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安儿重新落座,两人推杯换盏的,便如此这般把公良靖交待的事儿尽说与何七郎听。

这何七郎是何四郎的亲兄弟,自打何四郎死后便同他家没了联系,昔时倒也听见个影儿,晓得那姚三姐把官娘卖去公良家做使女去了。

若姚三姐的日子还不到过不下去,她这样做着实是要叫人背后头嚼舌根的,无奈何七郎这个做叔叔的,自己都一穷二白了,哪里有闲心思管他家闲账,便也只作不晓得这事儿,就这么揭过了。

何七郎真是打死也想不到那小时候瞧着便木呆呆的官娘还有这般造化的,公良家的九郎是何许人也,这丫头到大户人家做个使女,不想还晓得勾主子的,可真是没瞧出来。

来安儿放下箸儿,这屋子里着实是冷,他盘着腿搓着手,连连对着手哈热气,幸而喝了些酒水暖着胃,否则在这样破旧窜风的屋里坐了这许久,他还真不一定扛得住。

话儿都交待的差不多了,来安儿最后吃了口酒,站起身原地跺了跺脚,笑道:“如此,这桩事儿便交付于你。若是办得好,我家郎君必然不会亏待。”

“这…是是是,”何七郎一叠声儿应着,目光闪了闪,“只是我这身上也无半分银钱的,便有心也无力啊不是… …”

来安儿不急不慢从肩上褡裢里取出个钱袋子,何四郎眼睛便黏在上头了,来安儿放在手里掂了掂,这才把钱袋子亲手送到了何七郎手心里。

靠近他耳边道:“这些银子还是少的,大的好处都在后头。你且拿着还了外头的债钱,多出来的雇辆马车,明儿一早便动身往青平府里去,”来安儿直起身,声音里带着些威胁的意味,“若是办砸了,那我们郎君也不能保证,你家妻儿的安全。”

何七郎背脊一凉,手上抓着的钱袋子似变得更加沉甸甸了。

这天下哪里有不担风险白得好处的事儿,他心里也是清楚的,更何况自己现如今已是山穷水尽之际,得了这差事竟已是从天而降的大好事了,忙保证道:“您放心,便我自己回不来,也是要把官娘带回来的!”

来安儿撇了撇嘴笑道:“你自己若回不来,可要怎生把官娘带回来的,这话说得糊涂。”说着就大步出去,骑上小毛驴儿回府里头复命去了。

来安儿前脚刚走,后脚方大姐儿就从厨下出来,一进屋,便瞧见亮亮的光,定睛一看,竟是何七郎在数银锭子。一块块齐整的银锭子,看得方大姐儿不知所措起来,手都不晓得往哪里摆了。

不消她问,何七郎却来了底气,把这一来二去统统都讲给自己婆娘听了,听得方大姐儿面上红光满面的。

后头何七郎外头把债钱都还清了,方大姐儿冷静下来,晚上两人躺在床上,何七郎因第二日要早起雇车便早早睡了,方大姐儿却睡不踏实。

她翻来覆去的,倒把何七郎給吵醒了,见他醒过来,方大姐儿不由推了他一把道:“青平府那边是什么情况你晓得多少,这若是果真办不成… …这九郎可比那赌坊里头人还吓人,咱可惹不起!眼下咱们是还了钱,瞧着是好日子就要来了,可我这心里怎么就——”

何七郎打了个鼾,鼻子耸动了几下,翻身打断她道:“大半夜的想这许多作甚,横竖现下已然把这事儿揽下了,后悔都寻不见路子。你想那九郎君为什么找上我何七?

还不就因为我是官娘的亲叔叔。那丫头只要没嫁人,她便死都是我们何家人,便是官娘的婚事,也该是我何家人做主,却干他朱家什么事儿只我一去,管情叫他们无话可说。”

方大姐儿听了心里仍是不安心,既那边都要把官娘嫁与她表兄了,可不都板上钉钉儿的事,哪里就如他说的这般简单的。

还要同何七郎商量商量,却听到他的鼾声又响起来,此起彼伏的,便只好歇了心思,闭上眼睡了。

作者有话要说:

如果我一开始就弄了章节目录,那么下一章大概可以取个名儿叫作:青平府朱家和乐融,上蔡县七叔乍登门。

亲们晚安~(ps,最近看80后脱口秀好欢脱~~哈哈么么哒!~)

第五十三回

这一日雪正好停了,何七郎赶着车停在青平府城门口,城门外排起了长龙,等那城门一开,人流一波波地就涌进去了。

何七郎也不晓得朱家在何处的,便向路人打听,因也听来安儿说了些许这朱家如今的事儿,果不其然,他只随随便便拉个人打听,没人不知道朱家的。

等他到了朱家大门外,瞧着这气派的宅子,心里难免犯起了嘀咕。这朱家比他想象中的还要好些,如此瞧着官娘是跟这儿过好日子呢,不知情不情愿随我回去?

他正想着,那边门上小厮瞧见何七郎,下去同他说话,何七郎道明身份,那小厮心想莫不是穷亲戚来打秋风来的,却还是进了二门上,叫看门的婆子通报进去。

何七郎没等多会儿,里头华氏命小厮好生儿待他,叫门上人牵了他马车往后院马厩去了,又有婆子领着何七郎进门。

且不论何七郎是来做什么,以朱家的角度,既他是官娘的亲叔叔,便也算是半个朱家的亲戚,若是天寒地冻的日子过不下去了,来讨些好处也不打紧。

何七郎沿途东看西顾的,一路由婆子领着进了华氏院里的明间,他一进门便觉一阵暖意扑面而来,那首位上坐了位老妇人,想来必是官娘那外祖母无疑了,便殷勤上前拱了拱手,又左右看了看,见另有两个中年妇人坐在下首,却不见什么年轻小娘子的。

华氏几个哪里想到何七郎的真正来意,他一开口就大大出乎众人意料,“… …官娘怎的不在?我今儿来呢,主要就是想把我那小侄女儿带回家去,这些日子以来承蒙府上照顾,我这做叔叔的在这里替官娘谢过了。”

华氏范氏还好,田氏一听却在心里乐了,只面上还不显露出来,同另两个一般儿蹙着眉头。

上首华氏道:“这…想必你还不晓得,官娘明年春日里就要同我家二郎成亲了,原还想着届时定要把喜帖送去上蔡县里去呢… …”

华氏只道这位七叔是不了解情况,以为自己把话说明了他便无话可说,不想何七郎态度一点儿也没变,反而在听后态度愈加的强硬了,“过往是我不曾理会,要说我们何家也不是无人了,没那道理让官娘长此住在外祖家的,叫外人知道了不是戳我何七脊梁骨么?”

哪里有这样的事,先时怎不见他出来,现下官娘又不吃他的住他的,怎反倒上门来寻事了,若来打秋风才是寻常,却一心一意要把侄女儿弄回家去的?

华氏着实想不通,同他理论来理论去,何七郎只是不断重复自己是官娘的亲叔叔,官娘跟自己回家是天经地义的云云,竟与那外边的地痞无赖无异。

华氏无奈,晓得何七郎还未吃过早上饭,便叫丫头领着去外边吃了,好拖些时间,一面又叫身边的婆子把朱茗冬叫过来。

朱茗冬到的时候何七郎已吃好了早饭,他只来得及听华氏身边的郑婆子一路上匆匆讲了经过,待一见到何七郎还有些醒不过味儿。

上去见了礼,已然是把何七郎当作是自己的七叔对待了。

何七郎打了个嗝,他还以为是终于要把官娘叫来见自己了,却不想吃了一顿饭的功夫,这一家人还不打算让自己见官娘,确实比先时预料的难缠。

何七郎都收了来安儿银子了,一家子又都在公良靖手上握着,再说眼下连债钱都还清了,他也不管这外祖家是如何想法,任凭朱茗冬在耳边说什么,他只是充耳不闻,死活就是不肯松口。

实在没法子了,华氏饮了口热茶,放下盅儿道:“这样如何,这说来说去都是我们这些做长辈的的想法,究竟如何依我看还是要看官娘她自己是要如何决定。”顿了顿,复道:“若官娘自己要同你这七叔家去,我们也无话可说。但倘若,官娘要留在这儿,你这做七叔的也不好强人所难,七叔瞧着如何?”

这话说的何七郎心里是没底的,以己度人,他想自己若是官娘恐也不愿离开这地儿的,瞧这朱茗冬又很是英俊挺拔,官娘喜欢她这表哥也是无可厚非的。

只是公良家九郎那边却不好交待,何七郎想着,自己到现在还连官娘的面儿也不曾见着,人家九郎瞧上这丫头是她的福气,这往后一家子不都有好日子过了。假意思索一番,何七郎叹了一口气,作出妥协的样儿道:“那就照您说的办罢,只我这做叔叔的却有些体己话儿要交待官娘的,待她来了可否让我单独同她说说话儿?”

华氏也没什么立场不同意,更何况她敢说出让官娘做决定的话儿自是晓得官娘是不会离开这儿的,华氏心里笃定的很,遂点了点头,叫郑妈妈过官娘的院子叫了她来。

彼时官娘正在暖阁里摆弄扇络子,她这些时日日同秋平在一处,倒学了不少的新鲜花样,只是对旁的没兴致,打了一个又一个扇络子,自己也不晓得是为了什么。

屋里不冷,官娘手也不套在袖筒里,青葱样儿的手指灵巧地穿梭在绳股之间,唇边挽着淡淡的弧度。窗外雪停了,寒风却盛,窗子没关好,发出“啪啪啪”的声响。

官娘放下手上东西走到窗前,推开朝外看了看,兜了一领口的风,秋平突然打窗外经过,官娘才把窗关上,秋平就进来了。

她脸上冻得红通通的,一进门就道:“娘子不好了,才扫听到,你老家那七叔此番来是为把娘子你带回去的!”

“带回哪儿去?”官娘脸上没有出现秋平以为的惊讶之类的任何表情,她镇定得出奇,就好像她早已知道了一般。

官娘拉着秋平坐到熏笼上取暖,还倒了杯温茶递给她,徐徐道:“外祖母怎么说?”她惊也只是一时,很快就没想下去,一个过去从未露过面的七叔,说什么要带自己回去,依她看,其实还是来打秋风的罢。

官娘倒是觉得自己面上过不去,毕竟是自己的亲戚,她又是借住在这儿… …

秋平握着杯子吃了口茶,正要说话,门外郑妈妈却来了,也不多说什么,直接就带着官娘往正院里去。

官娘想着,出于礼貌自己确实要出面的,门边的丫头掀开棉布帘子,她一进门就看见何七郎。

何七郎穿着破旧打了补丁的棉袄,两手揣在袖子里,一见着官娘眼睛都亮了,心话儿,多年不见,这小丫头都出落得这般水灵了,现下穿着梅花纹的袄子,那缎面一看就是上好的料子,手上抱着个描金手炉,头上簪着簪子戴了绢花,小脸上白嫩嫩的能掐出水似的。

这样一个粉雕玉琢的小娘子,若寻常在哪儿遇着,何七郎怕是怎么也不会往侄女儿身上联想的,见她好奇地朝自己看,何七郎咳了咳,上前道:“官娘啊,我是你七叔啊!这都好些年不得见了,还记得七叔吗?”

“记…记得。”官娘僵硬地笑了笑,上前福了福身,喊了声“七叔”。她就怕自己哪里被瞧出同过去的官娘不同,幸而听这七叔说好些年不见了,想来根本是没见过几回,心就放进了肚子里。

这时华氏笑着朝官娘招招手,官娘又看了何七郎一眼,若有所思地走过去。

华氏握着外孙女儿手道:“你这位七叔大老远打上蔡县来,也是想念官娘的紧,有意要把官娘带回家去呢。这要外祖母怎么舍得你,何况开春儿… …”她拍了拍官娘的手背,笑着道:“究竟是去是留还是依着官娘自个儿意思,你七叔也是点了头的。”

“我的意思?”

官娘懵然,这么说,这位七叔还铁了心是特为来这青平府带自己回去的了?瞧着穿着很是普通,想来日子定也过的不如何,怎么还要带自己回去多一张口吃饭的?

官娘怎么想也想不明白,垂手立着不知作何反应。

现代人同古代人的思想自然是不同的,她每每思想起自己已非完璧就一阵阵头疼,若来日被发现,那么她隐瞒下的那些迟早也是瞒不住的,还提什么安稳日子…?

眼下这七叔从天而降似的,倒給了官娘一个机会,她真的很想就这么离开好了,如此倒还省去很多麻烦。

只是这七叔是怎样人官娘一点儿也看不出,在她瞧着如同一个陌生人一般的,如何放心自己就这么跟着回去,要是他起了歹意,把自己这侄女儿卖掉换钱,到时候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

那边何七郎看她表情,暗忖这侄女儿不放心自己,便上前道:“官娘跟我到间壁稍间里去,七叔有话儿与你说。”

这葫芦里真不知卖的什么药… …

官娘狐疑地看了他一眼,回头朝外祖母看,华氏点了点头,官娘就跟着何七郎,两人朝外走。

走到门口时目光和朱茗冬对上,官娘想起这大抵是自己这么几个月来头一回和他视线直接地相交,唇一抿,弯起个笑容,点了点头出去了。

到底显得太生疏客套了,官娘自己还没意识到,朱茗冬却看着表妹背影出去,心里隐隐升起失落的情绪。他也不知如何表达,因婚事的缘故,他和官娘两人几乎毫无接触。

在朱茗冬眼里,表妹父母双亡,孤苦无依,他因此想代替姑父姑母好好照顾她。打心眼儿里,他同祖母华氏一般,丝毫不觉得除了这儿,官娘还有旁的地方可去,或者应该去。

却说官娘跟何七郎两人到了稍间里,官娘绞了绞手指头,拉出窗边的椅子道:“…七叔坐。”

何七郎哪里有这闲心思还坐下慢慢聊天的,直言道:“我晓得你心里想什么,我这七叔过去从不曾出现,这一来就要你跟了我家去,换做是我我也不好立时应下的。”

官娘条件反射地点着头,点完头立时又讪讪地摇头。

何七郎不在意,接着说道:“不瞒你,七叔我穷了不是一两日了,这若你是跟了我家去必然还是过苦日子,我也没脸来的。”

说着开门朝外看了看。见四下无人,便道:“此番着实是因公良府里来了人… …就是那公良家的九郎,我不知侄女儿同他还有牵扯的,这九郎晓得你要成亲了,巴巴地使了七叔我来这儿,为的什么官娘自己也可想的拎清。”

官娘想这七叔定是收了公良靖不少好处,然而她心头却涌起股说不出的感觉。

从夏末那会儿,到如今冬日,公良靖那边连个音信儿也无,她还道他是彻底把自己忘了。但凡他还在意自己,怎么会不晓得她要成亲的事儿?可他真的再没出现,官娘甚至不抱希望了。

一时听见何七郎的话怔愣了好一会儿,脱口却道:“——他果真要娶我么?”

何七郎迷糊了,娶她?那来安儿管事似乎并不曾提到,他看了眼官娘,眼神闪了闪道:“是罢,这不然托七叔出面做什么,可你却要嫁这朱家二郎了… …”

“不是的不是的,”官娘忙道:“我跟表哥的庚贴还未换过,也未订亲摆酒席,想来是不作数的…”

“那官娘是同意随七叔回去了?”何七郎诱导地问道。

官娘没了声音,暗怨自己当初太过轻率。

一会儿同意成亲,一会儿却又要走,世上哪里有她这样不负责的人?她绞着手指头,好一会儿,终于决定下来。

打开门,回头道:“七叔且在这儿坐一会儿,官娘有些话儿要告诉外祖母。”

见了华氏,官娘欲言又止,到华氏这把年纪也是人精了,当即就同官娘两个进了里间。

官娘扶着华氏坐下,深吸一口气道:“外祖母,都是官娘不对,但是无论如何,我还是决定同七叔回去。”

华氏诧异地张着嘴,她的不敢置信都写在脸上,仿佛官娘在说梦话似的,她坐直身子,语气里多了往日所没有的强势,“官娘,外祖母早同你说了,你自己亦是答应的好好的。你这时候跟这七叔回去,你回去做什么?你这七叔是什么人你就跟他走?便这些都放在一边儿,你同你表哥的婚事也不顾了?”

官娘知道,自己若不把隐瞒的那些事儿和盘托出,外祖母是怎么也不会想通的,既然决心要走,那就走得干干净净的,也无需藏藏掖掖。

“事实上,官娘一直有事瞒着你,外祖母… …”官娘受不住华氏的视线,微微垂下眼睑,看着地面道:“我骗了你,我不是自姚氏改嫁后就一个人在家里,我在她改嫁前就被卖去一户人家做使女。我…我身子不干净了,根本就配不起二表哥。”

终于还是说出来了,官娘垂着头,心口一松。

华氏眼睛瞪得大大的,她闭着眼静默好半晌,直到官娘站得腿肚子都发麻了,才听她缓缓道:“这也怨不得你,是我疏忽了。只是…便不嫁二郎,官娘也不必随你那七叔家去,你在我眼皮子底下我才能放心。”

她怜惜地抚着官娘的手,仿佛想象到了这孩子吃了多少苦,要怨也怨她这做外祖母的,早在何四郎去了便该把官娘接过来,怎好放心她跟着那后娘过活的。

官娘听着外祖母苍老的声音,她虽不是这身体本身的主人,却感受到老人家真心实意的关怀,也不想她担忧,便笑着道:“外祖母不必替官娘操心,这几个月来我想通了一桩事儿。”

含着几分羞涩,官娘简略地把她和公良靖的事儿说与华氏听了,末了道:“我相信九郎,他一定会对官娘好的。所以外祖母只管放宽了心,官娘还会回来看你的。”

华氏只觉得官娘把事情看得太简单,仍旧放不下心,怎奈何官娘满面甜甜的笑意,张开手臂撒娇一样抱了抱她,老人家就不知道说什么了,摇了摇头不置可否。

过了几日,官娘就跟着何七郎上路了,同行的还有秋平。

华氏最终是放心不下,便让秋平仍旧跟着官娘,还私下里給了秋平好些银子。

… …

天上又下起雪来,鹅毛一样的雪片从天上撕扯着飘下来。

官娘抱着手炉撩开车帘子朝外看,冷风吹在脸上也似不觉得冷,秋平却裹得粽子似的缩在车角落里,一阵一阵的打着瞌睡。

官娘看她睡了就放下帘子挡住风,又取过一边的毛毯子盖在秋平身上,嘟囔了一会儿,朝外问道:“七叔,还有几日能到?”

何七郎搓了搓手,头也不回道:“快了快了,这大雪天儿的路不好走,否则早到了!等回去叫你婶娘煲鸡汤吃,你婶娘煲的汤想起来都要流口水——”

官娘抿着嘴笑,把自己的暖炉递出去放到七叔身上,“好啊,这几日赶路都不曾吃什么好的。”

何七郎抱着暖炉也不推辞,确实是天儿太冷了,寒风吹在脸上跟刀子刮似的,他往后靠了靠,嘴里却轻快地哼起了调调。

又一日天放了晴,马车辘辘地进了城门,何七郎只看到来安儿迎面走过来,赶忙停下车子。

不妨一人从来安儿身后走出,何七郎稍一打量也知道是谁,他还愣愣地要说些什么,就被来安儿使着眼色从车上拉下来。

公良靖快步走到马车前 ,一手掀开厚厚的棉布帘子,入目便见着官娘。她闭着眼睛靠在车壁上,粉粉的唇咂了几下,脸颊上浮着浅浅的红晕,正睡得黑甜。

他心中一阵柔软,一旁秋平却瞪大了眼看着这个突然出现的男人,她正要开口说话,公良靖却比了个噤声的手势。

秋平惊疑不定地看着面前这男人,似是为他周身的气势所摄,竟真的半点声音也不敢发出了。

公良靖半边身子都进了车厢里,官娘还是没有醒过来的迹象,他笑了笑,手伸到官娘背后慢慢揽住她,用毯子裹着,然后抱着下了马车。

来安儿赶着另一辆马车过来,公良靖上了车后他正要挥鞭子,秋平却跑了过来,一纵身就爬上去,硬是坐到了来安儿边上。

来安儿看她一眼,眉头揪了揪,公良靖听到动静在里头道:“让她跟着罢。”来安儿这才一挥马鞭,骏马便扬蹄嘚嘚向前而去。

马车里,官娘无意识地往温暖的怀抱里缩了缩,整张脸都埋进毛毯里,睡梦里还觉得是开了空调。

“这样儿不要闷着的?”

公良靖喃喃了声,蹙着眉头拨开官娘脸上的毯子,等她脸露出来了,他眉头才松开。可没一会儿,他再看时,她的脸不知何时竟又埋了进去,嘴巴里叽里咕噜的听不清说什么,还在他胸口上蹭了几下。

作者有话要说:

别的不说了,我今天码了五千多个字 五千多个字 五千多个字 个字 字... ... ...

其实是因为在我眼里没有男女主互动的章节全部都是过度章节(没劲儿啊QAQ)

所以干脆简化了。

在这样一个下午电闪雷鸣的日子里写了五千多个字 五千多个字 五千多个字 个字 字————

我为什么一直重复呢呵呵呵呵呵因为我觉得我写了五千多个字 五千多个字 五千多个字 个字 字 好厉害~ = - =~~~~

求登陆收藏求花花~

么么哒晚安!( ^_^)/

第五十四回

官娘睡醒的时候已经是下午,她脚动了动,碰到一个半热的小暖炉,胸口也放了一个。温暖的热气绵绵地渗入身体。

她有一瞬间的恍惚,张着眼睛看着头顶熟悉的锦帐,视线偏移,案头燃着香的鎏金香炉连位置都与她离开时无异。

官娘拥着被子坐起身,身上仅穿着一件白色的寝衣,薄薄的,她不由往棉被里缩了缩。仿佛连自己什么时候在马车上睡着了都不记得了,一觉睡醒出现在九郎的房间里,就好像是瞬间移动。

她瞥见一边漆红衣架上挂着的衣服,正是自己的,赤着脚踩在光可鉴人的地板上迅速跑过去拿起,而后又快速地连人带衣服窝进被子里,冬日简直没有比被窝更暖人的地方了。

官娘费了不小的功夫,终于穿好衣服站在床边,她对着镜子拢了拢及腰的长发,从东侧间走到西侧间。果然在那里看到公良靖。

他正坐在窗前,一手执着书,一手正从旁边端起一杯雾蒙蒙冒着热气的茶。

雪光透过支起的窗子照在书页上,使得他指尖泛起柔白的光晕,官娘脚步轻轻地取过一件大氅披在他肩上。公良靖回首看见她,显得一点儿也不惊讶,似是一早便知道她在他身后。

“九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