鬟,据说先前是伺候大公子解廷毓的……翠玲正是她手底的小丫鬟。

第9章

解廷毓下轿回府,正走着,见迎面来了一人,眉眼有些熟悉。

来人也瞧见了他,放慢脚步,低头向着他拱手行礼,道:“少卿大人。”

解廷毓回礼,放手之际才想起来,这人是刑部的一位主簿,在官场上曾有过数面之缘。

两人见礼后,那位便仍往外而去。解廷毓心头一动,若有所思地回头,看着那道背影消失眼前,才重转身进了内宅。

刚回到卧房,丫鬟秋燕便迎上来,抓住他的衣袖,焦急问道:“大少爷,听说他们已经把玲儿定罪了?”

解廷毓“嗯”了声,将袖子抽离,面色淡淡地,不置可否。

这会儿屋内没别的人,秋燕望着他,有些发愣。解廷毓想着方才那人,心不在焉,也不做声,隔了会儿才听秋燕说:“大少爷,若是定了罪,岂不是……不是要死么?”

解廷毓这才回神,抬头看她,眼神有些锐利:“你就想跟我说这些?难道你不知道,如果只她一个人死,已经是最好不过的了?”

秋燕又惊又怕,后退一步:“可是、可……玲儿没做错什么,玲儿什么也没做,这样岂不是太过冤枉了?”

解廷毓冷冷道:“她什么也没做?难道你指望所有人都相信庄锦懿是自己跳河的?”

秋燕难过似的闭目,喃喃地小声说:“可……的确是这样的啊,没有人,没有人谋害少夫人……”

解廷毓喝道:“住口!这些话你不可对任何人透露一个字,你该庆幸,这件事没牵连别人,就到此为止吧!”

秋燕跪地:“大少爷,玲儿是我一手带大的,如果真的要领罪名,我的罪比她更重……何况她也没有供出我当事也在场……你叫我怎么忍心眼睁睁看她去死?”

解廷毓听到这里,猛地起身,走到门口打量了会儿,见没有人才松了口气。

秋燕垂泪,兀自求道:“大少爷,求你想个法子……救救她吧。”

解廷毓回身走到她跟前,压低嗓子道:“我已经警告过你了,这些话不要再提,只因你素日里为人太好,所以这帮奴才才没有供出你也在场……不然的话,莫非你以为满船上的人都没见过你而知见过玲儿在锦懿身旁?他们是不想攀扯你下水,故而只供出玲儿,而玲儿……也是这个意思!这会儿这件事要压下去了,只要皇上那边过了,也就过了……这关头你若再跳出来翻供,倒霉的不仅是你,还有整船的人,或许还有解家……”

解廷毓忧心忡忡,又冷笑了声:“偏偏是锦懿出事,谁不知道她不仅是太后的掌上珠,更是皇上的心头肉,皇上没把整个解府掀翻了,那是因为他还想当个圣明君主……但你若给他个冠冕堂皇的借口,那就说不定了。”

秋燕磕头,哭道:“奴婢明白事关重大……可……奴婢只是不忍心,……为什么我们什么也没做过,就要顶罪……”

解廷毓冷道:“就算是你们什么也没做过,以锦懿的身份,竟在你们眼前身亡,你们便已经是死罪,没加上一船或一府的人陪葬已是老天保佑,还想如何?”

秋燕哑口无言,脸颊上带着泪,隔了片刻,才又道:“大少爷,你……你信不信我说的话?我们真的没有害少夫人。”

这会儿换了解廷毓沉默,他看着地上的秋燕,顷刻却缓缓地转过身去:“又有什么区别?人反正已经没了。而你,是不能出事的。”

秋燕仰头看着他:“毓哥儿……”

解廷毓肩头轻轻一抖,秋燕凝视着他的背影,颤声问道:“毓哥儿,你是不想我出事,还是不想我连累解家?”

解廷毓沉默而立,一直到外头脚步声起,有人在门口轻声道:“大爷,夫人叫您过去呢。”

成祥只觉得眼前春风拂面,开了粉嘟嘟地桃花。

真是个美人儿!成祥发誓,他从未见过这样标致的女子,虽然仔细看来有些儿不对劲,但因为太好看了,所以四目相对那一刻,成祥只觉脑中一片空白,耳畔却像是响起飘飘仙乐,好生古怪!

这是一张太好看的脸,脸皮儿像是刚剥了壳的鸡蛋一样,不知为什么隐隐地却泛着一种桃花的红,因此看来格外地吹弹得破,而且嫩的,像是一碰就会出水儿。

后来成祥才发现原来是因为她出了汗的缘故,汗滋润着,就显得越发嫩了。

但最惊心动魄的还是那双眼睛,像是能勾魂儿一样,让他觉得浑身上下都“咻”地一声,有点酥麻无力。

还好她只看了他一眼,然后就蹙起了那两道纤纤地柳眉,呢喃不清地叫了声,仿佛是说“官差”,又仿佛是说“走开”……

可成祥已管不了那么多,看着她好像无力一样往下滑倒,他的双手一下子就宣布脱离他的身体管辖,等他反应过来之后,发现人已经给他搂进怀里了!

惊讶之余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好软!

然后鼻子也开始造反,用力地嗅了两下,又起了第二个反应:真香……

虽然开始的时候有点儿神魂颠倒,但成祥毕竟是个官差,深吸一口气后,魂魄归位,成祥仔细看着怀中闭着双眸宛若昏迷过去的美人儿,先是试探着叫了两声:“喂喂,你怎么了?”

美人儿自然没有反应,成祥把她往上抱了抱,歪头看看她的腿,裙摆上一抹明显的血痕,看来还挺新鲜的。

成祥皱着眉头想:“这多半是受了伤,故而晕了,只不过不知她是哪里人在这儿又干什么?”想来想去,就想先把人送到医馆去,可是左右一掂量,这地方距离他家里倒是近,距离医馆却要走一段路,他抱着个女子……又受了伤,指不定又会有什么节外生枝,但看热闹的人却是少不了的。

成祥一转念,就先把人送到家里,然后飞奔到了医馆,不由分说便揪着坐堂的老大夫往家里而去。

小庄经历了落水,受伤,被拐,相亲……种种匪夷所思的经历,她毕竟是个娇柔的弱女子,体力大为有限,虽然倔强离开医馆,到底是撑不住。

昏厥过去之前,只瞧见一名官差打扮的人,瞪着大眼睛在眼前晃动,小庄记得渔婆说过此地官差能干人好的话,虽然此刻别无选择,倒也不算是最坏境地。

因此醒来之后,仍是看见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居高临下打量着她,且仍是那身官差制服……小庄倒也不怎么惊怕。

眼睛逐渐适应了光线,惊鸿一瞥间,将眼前的人看了个清楚:这位爷,似生得高大魁梧,一身衙差的黑红袍子打扮,头上的方帽给他歪歪地带着,更添了不羁散漫之气,脸型倒是周正,看来年纪不是太大,可是却显得胡子拉碴的……是个粗糙的野汉子。

小庄打出生到现在,还是头一次见到这种货色。

小庄此刻也已发现自己衣衫完好……而腿上的伤也似又换了药,可见这位真的是“能干而人好”的官差,也算是救命恩人。

小庄稳定了一下思绪,正欲开口,却听眼前这位爷打量着她,问:“你就是钱婆拉来给我看的那女人?”声音有些粗噶,听来耳熟,小庄嘴角轻轻一扯,想起在街上那声“母猪也像貂蝉”。

小庄愕然,唇角微张,却不知这副略带懵懂的模样简直挠到了成祥心底里去。

也不知怎地,成祥只觉得十分快活,乐不可支地说:“看样子还真是,我以为你是嫦娥回了月里,怎么没飞上天反而掉到我怀里呢?”

小庄听着这样戏谑的话,脸不免有些发热:“你……就是成祥……成爷?”

成祥抓抓耳朵,觉得自己的名字从她的嘴里说出来……真是动听无比!他这名字果真是天底下第一等好听的!

成祥嘿嘿一笑,道:“不错,正是我……你说多巧!对啦,我还听季老三说,你还说是我的亲戚?”

真是……不是冤家不聚头!不想遇上这主儿偏就遇上。

小庄的手暗中抓了一把身下的席子,微微垂头,缓声道:“成爷既然是官差,有些事儿我便直说了……妾身自知蒲柳之姿,不堪入官爷的眼,更不是本地人士,跟钱大娘相遇也不过是误打误撞,因此她所说的那件事,请成爷不必放在心上。至于季三爷所说……只因那位季三爷欺负妾身初来乍到,意图不轨,妾身逼于无奈才拿官爷您的威名来镇唬他。素闻官爷英明,还请做主……妾身会即刻离开此地,不再给诸位添麻烦。”

小庄聪明,知道季三儿已先告了状,于是这番话说在前头,既替自己做了解释,又趁机脱了身。

虽然这位官差看起来……不像是十分的“英明”,但有个六七分也是足够的了。

小庄说话间,成祥始终瞅着她,眼睛也没转开一下,听到最后,便笑出了声。

两人离得近,小庄将成祥这笑脸看得极为清楚,心中不知为何竟有种奇妙的感觉,这粗鲁男子一笑之间,仿佛换了个人,眼神骤然欢喜,露出整齐白牙,胡子拉碴的脸颊边儿上居然还有酒窝若隐若现……粗豪中竟有种孩子气的天真流露。

第10章

成祥笑得满脸春光,眼神意味深长,像是过节的孩子得了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