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瑞龙慢慢地说:“这段时间,同志们都很辛苦,也都很努力。应该说这么大的案件,在这样短的时间里取得这样多的突破,还是值得肯定的。至于围绕其中的疑点展开的各种争论,是好事,我一向主张,要鼓励办案人员争论,不能太早‘统一思想’,否则就要犯错误,就要出冤假错案……接下来我有这么两个想法,请大家斟酌。第一,这个案子说到底是一起‘焚尸灭迹’案,灭的什么迹?肯定不是‘杀人’的迹,‘杀人’这个‘迹’就摆在那里,跑也跑不了,灭也灭不掉,所以灭的很可能是孩子们遭受过性侵或者其他伤害的‘迹’,有些同志认为这个‘迹’一定是周立平做的,这是一种主观臆断,不妥。下一步应该对护育院的员工再加大调查力度,搞清楚真相。第二,这个案子我们‘破’得太早、太快了,同志们不要觉得我是在说笑,我的意思是说,我们太早地发现了周立平涉入此案,而由于他的特殊身份,又过早地将绝大部分注意力集中在了他的身上,无意中做了很多指向性和目的性明确的、专门为了‘证明’周立平是凶手的工作。现在看来,这样做固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有欠妥之处,最起码,我们集中了这么强大的人力物力,到现在还找不到周立平是真凶的铁证,本身就说明很多问题。那么我们能不能换个思维方式——假设周立平不是真凶,那么这个案件中最值得怀疑的人又是谁呢?”

会议室里的人们面面相觑,没有人敢贸然回答。

“我认为是邢启圣。”

一个声音突然响起,会议室里的数十道目光都集中在了楚天瑛的身上。

对这位爱将,许瑞龙当然不能在众人面前表现得“偏心眼”,所以只是平平淡淡地说:“说说理由。”

“首先,从调查的情况来看,除了邢启圣的秘书池凤丽对周立平有所怀疑之外,护育院里的其他员工并没有指出周立平对孩子们有什么不轨的行为,而池凤丽的证言,只能说明邢启圣和周立平因为孩子发生过冲突,但冲突的原因并不知道,单纯从性侵孩子的条件来讲,无论时间、地点和‘便利性’,邢启圣都比周立平更具备‘优势’——”

坐在他斜对面的孙康忍不住说:“我插一句,我在问询池凤丽的时候,她强调邢启圣的特点之一就是‘好色’,但池凤丽又说邢启圣对她本人没有什么兴趣,这让我挺惊讶的,因为池凤丽是个蛮性感的女人,邢启圣如果对她没兴趣,又不是个同性恋,那么很有可能是个恋童癖。”

楚天瑛点点头,又把目光投向许瑞龙:“这里我也提出个申请,希望市局能够向A省省厅提出协查通报,让他们调查一下邢启圣过去有没有过针对儿童的性犯罪,我担心地方上因为种种原因,就算邢启圣有过违法犯罪的劣迹,也被家里动用关系网掩盖住了。”

“批准。”许瑞龙对林凤冲说,“会后你立刻落实。”

“除此以外,就是刚才我说的伏特加的事儿。”楚天瑛说,“虽然我说了三种可能性,但我个人觉得,第三种可能性最大,那就是邢启圣说谎——因为第一种太幼稚,第二种有瑕疵。先说第一种:焚烧尸体并不能影响法医检测血液中的酒精含量,这对外人也许是个很冷门的知识,但是周立平在坐牢前后读过的法医学书籍,我想未必比在座的很多人少,单纯在车里洒点儿酒,就能让警方相信邢启圣喝了酒,这个谎还不如不撒;再说第二种,以车里那股子酒气,假如车上真的还有第三个人,那么他一定在车里坐了很长时间,我们都知道醉鬼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意志的,除非沉睡,手脚一定会胡乱扭动,在奇特的位置留下怪异的痕迹,这在现场勘查学中单有一种说法叫‘醉态痕迹’,比如触摸一些正常人不会触碰的死角、比如车座头枕出现鞋印,再比如指纹多有拖拽、抻拉的特征等,但是在勘查车辆时,我在车内完全没有发现这类痕迹——要知道凶手虽然擦拭过方向盘、车门把手,但他没有擦拭过其他地方。”

这一番分析,让很多同僚听得津津有味,心服口服。

“如果这个案子顺着周立平可能被栽赃陷害的思路讲,那么单凭没有喝酒却喊周立平来‘代驾’这一点,邢启圣恐怕就逃不了干系。”楚天瑛继续说,“于是又有一个问题冒出来了,邢启圣自己也遇害了,是谁杀的他?势必存在着一个同谋或黄雀式的人物,那么这个同谋、这只黄雀是谁?首先可以排除周立平,因为周立平不仅跟邢启圣一向不和,邢启圣找同谋也不会找他,而且在他打一一〇报警后的半小时内就出现在了杏雨路,不具备足够的作案时间。而在邢启圣的狐朋狗友之中,最最可疑的就是张春阳。”

张春阳这个名字在先前的侦缉工作中,一直没有被纳入犯罪嫌疑人的名单,所以在座的很多刑警都是一愣。

楚天瑛先把张春阳的大致情况介绍了一下,然后说:“据我们了解到的情况,张春阳早年当过健身教练,腹黑、心狠、身体素质很好,他喜欢爬山,平时没事就沿着扫鼠岭上西山,对那一带的路况非常熟悉,所以,他在杀人行为的策划和实施上都没有问题。有知情者说,张春阳的最大特点就是‘胆大妄为、自作聪明’,他利用陶灼夭的关系帮邢启圣搞钱,邢启圣帮他瞒着陶灼夭在外面渔色,两个人狼狈为奸,干了不少坏事,虽然因为社会地位不同,一直以来邢启圣是‘主’,张春阳是‘仆’,但实质上张春阳才承担着‘大脑’的工作——扫鼠岭案件发生后,没有人再见过张春阳,这本身就极端反常——”

许瑞龙打断了他:“这个张春阳最后一次出现是在什么时候?”

“我们对他的手机进行了追踪,目前处于关机状态,最后一次通话是在扫鼠岭案件发生的当天下午四点多。”

这个时间点非常敏感,许瑞龙继续问道:“通话的对象是谁?”

“陶灼夭。”楚天瑛说,“据负责打扫房间的保洁人员回忆,案发第二天早晨,E座四层的陶灼夭卧室有私会的痕迹,陶灼夭往这里带过两个男人,一个是未婚男友姜磊,另一个就是张春阳。但我们调查发现,当晚姜磊正在香港出差,根本不在本市,所以那个人十有八九就是张春阳——值得注意的是,当晚七点多,邢启圣来到了大堂酒吧吃饭,一边吃饭一边不停地看手机,直到在八点十分接到一个电话,然后匆匆离开,而通话记录显示,这个电话正是陶灼夭打给他的。此后发生的事情,可以看成是黑夜里从同一个车站出发却驶往不同方向的高铁,一趟是邢启圣,他开着斯派开上了去往扫鼠岭的不归之路;另一趟是陶灼夭,她在九点半订了去往巴黎的机票——”

“而张春阳就此消失得无影无踪……”许瑞龙沉吟了一下,“找!挖地三尺也要把这个人给我找出来!”

3

散会后,许瑞龙把杜建平他们几个单独叫到自己的办公室,又开了个小会,把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强调了一下,然后突然问楚天瑛:“最近思缈在做什么?”

楚天瑛一愣:“刘处?最近几天好像一直在物证保管中心。”

“她是不是让马笑中和郭小芬在查扫鼠岭的案子?”

“没有,不可能。”楚天瑛不假思索地说,“刘处知道纪律,已经退出这个案子了,就不会再插一脚。”

“你少替她打掩护!”许瑞龙说,“早晨第一监狱给我打电话,说马笑中和郭小芬昨天下午去他们那里了解周立平坐牢那些年的情况。要是没有思缈在背后撑腰,马笑中敢有这么大的胆子?”

“也许是郭小芬想根据这个案子写一篇人物特稿,找马笑中帮她搭线吧。”楚天瑛说,“您也知道,只要一出事儿,那帮记者总要从多年以前挖病根儿。”

“问题是,郭小芬已经从报社离职了,这个你不知道?”许瑞龙瞪了他一眼,“会后你给马笑中打个电话,让他注意分寸。”转头又问杜建平:“陶灼夭怎么还没回国?”

杜建平赶紧说:“我们已经联系了巴黎警察总局和驻法大使馆,让他们尽快找到陶灼夭,敦促其回国……”

许瑞龙看他欲言又止,有些不耐烦地说:“有什么困难,你直接说。”

杜建平小心翼翼地说:“我听说爱心慈善基金会跟上面打了招呼……”

“鬼扯!”许瑞龙一下子火了,“什么上面?哪个上面?现在上面就四个字‘依法治国’!没有潜规则,没有私下交易,一切都光明正大、亮亮堂堂。你守法,国家就保护你;你违法,天王老子也罩不住你,就这么简单!”

杜建平连连点头称是。

“建平。”许瑞龙本来有一番重话,但话到嘴边又放缓了下来,“不能工作时间越长,胆子越小,瞻前顾后的怎么行。你是老公安了,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要把这句话刻在骨头上。”

从局长办公室出来,楚天瑛给马笑中打了个电话,传达了许瑞龙的告诫,又请他转达自己对呼延云的感谢,并说明爱心慈善基金会可能确实“打了招呼”,但毫无意义。挂断电话之后,马笑中眨巴了半天小眼睛,对屋子里的一群人说:“老楚这个电话,内涵丰富啊!”

呼延云在荷风大酒店大堂酒吧发现邢启圣的就餐小票显示他当晚并无饮酒之后,把这一情况连同自己和李志勇勘查E座四层的经过告诉了刘思缈。刘思缈虽然对他深恶痛绝,但又不能不承认这个家伙在推理上确实有一套,而且也认为陶灼夭和张春阳在案发当晚的所作所为,确有可疑之处,于是指派楚天瑛在“半程会议”上把就餐小票作为新发现的重要物证出示,并适时将案件的调查方向往陶灼夭和张春阳的身上引导。

此时此刻,郭小芬、马笑中和李志勇正在呼延云的家中,一起沟通这两天调查走访的情况。当马笑中把楚天瑛与他的通话内容告诉大家之后,郭小芬不禁笑了:“许局长这是重重拿起,轻轻放下啊,‘注意分寸’这四个字等于是给咱们的调查开了绿灯。”

“也是说给杜建平听的,让他知道这个案子不止他一个人在办,敦促他抓紧吧。”呼延云把目光转向李志勇,“我倒不懂了,那天咱俩去荷风大酒店,老窦说邢启贤‘给上面打了招呼’,老廖也说‘各种关系硬得很’,俨然爱心慈善基金会撑着一把钢筋铁骨的保护伞似的,怎么听许局的意思根本没这回事儿啊?”

李志勇笑了笑:“呼延,你去过动物园,见过猴山吧,一个大笼子,千百只猴子蹦来跳去的,大大小小,男女老少,它们吃、喝、玩、乐、奖惩、晋级,都有自己的一套规矩……爱心慈善基金会,那就是一群自己把自己圈在猴山里的猴子,他们自成一个体系,在那个体系里自娱自乐,对外人甚至外面的世界充耳不闻、一概排斥。这个体系本身就是靠着各种关系建立和维系的,所以就以为世界上所有的事儿都可以靠着关系解决,一旦出了什么事儿,他们不是凭本事解决,而是找关系摆平,找得到也好,找不到也罢,摆得平也好,摆不平也罢,总之最后总能把话说圆了,他们互相欺骗,却又都对别人的话信以为真,每天就活在各种各样的谎言里,幸福安逸、快乐无比。可有一点,谁也不能拆他们的笼子,哪怕是为了他们好,也不能拆,你只要敢拆,他们就敢跟你拼命,当然长期圈养的结果,他们也没什么战斗力,就是叫声刺耳、哭相难看……”

“这样一群人,怎么能在这个社会上长期存在下去?”

“问题就在这里,这样一个群体,不仅活着,还活得很好,还能轻轻松松把很多优秀、但关系不到位的竞争对手淘汰掉。”李志勇苦笑道,“就说公关公司这一行吧,像蓝标、奥美的员工,都是‘5+2’‘白加黑’的疯狂工作,不眠不休,累到吐血,狼嘴里夺食一样抢客户抢单,而我们那个名怡公关公司呢,那天去你也看见了,上班时间没几个人,大多数员工就是上班打游戏,下班KTV,吃饱了混天黑,可只要我们一打出爱心慈善基金会的招牌,多少公司上赶着找我们,我们还要挑挑拣拣呢……”

“为啥?那些企业贱皮子?”马笑中也很好奇。

“因为我们是爱心慈善基金会的下属单位啊,爱心慈善基金会有‘减税资质’——”

“国家不是给慈善单位免税吗?”郭小芬惊讶地问,“怎么又出来个‘减税资质’?”

“企业给慈善机构捐款,大多数纯粹是为了做公益,但也有一些是为了减税——国家有相关政策,企业给慈善机构捐款一定数额,就可以获得相应比例的减税。但也不是说企业给谁捐都能减税的,很多民营慈善机构是没这个资质的,而爱心慈善基金会不一样,说是民营慈善机构,其实背后靠着大树,有‘减税资质’——”

“说白了还是他妈贱皮子!”马笑中骂道,“有点儿骨气,不要那减税又能咋地?!”

“这你就不懂了,老马。”李志勇道,“爱心慈善基金会及其下属单位的员工,有几个没有背景?你捐钱就是养他们,有的时候你把宠物喂美了,比直接孝敬宠物主人还容易讨欢心——所以那帮企业才争着抢着巴结我们,靠我们跟基金会上层挂上钩。”

听到这里,呼延云不禁一声长叹。

“这几年国家反腐力度不断加强,他们的日子也越来越不好过了,但是说到底,他们还是抱成一团,能混一天是一天。”李志勇道,“那天咱俩去燕兆宾馆找孙静华,你还好奇,怎么这年头了,预约会展大厅还要在本子上登记?因为那种宾馆的会展部也是我说的‘猴山’,对他们而言,没有比进化更可怕的事情了,只要维持现状不会影响吃喝玩乐,在树上再趴一万年才好呢。”

郭小芬喃喃道:“我简直不敢想象,在二十一世纪还会有这么一群人存在……”

李志勇的口吻十分沉重:“过去我当警察,看到的都是显性的恶,脱了警察这身衣服,才发现隐性的恶。显性的恶吃人,隐性的恶吃人不吐骨头,说不上哪一个比哪一个更坏……”

“你和呼延后来没再去燕兆宾馆吗?”郭小芬问。

“去了,但工作人员还是坚持不预约就不让见,我们只好预约了后天。”李志勇无奈地说,“对了,你和老马去找房玫了吗?”

“我们俩昨天上午去的,可惜也没见到人,说房玫去上海出差了,下周才能回来,我和老马就坐车去了市第一监狱了解周立平坐牢期间的表现。”

接待郭小芬和马笑中的,是市第一监狱十六管区的狱警老冯,老冯长了一张奇长无比的脸,说话很慢,有点儿拖腔,但表达很准确。按照他的说法,周立平作案时未满十八岁,拘审期间一直在少管所,但等结案时已经超过十八岁了,所以转到第一监狱,一关就是八年。

监狱有监狱的阶级,强奸犯是垫脚的,而杀人犯绝对是最顶端,何况周立平这种“疑似连环杀人犯”,虽然年轻,但从坐牢的那天开始就没人敢惹他,而且按照规矩,犯人称呼他,得在他的名字后面缀上一个“爷”字。

“平爷”刚来时,监狱管理方专门围绕“给他安排什么活儿”开了一次会。对“暴力指数极高”的犯人,不能让他接触任何工具,厨房做饭需要菜刀,不行;修整花木需要园丁剪,不行;土工作业需要锹镐,更不行……但又不能让周立平闲着,闲久了一定会出事,最后干脆安排他去管理图书室,谁知一个月不到,图书室焕然一新。“周立平每天把桌椅书架擦得锃光瓦亮,凡是破旧的图书都先修补再包上书皮,还申请了一套图书管理软件进行借阅登记,看他每天埋着头给每一本书贴条形码,然后扫描输入电脑的样子,真想不出他穷凶极恶杀了那么多人。”老冯说。

在老冯看来,周立平属于最好管的那种犯人,干活不偷懒,从来不惹事,监规狱纪背到做到,甚至比狱警们要求的还要好。不过有一点他比较特殊,监狱这地方,说难听点儿像炼蛊一样,把各种毒虫搁在一个密封的罐子里,虽然有监管人员看着,但搞不好就是头破血流甚至暴毙牢房,所以犯人们都暗地里拉帮结派,以求自保。唯有周立平是个例外,他是非常非常独立的,按照老冯的话说“好像有点儿孤傲,根本看不上其他那些犯人”。整整八年,他没有结交任何一个狱友,别人想拜他的山他不理,别的山头想拉他入伙他也不尿,要是搁其他犯人这个样儿,早就被收拾了,但周立平毕竟是“连环杀人犯”,整个市第一监狱但凡还喘气儿的,就没有一个比他更狠的,就算再凶的狱霸也只能对他敬而远之。

“平时他很安静,不爱说话,总在想事儿,有空闲的时间都用在读书和锻炼身体上,在牢房里他俯卧撑、原地跑,拉着高低床的上梁做引体向上,身体锻炼得非常好。”老冯说,“监狱生活不像外面想的那样,就是吃饭、睡觉、劳动改造——不是的,从犯人出狱后回归社会的角度出发,我们给他们安排了大量的课程来进修和学习,当然教员主要也是服刑的犯人。周立平报了好几门课,学得特别认真,尤其是汽车修理和电器维修,很快就出师了,而且青出于蓝,到后来我们监管干部自己的车子或家用电器坏了,都请他帮忙,就没有他修不好的,时间一长,大家也就对他没那么警惕了……谁知就在他服刑的第五年,出了一次大事儿。”

有个犯人“老黑”,抢劫加强奸进来的,这种双料恶棍,犯人们反而不敢像对待强奸犯那样凌虐。该犯不但不知悔改,还天天跟其他犯人吹嘘他强奸了好几个幼女,绘声绘色地讲那些小女孩的流血与惨叫……有的犯人向管教干部报告,关了老黑几天,他出来照样吹。有一天他正在操场上跟一帮忠实听众又讲述自己的丰功伟绩呢,正在旁边修补栅栏的周立平走了过来。据其他犯人回忆,说他走得很正常,神色也很正常,就是那么个应该擦肩而过的样子,可也就是从老黑面前经过的一瞬间,周立平的手里突然多了什么东西,对着老黑的阴囊闪电般地戳了几下,然后就用正常步速走了过去。

望着老黑捂着鲜血四溢的阴部在地上打着滚惨叫的情形,围观的好几个犯人都忍不住呕吐了出来,还有几个年轻的吓得坐地嗷嗷大哭……

虽然管教干部没有看到这一幕,但得知事件的一瞬间,他们突然意识到,周立平还是周立平,他的出手之迅速、手段之凶狠、招式之毒辣,依旧是昔日那个惨无人道的变态杀人狂。

调查证明,周立平手中的凶器是直接从栅栏上拔下的一根长钉。

周立平被上了脚镣,关进小号,接下来的几天他开始绝食,但是在监狱里,这样的行为只会招致更严厉的处罚……

“后来呢?”呼延云忍不住问。

“你绝对猜不到是谁把周立平给救了。”郭小芬说。

“谁?”

“林香茗。”

“香茗?!”呼延云大吃一惊。

“对,是香茗。”郭小芬说,“那阵子,林香茗刚刚回国,启动了国内首个‘变态人格访谈行动’,计划对在押的变态杀人重犯进行访谈,以了解中国此类犯罪的特征,他从前经手过周立平的案件,甚至可以说是周立平被减轻刑罚的直接推手,但在周立平被捕后从来没有单独见过他,听说这件事以后,专门来约谈周立平。”

呼延云瞪圆了眼睛,呼吸都加重了:“监狱那边有没有保留谈话记录?”

“没有。”郭小芬摇了摇头,“香茗的访谈计划申报了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并获得资金支持,具有一定保密性质,他跟周立平的访谈是单独进行的,没有留下任何文字、图像或视频材料……”

呼延云的脸上顿时浮现出失望的神色。

“老冯回忆,访谈进行了两个多小时,结束后不久,林香茗出具了一份精神鉴定报告,指出周立平袭击老黑是间歇性精神障碍导致的突发行为,在法律上有免责的。香茗在这个领域是权威,加上他又是许局长从国外请回来的大红人,监狱方面很给面子,马上把周立平从小号里放了出来。”郭小芬说,“被放出来之后的周立平,在精神面貌上发生了很大变化。”

显然是对林香茗又一次帮助周立平有些不满,李志勇嘟囔道:“他是不是更加得意扬扬了?”

“不是。”郭小芬说,“老冯说,那以后直到刑满出狱,周立平在行为上跟过去没什么区别,认真劳动、积极改造,但是以前他的神情总是绝望、冷漠和茫然的,而见过林香茗以后,一双眼睛里有了光芒,偶尔竟还露出一丝笑容,这是之前五年从来没有过的。”

李志勇皱紧了眉头,困惑不解。

呼延云慢慢地走到书桌前,掀开压在桌面上的玻璃板,从下面拿起一张发黄的照片,那是他高中时代和好友们去青岛旅游时的合影。乌云密布的大海边,一块陡峭的巉岩上坐着一群无所畏惧的学生,每个人都笑得那么豁达爽朗、意气风发,只有坐在他身边的那个英俊的少年,虽然同样是在微笑,但是那笑容中却流露出一缕哀伤……

“呼延,你怎么了?”郭小芬轻声地问。

呼延云站了很久很久,才发出一声叹息:“难道你不觉得,每次发生案件,只要有香茗出现,哪怕只是一道侧影,也一定会有一个出人意料的结局吗?”

4

因为在狱中改造良好,服刑第八年,监狱方面多次提请减刑并获得市中级人民法院批准,周立平被提前释放了。对于他的释放,确实存在不同的意见,“西郊连环凶杀案”尚处于追诉期,办案民警也一直在继续努力侦办,但八年过去了,并没有发现周立平杀害除房志峰以外其他人的证据,那就只能也必须释放他。

出狱的时候,周立平没有想象中的激动,也没有任何戏剧化的场景,他的情绪非常平静。办好了手续,他换上了老冯给他买的一身新衣服,就这么离开囚禁了他八年的地方。八年前被捕时他身上什么都没有,八年后释放时口袋里多了一纸释放证和一张银行卡,那是监狱方面把他劳动挣到的钱打进卡里发给了他。

“没有人来接他,我把他送到门口,他就那么自己走了。”老冯说。

听完郭小芬的讲述,屋子里安静了很长时间,呼延云还在盯着那张老照片,似乎依旧沉浸在昔日的光阴中不能自拔。

窗外,秋风刮得正紧,院子里那几棵高大的杨树在剧烈的摇摆中,无奈地抛洒着一片片泛黄的树叶,在半空中仿佛流过一道道湍急的浊浪,哗啦啦,哗啦啦啦……

“呼延,呼延……”郭小芬喊他,“接下来我们该做什么?”

呼延云没有说话。

“按照咱们制订的工作计划,我和呼延应该找到那个和周立平认识的长发女孩。”李志勇看了一眼马笑中。当初,马笑中可是拍着胸脯保证,他能通过中介小罗搞到那个长发女孩的联系方式的。

马笑中骂骂咧咧道:“那个小罗不知道死到哪儿去了,怎么都找不到他。这样,这个活儿转手了,我和小郭来办,我一会儿就去一趟圆满地产那家分店,逼店长交人!”

“这倒也不是什么急事。”呼延云慢慢地说,“当务之急是最好能深入爱心慈善基金会的高层,了解一些情况……这个案件调查到现在,我感到无论警方还是咱们,一直都围绕着表象打圈圈,真正的核心,连碰都还没碰到。现在应该做的是掉转方向,把视线集中在爱心慈善基金会,集中在陶灼夭、张春阳和邢启圣身上,因为周立平很可能只是个中途上车的人,车子的始发站跟他毫无关系……”

李志勇叹了口气说:“这个难度还是挺大的,不要说爱心慈善基金会的高层了,就连设在荷风大酒店的那个分部,都是一个独立王国,一般人根本进不去。整个名怡公关公司,大概也就只有郑贵能在里面混混,可是你要让郑贵帮着打探消息,就等于砸他的饭碗,想都不要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