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恍惚听他柔声吩咐,颤着睫毛,再不犹豫,抬手勾了他脖子。他是极为挑剔之人,一应用物,不是宫里御制,便是府上专门给做的。这般没与她客气,多少意思,都藏在话里了。

她迎着他,娇声喘息着,听他隐忍,在她耳边沉了鼻息。心里像是吃了蜜糖,甜滋滋,与他相处越久,越发觉出他的好来。

七姑娘得了世子爷应允,一整个上午都神采奕奕,就盼着船能早些靠岸。奈何有些事儿偏就不如人意,这不,晌午歇着呢,人还迷迷瞪瞪,肚子却突然绞痛起来。一波一波,阴阴的疼。

他出门与周准交代完差事,接过新送到的公文。甫一进屋,便听她在纱帐里哼哼唧唧,猫叫似的,隐隐带了哭腔。

他心头一紧,大步过去一把掀开软帐,旦见她额头一层细汗,屈腿儿将锦被拱起来,左右微微扭动着,清丽的五官皱在一处。

高声传了大夫,他腾出手,弯腰抱她起来,打横搁腿上,以为她是之前晕症未能根治,又发了病。两指柔柔替她摁压额角,俯身轻唤她“阿瑗,可是头疼得厉害?”

前一刻还孤零零一人躺榻上,疼得再厉害,也死死憋着股劲儿。这时候到了他怀里,她鼻子一酸,再忍不住,眼里忽而就含了泪。可怜兮兮冲他叫唤,“难受,肚子疼…”

第151章 羞玉颜(2)

雀室里兵荒马乱忙活一场,到头来,那三十出头,斯斯文文的大夫很是尴尬清了清嗓子。“姑娘这是妇室之症,经脉初动,天葵水将至。”

软帐里的人被寝榻边安坐的男人捉了臂膀,非但不许她往里边儿躲闪,更将她惊慌之下再三不肯请大夫的嚷嚷,当了耳旁风,听而不闻。

七姑娘羞得整个人快要烧得沸腾起来。先头她已是猜出了几分,虽然上辈子从没有受过这般钝刀子割肉似的痛,可自去岁五姑娘来了初潮,她便暗自留了心,心里也是有数的。

偏这人不耐烦听她结结巴巴,含糊其辞。周大人又是个雷厉风行的,拽了那大夫,没多会儿便进了门。她隔着纱帐,只见那大夫歪歪斜斜挎了个药箱,一手还扶着头上的官帽,气喘吁吁,直等在春凳上落了座,腿脚还在得得打着哆嗦。

这般兴师动,末了诊出个叫人啼笑皆非,分外难堪的结果来。她又羞又恼,滋溜一下挣脱了手腕,赶忙缩被子里,再没脸见人。

她乱了阵脚,而他不过起初讶然,之后,回身若有所思睨她一眼,泰然自若,起身领了人出去。

屋里只剩下七姑娘与春英绿芙,两个婢子好容易能与姑娘说上会儿子话,赶忙凑上去,没等春英开口,绿芙这丫头已喜笑颜开,两手作揖,前仰后合与姑娘道喜。“小姐,天大的好事儿!咱乡下人都说,您这是耕地养得肥啰,只等日后世子爷播种,来年开花结果,便能生出胖嘟嘟的小娃娃出来。”

越说越起劲儿,手舞足蹈,比谁都欢喜。七姑娘正小肚子翻来覆去遭罪呢,甫一听绿芙口无遮拦瞎嚷嚷,顿时一口气堵在胸口,不上不下,半晌没缓过来。

好在春英是个懂事儿的,一脸羞急,跺脚拧了绿芙耳朵,将她治得再不敢吭声,这才挤了她到身后去,轻声问姑娘拿主意。

“小姐,崔妈妈想得周到,来时便给您备下好几条干净的月事带。奴婢回头就去取来。这几日您需得好好将养,补补身子,以防日后落了病根儿。旁的都好说,只一事儿…”春英犹豫着,面上带了难色,“您再歇世子爷屋里,怕是不妥当。”

女子来月事,大都被男子视作污秽,无不避讳得远些。春英话音方落,便听门外传来世子爷平平淡淡,不辨喜怒,沉声驳斥,“何来不妥,休得胡言。”

便见这人已撩起垂帘,肃着张脸,目光凛然落在春英惊慌的面庞上。绿芙更是不堪,畏畏缩缩躲春英身后,暗地里唏嘘不已:春英姐姐就是死心眼儿,不晓得变通。小姐都是世子的人了,还讲究这许多作甚?这位爷分明是不乐意小姐搬出去。照她说,世子爷指哪儿,小姐便歇哪儿。横竖都是这位爷东风压过西风,问小姐拿主意…这不自讨没趣儿么?

果然,这事儿七姑娘还真做不得主。

夜里被他一如既往,亲密搂怀里。她浑身僵直,如同那翻了肚皮,离了水的鱼。大夫诊脉极准,傍晚时候,果然来了初潮。这会儿她腰上绑了带子,亵裤里多添了件儿色深的旧绸裤。既怕脏了寝榻,更怕与他贴得近,冷不丁便蹭了在他月白的寝衣上。

他闭着的眼眸缓缓睁开,看她佯装睡熟,却不时偷偷摸摸,伸手下去,将他衣袍往外边儿塞一塞,不觉便有些好笑。这丫头,便打算一整晚都这般折腾下去?

“莫要多想。污了袍子,再做便是。”

以为自个儿神不知鬼不觉,哪知他压根儿没睡着。乌漆漆的纱帐里,她被他骤然出声唬了一跳。听清他是耐着性子,并没有怪罪。七姑娘琢磨片刻,被子里小手一点儿一点儿摸过去,逮了他搁她腰间的大手,小心翼翼道,“到底不吉利,还是避忌些好。”

怕他嫌她啰嗦,便握了他尾指,轻轻摇一摇,难得冲他撒娇讨好。

他岂会不喜,反手便捉了她小手,实在爱极她娇憨。心底却也了然。她惯来不信神佛,如今这般忌惮,不过是心里有他,不愿生出丁点儿意外。哪怕,不过是莫须有的瞎想。

“怕甚,阿瑗平日多诵经祈福。心意到了,瑕不掩瑜。”立时便觉出她指头颤了颤,枕边小脑袋忽而转过来,虽看不太清,却能就着稀疏月色,瞧见她亮晶晶,忿忿的眸子。

这人总是这般,好好儿与他说话呢,但凡他觉着不中听,便与你东拉西扯,末了,错儿又归到她课业不用功上。

她一番好心,他全数领受。抬手抚弄她眉眼,她眸子太漂亮,脉脉含了秋水,盈盈流转,扰他心安。

“用过红糖水,疼痛可好些?”

幽暗内室里,她周身缭绕着他的气息,耳畔是他和煦话语,她突然便消停了。他自来是说一不二,另起了话头,便是不欲在此等小事儿上与她纠缠。她的心思,他定然是懂的。就如同此刻,他的用心,她亦是一清二楚。心里暖暖的,怎会不明白。与其她拎着不放,叫他不痛快。不若她顺了他意,他如愿以偿,她也能被他搂着入睡。哪里就真个儿舍得离了他身旁…

想通了,便转身朝向外边儿,主动偎进他怀里。手指头软软戳一戳他胸口,“这会儿不嫌弃,日后也不许反悔。”

他平和的心境霎时便起了涟漪。手掌覆在她背心,将人抱得更紧些。这是她头一回与他提及“日后”,他还以为,在他表明心迹过后,这丫头面皮薄,要得她应承,还不知得等到猴年马月。

没听他应她,她正疑惑呢,额上已被他落了个吻。他吻得细密绵长,好似带了慎重。她红着脸,闭着的眼睫,频频眨动。

好半晌过后,待他退去,她才害羞埋进他怀里,想起他之前一问,羞答答回他。“用了热汤水,再沾了您身上热气,如今已是好得多了。”

他默然回想片刻,大夫言说,女子小日子里,切不可沾染寒凉。想来替她暖暖身子,当是有益。再不迟疑,极快掀了她衣摆,手掌顺着滑了进去。

她不妨有此变故,快要蹦出喉咙的惊叫戛然而止。只片刻不到,小腹传来汩汩温热,令她舒服得不由喟叹。

方才甫一接触,他手掌些许战栗,她丝毫未曾错漏。原来,他并未与她有不同。两人这般肌肤相亲,他亦会莫名紧张的么?

她偷偷抬眼,望着头顶这人凌厉的下颚曲线,再细细体会他掌心和煦的暖意,终是闭了眼,安心伏在他胸膛…

第152章 他所给予的

再一日便能抵达燕京。七姑娘当顾大人跟前,抚着心坎,长吁短叹。

“您往日办差都这般辛苦?甫一离京,便是数月。在外颠簸多少时日,再好的底子,也经不住这般辗转劳顿。您从京里来,我不过行了您小半儿的路程。可这胃里,已经快跟外头那河水一个模样,潺潺翻涌着,偶尔还打个浪头。”

才被他看管着,临了篇字。这会儿她得了闲,靠在槛窗上眺望两岸景致,入了畿内,繁华自是非之前可比。

河道上许多往来船只,熙熙攘攘,傍晚还能听见靠岸的渔家吊嗓子,临河悠悠哼起小调。没有丝竹鼓乐,只是最质朴清亮的嗓音,衬着漫天落霞,碧波粼粼的江面,轻易就穿透了耳朵,丝丝袅袅,叫人心醉。

她拐弯抹角的抱怨,实则对文王派了他廷尉衙门的差事,老大不乐意。

公事上她从不过问,这会儿提起来,耐热寻味。他自案后抬头,瞄她一眼,复又埋首书案,下笔就顾氏在南边儿经营裘皮买卖,批了“尽数收拢”四字。搁了笔,端茶抿一口,靠坐在八仙椅上,兴味十足道,“廷尉左监,轻易离不得京。此番是底下人出了乱子,办完差事,捎带你一程。”

她努一努嘴,信他满嘴胡诌才怪。底下人出了乱子,明察暗访还来不及。他乘着偌大的宝船南下,肆无忌惮,就差锣鼓开道了。当旁人傻子不成。

“唬人。”她娇声嘀咕。

他捻起盖子,轻轻磕一磕茶碗。好看的眉头微扬,揭破她暗藏的小心思。“明知故问。非要听本世子亲口说,是为接你,专程走这一趟,才肯甘心?”

被他戳穿了底细,她唰一下回头,独留给他个窈窕的背影。不叫他发现,她唇角眼见的,勾起个腼腆的笑来。

小丫头实在有趣。害羞了,不叫人看,只脑袋上簪的步摇,流苏微微摇曳着,明晃晃诏示着她心里的欢喜。

他靠坐静默看她。一身鹅黄的纱裙,梳了高髻,后颈露出白花花一片儿,比头上珠光宝翠,更叫他垂涎欲滴。她倔脾气与他怄气,他知晓过后,岂能放任不管。

她不知自个儿成了他眼中风光,两手扒窗棂子上,十根指头翻来覆去的把玩。其实,她是知晓明儿个就要进京,心里有些惘惘的不安。

燕京,除了是非之地,更是他与郡主定亲,好事儿传遍的都府。她只觉踏上那片土地,便会纷扰不断,再没有如今闲暇日子。

她家世寻常,又是外来人,比起郡主自小在燕京盛传的美名,一个地下,一个天上。可想而知,京里那圈子,不喜她已是注定,刁难诟病,绝少不了。

她望着岸边儿七八只灰色翎羽的野鸭,一个儿个儿跳进水里觅食,似想起什么有趣儿的事儿,回头灼灼看他。

“听说郡主容貌美艳,是千秋难见的佳人。”传闻郡主十三之龄,已是艳冠京都。儒士郭茂有诗云,“芳容丽质更妖娆,秋水精神瑞雪标”,描摹的便是这幼安的姝丽容色。

不想从她嘴里竟听到幼安的名字,他目中幽光一闪,还以为她从没放在心上。原来,不过是这丫头懂得忍耐。

搁下茶盏,他支肘倚在黄花梨扶手上,诚然接了她话,深以为然点了点头。“是极。单论容貌,女子当中,本世子见过的,无人可与她比肩。”

话音方落,便见小妮子高高撅了嘴儿,黑黝黝的眸子,亮闪闪盯着他。不声不语,可她那双秋瞳剪水的妙目,潋滟泛着光,将她心头所想,全数曝露在他跟前。

他便笑起来,扶着额角,俊朗的脸上,当真是皎皎如月,朗朗潇潇。招手叫她近前,揽了小丫头坐他腿上,食指撩起她下巴,很是有耐性,循循诱她。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阿瑗若是好美色,私以为,比起幼安,本世子稍胜一筹。如何,阿瑗尽可近水楼台,管你看个饱足。”

她红了脸,见他俊脸不羞不臊,越发凑得近了,不由偷偷好笑。原来顾大人的“近水楼台”,便是她不费吹灰之劲儿,坐享其成便是?

她恶从胆边生,两手捧了他面颊,拇指拧一拧,没使什么力道,不过佯装做个样子。

这般近看他,心里还是羡慕。这人虽可恶,面相好,却是不争的事实。她看得心里头喜欢,嘴上却硬气得很。“看饱足了,便不稀罕了呢。”

最后一字儿含含糊糊,还嚼在嘴里,他已恶狠狠摁了她脑袋,套了个“混账”的罪名,逮了人,由他处置。

因着被他闹上一场,她也就暂且歇了心里头那点儿不大不小的膈应。直等到宝船靠了岸,从楼船上瞧见底下好生气派的仪仗,她才真真切切体会到,那个与他定亲的女子,于她究竟何等的不待见。

之前他从未与她提及,看他沉郁疏冷的面色,便知是郡主未曾知会,自作了主张。等在渡口,半道来截人。

此处看去,那女子盈盈立在黛青色肩舆前,身后立着十余轻纱薄裙的婢子。瞧不清楚面目,只远远俯瞰,能瞧出通身的贵气高华。尤其身后几尺来长的曳地裙摆,张扬铺在石板路上,更显得人身姿曼妙,气度华美。

她眨一眨眼,想起郡主今岁已满了十七,而她不过半大不小的丫头,跟未熟透的桃子似的,微微带着青涩,哪里比得郡主已初绽了芳华。也不知为何,他却看她入了眼。

目光不经意扫过一处,她陡然睁大眸子,瞧见郡主几丈开外,半隐在柳树下那人。一身宝蓝的袍子,站得没个正形。正摇着折扇,从树荫底下,一步步迈步出来。

她伸手拽拽身旁人宽大的袖袍,不觉便往他身后避让。

“郡主跟侯府世子相熟么?要不您先行一步,招呼了人走,我与春英绿芙自搭了马车往驿馆去就是。”

莫名的,她便认定江阴侯世子,比幼安更是难缠。她只顾想着躲了麻烦,避得远远儿的,却不想被他恍若无人,牵了往台阶下去。

“驿馆已不合适,当另寻去处。”

她偏头打量,但见他眸色沉凝,顺眼瞧过去,却发现他看的并非是郡主,而是那款步摇扇,****不羁之人。

想一想,在燕京这地头,真要宿在驿馆,随便来个人登门拜访,她都推搪不去。他说要另给她安顿去处,她眸子扫过岸边同样出挑的男女,立时感激他考量周详。乖乖便应了。

她行得小心翼翼,拎着裙摆,一步步下了台阶。及至到了底层甲板上,她望着他伟岸的身影,跟着也挺直了背脊。

她自来不喜纷扰,而非怯懦。有他牵了她手,领她踏上燕京这地界,如同上了岸,脚踏实地,她心里也跟着落了地。

再几步便能跨上舢板,郡主明艳的面庞,含笑的眼角,还有那微微仰起的下颚,在她眼中越渐清晰。

她忽而便懂了,他执意牵了她手,不许她避让,迫她到风口浪尖,便是要叫她昂首挺胸,无有畏惧。

顾氏给了对面那女子名正言顺,他此刻给她的,唯有无声的鼓励,以及,他未说出口的——堂堂正正。

第153章 八仙过海

上了岸,离得越近,越惊艳于眼前女子娴静的美态。叫她无端想起“松生空谷,月射寒江”的词儿来。在她见过的女子当中,唯独三姑娘姜芝,娇娇弱弱,未语先羞,说不尽的惹人怜爱,或可与郡主比个高下。

七姑娘胸怀尚可,于郡主姿容之美,坦荡着,暗地里赞叹不休。要说没有羡慕,那是骗人。可对着姜芝久了,早知道有些事情如何也盼不来,索性大方些,全做了赏心悦目。

殊不知,在她惊叹时候,幼安于她,亦是震惊莫名。

此时幼安只觉世事荒诞。来之前,她亦问过贺帧:可是那女子容色出类拔萃,或是气韵天成,卓约多姿,叫人一见难忘?

彼时贺帧如何回她?不过一瞬怔然过后,端着酒盏,沉吟半晌,摇了摇头,只叫她亲自看过便知。

如今真见了人,离她所想,真是差得不可以道理计!

这姜七姑娘,分明还是个未及笄的少女!身量矮她半个头,左右看来,不过算得娇俏秀丽,一丝一毫,瞅不出世家女子该有的骄矜傲然,通身拢着小门小户的温婉羞怯。

照理说,她该歇了忌惮的心思,一直搁心头的大石,也该落了地。不过一个毛都没长齐的丫头片子,非是她幼安自恃貌美,目中无人。而是但凡见过她两人的,只要不是瞎了眼,这么明目昭昭,天壤之别。谁还能将两人摆一处,相提并论,做了比对不成?这不明着招人笑话么?

可这会儿除了讶然,不可置信。幼安心底隐隐生出股淡淡的屈辱来。仰仗她如斯品貌,京里多少人趋之若鹜。能与她幼安争夺夫郎宠爱,如何也轮不到如眼前人这般,庸碌寻常的女子。

今儿个她大张旗鼓,带了人过来,除了铁了心,要亲见姜家姑娘一面。顺带的,还叫她看得明白,顾衍于这小丫头,怕是还真就放在了心上。绝非随意领了人回来,与家中怄气,扫王府与国公府两家颜面。

这还是她头一回,见他允了女子近身。下舢板时候,狭长的木板,吱呀吱呀颤颤巍巍,他恍若无人,抬手扶了她安安稳稳落了地。

如今到了她跟前,眼前两人并肩站着,亲密得异常扎眼。她目光往下,瞥一眼两人紧贴着,彼此掩映的袖袍。他墨色金边儿,御制丝帛的缎子,衬着她鹅黄素雅的轻纱,刚中带柔,竟异常登对的。

赶忙调转开视线,幼安压下层层叠叠的心酸,兀自抬起下巴,望着令她朝思暮想,牵肠挂肚的男人,只觉许久不见,他形容更是英伟。

“世子哥哥。”一声呼喊,简简单单四字儿而已,饱含了多少爱重凄楚。

先前他身旁无别的女子,对她不怎的上心时候,她只觉难过,惶恐着,怕一日更比一日陷得深了,到头来,空负一腔情意。

而今,她得偿所愿,无比欣喜着能与他定下亲事。只好事多磨,他身旁竟另有他人。如此反倒激起了她的傲气,尤其,这姜家七姑娘,左右打量,当真哪点儿也及不上她!这叫她如何甘心?!

幼安抬步上前,纤腰楚楚,婷婷袅袅。心里越不痛快,越是笑得明艳。

“世子哥哥离京快小半载,好容易得了您回京的信儿,夫人打昨儿晚上起,便有些盼得等不及了。体谅幼安心里无时不记挂着您,便允了我无礼之请,这才能到渡口亲迎您家去。夫人只说,若是今儿个洗尘宴上不见您身影,自家人,多等会儿子无妨。”

三言两语,便显露出国公夫人待这未进门的世子妃,实是亲厚。七姑娘安静听着,只觉这下马威来得真是时候。

从头至尾,郡主未就她身份提过一星半点儿,好似她就是个透明人,有她无她,全无干系。

春英立在姑娘身后,只觉郡主倨傲,京里盛传的美名,未必作得了准。方才姑娘客气对来人施了礼,郡主身旁侯府世子还含笑点了头呢,只郡主不过淡淡扫一眼,立时便盯在姑娘身旁世子爷身上,目不转睛。女儿家这样端看男子,也不怕羞臊。

春英这是一心一意心疼她家姑娘,实在偏心。幼安这副情态看在旁人眼中,却是对顾大人痴心一片,欣喜之下,颇有些失魂落魄,情不自禁。

贺帧心下黯然,打着分心的念头,索性端看起顾衍身旁,由始至终温婉含笑,目光清亮的女子。这般细细一打量,方才惊觉,这姜家七姑娘比初见那会儿,出落得更水灵剔透了。

这也算是个美人儿,只年岁尚轻,少了风情。与幼安不同,幼安之美,张扬到分毫毕现,咄咄逼人。而她更懂得藏拙,有种静谧含蓄的美态。乍一看,七姑娘远非是绝色,只相看久了,才发觉她温吞底下,脉脉流转着,遮掩的光彩来。

贺帧不觉便眯了眼。总觉此次再见她,与上回多有不同。倒是哪处起了变化?

察觉对面那人一瞬不离瞅着她瞧,七姑娘不动声色。正巧岸上起了风,湿湿黏黏,带着腥腥的水草味儿。她抬手挽起被风拂乱的鬓发,不着痕迹,微微偏转过面庞。

比起郡主柔中带刚,不言而喻的冷眼,这位欣赏中夹杂探究的打量,更叫她难以招架。

“身子乏了?”

她正装模作样,挽了发丝,抻一抻衣袂,便听身旁这人莫名其妙,有此一问。

习惯便仰头看他,眸子里满是疑惑。一大清早,她刚起身就能乏了?身子比三姑娘还不如么?

刚上他幽暗的眸子,她心头咯登一跳。眨一眨眼,还真没瞧错。这人神情端方,不似说笑。朗朗面庞上,就差写着:莫要多嘴,乖乖听话。

她觉着自个儿真是机灵,他眸子里幽光闪一闪,她立马能领会他带着些诱哄,却不容她违背的心思来。

于是厚着脸皮,从善如流,学他睁眼说瞎话。“许是昨夜老惦记着进京,没睡踏实。如今有些困觉。”

七姑娘给自个儿寻了个小鼻子小脸,上不得台面的由头。直叫幼安更是腻味儿。只贺帧瞧着她,轻佻着,笑得意味深长。

原是如此。她今日不同,却是多了分胆气!之前唯唯诺诺,换了如今,堂而皇之,乖巧依顺。之于缘由…,不作他想。

“七姑娘若是乏了,何不让在下送了姑娘往驿馆安顿?想来世恒当与郡主家去,家宴要紧,叫国公夫人久等,多有不妥。想来姑娘该是记得在下。庙里那日,事出突然,没来得急与姑娘道别。如今姑娘到了燕京,在下自当尽地主之谊,好好款待姑娘才是。”

岸边儿柳絮簌簌飘落,打着旋儿,在橙黄的光影里,忽隐忽现。

听他一席话,前后思量思量,七姑娘状似盛情难却,为难着,没好意思一口回绝,尚在考量。实则平和的眸子深处,藏了奕奕流光,仿若拨云见日了,窥见了什么了不得的秘密。

之于这人要拐了她去驿馆,还需问过身旁冷了脸,到如今还勾着她指头的顾大人才好。

第154章 魔高一丈

“如何,可有了信儿?”从正门进了国公府,换乘软轿。世子已去了前头,向国公爷问安。这会儿幼安一行,却是径直向内宅里去。

今日家宴,无干之人自是进不了门。她也不过占了准世子妃这名份,堪堪列席罢了。

渡口上,世子特意命周准送了那女子主仆三人,乘肩舆离去。同行的,还有姜家五姑娘。那人她也见过,只觉与小的那个相比,瞧起来心眼儿更多些,谨小慎微的样子,是个不愿轻易出头的,很是懂得审时度势。

贺帧本欲随行,却被顾衍附耳两句,无奈唏嘘着,即刻进了宫。好在请了世子回府,虽猜不透他欲如何安置那女子,到底是不虚此行。

听主子问起,连翘哪里不知,郡主一路都惦记着姜家姑娘的落脚地儿。黯然摇一摇头,掂量着此刻还在顾氏宅子里,日后郡主嫁进门,看的可是国公夫人的脸色。要是给人落下个心机深沉,眼里揉不得沙,善妒的坏印象,总归是不美。忌惮着,怕说得太明白,被不知藏在哪处的耳报神听了去。于是上前几步,遮遮掩掩竖起手掌,比划了个截断的手势。

幼安早料到事情怕是不会顺遂。虽然失望,也晓得适可而止的道理。琢磨着,半路拦下她手下侍人的,多半便是周准统领的御刑监探子。

“往哪条道去的,总不致也答不上来?”离渡口不远,便是岔路口。向左通往行宫,右边儿连着顾氏名下好几处庄子。中间直直一条道儿,却是唯一进京的官道。

幼安最膈应,便是那女子被世子安置在庄子上,或是借太子之名,藏了在行宫之中。

见主子不悦,连翘赶忙向右边儿比划比划,果然见得郡主本就不快的神色,立时更冷艳几分。

庄子么…幼安垂眸沉吟,这倒是不好办了。若然直冲冲道与国公夫人知晓,世子在庄子上藏了个女子,未免显得她沉不住气,气量狭小。

这事儿,还得另想个法子,探个明白。

被认定待庄子上的七姑娘,这会儿正瞠目结舌,透过靛蓝的垂帘缝隙,忐忑瞧着外头不时上前与周大人见礼,或是佩刀,或是捧着文书,行色匆匆的官府中人。

时机不对,她没敢贸然出声。脑子里只反反覆覆就一个念头:那人,竟如此胆大妄为,倒是将她扔哪儿了?!

一旁跪坐的春英绿芙见姑娘面色凝重,两人相顾看一眼,心里也没了底。世子爷竟半道被郡主给截了去,不怕姑娘又闹了别扭?

春英心里有些忧心。自古男人哪个不好美色的?如郡主那般美人儿,便是世子如今心里有姑娘,瞧不上眼。可往后谁又说得清?她家姑娘,真有那本事,能争得过郡主的容貌家世?

国公府前院,父子俩自年节闹得不欢而散,还是头一次碰面。顾衍将近月里手上处置族中事务提了提,挑了要紧的说。赵国公虽对这嫡子心思颇为复杂,却不得不感概,他这儿子,如今连他也捉摸不透。不愧顾氏族中之人,泰半对他俯首帖耳。

正事言毕,话头便牵扯到至今拖延未决的婚事上头。

“太史令卜算,吉日拟定昭和七年,癸丑十月初四。辰时三刻迎亲,巳时一到,即刻拜堂。你可还有话说?”

赵国公自上一代老国公手中袭了爵位,一路扶摇直上,官拜正一品御史大夫,统领监察百官之职,官威尤重,便是在国公府上,从来都是高冠朝服,威严可畏。

顾衍抚膝端坐下首,异常平和与书案之后,目色炯炯气势威仪之人对视。不难看出,有此一问,不过是敲打与他提个醒。答不答应,顾氏自有定论,轮不到他这做晚辈的置喙。

眸色一成不变,挑一挑眉,撩袍子缓缓起身,说不尽的雍容华贵。拱手一礼,宽大的袖袍垂到膝盖底下,整幅宽袖锦缎,绲了金边儿蔓枝草的纹样,灼灼其华。他自平举的手臂后抬头,目中古井无波。

“癸丑十月初四,大善。此事但凭父亲大人做主,顾衍无有不从。”

赵国公眼中闪过丝讶然,凝眉看他,只觉他应得太是轻巧,恐防有诈。他若肯如此听教,怎会干出之前数不尽的荒唐事来。

到底是父子,彼此都了然,这桩婚事,横竖不过一场博弈。顾衍看出案后之人眼中惊疑,豁然一拂袖,洒然向书房外行去。

“父亲大人莫非疑心顾衍悔婚不成?此等愚不可及之事,贻笑大方尔。”说罢轻笑着跨出门去。

眼看他束了玉冠,轩昂英挺,消失在门外,赵国公眯了眯眼,从案上翻开王府送至,由太史令卜算的文书。只见其上分做两行,各书一吉日。方才他提及,不过是挑了个临近的,防着他违命不从,打着各退一步的盘算,那昭和八年三月的吉日,也是极好。

静默许久,终是下了决断。任凭他这儿子智计谋算,层出不穷。事已至此,何不派人散播了消息。人无信不立。待得举世皆知,还怕他出尔反尔,自毁前程?

傍晚掌灯时分,主殿之内灯火通明。既是家宴,形容便随意许多。顾衍一身苍色直裰,腰间只配了方暖玉。身后跟了位身形消瘦,意态儒雅的文士。与时人多喜束冠不同,这文士简单扎了方葛巾,眉眼有些阴鸷。高颧骨,下颚续了须,三三两两,既细却柔,十分稀疏。

这人原是太子心腹之人,谋士毕庄。因着周太子于顾大人颇为看重,便令毕庄全权辅佐,手握太子谕令,行事上务必与顾大人些许便宜。

只如此说法,究竟如何,明眼人心里自有一杆秤。鉴于这位世子爷太过惊世骇俗,不惜背上骂名,也要“弃暗投明”,改投周太子麾下。前车之鉴,岂能没个提防?

于是这行个便宜的太子谕令,便如同那双刃剑,时时刻刻悬在顾大人头上,亮蹭蹭泛着寒光。若然顾大人起了二心,毕庄先斩后奏,也算一功。

只这会儿家宴领了个外人进殿,尤其还是太子一系,方才还热热闹闹的场面,顾大人甫一入席,四下已是诡异寂静下来。

顾衍瞥一眼空无一人的高台,眼梢瞄见幼安莫名尴尬的神色,接过侍从递到手中的青花瓷茶盏,不疾不徐,泰然品茶。

送了小丫头去廷尉衙门,那地方清静,旁人无胆来犯,想来她该是欢喜。凭顾氏耳目,晚些时候自会得了消息。眼见又是一出风波,整好,毕庄此人,此时不用,更待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