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姐二姐!”见刘青拎着针线篮子,从隔壁出来,小六率先抛开小伙伴,哒哒哒跑上前,把刘青堵在刘家院门外,仰着头日行一问,“二姐你说的好东西,什么时候拿出来做成吃的?”

小六身后,其余几个熊孩子也围上来,眼巴巴的看着刘青,就差没流口水了。

刘青也想仰天长叹。

她是找到了难得的好东西,一大包的香料,闻到这香味,她都能想出无数种美食,保管让这些土著惊为天人,靠美食发家致富,也就不成问题了。

可眼下她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丫头,把这包香料拿出来告诉刘家人,这个是能发家致富的好东西,刘家人如何会信?

就算她想当着刘家人的面实验一把,让他们眼见为实,可在这个吃饱都成为困难的年代,蒋氏他们,又怎么会让她一个小丫头片子,拿粮食出来做实验?

更何况还有虎视眈眈,正愁找不到由头整治她的王氏,她要是敢透一点儿出来,凭王氏那张嘴,就能做实她拿粮食来胡闹的罪名。

蒋氏好不容易对她放心一些,刘家的管家大权,别说全部,至少一半是交给她了——虽然所谓的管家,也就是围着柴米油盐打转,但她管着这个,说不定能趁蒋氏不注意的时候钻个空子。

有一线希望,总比两眼抹黑好。

刘青觉得当务之急,是好好利用这包香料,赚来第一桶金。

只要有钱摆在面前,什么都好解释。

就是大家长刘大爷,也不会太追根究底她手里的东西是哪里来的。

而且到时候,刘家人的重点,应该是放在怎么靠这个方法多赚点钱上面。

可是问题又来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她手上这包除了香料,其他食材全都没有,总不能去地里拔几株青菜罢?

本就左右为难的刘青,看着熊孩子们充满渴望的眼神,头更大了,她当初怎么会想不开,觉得熊孩子们好忽悠呢?

这群小家伙好忽悠归好忽悠,可一天恨不得问她十几遍的精神,也很是让她心累啊!

刘青深深叹了口气,打起精神来继续忽悠道:“我交给你们的任务,今天完成了没?”

“完成了!”熊孩子们异口同声的道,“咱们的宝藏没有人动!”

“那就好,别缠着我了,二姐回去给你们做晚饭,烤红薯要不要啊?”

“要要!”熊孩子们的注意力果然转移到烤红薯上面了,刘青准备趁机溜走,衣摆却被一只小手扯住了,小七睁着一双大眼睛,眼巴巴的看着她:“二姐,我想吃肉。”

不得不说,听到这话刘青是心酸的,她虽然嘴上说这些孩子熊,其实比起她和她的小伙伴们,这些孩子已经很懂事了。

一个烤红薯就能打发的孩子,能有多熊?就算小七吵着要吃肉,那也是因为太久没吃了,自从亲哥回县里后,他们家再没沾过荤食。

可这些于她小时候而言,根本算不得什么奢望。

刘青最初只是想赚钱,然后摆脱刘家,跟她娘搬到城里去,他们一家三口过自己的小日子,再不必受刘家的磋磨。

现在越待越久,便越明白生活的不易。谁都有自己的无奈,蒋氏信守承诺,不说一日三餐,至少每天会准备个鸡蛋给她吃,但这个鸡蛋却是从小七嘴里省下来的。

小七才四岁,是家里最小的孩子,比哥哥姐姐小了三四岁,又是男孩,蒋氏平日当心肝宝贝宠着,怕小孙子营养跟不上,蒋氏每日都会给他蒸一碗鸡蛋羹。

自从她开始吃鸡蛋,小七就再也没有吃过鸡蛋羹了。

刘青心里也有些愧疚,伸手摸了摸小七的头,哄道:“乖,很快就能吃上肉了。”

小七点头,晶亮的眸子里写满了信任,“好。”

刘青的确一直在忽悠熊孩子,但是该履行的也不会食言,最后一个菜出锅,她没有急着熄灭柴火,先捡了四五个红薯扔进炉子里,用草木灰盖住,才慢慢把没烧完的柴抽出来。

炉子里温度很高,还剩下些火炭,红薯在底下煨一两刻钟,便熟了。

蒋氏瞥了刘青一眼,嗔道:“你还真有心思,给他们弄这个。”

“他们抱着我求呢,哪里好拒绝。”刘青拍拍巴掌起身,笑道,“再说也就费些功夫,自家种的红薯,也不费钱,省得他们天天馋肉吃。”

自从刘青跟熊孩子们打成一片后,蒋氏也不是一次两次看到小家伙们缠着刘青要肉吃,但听到刘青说起,仍是叹了口气,“都是穷闹的,有饭吃就不错了,哪有闲钱买肉。”

刘青附和道:“所以要赚钱啊。”

蒋氏又瞥了刘青一眼,道:“你个小丫头也操这么多心,赚钱可用不着你,你每日少吃两个鸡蛋,攒下来去镇上卖,就算是帮家里了。”

提到鸡蛋,刘青忽然问:“奶,再过几日镇上又要赶集了,咱们家还有鸡蛋拿去卖?”

蒋氏点头,刘青又问:“可我看家里的鸡蛋也不多,为什么不多攒些一起卖?”

镇上是一旬赶一次集,几乎每次赶集,蒋氏都会托人带鸡蛋去镇上卖,一次才卖十几个,刘青看着都觉得麻烦。

“这天气还是热的,在家里放太久,万一坏了怎么办?”

“就没有别的法子保存起来吗?”

蒋氏失笑道:“就几个鸡蛋而已,换点油盐顶天了,谁去费那个心思。”

“那……一个鸡蛋能卖几文钱?”

“几文钱?你还真敢说。”听到自家孙女这个蠢问题,蒋氏更是哭笑不得,“两个鸡蛋能卖一文钱,就算不错了。”

刘青咂舌了,她每天就吃两三个鸡蛋,才花一文钱,蒋氏就心痛成那样?

“你那什么表情?姑娘家家的,也不注意些样子。”

刘青连忙收起神色,也才反应过来,这并不是她那会儿,要到处托人才买得到正宗的土鸡蛋。

落水村谁家没养几只十几只母鸡,鸡蛋也不是什么稀罕东西,卖不了几个钱。大多数人应该是同蒋氏一样,用来换些生活用品,贴补家用,到底是一门进项。

但是把鸡蛋包装一下,换一个花样卖呢?

刘青灵光一闪,想到蒋氏屋里的茶叶,和她藏起来的香料,心里有了主意。

鸡鸭鱼肉她是接触不到的了,既然鸡蛋那么便宜,第一桶金自然就靠它了。

她相信茶叶蛋的魅力,香飘十里,肯定有人来买。

不说贵了,一个茶叶蛋能卖两三文钱,那这里头的利润也是很高的。

刘青眯了眯眼睛,已经有了方案,就看怎么操作了。

当然她还得试验一下,毕竟她只看别人煮过,虽然步骤什么都知道,但还得自己先动手试试。

夜里,等刘家人都睡着了后,刘青带着神秘的笑容,把小五拉到一旁,“你想吃肉吗?”

第一次做坏事,刘青也很是犹豫,考虑了很久才选定小五。

他是熊孩子里头的大哥,领头羊,小小年纪就知道讲究义气,不只是刘家,村里很多熊孩子也喜欢跟着他调皮捣蛋,可想而知这孩子还是有点可取之处的。

刘青也相信,三叔三婶都是那么憨厚实在的人,小五肯定也像他爹妈,他们商量的事情,只要不是东窗事发,小五应该能守口如瓶,谁也不透露。

还有就是,小五三叔三婶唯一的儿子,别说三叔三婶当命根子,刘大爷夫妻也是看重他的,真要东窗事发了,刘大爷和蒋氏应该不会下狠手教训他。

当然刘青有信心,只要按着她说的去做,被揭穿的概率很低。

刘青犹豫了很久,才决定采用这个馊主意,没想到小家伙一听她的计划,眼睛顿时就亮了:“明天有鸡吃了!”

“嘘——”刘青连忙捂住小家伙的嘴,低声道,“你小声点,按我说的做,不止明天有鸡吃,以后还有很多很多好吃的。”

“我相信二姐。”小五仰着头,一脸信任的看着刘青,“二姐从来不骗人,跟他们大人不一样!”

“当然了,二姐跟你们才是一国的,不然二姐怎么天天给你们做好吃的?”刘青不遗余力的忽悠道,“你要记住了,这是咱们两个人的秘密,谁都不能知道,不然不止没肉吃,我们还要被爷奶打呢!”

小家伙果然很有义气,立刻保证道:“二姐放心,就算被发现了,我也不说是二姐的主意。”

第二十一章

刘青早上起来,三婶正在院子里剁猪草,刘青在井边漱口洗完脸,晾帕子的时候,状似无疑的聊天:“三婶,今儿家里好安静啊,小五他们呢?”

“那小子一大早就跑没影了,整日在外边疯玩。”三婶换了只手剁猪草,一面回道。

刘青眼底的笑意一闪而过,心想这小家伙还真说话算话,懒觉都不睡了,一早跑出去做准备,嘴上仍问道:“那小六小七他们也都跟着小五出去玩了?”

“可不是,我们家小五上哪儿,另外两个不跟着的?”提到宝贝儿子,三婶明明脸上的笑容都绷不住,嘴上却还得骂道,“这阵子家里正忙,也没空管他,整个人都玩野了。”

“三婶可别这么说,我看小五机灵着呢,还招人喜欢,别说咱们家的小六小七,就是村里那些同龄的孩子们,谁不跟在小五屁股后头?”

刘青这么一夸,三婶脸上的笑容索性就不绷着了,张了张嘴还没来得及接话,一脚从灶房迈出来的蒋氏道:“青青说得是,小五机灵着呢,咱们老刘家的男孩啊,都随了他们大哥延宁。”

别说刘延宁在蒋氏那里就是宝贝疙瘩,就连三婶林氏,私心里也当这个大侄子是不一样的,这几年村里人把大侄子夸得上天,仿佛注定了是当大官的命,他们老刘家只等着飞黄腾达。

说的人多了,她渐渐有几分当真。她倒没奢望大侄子做大官,自己这个婶子还能跟着穿金戴银,只要大侄子考上功名,他们家免了赋税,以后赚的钱,日积月累,也能给儿子置办几十亩上好的水田。

再贪心一点,自家请几个长工,配了丫鬟婆子做工,什么活都不用他们干。再给儿子说门有学问的亲家,以后生的孙子像他大伯一样,从小培养起来。那也算是他们家的大造化了。

所以蒋氏拿这几个孩子跟刘延宁比较,林氏心里是真有几分自得的,在她看来,自个儿子能有大侄子的一半,往后就不用她操半点心了。

刘青在蒋氏同林氏说话的时候,并没有杵在跟前,自己进屋把蒋氏盛好的米,端了出来清洗。

刚走到井边,去村口晒稻谷的李氏王氏她们也回来了。

落水村今年收成都好,村口的晒谷场虽然面积大,却也有些不够。为了占光线好的位置,家家户户都一大早就挑担去晒。刘家十几亩水田,收的粮食比别家多,自然更注意占场地了,因此李氏她们几个妯娌,都是早早先去晒了稻谷,才会下地干活。

王氏一脚踏进院子,许是听见了蒋氏的话,扬声道:“青青昨儿晚上跟小五他们玩到很晚,才回屋睡觉罢?”

“娘,二婶,四婶。”刘青抬头,跟她们几个都打了招呼,才继续淘米,一边回答王氏的问题,“小七拉着我跟他们讲故事呢,所以睡的晚了些。”

“青青有空也帮我劝劝你大姐,她自从去了大花家学刺绣,这些日子啊,是日夜不缀,一拿着针线就舍不得放下,晚上借着月光,也要练到半夜才歇着。要我说啊,你们姐妹就相差几个月,都是孩子呢,你大姐怎么就没你一半的活泼。”

王氏嘴上是抱怨刘雅琴,这话里话外的意思,却彻底把刘青比下去了,讽刺她就比刘雅琴小几个月,却没有人家一半懂事呢。

李氏张了张唇,刚想说话,刘青又抬头笑了,她直接对蒋氏道:“奶,你可得帮二婶劝劝大姐,我师傅说了,天黑后千万不能再刺绣,很容易熬坏眼睛。她年轻时晚上就会刺绣,还点了灯呢,现在眼睛都不好使。我大姐还没点灯,每天绣到那么晚,时日一长岂不更糟糕?”

蒋氏原本正在琢磨王氏的话,听到刘青这么说,又恍然大悟了,“你师傅说的话,准没有错。老二家的,从今日起,你看好了雅琴,别让她年纪轻轻把眼睛给用坏了。”

王氏脸色一黑,她可没觉得刘青是真心在提醒自己,这小丫头片子,也不知道最近吃错了什么,忽然开了窍,跟她那个大哥一样,鬼精鬼精的,滑不留手。

自己刚讽刺她偷懒爱玩,她转头就用这话来堵自己,哪里是真关心雅琴?无非就是借她师傅的鸡毛掸子当令箭。

偏生婆婆被这丫头哄得一愣一愣的,以前的怨恨全瞧不见了,还当这丫头真心实意为自家。

王氏越想越满腹怨恨,却也不得不应承蒋氏的话:“我会好好跟雅琴说的。”

“你啊,别把雅琴逼太紧,咱们家的孩子都有主意。”蒋氏是真觉得自家基因好,孙子出挑,孙女们也不比别家差,“学学你大嫂,由着青青来,青青不也没胡闹过?”

王氏心里越发怄得慌,李氏天生命硬,拿什么跟自己比?

***

中午,仍然是蒋氏从地里回来,经过隔壁时,顺道把刘青和刘雅琴喊了回家帮忙。

“你们两个先蒸饭,我去后院摘些菜回来。”

刘青和刘雅琴应了,蒋氏去了后院,一转头,刘青便吩咐刘雅琴:“大姐,你去烧火。”

刘雅琴觉得自己给刘青烧火,太降低身价了,不服气的问:“凭啥我烧火?”

“你想蒸饭?”刘青一边刷锅,头也不抬的问,“你以前没蒸过,不怕把饭蒸坏了?”

刘雅琴喉咙一哽,她确实处处不服输,想要压二丫一头,却也怕弄坏了粮食挨打挨骂,因此迟疑了一下,才冷哼道:“那我也不烧火,你不是很行吗?你自个儿做罢。”

说罢,刘雅琴抬脚出了灶房,直奔后院而去,刘青还隐隐听到她的声音:“奶,我帮你摘菜,青青说她一个人能行。”

刘青低下头继续刷锅,不由自主的扬了扬嘴角,在心里盘算小五他们什么时候回来。

蒋氏和刘雅琴摘完了菜,还没走到前院,远远便听见院子里闹哄哄的。蒋氏一进院子,一群的小家伙回头,眼巴巴的看着她,小五拎着手中鲜血淋漓的鸡冲上前,大嗓门说道:“奶,咱们家的鸡被野狗咬死了!”

“什么?”蒋氏将菜塞进刘雅琴怀里,一把接过小五手中还没长成年的小公鸡,脸上是显而易见的心痛,蒋氏抓着公鸡里里外外的检查了一遍,确定它是死透了,终于忍不住,尖着嗓子骂道,“这该死的杀千刀……”

小五平时小打小闹,还没撒过这种程度的谎,忍不住瑟缩了一下,但仍是梗着脖子,义愤填膺的道:“奶,我们刚刚跑去后山玩,就看到它躺在路上,已经死透了。”

其他小家伙们跟着点头:“是啊。”

刘青为了避嫌,这个时候才出来,看了小家伙们一眼:“你们怎么确定这是咱家的鸡?”

小六挺着胸脯,颇有些自豪的道:“家里的鸡,每次都是我们放出去赶回来的,每一只我们都认得!”

刘青点点头,道:“趁吃午饭之前,你们再去瞅瞅,看看咱家其他鸡是不是好好的。”

蒋氏提着鸡的手有些颤抖,听到刘青的话,迭声催促着小家伙们,最后还是有些不放心,领着鸡打算自己出去确定。

刘青忙叫住蒋氏:“奶,这只鸡都死了,也卖不掉,不如留着加菜罢?”

听到这话,熊孩子们跟训练好了似的,齐刷刷抬头,眼巴巴的看着蒋氏。

“这只鸡才巴掌大,又没几块肉,能做什么。”蒋氏抿了抿唇,仍是把鸡递给了刘青,“难得有荤食,你好好弄,要是不会就放一旁,等着我来。”

刘青好不容易得到这么个大显身手的机会,忙不迭的接过鸡,放过血,滚水烫毛,去毛,腌制,有条不紊的处理着。

有肉吃,刘雅琴也暂时放下了对刘青的成见,主动凑上前,问道:“青青,你想好了怎么煮这只鸡吗?”

“这只鸡太小,肉不多,要弄点花样,最好是能下饭。”刘青状似沉吟了一下,点头道,“我有想法了,保管是你们都没见过的新鲜吃法。”

鉴于刘青煮绿豆汤都能煮出不一样的味道,刘雅琴还是很信任她的,当下笑道:“那你慢慢走,要打下手叫我一声。”

“大姐,你去奶屋子里取点茶叶过来,我记得大哥说茶可以入菜,会让肉更加香嫩,肥而不腻。”

刘青都把刘延宁搬出来了,刘雅琴不疑有他,应了一声,便跑出去帮她拿茶叶了。

不一会儿,蒋氏也回来了,脸上的怒气并未消失,却也没有加重。

刘青见状,忙问:“奶,其他鸡还好罢?”

“其他的还好。”蒋氏深深叹了口气,道,“本来我还打算再养几个月,就拿去镇上卖的,也不知道从哪里来的野狗,被我瞧见了,一定打了来炖狗肉吃!”

蒋氏心疼成这样,刘青不免讪讪的,不断安慰自己要赚大钱,总要先进性投资,才勉强笑道:“奶也别生气,咱们家还算好的,前几日我师傅家,被野狗叼走了一只已经开始下蛋的母鸡呢!咱们家这只鸡虽然没能卖钱,鸡肉也能进咱们肚子,不算白养了。”

“只能这样想了。”蒋氏点点头,心情好了些,抬头看了刘青一眼,“饭蒸好了没?”

第二十二章

刘青炒好了其他菜,才炖最后一个大菜,重新洗干净锅,把腌制好的鸡和汤料一起倒下去煮。

蒋氏虽然想锻炼刘青的厨艺,却更怕她一不小心毁了难得的鸡肉,那她就真要心疼死了。因此一直站在旁边观望,见刘青直接把完整的鸡扔下锅,不由皱眉:“怎么不把鸡切好?”

“这样炖出来的鸡味道更香。”

“歪理。”蒋氏不信刘青的说辞,但她已经把鸡扔下去炖了,也不好又捞起来切碎。此时见刘青在整理汤料,不由又问,“这些不红不黑的水是什么弄的?”

“放了些茶和特别的东西,等奶吃了就知道。”

见刘青胸有成竹的样子,蒋氏也放心了些,嗔她一眼:“又卖弄关子。”

刘青调整好火候,盖好锅盖,回头道:“奶,小五他们天天缠着我要肉吃,正好今天炖鸡,要不干脆扔俩鸡蛋下去一起煮,等下分给他们?”

“有鸡吃就不错了,还吃鸡蛋?你就惯着他们。”蒋氏虽然疼孙子,却也有自己的原则。

“不多,就拿两个。”刘青笑道,“我每天不是有一个鸡蛋补身子吗?今天的吃掉了,把明天和后天的匀出来给他们,好不好?”

蒋氏瞥了刘青一眼:“你舍得?”

“他们都是我的弟弟妹妹,有什么舍不得的。”刘青道,“再说我最近也养胖了些,少吃一两个鸡蛋不碍什么。”

“总算是有些姐姐的样子了。”蒋氏点头,心里头很是欣慰,“既然你自个儿愿意,我也不拦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