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刚落,便听到帘外响起了一个银铃般清脆的声音:“何妈妈,香云姐,我来取我家小姐的衣裳了。”

听出是四小姐屋里的小丫环碧容的声音,屋里众人都变了脸色。

温玉心里不由暗想:不就是衣衫被泼湿了,洗过便好,为什么众人都这么紧张害怕?这四小姐,就有这么恐怖么?

第10章 少年

何妈妈将屋子里的人一一看过,转身出去。温玉因站在旁边,连忙很狗腿地帮着卷帘。

来的是一个十二、三岁的小丫头,圆圆的脸蛋,眼睛扑闪扑闪的,一股天真烂漫的模样。

“是碧容啊。四小姐的衣裳已经好了,只是今儿事忙,实在派不出人,所以一直搁到现在。”何妈妈回眸看了香云一眼,香云便会意地回了屋去。过了一会,她便抱着叠得整整齐齐的衣裳出来,交付到碧容的手里。

小丫头刚想展开看看,便有两个仆妇相继捧着衣物从屋里出来,对碧容说道:“这些是五小姐、还有八小姐要的衣裳,我们这边忙得实在派不出人手去送,就劳烦姑娘帮忙送下了。”

在香云将那件衣服拿出来交给小丫环碧容的时候,温玉便有几分料到她是想把弄脏衣服的责任转嫁到碧容的身上。而这个手脚一做,接下来就是一个隐瞒真相的问题了。方才那屋子里,全是绣坊的人,只有她一个是半途捡进来的。何妈妈现在兴许没有想到,呆会肯定会想起。那时候,她的处境就会很尴尬了。所以,在她们说话间,温玉便一点一点地挪开,悄无声息地混入人群。瞧得三五个小丫环捧了一叠叠的衣裳往各院送,便主动蹭过去帮忙一起送。

温玉混进的这一队,是送往三老爷刘传贤那一房的。为免引起注意,一路上温玉都低着头,没有搭队伍里的闲谈。事实上,她们也没多说什么,只是抱怨这几天活多,人又少了,累得去了半条命之类的。然后又有人说,累是累,但是工钱是往日的三倍,也是划算的。

温玉听得心里一动,想不到这里节假日也有三倍工钱啊。不知道自己能不能也赶下这趟车,赚点小钱什么的。正琢磨着,忽而听到领头的丫环低语了声:“三少爷来了,退到一旁。”

在温玉反应过来之前,队伍里的丫环们已经训练有素地退到一旁。温玉落后了半拍,但总算也还是适时地退开了。垂首站在道旁,却还是忍不住悄悄地偷眼看从对面过来的人。

来的是两名锦衣华服的少年郎。其中个子高的那一个,长马脸,瘦得如一杆竹竿。一身锦袍,穿在身上空荡荡的,风一吹,便像是在放风筝似的。比他矮半头的,倒是个胖瘦得宜的翩翩美少年。眉清目秀的,年纪似乎也比那竹竿略小一些。一身淡萌黄色的衣裳,袖管、腰带和衣袍的下摆均为暖橘色。外面再罩了件淡金色,带雪白兔毛的短袄,显得整个人身姿挺拔,华贵出众,精神抖擞,青春不可挡。

等他们走过去后,队伍里便开始窃窃私语。

“嗳,嗳,那个人是谁呀?”有小丫环刻意压低又难掩兴奋地问。

“不晓得诶……”

“好像是宋家的少爷。”

“哪个宋家呀?”

“来找三少爷的,当然是盛阳侯府的那个宋家了!”

温玉捧着衣物跟在后面,听她们七嘴八舌地讨论。这会儿忽然听她们说起了盛阳侯府,心里不由一惊。那两个少年都是十四五岁的样子,她那幼时订亲的夫君好像也是十五岁,难道就是方才过去的两个少年中的一个?倘若是那个高个子的,那就长得挫了点,如果是矮个的那个,倒是个小帅哥。

“是宋家的哪位少爷呀?我听说宋家的大少爷和二少爷,都是这京里出了名的俊秀人物!”

“宋家的少爷又不常来,我哪里知道那么多啦!”

“唉呀,这有什么好纠结的,呆会到松风院找竹烟打听一下,不就知道了!”

众丫环纷纷称是,话题便转到别处去了。温玉心想,看来那美少年还真是宋家的人啊!毕竟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料想这些青春年华的小丫环,也不会对一个瘦竹竿有这么高的兴致。

送完衣物,那几个小丫环便真的跑去找三少爷身边的丫环打听,很快便兴冲冲地回来,说是宋家的二少爷。前些天伯府往盛阳侯府送了过年礼,他今天是陪同父亲过来送回礼的。另外还有小道消息说,两家似乎有意联姻。侯府的两位少爷都是十五岁上下,伯府里的三小姐、四小姐和五小姐,也都是十五六岁的年纪,正好年岁相仿,门户相当。

八卦的力量是无穷的,一谈论起这样的事情,刚刚还喊苦喊累的一个个立即又精神抖擞了,凑在一起,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温玉站在旁边听了会八卦,想到自己出来得有些久了,怕陈氏夫人找,便拉了个人问了馥香院的方向,急急寻路跑了回去。

一路问路问过去,终于找着之前周妈妈带她们进来的时候走的那条路了。正分辨着走的方向,忽而听得有人惊喜地高声唤道:“唉呀,温小姐回来了!温小姐回来了!”

温玉循声望去,在洗墨池对面朝着她挥手的,赫然又是那个紫菱。想到之前周妈妈说的,不由暗自抿嘴发笑,心想这小丫环的眼睛还真不是一般的尖,两次都是她第一个发现。

紫菱的话音未落,张妈妈便从屋里出来,唤了声“小姐”,匆匆忙忙地上前来。拉过温玉上上下下的查看,生怕她会受什么损伤似的。见张妈妈的神情紧张,温玉连忙解释说道:“张妈妈,我没事。绪哥哥带我去玩,中途他被四叔唤了过去,留下我一个人。我不认得路,走了好久才找到人问路,这才耽搁了时间。”

正说着,陈夫人也从屋里出了来。温玉又将方才那番话说了一遍,让大家不要为她担心。陈夫人叹了口气,说道:“绪儿那个混世魔王,这么大了还贪玩。你们这么多人,也不多看着点?”

红绡之前被陈夫人指名,让她照顾温玉。此时连忙跪下,认错道:“是奴婢照顾不周,请夫人责罚。”

陈夫人瞥了她一眼,说道:“罢了,你也跑不过他。紫菱,以后还是由你来照顾玉儿小姐,跟紧一点,别再出今天这样的事情了。”

紫菱略微一愣,虽有些不情愿,但还是盈盈下拜,说了声:“是。”

陈夫人哪里不知道她心里想的什么,目光在丫环中扫视了一圈,说道:“莲香,小钗,你们两个也过去。跟紫菱一起,好好服侍玉儿小姐。要是出了什么岔子,唯你们是问。”

紫菱这下听出来了,陈夫人把她遣到温玉身边,是要把她升作温玉跟前的大丫环的。当即喜上眉梢,与那两个小丫环一起上前来,向陈夫人施了一礼,再去向温玉见礼。

第11章 孤女

温玉向陈夫人拜谢后,陈夫人怜爱地轻抚她的小脑袋,柔声说道:“今后,若是那个混世魔王再拉你去这去那,你不乐意去的话,便让紫菱她们来寻我。四婶帮你挑的这几个丫头,脚程都是顶快的!”

温玉笑着道谢,继而又说道:“其实玉儿并不讨厌跟绪哥哥玩,就是他跑得太快,我跟不上。”

陈夫人笑着说道:“绪儿小时候身体不好,你四叔给他请过师父,教过他些拳脚。没想到他旁的没学会,跑得倒是像飞毛腿似的,让我们好生折腾。对了,玉儿一天没有见着父亲,一定想念了吧?”

温玉点点头,说道:“那玉儿先去寻爹爹,明天再来看四婶。”

陈夫人说了声“乖”,便让红绸送温玉及她新得的三个丫环回去。

温玉父女被安排在外院东院的厢房,温玉抵达的时候,温如韬也才回不久。紫菱本是陈夫人那边的二等丫环,平日里还是得听红绡她们几个大丫环的吩咐。如今到了这边,虽说有个张妈妈,但毕竟是从外面带来的,对这府上,哪有她熟悉。于是便有了当家作主的感觉,跟温如韬见过礼后,便带着两个小丫环下去打点了。

温如韬看着她们离去的身影,问道:“这几个,是陈氏夫人拨给你的?”

“嗯。”温玉点点头。

“看着倒是挺机灵的。”温如韬会意地轻颔首,继而问起了温玉今天在陈夫人那的情况。

温玉只说了刘朝绪拉她出来玩的事情,然后说道:“爹爹,四婶还问我,想不想与绪哥哥一起去学堂里念书。”

温如韬喝茶的动作蓦的一缓,回眸看向女儿,问道:“你是怎么回答的?”

“我说不想去,四婶便说会找爹爹商量。”

温如韬想了想,放下茶盏说道:“玉儿,真的不想去学堂?”

“玉儿是去不去都行,但凭爹爹安排。只是,有一样,玉儿想自己决定。”

温如韬见女儿小小年纪,一副深思熟虑的大人样,不由轻声微笑,说道:“玉儿想自己决定什么?”

“亲事。”虽然年纪还小,但这年头,年纪再小也有可能被定出去。就像她这个本身,刚出生就被订了婚事,现在好不容易退掉了,可别再一不小心又套进去了。“玉儿不羡高门大户,也不求荣华富贵,只愿找个真心人。一辈子对玉儿好,还要孝顺爹爹,照顾张妈妈和张叔,一家人和和美美的,一直到老!”

温如韬心中不由感慨,人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果真没错。女儿在乡下长大,小小年纪,便懂得了这许多东西。只是,哪有女孩儿这么早便开始打算自己的婚事的。不由笑着说道:“原来,玉儿是想让爹爹给你招个上门女婿啊。”

温玉听温如韬的口气,似乎并不怎么在意她所说的。便干脆从椅子上滑下身,快步奔过去,抱着他的膝头撒娇道:“不管上门不门,玉儿就是要自己找嘛!”

温如韬笑着说道:“好,好,玉儿自己作主。”

晚饭是紫菱几个去大厨房取过来的,在东院的饭厅里吃了。回房后,温玉便从紫菱那里打听了些府里的情况。

丹宁伯府一直以来,人丁单薄,只到这一代,才有些繁盛起来。丹宁伯袭位后,兄弟几个并未分家,而是齐居在伯府之内。长房,也就是丹宁伯那一房,住了正房。三房住西厢,四房也即是刘传耀这一房,住了东厢。二房因为二老爷早丧,又没有子嗣,所以孤儿寡母便附住到了正房,与长房一起。

长房有二子三女,二子均已成婚,其中长子的正妻,便是温玉的堂姐。大女儿和二女儿都已经出嫁,身边只余一个小女儿,过了年就满十八岁了,在家中行三。

二房只有两个女儿。四小姐刘朝苓,和八小姐刘朝蓝。中间本还有个姐妹,只是身子不好,在三岁的时候没掉了。

三房也是没掉了一子一女,如今还有一子二女。三少爷刘朝明,五小姐刘朝芊和九小姐刘朝荫。

四房的人口便简单了。刘传耀只娶了陈夫人一个,也只生了刘朝绪一个儿子。

在了解大致情况之后,温玉还特地问了下四小姐的情况。她是二房的女儿,在父母皆殃的情况下,在这样的大宅院里,不是多会受到下人的冷落和欺凌么?为什么那些下人,反而一副很惧怕她的样子?

提起这个,紫菱便将两个小丫环差去打水,回头小声对温玉说道:“小姐,你有所不知。四小姐可是京城里大大有名的才女,那诗赋写得,据说连太傅大人都拍案叫绝。虽然二老爷和二夫人都殃了,但怎么说四小姐都是伯府嫡出的小姐。伯爷也是将她当自己的亲生女儿来疼,所以新近评的京城四小名媛里,便有四小姐一个。”

“哦,这样啊。”温玉若有所思地点头。陈夫人在出阁前,似乎是有四大名媛之一。据说当年的四大名媛,无一例外地都嫁入了公侯之家,成为正妻。这四小姐能评上四小名媛,估计前途也无可限量了。

“其实府里的人都怕四小姐,却也不是因为伯爷疼她。”紫菱显然是个八卦消息灵通的。“主要是,四小姐是个心思多的。府里的人待她略有一些怠慢,她便作诗写文进行冷嘲热讽,世态炎凉、奴才欺主、欺压孤女之类的。”

“小姐你不知道,四小姐在京中,有一大批的倾慕者。每回四小姐的诗文一出来,没几天便被京中的文人疯传。还有一批专门研究四小姐诗文的人,结了个社,叫什么‘茯苓社’。每次不出几日,就会研究出四小姐诗中所指何事,讽刺的又是哪一个人。然后那一个人,出门就得小心了。”

温玉听得呆了呆,问道:“会怎么样?”

“被人指指点点,买东西突然不卖给你,或者突然给你涨价之类的,反正会遇着很多倒霉的事情。所以府里的大家都供着四小姐,一点都不敢惹到她。”

“呃……”这倒新奇了。这京城名媛什么的,分明就是这个世界的偶像明星啊!没想到,在这里居然也有这样强大的粉丝效应。居然还有后援会,太让人震惊了!连伯府后院里的小事情都能打探到,还能煽动舆论,造成压力。太强大了!

“所以,小姐今后在府里也要多留心,尽量不要得罪四小姐。万一被她写到诗文里,就惨透了。”

“我知道了,谢谢你,紫菱。”

紫菱是府里的家生子,生下来就是奴婢,突然被温玉这么谢,颇有些受宠若惊。急于向温玉表现自己的能耐,于是,又告诉了温玉她新得来的一个八卦消息。

“小姐,我刚才去拿饭的时候,听人在说。四小姐今天受了刺激,过两天,估计又有新的诗文出来了。”

第12章 八卦

“哦?”温玉好奇地问道。“这回该谁倒霉了?”

紫菱压低声音,小声说道:“就是今天来的,盛阳侯府的二少爷。”

温玉眼珠子一转,想起了那位有一面之缘的翩翩美少年。“他怎么得罪四小姐了?”

紫菱小声说:“近来府里都在传,伯爷想跟盛阳侯府结亲。又有消息说,盛阳侯府那边比较属意四小姐。今天宋二少爷过府来回礼,我们三少爷与他是同窗,伯爷就让三少爷带他在府里走走。然后不知道怎么的,三少爷就将宋家少爷带去了四小姐那里……”

“哦。”温玉随口应着。“然后呢?”

“没想到,正巧遇上四小姐因为一件衣服的事情,大发雷霆,将拿衣服的小丫头打了个半死。宋二少爷当场冷冷地说了句‘锦绣文章腌臜心’,掉头就走了。我听当时在场的人说,四小姐气得整个脸都青了。所以,这位宋二少爷,肯定要被四小姐好一顿排揎了。”

紫菱说时,多有幸灾乐祸之意,不知道幸的是宋二少爷的灾,还是乐的四小姐的祸。只是那位宋二少爷倒是挺有个性的,居然就这样当面直言不讳。“锦绣文章腌臜心”,还真是一针见血,毫不留情啊!

不知不觉中,温玉居然也有些幸灾乐祸起来,忽而想到:“对了,那个受罚的丫环呢,后来怎么样了?”她可是看着那个叫作“碧容”的小丫环被绣坊的那拨人嫁祸的,只是她初来乍到,也不敢随便淌这趟水。忖着弄脏衣服,也不过被责罚几句,没想到竟然会被打个半死,不由心里也有了几份愧疚。

“听说大夫人派人接她过去了。”紫菱察觉出温玉仿佛是在担忧那个被打的丫环,便加了一句说道。“小姐不要担心。这事被宋家二少爷撞见了,就是那丫头命好,大夫人会好好看待她的。”

“哦。”温玉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心想这样的门第,都在极爱惜名声的。在被撞见这样的事情之后,应该会想办法极力去挽回,不致于落井下石,对那小丫环不利。

张妈妈端着茶点进屋,发现温玉和紫菱凑在一起嘀嘀咕咕的。不由蹙了蹙眉,提醒天色不晚,该睡觉了。紫菱便转身去了卧房帮温玉铺床,张妈妈回眸望了她离去的身影一眼,低声说道:“陈夫人向来被人赞为品格端方,聪颖精干,身边的丫环却一点规矩都没有。小姐今后可得远着那丫头,别跟着胡闹。”

“张妈。”温玉笑笑,拉过张妈妈的手,撒娇地说道。“紫菱不过只是告诉我一些府里的事情而已,使我今后在府中可以顺利些。都是有用的讯息,并不是什么闲话。玉儿听了,也只是放在肚子里,不会与旁人说的。”

张妈妈轻轻拍拍温玉的手,语重心长地说:“这是惯不得的。她又不是一心向着小姐的,多嘴多舌习惯了,说不准改天就到外边说小姐的闲话了。”

“知道了,我以后会注意的。”温玉乖巧地应了。张妈妈担忧的也没错,紫菱确实是活泼了点,外向了点,作为大丫环的话,有些镇不住。温玉的心思一转,不由又暗自笑了。自己这是在担忧什么的,说不定过了年就回去了,想这些丫环的事情做什么呢?真是桤人忧天了。

第二天早上起来,刚吃过饭,便有小厮来找,说是伯爷有请。张妈妈帮温玉梳了头,换上了新衣裳。这衣裳本来是预备着过年穿的,但是进伯府后,连丫环都衣着光鲜,自家小姐也不能穿得太寒碜,免得被人看低。昨天进府后,陈夫人已经吩咐下去帮温玉赶制两套衣裳,只是再赶也是需要几天时间的。而陈夫人没有女儿,手边并没有合适温玉的衣裳,又不好拿丫环的衣裳给温玉。所以,张妈妈便提前让温玉穿上了过年的新衣。

丹宁伯看上去有些年纪了,发须都隐隐有些花白。他说这几天忙得很,没一刻的闲暇,昨天夜里才听说刘传耀把他们父女接进府了,所以急忙请了他们过来。寒喧了几句,又唤过温玉夸奖了几句,便让婆子带她进内堂去见女眷。

接见温玉的,是伯府的当家女主人,也就是丹宁伯的正室夫人王氏。王夫人年过四十,面庞和身材都有些富态,笑起来很慈祥。唤过温玉亲热地问了话,便塞给她一个大红包。温玉赶紧道谢。王夫人开了这么个头,在场的另外两位姨娘也纷纷送了温玉见面礼。徐娘半老的梁姨娘送了个镯子,年轻貎美的吴姨娘则送了块玉,温玉毫不客气地全部纳入自己的荷包。长辈送晚辈的东西,可是不好推辞的说。

谢了一圈,回到王夫人身边。王夫人揽着她坐下,便有丫环进来禀报说:“少夫人来了。”

王夫人微微蹙了蹙眉,说道:“你们扶少夫人进来,仔细脚下。”

丫环应了声“是”便出去了。

温玉刚在揣度这个“少夫人”是不是她的堂姐,便见方才那丫环卷起了帘子,一名大腹便便的红衣丽人在两名丫环的搀扶下,缓缓地进了来。在她的身后,还有一位老嬷嬷牵了个五六岁大的男孩儿,生得虎头虎脑的,一进来便睁大双眼,在屋子里一阵“扫描”。

那丽人大约二十初头的年纪,肤白如雪,眉目如画,再加上一身的柔顺之气,好似从画上走出来古典仕女。她进来瞧见温玉,眼中难掩激动之情,却只能暂且按捺下,上前向王夫人见礼。

“免了,快来坐下。”王夫人拍着身旁的暖榻,示意她过来坐。

温璧依言坐了。那小男孩嫩生生地喊了声“祖母”,像模像样地行了个礼。

“我的小悦儿!”王夫人笑着抱过孙儿,让他坐到自己膝上,见他盯着温玉,便说道:“悦儿喜欢这位小姐姐么……哈哈,瞧我老糊涂的,这哪里是姐姐,明明是嫡亲的小姨。”王夫人一笑,两位姨娘也跟着笑。

王夫人回头问温璧:“你们姐妹也十年没见了吧?”

“是有十年了。”温璧说话细声细气的,分外动听。

温玉这才确定,这位丽人确实就是她的堂姐了,便过去见礼。温璧身旁的嬷嬷扶起温玉,将她送到温璧身边。温壁牵过温玉的手,细细瞧着她,一双美眸里已经泪水涟涟了,哽声说道。“当年见她时,她才刚刚出生,如今都这么大了……”温璧的言语之中,有感慨,也有欣慰,仿佛在多年的绝望之后,发现原来温家还有希望。

第13章 姐妹

温璧拉着温玉看了又看,瞧了又瞧,却不像是个堂姐,反而像是久别的母亲似的。而后又指着那个小男孩,说道:“这是悦儿,过了今天,就六岁了。悦儿,这是你小姨。”

“小姨。”那小男孩唤了一声,便似害羞了一般,将小脑袋埋进了王夫人的怀里。这举动把王夫人逗得直笑,拍着他的背,打趣道:“是你小姨,又不是叫你见媳妇,害什么臊?”

温璧看着他们祖孙俩慈爱,唇角漾起浅浅的笑容,握温玉的手的力量却加重了几分。温玉回眸看她,她便让温玉挨着自己坐下,轻声说道:“我这个样子,不便见叔父,玉儿妹妹代我向叔父问候一声。”

温玉点点头。虽然她还是第一次见这位堂姐,却总觉得似曾相识,观之可亲。

“家道不幸,可怜妹妹一出生,便没享过什么福。这几年,妹妹一定吃了不少苦……”温璧轻抚着温玉的发,柔声说着话。忽而有丫头掀帘进来,神色紧张地说道:“夫人,少夫人,不好了,三小姐和五小姐打起来了。”

丫环的话音未落,王夫人的手便一扣桌面,斥责道:“胡说八道!堂堂的伯府千金,怎么可能会打起来?来人,把这个嘴碎的丫头拖下去。”

“夫、夫人……”那丫环颤声唤了声,便被两个婆子架了出去。

王夫人的目光往梁姨娘一瞥,梁姨娘便会意地站起身,说身子不适,先回房了。温玉估摸着应该是要去看看三小姐和五小姐到底发生了什么的。王夫人自然是允了。

梁姨娘刚走到门口,院子里便有个少女的声音嚷嚷了起来。温玉闻声不由伸了伸脖子,往门外看。不一会,便瞧见一个藕蓝色衣衫的少女快步掀帘进了来。不顾梁姨娘以及身后一干丫环婆的阻拦,站立到堂前,忿声说道:“母亲,您可不能再任着三房欺到我们头上了!”

王夫人蹙了蹙眉,并不搭她的话。梁姨娘快步上前来扯那少女的手臂,想将她拉走。但那少女年纪虽小,却生得高高壮壮的,不是身量娇小的梁姨娘可以拉动的。

那少女一张圆脸憋得通红,似乎刚受了气回来。这时什么也顾不得身旁的人说什么,继续诉说着自己心中的忿忿不平:“三房的人太不厚道了!明知道父亲正在议四妹与那宋懿行的婚事,三弟却偏在那时将人引了过来!这分明就是存心的!毁了这桩亲事不说,还说了那样的混帐话,将四妹气得又病了!母亲……”

“够了!”王夫人一扣桌子,厉声说道。“你四妹的事,我与你父亲自有计较,你替她鸣什么不平?!有那闲功夫,不如好好练练你的功课。要是明年春考,还有一科不合格,明年一整年就哪里都不要去了。”

少女的脸色变了变,知道王夫人不仅没有认同她的话,反而动怒了,因而也不敢再说什么。在梁姨娘和一个婆子的推攮下,郁郁不平地离了开去。

温玉一直挨在温璧身侧静静地看着。丹宁伯府有九位小姐,大小姐和二小姐已经出嫁了,六小姐和七小姐是不幸夭折的,八小姐和九小姐一个六岁一个八岁。所以听那少女说“四妹”,便知道她必是三小姐刘朝萱了。

三小姐是长房的庶女,四小姐是二房的嫡女,听紫菱说,这两位小姐平日里同进同出,感情好得像是一个人似的。她刚才忿忿不平的应该就是四小姐责罚下人被宋家二少爷撞见这件事,她认为三少爷是故意引人过去,破坏这桩婚事的。说起来,五小姐好像也是十四五岁的年纪,难道……这演的竟是争风吃醋、抢男人的剧码么?

不过,那位宋家二少爷长得确实是蛮好看的。刚才三小姐好像有说了他的名字,叫什么来着?温玉暗自回想,幸好记性不错,想起来了,好像是叫宋懿行。倘若不是知道他有个哥哥叫宋嘉言,温玉也想不到这个“懿”字上去。嘉言懿行。这兄弟俩的名字,倒还真是美好。

温玉估摸着王夫人是顾忌着自己这个外人在,才匆匆地把三小姐打发了。但是婚事砸了,四小姐气病了,三小姐和五小姐动了手,这样大的事情,王夫人势必要去处理。于是,稍坐了一会,便向王夫人和温璧告辞,回了东院。

刚踏进院子,就看到刘朝绪坐在石桌上,晃着两条小短腿在那等着了。一看到温玉进来,他便一蹬腿,“咚”地跳了下来,三两下窜到温玉面前,不满地抱怨道:“你跑哪去了,让我好等!”

“你等我干什么?”

“找你玩呀!”说着,他也不管温玉答不答应,拉起她就往外走。紫菱见状,立马让小钗跟上。

“去哪玩啊?”温玉不由有些头大。这小屁孩该不会以后每天都找过来,让她陪玩吧?

“哪都可以玩啊!我们先来玩登山寻宝吧!”说完,他就从怀里摸出一把晶莹圆润的珍珠,交给随侍的小厮。温玉看得不由眼睛一亮,那一颗颗珍珠的成色,可都是上好的。拿到市集上去卖,能卖不少钱!居然拿这样的珍珠当石子一样来玩耍,真是太奢侈了!

“你将这些珍珠,随便地放到假山上。”

“是,少爷。”

那小厮领了命,就捧着珍珠绕到假山后面去了。

刘朝绪拉着温玉背过身,开始介绍游戏规则:“等启东把珍珠藏好后,我们就去找。总共是三十五颗珍珠,一刻钟为限,谁找到的珍珠多,谁就赢了!”

温玉眼珠子一转,问道:“赢了怎么样,输了又怎么样?”

“这个……”刘朝绪只想着玩,倒也没怎么在意输赢。温玉这么一问,他就歪着脑袋想了起来。忽而一合掌,说道。“那就这样吧,赢了的人,可以让输的人帮自己做一件事情!”

“行!”温玉就等这句话了,当即一拍即合,开工了!

在假山上藏珍珠,无非是藏在缝隙里。以那些珍珠的成色,太阳一照射,必定有光泽。所以温玉分辨了一下太阳的方向,便开始搜寻了。不出一会儿,便找着了五颗。想了想,揣在了怀里。攀着岩石,继续找。

这假山坑坑洼洼的,倒还真是不好找。温玉先将容易找的都找到,回过头来再去抠那些藏得深的。温玉伏在假山上,抠着抠着,心里便又有了主意。

第14章 珍珠

一刻钟的时间到了,刘朝绪的随侍小厮启东在假山下吆喝了一声,像壁虎一样爬在山上的两人便相继蹦了下来。

刘朝绪性子急,率先把找到的珍珠摆到了假山下的石桌上。几颗小脑袋凑在一起一数,是十五颗。温玉转了转眼珠子,说道:“我仿佛是十七颗。”

刘朝绪本来还对自己的成绩挺满意,这会儿听温玉这么说,便将小脸沉了下来,催道:“快摆出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