纱帐里景致很是香艳。她白生生的身子拢在他身下,他埋首她胸前,系带松散,里衣勉强还未向两侧滑落开,反倒显出些风流意态。

“不许。”胸口湿哒哒,她总算回了神。

他是习武之人,耳聪目明。这会儿却装聋作哑,只做了不知。含了令他垂涎的宝贝,越发沉溺得厉害。

他眼前白茫茫一片,美得炫目。一头吸咄,一头揉捏。三两下便叫她丢了魂儿,渐渐的,她挺着腰肢,觉出了他待她的好,反倒又主动往前凑。

要命了…

他闭眼,一手摸下去,放了憋得发疼的顾二爷出来。就着她这坛好酒,酒色,酒色,终是忍不住,当她跟前,做弄起来。

他手下动得激越,不会儿,脸上便起了情潮。在她眉梢眼角,颈脖锁骨,接着往下,放肆亲吻。

“呜呜——”她如小兽般呜鸣,受不住他如此热烈的疼爱,眼里沁出闪闪泪光。

他身下挺动,手臂起伏,连并寝榻微微震颤,她无一不了然于心。羞意从脚趾头窜起,激起一阵接着一阵,无休止的酥麻。

他喉头翻滚,伏在她身上,干着荒唐事儿。之前每月也会有三五天,想她得紧。清早起身,收拾过污了的亵裤,他并不觉羞愧。

只如今,看她软软戚戚的喘,他薄唇紧抿着,手下力道再重三分。

忽而,他侧躺下去,一般将她背对着他,揽在身前。

他灼热的手掌朝她腿根儿探去,指尖抚上去,他面上露了讶然。小丫头这般敏感,经不得碰触。他已是收敛,不妨她已然动了情。

“媛儿身子如此妖媚。”又唤了腔调,于她,他是不吝彰显宠爱的。

他一指捻在花心,折腾得她虾米似的拱着身子,弯曲的背脊,整好嵌在他怀里。只叫他记起句艳诗来。

“无力慵移腕,多娇爱敛躬。”一语道破她此时情态,慵无力,爱娇迎。

不能强要她,却不妨碍他将她爱抚个遍。她哪里受得住他这般抚弄。她还是个雏儿,他手指频频侵袭,加之他在她身后,不加掩饰,闷声低喘。半晌,她咬着唇,哀哀扬起脑袋。令羞耻无比却是,刚换洗的绸裤,已湿了一片儿。

竟是天生媚骨。他眼里有惊人的幽芒,恨不能吞吃她入腹。这般淡雅的性情,身子却如此招人。他心头火热,悸动上了脸,狠狠揉着她,放浪形骸。

蓦地,他背脊一僵,翻身压在她身上,在她朦胧的泪眼里,深深埋进她颈窝。激烈震动几下,许久不动。

这场情事,虽未能尽兴,却使得他自她身上,得了莫可名状的畅快抚慰。

他平复片刻,再抬头,眼里已是恢复了大半清明。观她紧闭着眼,睫毛可怜兮兮频频颤动,泄露了她心里慌乱。

他眉头微动,猜想是刚才一番孟浪,吓坏了她。

贪婪看她片刻,他敛目,替她打理好兜衣。只她身下绸裤,怕是需得再行换过。起身就这般衣襟大敞,趿了软履,大大方方离了内室。

她无比尴尬,原来这就是他提及的旁的法子。还不如直截了当,给个痛快。

底裤黏黏的,有股淡淡的麝香味儿。最末那几下,他顶在她那处,他是得了爽快,却苦了她,腰身那一截儿,湿了好大一块儿。

帐子里气味散得慢。她抽抽鼻子,小脸酡红。这般不雅的味儿,她好似并不讨厌。想起他方才伏在她身上,一声压过一声的闷哼,那般情动。她抬手捂了眼睛,不可否认,即便这跟他往昔沉稳,全然不同样,可这个男人的气息行径,依旧令她怦然心动。

第183章 她不知道的事

“征和十三年,蒲县更名岳川,划归司州辖下。□再两年,民生渐丰,扩制,晋郡城。《列州志》第四卷,可供考证。”

他手指点在她抄写的疑难处,耐心与她解答。连带何处得来依凭,也一并告知。

接触越多,越惊叹不迭,惊异于他非等闲的博闻强识。这人记性了得,但凡她请教,他俱是无需多想,对答如流。全然用不上翻书查看。

他抬头,看着她默然不语,静等她记下。

她脑袋啄米似的,嗯嗯应两声,急着在自个儿备着的小册上,一笔笔记下。一边儿写字,一边儿分心旁顾。

昨晚一场折腾,她倦极。一点儿不想动弹,便蒙着眼,索性由他替她擦洗,换了干净衣裳。之后她只记得,她窝在一个暖暖的怀抱里,迷迷糊糊入了梦。

今早醒来,她混沌的脑子像被梳理过一遍。那些个令人面红耳赤的画面,一帧帧回放着。事后回想,竟比昨晚,更添几分尴尬。

他卯时进宫早朝,未曾惊动她。一觉醒来已是辰时,她赶忙起身,只见当中朱漆圆桌上,十分打眼,用玉纸镇压着一纸素笺,是他的手书。

她读过之后,小心翼翼将字条收进荷包,按照他嘱咐,试探着,朝门外唤了声“仲庆”。廊下立时有人回应。那名唤“仲庆”的侍人,还是个八九岁的童子。一身缁布衣,梳了垂髻。年岁虽小,手脚却麻利。

替她打了热水,又端了饭食。好似有些怕生,对她很是恭敬。

春英绿芙不在跟前,换了他替她打点一切。她在屋里胡乱翻了会儿子书,提前小半刻钟,到府衙前堂里,一一见过了诸位大人。

那位廷尉史徐大人,很是热心,主动替她引荐了众人。她的司职昨日已派下来,大伙儿心知肚明,这位初来的姜女官,品阶虽不高,堪堪入了五品,可却是顾大人钦点的从史。有这层身份在,不看僧面还看佛面的。

打过招呼,她便很是自觉,并不多加打扰。退去了后堂,接着翻看昨日剩下的文书。

直到巳时,穿堂底下传来些声响,声气儿有些陌生,像是在回禀差事。她赶忙撂了笔,抻一抻襦裙,起身规规矩矩,立在书案前。

隔着道竹帘,他与那人在门廊交代半晌,这才摒退了人,独自进来。他甫一进屋,她便握紧了小手。一宿过去,再见他,两人之间,隐隐约约已有了丝不同。

大白日里,他分明是一身笔挺的朝服,那样英伟,一身官威。可她脑子里还徘徊着他赤裸着胸膛,浑身都在震颤的动容。连带…最末那一声,令她羞得大气儿都不敢喘的闷哼。

心里有如乱麻,鬼使神差的,她拱手与他见礼,唤了声自个儿也没想到的“大人”。

话才出口,她便悔了。垂首侍立着,恨不能将方才那句泄了老底,表了她心头有鬼的“大人”,嚼碎了吞回肚子去。

欲盖弥彰,真是不打自招。本就难为情,再加上她神来一笔,他微愕,深深看她一眼,终是顺着她,叫了起。

“饭食可用得合口?”女官服尚未送至,她一身湖蓝的轻纱襦裙,头上只别了根玛瑙簪子,很是清丽。

初夏,朝服虽用的是上好锦缎,束了领口,到底不舒爽。此处只他两人,他便信手解了盘扣,松一松襟口,目光由始至终,落在她身上。

她的那些个手足无措,他岂会不明白?也不揭破,次数多了,总能够习惯。

她耳朵里明明听着他问话,可眼睛却管不住,偷偷瞄他解了襟口后,显露出凸起的喉结。

昨儿个夜里,汗水顺着他下颚,划过他性感的喉头,一滴滴挥洒在她身上。带了他的气息,烫得她浑身哆嗦。

她不清楚,是不是但凡情投意合的男女,有了最亲密的接触,都会如她这般,处处都觉得不寻常,就好似从前没留意的,这会儿再看,轻易便牵扯出遐想。

“很合胃口。尤其是醋酱黄瓜,酸脆爽口,十分消暑。”

听她乖乖用了饭,他便省了心,自去内室换下皂靴,如此炎热的天,软履穿起来更称心些。

他进屋再出来,她便一直侯着。眼尖的瞅见他换了朝靴,不由便记起,她好似从未给他制过鞋袜。

在家时候,每逢姜昱生辰,她都献宝似的,奉上一针一线缝制的贺仪。二哥哥嘴上挑剔,伸手却不慢。分明喜欢得紧,偏就端架子,夸她一句“知孝敬,规矩好”。

她在琢磨,偷偷掰指头盘算,自相识以来,好似他赠了她许多物件。吃穿用度,从未短了她,样样儿精致,比府上太太给备的,还有讲究。

反倒是她,除了好些年前,给他缝了个避虫蚁的艾草香囊,再没有表示过…

又在走神。他睨她一眼,自顾落了座。公事在昨晚已处置得七七八八,倒是顾氏那头,公孙送来的消息尚未过目。

只这事儿不急,正好得空,他更在意,还是她刚接手差事,能否适应得过来。

“公事上可遇了难处?”

他这么一提,她走岔了的思绪,本能的,立马往正道上奔。就好比前世进了写字楼,不过隔着一道旋转门,她是天差地别,两个模样。

“是有些看不明白的地儿。原想寻了您方便时候,再来向您讨教。”

“且拿过来看看。”他招她近前,看她提起正事,眸子立时亮起来。这脾气,刚才的不自在,转眼就抛到了脑后。

也就她这般,心宽也有心宽的好处。

他见多了女子扭捏,不知收敛。只觉腻味儿。她虽亦不能免俗,偶尔使小性子,他也跟着头疼。好在小丫头娇是娇,办起正事儿来,骨子里透着股利落,颇为令他赞赏。

“这会儿?”她不敢怠慢,捧着一摞公文,从做笔记的小册子里,抽出两张笺纸。娟秀的小篆密布其上。一条条罗列分明。具体这些个陈年旧案出自哪一卷,也做了标记。

他细看过,一眼便知她是用了心。

命她坐到身旁,他眼底有柔色,和煦与她指点。她乖乖巧巧,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不时吱应两声,抬头看他,眼里满是仰慕。

他支肘,微微侧身对着她。于她全神贯注埋首书案之际,手臂顺着圈椅绕到她身后,指尖捻一缕,她随意束了发带,拢在肩后的青丝。举止至亲至柔,而她全无所察。

第184章 与君同

晌午过后,尚衣局总算来了人。

七姑娘塞了跑腿儿的小太监几个铜板儿,欣欣然,回屋里赏看自个儿的女官行头。虽只赶着做了入夏的衣衫,襦衣、纱裙、宫绦,假髻,却是一个不少。还有整一套头面,朱钗步摇,俱是端庄式样。

新衣裳,姑娘家总是稀罕。她一样样挑出来,看得津津有味。正儿八经换了朝服,这才算是正了名儿。不像如今,随意一身衣裙,前后堂里来往穿梭,不知晓的,还以为是顾大人跟前,指来伺候的婢子。

女官服有两套,一模一样的花色。每季都有两身儿,到了明年,又再换过。她也暗自咂舌,光是前朝后宫,从妃嫔到底下当差的,虽则份例有不同,每年一身新衣总是有派到手上。这也就难怪了,穷人家的孩子,养活不了,便往宫里送。即便去了命根子,断子绝孙,也好过在外头皮包骨头,饿得仿佛随时都能咽了气。

这么大一笔开支,听说去岁收成又减了几厘,一年不如一年。朝廷也不知哪儿克扣来的进项,先紧了奢靡的花销。

家国大事,她也就哀叹的份儿。埋头挑出来一身儿,她端起托盘,正欲迈步,却忽而顿住了脚。

此处是后堂,更衣却是不便。难道,要往内院去?可她那间主屋,门上还挂了锁。昨儿个自她进内院,他便没让她离了他半步。

于是抿嘴儿回身看他,她眼里的为难,这样明显,他总不能罔顾,装作不见。

“吩咐仲庆,他自会替你办妥。”

她带着些欢喜,温声细语应一声,转身出了门。

她离去不久,周准来见。

进屋见得多添了张书案,桃花眼闪过几丝了然,极快收敛了神色,回禀正事。

“司礼监那头,已是处置干净。另有一事,据探子来报,自上任廷尉右监郭淮告老还乡,太子属意接任之人,八成会落到江阴侯世子头上。此前那位曾亲自请命,只碍于手上差事一时半会儿寻不到得力之人接手,故才拖延至今。再两日贺大人回京,此番,恐会旧事重提。”

周准也纳闷儿,廷尉衙门何时这般吃香?世子已揽了大半权势,那位来得迟,早失了先机,所为何来?

案后之人蹙了蹙眉,很快便淡了去。屈指敲在膝头,微微向后靠去,眸色沉了沉。

麓山一别,随着他顽症尽去,有些事已记不大清。只模糊留下个印象,真要计较,说不出门道。

只唯独印象深刻,她与他,是同样的人。这念想烙印太深,扎根在脑海里,“同样”一说缘何而来,却无从查起。

彼时她万分忧心,深锁着眉头,似有不解,几次问他,是否整治后身子有不适。他不过稍作安抚,当年隐瞒之事,如今已忘得干净。

只一提及贺帧,不知为何,总有几分膈应。

可他到底不是常人。蛛丝马迹,也能窥得一二。瞧周准回话时候,频频留意他面色,已然上了心。

“如何?之前两年,可是有特别之事,与他相干,不得不防?”

周准颔首,世子爷的情形,跟前几个心腹,无人不知。只这事儿瞒得深,便是连府上至亲之人,也未有察觉。

“倒是与大事不相干。下官也只记得一事。那会儿,您好似不喜七姑娘,与江阴侯府走得太近。便是连七姑娘与殷家小姐交好,最初您亦是不乐见的。”

听了这话,安坐那人,不由微眯了眼。独独告诫她远离侯府?他眼中现了沉凝。

屋里静得吓人。他自知,当年绝不会无的放矢,想得深,目光落在她尚未挪回去,还安置在他身旁的圈椅,不由便出了神。

她不知屋里情形,换了衣裳,铜镜里照一照,很是满意,便兴冲冲想让他也瞧一瞧。私心里想听他赞一句“好看”。那人轻易不夸人,更从没有夸奖过她容貌如何。

幼安美得她都觉得惊艳,心里,总归还是有几分在意。

打了帘子,一眼瞅见周大人侧影,许是行伍之人,标杆儿似的立着,好好儿的面容,生生被他一身肃杀,冻得叫人不敢亲近。

她进退两难,习惯了在他跟前不拘小节,骤然闯进去,笑意僵在脸上。性子使然,权衡过后,当先便要往身后退。

他抬眸,漫不经心,了她一眼。就这么轻飘飘一瞥,便如同施了那定身咒。她抬起的脚后跟儿赶紧缩回来,讪笑着,挪着步子往屋里蹭。失礼于人,面浅有些挂不住。

正待行礼,却见那人拂袖挥退了周准,片刻不到,屋里又只剩她两人。

没了外人,她渐渐近前,挺直了腰板儿。双手垂在腿边,大大方方任他打量。俏生生,微微含着下巴,瞬时便灼了他眼。

他见过她诸多打扮,喜怒嗔痴,无所不包。只亲见了她一身女官锦袍,仍旧止不住眼前一亮。

她娇软的身子,裹在如此庄重肃穆的朝服里,坦领襦衣,抹衣恰露了一截儿秀丽的锁骨。多一分流于媚俗,少一分又凸显不出她精致的骨架子。酱紫的纱裙衬得她肤白若雪,明眸善睐。眉宇间有灵气,温婉不失端方。

他起身,漫步过去,半步开外,方才止步。

远观已觉气质有变,多了大气,端庄不容冒犯。凑近了,他抬手扶了步摇,指节撩起流其上流苏,眸子自上而下,端看她,耐性十足。

她以为他瞧过了人,总会客套一句。夸她“好看”“合身”都成。却没想到,他会这般上前来,丁点儿不顾忌,放肆打量。尤其他目光直白,透着股隐隐的厚重。

他眼神儿挪得慢,她便立在当中,有些束手束脚。

许久,他替她正一正发钗,手掌轻轻搭在她肩上,很是自然,带了她入怀。她小手撑在他胸前,到底是后堂,说不准何时就有人在外头请见。她留了余地,却未过分推拒。

只因他力道很柔,她觉着自个儿仿似能从中,体会到他待她的用心。

他目色平和,微微有些深远,眼里有她不懂的神色。大手就势覆在她手背上,温暖而干燥,给她的感觉,就譬如他这人,不凶她时候,很是包容。

他垂了眼睑,但见她女官袍服,绲边的金丝云纹上,恰到好处,衬了他胸前团蟒,不偏不倚。

龙兴云属,风云际会。是个好兆头。

从最初决心留她在身旁,他便知晓,今后会无可避免拖累了她。可他私心太重,摒弃不得。一心庇护她,更盼她日后长成,秉持莫大的勇气,于他在风口浪尖博浪之际,不离不弃,他便心安。

如今她已朝着他期许的方向,迈出一大步。他心头甚慰。

便这么拥着她,于静默当中,环绕着一股难得的默契。

他心思太深,她想不明白。可他此刻沉默,她仿若有所觉,便依顺靠在他肩头,同他一道,静看西窗外,满目晴空如洗。

第185章 话不投机半句多

“姜女官,府衙外有人找。□许是有些个来头,看排场不小。”

这几日,衙门里她也算处得熟络。前堂一姓陈的曹史,顺道给她捎了个口信儿。七姑娘讲礼谢过,暗自疑惑,不知何人,竟指名道姓,寻到衙门里来。

燕京这地方,她可谓人生地不熟。莫非,是同届与她交好那几人,殷宓或是冉青?

她琢磨着,脚下却是不慢。越过中庭,一眼瞅见大门外,朱红抱柱旁,露出个探头探脑的身影。是个女子,做婢子打扮。

因着府衙外尚有佩刀的官差,那人行止间透了丝怯懦。

她迎上前,只觉这人瞧着面善,好似在哪里见过,一时又记不起来。离得近了,才发现这婢子身后石台底下,靠右手边儿,离正门几丈远处,还停着顶妆扮考究的软轿。一眼便知,此间主人非富即贵。

那轿辇停在檐下庇荫处。槛窗旁挂了珠帘,顶上四角垂了明黄流苏。风拂过,珠链嘈嘈切切,砸出些脆响。软纱质地的流苏,也跟着飘飘淼淼荡漾着,柔美雅致,有暗香轻送。

轿旁还立着两名颇为体面的婢子,她目光落在右手提食盒那人身上,眸光不禁一滞。

如何也没想到,来人竟会是她。

举目张望那丫头,见她跨出门,登登瞪往回跑,原只是个打前哨的。真正出面儿的,还是那日她在渡口,有过一面之缘,郡主跟前的贴身婢子。

“姜女官安好。上回在渡口,与女官大人您是见过的,不知大人是否还记得?”对方很客气,脸上堆着和气的笑。足见规矩学得好,比她跟前绿芙那丫头,不知强了几何。

伸手不打笑脸人。她请了人边儿上走几步,到底是私事儿,需得避嫌。当着门外值守的官差,说话不方便。

站定了,七姑娘瞥一眼远处那轿子,不动声色,静等她道明来意。

“此番前来,却是有事儿需得劳烦女官大人。听说您新晋了顾大人跟前,颇得信赖的从史一职。您也知道,但凡女子,办事儿总比爷们儿多一分细心。”

连翘一头说话,一头暗地里察言观色。

只觉这位姜女官,着了官袍,当真是不一样。多了三分气派,周身沉静没怎的变样,或是待生人本就不喜多话,面上看着是客套,只底下却透着层不欲深交的疏离。

连翘说着,微微提了提食盒,向她跟前递过来。“这是国公夫人心疼世子爷整日里忙于政事,抽空家去都难。唯恐亏了世子爷身子,特意给备的滋补汤。文火熬了许久,又添了几味养生的温补药材。恰好的,郡主今日上香回来,半道到国公府小坐了片刻。离去之时,国公夫人嘱咐我家郡主,若然顺路,便给世子爷一道送来。您看…”

话说到这份儿上,她岂有推搪的道理。七姑娘敛目,笑着接过食盒。

这人很会说话,话里话外的意思,一个也没落下。世子不归家,便请了未过门的准世子妃走这一趟。也不知是国公夫人的意思,还是幼安自个儿拿的主意。

若是前者,便是明明白白表了态,只为叫她识相些,幼安有国公府撑腰,还轮不到她在外面兴风作浪,狐狸精似的缠了人邀宠。若真是这般,他顾氏中人,怕是将她当了他养在外面的相好,此番前来,敲打事小,告诫是真。

可若是幼安自作主张…七姑娘拎着食盒,并不欲在此多待。

“你家主子托付之事,我已记下。若然没旁的事,衙门里事忙,这便要回了。”那人坐在轿子里,自始至终不肯露面。端架子也罢,当真不乐见她,她也能够体谅。她两人本就处在对立面儿上,她也懒得过去讨这个嫌。那人既挑了他进宫不在的当口登门,只她与她两个,碰面也是难堪。

“连翘。”突兀的,轿里传出声叫唤。声若黄莺,很是动听。

正与她说话,唤作连翘的婢子,用眼神告了个罪,赶忙回身过去。半弓着身子,放低些,正好凑近槛窗旁。俯首帖耳的模样,异常恭敬。

她正欲告辞,便被人干巴巴凉在一旁。七姑娘眸子闪一闪,那人是否刻意为之,追究起来也是自讨没趣儿。索性别过脸,瞅着官衙正门外,一对儿面相狰狞的石狮子,悠悠看得入神。

半晌后,连翘折身,手上捧了个荷包。

“我家主子一番心意,还望女官大人,莫要推拒。”却是不等她发话,迳直塞了到她空着的手心。

她一怔,手下能约莫感觉出,荷包里鼓鼓囊囊,硬邦邦,像是银子?这意思,是将她做了奴才,主子宽和,打赏她么?

连翘福一福,抬步拾阶而下。竟抢在她前头,告辞离去。

这主仆俩…七姑娘咋舌。抬手颠一颠毛绒面料缝制的荷包,稍一作想,拎着食盒,施施然这转身回去。

“你观她如何?”长街上,这个点儿,路人不多。幼安美艳的面庞上,寡淡如水,辨不出喜怒。

姜家那祸根子一现身,她便避在珠帘后,仔仔细细,恨不能在她身上看出几个窟窿。那女人样貌不及她远甚,一身酱紫的锦衣,顶多算得清秀。连翘与她说话,隔了几步,听得有些模糊。只她那腔调,她听着浑身腻味儿。跟王府上养着的扬州瘦马,颇有几分相似。令人生厌。

“奴婢觉着,是个稳重的。沉得住气,倒是有几分城府。”连翘想一想,如实回话。可心里还有几分担忧。“主子,您今日这般过来,叫世子爷知晓,怕是大不妥当。姜女官是何等样貌,之前您不也亲眼瞧过,何苦又再叫她出来。”

何苦叫她出来?幼安两手搁在膝上,不过是赌一口气!

他在外面养姘头,还不许她找上门儿不成?只她也晓得厉害,王府与国公府,容不下一个掂量不清份量,自打耳光的女人。她无非是借了由头,支使那人一回,赏了银子,羞辱她,出口恶气。

亲见了那女人一身朝服,端庄秀丽,款款从府衙里步出。她浑身都着了火,心上仿佛压了个磨盘,碾得她一点儿一点儿,硬生生闷疼。

看着她一日比一日过得好,她只会越发难受,自个儿过的糟心日子,全是这女人一手造成。

“如今牢牢记住她小人得志的张狂模样,往后,才能在她狠狠摔跤子,跌得一嘴泥时候,作壁上观,冷眼奚落。每每回想,必当,万分痛快。”

第186章 人生难得,知足常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