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婆子伺候了三娘一场,自是深知三娘的性子,三娘这一跑,她倒未觉多意外,虽说皇上哪儿要三娘进宫封妃,可三娘的性子,定是百般不愿。

柳婆子也不知三娘这些胆大包天的想头是从哪儿钻出来的,仿似一夜之间,就有了,这样的三娘,柳婆子既喜欢又佩服,本该着悲惨的命,让她生生扭了个。

柳婆子活了这么些年,就没见过第二个比三娘更有本事的女子,她能赚钱,有手段,性如烈火,有仇必报,却也知道柔能克刚的道理,陈二喜多油滑的一个人,何曾吃过亏,在三娘手里没落下一点儿好儿不说,还跟狠狠抽了一顿嘴巴,瞧着都解气。

这般女子,便生的姿色寻常了些,也招男人喜欢,瞧皇上,再瞧安亲王,哪一个心里不惦着三娘,不想末了谁也没惦记成。

得知三娘溺死在护城河里,柳婆子真不信,那么个机灵百变的丫头,如何会是个夭寿的命,却由不得她不信,灵柩都停在慈云寺了。

柳婆子这两天一想起三娘这心就疼,才多大啊,还不到二十的丫头,就这么死了,还是这么个死法儿,让人岂不要心疼死,哪想这峰回路转,三娘活得好好的。

刚她一拿出那个荷包,柳婆子心就亮了,这可真是菩萨保佑,也不枉自己念的那些经了,柳婆子如今是知道了,便皇上对三娘再好,三娘不乐意进宫也白搭,再说,以三娘的性子,不进宫兴许是件好事,由着她的性子,天高海阔的飞去吧,却怎就她一个,不是还有守财。

只现如今守财倒不要紧,需尽快收拾了银子东西给三娘送去,想着快走了几步,进了屋关上门,从柜子最底下把三娘交给她保管的银子拿了出来,又记起三娘走时没带衣裳,瞧着媳妇儿跟三娘的身量差不多,唤她媳妇儿拿来两套袄裙,又把进保儿的棉衣裳寻出一件来,改了身量,一并包在包袱里。

收拾妥了天也擦黑了,她儿子进保家来,柳婆子让去邻居家里借了辆牛车坐上去,进保儿赶着,去了关帝庙。

眼瞅到了,柳婆子让儿子停在胡同口,她自己提着包袱走了进去,到了关帝庙敲开门,柳婆子倒为难了,早上匆忙不得说话儿,也不知三娘躲在这里叫啥名,原先的自是不能用了。

柳婆子正为难呢,不想那道童倒是机灵,先开口道:“女施主莫不是寻周公子的?”

柳婆子忽记起三娘女扮男装的时候,是改姓周的,忙点点头,清风道:“如此,女施主请跟我进来。”

柳婆子迈脚进了庙门,一进来就不禁皱眉,破旧的都不像个样儿了,大殿的房顶都露了一角,呼呼往里直风,殿一侧铺着一堆稻草,稻草堆里有五六个要饭花子,在哪儿或躺或坐,不过倒是没什么臭味。

这还得说三娘的功劳,三娘嫌臭,让两个道童烧水,催着老道让几个要饭花子洗澡,就说不洗的以后都别跟这儿住了,几个要饭花子没法儿,好歹都擦洗了擦洗,才没那么臭气熏天了,不然,这正殿里到晚上都进不来人,那臭的,三娘在里头都能闻得见。

殿里为着省灯油,就关老爷坐前点了两盏油灯,哪有多少亮,尤其殿一侧,黑黢黢只瞧得见人影儿。

柳婆子不明就里,还当三娘也在这几个花子堆里呢,心里头过不去,眼角便有些潮润,底细往那几个花子瞧了又瞧,不想旁边的道童道:“女施主跟我往里头来,周公子在里头灶房蒸包子呢。”

柳婆子一愣,却松了口气,忙跟着清风走了进去,刚进了院,就见侧面灶房里,真有个人在哪儿往锅里放包子呢,柳婆子记着那身影正是三娘,忙几步过去,把包袱往旁边儿一放,挽起袖子来接过三娘的手就干了起来,没一会儿包子都进了笼屉,盖上盖子,柳婆子才道 :“这里可得说话?”

赶着今儿刘全没回来,三娘带着她进了屋,一进屋柳婆子便要跪,三娘急忙扶着她道:“妈妈待我心诚,我只当妈妈是三娘的亲人,亲人间何用这些作甚。”

柳婆子听着心热,也就依了她,问了来去,三娘把这两日发生的事儿并自己往后的去处说了,柳婆子叹口气,拉着她的手嘱咐她路上需小心,最好寻见守财,跟前也有个守财,总好过她一个人,莫轻信旁人之言,出门在外处处当小心…竟有嘱咐不完的话。

直说了一个时辰,柳婆子才依依不舍的起身道:“虽如今糊弄过去,还是尽快出京妥当,也省得夜长梦多。”

三娘应着,把她送了出去,直送到胡同口,瞧着柳婆子上车去了,三娘才回转,只她走了几步,忽觉不对劲,立住身形,猛然回头喝了一声:“谁在后头鬼鬼祟祟的,出来 。”[img]http://.lwxs.org/files/article/attachment/9/9120/3478313/16194.gif[/img]

第 74 章

即使如今知道三娘是女的,在福庆眼里也还是姓周的小子,福庆就不明白,武三娘算什么女人啊,莫说跟王府后院的侍妾比了,便是灶房里使唤的丫头都比三娘长得顺溜二,就算女子无才便是德,可武三娘哪来的德。

从古至今瞧见过哪个女人画春,宫卖,更不消说,她明明就是皇上的人,还来勾引爷,一来二去把爷的魂儿勾了,她倒好,甩甩袖子跟皇上进宫当娘娘去了,这女人简直就无情无义之极。

若从此各自撩开,消停的过后半辈儿也还罢了,却仍不安份,半夜从邹府跑了,因着她,京城里又闹了三天三宿,末了人是找着了,却一命呜呼死了,她死了,福庆真心觉得终于除了祸害,可爷哪儿不成啊。

那天从邹府回来就病了,一病就是几天,好容易有了点儿起色,却又听见武三娘的死讯,就当时爷那脸色儿,万念俱灰也不过如此了,人都这样了,还非撑着起来在隆福寺做功德,这功德不消说,就是给死了的祸害做的。

要说福庆发现三娘的行踪,还得从他大姨子出门子说起,他丈人家没小子,就俩闺女,俗话说的好,女婿当半子,两个女婿整一个儿,可他那位连襟儿,就不用指望了,福庆先头见过几回,说傻吧,不算太傻,知道吃穿睡觉,还能干点儿活儿,说不傻吧,浑身冒傻气,嘴里成天胡说八道,也不知道说的什么。

大福庆这两边儿奔忙着,本来把三娘这事儿都快仍脖子后头去了,虽说爷跟皇上哪儿紧着折腾,福庆却想,再折腾也折腾不了几天,人都死了,还能折腾出啥来。

说起来福庆心里也纳闷 ,俗话说,好人不长命祸害活千年,武三娘这个祸害中的祸害,怎么就短命了呢,可由不得他不信,尸首如今都装裹好进慈云寺了。

虽如此,心里到底儿有些疑惑,却也巧,他那大姨子出门的正日子,他这个妹夫过来苏家吃酒,这吃着半截儿呢,忽不见了傻子,酒也甭吃了,找吧!这刚行了礼新郎官就没了,像什么话啊。

一帮人连街坊四邻都算上,各屋里都找了一遍,没找着人,福庆想着,今人人来人往的,不没准傻子趁着乱跑出去了也不一定。

想到此,福庆就出了苏家的院,提着灯,围着苏家的院子四周找,别说真给他找着了,乌漆墨黑的就蹲在关帝庙的破墙头下,福庆提着灯照了照,傻子手里拿着一张纸,嘴里絮絮叨叨不知哪儿叨咕什么呢。

福庆这个气啊,这三亲六故都快急死了,他倒好,跑这儿犯傻来了,福庆过去把他拽了起来,点了点他的额头:“我说大姐夫,您这新郎官不好好在屋里陪媳妇儿,跑这儿来冒什么傻气,莫不是不想娶媳妇儿了?”

傻子一梗脖子,把手里的一张破纸往怀里一搂:“我有媳妇儿,我媳妇儿一会儿就从墙头下来。”说着抬手指了指关帝庙的破墙头。

这几句傻话说出来,把福庆给气乐了:“这纸上莫非是你媳妇儿,我瞧瞧。”说着一伸手从他怀里抢了过来,就着等影儿打开一看愣了,是武三娘的画像,前两天贴的满大街都是,不想傻子弄来一张,当了宝儿。

福庆指着画上的三娘道:“说你傻真傻到头了,我跟您说,这不是你媳妇儿,真摊上这么个媳妇儿,有你好受的,走了,回去,你媳妇儿在屋里等着你呢。”

谁知傻子不领情,一屁股坐在地上耍赖:“我不回去,我得等我媳妇儿。”好说歹说不行,要不是这儿是在苏家门口,福庆都恨不得给他两巴掌,傻的连媳妇儿都能认错了。

福庆一见来软的不行,上去抓住他的两只胳膊硬往回拽,傻子的倔劲儿上来,跟福庆顶着就是不动劲儿,两人一个拽,一个就不动,僵持了半天,把福庆累的直喘气,松开手甩了甩膀子,心说自己也傻了不成,苏家可是铁匠,这傻小子别的没有,力气有的是,自己跟他比力气比的过吗。

想着,福庆喘匀了气儿,也蹲下了,跟傻子对视了一会儿,好声好气儿的问他:“你说你媳妇儿从这墙头上掉下来,你是接着过不成。”

不想傻子真点点头:“接着了,还在屋里陪我睡了一宿觉呢,我把我娘给我做的桂花糕都给她吃了。”

福庆愣了愣,心说,听他这话儿莫非真有个人,遂又问了一句:“那你媳妇儿人呢,怎么没了?”

傻子抬手指了指墙头:“那天儿天一亮,我让我媳妇儿陪我玩,她说玩躲猫猫,让我把她背到这儿,我回去把我家母鸡数上十遍,再来找她,就找不着了。”说着低下头,一副难过的样儿。

这几句话说得甚有条理,不像傻子能编出来的,福庆瞅了眼那墙头,心说,莫不是这里头什么人哄骗傻子,却怎么傻子抱着三娘的画像不撒手呢,这事儿说不通啊。

福庆心里虽存着疑,却不能耽搁了大姨子的喜事,回去唤了傻子的爹娘把傻子弄了回去,从这儿回去,过了两天,福庆又想起这桩事儿来,越想越疑,越疑越想觉不对头,末了自己又跑过来了,寻思去关帝庙里问问。

也真是巧,他到的时候,正瞧见胡同口停了辆牛车,福庆刚要过去,忽瞅见从牛车上下来的柳婆子,这旁人他不识,柳婆子如何认不得,这天都黑了,她跑这儿干啥,又瞧见她背着个老大的包袱,也不知给什么人送的,有些鬼祟。

柳婆子往前走,福庆就在后头不远跟着,见着她进了关帝庙,福庆这时候还没跟三娘联系上,只等柳婆子出来,后头跟着送出来个要饭花子,福庆一瞧见这要饭花子,满口的牙差点儿嚼碎了,就算她弄的这人不人鬼不鬼的,那一举一动,那身影儿,没第二,正是武三娘。

合着绕了一圈,把皇上弄了半疯,自家爷成了半痴,她倒好,来了个金蝉脱壳,这害人精,福庆咬牙切齿的,可也一时没想起怎么着,就在三娘后头跟着她,不想露了行迹。

福庆心说,你都不怕我怕什么,一挺胸站了出来,三娘一见是他,直皱眉,却琢磨,没准福庆是炸自己呢,自己要是承认了,回头他把自己活着的事儿说出去,可又完了。

想到此,三娘故作不知:“你是谁,敢是认差了人?”

福庆这个气啊,一蹦三尺高,抬手一指她:“武三娘,你当小爷傻啊,别说你扮成要饭花子,就是烧成了灰,小爷也认不差,你不止心黑,肝脾肺肾,连你的骨头都黑了,烧成灰也是黑的呜呜呜…”

三娘怕他再嚷嚷,上前一步捂住他的嘴,并且恐吓他:“你再嚷嚷,我回头死缠着你家爷,气死你小子。”接着又好声好气儿的说了一句:“你别嚷嚷,有话儿咱们好好说。”

见福庆点了头,三娘才放开他,福庆这回算瞧见了她的脸,月亮地儿里,生生把福庆吓出了一身冷汗,这脸黑的就瞧的见眼白,一说话呲着一嘴小白牙,真跟黑无常差不多,亏傻子怎么认出来的,他就不想想,他自己不也认出来了吗。

福庆瞪着她:“我家爷给你害的都快去了半条命,病得这样,还给你在庙里做功德,就怕你横死的不能投胎转世,算我求你,别再祸害我家爷了成不。”

三娘倒乐了:“明儿我就出京走了,从此京城再无武三娘,只你不说,我一个死人如何还去祸害你家爷,听我一句,从这儿回去,该干嘛干嘛,只当没瞧见我,不皆大欢喜了吗。”

福庆虽知她说的有理儿,可听见她这般无情的话儿,想到自家爷,心里还是觉得憋屈,哼了一声,咬牙切齿的说了一句:“可着天下也找不出第二个比你更无情无义的女人,早晚有你的报应。”撂下狠话,扭头跑了。

三娘忍不住笑了一声,无情无义有什么不好,总比黏糊糊的藕断丝连强,人生在世不就图个痛快吗,再说,自己这都死过一次的人了,哪还有那么多情情爱爱,怎么痛快怎么来呗。

这么想着,便丢开了,如今银子也有了,也没什么可耽搁的了,明儿就走,等刘全回来,三娘丢给他五十两银子问:“这些可够回去的盘缠了?”

刘全不想她真弄了银子来,想着今儿去扫听表叔,又无功而返,索性家去吧,至少有房子地,瘟疫也过去了,怎么也比在京城要饭强,这么想着忙道:“够了,够了,怎使得完这些。”

商量好了,两人决定明儿就走,也没什么行李,就三娘两个包袱,除去给刘全的五十两银子,三娘给庙里的老道留了十两,把剩下的一百四十两,分成了两份儿裹在衣裳里,弄成两个包袱,一个让刘全背着,一个自己背着。

第二日天刚亮,两人一前一后出了关帝庙,城门刚开,就出了城,直走了一个多时辰,前头瞧见了道边儿的茶棚,三娘忽想起守财来,寻思进去问问有没有守财的信儿,便跟刘全道:“咱们进里头歇歇脚儿吃口茶。”

刘全归心似箭,再说,这才走了一个多时辰,本不累,可见三娘走不动了,就跟着她进了茶棚。

刚进茶棚,三娘一眼就瞅见傻愣愣坐在角落的守财,倒是长了心眼,跟自己一样,脸上抹黑了,却瞧着目光有些不对头呢。

三娘几步过去,一屁,股坐在守财对面,还没来得及打招呼呢,肩膀按下一只手:“青弟,你骗的为兄好苦…”

作者有话要说:这两天有点儿事 ,明儿恢复正常

第 75 章

说起来朱晏能在这儿等着三娘,还亏了福庆,福庆从关帝庙家去就开始坐立不安,跟屋里转了得有八圈,他自己不晕,他媳妇儿都晕了。

白等他媳妇儿撂下手里做了一半的鞋道:“可是怎了,打回来就跟驴似的瞎转悠,若有什么难事,说出来咱们两口子也商量商量,总比你一个人闷着好些。”说着下地扯住他按在炕沿儿上,从暖壶套里提出茶壶倒了半碗茶递在他手里。

福庆仰脖子灌了半碗,叹了口气,把怎么来怎么去跟他媳妇儿说了,末了道:“你说可着天底下,哪有这般无情无义的女子,我都替爷委屈,怎么就瞧上这么一位了。”

他媳妇儿听了噗嗤一声乐了,伸指头戳了他的脑袋一下:“你呀,这张嘴从不饶人,依着我说,这位武三娘倒给我们女子争了气,凭啥你们男人说瞧上就瞧上啊,我们也有自己的意思,若不中意,便你们上赶着也没用,说不准人武三娘就是没瞧上爷呢。”

福庆听了,站起来一叉腰道:“就凭她长得那样儿,还不济粗使的丫头呢,还瞧不上爷,你说长相,地位,人才,哪儿配不上她,她还拿上了。”气的满脸通红,脖子都粗了。

他媳妇儿见他着恼,忙给他抚了两下胸口道:“莫气,莫气,咱们不就两口子关了门说闲话吗,你怎当真了,既如此,那武三娘明儿就出京走了,皇上跟咱们爷都以为她死了不是正好,以后也消停了,你还跟这儿转什么磨。”

福庆一屁股坐回去又叹了口气道:“我是觉着亏心,你是没瞧见,刚我回来的时候,去隆福寺望了爷一眼,打从昨儿夜里,爷可就在大殿里念经呢,今儿我去了还那样儿,地儿都没挪一下,我进去,爷理都未理会,我只得出来,迈出大殿,往后瞅了一眼,这一瞅却惊出了一身冷汗,就瞧爷坐在哪儿,宝相庄严,竟似真的和尚一般,我是怕爷一个想不开,再出了家,最后落这么个结果,岂不是我的罪过,若爷知道武三娘还活着,这个念头是万万不会生的。”

他媳妇儿道:“便爷知道,武三娘哪儿不想跟着也,不还说一场空。”

福庆道:“一场空总比没指望了强些。”说着恨恨的道:“那真是个不折不扣的祸害。”他媳妇儿道:“既如此,那你便不能瞒着爷才是,想这男女之事也不是一定的,说不准两人的缘分就在后头呢,如今皇上以为她死了,别管这会儿怎么折腾,过个一年半载,后宫美人那么多,早不丢开了,武三娘换了身份,爷若追过去,兴许两人就成了。”

福庆心说是啊,这男女之事哪有个准儿,本来武三娘对爷就有意思,若不是半截出了搜城的事儿,弄不好两人都成事儿了,虽说叔侄俩儿惦记一个女人不像话,可如今慈云寺停着一个武三娘呢,跑了这位就算不得武三娘了,既不是武三娘,这事儿就好说。

想到此,忙着就出了屋奔隆福寺去了,福庆到的时候,朱晏还跟哪儿念经呢,朱晏这辈子除了母妃去的时候,这般伤心过,就是如今了。

听见三娘的死讯,朱晏忽觉天都灰了,先头他也以为是恨她的,恨她的无情,恨她轻飘飘一句话,就把两人所有的情意都抹杀,那些他本以为刻骨铭心的东西,如今成了一个最大的笑话。

可直到听见她的死讯,朱晏才明白,自己哪里是恨她,是恨而不得罢了,说起来,三娘有什么错,她说的对,从一开始她就表达的很清楚,没想跟自己有什么结果,是自己喜欢她就想据为己有,自己跟皇上一样,总是想当然的去决定三娘的命运,从来没想过三娘愿不愿意,她是什么性子,皇上不知,自己却难道也糊涂吗,或许是有悖礼教,或许惊世骇俗,可自己喜欢的不就是这样的三娘吗,若她跟那些世家闺秀一般,自己跟皇上如何会这般舍不下。

若自己早些瞧开,暗里帮着她出京,如何会死,且是这般死法儿,越想朱晏越自责,若能重来一回,他必会护着她,她想去哪儿去哪儿,想怎么样便怎样,只要她活的快活就好。

这么想着,忽听福庆在他耳边道:“爷,死的那个不是姓周的小子,她根本没死,把自己弄成个要饭花子,如今就藏身在城东的关帝庙里,预备着明儿一早出京呢。”

朱晏一听,蹭一下就站了起来,一把揪住了福庆的脖领子:“你,你说的可是真的?”

福庆心说,就知道这心病还得心药医,爷这连病带难过的,这些日子都没这会儿精神,福庆点点头:“真的 ,奴才如何敢拿这事哄骗爷。”

朱晏缓缓松开他,倒也未去城东的关帝庙,他想起这两次的教训,她既心心念念想出京,便等她出了京再说吧,他抬头瞧了眼上头的佛,跪下虔诚的磕了头,这是佛祖保佑,让自己梦想成真,自己定要似刚才想到那般,不管她去哪儿,自己都跟着她护着她就是了,世上哪还有比心爱的人死而复生更值得欢喜的事儿呢,只她活着,自己还有甚不足的。

想到此,朱晏吩咐隆福寺里继续做满七七四十九天功德,他自己收拾收拾,带着几个侍卫就出了京。

其实朱晏跟三娘前后脚出的城,不过朱晏坐着马车,自然比三娘两条腿快的多,出了城瞧见道边儿的茶棚天也亮了,朱晏就想在茶棚里候着三娘,吩咐侍卫停下。

茶棚的掌柜刚来没多会儿,炉子上的水刚开,不想就来了客,且瞧着是个富家公子的样儿,弄不好除了茶钱还能得几个赏,这么想着,忙颠颠把朱晏迎了进来,肩上的帕子抹了抹当间的桌椅:“公子来的可巧呢,炉子上的水刚滚,小的这就给您冲茶来,还得问您,可要不要点心,我那婆娘一早蒸的枣泥糕,皮软馅儿甜,您来一盘?”

朱晏知道他们这些小生意人不易,指了指外头他几个侍卫道:“你给他们送些点心茶水,我这里只一盏茶便是了。

“得咧。“掌柜的眼睛都亮了,心说就说今儿遇上了财神爷,不大会儿,茶上来,朱晏吃了一口茶,往城门那边儿望了望,心里计量着三娘几时能到,瞧见自己会如何,是欢喜还是惊愕,想着又不禁摇头,想来该是惊吓才是。

心里头正想着这些,就听一个挺熟的声儿道:“掌柜给我按着昨儿的样儿上一…“守财的话没说完,就瞧见了茶棚里坐着朱晏,嘴里那个份字,硬生生噎了回去,飞快说了一句:“茶不要了。”莫转头就要跑,朱晏的侍卫都在外头呢,一见爷的眼色能让他跑了,两个上来把守财按住带进了茶棚。

朱晏挥挥手,侍卫退了下去,朱晏从头到脚打量了守财一遭,倒是机灵,还知道把脸抹黑了避人耳目,朱晏也未问他什么,指了指旁边儿椅子道:“坐,你不是要等你家姑娘吗,且再候一时。”

守财听了这话儿倒是放心了,话说哪日守财出了城,一路往前跑,到了第一个茶棚停住,在这儿等,从早上等到天黑,也未见三娘的影儿,有心回去瞧瞧,却又想起姑娘的嘱咐。

茶棚掌柜的闭了火,收拾了家伙要家去,他还跟这儿坐着,问他,他只说等人,茶棚掌柜的两口子也是好心人,跟他道:“这大冷的天儿,你在这儿一宿还不冻死了,要不这样,你瞧见没,后头不远那两间屋就是我家,从哪儿也瞅的见这边儿,不如你到我们家里住上一宿,钱不钱的不要紧,要是有给几个也成,没有我们也不管您要。”

守财谢了掌柜的两口子,便住进了人家里,这一住就是好几天,守财自然也听说护城河里溺死了武三娘,这里离着京城近,人来人往,城里的新鲜事儿,在茶棚第一个就能听着,可守财却不信,姑娘什么人,怎可能溺死在护城河里,再说,根本就没往那边儿走。

要说文帝加上朱晏,一个皇上一个王爷,怎还不如守财了解三娘,许也是当局者迷,也不想想三娘多精儿,没事儿能往河里头跑吗,根本不是她的风格,总之,不管别人说的多邪乎,守财就是不信,一门心思搁这儿等着,不想姑娘没等来,倒把皇叔给等来了。

听皇叔话里的意思,守财知道姑娘好好的呢,心里也松了口气,却又想皇叔怎么来了,守财没想明白呢,三娘随后也到了。

要说武三娘平常也挺精明的,今儿却傻了一回,但能用眼睛瞅瞅,也能知道这茶棚不对劲儿,可她看都没看就撞了进来,给朱晏按住肩膀,一句青弟叫出口,三娘那刚看见自由曙光的心,嗖一下就凉了一半。

怎么是一半呢,要是死变态追来,她就得凉一整个了,至于美皇叔,从根本上说,三娘不怎么怕,三娘的性子就是典型的软的欺负硬的怕,朱晏是软,文帝就是那个硬的,可你硬也不能硬过头,硬过头,把三娘骨子里那股子天不怕地不怕的劲儿给激出来,她真敢跟你玩命。

所以,知道是朱晏凉了一半,剩下一半还热乎着呢,且他既称呼自己一声青弟,就说明还念着往日情份,且他语气中欢喜大过责难,这说明他心情不差,心情不差就好办,怎么勉强也算前男友,自己就跟他装糊涂呗,先探听探听他来的目的再想对策。

想到此,三娘转过头来,裂开嘴呵呵笑了一声开口:“我当是谁?原来是长卿啊,可见你我有缘,在这里都能遇上。”

守财在一边儿听着都替姑娘不好意思,前些日子可跟皇叔都撕破脸了,那话说的一句比着一句绝,合着这会儿全忘了,又跟人套上近乎了。

朱晏倒是没当回事儿,双眼几乎贪婪的上下打量三娘好半晌才心疼的道:“青弟怎沦落成这般模样儿?”

这会儿朱晏把福庆跟他说的话忘得一干二净了,见三娘穿的破破烂烂,蓬头垢面,心里又酸又涩,忍不住,一伸手把三娘抱在了怀里:“莫怕,莫怕,从今儿后凡事都有长卿。”

三娘心说有你才坏事呢,再说,这众目睽睽之下,两个男人抱在一起像什么话,他不嫌自己这身脏,自己还嫌呢。

三娘想推他推不开,只得咳嗽了两声,怕他一激动再来点儿别的,适当提醒了他一句:“呃,那个长卿,如今可在外边呢。”

朱晏这才放开他,却牵着她的手不放,三娘忽想起刘全来,回头瞅瞅,见刘全立在茶棚门口,两只眼瞪的溜圆,张着大嘴,看外星人一样盯着自己跟朱晏,那模样真有几分滑稽。

说起来,虽梁老道总说三娘是什么贵人,可刘全真没当回事儿,这会儿才算信了一点儿,可瞧这位把三娘抱在怀里的公子,再瞧三娘,刘全真不觉着是一路的,要说三娘这位公子的下人倒可能,两人这意思,莫非三娘以前是这位公子的书童什么的,两人日积月累有了那事儿,后来给老爷老夫人的发现,来了个棒打鸳鸯,这公子无奈之下给了三娘银子,让她远走高飞,过后实在舍不得,才又追了来,戏文里不都这么唱的吗。

就三娘跟朱晏抱的这会儿工夫,刘全都编好了一套狗血情节,有头有尾的,后来给三娘发现他这个才能,成了青若堂麾下的金牌写手,自然这是后话,且说当前。

三娘没理会他那傻样儿,直接招招手:“刘全过来,你站那么远做什么?今儿巧,遇上了我的老熟人,这是长卿兄 ,这是刘全。”三娘想着还是隐瞒着朱晏的身份好,以免吓坏了刘全。

刘全心里暗道,什么老熟人是老相好吧,嘴里却应着寒暄了几句,朱晏扫过他皱了皱眉 ,倒没想到三娘还有伴儿,冲刘全略点点头,拉着三娘坐下问她:“青弟打算去哪儿,我送你去。”

三娘就怕这个,这位怎么就掰扯不清了呢,说起来两人也没咋滴啊,这会儿三娘可不敢再说绝情的话,把柄在人手里攥着呢,又一想,他既然追来,自是福庆那小子泄了底,也不知那小子成日琢磨什么,昨儿不跟他说的挺好吗,怎么回去就把自己给撂了,不过要是朱晏送自己,倒是省事。

且从他刚才的言行举止就能瞧出,他不会把自己没死的事儿张扬出去,所以,自己完全可以放心。

想到此,三娘指了指刘全:“他说他老家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我便想着跟去瞧瞧。”

刘全一口茶水差点儿喷出来,抬手指了指自己的鼻子:“我,我…”我了半天没说下去,他是想说自己啥时候说家乡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了,不过这么说也不差,他家乡勉强算过得去,临县便是兖州府的高青县,却是有名儿的好地方,真称得上,山清水秀人杰地灵。

这么想着也就挺实在的道:“未闹瘟疫之前,我们县还过得去,一闹上瘟疫,死的死散的散,如今也不知如何了,离我们县不足百里便是高青县,那倒是个好地儿。”

三娘给他说动了心,道:“咱们先回你家瞅瞅,若是不好,你也跟着我去那什么高青县算了。”

刘全奇怪的看着她,心说这位可真是活得洒脱,想去哪儿去哪儿,有道是故土难离,她怎就不想她的家乡呢。

朱晏倒是点点头道:“早些年在外游历,倒是去过这个高青县,却比旁处好,那些文人送了个小江南的别称。”

越说三娘心里越痒痒,站起来道:“如此还等什么,走吧。”朱晏倒是习惯了她有风就是雨的性子,站起来把自己的斗篷披在她身上,牵着她的手出了茶棚。

一前一后两辆马车,前头是朱晏跟三娘,后头是守财跟刘全,侍卫骑马相随,有了朱晏,这一路三娘算找着金主了,一个子让她都没花,吃的好,住得好,可惜就是大冬天,一路上光秃秃,没什么好玩的景致,不然这么一路玩到山东,多滋润啊。

一离开京城的地儿,三娘这身叫花子的打扮也就没用了,不过还是穿着男装,方便骑马,她这平常的姿色,即便洗干净了,刘全也没瞧出她是个女的来,有那么一瞬,三娘还些微有些受打击,不过后来想想,他看不出来不正好,反正自己对他也没那意思,也就不在意了。

这一路三娘过的相当轻松,除了茶棚里头,朱晏情难自禁的抱了自己一回,后面两人相处完全回到了刚认识那会儿,不再痴缠,也不再让自己嫁给他的皇叔帅的天怒人怨,可即使如此,三娘有贼心也没那个贼胆了,不过还是可以当朋友吗,这样发展下去毫无压力。

出了京,就不着急赶路了,遇上天好的时候,朱晏会教三娘骑马,等进了兖州府地界,三娘的骑术已经颇过得去了。

到刘全老家的那天正好是腊月二十三,几个人边玩边走,走了整整一个月,别管三娘有什么心思,也得等过了年再说。

刘全家有点儿出乎三娘的意料之外,里外三进的宅子,颇体面,家里还留着个看门的老家院,见了面,主仆两个抱头痛哭一场,诉说了一遍,便安置着住下了。

三娘跟朱晏算贵客,也住进了刘家,好在刘家如今就剩下主仆两人,连朱晏那些侍卫一起都住的开。

在刘家一直住到来年开了春,三娘见朱晏还没有要走的意思,也就不管他了,去刘全说的高青县里转悠了一圈,瞧上了个河边儿的宅子,让守财出面买在手里,略收拾收拾便搬了进去。

朱晏见她安置妥当,抽空回了京,毕竟出来的匆忙,好些事儿需他料理,他想着这次回去料理明白,日后就陪三娘,住在高青县也好,四处游历也罢,总归少回京了。朱晏想的是好,不成想,他走的这些日子便出了大事儿。

三娘在高青县住了几日,忽想起守财的老家貌似也是这边儿的,便问了一句,守财道:“是不远,出了高青县城往西再走七八十里就是。”

三娘问他:“你家里还有什么人吗?”守财点点头:“有娘有兄弟。”三娘道:“既如此,我放你半个月假,你也回家去瞅瞅,别管怎么着,也算衣锦还乡。”说着给了他一百两银子,又让新买来的小厮跟着他,骑着马去了。

守财回家,家里如何欢喜先不说,且说他在家呆了几日,惦记三娘这儿,便辞了他娘跟兄弟,从家里往回走。

不成想他刚出村口,一错身的功夫,却落在一个人眼里,不是旁人是他的老乡周大福。

武三娘是死了,死的风光无限,虽没正是下封号,那下葬的规格都是照着正经皇后来的,这一场丧事,从十一月一直折腾到过了正月十五,才算消停,周大福的心也算凉了,本想着压住三娘这个宝,以后混个好出路,不想三娘这一死,他哪里还能出头。

何曾想,他师傅真有先见之明,三娘是死了,可皇上心里却仍撂不开,举凡三娘生前稀罕的吃食物件儿,归总了全挪到了乾清宫去,连带周大福这个给武三娘做饭的也挪了回去。

如今皇上吃什么,都要问一句:“三娘可喜欢 ?”周大福伺候了三娘几日,且这小子会说话,常顺着皇上杜撰些三娘的事儿来说给文帝听,文帝大约也知,这十句里有五六句切实的就不错了,却有这五六句也是好的,总比他自己一人苦思苦想的强。

到了这会儿,文帝才发现,自己跟三娘在一处的时候,两只手都数的过来,三娘的笑语嗔谑在脑子里翻过来掉过去,来回这么想,想上一天再想上一夜也就想完了,这当口,正巧周大福填了这个缺,一来二去的,他师傅刘方都靠后了。

之所以能回乡探亲,还是前些日子,周大福给皇上做了一碗面,皇上吃了,问他是何处的面食,周大福答是陕西的,文帝愣了楞,半晌儿叹了一句:“是啊,如今想起来,你主子的家乡便是陕西呢。”

因文帝念着三娘,便如今人已经死了,他还是这般唤周大福,旁边的陈二喜心说,这人要是走运,怎么都能得好儿,武家祖上是陕西的没错,可那得往上倒三辈儿,别说到武三娘这儿,就是她爹也是个地地道道的京城人了,这话也真不知皇上从哪儿想起来的。

却听皇上接茬又问了一句:“大福你的家乡是哪儿?”

周大福也会来事儿,假模假似摸着眼泪说了一通有的没的,文帝道:“你主子心善,旁人也还罢了,对你们这些下人倒好,想来今儿若是她听了你的话儿,必会让你家去瞧瞧,如今你只当我是你主子,放你的两个月假,回家瞧瞧你老子娘,好歹的生养了你一场,也尽尽孝。”

周大福忙磕头,把陈二喜给恨的啊,心说我这个乾清宫的大总管,都没熬上回老家探亲,这个歪路里熬上来的周大福倒抢了先,心里再恨,也没招儿,万岁爷都发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