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竟然能给皇帝拿主意,干涉朝政!

夷安目中一闪,微微点头。

她早年熟练抱大腿,自然能分辨出哪条大腿抱起来最安全有好处。

听说太子早立,乃是皇后所出,余下诸皇子庸碌,皆不成器。大太太依稀也与自己书信上说起,这位皇后,仿佛出身自己的外祖家。

“多谢你提点。”夷安以茶代酒,敬了罗婉一杯。

罗婉见她通透,此时目中清明,果然也笑起来,与夷安撞杯,一饮而尽。

说笑了一会儿,见罗婉面上疲惫,夷安便送了罗婉回家去,这才与宋衍一同归家。

宋衍才带着妹妹回后院儿,迎面就见着了二老爷气势汹汹地过来,当面就是一个大耳瓜子!

“你这个小畜生!”眼见贾氏疯疯癫癫,却还抱着被子目光散乱地叫二表哥,可怜至极,二老爷看着宋衍的目光就恨不能吃人!心里痛心,他厉声道,“你害了玉姐儿,又害你的姑母!你心肠这样歹毒,简直就是没有人伦的畜生!”

他并没有见到身后,是新城郡主听到那惊险之后急忙感激宋衍,带着礼物而来的管事,只在宋衍的沉默里双手发抖地指着儿子呵斥道,“你这样的小畜生,就该死!”

“父亲说得对。”宋衍见夷安气得浑身发抖,却只淡淡地说道。

这样平静,越发似在嘲笑,二老爷又打骂了一会儿,这才去叫大夫来给贾氏诊治,顺便想着如何叫贾玉回府,没准儿母女相聚,这疯病就好了呢?

那新城郡主府上的管事见了宋衍脸上挨了这个,不敢多看,只放下礼就往新城郡主处禀报,不到数日,宋家二老爷宠妾灭妻,诅咒亲子的风声,便在济南蔓延。

夷安虽有心理准备,却没有想到堂兄遭了这样的大罪,此时见宋衍毫不在意地抹去了嘴角的血,心中怒极,却只转身走了。

“姑娘,您说大姨娘这是……”

“她装疯卖傻,离间父子之情,外加想把贾玉救出来,没准儿还能害我一回。”夷安毫不在意地笑笑,温声道,“罢了,今日我劝阿婉之言言犹在耳,与她共勉就是。”

“姑娘?”红袖觉得自己没有听明白。

“她装疯呢,不信,叫人当着她的面往她用的饭里吐一口,你看看她吃不吃?”夷安挑眉笑道。

红袖目中一亮,果然出去了。

到了晚间,二老爷闹得不像,二太太忍无可忍,与他厮打了一场,回头红袖就与夷安笑道,“她果然没有吃,姑娘,咱们若是揭破,她必然与二老爷生出嫌隙的!”

“失宠算什么。”夷安便敛目,捧着宋衍给自己的话本子淡淡地说道,“若狗急跳墙,可怎么办呢?”见红袖呆呆的,便温声道,“疯子,才是咱们的好处。”

她目光落在幽暗的烛火上,眼睛中带着幽幽的寂静的火,轻声道,“那湖里,总是她的归处。”

说了这个,她便安置,红袖与青珂懵懂,却不知这一夜黑暗冰冷,当年险些淹死了两个女孩儿的那个冰冷的湖水旁,一个挣扎的,脸色恐惧的女子,连声哀求,却被几个面容冰冷的健壮仆妇毫不怜惜地丢下了这湖水,那湖水冰寒,冻得那女子尖叫了一声便在湖面上挣扎了几下沉了下去,再次漂浮上来正要求救,却只被那几个仆妇手中的长杆按入了水中,不大一会儿,便寂静了下来。

那几个仆妇却不离开,在湖水旁等了许久,直到那女子的身体浮上水面,与四面的湖水冻在了一起,方才飞快地消隐在了夜色里。

第二日,红袖先醒来,就听到外头有惊恐的呼声,急忙出去,拉住了一个面色惊慌的丫头急声问道,“这是怎么了?大清早的怎么这么吵?!”

“大姨娘落水死了!”这丫头飞快地说道,“昨儿她疯了,夜半丫头们睡了,竟不防她自己醒了,走到了湖边儿上,不小心淹死了。”

说起来也是倒霉,这疯了的人,哪里知道什么地方不能去呢?想必是大姨娘疯疯癫癫,失足落水,这夜半也无人来救,想到了这个,这丫头便叹道,“真是命数!大姨娘这也是命了。”说完匆匆地走了。

红袖只觉得冷,然而心里却说不出的欢喜,匆匆回了屋子,与起身的夷安飞快地说道,“大姨娘疯走到湖边儿去,竟淹死了。”她脸色不变,仿佛这本就是事实,哼道,“那几个丫头都不是好的!明明知道主子脑子不清楚,竟然还不看着她,如今可好了,竟落水!”叫夷安含笑摸了摸她的头,她红着脸低声道,“活该!”

她家姑娘落水重病,如今大姨娘也该这么死了才好!

“你说得很是。”外头已经传来二老爷的哭嚎,仿佛要跟一起死似的,夷安敛目,嘴角露出了一个清淡的笑容来。

虽然暗算她,也有老太太的功劳,不过如今她父亲正是紧要关头,宋衍还要下场,丁忧可就不好了,目光一转,她便叹道,“叫外头请大夫进来,徐徐告知老太太,千万别叫老太太有个好歹,嗯?”她要谁活,谁就活。要谁去死,也只好送她去死!

谁也别想在她的手上翻天!

“姑娘真是纯孝。”青珂只在一旁笑道。

贾氏的生死,对于夷安的屋子里的丫头来说完全不是难过的事情,主仆说笑了一场,到底换了不叫人诟病的湖蓝色素淡的衣裙,才出门到了二太太处,夷安就听外头来说老太太叫二老爷突兀报信儿竟悲痛欲绝,厥过去了,不是夷安大夫请的及时,竟要死过去,只是如今竟也不大好,这一股悲痛之情竟令她有些不能动弹,不能说话,病得更重了。

听说老太太如今竟有些糊涂,夷安便皱眉。

二太太脸上却有些复杂。

她从前与老太太颇有情分,然而后头老太太却伤了她的心,如今知道她的病,便五味陈杂。

“罢了,寻几个妥帖的丫头,好好儿服侍老太太吧。”二太太便叹道。

就算贾氏死了,然而却也没有人想要叫贾玉回来奔丧,连二老爷也只知道抱着贾氏的尸体哭,什么都不管了。

“不过死了一个姨娘罢了。”二太太嗤笑了一声。

“今日府中多事,也不清净。”夷安便也在一旁叹道。

这话说得众人都心有戚戚,二太太顿了顿,便叹道,“若是有些喜事儿冲冲,也就好了。”她知道宋衍将身边的丫头都送回了老太太的身边,便与坐在一旁无声的宋衍笑道,“你身边儿没有个妥帖服侍的,我是不放心的,不然,明儿我给你挑两个好的服侍你起居?”

夷安看着宋衍那张又有些抑郁的脸,转头笑了。

“有好的,跟在母亲身边吧。”宋衍断然拒绝道。

这是亲娘,拒绝起来没有老太太那样麻烦,见二太太还要再说,显然是想儿子来个洞房之喜,宋衍便起身说道,“外头还与阿瑾有事,不过是个姨娘死了,儿子便不奉陪了。”说完,脚下生风地走了。

“这孩子!”二太太这是关心儿子,却叫宋衍给拒了,顿时恼怒起来。

不是叫他那脑子一根筋的大伯父影响,他也不会不近女色!

恼怒地看了低头与夷柔说笑的夷安,二太太正要说些酸话,却想起了姐姐的叮嘱,到底忍住了。

贾氏既然死了,二老爷抱着也不是个事儿,不过半天,就装进了薄棺中收殓,二老爷哭了一场,亲自寻了墓穴来给贾氏,哭得跟死了爹,这种种作态众人也不去管,只城中的风言风语更厉害了,都说二老爷是鬼迷心窍,实在不像。

如今二太太死了心腹大患,又在府中大权在握,便风光得意了起来,气势上也足了,虽不至于怠慢夷安,然而却拼命地给夷柔处摆好处,就叫夷柔臊得什么似的,几乎不敢去见妹妹。

夷安素来是知道二太太的脾气的,也不在意,这如今不过是是罗婉书信往来,又有夷柔夷宁的陪伴,竟觉得这平稳的日子过得极好。

才过了几日,却又有一风尘仆仆的下仆进了宋府的大门,满脸喜色,二太太此时正在与夷安夷柔说话,瞧着两个女孩儿面前新得的两匹料子转眼睛。

这两匹料子,一匹是湖水绿,仿佛一汪清泉,素淡之中却带着柔和的鲜亮,另一匹却是大红百蝶穿花,上头细细地绣着金线,雍容华贵,映照在众人眼里都晃得人眼睛发疼,狠狠地看了这两匹料子,二太太正强笑道,“郡主真是客气!这两样儿都是好的,你们拿去做衣裳,定然好看!”说完,却拿眼神示意,叫夷柔去拿那大红色的料子。

夷柔只当看不见,心里臊得不行,知道新城郡主这是看在夷安的面上捎带自己,不然一个五品官,名声又不好的官的女儿算什么呢?值得这样费心?便拖着懒懒在一旁的夷安过来道,“四妹妹先挑,”虽这话,却将那大红的往妹妹的手里塞。

二太太见了,恨不得晕过去算了!

“我倒喜欢这个。”大红的太耀眼,夷安入手那绿色的,就摸出这是难得的一种贡缎,如此看着不显,然做出的衣裳却能在日光下有各色浮动,华美非常,此时拿了这料子,见夷柔不安,她便笑劝道,“三姐姐何曾见我推过好东西?这个才是好的,我瞧着这料子不小,正咱们各做一身儿,一同穿起来才好看。”

见她眉目清明,夷柔心里陡然松快了起来,便也笑道,“那这大红的,咱们也各做一件,如何?”

“这才是极好的。”夷安笑道。

二太太转眼就见闺女败家,心里疼得流血,却见丫头领着那仆人进来,便有气无力地问道,“有何事?”

“奴才是从山海关过来的,给府里送喜报。”这下仆赔笑道。

“什么喜报?”二太太振作了些,急忙问道。

“咱们老爷因功封了平阳侯,陛下命阖家进京封赏!”

第39章

红木窗旁,红梅向着房中伸展。

罗婉侧坐在半开的床边,看着外头皑皑的雪,轻托香腮不知在想些什么。

那肃容的,却明知道自己不敌依旧立在自己身前的少年……

脸上微微发烫,罗婉嘴角不由自主地露出了一个轻柔的笑容来,看着手边的一首红梅诗词,伸出手细细地抚摸。

这是那一日夷柔提在夷安红梅图旁的咏梅诗,可是罗婉却知道,这是那人特意写给妹妹,叫她不要失了脸面的。

想到这人暗地不显的温柔,罗婉就在心中欢喜了起来。

正想着那一日少年与自己正襟危坐说话的模样,外头就有冷风进来,一个俏丽的大丫头端着一个不大的匣子进来,见罗婉发呆,不由劝道,“姑娘别坐在这儿,吹病了,郡主与大爷都心疼呢。”她在熏炉旁烤热了自己的身子,这才见罗婉转头看过来,只将手上的匣子奉到了罗婉的面前,这才笑道,“宋家四姑娘想着姑娘呢,说是新制的点心,新鲜的很,叫姑娘尝尝。”

夷安与罗婉交情很不错,平日里往来,也并不拘泥规矩,时有一块点心,一根湖笔,抑或是瞧见了外头哪一处的花朵儿好看,便往来的,因夷安不拘小节,因此罗婉只觉得与她亲近十分自在。

“这丫头疯了,自己喜欢吃食,竟觉得我也是爱这个的么?”罗婉笑嘻嘻地说了,却还是叫那丫头端了匣子过来,就见里头别的还好,却有一样金糕瞧着香甜可口,她拿起了些吃了,只觉得冰凉中又酸甜极了,入口即化,不由赞了一声,取了这金糕出来放在一旁,预备回头与新城郡主也尝尝,这才叫丫头将别的点心摆了,看似不经意地问道,“听说前儿宋家死了一个要紧的姨娘,如今……夷安可还好?”

济南才多大?她是郡主之女,自然是知道宋家二房的事故的,有心担心那宠妾灭妻的二老爷伤了宋衍,到底不好叫旁人笑话,便含糊地问了一句。

“四姑娘带了好儿来,只是说她家的二太太辛苦。”这丫头就是那日与罗婉出去的,知道些罗婉的心事,虽心里觉得宋衍家中卑微,配不上自家身份尊贵的姑娘,然而到底觉得宋衍人物端方俊秀,此时便笑道,“奴婢与那送点心的人问了些,那人只说除了老太太心中悲痛不好了,旁人也并无碍的。”见罗婉看着自己的手心笑了,她迟疑了一句,便低声叹道,“可惜了的。”

“有什么可惜的?”罗婉抬头问道。

她素来温柔,这丫头也并不是十分畏惧,此时便敛目低声说道,“可惜了那房里三姑娘三少爷,父亲是那样儿,又没有出息,如何能与高门联络有亲呢?”这话多少有提点之意,这丫头说完心中有些后怕,见罗婉的脸上有怅然之意,便低声说道,“只咱们郡主,何等的眼界?不是四姑娘是那样的身份,有皇后做母家,也看不上的。”宋衍的出身太低,若他是大太太的亲子,新城郡主若知道女儿有意,想必愿意成全。

可惜……到底是隔房的。

“世家大族,又有什么好呢?”罗婉沉默了一会子,叹息道,“纨绔膏粱子,风花雪月无所不为,靠着老祖宗挣命攒下的家业过日子,不定什么时候就败落了。”

“未必都是这样的人,世家世家,总是有缘故的。”这丫头笑劝道,“奴婢虽见识浅薄,却也知道世家大多是百年望族,奴婢就想着啊,能延续百年,想必子孙虽有不肖,然而能支持家门的只怕更多。这些,哪里是新荣暴发的门第可以比拟呢?膏粱子,也未必一定是不能出息的人,耳濡目染,朋交遍布天下,难道这不是本事么?”见罗婉微笑看着自己,这丫头不由红了脸,小声请罪道,“奴婢一时忘形,姑娘别见怪。”

“你与我说的是好话,难道我是不知好歹的人?”罗婉倚在一旁的软榻上,长长的乌发堆在榻上,漆黑如墨,此时更添哀愁,低声道,“只是真心难得,纵然举案齐眉,到底意难平。”

她在心里开出的欢喜的花儿,为了那少年变得不同,就算是日后有那样的世家少年,可是却也与这少年不一样的。

她见了那人,只觉得心中欢喜。

“姑娘……”听见罗婉叹气,这丫头就为难了起来。

“我如今方才明白……”罗婉目中有些怅然,低声道,“什么叫贤良人,不嫉不妒呢?不过是不在心里,只搭伙过日子,男人在前头养家,女人在后头操持,给他生儿育女,养小妾庶子,这样的日子,嫁到世家大族,有母亲在,我自然是能过得安稳。可是……”她笑叹道,“原是我贪心了些,想着若只‘一生一世一双人’,该是何等的快活。”

这一句,是夷安与她书信往来时不经意地一句话,可是却叫罗婉死死地记在了心里头。

夷安只不记得这话是何人说,只依稀记得这是从前的一位女子写给自己夫君的诗,那样热烈的感情,也不知后面有了什么样的结果。

可是这却是她的真心。

“姑娘……”这丫头没有想到,罗婉竟露出这样伤感的模样来,一时便心疼极了,只急忙劝道,“姑娘若真放不开,便去与郡主说说,郡主见过的事儿多,总能给姑娘拿主意。”她虽不知宋衍如何想法,却也觉得私相授受是不好的。她也不想做成全姑娘不顾规矩的人,因此顿了顿,这才说道,“只是奴婢想着,若宋家少爷这回能中了进士,想必该是很好的前程了。”

罗婉咬了咬嘴唇,没有说话。

她中意宋衍,更有宋衍端方,曾说不纳妾的话。

世家子弟最讲规矩,可是什么才是规矩呢?

爷们儿十四五了,房里没有侍候的丫头,就是不规矩了。

想到自己的父亲,与对父亲生出了怨望的母亲,罗婉便不想再嫁给那样的人了。

与其夫妻生怨离心,何必在一开始,就在一处彼此痛苦呢?

“夷安带来的金糕不错,竟有京中的风味儿,咱们带着给母亲尝尝。”罗婉想了想,这才抬头笑道。

她眉目之间有一种陈定的气息,这丫头果然欢喜了起来,服侍她穿上了斗篷,护着她往新城郡主处去。

此时新城郡主暖洋洋的上房,却又是一片的惊喜与忐忑。

房中开着些极清淡的兰花儿,又有果子的香甜气息,罗婉一进上房,就见新城郡主歪在红木交椅之上,鲜红的指尖儿正捏着一张书信,明丽娇媚的脸上,竟带了淡淡的吃惊与深思之色,此时见了罗婉进来,她便挑起了黛如远山的娥眉,含笑道,“瞧瞧,咱们姑娘今日,脚步竟匆匆呢。”说了这话,新城郡主便将手中的信扣在了桌面上,这才见着罗婉后头堆在盘子里的金糕,便笑道,“这是孝敬母亲来了?”

“夷安送来的点心,女儿尝着不错,因此来孝敬母亲。”

“你们倒是要好。”听到是夷安送来,新城郡主的脸上竟露出了十分的欢喜。

她平日里虽然喜爱夷安,却也没有喜怒形于色,此时罗婉见了,不免在心中疑惑。

“可惜了……”新城郡主尝了些,又饮了茶冲淡了口中的味道,这才与罗婉低声叹道,“这丫头与你好的什么似的,母亲自然欢喜,只是她……”眉目间却带了些失望。

夷安是个极冷淡的人,本就对罗瑾无心,恐这少年因自己耽搁,因此并不热络,新城郡主瞧着儿子一头热,不免担忧。

她因瞧中了夷安,自然是在心中盘算了许久,如今越发觉得夷安极好,竟生出了不舍之心来。

“女孩儿家家的,谁不腼腆呢?”罗婉知夷安并不喜爱兄长,然而对一根筋的罗瑾却有些信心,此时便劝道,“只是古话说得好,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不是极好的女子,寻常也那就罢了,夷安容貌家世性情手段都是最好,哥哥多费心些也是应该的。”见新城郡主连连点头,也觉得闺女说得对,她嘴角一弯,便有些俏皮地说道,“况有我在,我是知道的,这丫头心肠硬得很,虽相不中哥哥,却也相不中别人。”

“到底好姑娘,总是傲气些。”新城郡主素来喜爱傲气的女孩儿,此时便笑叹道,“你哥哥也是!说句话磕磕绊绊,若是我,我也是相不中的。如今,我只望他机灵些,就念佛了。”说完,母女对视了一样,都笑开了。

新城郡主到底心胸阔达,此时见罗婉心情不错,便笑道,“还有一事,你听了只怕也是要欢喜的。”

罗婉便露出了倾听之态。

“你好姐妹的爹,封了侯了!”新城郡主拍了拍桌儿上的信,这才与露出了诧异之色的罗婉苦笑道,“如今,我倒是生怕咱们家配不上了!”

罗巡抚虽也是一方高官,可是又如何能与勋贵有爵位的侯门相比?况她虽是郡主,然而却并不十分得宠,便如罗婉,竟也没有了爵位,哪怕是乡君呢,也能叫新城郡主安心些。

“这竟是极好,夷安却并未与我说起。”罗婉急忙笑道,“咱们家,该登门贺喜。”

“她是个明白人,此时何必这样张狂?”新城郡主便笑道,“只怕宋家有了报信儿的,明儿就要封门了。”一遭得势便猖狂,那新城郡主就得掂量掂量这亲事还能不能做得了。

“原是长辈都在关外,如今也该清净些。”罗婉只命身边的丫头悄悄去贺喜,这才转头与新城郡主笑道,“虽母亲是郡主,然而却与那家的大太太在京中相熟的,这多年未见,难免心中想念,来日大太太回来,母亲只相见不迟。”给了新城郡主一个台阶儿下,见母亲果然满意地看着自己,罗婉就见下头那书信不短,便若有所思地问道,“莫非这一次,封爵的人不少?”

“叫你说着了。”新城郡主如今,也不得不佩服宋家大太太的眼光,与罗婉低声道,“她所生两子,军功极厚,一个封了三等子,一个封了一等男!这真是!”她从前还觉得不过是一介武夫,哪里有世家温柔子弟好呢?宋国公之女下嫁这么一个武夫,实在叫她笑得不行,后头自己嫁了世家大族的夫君,身份更上一层,初嫁是还觉得自己十分得意。

如今想起来,竟是大错特错了。

“她这辈子,素来是姐妹中拔尖儿的。”新城郡主想到自己,便有些难过地说道。

她的日子看着风光,却苦里自己知道,竟不得不羡慕那女子,虽一开始艰难,然而如今风光得意,谁及得上呢?只夫君身边没有妾室,就……

“母亲有我与哥哥,竟还不满足么?”想到父亲的青梅竹马服侍来的丫头,外头又有红颜知己,虽知道这是官场常态,罗婉也不愿叫新城郡主费神。

“有你们,我就知足了。”新城郡主目光温柔地看着自己的闺女,见她外头对自己一笑,不免爱怜这个懂事儿的孩子,此时便笑道,“日后,母亲叫你风风光光的,心里才称愿。”

“什么是风光呢?”罗婉红着脸,见母亲只含笑看着自己,不由鼓起了勇气,美丽秀致的脸上有些忐忑,轻声道,“女儿,只想着心有归处,就算不风光体面,可是又如何呢?”见新城郡主一怔,她急忙继续说道,“就如宋家太太,一开始叫人笑话,可是如今,谁不羡慕呢?”

家世,真的那么重要么?她喜欢的那个人,她打心底里相信,凭他的才干,总会挣出前程来。

况就算粗茶淡饭,可是只要能与他在一处,她就觉得这日子比蜜还甜。

“你……”新城郡主心里咯噔一下,细细地看着罗婉,见她一双眼睛里波光涟漪,有情意浮动,便浑身一紧,沉声道,“难道,你?!”

罗婉坦然抬头,慢慢地说道,“母亲,我喜欢他。”

她无论如何,都想为自己的幸福争取一回。若母亲不愿,她便将这动心永远地放在心里,再也不去招惹那人。若是母亲愿意,她就为了这喜欢,去与他相处,或许日后,他还是不喜欢自己,那时就算各自嫁娶,可是自己却也不会后悔。

“是谁?”新城郡主从来没有见过罗婉这样明亮的眼神,记忆里这个孩子一直都是温柔和顺,从不行事踏错一步的,然而眼前看着她,却带着激烈的情绪,一时间新城郡主的恼怒竟然说不出口,到底不愿叫闺女失望,叹了一声这才问道,“是哪一家的小子?”想到罗婉素来不在外头走动,只怕这人该是罗瑾亲近的人,新城郡主脑中一醒,急忙问道,“是宋家的那个三小子?”

“母亲!”罗婉见新城郡主要厥过去的模样,不由慌了,只含泪说道,“若是母亲不愿意,我,我……”

“你等等。”宋家二房,只那个二太太就叫新城郡主很看不上,况那个二太太刻薄,只怕日后若成了,罗婉便要吃婆婆的委屈,低头想了想,新城郡主不由揉眼角,不愿意绝了女儿的希望,叹气道,“叫我想想。”

顿了顿,却再次开口,严厉地说道,“只是这之前,不许你再与他有不规矩!”

罗婉没有被母亲呵斥,此时已经轻松,小声说道,“他,他还什么都不知道呢。”说完,微微转头,露出了一张羞涩的脸。

“难道他还敢嫌弃你不成?”新城郡主这才发现,感情闺女也是一头热,此时只觉得宋家尽出妖精,顿时跟踩了尾巴似的尖叫了起来!

第40章

大冬天的,夷安猛地打了一个喷嚏。

觉得这是又病了,叫青珂飞快地搀扶着,夷安匆匆地回了屋子,倒在了榻上。

二太太自从知道自家父亲封爵,那张脸僵硬之后又扭曲的模样简直没法儿看,瞧在宋衍与夷柔,她也不会对一脸嫉妒的二太太说什么不好听的话,因此与夷柔告别,自己方才回来。

得志便炫耀,可不是什么好的习惯。

迟疑了片刻,她只与身边服侍自己的青珂与红袖低声道,“父亲母亲回来前,咱们把门看好了。我……”宋家封了侯爵,这只怕瞒不住,可是若是张狂起来,还不定叫人怎么笑话,夷安是不愿意去看那些明里讨好暗自说些酸话的人的,也想给父亲母亲做脸,因此迟疑了一下,便撑着头叹道,“我这身子,竟还是有些不成气……竟又病了……”说完,便伏在一旁不动了。

“姑娘可怜见的,这叫那贱人害过,一直都不爽利,不过是不愿叫长辈担心,强撑着罢了。”青珂笑吟吟地扶着夷安歪倒床上去,给她换了衣裳,这才低声道。“姑娘的心意,咱们明白。”

“既如此,我与二太太说去。”红袖跳起来就揽了这活儿,赶着就走了。

“竟叫她这样折腾。”青珂见屋里没人了,这才低声与夷安问道,“表姑娘,姑娘难道还要留着她不成?”

贾氏已经死了,可是叫青珂瞧着,夷安心中仿佛还是恨意难消,虽然不知为何这次落水之后,主子千方百计也要这两个人的命,然而青珂却知道做丫头的本分,见夷安敛目沉思,她便低声道,“若姑娘要她死,便……”

“那男人,是安排给我的。”夷安面容如冰雪一样冷酷,慢慢地问道,“你觉得,若是叫我嫁了那男人,她们,会叫我死么?”

自然是不会的。有的时候,死亡反倒是一种解脱,只有真正地活在地狱里痛苦,才是这世间最大的磨难。贾氏、老太太,只怕是想看着夷安就那样活在炼狱里,日日生不如死,方才欢喜。

青珂虽胆子不小,每每想到这个,却觉得浑身发软,忍不住骂道,“这世间,怎么有这样恶毒的人!”

“你没有见过真正的恶毒,这些,算什么呢?”夷安只笑了笑,低声说道。

她的目光有些飘忽,仿佛想到那一年,她那继母想在她往西山礼佛的时候掳走她卖到下三等的窑子里去,只是不想那一日,她突然心血来潮没有去,领了父王的命带了亲卫领着哭闹的异母妹妹往京郊看戏,就这样儿呢,继母竟不肯放过她,命人来京郊劫持。

亲卫们拼了命苦斗,她那时还有良心,不知是继母要害她,带着这个继母的亲女坐车逃走,半路马跑不动了,她的妹妹亲手将她推下了马车阻拦歹人,就为了自己能安然逃脱。

然而最后,却是从马车滚落的自己被亲卫救起,车中的妹妹因马车看着奢靡华丽,叫人带走。

后头的结果,她自然是什么都不知道的,只知道妹妹三日后才被寻回,叫父亲当着继母的面活活勒死,来保全王府中其他女孩儿的名声。

从那个时候,夷安的心就已经慢慢儿地坚硬了。

“投桃报李,不外如是。”夷安淡淡地说道,“叫她活着,慢慢儿来,只是看住了,别叫她跑了就是。”见青珂领命应了,她这才微笑了一下,轻声道,“赶明儿,给我预备些纸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