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梅茹正要乘车去平阳先生府,就有皇后跟前的小黄门来府里传话。颦了颦眉,压下不耐烦之意,梅茹去春熙堂听皇后口谕。

皇后口谕说,昨日夜里太热,帝后打算去半漪园小住两日,今天夜里还要在园子里设宴。为示圣宠,钦点梅茹过去呢,顺便给公主做个说话的伴。——半漪园是供宫里贵人们避暑消夏的好地方,在京城西郊,约莫三十里路。若是要去,恐怕晚上还得住在园子里,多有不便啊。

梅茹心底的不妙再度冒出尖来,沉了一沉,她还是蹙眉。

杜氏谢过帝后的恩典,转头吩咐乔氏:“这宫里的宴请万万不能失了体面,替循循挑件妥当的新裳。”

乔氏点头:“媳妇知道。”

梅茹忙作势撒娇:“老祖宗,娘亲,我这两日脑袋有些晕呢,能不去么?”

“循循哪儿不舒服?”听到这话乔氏就着急了。再见梅茹脸色苍白,小脸郁郁寡欢的可怜样,她心疼道:“怕是暑热。”又对老太太道:“娘,要不别让循循去了?”

“若是暑热,循循就更该去了,京城哪个地方能比那地方凉快?这可是天大的恩典呢!”杜氏唬着脸教训道。

听老祖宗这么说,梅茹知道自己这次推脱不得,只能顺着道:“那我还是去吧。”

杜氏笑着点点头。

梅茹院子里的丫鬟已经听说姑娘要去半漪园的事,连忙将今年新做的衣裳和首饰拿出来,只等梅茹挑。梅茹懒得看,只望向静琴。静琴附耳道:“姑娘,还没来得及安排人出去寻呢。”梅茹沉着脸,冷冷道:“将那把带着。”

傅铮在西羌送她防身的那把,虽然沉,但也还算趁手。

半漪园坐落在燕山山脉底下,仿江南水乡而建。园子占地很大,里面山山水水相间,亭台楼阁不断,假山林立层层叠叠,真是美不胜收。梅茹却没有赏景的心思。她暂时被安置在谐趣园最后面的汀兰馆歇脚,离宝慧公主很近。

想到昨日宫中的那些不快,还有那位公主胡闹撒泼的劲,梅茹眉心仍然轻蹙。

今天这一路过来,她虽然没有遇到太子,但梅茹知道,那人就在这儿。

太子是不会轻易善罢甘休的,哪怕占不了什么实际的便宜,只口头调戏几句,于他而言也是种微妙的逗趣,更像是一种助兴。但对梅茹来说,这就是一种彻头彻尾的折磨,光是想到那人油腻腻的声音,梅茹浑身上下便像有无数个小虫子在爬,她又要吐了。

如今坐在这空荡又冷清的汀兰馆里,梅茹更是有一种荒唐错觉,好像那位好色的太子就躲在不为人知的某一处,正暗地里窥视自己呢…想到那人毫不掩饰的目光,梅茹只觉得心口仿佛缠着根弦,紧得慌,还有些难受。她坐在那儿,将那把匕首死死握在手心里,那触感还是沉甸甸的,冰冰凉凉。

梅茹脸沉着,一颗心忽上忽下,偏偏今天进宫她连个可靠的丫鬟都没有。

夜里,延昌帝与李皇后设宴。

女眷在后面的涌泉阁,男眷则在前面,中间隔了一汪水榭。

除了梅茹,贺府的几个姑娘也在——贺太傅得皇帝重用,连带府里的贺娟、贺妍和周素卿也被帝后高看好几眼——如今她们几人姑娘坐在一起,偶尔小声说着话。梅茹心里头装着事,处处防备着,但一张俏脸仍风轻云淡的,抿着唇浅笑,看不出丝毫的不对劲。

谁都不知道,随着时间一点点流逝,她心口那道弦已经越绷越紧,也不知什么时候就要绷断了。

宴过大半,果然,那根弦嗡的响了一下,颤的人心尖发疼。

就听上面的宝慧公主淡淡的又颐指气使道:“梅三姑娘,本公主要回去换身衣裳,你离得最近,陪本公主一道过去。”

这便是来了。

梅茹心头颤了颤,可她又能如何呢?手在宽袖里攥了攥,梅茹抿着唇,起身道:“是。”

这涌泉阁靠着湖边,一走出去,湖心的风送过来,梅茹竟生生打了个寒颤。

现在天色很晚了,这园子里假山堆叠,树影重重,便显得周围愈发阴森幽暗。那宝慧公主明显不怀好意,前面只安排了一位宫女挑着宫灯照路,偏偏还专挑那些偏僻无人的曲径走,美其名曰“有意思”。半漪园太大,梅茹又不熟,绕来绕去,她虽然专心致志的盯着前面顽劣的小姑娘,但绕过一处奇形怪状的假山时,还是跟丢了!

对着面前空洞洞的夜,被冷冷的风一吹,梅茹浑身的汗毛又要竖起来。

她正有些摸不清方向,下一瞬,身后紧跟着就传来脚步声!

那是男人的脚步声,沉沉的,踏在心尖上,像是一种该死的凌虐。梅茹前后两辈子只能听出傅铮的脚步声。来人不是傅铮。她心下又是一沉,戒备的往后打量过去——

今日月色隐在厚厚的云层里,很淡很淡,周围是浓浓的一片黑,隔了不远的地方才挑着几盏灯,只见那团晕黄里慢慢映出一道身影,先是头,然后是男人的身子…

这一瞬,梅茹头皮登时发麻,她不认识路啊,只能悄悄的往假山林子里躲。

偏偏她这一动,传出一些窸窣动静,身后的脚步声也快了起来,不紧不慢的跟在后面,满是志在必得,一并传来的还有男人的哧哧笑意。这笑意里全是戏谑和玩味,还有逗趣的变.态快感,拂过心尖,更像是拿了把刀子往她的心尖上戳。梅茹只觉得怎么都甩不掉这人,她心惊的要命,浑身发凉,是掉入水里那种绝望的凉意,她都要哭了,下一刻,忽的,她就落进一个怀抱里。梅茹挣扎着,正要抽出匕首捅过去,上头沉沉落下两个字——

“是我!”

梅茹瞬间就安静下来,她心跳的很快,还有些劫后余生的庆幸,面前的人搂着她悄无声息的避在一处偏僻的假山缝隙里。

身后的那道脚步声不急不缓,就在周围回响着,两个人都没有动,只安静的躲在那儿。

这道缝隙略窄,他拥着她,两个人靠的很近,梅茹甚至能闻到这人身上淡淡的酒味,而比外面搜寻的脚步声更清晰的,是面前这人胸口里传出的砰砰砰的心跳声。

黑暗里,这种心跳声被无限的放大,就回荡在耳边,格外沉稳有力…

梅茹怔在那儿。

其实傅铮不应该来的,他的处境本就特别艰难,若是被太子发现或察觉出丁点的不对劲,他就等着太子弄死他吧。

梅茹沉默,不大自在的,她将手中的匕首往袖子里收了一收。

也不知过了多久,伴随着渐行渐远的骂骂咧咧声,那道催命的脚步声亦渐渐消失,终于周围彻底安静下来,箍着她的手顿了一顿,傅铮默然松开,稍稍离开一些。

梅茹抬头看了看他,傅铮恰好垂眼。四目相对,他的眸子墨黑,薄唇紧抿,在暗夜里还是肃然。

时间不多,傅铮言简意赅道:“装病会么?”

梅茹点点头。

她难得这样乖巧,傅铮忽然想摸摸她的脑袋。默了默,他只是沉声道:“那你就装病,安心等十一弟回来。”

、第 88 章

梅茹回涌泉阁的时候,宝慧公主已经在了。

见到梅茹,她故意问道:“你去哪儿了?”又不开心的发脾气:“到处都找不到你!”

梅茹心里冷笑,懒得再搭理她,只径直向李皇后告罪:“娘娘,臣女先前不小心在园中迷路,被山中凉风一吹,脑袋昏得厉害,怕是偶感风寒了。”先前受了太子的惊吓,而与傅铮分别之后,梅茹又独自多吹了两刻钟的风,所以此时此刻,她的面色是真的不对劲,格外苍白,整张俏脸只有娇唇是红的,宛如某种脆弱且易折的病态。

李皇后仔细端详过后,也是吓了一跳,她就要宣随行太医,梅茹忙又告罪:“臣女病气太重,实在是惶恐…”李皇后点点头,于是安排身边的掌事嬷嬷送梅茹回汀兰馆。

这一日折腾来去,梅茹又是担忧又是害怕,心里绷着的那根弦早断了。支撑到现在,她心力交瘁,整个人又累又乏,太医诊断出的脉象居然真的不大好,还说需要静养。李皇后知道之后,赶紧再让人传下话来,命梅茹好生歇息。

这日夜里,外头虽然有宫女伺候,可梅茹躺在榻上,依然不敢阖眼。她只要一闭上眼,就是昏暗宫灯底下的那道影子,先是头,然后是男人可怕的身影,阴测测的,还哧哧的笑…

梅茹一下子瞪大了眼!

她心口很沉、很重,像有个石头堵在那儿特别难受。暗夜里,她的手摸到枕头旁边。那里压着把冰冰凉凉的匕首,梅茹抽出来。这匕首锋刃特别亮,闪着寒光。她今天想过的,若是太子敢碰她,她就一刀子捅过去。只是这样做梅茹是痛快了,定国公府却要跟着倒霉。所以,她这把匕首能对的人,还是她自己。

这么一想,梅茹眼又红了。

先前她的眼已经红过一次,在那个假山边。

那个时候,傅铮攥着手,沉沉道:“这个仇本王与十一弟定会记得,绝不让你白受委屈。”他的声音很冷,像一把会嗜血的刀子。

这把刀子曾对着她心窝子,说出过最绝情狠心的话,将她逼的走投无路,只求一死,如今却又极尽袒护。傅铮对自己在意的人,总是这样。若不小心成了他的绊脚石,便毫不留情的踢到一旁。她前世就是那个倒霉的绊脚石,他讨厌她,又憎恶她,一十三年都冷漠的无视她,为什么这辈子傅铮不能继续讨厌她、憎恶她?为什么非要对她好?

为什么?

这三个字沉甸甸的压下来,梅茹只觉得难受。

前世今生,一幕接一幕不停的在脑中反复,梅茹心里绞得忍不住泛起酸楚,她的心窝子又开始疼了,疼的她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一夜未睡,兼之心思太重,梅茹翌日的精神愈发委顿,血色全无,眼圈发乌。

活脱脱一副病容。

虽然李皇后交代不用去请安,可梅茹存了心思,仍挣扎着起来。她到仁寿殿的时候,贺府几人和宝慧公主都在。陡然见到梅茹惨面如灰的样子,她们皆吓了一跳,宝慧公主更是心虚的吐了吐舌头。

梅茹冷冷拂过去一眼,给李皇后和公主见完礼,又主动提了回府的事。

李皇后很想留梅茹在身边,继续施恩典。她是满意梅茹的。一来,梅茹在延昌帝跟前露过脸,又是平阳的弟子,皇帝喜欢这丫头;二来么,国公府没落了,尤其梅府大房没有丁点建树,这样的背景不会让延昌帝忌惮,而娶了这丫头,还能让皇帝顺带着对太子也有好感。算来算去,李皇后怎能不牢牢抓着?

可梅茹今天的样子实在是不好,恁的吓人,好像再多站一会儿,就要晕过去。李皇后当然不多耽搁,忙安排马车送梅茹回京城。而贺娟、周素卿等人还要在半漪园中住上两日,给宝慧公主作伴。

马车从园子里出来时,梅茹长舒一口气。

悄悄掀开车帘,她回头冷冷瞥了眼这个地方,只觉得这辈子都不想再过来。

半漪园中,傅铮正眉眼懒懒的坐在湖边,他的面前支着一道竹竿。没有人搭理一个落魄王爷,傅铮闲来无事,索性乐得轻松,反正那丫头也已经走了。

好半晌,周素卿终过来寻他,“慎斋哥哥。”她唤道。

傅铮淡然的望过去,顿了一顿,他轻轻一笑。

周素卿一愣,面色微红,慢吞吞道:“刚才茹妹妹身子不好,先回去了呢。”她边说边打量傅铮面色。梅茹在她心里还是一根刺,怎么都不舒服。偏偏周素卿就喜欢在傅铮跟前提,不停的试探这个男人的反应,如果他不在乎,她就高兴了,但凡他有丁点在意,她就能怄上老半天的气。

听到这话,傅铮没什么表情,只“嗯”了一声,不大在意的模样。

周素卿笑了,又道:“看样子还病得挺重的,茹妹妹面色灰白,身子明显发虚。”

握着垂杆的手顿了一下,傅铮仍是面无表情的疑惑道:“是么?”

“是了。”周素卿回道。

傅铮没再接话,只定定望着波光粼粼的湖面,眸色淡淡的,也不知他在想些什么。

且说梅茹回到定国公府,是彻底将乔氏吓坏了。

循循去的时候虽说不大情愿,但好歹是活蹦乱跳,不过一个晚上,这人就病怏怏的回来了,乔氏看在眼里,怎么能不心疼?她搂着梅茹心酸的要掉眼泪,心里又隐隐约约觉得不对劲,她嘴快直悔恨道:“昨日娘就不该让你去!”

听见这话,杜老太太不由蹙了蹙眉,但这会儿也只是诧异的问:“循循你这是怎么了?”

梅茹面色苍白的笑了笑,拿早就想好的话回道:“老祖宗,那园子夜里太凉,我一不留神就吹了风受了寒,所以娘娘让我回来养着。”梅茹知道老祖宗有自己的打算,所以她也不打算跟老祖宗说实话,梅茹很怕自己说了实话,老祖宗还会将自己往外头推,那样梅茹只会更心寒。

如今听梅茹这样说,杜氏叹了一声道:“这么大的人了,也不知道照顾好自己。”梅茹还是笑了笑。老太太到底是心疼她,让梅茹快回去歇着。

梅茹又累又乏,整个人昏昏沉沉的,确实只想回屋安静躺着。乔氏不敢耽搁,一边派人去请大夫来,一边搂着梅茹回跨院。

靠在娘亲怀里,闻着娘亲身上传来的茉莉花香胰子的熟悉味道,梅茹眼圈儿忍不住红了。

回到房里,意婵铺床,静琴收拾梅茹的包袱。那包袱里沉甸甸的,静琴知道那把匕首还在。她小心翼翼的觑梅茹的脸色。

这一觑,便没有逃过乔氏的眼。乔氏原本就觉得有不对劲的地方,现在愈发肯定了。待丫鬟们伺候梅茹躺下来,乔氏使了个眼色,那些丫鬟鱼贯而出。她坐在床边,看着循循发白的小脸,正色问道:“循循,你是不是有事瞒着娘?”

梅茹闻言楞了一下,慌忙摇了摇头。

乔氏戳她脑袋,眼底红通通的,愤然道:“你是我身上掉下来的肉,还骗娘?”

不过娘亲的这一句话,梅茹眨了眨眼,眼圈儿又红了。她不想爹娘替自己担心的,可是昨晚那些事藏在心底,她根本憋不住。

一看梅茹这副模样,乔氏就知道这其中肯定有不对劲,她着急的问:“到底怎么了?出什么事了?是不是…”后面的话乔氏不敢说,光是一想,就头晕目眩。

梅茹坐起来钻到乔氏怀里,靠着娘亲,方将太子对自己有意的事简单说了说。

光是这么简单一说,乔氏已经听得火冒三丈,恨不得立刻就去跟那孟浪太子拼命!

乔氏原本是个厉害能干的角色,主持定国公府的中馈,只不过后来梅湘休妻,她大病一场,中馈就到了小吴氏手里。为了这事,乔氏心绪难平,后来又整日替梅湘、梅茹这两个没良心的小东西担惊受怕,哪儿再顾得上掐尖要强?如今听到循循受这样天大的委屈,乔氏根本受不了!她气得浑身抖如筛糠,一股恨意直接窜到脑门子,死死抱着梅茹,嘴唇哆嗦着,好半晌,乔氏硬是将泪忍回去,她恨恨道:“循循,爹娘给你做主,便是嫁个普普通通的最寻常人家,也绝不让你受这份苦!”

这回梅茹真哭了。

乔氏替她抹泪,又埋怨道:“你这傻丫头,该早点跟娘说的!这天底下,娘谁的主都做不了,独独能做的了你的!”说完,乔氏也难受的要命。直到大夫来,她才止住泪。

大夫过来把脉,说是风寒之症,于是开了几帖药。可一连吃了两帖,梅茹也不见好,乔氏便愈发心焦,守在梅茹床边,寸步不离。梅寅从衙门回来听到循循病了,也是着急上火,满脑子都是汗。

这日夜里,乔氏将太子的事悄悄跟梅寅说了。梅寅亦是气不可遏,怒得在房里团团转。他道:“得赶紧给循循定门亲事。”

乔氏着急啊:“蒨姐儿还没动静呢,循循这样跳过去不合适。”

梅寅又问:“孟府那边怎么说?安哥儿什么意思?若是合适,咱们两府私底下先换个庚帖,等循循一到年纪,就把婚事办了。”

“安哥儿性子软,最近瞧他对蒨姐儿似乎不错,只怕…”乔氏蹙眉。

梅寅道:“孟府不是还有个宇哥儿么?”

他这么一说,乔氏想到莲香寺的情景,断然摇头:“宇哥儿更不行,配不上咱们循循。”

这话说完,二人皆沉默了。

小半晌,梅寅皱眉道:“那十一殿下呢?”他说:“我这几日收到湘哥儿的信,信里说十一殿下对咱们循循是不错,我就是担心身在那种人家…”梅寅越说越说不下去,只幽幽叹了一声。

乔氏亦叹气:“我也不想循循嫁给那种人家,虽是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但没准什么时候就…”她压低道:“就跟燕王殿下似的,谁能想到呢?”又道:“还是普普通通又能宠着循循的脾气,这样最合适。”

这么说着,二人一夜没睡安稳。

第二日,李皇后又派人送来不少进补的东西,还关切梅茹,让好好养病。梅寅与乔氏接了赏赐,然后面面相觑的回房,二人心里沉甸甸。这皇后还真看上循循了?

梅茹心里也沉。听到皇后送了东西过来,她便愈发恶心,只想躲得远远的,又盼着这些人赶紧离京去秋狩。于是梅茹央道:“爹娘,我想去庄子里养着。”

虽然知道女儿要避祸的心思,乔氏却不舍得:“庄子哪儿有府里好?”

梅茹可怜巴巴的看了眼爹爹,梅寅就心软了,他道:“循循本就怕热,京城这几天怪闷的,还不如让循循去庄子里散散心。”

得了爹爹的允许,梅茹欢天喜地,暂且松去一口气。这日听闻梅茹要去庄子上养病,梅蒨与梅萍过来探病。见梅茹面色虚弱苍白,病怏怏的,梅蒨叹气:“三妹妹身子一向不错,没想到却病了呢。”又温言提醒:“这夏日里的风寒最是难受了,三妹妹在庄子上也要好生养着。”

如今再对着二姐姐,想到太子,再想到傅铮,梅茹只觉得一切乱七八糟。她心底重重的叹了一声,勉强笑道:“真的是什么都说不准。”

梅蒨还要再说些什么的,见梅茹脸上显出累意,心事重重的模样,她便识趣的领着萍姐儿离开。

梅茹独自躺在那儿,想到前世今生的种种,她只觉得那些要命的石头又堵住她的胸口,那把要命的刀子还在凌迟她的心窝子,梅茹难受极了。她蜷在那儿,什么都不愿意想,什么都懒得再想,只恨不得一直睡下去算了。

翌日,梅寅送梅茹去庄子里,名为养病,其实不过是躲一阵子。

梅茹去庄子不过数日,傅钊回京,去延昌帝跟前复完命,他又急吼吼的去燕王府找傅铮。

“七哥!七哥!”

傅钊从来都是不提前通传,直接闯进来,跟阵风似的。傅铮抬眸望过去,就见十一弟晒黑了也变瘦了,个子更是长高不少,整个人身姿挺拔,偏偏行事还是莽撞,只听傅钊着急问道:“循循怎么了?”

这个名字入耳,傅铮有片刻的怔楞。

他翻书的手一顿,带着薄茧的指腹间似乎还留着那个暗夜拥抱入怀时的柔软。怀里的她害怕的瑟瑟发抖、惊慌失措,她靠着他,难得乖顺,就连望过来的眼睛都是红的,里面含着委屈的泪。那些泪烫在心底很疼,让他疯狂的想要亲吻汲干…

望着面前的钊儿,傅铮默了默,垂眸淡淡道:“还是太子一事。”

傅钊就知道又是那个讨厌的太子,他怒气腾腾,气的跳脚,气得直怄,却又担忧的问傅铮:“七哥,那循循有没有事?”

不知想到什么,傅铮眉头轻蹙。少顷,他道:“三姑娘似乎病了,听说病得挺重的。”

“循循病了?怎么回事?还病得很重?”傅钊抛出一连串问题,很是发慌担心。在屋子里转了两圈,他着急道:“不行,我得去瞧瞧她。”傅钊说着就又急吼吼往外面走。

傅铮见状,在后面提醒道:“她在庄子上养病。”

“循循在庄子上?”傅钊明显愣住,有个疑问就要从他心底慢慢冒出来了,傅铮又面色平静的添了句:“我前几日去平阳先生府,听先生说的。”傅钊“哦”了一声,再不理会其他,只道:“那我赶紧去。”

说话间,傅钊跟阵风似的窜出去。

隔着纱窗,傅铮远远看了他一眼。良久,他收回视线。傅铮眸色难得深沉,好半晌,他嘴角轻轻扯了扯,仿若自嘲,又莫名凄楚。

梅府的庄子在京郊,原先董氏住过好长时间。

乔氏在庄子里不过陪了一日,梅茹就轰她回京了。她这个好娘亲不停的在耳根子旁啰嗦,尤其思及到梅茹的婚事还没着落,就又忍不住唉声叹气。梅茹索性让娘亲回京。盘算来盘算去,她央娘亲将孟蕴兰接过来陪自己。

梅茹本打算连瑶姐姐也一起接过来。可董氏与胡三彪的亲事已经定下日子,就在月后,这会儿正是忙的时候,梅茹不便多打扰,于是只求娘亲接孟蕴兰过来。

孟蕴兰自然也是愿意来的。她在府里被小乔氏盯着,整日学这学那的,根本不舒坦。来了庄子,梅茹还能教她骑马,孟蕴兰怎么不愿意?

小姊妹两个凑在一起,梅茹觉得自己浑身上下都舒坦很多,连那该死的病都好了不少。姊妹俩往往是趁着日头不晒的上午去外面练会儿骑马,下午便在屋子里待着,孟蕴兰要念书,梅茹就养病。

前些日子平阳先生传信过来,说是等梅茹身子好了,就带她出去云游,长长见识。梅寅和乔氏原本是不同意的,但一想到循循留在京城说不定更危险,不如跟在平阳先生身边,多添些名声,于是就答应下来。

梅茹听到这消息,激动极了,愈发努力的养病。

这日歇完晌,梅茹还在榻上躺着养精神呢,静琴过来道:“姑娘,十一殿下过来探你了呢,如今在前头,管事儿的陪着呢。”

梅茹很是意外:“他怎么回来了?”

孟蕴兰在旁边练字呢,这会儿哧哧笑道:“这位傻子殿下准是一回京就眼巴巴来了。”

“还胡说?”梅茹瞪她。

孟蕴兰还是笑:“还不快去?省的他等着。”

这庄子里没个男丁,梅茹跟十一还算有交情,她换了衣裳又让静琴替自己梳妆好,还不忘拉上孟蕴兰才去外面见客。

一见梅茹过来,傅钊果然惊讶万分,他起身迎过去道:“循循,你怎么病得这么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