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梦阮扯扯嘴角,将手里的册子往箱子里随便一扔,道:“那你去处理吧,我回去歇午觉去了。”

司连瑾原本以为那宝贝是什么稀世珍宝,才拿来给陶梦阮看的,既然是这样,也没什么意思了,叫人服侍陶梦阮睡下,又拎着箱子出去了,准备找个地方将这东西处理了完事。

陶梦阮睡了个午觉起来,紫枫拿了一叠信件过来,道:“大奶奶,这是郡主的回信,还有京城那边葛家三表姑娘和赵姑娘和慕姑娘送来的信。”

“嗯,京城的信?”陶梦阮跟司连瑾来了运城,宁阳郡主的信倒是时常收到,京城那边她没有送过信去,葛婧她们大约还不知道她来了运城。原本北巡一趟十月里就该回京城了,赵锦竹和慕雨莲只要求她给她们带礼物,也没说要送信去,后来到了运城,这边的事情实在不明朗,陶梦阮生怕让人截了信件惹出些什么事情来,也没有送过信去,倒是没想到能收到她们的信。

“带信过来的人说,信是送到太原行宫去的,因为大奶奶不在,郡主就替大奶奶留下了,这回给大奶奶回信,就一并给大奶奶送了过来。”紫枫将信件递给陶梦阮,顺便解释道。

司连瑾在运城不是什么秘密,但陶梦阮作为妇人,自然不会往外说她的行踪,葛婧几个将信送到了太原去也并不奇怪,陶梦阮点点头,接过信来看。最上面厚厚的一叠自然是宁阳郡主的信,司连瑾跟太原那边的书信往来基本都是赵益宣经手的,宁阳郡主每次就让赵益宣夹带一封信过来,安全可靠不会丢失。大约是送信的途径来的太过简单轻松的缘故,宁阳郡主每次都能送一封厚厚的书信过来,大大小小的事一点都不简练。

陶梦阮虽然知道宁阳郡主的性子,但那封信放在最上面,实在太有存在感,还是先将那封信拆开来看。接着上回的来信,宁阳郡主继续给陶梦阮连载和亲公主和皇帝陛下的故事。太原到运城相比起京城来说要近得多,但陶梦阮和宁阳郡主的通信主要依靠官方机密通道,传信的机会并不多,距离上次陶梦阮给宁阳郡主回信过去,已经过了一个多月。宁阳郡主的信不像是临时写的,倒像是想起来就添上几句,大部分的篇幅都在连载和亲公主的故事。

话说,上回提到麟德帝为了跟异国公主完成婚礼,耽搁了回京的行程,以至于留在太原过年,这封信专门描述了麟德帝跟和亲公主的婚礼,以及婚礼之后不久的现在,那位公主,如今的宁妃,现在已经有了身孕。陶梦阮看宁阳郡主啰里啰嗦的分析了一番宁妃如今的处境,叹了口气,宁阳郡主果然是太闲了,跳过一大段杂七杂八的描述,最后面一段像是最近才添上的:“今年春早,当心春汛。”

陶梦阮自动略过宁阳郡主要求再送几坛子苹果醋过去的要求,目光停留在那短短的一句提醒上面。人说春雨贵如油,春天的雨关系到一年的收成,但春天毕竟不是雨季,便是雨多一些,也不至于引发水患,所谓春汛,是天朝的叫法。河南跟河北之所以得名就是因为流经两地的长河,河流源头在南边,河水自西南向东流,而河北在北地,冬天河水封冻比上游早,春天解冻又比上游晚,这样一来就形成了春汛。

陶梦阮知道春汛一直存在,司连瑾忙着抢修河道和堤防也就是为了防御春汛,但宁阳郡主特意提醒,可见今年的春汛恐怕比往年要更加严重。陶梦阮前世知道这种现象,但对于如何解决,她并没有多关注过,想想既然这种情况一直存在,当地官吏应当有应对的措施,她只需将宁阳郡主的提醒带到也就够了。

这样想着,陶梦阮放下宁阳郡主的书信,拿起葛婧送来的信。葛婧经历了许多人,比起她刚认识葛婧的时候,已经沉稳得多,这次送信过来,也就提了提京城里的事,问了陶梦阮的情况。陶梦阮有孕的事,司连瑾只跟靖国公府和陶家报了喜,陶家跟葛家亲近,葛婧也得知了陶梦阮的事,言辞里多少有些担心,也提了些骆国公府的事,说到骆子安的身体已经有所恢复,最后却提到司蒙已经迎娶安巧巧过门,才进门没多久,又纳了个美貌的丫头,如今在京城闹得不大好看。

陶梦阮知道骆子安的身体有所恢复,对葛婧这一段婚姻也多少放心了些。葛婧九月里嫁到骆国公府,她没赶上葛婧嫁人,只留了礼物叫人送去,她亲自探过骆子安的脉象,也给骆子安送了些药丸,但从骆子安的身体就能看得出骆家水深,她其实更担心葛婧被人算计。好在葛婧也是侯门出身,虽然让大人保护得好,但经历了那么多事,心境和心性也有了变化。

至于司蒙跟安巧巧的事,怎么说呢?她真当初是真没想到将两人配做一对的,奈何,两人作死作到一处去了,孽缘挡都挡不住。只是才娶了安巧巧就纳了个美妾给安巧巧难看,司蒙是被气傻了还是破罐子破摔了?靖国公就没打算管一管?

将葛婧的信放到一边,想着慢慢写回信,再去看赵锦竹的信。赵锦竹性子单纯,除了为数不多的几个朋友,她眼里也就是兄长和她那书呆子未婚夫,信上字数不多,还一大半都在说长孙琦的事,还说长孙琦又跟她赌气了,叫陶梦阮给她支个招。陶梦阮瞥了一眼末尾的落款时间,是去年十月底,默默地将信放到一边去了,如果到现在他们还没有和好,她支什么招应该也没用了。

最后一封是慕雨莲送来的,也是厚厚实实的一封信。慕雨莲思维比较跳跃,从中陶梦阮总算知道了司蒙和安巧巧故事的完整版。陶梦阮知道,当初司蒙跟杨家四姑娘定亲的时候就是不情不愿的,总觉得娶一个容州名门家的女儿委屈了他,后来求娶慕雨莲不成,便生了些偏激的心思,当初安巧巧那件事便是司蒙算计别人不成,反而跟安巧巧扯到了一处。有了这些铺垫,陶梦阮可以想象,司蒙大约是将气都撒到安巧巧身上去了。

慕雨莲在信里说,司蒙迎娶了安巧巧,次日安巧巧在拜见靖国公和夫人的时候出了丑,更叫司蒙恼怒,回门的时候也没有上心,回头就将身边伺候的丫头抬了姨娘。一连串的事情也激怒了安巧巧,原本跟司蒙定亲的时候安巧巧心里还高兴,谁知才过门司蒙就三番两次给她难看。安家虽然落败了,但安巧巧也是司蒙明媒正娶的正妻,别的做不到,收拾司蒙的小妾却不是问题,于是夫妻两个较劲一般闹腾,惹得京城里许多人看着笑话。

京城里其他乱七八糟的事,陶梦阮没怎么在意,但司蒙的事,陶梦阮还是跟司连瑾提了一句。司连瑾听说了,却不甚在意的摇摇头,道:“司蒙虽然是庶子,但我自小在家里的时间少,祖母也多照顾他几分,原本若是养在祖母身边,即便身份上差了些,说出去也比妾室养大的强,偏杨姨娘硬是将他弄到身边带着。说起来我们兄弟几个当中,我和阿珏是嫡子,却是司蒙更娇养些,杨姨娘也不知教了他些什么,文不成武不就偏偏自视甚高,一下子被推翻下来,自然是接受不了的。”

司连瑾对司蒙没有多少兄弟情分,解释了一回就不再管这事,凑过来贴着陶梦阮的肚子跟还没出生的孩子打招呼。陶梦阮见司连瑾这么高兴,自己也高兴起来,两人凑在一起商量孩子的小名。

有了宁阳郡主的提醒,司连瑾明显更忙了些,陶梦阮如今不出门,在家里待着慢慢给送信过来的人回信。

眼看着天气暖和起来,麟德帝一行也要从太原出发回京城去了,陶梦阮就没有费事给宁阳郡主送信,北巡回程的路线不同,才开春不能坐船,但也要到运城转一圈,毕竟去年才受了灾,皇帝北巡都不顺道来看一圈,很容易失去民心。

如宁阳郡主提醒的那般,今年的春汛虽然没有成灾,但因为去年才遇灾溃堤的缘故,若不是早有准备,紧赶慢赶的将河堤修治好,今年的春汛出事是必然的。司连瑾早早派人日夜轮班盯着,自己也日日往河堤上跑,连着几日下来,人都瘦了一圈,等终于完了事回来,躺在床上就睡得天昏地暗的。

陶梦阮心疼也没有法子,若只是差事,办不好让皇帝责罚一番也就罢了,可天灾这种事,弄不好就是许多人命填进去,司连瑾辛苦,陶梦阮在心疼也说不出让他别管的话。好在司连瑾只是累坏了,好好睡一觉,起来又是生龙活虎的,陶梦阮正在外间做针线,见司连瑾出来,放下手里的活计,要给司连瑾盛小煲里热着的粥。

司连瑾见她扶着肚子过去,连忙按着她坐下,道:“你坐着,我自己来就是,孩子有没有闹?”

陶梦阮只是觉得挺着个大肚子,做什么都不方便,其他的倒是还好,只是司连瑾这么紧张,便依着他的意思坐下,道:“宝宝很乖,没有闹呢!就是这么乖,以后会不会有些笨?”

话音刚落,肚子里的孩子恰好动了动,司连瑾见陶梦阮的表情,不由笑道:“哪里笨了!你说他笨他都知道呢!”

陶梦阮哪有真觉得自己孩子笨的意思,但听司连瑾这么说也高兴,催着司连瑾盛热粥吃,道:“你那么聪明,我那么漂亮,我们的孩子当然不回笨!不过总要谦虚些才好,可不能老夸他聪明漂亮!哎,你别光顾着看我,快吃点东西吧!这会儿不早不晚的,你先喝点热粥垫一垫,晚间我让人弄些好吃的庆祝一下!”

司连瑾这两天都没有好好吃东西,但这个时候反而不觉得很饿,只是见陶梦阮关心的目光,还是老老实实的盛了一碗粥,慢慢的吃了。吃了些东西,胃口倒是好了一些,司连瑾就有些嫌弃那没什么滋味的白粥,陶梦阮也不勉强他,道:“不想吃就算了,我让人去买了鱼,晚间我们炖鱼汤喝。”

司连瑾文言也不出去了,就在陶梦阮身边坐下,翻看陶梦阮做的小衣服,还兴致勃勃的在自己身上比划了一番,突然想起什么,道:“对了,我险些忘了,早晨才得到消息,皇上一行人过几天就该到了。”

“…”这可不是小事,司连瑾竟然也能差点忘了,陶梦阮拿起没做完的针线接着做,顺便问道:“皇上这么快就到运城了?这才二月,虽然天气好,不下雪了,但也冷呢!”

“皇上哪能长久在外面呢,这回已经耽误了那么久,开春了自然是得往回赶了。好在今年天气好,一路走得也顺畅,大约过几天就到了,这些事我着人去安排,皇上应该会在运城待上两天。”司连瑾告诉陶梦阮只是让她知道这件事而已,陶梦阮如今可不是出去胡乱晃悠的时候。

“皇上他们要到了,阿九也要回去了吧!”陶梦阮对别的倒是没太在意,但想到自家养了那么久的熊孩子就要被领回去了,还怪舍不得的。只是九皇子毕竟是堂堂皇子,没有养在臣子身边的道理,先前留在这边也是不得已的事。

“他是皇子,迟早是要回去的,在外面待太久对他没有好处。”司连瑾知道陶梦阮有些不舍,这段时间朝夕相处,那熊孩子又惯会讨人喜欢,陶梦阮一直是当弟弟疼爱的,“再说,咱们宝宝也就要出生了,他走了也好,省的到时候你要操心他还要操心孩子,就更加忽略我了。”

哪有将吃醋说得这样光明正大的,何况还是跟两个孩子争,陶梦阮看了司连瑾一眼,接着忙自己手里的活,向司连瑾道:“你跟阿九说了没?叫他准备准备,皇上不可能在运城停留太久的。”

“我回来时他正跟木匠学着做木马,看着他挺开心的,等他玩会儿再告诉他吧!”司连瑾觉得他们都有些不舍,九皇子年纪还小,大约更加舍不得些,还是等他开心一会儿之后再跟他说好了。

陶梦阮不知道司连瑾怎么跟九皇子说的,当天晚上九皇子兴致就下去了一大截,连鲜美的鱼肉都没有吃几口。陶梦阮看了他一眼,道:“就这么几天了,你要是不开开心心的玩一回,回头就更加后悔了。”

九皇子抬起头看陶梦阮,一双眼里还有些水光,道:“嫂子,我舍不得你…而且,以后我就只能叫你表嫂了,表嫂比嫂子就远了…”

小蝶几个不知道九皇子的身份,见状还不太明白九皇子的忧虑,只当九皇子是司连瑾家远房的表弟,出门在外才称作兄弟的,见状也没有太多敬畏,还开玩笑劝慰他道:“这有何难,九公子认夫人做姐姐,不是比嫂子还亲近了吗?”

小蝶是开玩笑才这么说的,九皇子却是眼睛一亮。表嫂这个称呼太远了,京城里的世家之间哪家没有点关系,只要想找,都能喊一声表哥表嫂的。而司连瑾这边虽说不至于算是比较近的,可也是从太后那里来的亲戚关系,到了他们这一辈,其实有些远了,但若是认陶梦阮做姐姐就不同了,那可不是司连瑾这边带过来的表亲关系。

司连瑾见九皇子那表情,嫌弃的瞪了他一眼,道:“别胡闹,你家姐姐可不是想认就能认的!”

九皇子这下不服气了:“怎么就不能认了,嫂子为了救我都摔下山崖了,我认她做姐姐怎么了?救命之恩就是再生父母,我们一辈的,我就要认姐姐!”

陶梦阮见两人要吵起来的架势,摇摇头道:“好了,这点小事你们吵什么?姐姐表嫂还不是一样的嘛!”

两人齐齐的看了陶梦阮一眼,都默默地低下头吃饭。

司连瑾是想:反正皇上不会答应,皇子的姐姐哪是随便认的,由着九皇子去找骂去吧!

九皇子想的是:只要父皇拍了板,司连瑾不乐意也没有办法,还是回去磨父皇答应吧!

第六十五章迎驾

得知了麟德帝就要到了的消息,九皇子将私塾那边的功课辞了,每日就在家里待着,陶梦阮安排事情他就在旁边看着,旁人取笑他,他就道要跟没出生的小侄子培养感情。九皇子年纪还小,也没有人觉得他在陶梦阮身边待着不妥当,就这么跟进跟出跟了几天,麟德帝终于带着一大群随从到了运城。

司连瑾到运城来主要是为了肃清河北官场的,因为这个缘故,陶梦阮借着养胎的名义轻易不肯出门,旁人过来拜访也大多是简单应付过去的。如今不用避嫌了,但陶梦阮月份大了,人家也不敢随便下帖子邀请她出门,陶梦阮依旧每日待在家里,鲜少出门。然而这回不同,皇帝到了运城了,陶梦阮也是有诰命在身的,怎么都得跟司连瑾一起去迎接,换上有些厚重的正装,陶梦阮拎着九皇子先去行宫,司连瑾则需要带着河北的官员们出城去迎接。

九皇子这几天过来似乎是安心下来了,可今日一早起来,倒是十分紧张的样子,陶梦阮将他拽歪了的玉佩理顺了,有些好笑道:“怎么,这是担心皇上检查你功课?”

九皇子低着头,手依然拽着玉佩没说话,他倒不是担心父皇检查功课,觉得他没有好好念书什么的,只是在想着如何说服皇上,答应他认下陶梦阮这个姐姐。虽然不愿意承认,但司连瑾说的确实是事实,皇家的事不是他一个人说了算的,他要认个姐姐可不是他喊一声姐姐的事,若是父皇不答应,他倒是无所谓,恐怕还要给陶梦阮惹来麻烦。

陶梦阮见他不说话,完全没想到九皇子还记着之前的一句玩笑话,只安慰九皇子道:“你是皇上的儿子,与普通臣子自然是不同的,何况先前的事你是无辜受害,又不是做错了什么事,你跟皇上撒个娇,掉两滴眼泪,事情就过去了,倒不必想太多,反而多余。”

“…”撒个娇也就算了,掉眼泪算什么,他又不是七皇姐那样的小姑娘,掉眼泪还不被人笑死!

陶梦阮见他别扭的表情倒是被他逗笑了,道:“你呀,什么都没发生,就不用想那么多了,到时候看皇上怎么说再应对就好了。说到底你是皇上的孩子,又不是臣子,皇上对你严格是希望你成才,你受了伤皇上自然是心疼担心多过责怪的。”陶梦阮虽不知九皇子担心的什么,但还是提醒他道,皇家当中与寻常人家不同,父子兄弟之间说是孝义至上,但也是有技巧可以找的,这回九皇子的事既然不是九皇子的错,也不必平白受些委屈。

九皇子闻言点点头,表嫂说的有理,首先得将父皇的心情平复下来才是,否则什么说辞都没有用。

陶梦阮见九皇子按下心来,拍了拍九皇子的手,皇家的孩子真不容易,在父母面前还要考虑许多事情。

九皇子心里想着事情,话也不多,没有多久,麟德帝带着臣子和仪仗就浩浩荡荡的到了,陶梦阮这才带了九皇子出去迎接拜见。原本作为皇子,九皇子应该出城迎接才是,但九皇子年纪小,加上一路上光是九皇子就出了两回是,麟德帝差人送信过来的时候就特意提了,让九皇子待在行宫当中不要乱跑。

麟德帝一路上走来,虽然走走停停的,也多少有些疲惫,没有多说什么,简单问了几句,拎了九皇子就先去休息了。陶梦阮转头就让宁阳郡主叫了过去,索性直接带了宁阳郡主去她住的地方。

迎接麟德帝的事都是司连瑾操办的,陶梦阮也是第一次到这边行宫来,因为去年才遇到了水患,行宫这边也没有弄绢花什么的装饰,一派的简洁古朴。麟德帝自从北巡以来就没有多少好脸色,一路过来行宫布置得辉煌壮丽的,麟德帝说人家铺张,没怎么装饰的,说人家寒酸,随行的人都已经被折腾的没脾气了,只管什么都点头听着就是。

到了运城这里,麟德帝倒是没再挑什么刺。可以说这一路过来,算得上有点成绩的就是司连瑾这里,难得的是司连瑾不骄不躁,查处了谢三爷一家的事不说,还顺利的度过来春汛,没有让灾情进一步影响当地百姓,单单这一点,麟德帝就决定好好地赏赐司连瑾一番,只是靖国公府本身就已经够显赫了,司连瑾这个年纪,确实不好提拔太多,这赏赐还要好好斟酌一番才是。

陶梦阮找了个人带路,宁阳郡主是皇家郡主,住处自然是不差的,陶梦阮有孕,宁阳郡主就扶着她慢慢走,好在午间已经过去了,日头并不大,两人晒着太阳过去也不觉得热。等到了地方,宁阳郡主招呼陶梦阮坐下,让人端了茶来,道:“整日挺着这么大个肚子,你累不累啊!”

陶梦阮呵呵一笑道:“累啊,但是想到里面装着一个白白嫩嫩的小家伙,就不累了。对了,你出嫁也有那么久了,应该也快了吧!”

“哦,我们出门在外,夫君说等回京之后再考虑这个。”宁阳郡主端了茶喝,从进了城,她就没有机会喝水,这会儿真渴了。

陶梦阮闻言点点头,可不是嘛,出门在外的怎么都不方便,若不是后来司连瑾留在运城处理这边的事,也要将她送回京城去,不过算起时间来,她肚子里这个是在离京之前就有了的,只是那时时间太短,谁都没有注意到。

宁阳郡主好奇的摸了摸陶梦阮的肚子,接着给陶梦阮讲麟德帝跟宁妃娘娘故事的第三季。陶梦阮不太明白,宁阳郡主为什么对那位和亲公主的事情这么关心,要说那位公主投了宁阳郡主的眼缘的话,说道宁妃坚持跟麟德帝回京,以至于途中险些流产又十分幸灾乐祸的样子,忍不住问道:“你跟宁妃是不是有仇啊!”

宁阳郡主重生了一回,虽然没有聪明多少,但防人之心倒是长了些,不过大约知晓了陶梦阮的秘密的缘故,宁阳郡主在陶梦阮面前是没什么防备的。两人说话间将人都打发出去了,只有紫枫和宁阳郡主的一个丫头守在外面,她十分放心的向陶梦阮道:“前世,宁妃和亲的时候皇伯父不是没有北巡吗?当时在京城呢,太子妃受伤之后身子一直不好,在宁妃进京之前就病逝了,宁妃进京之后得知了这件事,还想着要做太子妃呢!”

陶梦阮惊讶了片刻,先前拿到谢家宝贝的那本书,陶梦阮没有细看,但确实有记载葛姝病逝,后来太子似乎是迎娶了严家姑娘做正妃的。

“宁妃脑子不好使,不说别的,单单她是和亲公主的身份,皇伯父和太子哥哥就绝对不会让她做太子妃,后来就进了太子府,做了侧妃。可宁妃不甘心,一心以为她堂堂公主,原该做正妃才是,结果跟四皇兄勾结陷害太子哥哥,虽然太子哥哥识破了他们的诡计,可也害死了太子哥哥的长子,她生下的一个儿子也成了个身份不明的野种。”宁阳郡主丝毫不掩饰对宁妃的厌弃。

陶梦阮知道宁阳郡主跟颂王世子感情不好,倒是跟太子比较亲近,对于陷害太子的宁妃自然是没有半点好感,何况还害死了她的亲侄子。叹了口气,拍拍她的手,道:“这个,你先前怎么没有对我说过?”

宁阳郡主耸耸鼻子,有些不好意思道:“那不是这一世太子妃一直生龙活虎的嘛,我都忘了她上辈子是红颜薄命来着。”

“…”说的也是,若非当初她识破了葛婧茶水里的毒药,葛姝恐怕从那个时候就开始虚弱,就算后来发现了,越是晚一些,想要治好的可能性就越小,太子府的后院自然是不平静的,短短两三年病逝也并不奇怪。只是说到这里,陶梦阮不免有些感慨,寻常人家,嫡妻没了,丈夫至少要守上一两年才会再娶继室,到了皇家,太子殿下另娶太子妃却不过是百日的时间,不免有些悲凉。

“呃,陶小阮,你不是生气了吧?”宁阳郡主见陶梦阮这样的表情,有些忐忑,葛姝是陶梦阮的表姐,虽然谈不上亲姐妹一般,到底是亲戚,她原该告诉陶梦阮一声的,“你别生气了,她原本九月里就病逝了的,如今她还好端端活着呢,命数早就改了。”

陶梦阮见她紧张的样子,忍不住一笑道:“我没事,我只是在想,妻子死了,皇家只是百日,寻常人家也顶多三年,就要另娶新妇,而女子呢,丈夫若是死了,多半就是一辈子守着了,总感觉,好不公平啊!”

宁阳郡主闻言也忍不住赞同道:“是啊!男人三妻四妾一个一个往屋里抬,女子多看谁一眼,都要被人说道,真是不公平啊!”话音未落,隔壁“啊——”已经惊呼,宁阳郡主吓了一跳,她们原本凑在一处说秘密,难免有些紧张,向外面道:“灵芝,出什么事了?”

第六十六章你说啊

“郡主,隔壁原本是月美人的住处,吴美人要占了去,两人争执起来,吴美人将月美人推倒了,似乎是受了伤,派人请太医去了。”灵芝是宁阳郡主出嫁时颂王妃专门给的,不仅聪明稳妥,还有些功夫,听得宁阳郡主的问话,稍微打听了一下,便进来低声答道。

陶梦阮闻言有些惊讶,道:“又多了个月美人了吗?”他们在安化就脱离了大部队,那时还至于一个吴美人。

“嗯,在太原的时候,山西巡抚献给皇伯父的。不过月美人出身不及吴美人,只是庶女,皇伯父纳了她也只是封了常在,没想到没有多久就升到美人来了。吴美人原本嫉妒月美人得宠,还仗着位分高欺负月美人,没想到短短的时间里,月美人就跟她平起平坐了,自然更加看月美人不顺眼些。”宁阳郡主随着麟德帝北巡,作为妇人她平时也没什么事做,就只能听这些八卦打发时间了。

陶梦阮见宁阳郡主没有立刻往隔壁去看热闹,有些惊讶道:“你今日不去看热闹?”

宁阳郡主手托着下巴,看了陶梦阮一眼,道:“你如今身怀六甲,还是安安分分歇着,别出去乱跑好些,若是出了什么意外,后悔都来不及了!本郡主作为你的好姐妹,怎么能丢下你出去看热闹呢?还是留下来陪你吧!”

“…”陶梦阮翻了个白眼,“谢谢你啊!”

宁阳郡主毫不客气的接受了,示意灵芝接着去盯着,接着跟陶梦阮说话。在太原时,她已经围观过许多次吴美人和月美人的交锋,月美人看上去柔柔弱弱的,但战斗力一点都不比吴美人差,倒是吴美人,长得美,又有才华,论出身更是远远地甩了月美人一大截,可除了那身份碾压,也没什么手段,跟了麟德帝时间长完全从优势变成了劣势,也不知该说她什么好。

宁阳郡主对吴美人没有多少好感,但相对来说,没什么心机的吴美人比起柔弱可欺的月美人还安全一些,她对自己有自知之明,没有那本事索性离月美人远些才好。

行宫比不得皇宫,宫殿的修建也没有那么恢弘,除了一座主殿,其他更像寻常人家的院子。麟德帝出巡带了豫妃和严妃,两个成年的皇子不在主殿住着,但年纪小的七公主九皇子再加上一个宁妃,主殿已经十分拥挤,所以位分低的吴美人和月美人就被安排到临近的院子当中。宁阳郡主是皇家郡主,比起寻常的臣子自然更得几分照顾,这个院子离麟德帝一家住的主殿也近一些,而挨着宁阳郡主的院子虽然也没有多好,但离主殿又更近了些。

这么会儿功夫,里面的行李什么的都安顿好了,跟着宁阳郡主的丫头婆子都出来给两人行礼,其中也包括陶梦阮带来的三个丫头和廖妈妈。许久没见,年纪小的小雪和小满眼里还蓄了些泪水,上前道:“奴婢见过大奶奶!”

陶梦阮摆摆手让她们都起来,简单问了两句她们的情况,便让她们先歇歇脚,晚些跟她回去。宁阳郡主见状哼了哼,道:“她们跟着我能受什么苦?我还会虐待她们不成?”

陶梦阮知道宁阳郡主的性格,也不担心她恼,笑道:“可不是嘛,你可是京城出了名的母老虎啊!”

“…”宁阳郡主默默地转过头去,一点都不想理会陶梦阮。

司连瑾接到麟德帝提前送来的信,在运城会停留两天,后天早晨出发离开运城,这其中,自然是有明日赐宴的一项议程。麟德帝出巡只带了两个御厨,这一场御宴除了随行人员还要招待运城的一些官员和家眷,自然马虎不得,司连瑾提前就安排了人手在这边打下手。但皇帝用的东西哪能有半点疏忽,司连瑾早早地就将行宫的的人都安排妥当,临时找来的也都仔细的调查过,确定身家清白没有疑点才安排进来,这几天下来比起先前应对春汛也轻松不到哪里去。

司连瑾跟赵益宣将行宫的防卫再次确认了一遍,才带着陶梦阮回到城里的府上,随便吃了些东西就没什么力气动弹了,躺在床上跟陶梦阮说话。

陶梦阮还有些不放心九皇子,道:“九皇子如何了?皇上有没有责骂他?”

司连瑾对于陶梦阮这么关心别人不怎么高兴,但毕竟是他们身边养了那么久的熊孩子,司连瑾也确实多关心了几分,撇撇嘴道:“九皇子是皇上亲生的,责骂几句也是关心他,你就不必操心他了,皇上赏了他一些太原的特产,没罚他什么。”

陶梦阮闻言便点点头,靠着司连瑾的胸膛没有再说话。这一次北巡可以说不怎么顺利,一路上出了许多事麟德帝多少都有些不痛快,她就怕麟德帝迁怒九皇子。虽然麟德帝不会真的怎么责罚九皇子,但她也看得出来,九皇子对麟德帝虽然敬畏多过亲近,但毕竟是生父,九皇子年纪又还小,若是受了委屈还要被父亲责罚,难免要伤心。

次日一早,陶梦阮就跟司连瑾一道到了行宫。司连瑾还有许多事情要跟麟德帝禀报,陶梦阮就直接去了宁阳郡主那里,顺便将宁阳郡主提了几回的苹果醋给她带去。

宁阳郡主喝过一次就喜欢上了这苹果醋,直接叫大丫头冲了两碗过来,一面喝一面同陶梦阮说话,两人在小院子里待到下午才去了宴会的地方。

麟德帝一行虽然是昨天才到,但宴会的事还是豫妃和严妃亲自操持的,虽然费神,但趁着还没回京,能在麟德帝面前刷一刷好感也是值得的。两人昨晚熬了大半夜,将宴会上面大大小小的事都安排妥当了,今日听着许多人恭维,脸上都是骄傲的笑容。

陶梦阮和宁阳郡主过来的时候,严妃和豫妃正招待着女宾们喝茶看表演。麟德帝说过不要铺张,两人也不敢请戏班弄歌舞什么的,表演的都是运城葛家的姑娘,虽然男子看不到吧,但至少可以给男子的母亲看,反正看上去气氛是十分不错的。

陶梦阮和宁阳郡主向严妃和豫妃行了礼,就寻了地方坐下,陶梦阮想起严妃格外的热情,还有些不适应,道:“郡主,严妃娘娘今日怎么了?平日对我也没有这么热情啊!”

宁阳郡主也注意到了,但昨日见到还是正常的,为什么今日就变了一个人的样子,她也想不出来,摇摇头道:“我哪里知道啊!”

陶梦阮也没指望宁阳郡主能知道什么,宁阳郡主这样说便罢了,道:“怎么今日不见吴美人和月美人?莫非昨日事情闹大了,让皇上禁足了?”陶梦阮昨天离开时,月美人那边请的太医才到,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嗯,这个啊!”宁阳郡主撇撇嘴,“吴美人跟月美人争那个院子,不小心将月美人推倒了,月美人当时就昏迷过去了,后来太医过去诊脉,说是月美人有了身孕,因为舟车劳顿,这才一下子昏倒了,只要喝些药静养一番就没有大碍。月美人有了身孕是大事,太医自然是要上报皇伯父的,皇伯父问了前因后果之后,就将月美人挪到安静的海棠苑休养去了,而吴美人,就罚她禁足,如今就在那院子里抄写经书。”

“…”

“太医说月美人已经有了两个多月的身孕了,所以皇伯父才会这么生气,只是她毕竟有孕,所以只是让她静养着,不要出来走动。”宁阳郡主又补充了一句,“两个人一个静养,一个禁足,所以今日都没有出来。”

陶梦阮点了点头,想起出嫁之前葛氏对她说过的,千万别以为男子好糊弄,就随意在后院里面使手段,做妻子的,一肚子的心眼还不如坦率些有什么说什么。想想也是,官场上面就少不了各种心机手段,比起后宫内宅来也是一点不差的,不是说女子比男子要笨,只是后院里面呆久了,难免眼光就局限在那方寸之地,一点小心思哪能真瞒得过去。

内宅当中尚且如此,当皇帝的还能看不明白妃嫔们争宠的小手段?月美人瞒着有孕的消息,大约是想着如今正是往京城赶的时候,就算麟德帝在外面呆的久了,就算知道她有了身孕也不可能因为她而留下,最大的可能就是将她留在太原,等孩子生下来之后再接回去。但历来君王薄情,月美人有没有什么显赫的家世护着,这一留,慌上能不能记得她都不好说,就瞒下了有孕的消息跟着上路。

这事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若是吴美人有点脑子,再说些什么话踩上几脚,麟德帝便是心疼孩子也多少会责怪月美人瞒着有孕的事,被罚也是必然的。而作为闯祸的吴美人,罚个禁足抄写经书什么,也实在不算什么重罚,将月美人原先的院子给了吴美人,多少也有警告月美人的意思。

“哎,你说,皇伯父会将月美人留在运城吗?”宁阳郡主见陶梦阮若有所思的样子,戳了戳她的胳膊道,“还不到三个月呢,许多人家若是在外面遇到了这种事,大多也是会置个宅子暂且住一段时间,至少等三个月之后稳定下来再接回去吧!”

“皇上的心思谁敢乱猜啊!不过我知道,夫君是绝对不会接手这么个麻烦的。”陶梦阮不怎么关心两个皇妃的未来,捧了个苹果把玩,随口答道。麟德帝若是将月美人留下,虽然是留在行宫这边吧,但司连瑾作为目前河北最高的官员,许多事情也要他操心,至少等满了三个月安排人手将月美人送回这件事得管。但这种事办好了人家不会感激,办不好了,谁都要找麻烦,不说司连瑾,就是陶梦阮都不会接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

宁阳郡主赞同的点点头,道:“你说的是,而且都到了这里了,皇伯父可不是那般心软的人,这回月美人可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了!”

陶梦阮赞同的点点头,宫里人的,某种程度上来说多做多错。麟德帝年纪还不大,子女也不少,月美人肚子里的这一个分量实在没有那么重。然而,严妃和豫妃都还没有子嗣,宁妃如今正怀着身孕,不管哪一个,对月美人肚子里的孩子都没有多少善意,若是月美人顺势留在太原,还有可能平安生下孩子,至于将来,虽然这个孩子没有那么重要,但毕竟是亲生的,肯定是要接回去的。但瞒着消息跟了来,别说从太原到京城,从运城到京城都不近呢,路上发生什么事谁能说得准,要是再出些事情,麟德帝必定会厌弃了月美人。

两个位份不高的妃嫔没来,根本没有激起半点火花,不是随行的连皇上新添了这么两个美人都不知道。只是在宴会上也发生了一些比较大的事,麟德帝道陶梦阮救助照顾九皇子有功,答应了九皇子认陶梦阮做姐姐的请求,还封了个义安县主的封号,只是如今出巡在外一切从简,等回到京城再正式宣圣旨和册书。

陶梦阮和宁阳郡主都惊讶了一回,虽说是九皇子的姐姐,但有了封号就不同了,相当于麟德帝认了这么个干女儿,而这个缘由自然不仅仅是陶梦阮救了九皇子这一个。

先是窥破了河北河防的秘密,接下来的差事一件件都办得妥当,麟德帝一直在考虑怎么奖赏司连瑾一番。只是靖国公府地位本来就显赫,司连瑾尚年轻,他奖赏太多对司连瑾的将来不算是什么好事,这一来这奖赏就不太好办了。这个时候九皇子提出要认陶梦阮做姐姐,麟德帝第一反应是胡闹,但细细一想,陶梦阮确实对九皇子有救命之恩,更有这么长时间的照拂之情,而陶梦阮是司连瑾的妻子,赏了陶梦阮,跟赏司连瑾自然也是一样的,当下就同意了就皇子的这个提议,这才有了义安县主这个封号。

没有人体会陶梦阮的惊讶,宴会过后,次日一早麟德帝就带着庞大的队伍启程往京城去了,就是身体还没有恢复的月美人,也坐着马车,顺利的启程离开了运城。而司连瑾,虽然赈灾和修复河堤的事都已经基本完成了,但还有许多后续工作要做,尤其河北的官员前后下去了不少,就算司连瑾不可能长期在这个位置上待着,也得等新的河北巡抚到任之后,才能离开。

司连瑾对于在河北多待一段时间没有什么意见,就算为了陶梦阮和孩子,他也没打算这么早跟着回京去,如今这样虽然事务繁杂了些,但也能应付得来,等这些事情安排妥当,新的官员完成交接,他们孩子应该也出生了,到时正好一起回京。

送走了麟德帝一行人,陶梦阮有些忐忑的跟司连瑾提起封号的事。她并不希望跟皇家扯上什么关系,更不太明白麟德帝的心思,生怕麟德帝对司连瑾起了什么疑心。司连瑾闻言倒是笑了,道:“姑祖母是皇上的母亲,皇家的公主皇子们跟我们兄弟也是表哥表弟的叫,九皇子认你做姐姐也没有什么。”

“是吗?”陶梦阮觉得皇家的事没有那么简单吧。

司连瑾拂开陶梦阮微微皱起的眉头,道:“你不用想太多,皇上这样安排自然是有他的用意的。臣子的女儿封县主跟宗室女子不同,宗室女子那是象征血脉,若是亲王庶女、郡王嫡女,也就是叫着好听罢了,但作为外姓的,要么有功,要么于皇室有恩,不是真正的宗室女,地位去更加不同些。皇上封你为郡主,一来是你对九皇子有恩,二来,也算估计也算是给我的奖赏,毕竟靖国公府的地位摆在那里,从靖国公这一层来说,皇上并不希望招来其他的麻烦。”

陶梦阮闻言微微皱眉,皇家对靖国公和越国公两家,似乎是格外的信任,这一点,从两家世子都自小养在宫中就能看得出来。司连瑾也提过,他自小就跟太子一起读书习武,赵益宣虽然没有同他一起,也是在由麟德帝信任的兄弟颂王亲自教导的,而宁阳郡主也提到过,前世赵益宣死得早,接着做了越国公世子的却不是顺着下来的赵益安,而是越国公的幼子,比赵益宣小了将近二十岁的赵益名,也是越国公夫人所出,赵锦竹书信中提到,那孩子还安安分分的在妈妈肚子里待着呢!

司连瑾见陶梦阮疑惑,勾了勾她的鼻尖,道:“你想知道什么,我直接对你说就是,不要这样费神。”

“嗯,那你说啊!”陶梦阮挪了挪身子,靠着柔软的靠枕坐下,等着司连瑾解释。

第六十七章娇宠

司连瑾搂着陶梦阮坐着,慢悠悠给陶梦阮解说了一番靖国公府的家史。就如许多人都知道的,第一代靖国公与太祖皇帝是生死之交,当时正处乱世,靖国公辅佐太祖皇帝打下了江山,建国之后就封了靖国公,乃是世袭罔替的爵位。但外人所不知的是,靖国公府不仅是世袭罔替的一等公,还是皇家的暗卫统领,虽然暗卫效忠于皇帝,但靖国公以及世子的地位也远远不是寻常勋贵可以相比的。

正是因为靖国公府这般超然的地位,靖国公府每一代世子几乎都是跟太子一起养大的,等长大之后就是新一代皇帝从小培养的班底。因为这个缘故,靖国公世子相当于是皇家培养出来的,这般培养没有十几二十年是不够的,所以若是司连瑾意外早逝,接替世子之位的要么是司连瑾的儿子,要么是靖国公府年幼的孩子,而自认为有资格接替司连瑾的司蒙,和安氏千方百计往上推的司连珏才是最没有机会的人选。

司连瑾提起这些没有什么骄傲的情绪,只是心疼的摸了摸陶梦阮的肚子,道:“这个孩子若是个男孩,也要像我一般自小肩负靖国公府的责任,所以我们都得好好地,至少有我们在,孩子不用从小就养在宫里。”

陶梦阮知道司连瑾的母亲死得早,那时安氏刚刚嫁入靖国公府,又没有半点疼爱继子的样子,司连瑾就被太后抱到了宫里去养。便是有皇帝的着重栽培、太后的疼爱,一个小孩子在宫里待着,又是太子预定的班底,哪有不受委屈的,司连瑾这些年必定是吃了不少苦头的,不然,有哪个孩子是天生腹黑的?

“我们就不能安安稳稳的做个寻常勋贵吗?”陶梦阮与这个时代的人不同,她并不觉得做皇家信任非常的臣子有什么荣耀的,所谓伴君如伴虎,谁能保证每个当皇帝的都是心胸宽广重情义的,若是哪个小心眼的猜忌司家,可不是一下子就要抄家灭族的的节奏?

司连瑾看出了陶梦阮的担心,轻轻拂开陶梦阮皱起的眉头,道:“靖国公府又不是傻的,哪能当真将身家性命都送到皇家手中,这也是靖国公府和皇家达成的平衡,若是打破了这份平衡,只怕不只是腥风血雨这样简单。”司连瑾当然舍不得自己的孩子从小就要那么辛苦,但若是靖国公府打破了这个常例,皇家必定会猜忌靖国公府,到时候除非靖国公府自己翻身做主,否则就只能被皇家绞杀。

“我猜想,当初先祖和太祖皇帝立下这个规矩也是出于这个考虑吧!”司连瑾叹了口气,“谁会希望好兄弟的后辈跟自家后人打起来,全靠情分自然是不够的,还得相互制衡才行。”

陶梦阮前世跟着兄姐们也学会了不少本事,至少司连瑾解释到这里,她已经明白了自家的处境。靖国公府的继承人由皇家来培养,跟太子养在一起,也算是一个人质,让靖国公府不能轻举妄动,当然另一方面,皇家也得斟酌着对待这个小人质的态度,若是激怒了靖国公府,靖国公府倾尽全力的反扑对皇家来说也绝对是不值得的。

“伴君如伴虎啊!”陶梦阮忍不住感叹了一句。

司连瑾闻言一笑,道:“去年九月里,太子刚刚得了一个女儿,现在还有两个没有出生的,不过都是寻常妾室生的,还没有那个资格跟咱们儿子做兄弟,何况司家儿子向来比皇家子弟更有习武的天分一些,将来咱们儿子可以随意欺负小太孙,想想是不是格外的解气?”

“…”陶梦阮扯了扯嘴角,司连瑾笑那么灿烂,看来小时候没少欺负太子殿下。

司连瑾小时候并不了解自家的具体情况,不过太子跟他年纪相仿,小孩子之间本来就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他将太子揍上一顿,太子也嫌告状丢脸,憋着一口气要等武功学好了打回来。只可惜太子习武的天分差了些,年纪又比他小了些,便是他荒废了两年,太子依然至今都没能打赢他。

见司连瑾这个样子,陶梦阮略微放心了些,只想着,哪怕太子家孩子目前还没影,她的孩子也万万不能像司连瑾一样任性的不好好习武,得从小就在武力上胜上一筹才是。

麟德帝一行人回京之后,司连瑾虽然也忙,但工作算是稳定了,河北这边的事情差不多也理顺了,只等新的巡抚到任,司连瑾就可以功成身退。只是巡抚这个官职虽然只有正四品,却是重要的一方大员,人选上是万万不能大意的,太子目前虽然担着监国的重任,但这种重要的官员他也顶多就是确定几个人选,最后拍板还得皇帝亲自决定。

司连瑾并不着急,只是到了四月份,数着就要做父亲了,两家大人又不在身边,司连瑾多少有些紧张,每日除了处理公务,都在陶梦阮身边守着,稳婆、大夫和奶娘都早早地找好了,就在府里候着,生怕出半点意外。

三月中旬的时候,京城里司老夫人派来的人就到了这边府上。陶梦阮有了身孕,司连瑾没有将她送回京城去,而是带到了这边来,司连瑾送信过去的时候,司老夫人就在回信里将司连瑾责骂了一回。不过到底没说将陶梦阮接回去的话,只是算着孩子快要出生了,将几个信得过的有经验的妇人送了过来,专门照顾陶梦阮。

老人家的好意,司连瑾和陶梦阮都没有拒绝,只是将人安排在府里。司连瑾虽然已经安排得周全,但毕竟没有经验,司老夫人送过来的人他也放心,就留在陶梦阮身边,倒是这边寻的几个人,虽然已经调查过,但总归是外面寻来的,只留着安心。

陶梦阮自己没有经验,但让那么多人跟着,更加紧张些,何况这边寻的人还多见了几次,司老夫人送来的人都是陌生的,让她们跟着多少有些不自在。

这边路远,又不是在游山玩水,司老夫人也没有安排小丫头过来,来的是两个三十出头的妇人,都是有经验又懂些医理的,就是为了保证曾孙能平平安安的出生。两个妇人一个姓李、一个姓严,平日里就称作李娘子和严娘子,看上去都是温和带笑的模样,很容易叫人生出好感。陶梦阮这段时间以来走哪里都是一群人跟着,虽说又多了两人也不多,但加进来两个不熟悉的,就有些不自在,这一日在园子里坐着,就说有些饿了,叫两人去做些点心来。

李娘子和严娘子虽然是司老夫人送来的,但司老夫人在京城呆着,这边司连瑾和陶梦阮怎么用她们,司老夫人也不会过问,毕竟是不熟悉的,都存了心思讨好陶梦阮,听说陶梦阮让她们弄点心,连忙就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