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刘青这么一打岔,蒋氏倒是忘了追问刘青的汤料里到底加了什么了。

很快,午饭做好,下地干活也陆续回来了。

刘大爷照例在井边洗漱,一边问在旁边打水的刘青,“青青,你奶今儿做了什么好吃的?院里一阵的香味。”

刘青在刘大爷见底的木桶里添满水,一边笑道:“爷可说错了,今儿奶没动手,这顿饭都是我做的。”

四叔在后边打趣道:“青青现在能掌勺了?真没瞧出来。”

刚摘下草帽的大林深深吸了一口气,道:“真香!青青要是能天天做这个就好了。”

“二哥你小声点,被奶听见了还不骂死你。”刘青换上一脸的紧张,不等众人问,忙解释了一通,“咱们家的小公鸡被野狗咬死了,小五他们捡了回来做菜,奶现在还心疼着呢。”

几个大男人都沉默了,他们虽然不养鸡,也知道蒋氏有多看中这些鸡,死了一只鸡,虽然肉进了他们肚子,可卖不了钱,也是一场损失。

倒是刘大爷叹了口气,道:“种地还有好坏呢,养活物,有死有伤很正常,好在死的不是母鸡。”

刘青立刻接话:“我知道,大哥说这就叫有得必有失!”

二叔正好也洗完了手,闻言笑了,湿漉漉的手揉着刘青的头,逗她:“哟,我们家二丫还听得懂你大哥的话?可惜不是男孩子,不然也跟着你大哥上学堂去。”

“我才不去呢,天天在外边有什么好的?在家里才舒坦。”刘青一把推掉二叔的手,抗议道,“二叔,都说了多少遍,要叫我青青!”

蒋氏在堂屋,大约也听到外边的对话,脸色缓和了些,探出头来道:“还在外边做什么?饭菜都凉了。”

本来大家干完活回来,已是饥肠辘辘,回家后又闻到满院的肉香,把肚子里的馋虫都勾出来了,一听到蒋氏说开饭,都迫不及待进屋去了。

照例是男人们在堂屋吃,女人和小孩都在灶房。鸡肉本来就不多,大部分都盛到堂屋去了,灶房只剩下些肉渣和汤汁,即便这样,众人也迫不及待的舀着汤汁浇在饭上,就着浓浓的肉香味,大口大口的吃饭。

熊孩子们坐不住,以小五为首,小桌上的汤汁刚喝完,便端着碗要去堂屋打秋风。

小七动作到底慢了些,哥哥们都出了门,他该端着碗吭哧吭哧下了桌,步子还没迈开,便被王氏揪住了衣领:“你慢一点,别把饭全洒了,娘喂你。”

“我自己能吃”的话还没说出口,小七手上的碗已经被王氏接过去了,王氏腿长,三两步迈出了灶房,小七也顾不上挣扎,迈着小短腿追了出去。

刘青见状,也把碗放下来,冲蒋氏笑道:“奶,爷他们那儿肯定也没肉了,我把鸡蛋切一切,给他们分去罢?”

“去吧。”蒋氏点了头,见桌上媳妇们都看着自己,便解释道,“青青也懂事了,疼弟弟们,舍了自己吃的鸡蛋,给他们做好吃的呢。”

刘青三两下把两个鸡蛋切成七份,经过被四婶牢牢按在自己身边、不许下桌的五丫跟前,顺手将一块鸡蛋夹进她碗里,四婶连连摆手,“你给她吃作甚?自己留着罢……”

不止四婶,蒋氏也满脸不赞同的道:“给小子们也就罢了,一个小丫头片子,吃什么鸡蛋。”

“我答应了五丫的嘛,大哥说了,做人要言而有信。”刘青不欲跟大家争论男女平等的话题,轻描淡写的带过了,转过头,又夹了一块鸡蛋到蒋氏碗里。

蒋氏愣了一下,稍显尖刻的脸上浮现出丝丝笑意,“怎么还给我了?”

“爷和奶是肯定有份的,这叫孝敬长辈。奶自己吃罢,不许留给小六小七,少不了他们的。”刘青笑嘻嘻的回了,抬脚便出了灶房。

“这丫头,还管起我来了。”蒋氏这话是冲李氏说的,脸上的笑意还没消退。

李氏自从丈夫去世后,便再没得过婆婆如此和颜悦色的对待,一时间有些受宠若惊,激动的说不上话来。

蒋氏也没有要等李氏的回应,说完也不由自主的抬脚,跟着刘青出了灶房。

第二十三章

刘青刚踏进堂屋,一眼就看到熊孩子们,规规矩矩的坐在各自的父亲旁边,埋头努力吃饭。

而桌中间装鸡肉的盆子,里面已经空无一物,连汤汁都不见踪影了。

刘青也不意外,这时节,一年到头都难尝到肉味,而且就算有荤食,农家人也没什么心思去弄花样,放点油盐炒熟了,就着肉本身的香味,就够让垂涎欲滴了。

今天这盘鸡,是她花了心思炖出来的,还放了许多不寻常的料,征服刘家人不在话下。

刘青这般想着,刚想跟众人打招呼,二堂哥大林正抬头瞧见了她,立即咧着嘴笑道:“青青,今天的菜真是太好吃了,以后要多做一点啊。”

“二哥放心。”刘青笑眯眯的打趣道,“等二哥娶了嫂子,我肯定把这方法手把手的教给嫂子,保管嫂子天天做给二哥吃!”

刘延林就比刘延宁小两岁不到,也是青壮年,而且庄稼人不比读书人,读书人成亲多晚都没关系,照样娶得到媳妇,而且刘延宁一心奔着科举,刘家人也不想拿这些俗事打扰,让他分心。

但刘延林就不一样了,农家的孩子,十六七岁就娶妻生子的比比皆是,刘延林这个岁数也刚好要说亲,这在刘家都不是秘密。

刘青就不只一次听蒋氏和王氏商量,估摸着这次农忙后,就会给刘延林定下来,因此她才拿这个来打趣。

刘延林当然也有数,向来憨厚的性子,被刘青一说脸都红了,磕磕巴巴的道:“二丫,别胡说……”

众人都被他这反应逗乐了。

凳子不够,王氏便蹲在桌前喂小儿子,时不时瞅准机会,从桌上夹一筷子菜扔进嘴里,桌上倒也没人注意她,此时见得刘青把她大儿子打趣的手足无措,当下不乐意,扬声道:“青青,不是二婶说你,你如今也是大姑娘了,学学你大姐,有点女孩的样,整日把嫁娶挂在嘴边,像什么话?”

王氏的话刚落音,上位的刘大爷脸色便沉下来,二叔察言观色,立刻瞪了王氏一眼:“自家人乐呵乐呵,你说这个作甚,见不得家里好不成?”

刘延林也摸着后脑勺,不好意思的冲刘青笑道:“青青你别介意,我娘说话不好听。”

王氏本是护子心切,却被她护着的大儿子这样说,心里不知道有多怄。

刘青眼角余光瞥了眼王氏铁青的脸色,笑眯眯的回道:“我知道,二婶提醒我,都是为我好。”

蒋氏端着碗跟进来,正夹着刘青给她的鸡蛋舍不得吃,听到王氏的话,脸色也有些不好,瞥了她一眼,道:“回去吃你的饭,小七这儿不用你喂。”

四五岁的小家伙,正是没心没肺的时候,听到蒋氏的话,忙不迭的接过王氏手中的碗,嘴里的饭还没咽下去呢,含糊不清的道:“我就说自己可以的……”

王氏脸上彻底挂不住,只能灰溜溜回去,心里越发苦涩,两个儿子都不跟自己一条心,还是女儿好。

当然王氏走之前,也没忘狠狠地瞪刘青一眼。

刘青根本没放在心上,乐呵呵的给刘大爷和几个熊孩子分了鸡蛋,不好意思的冲其他人解释道:“我也不知道这么弄好不好吃,就只拿了两个鸡蛋,以后有机会多做些……”

话还没落音,蒋氏不客气的敲了下刘青的头,笑骂道:“还想祸害我的鸡?我可告诉你,剩下的那些鸡会叫人看准了,一只都不能少。”

“奶别紧张嘛。”刘青笑眯眯的道,“这鸡蛋又不是非要用鸡汤熬出来的才香。”

他们说话的时候,熊孩子们已经狼吞虎咽的把鸡蛋吃完了,一个个又眼巴巴的看着刘青,二叔给吃得满嘴都是汤汁的小儿子擦了擦嘴,打趣道:“鸡蛋好吃还是肉好吃?”

小家伙毫不犹疑的道:“二姐做的鸡蛋好吃!”

“能把鸡蛋做得比肉还好吃,看来青青的手艺真了得啊。”

刘青不由自主的挺了挺胸脯,心想发家致富就靠这些茶叶蛋了,她能不把看家的本领拿出来吗?

蒋氏到底没舍得吃那块鸡蛋,一点点分给了三个已经能跟着大家干活的大孙子。

刘大爷到是没忍住好奇,和着汤汁把鸡蛋送进嘴里,咀嚼的时候对上熊孩子们眼巴巴的目光,他不由自主的问道:“都看着我作甚?”

刘青忙给了小六一个眼神,对方立刻眨巴着眼睛,冲着刘大爷天真无邪的道:“爷,这鸡蛋好好吃,多做点拿去镇上卖,能不能赚很钱?”

刘大爷愣了一下,随后想也不想的摆手,道:“这玩意儿稀奇归稀奇,可鸡蛋家家都有,谁花这个冤枉钱?”

蒋氏也附和道:“你们这些小家伙还真是异想天开,费这些心思煮熟了,就算拿去镇上卖了,不照样还是鸡蛋的价格?不值当。”

刘青微微低头,对两老的反应既是意料之中,也在意料之外。

老一辈的人都有着根深蒂固的思想,脚踏实地的种地收粮食,靠自己的双手努力挣来钱财,才是正道,想要付出微小的努力,以获得巨大的收获,对他们来说便是歪门邪道,不靠谱。

思及此,刘青微微垂下头,道:“爷,奶,我回去吃饭了。”

第二十四章

“二姐。”刘青刚拎着针线篮子跨出屋门,就看到四叔家的小六躲在院门外,探头探脑的冲她招手。

要说刘家的女人,都还算有些小聪明,各有各的算计。男人就不行了,至少从表面上看,一个个都憨厚得可以,而男孩这一辈,那不仅是憨厚在面子,里子都是实心的。

刘青以前觉得,亲哥是刘家唯一的特例,刘家几辈子的好基因都遗传到了他身上,难听一点说是歹竹出好笋,不过她现在越来越觉得,刘家真正的特例还在小六身上。

刘延宁怎么说也算是一身正气,刘家的人憨厚到他身上变成了宽仁,骨子里还有着同样的质朴,但是刘青看小六,只觉得这孩子油头滑脑,小小年纪就鬼精鬼精的,一张嘴巴比其他兄弟加起来还能说。

看着是机灵,但这性子只要稍有不慎,就容易长歪,说不准就变成满肚子坏水了。

刘青一看这小子发亮的眼睛,就知道他肯定又在打什么主意了,也不点破,故作不知的上前问:“大中午的不在屋里睡觉,跑到这儿来当门神做什么?”

“二姐过来。”小六一脸神秘,拽着的刘青往屋檐下躲,压低声音道,“我娘逼我睡觉,我是趁她睡着时偷偷溜出来的。”

“你偷偷溜出来了,可你的小伙伴们还在睡觉啊,一个人能玩什么?”刘青挑眉,“难不成要跟我去学刺绣?”

“那是你们女人学的东西,我才不学呢。”

农家人,平时说话没什么遮拦,这些小破孩也学的够快,刘青早就发现,不止小六,就连才四岁多的小七,都隐隐带着一种性别为男的骄傲,她已经不止一次熊孩子说这样的话了。

以往当着蒋氏和其他长辈,刘青不好多话,现在熊孩子主动送到自己跟前,她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教训的好机会,立时柳眉倒竖,毫不客气的揪住熊孩子的耳朵:“小小年纪,口气倒不小,没有我们女人,你从哪里生下来?哪来的衣裳穿?哪里有好吃的东西?”

鬼精灵有鬼精灵的好处,小六就没有其他熊孩子的倔脾气,能屈能伸,当下拉住了刘青的手求饶:“二姐,我错了。”

刘青点到为止,松了手,改为温柔的摸着小六的头,语气温柔的道:“乖,以后再让二姐听到这样的话,好吃的东西就没你的份了。”

小六忙不迭的点头,一边拿小眼神打量着刘青,发现她在看自己时,立刻慌乱的收回了视线,小模样看起来特别委屈可怜。

刘青忍俊不禁,知道这小子平时跟着小伙伴们上房揭瓦,不知道被他爹抽过多少皮鞭,都改不了调皮捣蛋的性子。其实小家伙胆子大着呢,偏在她这里装相。刘青也不点破,一本正经的道:“说罢,特意堵在这里,找我做什么?”

小六仍是一脸的小心,期期艾艾的道:“二姐前日做的鸡蛋好好吃……”

“直接说。”小六的话还没说完,刘青拍了把他的头,打断道,“跟你姐还学会拐弯抹角了?”

“二姐不是想多煮点那种鸡蛋,去镇上换钱吗?后日就是集会了,二姐怎么还没动静?”

刘青上次想试试刘大爷夫妻对卖茶叶蛋的态度,又怕自己说出口惹人怀疑,便用美食引诱的小六帮她开口,只是这小子反应快,没被她忽悠过去,她只能简单阐述了自己的计划。

现在这小子旧事重提,刘青只有一个反应:“又想吃了?”

小六这下不再小心翼翼了,一脸正义的摇着头,刚摇完头便克制不住条件反射的咽了口水,但仍坚持的道:“我听二姐的,鸡蛋留着多赚点钱回来。”

刘青闻言,也忍不住叹了口气,摸了摸小家伙的头,无力的道:“可是爷奶不同意,二姐也没办法。”

小家伙顿时一脸的失望,可怜巴巴的看着刘青:“那咱们就不能赚钱了?”

刘青不忍他失望,连忙道:“别着急,二姐还在想办法呢。”

小六立刻点头,毫不迟疑的说:“我相信二姐,肯定会想出办法的!”

这来的莫名其妙的信任,刘青都忍不住问出口:“为何这般相信我?”

“我娘说了,二姐是大哥的亲妹妹,大哥聪明绝顶,二姐也不差的!”

“那就谢谢四婶的夸奖了。”刘青拍了拍他的头,轻笑道,“回去歇着罢,赚钱的事还不用不着你一个小家伙来操心,咱们家肯定会越过越好的,到时候啊,你和小五小七他们,都去学堂,跟大哥一样,做有学问的人。”

小家伙听到刘青前半部句话,脸上还有些不乐意,想要反驳,听到后面的话,已经绷不住笑容了,双眼亮晶晶的看着刘青。他虽然年纪小,可是有个大堂哥珠玉在前,他们这些兄弟姐妹,几乎都是活在刘延宁的光芒下的,都是自家兄弟,与有荣焉的同时,未尝没有一丝羡慕和向往。

如若有机会,谁不想成为那般风光霁月的人?

即便是再小的孩子,也有自己懵懂的向往。

小六听了刘青的话,心满意足跑回屋休息去了,刘青带上院门,转身往隔壁走去,面上同时浮现出一抹深思。小六的话,给她提了个醒儿,曲线救国。

她这个年纪,说好听了是大姑娘,实际上却不尴不尬的,刘家人都把她不懂事的孩子看待,可一边又用待字闺中的姑娘高标准要求她,导致她既没有话语权,又没有自由权,也就严重缺乏执行力。

刘大爷全盘否决了她卖茶叶蛋的提议,她便连争取先斩后奏的机会都没有了,因为她的日常活动,都是在大家的眼皮底下进行的。

刘青现在索性把计划延后,找机会托人给县里的刘延宁带封信,她觉得刘延宁应该是开明——都给她一个小女孩留这么多钱了,再加上他们一家三口在刘家尴尬的处境,刘延宁也迫切需要经济来源,对于她的提议,他应该会仔细考虑。

刘延宁就是刘家信仰一般的存在,只要他开了口,别说对他百依百顺的刘大爷夫妻,就是最难搞的王氏,估计也不会多说一句话,直接热火朝天的干起来了。

只是以刘青现在的处境,托人给刘延宁写信都是极大的困难。

更何况还要找到一个有点文化水平,能把她的意思表述清楚的人,更是难上加难。

第二十五章

“大花姐。”刘青熟门熟路的推开师傅家的院门,踏进屋子,只瞧见大花姐一个人,不免有些奇怪,“怎么没看到师傅和牛牛?”

“我娘带他去表姑婆家串门了。”大花姐抬头瞅了刘青一眼,又低下头去绣手上的花,淡淡的道,“我瞧你进来时皱着张小脸,怎么,遇到难处了?”

刘青挠了挠头,笑道:“还真是什么都逃不过大花姐的眼睛呢。”

“你一个小不点儿,也不知每日都在操心些什么大事。”大花姐抿了抿唇,索性放下手中的活计,看着刘青道,“既然你都愁成这样,不如跟我说说,未准能帮到你。”

“我就知道大花姐最好了!”刘青欢呼一声,挨着大花姐坐下,巴着她的手臂一脸真诚的看着她。

“你那一套花言巧语,在我这儿还是省省罢,打量我不知道你的心思呢。”大花姐推了刘青一把,最上是嫌弃的语气,脸上的笑容却不减,“离我远点,热死了。”

有求于人的刘青从善如流的起身,搬了个小凳子,乖乖在大花姐跟前坐好,道:“大花姐,大哥都回书院几个月了,也没叫人捎封信回来,真叫人放心不下。”

“你愁的就是这个?”大花姐诧异的瞥了刘青一眼,“你大哥那么聪明的人,从小便在外边求学,能出什么事?再说大爷他们都不操心,哪里轮得到你?”

刘青微微低头,期期艾艾的道:“其实……我有事同大哥商量。”

“噗嗤。”大花姐忍不住笑了,见刘青鼓着笑脸怒视自己,才略收了些笑意,装出一本正经的样子,道,“未必要找你大哥,你跟我仔细说说什么事,说不定我能帮得上忙,再不济还有我娘呢。”

“这事大花姐肯定帮不了。”刘青闷闷不乐的道,“我前几日研究出很好吃的煮鸡蛋,明明爷奶他们吃了都说特别好,现在还念念不忘呢,叫他们拿去镇上卖,又说我在胡闹。”

“大哥念书要花那么多钱,爷奶叔叔他们早出晚归的种地,可家里还这么多张嘴要吃饭,就是再扣扣索索,一年到头也存不下多少钱。还有二哥和大姐,年纪到了又要张罗亲事,都要花钱,光一个劲的省钱哪有用?大哥都说了开源节流,更重要的是多赚钱啊!”

大花姐抿唇,早已收起了先前的漫不经心。自从娘说刘青过多不容易,她对这个小妹妹便多了一丝怜惜,小小年纪要考虑这些,便是被村人交口夸赞的她,那个年纪也比不上刘青半点懂事。大花姐不由想帮刘青一把,便低声问:“你打算托人写信给你大哥,让他劝劝大爷和蒋奶奶?”

刘青点头,道:“我人小,说话不顶用,但是只要大哥同意了,爷奶他们就不会反对。”

“果然是鬼精灵,还知道把你大哥搬出来。”知道刘青有了主意,大花姐轻松的道,“咱们村里以前是有识字的先生,但前几年搬到城里去了。现在大家伙要写信,不急的等延宁哥回来写,急的就去镇上。”

刘青之前考虑写信给刘延宁的时候,便知道镇上有专门帮人写信的先生,这个倒不用大花姐说,她叹了口气道:“去镇上太远了,我每日除了绣花,还要做一日三餐的饭,顶多中午有半个多时辰,可去镇上来回就要将近一个时辰了,赶不上啊。”

大花姐明白刘青的意思,又道:“隔壁这几个村子,也没听说有识字的先生,靠近镇上的村子可能会有,但是费那力气一户一户问,还不如直接去镇上。”

刘青满脸都是失望的表情,闷闷不乐的“嗯”了一声,表示自己知道了,耳边却又听见大花姐的笑声,还没来得及抗议,脸颊便被对方轻轻捏了一下:“瞧你,脸都皱成一个大馒头了!”

“大花姐!”刘青的脸气得更鼓了,满脸抗议的道,“我都这么难过了,你还取笑我,等师傅回来我叫师傅收拾你!”

大花姐悠悠的道:“你要是在我娘跟前告状,我可就不帮你了。”

刘青立马反应过来,迅速换上笑脸,凑到大花姐跟前:“姐,你要去镇上?”

“后天就去。”大花姐瞥了刘青一眼,“怎样,你的脸我还捏不捏得?”

“随便捏。”刘青配合的把脸把凑近大花姐,换来对方一巴掌推开,“我现在还不想捏了。”

刘青也不介意,乐呵呵的问:“大花姐,你去镇上做什么啊?一个人去,还是跟师傅一起去?”

大花姐眼神闪了闪,瞪了刘青一眼:“小孩子问这么多作甚!”

刘青看着她脸颊都泛起了红色,嘿嘿的笑了起来:“我知道了,大花姐肯定是去镇上买嫁妆的。”

话刚落音,大花姐的脸更红了。

虽然刘青说的不算准确,但也差不离了。婚期已定,她娘托林娘子进货的时候,进了些好的大红绸布,想给她买来当嫁衣用。前两日林娘家托人带话,叫她们这次集会就去布庄选布。

闹了个大红脸的大花姐拧了刘青一把,威胁道:“看来你是不想要我帮忙了。”

“姐,我错了。”刘青连连认错,心里其实有了更好的计划,大花姐去镇上买嫁妆,她师傅不可能不跟去,那她就有时间进行赚钱大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