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在外面吧。”李淳一暂压下这怒火,坐到榻旁看看那只可怜巴巴的乌鸦,忽又扭头咬牙切齿同宗亭道:“简直简直无理取闹、不可理喻,下回再这样别怪本王不客气。”

她言罢起身,走到门口将饭食拿进来,孤愤地坐在案前将素食吃了个精光,最后只留下一罐乌鸡汤。

怒气随食欲平息下去,失落情绪却返潮般涌上来。

她坐在案前背对着榻上的宗亭,心中充斥着难咀嚼的悲伤。他的患得患失影响到了她,让她动摇、甚至让她一瞬回到她不想再回首的过去。他对失去的恐惧与日俱增,如今甚至到了有些癫狂的地步,所以想牢牢地攥她在手中,证明她还活着、还有温热血液在皮肉下流淌,以此来安抚空洞冰冷如深谷一般的内心。

李淳一伏在案上平复了一下情绪,手往前移,指腹贴上盛汤的罐子,确认还是热的,便又直起脊背,端了那汤罐起身,面无表情坐到榻旁,扯掉塞在他嘴里的手巾,也不给他松绑,只打开罐子,温热的一勺汤便递到了他嘴边。

沉寂的空气里,只有食物热意浮动。

食欲化解一切糟糕情绪,也能缓和一触即发的紧张关系。

一罐汤喂下去,她又起身处理了乌鸦的伤,随后折回床榻解开他的束缚,躺进被窝里从背后抱住了他。

宗亭头脑昏沉沉,但还是下意识握紧了她的手。屋外最后一场秋雨,就这样悄无声息浸湿了天地。

制科放榜姗姗来迟,正式授官前却还有一套例常活动,以便新士族们更好地融入朝堂。制科活动不比进士科那般隆重,但赐宴与月下击鞠却是必不可少的。

因时值初冬,女皇身在行宫,所以这制科欢宴的场地便从曲江池畔搬到了骊山。

光禄寺少卿反复确定食单,忙得脚不点地;太府寺乐工也抓紧时间筹练新乐曲,免得届时出了差错;游手好闲的则是那些新科举子,以及不慌不忙前来赴宴的京司各衙署高官。

这日逢旬休,该来的都来了,譬如宗亭、元信、以及长住行宫的女皇和李淳一。偌大宴厅几乎坐满人,炭盆静静烧,佳肴接连送,室内温暖如春,一派和悦气氛。

然而“吃”永远不是真正主题,光禄寺的食单划到最后一道菜,诸人便纷纷按捺不住,甚至有人起身问道:“击鞠是要何时才开始呢?”

场地已安排好,就等着女皇移驾,其余人也好跟着一同去凑热闹。

恰是月明之夜,灯全部点亮,体态丰满的二十匹骏马依次排开,鼓声激越奏响,惊得林间野兔乱窜。月下击鞠充满刺激与危险,碎首折臂的事也有发生,然而大周尚武,尽管激烈又难保证安全,但文士们却也热衷此项运动,酒劲上窜,鼓声阵阵,诸人喝彩,更是催人振奋。

有十几位举子已按捺不住,都跃跃欲试,想要在帝王跟前一展身手,而作为敕头的贺兰钦却像个嗜静的老人家一般,无动于衷。

女皇眸光移向他,问道:“贺兰卿为何不愿一试?”他却回道:“臣近来抱恙在身,实在心有余而力不足,恐是无法上场了。”

一南衙将军闻声看过来,竟是轻嗤道:“连击鞠都不行,又哪里来的气力为大周国事操劳?敕头可是害怕伤到才这样推辞?”

贺兰钦却并不在意这激将法,只随他去讲,甚至懒得应答。

然这时有人跑过来禀告道:“陛下,还差一人。”

那南衙将军又道:“敕头既然不愿上场”他看向李淳一:“吴王身为主考,可是要与举子们打上一局?”他话音刚落,举子中便有人应和起来,显是十分欢迎李淳一入场击鞠。

又有声音道:“臣听闻吴王也是击鞠好手,素有巾帼不让须眉之勇,今晚臣等可是有幸一睹殿下英姿吗?”

女皇闻声闭了闭目,却见李淳一当真起了身。李淳一太清楚这情势,哪怕她推辞,女皇也会将她推上场,且今晚这么多人应和绝非偶然,避无可避,大概就是如此。

然她起身的同时,宗亭却跟着站了起来。

那南衙将军轻挑眉:“相公乃我大周数一数二的骑手,莫不是要上场做主裁?”

“殿下身为主考都上场击鞠,臣身为制科考策官,做个主裁难道奇怪吗?”他讲完便不再理会他,而是径直走去牵马。

击鞠有三位裁判,两位在边上计数,另有主裁在场中央把控基本规则与秩序。

诸人纷纷执鞠杖骑马入场,夜色瞬时紧张了起来,腾腾鼓声更将众人情绪架在了火把之上,随时都会沸腾。

马蹄声哒哒响,杂沓而急促,骑手握紧鞠杖,驱马争逐场内唯一一只球,时刻准备将其击入对方球门。鞠杖挥舞起来便十分无情,骏马则随球转向,时而往西时而往东,争逐相撞,鞠杖互击,根本顾不得对方是谁,遂也不必留什么情面。

因李淳一在场上,场下目光纷纷都投向了她,虽月光、灯光照耀有限,但诸人仍能从一堆举子中一眼辨出吴王英姿。

她确如传闻中一般精于此道,且十分灵巧,就在众人屏息盯着那一群人追逐之际,她手中那鞠杖便毫不犹豫地将球勾过,精准击入了对方的球门当中。

鼓声瞬起,高亢的报分声便传到了人群中。女皇敛眸静观,贺兰钦也是一样,面上全无众人的半点兴奋与高昂。

哒哒哒的马蹄声再次响起,围看者也愈发紧张,只有寥寥人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议论吴王这个模样竟有几分陛下当年的风采。

温柔江南并没有将她养得柔弱,反而是添了几分韧性,也赋予了她人生更多的可能。

双方的争夺无一丝一毫的退让,因此比分也始终无法拉开差距。在这初冬夜晚,骑手们拼尽技巧与气力,已是出了一身的汗。

因为着急,局面甚至有些混乱。作为主裁的宗亭,策马执杖控制着局势,然就在他提示两名骑手争逐出界时,另一边却争夺到了你死我活的境地。

李淳一与对方两名骑手各执鞠杖夺球,那球在鞠杖间来来回回数次,已陷三面围困之势,似不论如何都无法逃离这死局。

忽然,李淳一俯身一勾,竟是将那球从地面带起,正要击其往东时,却有一支鞠杖朝她这边击过来。然那鞠杖,目标却不是球,挥下去时却是狠狠击中了李淳一的坐骑。

痛苦的马嘶声骤响,却淹没于混乱局势之中,宗亭闻声扭过了头。

李淳一侧身击球,本就未能坐稳,这时坐骑却前腿猛地屈膝着地,她身体前倾,便狠狠摔了出去。

耳畔是杂沓纷乱的马蹄声,她的手臂几乎被马蹄踩断,然就在此时有人忽紧紧抱住了她,她忍痛睁眸去看,对上那双漆黑眼眸,可那眸光却倏变,她顿时感受到铺天盖地的重压,与此同时,马蹄从他背上踏了过去。

?

【三零】露软肋

?呼吸滞住了,一口气闷在胸膛里怎么也上不来。纷乱铁蹄声陡然静息,高亢痛苦的马嘶声响彻天际,人群中的惊叫声后知后觉地接踵而至。

李淳一什么也听不清,视线中只有宗亭闭上又睁开的眼。那眼眸光彩骤黯,神情中却不见痛苦,他甚至对她笑了笑,确认她还活着,黯淡眸光里不禁流露出安心来。她仿佛听到他叹了一口气,那叹息中盛放着的所有担心,此时终于可以放下。

她想说话,但张了嘴却出不了声,因缺氧而昏沉的脑袋疼痛无比,被踩断的臂根本抬不起来。她顿感肩头一沉,紧紧抱着她的那双手臂也松弛下来,忽有杂沓脚步声逼近,终于有人将压在她身上的宗亭抬走,耳边便只剩下贺兰钦的声音:“没事的,你不要怕。”

他俯身查看她的伤势,悉索又杂乱的议论声就回荡在上空。有人匆匆跑来,固定了她的手臂后,便将她抬上了板架。李淳一模模糊糊睁开眼,余光只瞥见有人亦将宗亭抬了起来,急急忙忙往另一边去了。

场边火光仍跳跃,鼓声却止歇,夜风将计分旗吹得烈烈响,月亮悄无声息隐入云后,两人之间的距离却愈来愈远。熟悉的无力感牢牢制住了李淳一,她不知宗亭是否失去了意识,也不确定他的伤势,她甚至连想一问究竟的力气也没有。胸腔像被碾碎,连呼吸都痛得很,血腥气翻涌上来,将仅存一点意志也冲垮。

一场制科球赛,激昂开头,却混乱收尾。多数人不知所措,只一小部分人忙着处理这突发事件,而女皇稳坐不动,面色则差到了极点。她看得格外清楚,李淳一落马之际,宗亭几乎是罔顾一切冲了过去,将她紧紧抱住,为她挡了那无情铁蹄。

见得这一幕,女皇脸色几乎瞬变。男欢女爱是一回事,愿为对方去死是另一回事。意识里将对方的一切看得比自己的性命还重要,就已不是少年时期简简单单的懵懂情爱了。

他们之间的关系,比她预料得更坚实、紧密,甚至透着近乎绝望的固执。

他几乎是用本能去救李淳一的。

女皇在原地枯坐,不远处跪了一排举子。他们刚从击鞠场上下来,额头甚至还冒汗,但此时却个个脊背生冷,生怕女皇大怒。

女皇的确怒火丛生,这些人竟敢算计到这上面来,实在胆大包天!但怎么治?怎么查?难道将今晚的举子们都重新黜落吗?月下击鞠是科考传统,危险与刺激并存,诸人心知肚明,何况球场上无君臣,亲王上场更没什么好顾忌,出现这种事全可推给意外,想追究也无法深究。

诸人屏息不言,火光将女皇的脸照得一片肃穆。她安静得可怕,眼眸中一点波澜也无,教人摸不清她真正的脾气。

她身后坐着的元信此时也不开口,先前一直撺掇李淳一上场击鞠的那位南衙将军也不言声,都是静观其变的模样。

忽有一举子上前,又噗通跪下,额头磕在冷硬地面上发出咚咚声响,连语声都打颤:“某该死,请陛下降罪。”

这时候纪御医急急忙忙跑了来,悄悄与女皇禀道:“殿下手折了,肺大约是有些挫伤,亟需静养。宗相公更严重些,骨头断了,一时恐怕醒不来,全看造化。”

“务必救回来。”女皇闭目又睁开,冷冰冰地下了命令。老实说,出于私心她很想看宗亭就这么死了,但她见识过当年桓绣绣去世后关陇那一场闹劲,可以想象万一宗亭死了,关陇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眼下要稳,实在不宜节外生枝。

纪御医神情沉重,但还是接下了这死令,躬身应了声“喏”,随后便转身告退,仓促脚步渐渐消失在夜色中。

他走后,女皇面前的问题依然在。那举子不断磕头,额头都磕出血来,然女皇却无动于衷,只与内侍道:“交给吏部,不要让他死了。”

她言罢起身,内侍接了口谕,赶忙去寻吏部尚书。一众人见她要走,纷纷下跪恭送,偌大场地里扬起风,这初冬凉意吹得人骨头都疼。

门窗挡了朔风,室内银炭燃着,药味弥散开来。女医从榻旁起身,放下纱帐同贺兰钦道:“伤药已是换好了。”她顿了顿,道:“殿下虽无性命之虞,却也不是几日就能痊愈,还请先生转告殿下要多注意休息才好。先生深谙医道,某就不多造次了。”言罢拎过药箱,与内侍一道离开。

李淳一睡不太平,因为胸腔闷痛呼吸有些急促,时不时伴着咳嗽,因手臂捆着亦不能随意翻身。一晚上的汹涌噩梦,根本无法好眠。她半夜坐起来,只有侍女在内室守着,那侍女赶紧持灯迎上来:“殿下醒了,可是要奴去喊御医吗?”

“不用。”她语声嘶哑,着急下榻。侍女被她这模样吓到,赶忙上前阻止:“御医嘱咐殿下一定要卧床休养才好,殿下有什么事令奴去做就好了,免得再伤到了”

“随她吧。”外室忽有人声传来,那侍女手应声缩回,只能无奈看李淳一拖着病体下了榻朝外室走去。

贺兰钦并没有避嫌,因女皇也默许精通医道的他留在行宫看护李淳一。他从外室走出来,见到李淳一没多讲什么,手里却多拿了一件斗篷。

他走上前,将斗篷给她披上:“能站起来就没什么大碍,想去看的话,现在可以去了。”

于是转身推开门,同她道:“以谢搭救之恩的名义去见,可以光明正大,旁人没什么可说道的。”

朔风不断往里涌,内外简直是两个季节。李淳一摸出帕子捂住嘴,低头吐掉一口血痰,抬脚迈出了大门。

因夜晚不便挪动,宗亭便被安排在行宫内接受救治。纪御医为了将他救回来,几乎是耗了一整晚,此时天将明,纪御医与内侍交代了一些事,疲乏地从门内走出来,还未行两步,便撞上了前来探望的李淳一。

廊灯下她的脸看起来惨白,为忍疼痛眉间也紧着,斗篷更是被风吹得鼓起来。纪御医看一眼贺兰钦,又躬身与她行个礼,这才道:“殿下脏腑也有些挫伤,此时实在不宜走动,免得落了病根。”他回头看一眼门内:“殿下还是看完就走吧。”

言罢,纪御医退开几步,让她进去。

李淳一却有几分惧,哑着声音问道:“这会儿怎样了?”

纪御医实话实说:“算是救回了一条命,但”他略顿了顿:“伤得太重,醒来之前都可能会有危险,得随时盯着才行。”

她不讲话,鼻息呼出来都弥漫成了白雾,欲言不明。

于是一旁的贺兰钦打破这沉寂,微微躬身与纪御医道:“纪御医忙了整晚,也该去休息会了,这里暂有某与殿下照看,请纪御医放心。”

纪御医也是一躬身,十分识趣地告辞了。

头顶一盏灯晃了晃,李淳一进得门内,药味扑鼻而来,空气里隐约浮动着新鲜的血腥气。宗亭套着白袍子,安安静静躺在榻上,薄被遮了身体,只露了干净的脸与脖颈,唇色苍白,面无血色,是病中昏睡的模样。

她屡次见他病容,而这回无疑是最重的一次,他甚至对她的到来毫无回应。

榻旁木盆里全是沾了血的手巾,内侍跑上前来着急忙慌地将木盆拿走。李淳一坐下来,将能活动的那只手伸进单薄被中,寻到了他的手。

柔软被褥之中那只手温度很凉,指骨仍然分明,却多了一些茧子。她甚至摸到了一些凸起来的疤,这是她先前都未细察过的。

早年他在国子监,不过是埋头读圣贤书的少年,手上也仅无名指内侧有一粒薄茧,满是书生气。然经历了关陇军队的漫长生活,他却仿佛脱胎换骨,破茧成蝶。成蝶的苦痛自是难避,而这一手伤疤与茧子,便是铁证。

当年他们都被迫选择了充斥着艰难与未知的人生道路,但也都咬咬牙走到了今日,成就了现在这样一副模样。

锦被下的手指交缠,李淳一想要用体温来唤醒他,但他却仍无动于衷。这一刻,她忽然感同身受起来。她能体会到他心中对失去的恐惧,是那样的强烈汹涌。

她一样害怕失去他,希望他活着、蓬勃有力地活着,能喘息、能哭笑、能爱恨

李淳一忽然痛苦地弯下腰,似乎脊柱一时间难支撑那突如其来的疼痛。她低头喘了会儿气,手却从被下抽离,起身放下纱帐,转过身往外走去。

黎明已至,灰蒙蒙的天边缓慢有了光亮,李淳一在庑廊下蹲下来猛咳,手心里全是淋漓的血。

那痛来得剧烈,胸肺的伤像是崩裂开来,却让人神志更清明。

初冬还未落的红叶在枝头苟延残喘,霜气浓重,天边晨风将乌云都悉数推开,太阳姗姗露脸。

“想哭就哭吧。”贺兰钦将帕子递过去,“你是需要哭一场了。”

离开长安后,她便认定哭除了逢场作戏什么用处也没有,自己也没什么值得哭泣,但现在她的的确确是想要痛哭一场。

眼眶如雨季的天地一般潮湿,眼泪却节制地收着,一滴也不肯掉下来。

她想到他最后看她的那一眼释然与放心,阖上眼皮,眼泪便决了堤。

?

【三一】苦肉计

?骊山行宫伴着寺观钟鼓声醒来,汤泉池迷雾氤氲,红叶宛若雾中花,日光拨开夜间的涔涔冷意,却无法缓解身体的伤痛。

李淳一走到池边洗了手,血在泉池水中蔓延开,很快不见痕迹。瘦削的手被温热的水浸得有些发红,许久未痛哭过的眼睛哪怕收敛了眼泪也还是有些红肿,胸膛闷痛,呼吸仍然不畅,以至于面色发白唇上一点血色也无。

水面照影被风撩得扭曲变形,脸也跟着狰狞。她沉默起身,转身就要往女皇寝宫去,贺兰钦却上前拦住她:“现在不要去讨说法,陛下自然会来。”

她抿起唇,显然接受了这建议,于是按捺下心中不平,兀自折回了居所。饮完药,她在案前坐下,手下静静按着一只幻方盒,凌乱的木块毫无章法地凑成一堆,她忽将它们全都倒出来,再一一排入盒中。

心绪越乱,思路却越清楚。小木块依次入盒,无一点错漏,仿佛在心中已推演了千遍万遍。

贺兰钦立在一旁,一言不发看她推演。

他记得多年前她就是这样,遇上事就用幻方来理顺思路。面对女皇的重重监视也好,面对淮南水患带来的种种烦忧也好,无一例外,好像诸事都与幻方一样,最终总能各自归位求个结果。

昨晚的事决计不是偶然,使劲撺掇她上场的南衙高将军是皇夫的旧部下,而场上挥杖“误击”到她坐骑的那举子亦出自关东士族一派,这样一想,主使似乎好猜得很。

是元信吗?之前让曹侍御来试探她,击鞠场上又令人暗算她。如此明目张胆地害人,当真是只是为除掉她吗?山东有必要除掉她吗?

李淳一移动木块的手忽迟疑了一下,收回那木块,又换了一个数字放进去。她越想越觉得自己并不是元信的真正目标,严格来说,她与元信之间并没有直接对立,元信的最终目标不该是她,而是一直气焰嚣张的关陇,是宗亭。

然而今晚宗亭的表现,几乎等于向所有人表露软肋。他当众对她示好,当众表达他的在乎,甚至不惜性命救她,还有比这更明确的弱点吗?元信试探的同时,也将此事实暴露给了女皇倘能拿捏住她,便等于握住宗亭的七寸,甚至还可以增加控制关陇的筹码。

元信在告诉女皇,在“生皇嗣”之外,她还有更值得利用的地方。

而元信本身是不惧追查的,曹侍御的弹劾毫无被追责的风险,击鞠场上的惨剧也可堂而皇之修饰成意外,最后除了那举子倒霉外,他们都可以全身而退。

手握权力之人的可恶就在于此,李淳一这时甚至能体会到一些女皇心中咬牙切齿的憎恶与厌倦。

她将最后一只木块放进盒子时,外面忽有内侍禀道:“陛下驾到”

这声音离得很近了。她忽用帕子捂了嘴,又吐掉一口血痰,迅速地躺回了榻上。炉上的药即将沸腾,药味酽酽,室内一片沉寂。然而就在女皇进门瞬间,内室骤响起了凄冽的咳嗽声,而那咳法仿佛要将脏腑都咳出来,听着令人心颤。

女皇眉头一紧,此时贺兰钦已至外室来迎。女皇便问他:“吴王可还好吗?”

贺兰钦道:“虽不如宗相公伤势严重,却到底伤及了脏腑,并不太妙。”他的确是据实讲的,李淳一眼下这境况,不好好养着怕是要落下大病根。

女皇唇角下压,却不再问,径直往里走。她对小女儿的感情极复杂,既想见她又希望她离得远远,有时甚至希望她二人之间毫无牵扯,但莫名的心理作祟,导致她又无法放下。

但她到底是不希望李淳一出事的,不论是从皇嗣的角度来看,还是从控制关陇的层面考虑,李淳一的存在都非常重要。

她入内后瞥了一眼案头,案上幻方盒中,齐整却又繁杂地排布着数字方块。她知李淳一擅长推演,也清楚其天资实际上是三个孩子中最好的,但她从一开始就放弃了这个小女儿。世事就是这样棘手,比那盒子中变幻无穷的幻方,还要棘手。

她在榻旁坐下,瞥向李淳一断掉的那只手,最后注意到那苍白的面色。她道:“伤势重成这样,又何必半夜去探望别人?”她语气很冷漠,连半点温情也没有。

果真什么都瞒不住,而李淳一也没有想瞒。她偏过头又是一阵咳嗽,帕子拿下来全是血。那无神红肿的眼看向女皇,哑声回道:“儿并无大碍。”

女皇破天荒伸手给她掖被:“不要逞强,病了就该歇着。谢意等人醒来再表也不迟,宗相公眼下还昏睡着,你去了他也不会知道。”言罢她又说:“此事朕已教大理寺去查了,是故意也好,无意也罢,总要有个交代。”

李淳一没有表态,又猛咳了一阵。

她几乎可以断定,女皇、李乘风都没能预料到此事会发生。元信筹谋这些事必然瞒了李乘风,由此可见,他与李乘风在某些事上,立场并不一致。

山东不需要她生下的皇嗣来稳固势力,因此她的性命对山东来说不值一提。山东甚至认为让太女过继一两个宗子宗女也没什么所谓,他们只是不想眼看着关陇愈发壮大,也不想与关陇分羹,摆在山东面前的主要矛盾从来都不是皇嗣问题。

女皇又坐了一会儿,随行内侍提醒她还有些政务要处理,她便从榻旁起了身。她走之前又看一眼那幻方盒,最后沉默着走了出去。

李淳一卧榻了好几日,行宫内的时间过得仿佛要慢得多,手臂不见恢复,仍在咯血,呼吸一急促胸腔就疼得要命。

因她病了,宋珍也从府里赶了过来,亲自照料起她的起居。这样一来,贺兰钦也顺理成章离开了外室,不整天在她眼前晃了。

这一日她打算下榻走走,宋珍忽匆匆忙忙进来,与她禀道:“相公醒了!”

她眼皮跳了一下,宋珍却又说:“然他死活不肯吃药,连碗都摔了两回,纪御医也是一筹莫展。”

“为何不肯吃?”

宋珍摇摇头。

“胡闹。”她忍不住低斥,胸膛里又气又疼:“简直混账!”她披上外袍便往外走,走得急了,胸膛里便更疼。

宋珍回过神连忙跟上,然到了门口时却又自觉止步,只容她一人进去了。纪御医见她来了,只躬身行了个礼,便带着内侍出门,室内此时就只剩了他二人。

宗亭躺在榻上根本无法动弹,然他还是睁开眼去看李淳一,瞥见她捆着的手臂时眸光倏地一黯,但最终还是罔顾身体的痛苦,弯唇同她笑了。

这一笑将李淳一心中怒气全化成了疼惜,她站在榻旁不知是该庆幸还是该难过,原本预备好的一套说辞此时全成了泡影,完全派不上用场。但她低头看一眼满地碎瓷片,心头的火却又腾起来:“你这又是做什么?!”

他脸上有胜利的微笑,甚至还藏了几分狡黠。老实说他并不确定李淳一会心疼他,因此故意折腾了一番,瞧,她果然是怒气冲冲地来了。

“太苦了,不想喝。”极低哑的声音,又有些任意妄为的蛮不讲理。

“良药苦口,何况连蜜枣都备上了,你还想要什么?”李淳一瞥一眼新端上来的那碗药,边上罐子里塞满甜甜的蜜枣。

“什么都不想要,就是不愿意喝。”他简直讨打!李淳一气得肺疼,却束手无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