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往往习惯将自己的苦难,与别人的光鲜做比对。失了平常心,结论自然也就跟着偏颇。

这也提醒她,在她与他这段感情当中,他虽是主动的那个,可她也该有个更积极的姿态。他的付出,绝对当得起她全心回报。

七姑娘从五姑娘身上得了启示,活学活用。等到离宫时登上马车,见再没旁人,便主动偎进他怀里,猫咪似的蹭蹭他胸膛。引来他挑眉低看,含笑揶揄。“何事使得卿卿这般粘人?”

她被他取笑得难为情,仍旧赖在他怀里,小手悄然爬上他侧腰,使坏拧一拧。

“唔。”他闷哼,手臂却稳稳托住她,展颜浅笑。如玉的面庞上,眉眼温和,眼里似有灼然的流光。她对他尽管放肆,他纵着她,乐意之至。

“明日贺帧将回府衙,手头事交代一番,便带阿瑗去京郊玩乐可好?”一早允诺她之事,因着诸多琐事,拖延至今。

她豁然抬眸,欣喜望着他。早对他信里多番提及的苍茫山光景,向往已久。

“这时候离京耍玩,可会误了您正经事?”她怕他惦记着对她的允诺,于她而言,自是他的事,更要紧些。

他俯身,亲吻她眉心,绵长而磨人。她不觉就闭上眼,舒服得哼哼两声,漏看了他眼底一瞬即逝的精明。

再无比此刻离京,更恰当的时机。

这迷糊丫头,显是没想到,除去他允诺她京郊之游,更允诺她,一月之期。

第二三六章 换了本世子,阿瑗管…

她以为不过是瞧瞧苍茫山的景致,一日来回足矣。可那人说难得得闲,连着几日帮贺帧一并揽下差事,那人既回府衙,自当叫他还了这笔人情债。

七姑娘暗忖,这人口称“连日操劳,身子骨疲乏”,可他还打算带着她,除了苍茫山,再往山脚下的别院儿里小住几日。也不嫌来来去去的颠簸,显见是寻了借口躲懒。

回了姜宅,她推他去隔壁屋梳洗。他抱臂,一堵墙似的,立在门廊下动也不动。手腕力道一带,轻轻松松揽了她肩头,“外头透口气,醒醒酒。”

喜宴之上,他不好拂了太子颜面,身处高位,自然有的是人逢迎巴结。她心疼看着他,静静作陪,声气儿有几丝飘忽。“记得两年前,您还不大爱吃酒。每次跟您一块儿,您惯来是饮茶。”

入仕为官,到底是不能全随了性子来。即便强横如他,也有变通的时候。谁说位高权重的男人就没有难处?他不过是站得比旁人高,一步步走到今天。他的辛苦,鲜少在她面前表露。

她倚着他臂膀,温声细语,柔声相劝,“实在推搪不过,吃酒前您喂两筷子饭食,好歹垫垫肚子。”

他拥着她,即便沉默时候居多,跟她一处,总透着股自然的融洽。她的体贴,他轻声应下,手掌替她压住披风的领口,怕冷风灌进来,她身子弱,经不起风寒。

院子里伺候的人,个个都有眼色,老早避开去,就怕扰了世子爷与七姑娘亲热。只阿狸,胖嘟嘟的身子从庑房里窜出来,大摇大摆腻在他脚下,粘乎得厉害。

自来都是他一回府,稍微闹出点儿动静,阿狸便狗腿子似的,迎上来摇尾乞怜。七姑娘平日得了空,也喂阿狸小银鱼与虾米,却从不见它如此待见她。

昨日她逗弄阿狸的时候,发现阿狸似有发情的征兆。她于侍养宠物一道,实在不怎么精道。前世家里得别人送了几尾金鱼,不过是换水喂食这样的小事儿,到最后,她竟能耐得,个个儿养得翻了白肚皮。如今应付起阿狸的状况,她更是门外汉。

到底关乎那档子事儿,被阿狸缠着,在他两人脚下蹭来蹭去,七姑娘偎在他怀里,只觉尴尬。

他似瞧出她的尴尬,勾了勾嘴角,俯身凑到她耳畔,话里有话。“阿狸渴与猫交。”

他嗓音低哑似呢喃,隐约另有所指。唇边的热气直往她耳朵里钻,闹得她又痒又麻。

她用手肘向后拐一拐,羞恼嗔他一眼。这男人,外头如何正经,私底下背着人,总有那么几分使坏的兴致。

“夜里叫得厉害,有些个怕人。”她小手勾勾他袖口,冲他撒娇。虽没明着开口,却是无声央他,让他看着办。

阿狸的血统纯正,算得名种,随意给配种,委实有些糟蹋。可京里但凡名贵的猫咪,哪个不是养在大富大贵之家。燕京一地虽富庶,可寻常百姓家里,过日子尚且堪堪饱足,没哪家有那个闲钱去豢养猫宠。

虽说阿狸是个带把的,可遇上他这么个讲究人,想来他对阿狸,绝不会放任在外面随随便便胡来。

他退到她身后,一手揽在她腰间。下巴搁她颈窝里,与她一道,低头打量阿狸。两人举止亲密,似每一对寻常夫妻一般,相互间萦绕着浓浓的,过日子的气息。

“将它交给侍人照料,趁你我离京这段时日,给阿狸寻个正经的伴儿。它既已长成,每年兴许都会闹上一场。寻个干净体面的,也不致倒人胃口。”

就知他会挑三拣四,七姑娘点头应下,算是解决了一桩麻烦事儿。回头看他,她晶亮的眸子,带着狡黠的笑意。

“家宠尚且如此,可想而知,它的主子,定当十分自律。”他惯来洁身自好,她岂会不知。不过是借此调侃他,情人间的戏语。

他扣着她下巴,将她粉嫩的俏脸偏转向她,蜻蜓点水般,耐心细吻。“喂饱了,自然就自律。阿狸这档子事儿,阿瑗尚且要管。换了本世子渴求得慌,阿瑗管是不管?”他用湿热的舌挑弄她的感官,对着她,什么荤话都肆无忌惮。

她小脸酡红,习惯了被他亲吻的时候,闭上眼专心体会。管不管?她伸出胳膊,反搂住他脖子,异常大胆,无声回应:管,为何不管?放着这样的男人不要,她脑子又不笨。

他低笑起来,胸膛轻轻震动。将她反转过身,细细密密的吻落在她眼角眉梢。他吻得清浅,见好就收。她在阙楼上的小把戏让他明白,他的理智,但凡是对她,并非如他想像,坚不可摧。

在外间站了小半会儿,他回屋梳洗,阿狸跟着他寸步不离。只叫七姑娘无比感慨:小银鱼都白喂了,有奶的未必是娘。

进屋叫春英绿芙收拾行软,又叫了辛枝简云进来。五姑娘既然有了归宿,想来不久之后,便会想法子接她二人进宫,贴身伺候。

简云听说自家姑娘进了东宫,满眼都是不可置信的惊喜,两手死死扣在一处,颇有几分急不可耐,当真是喜不自胜。

七姑娘静静瞥她一眼,只觉这婢子心大,办事未必稳妥。这样沉不住气,进了宫,当不当用,还指不一定。倒是辛枝,有些叫她刮目相看。

辛枝自听了五姑娘以妾的身份,进了东宫,便一直低垂着脑袋,默不吭声。又听闻七姑娘说道,不日便要送她二人入宫伺候,辛枝心头一颤,咬咬牙,就这么突然跪了下去。

“求姑娘允了奴婢回泰隆郡服侍太太跟八爷。奴婢生来笨手笨脚,资质愚钝,实在担不下这样要紧的差事。小姐进了宫,宫里规矩何其多,奴婢唯恐自个儿闯祸带累了小姐。老话都说,多大的脚穿多大的鞋。奴婢干惯了粗使活计,回去伺候太太八爷,便是犯了天大的错儿,太太宽和,顶多打奴婢一顿板子。可若是进了宫…怕是奴婢一条贱命还不够填的。”辛枝连连磕头,话里的意思,大伙儿都明白。

宫中倾轧,别说五姑娘只是太子的妾,随意犯个错儿,便能叫人逮住把柄,想怎么整治,那是半点儿不由人。

辛枝也是瞧着七姑娘心善,才敢斗胆开了这口。一旁的简云脸色有些难看。一来觉着辛枝背主,给五姑娘没脸。二来总觉得辛枝那话,就不是个好话,意头也太不吉利。

话说到这份上,真要勉强,反倒不美。七姑娘想一想,也不好擅自做主。毕竟不是她房里的丫头,只应了辛枝,会去信问问五姑娘的意思。如此,辛枝已是感激涕零。照她对自家姑娘的了解,姑娘容不下这般没骨气的婢子,她此番请离,已是招了五姑娘不喜,当是不会再接她进宫,作了心腹栽培。

等到简云辛枝退出门去,一旁收拾茶具的绿芙,装腔作势,冲春英指点,“她倒是个聪明的。”学着崔妈妈的语气,惹来春英噗嗤一笑。

七姑娘笑看她两人逗趣,嘴角露出两个淡淡的酒窝。绿芙这话不假,如辛枝这样的明白人,并不常见。

隔日,七姑娘随顾大人到衙门里交接差事。她是他的从史,他不过一句话的工夫,只道是命她随行,正好处置些平日积压下来,不打紧的公文。谁也挑不出错儿来。

高女官眼里隐隐有几分羡慕。别看贺大人面上比顾大人好说话,实则对底下人,只看她与七姑娘,也能比对出其中的差别来。

“诺,这是大人前日陪侯夫人庙里上香,顺道得来的平安符。大人说廷尉衙门办的到底是拿人性命的差事,血光一说,还是避忌些好。前头几位大人,人人有份,这份是给你的。”说罢递来个精致的锦囊,小小巧巧,只半掌大小。通红的底色,绣了金边,上面还绘了些瑞兽的图样。

七姑娘客气道谢,颇有些纳闷儿。“贺大人信佛?”那位可是花名在外,嗜酒如命。这是信佛之人的品行?

高女官摆一摆手,摇头不迭。“哪有的事儿。不过是突如其来病过一场,侯夫人担忧,日日里念叨,大人这才无可奈何,被押了去庙里敬菩萨。听说也是头一遭,这会儿在外头已成了一桩笑谈。”

七姑娘捏捏手里的荷包,嘴上哼哼应是,眼底若有所思。

第二三七章 七分精明,三分糊涂

笃笃前行的马车里,七姑娘袖兜里摸着高女官塞的锦囊,瞄一眼自打上车,便专注翻看抵抄那人。

不是说难得得闲?怎么她瞧他的样子,比在府衙里还要忙碌?她托腮瞅他半晌,不曾打扰。挑起帘子向外张望,一眼瞧见御马与马车并行的周大人。这人还是一副阴柔的冷面孔,看她看过来,肃然点一点头。

他手下人还真是不容易讨好。交道不知打了多少回,这位御刑监的头头,从最初对她成见颇深,到如今,顶多算得规矩守礼。

七姑娘有些怀念与富态亲和的管大人相处起来的和睦时光。

“无聊了?”

她腰间被人轻轻揽住,回头便见他搁下奏报,十分自然的,牵了她手,小试冷暖。

“风大,莫大意了。”说罢将她挑帘子的手也捉回来,如此,她两只手都被他拢在手心,他一只臂膀从她腰后绕过,不觉间,又成了她大半个身子,靠在他怀里。

今儿一早天气转凉,她不过早起打了个喷嚏,便被他命春英多添了两件衣裳。

其实她不冷,只是素来不是火热体质,到了秋冬两季,手脚会微凉。可他似认定了,更偏好用他宽大的手掌,替她煨暖和。

她喜欢这样寒凉的天气里,他身上渡过来,温温的热度。就像他这人,总叫她感觉舒适。

索性转身抱着他,她扬起素净的小脸,芙蓉面衬在一圈儿毛茸茸的围脖里,粉嫩细滑,很是讨喜。“这不瞧您忙,就想自个儿寻乐子,瞧瞧沿街的热闹。”

她小眼神儿向被他随意扔在一旁的抵抄瞄两眼,那意思:大人您真是出来松快,换脑子的么?

他被她俏生生,憨态可掬的模样逗笑,俯身轻啄她面颊。温温软软,嫩得慌。她身上自带了股清甜的香气,诱得他微微闭眼,实在想将她吞吃入腹。

“阿瑗是在暗示,方才本世子冷落了你?无妨,接下来的时日都陪你,与你赔罪。”他含了她耳廓,轻捻慢磨。眼底清明,不见欲色。单纯喜好与她亲昵。

时不时被身旁这人温和以待,她绯红着脸,只道这人刻意曲解她意思。可她依旧乖顺着,没有哪个女人会推拒这样情意绵绵,舒心的温存。

她寻了个舒服的姿势,窝在他怀里。他今日一身银灰的大氅,去了朝服,随意一件锦袍穿在他身上,都有一种赏心悦目的美态。她小手拨弄他领口的盘扣,小小一粒包扣,用的是上好的云锦,周围压一圈儿银丝绲边。

她有些佩服这个男人对细节的严苛。换了她,随意打个马虎眼儿,能用就成。

“您告假了,周大人也跟着告假么?”她好笑,外头都说周准是他座下鹰犬,他倒好,丁点儿不避嫌。带了人招摇过市往城外去。

他捏捏她打从出门起,就乐淘淘的腮帮子。她嘴上不说,可神情中透出与他同游的愉悦,他感同身受。

将周准调离燕京,自是别有用心。事关接下来一桩大事,他不愿多提。只抱着她,指尖慵懒描摹她眉眼。

不方便开口?七姑娘了然,便也不追问。如今他两人都得闲,她倒想起一事。扭扭身子,抽出被他环住的胳膊,从袖兜里掏出一物,却是贺大人托高女官转赠的平安符。

今日她与贺大人匆匆打过照面,那人立在窗前,看她的眼神,不同寻常。背着人,遥遥朝她一指,复又调转指尖,点了点他自个儿眉心的位置。

她起初迷糊,出门那会儿,隐约恍然。那人指的,当是眉心处贴花钿的位置。他在拐弯抹角,向她暗示何事?

她捏捏锦囊,拎着上面的系带,递身后人眼皮子底下。“大人,莫非北地有风俗,患了病,都要往庙里走一遭?”她可是记得,当初初遇他,正正好,也是在慈安寺的山道上。

贺大人转赠的这枚平安符,措辞太过牵强。廷尉衙门受命于天子,替百姓惩凶除恶,真要避忌血光,这饭碗也就砸了。

他与他,花钿与山庙,这是巧合么?七姑娘拨弄着锦囊,拎着丝线打着旋儿。眸子灿然盯着他,有疑惑,坦坦荡荡向他询问。

他坐靠着锦榻,修长的两指夹住半空中打转儿的锦囊。拨开她小手,凑近了看看。

“不曾。何故有此一问?”

她将贺大人问询自个儿关乎花钿那事儿,细细说与他听,末了问他,“怎么就这样凑巧?直叫下官想起,与大人您初见那回。”

他手掌抚着她发顶,当初为何那般试探她,他已没了印象。只既然他问了,必有缘由。他眼底毫光微凛,对贺帧猜忌更重几分。

“记不得了。因那场病症之故,许多事已无从探究。”

他手腕一提,一把将她带到身上。趁她轻呼的当口,他出手如电,将贺帧赠她的平安符,甩手扔了出去。

“诶,诶…”她伏在他胸前,不料这人如此无赖。因着车外有人,她没敢大声嚷嚷。

“当初如何,已然不可追。阿瑗只需细细体会当下即可。”他扣着她后脑,强势吻她。睿智的,将重点放在后半句。男人哄女人,似乎天生懂得诀窍。

他坦诚“记不得了”,她便安静下来,聪明的将隐隐猜出的苗头,埋进心底。他待她如何,没人比她更加清楚。他记忆里那段缺失,她除了憾然,余下更多却是心痛。

在她替他症病期间,她见过这男人大汗淋漓,被梦魇得眉头紧皱,紧紧抿唇的模样。那样的他是陌生的,神情阴暗而受伤。他记忆中的场景会令他觉得苦难,于是她引导的时候,多偏向抚慰,并不打探他的隐私。很多时候,提起他早已痊愈的病症,他与她,都默契的选择一言带过,就这么淡淡的,放任过去。

黄土路上,精巧的锦囊,静静躺在积水的土坳里,渐渐污了颜色。春英绿芙跟在后面那辆马车里,绿芙眼尖,本就不是坐得住的性子,正探头探脑,一眼瞅见姑娘那车里,飞出个物件,拽拽春英的袖口,偷偷指给她看。

“那不就是姑娘方才摆弄的玩意儿?依奴婢瞧,像是被那位给扔出来。”

春英探头,想一想,一把压下帘子。那位不待见的玩意儿,还是避开的好。可怜开光的锦囊,再是无人问津。

“您怎地乱扔东西?”

“鬼画桃符。”

她细喘,语声娇软。难怪管大人提点,世子信佛,与常人有异。初了年初一那柱香,她还真没瞧出来。

马车悠悠向南而去,他独揽着怀里的香软。往事如何,哪里抵得眼下与来日。

贺帧诱她,却不知,她实是聪慧之人。她对他没有隐瞒,亦点到即止。权衡取舍,某些时候,她比他更洒然精明。

第二三八章 “ 冷”,便靠近些

苍茫山的秋景令人一见难忘。他带她从山间石径,蜿蜒登上半山腰的凉亭。入目俱是火红的枫树,漫山遍野的红,烂漫似火。俯瞰,嫣然而壮丽。

她扶着凭栏,沉醉着,陶陶然记起一首诗来。前世杜牧的《山行》,分明是“停车坐爱”,可小学生都会偷偷笑着往歪处想。一首诗就因为这么一句,为人所耳熟能详。

她偏头看他怡然赏景时,舒雅而俊朗的侧脸。这样不正经的玩笑,还是莫要与明面上治学严谨,背着人满肚子坏水的顾大人分享的好。

午间在山涧湖畔,搭起了炊火,他把着她的手,下饵垂钓。湖里的鱼甚是丰美,她贪嘴,用了两碗春英煮得白花花,洒了葱末的鱼羹。吃多了肚子撑得鼓鼓囊囊,赖在湖边儿赏看飘飘摇摇,婀娜的荻花。

山里的秋日,放晴也不长久,细细绵绵的山雨,说来就来。得趁着天色晦暗下来,赶早归家。

“又兴耍赖?”春英几个在不远处收拾瓢盏,他看她磨磨蹭蹭,不由就想起几年前,带她去翠屏山,这丫头掰着道旁的石墩子不撒手,与他讨价还价。

一个“又”字,勾起往昔两人共同的回忆。她红着脸,低声嘟嚷,想起彼时的无赖,也是羞赧。恋恋不舍,动了身。

雨前山路返潮,有些湿滑。刚走出两步,他便停下,回头端看她半晌,却是叫随侍之人先行下山,只留下把油纸伞。

她站在他身旁,有些猜到他的意图。感受着他掌心干燥的温热,她嘴角勾起个含蓄的笑来。

“这般得意?”他暂且将油伞递到她手中,抬手,替她拢上兜帽。他的手指修长而灵便,单单打个结,也显得异常漂亮。她仰着下巴,方便他替她打理,享受他细致的关怀。乖乖抱着比她半人高的油伞,静静看他。越发觉得眼前这男人,情感细腻,如此温和。

待他系好了结,将油伞从她手里又取回去,她拎着披风下摆,登登踏上他身后的石阶。便是如此,身量也只堪堪齐平他英朗的眉目。

两条胳膊冲他伸展开,她抿笑,直直看他。

他噙着浅淡的笑意,握着她手腕,将她手臂环上他脖子。背转身,撩一撩袍子,马步蹲下。

幽静的山道上,她伏在他结实而宽厚的背上,脸颊贴在他肩头。近处看他,能瞧见他耳边打理得一丝不乱的鬓发。

“同是瑟瑟,词人以瑟瑟感概秋节之萧索。下官倒以为,能够两度攀到大人您背上,下官当得,得意瑟瑟。”

她挂在他臂弯上的小腿儿,应证她话里的愉悦,前前后后,轻轻晃动着。那年他带她到翠屏山,该是他头一回遇上那样的情形,背个女子在身上,想来他一时适应不来。可他到底还是僵硬着面色,叫她如了愿。

她暗笑,揶揄夸他,“大人,您这是一回生,二回熟。”

他以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的巴掌回应她,一手还握着油伞的把柄。

触景生情,他眼前浮现出当年她尚且稚嫩,初初识得情滋味儿,羞羞答答的青涩模样。他还记得,彼时他中意她,托着她娇娇软软的身子,一时没把持住,难得说了情话,催她“快些长大”。

而今,再两日便是她虚岁十五的生辰,她已出落得端庄秀雅,聘聘婷婷。对他,从最初如旁人般,生疏恭谨唤一声“世子”,到如今一口一个“大人”,掺杂了少许仰慕随和。其间变化,令他眼底不觉柔了神色。

傍晚到山脚下借宿一宿,隔日天公作美,金灿灿的日头照下来,他牵了马,见她并不惧怕,便打算带她御马过去,沿途赏看风光。

春英在一旁看着自家姑娘,搭了大人的手,笨拙爬上马背,只惊出一身冷汗。倒是绿芙,大大咧咧,满心向往。回头进了马车,兴奋劲儿还没过去,压着嗓门对春英道,“看惯了周大人骑马,本以为是俊极。如今方晓得,大人载着姑娘,那才最是养眼。瞧着跟幅画儿似的,和和美美,旁人再是比不上的。”边说边往京里方向打眼色,春英晓得,这是绿芙替姑娘抱不平,不忿郡主屡屡仗势欺人,想着方儿的压姑娘一头。

尤其近日里,大人与郡主婚期将近,听说郡主兴师动众,除了请动宫中御造司,还接连遣人到南边儿,寻最好的匠人,赶着打造大婚时,掩面的金玉扇骨。又传了京里织锦轩的绣娘进府,给陪嫁丫鬟裁了成套体面的衣裳。

这般闹得人尽皆知,沸沸扬扬,明着就是做给人看。堂堂王府,何时缺了这些个用度?分明是借势,给她家姑娘气受。

春英暗叹,也就多亏她家姑娘心性宽和,还能乐呵呵与大人同游。换了个人,遇上这等糟心事儿,指不定得关在屋里,整日里愁容惨淡,以泪洗面。

七姑娘没见到春英眼里的焦灼,这会儿她骑在马上,被他结实的臂膀,牢牢扣在怀里。昨夜落了雨,土埂路上,空气格外清新。前世虽没骑过马,可他御马极稳,她也不怕。的马蹄声,一下一下,慢条斯理。他顾着她,跑马不快,倒像是信马由缰,舒缓而惬意。

道旁能瞧见劳作的农户,她觉着兜帽觉着碍眼,只抬手撩开帽檐,拧着身子,探头探脑。才来得及匆匆瞥一眼,便被他握了手,顺势扣在她腰间,困住她肩头,叫她坐端正。

“老实点儿,留神。”念她初次上马,他秉持一贯的沉稳谨慎,不许她东张西望,自顾走神。“来年春,阿瑗若学会骑马,也无需你精通,只需安稳驾驭,便允你一道春狩。”

“允你一道”?他说得理所当然,听在她耳中,却是别有深意。

文王招重臣围猎,他又以何种身份携了她一道?只他话里透出的意思,那时候,她与他之间,再没有幼安的阻隔。于是这提议,在她看来,能够堂堂正正站在他身旁,颇有些令她怦然心动。

他惯来善于言传身教,此刻在马上,更是便利。他附在她耳畔,沉声教导,似有无穷的耐性。而她自来专注好学,他矫正她坐姿,她便从善如流,挺直腰板儿。胸脯往前一送,他搁在她肋下的手臂,顺着衣衫,也随之向上提一提。

加之她软和的帽檐,不时擦过他下颚,随风,带起丝丝缕缕浮动的暗香。

他话音一滞,几不可察微顿了顿,极快掩饰过去。只稳住她的手,堪堪揽在那羞人地方。虽则她尚未长成,身段远远算不得妖娆,且又隔着夹衣与披风,可她身前隆起那处,许是男子本性,他能精确感知。

察觉她的不自在,他低头,藉着替换握缰绳的手,十分自然,解了她窘迫。

她有感于他守礼,人前,他惯来是顾及她脸面。便是与她温存,也多是背着人,或是在自个儿府上。

她眸子瞟一瞟他揽她的手背,扇子似的睫毛眨一眨。小手向后探去,小心翼翼摸上他散在两旁的氅衣,一左一右,拢在身前,将她自个儿裹进他怀里。旁人再是瞧不见,她掩人耳目,小手悄然攀上他搁她腰间的大手。

下一刻,他听她底气不足,开口唤了声“冷”。

他眼底划过丝了然。相较她言不由衷,又切切实实的亲近,他的回应,利落而有力。翻掌覆上她,修长的手指钻进去,与她紧紧交握。

“冷,便靠近些。”

话音方落,她端直的身板儿,被他带着,豁然,嵌进他怀里。

第二三九章 好事多磨,世子动怒

午前便到了别院,管事儿的带着一众仆从,规规矩矩,伏在大门外相迎。

被国公府发派到此处的,多是无甚根底,却又有些个门路,在京里站不住脚,只得领着每月一两的银钱,混个京郊看院子的差事。油水指望不上,图的是享乐安逸。

别说世子爷,平日里便是每三月,国公府来人查看账簿,这些人都得点头哈腰的给捧着,跟伺候祖宗似的。如今世子爷亲临,与别家不同,别家府上若是遇了这事儿,底下人必是一门心思露脸巴结。可换了这位跟前,没人敢放肆。比起那些个歪门邪道的心思,惊怕更多些。

这已不是七姑娘头一回见底下人惧他如虎。也不知没认识他之前,这人到底如何不近人情。以致他严厉不留情面的威名,一路从燕京跋扈到别院上来。

那领头的唤作梁九,能做管事的,素日里也是伶俐人。陪着笑脸迎了人进门,心里却在突突直打鼓。昨儿送信的人,只说世子尊驾今儿个会到,可没说世子会带个半大不小的姑娘家随行。

尤其,梁九眼皮子狂跳,别怪他管不住眼睛,吃这碗饭的,最是需得察言观色。世子爷袖口底下,莫不是,还牵着这姑娘的小手?那这位的身份…梁九抄袖管儿里的手,使劲儿搓了搓。

没敢寻正主问,梁九恭抽空找上了正忙活收拾箱笼的绿芙。这丫头打从进门里,一双眸子便活灵灵四下张望,一看便知是个性子活泼,心思浅的。

“敢问姑娘,爷跟前那贵主…在下这眼皮子浅,您给点拨点拨?”

绿芙回身,见是他,恍然点点头。她虽不及春英稳重,却不是蠢人。看出这人是要投石子儿问路,索性拍拍手,掸去沾染上的微尘,昂头站起身来。

“那是我家姑娘,朝廷钦封秉笔女官,大人跟前最得意的从史。我家姑娘姓姜,您总不该,连这事儿也没听过?”

梁九心下一震,如何也没想到,传言里颇得大人看中,屡屡提携那位,便是屋里那位脂粉不施,娇娇弱弱的半大姑娘?

得了准信儿,梁九回想起他奉茶那会儿,偷眼瞄见自家世子爷待那位很是和颜悦色,只道难怪了难怪了,原是其中还有这般隐情。

客客套套与绿芙道过了谢,梁九脚下抹油,急着到前边儿招呼人,赶紧给姜女官厢房里,换上最绵软的被褥,一应摆件也需统统撤换了,摆上更体面些的才好。

用过饭,七姑娘瞧外间日头不错,便央了他园子里走一走,全当是消食。

别院不大,却胜在幽静,处处都透着股安宁的闲适。院子里有许多叫不出名儿来的花草,她挽着他臂膀,跟在自家散步似的,到了岔路口,随意拣一条道,有他陪着,她都觉着欢喜。

石板路道旁种了银杏,因着有人扫洒,见不到满地落叶如同铺了金黄地衣的美景,她稍有些遗憾。只行进间踏过枯黄的落叶,兹兹发出清脆的声响,别有一番情致。

她留意到他今日穿了她给他缝制的白底素面皂靴,没有那些个花哨的绣样,只绣了暗纹,又在脚背中央与鞋面边沿,捻了似麦穗的棱边。她不知他是否喜欢这样的款式,可她觉着符合他低调的性子,不失清雅,她倒很是喜欢。

她回想他那日收下时的情形,只记得他将她摊开的碎花包袱布,规规整整叠回去,捧了去内室。再出来,牵了她午歇。直至她睡着之前,那人结实的手掌,都羞人的握在她胸口。隔着层兜衣,他身上的热度,将她煨得暖融融,很快便舒服得睡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