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烨出了一会儿神,吩咐管事:“这一趟辛苦了,回去好好歇两天。”

管事感激不尽的连连磕头,垂手退出,长长松了口气。

李夏出嫁的日子定在八月二十二,进了八月,整个永宁伯府上下,就忙的一个个脚不沾地。

严夫人捏着礼部送过来的一条条仪程规矩,烦恼无比的紧拧着眉。

这仪程规矩里,是少不了永宁伯和姚老夫人这一对儿的,永宁伯还好,一来瘫在床上好几年了,抬出来应个景就很过得去了,二来,永宁伯是很乐意应这个景,只要看着他别兴奋过了头,闹出什么笑话儿就行了,这容易。

可老夫人怎么办?

她和老三媳妇,甚至压着老二媳妇也一起走过不只一趟了,请老夫人回来这一趟,可老夫人……

严夫人想着姚老夫人对着她们三个媳妇,那一声比一声响亮,声声都是痛快愉快的大笑,心里说不上来什么滋味。

请回老夫人这件事,她听了那一阵笑声,就死心不再想了,可老夫人不回府这事,怎么样才能体体面面的掩饰过去呢?

说病了?只怕老夫人立刻就要跳出来一巴掌狠狠甩在她、甩在永宁伯府脸上。

唉,严夫人再次长叹了口气,这事不能再拖了,得跟阿夏商量商量。

第四百六十一章 从下往上看

李夏听了严夫人一句一叹气的说了请不回姚老夫人这件事,笑起来,“老夫人必定不肯回来,去请之前,大伯娘不就想到了?”

“想是想到了,也不能算想到,是没想到,我说是那么说,可你嫁的是秦王爷,我想着,她再怎么不顾大局,不顾别人,总得替自己想一想……唉,你说的对,是我糊涂,她这会儿,离失心疯也不差多少了,唉,现在怎么办?礼部那张单子上,该她出面的事儿不少。”

“让王爷跟礼部说一声,就说老夫人清修有成,不想受这样的俗务打扰,以至于妨碍了她修为精进,反正,本朝出家修神修仙,置一切于身外,不管不顾的,多的是,咱们家也有过,也不多她一个。”

李夏十分淡定,姚老夫人不会回府这件事,她早就想到了,这位老祖宗把自己搬到城外,完全一幅和永宁伯府,和李家断绝一切的姿态,这几年,京城早就是无人不知这件事了,这会儿摆出什么理由都是笑话儿,倒不如大大方方认了这事,那位老祖宗,超凡脱俗的修仙去了。

“唉,也只好这样了。”严夫人紧皱着眉头,片刻,眉头舒开又往上攒起,无奈中又想笑,摊着手连声叹气,“唉,你说这叫什么事儿!老太太这脾气……唉,这人怎么能这样牛心左性?这叫什么事儿!”

“我瞧二伯娘越来越有老夫人的模样了。”李夏想着郭二太太,看着严夫人提醒了句。

严夫人刚刚想要舒开的眉头又拧起来,片刻,烦恼无比的叹了口气,“她年青的时候就不算明白,你二伯糊涂混帐不成器,她日子过的不容易……唉,算了不说这个了,不是急事,急也没用,以后再说吧。”

严夫人烦恼的摆着手。

“嗯,对了,四哥外放的事,昨天听郭先生回来说,青州府有个小县,好象有空缺,郭先生说,青州是柏氏族人聚居的地方,民风不错,如今的青州府尹人品端正,听起来好象还不错。”

“跟你四哥说过没有?”严夫人立刻从烦恼中脱了出来,这才是大事。

“还没有,这事得先和大伯娘说好了,再和四哥,还有五哥他们商量。”李夏笑道。

“你这孩子,听你这么说,我觉得好,郭先生跟柏小将军好象交往的很好?郭先生请我帮他给柏小将军备过四五回礼了。”

“就是因为这个,郭先生才看上了青州这个小县,在青州,有柏家照应,至少没有大事。”

“既然这样,那就青州。”严夫人决断下的干脆爽利。

“大伯娘要不要写封信给大伯,请大伯拿个主意?反正不急。”李夏带着几分犹豫,可还是问了句。

“不用。”严夫人一口拒绝,脸色微沉,“你大伯偏在秦凤路,京城的事他知道的少,这几年……”

李夏看着严夫人,垂下了眼皮。

大伯在秦凤路纳了个穷秀才家的女儿,据说是个才女,两人唱和的诗词,传回来好几首,恩爱透纸而出,浓郁扑面。

“这话也是,若论见识,大伯比大伯娘可差远了。”李夏不动声色的宽慰严夫人,“太外婆一提大伯娘就赞不绝口,说咱们这个家亏得有大伯娘,要不然,这间伯府,别说今天这样的气象,只怕连周全都难。

太外婆这么说,王爷也这么说过,说咱们家,真正的当家人主心骨,不是大伯,是大伯娘,能有大伯娘,是我们这些小辈的最大的福气。”

“瞧你这嘴甜的。”严夫人心里既酸又暖,“大伯娘就是看着你们,只要你们好,哪还有什么不好的?”

李夏又和严夫人说了一会儿话,出了暖阁,往明萃院走了一半,湖颖迎面过来,看到李夏,忙紧几步迎上来笑道:“姑娘,郭先生让人递话进来,说要见姑娘。”

李夏眉头微蹙,示意湖颖回去,带着端砚,转身往二门过去。

李夏进了离二门最近的亭子里,端砚出去,请了郭胜进来。

端砚站在亭子外不远不近守着,郭胜见了礼,低低道:“姑娘,刚刚绍兴那边有信儿递过来,说是有人到绍兴打听富贵,画了像,我让长贵看了,说象是苏烨身边一个姓洪的管事,倒是好打听,这个姓洪的,在富贵走后没几天,就离开京城,昨天傍晚刚回来。”

“富贵身后缀的有尾巴吗?”李夏眼睛微眯,立刻又舒开。

“应该没有,富贵和银贵都是谨慎性子,我又让磐石紧盯着,要是有人缀上,能把富贵和磐石都瞒过去,不大可能。”郭胜答的谨慎,世上的能人太多。

“就算没盯上,等事情出来,猜也能猜出来,都是聪明人。”李夏语调平和,郭胜皱起的眉又舒开了。

“江阴那边怎么样了?”

郭胜垂下了头,“还没有动静,要不……”后面我走一趟这话,郭胜没说出来就赶紧咽下了,他走一趟这动静得多大,唉,他如今可不是从前那个无人多看一眼的蚂蚁一般的众生之一了。

“这是看机会的事,要能耐得住性子,最不能急。”李夏看着明显一脸愧疚急躁的郭胜,皱眉道。

“是,我是想着,年底谢余城这一任就到期了……是我错了。”郭胜话没说完,迎着李夏斜过来的目光,忙欠身认错,他是太急躁了。

“谢余城调离,新的宪司,只怕还是苏相挑中的人,此和彼,有什么分别?”李夏不客气道。

“是我没想周全。”郭胜垂着头。

“别说这样此就是彼的事,就是千载难逢,稍纵即逝的机会,也一样急不得,耐下性子,最多这个机会没有了,要是急躁中犯了错,可就不是机会没有了,而是大祸要来了。机会没有了,还有下一个,命要是没了,那就什么都没有了。”

李夏声音轻缓,听到郭胜耳朵里,却是字字严厉。

“是我浮躁了。”郭胜垂头低眼。

“嗯,你替我去一趟王府,跟王爷说,老夫人清修有成,不愿因俗事妨碍了修为精进,让他和礼部说一声,再让五哥走一趟,把那些章程重新议一议。”

李夏转了话题,郭胜忙欠身答应,垂手退了出去。

李夏看着郭胜出了二门,慢慢下了台阶,一边往回走,一边想着郭胜刚才说的事。

她对苏烨了解,甚至不如对江延世,她从古六那里听到过江延世许多琐事,古六几乎没怎么说过苏烨。

从前二皇子三皇子这一对双胞胎死后,苏烨就告病在家,几乎足不出府,柏悦死后,他就出了家,再之后,她就没留心过了。

苏烨竟然细心到让人去绍兴查看富贵,可他又蠢的很有意思,一个外乡人,四下打听富贵这个在绍兴地面上横行多年的地头蛇,这件事肯定瞒不住富贵,他没想到么?

大约真没想到,自出生那天就站在最上层的人,是不会知道,更想象不到低到泥淖中的那些人,头往上看时,有时候,是能看的更清楚明白的。

这样一个聪明人,江阴事发时,必定能猜到些什么,然后呢?他会怎么做?

李夏一件一件细想着苏烨做过的事,他是一个稳步推进的蚕食者,这样可以从太子一系咬下一大块的机会,他应该舍不会放过……

第四百六十二章 外人

银贵托着包切好的卤大肠,拎着一小坛子酒,沉着脸,脚步有些沉缓的进了小饭铺子后头那间只有两间房的小院。

铛头老莫正坐在院子里,一边哭一边喝酒。

银贵推院门进去,站着看了片刻,叹了口气,“我刚听说老陈走了。”

边说边将手里的酒肉放到铛头老莫旁边的白木桌子上,进屋拖了只小竹椅子,又拿了酒壶杯筷出来,将桌子挪到两人中间。

老莫捂着脸,呜呜的哭。

银贵下意识般往旁边扫了眼,拿了只干净杯子倒了酒,举了举,洒在两人中间,“虽然没见过你,唉,一路走好。”

“说走……就走了。”老莫抹了把眼泪,又抹了把。

“你去祭拜过了?”银贵又看了眼旁边。

“没……”老莫哭的语不成句。

“明天一早去送送他吧,几十年的朋友了,该你去送他,好好儿的跟他说说话,让他安心走吧,孤鬼游魂到处游荡不是好事。”银贵一句话里叹了好几回气。

“十天前还龙精虎壮的,说没就没了,这人……”老莫又哭出了声。

“人有旦夕祸福。不过,唉。”银贵再次瞄了眼旁边,长叹了口气,皱着眉头,看起来十分烦恼不耐烦。

“他还年青,还年青得很……”老莫端起杯子,仰头喝了酒,抹了把泪,“谁能想到……他这一走,我……”

“我记得你说过一回,老陈惊了马摔下来,是什么冤魂索命?”银贵看起来更加不耐烦了,长叹了几口气,看着老莫问道。

老莫呃了一声,不哭了,瞪着银贵,“什么冤魂?我说过?我怎么会说这种话?你是听错了吧?”

“是十四年前的事吧?”银贵沉着脸,看起来既不高兴,又不情愿,“不只老陈一个人吧?这一两个月,陆陆续续都走了是吧?”

老莫瞪着银贵,突然响亮的呃了一声。

“不是冤魂。唉,行了,只能这样了,该说的我都说到了,就这样了。”银贵倒了杯酒,带着股子恼怒,再次洒在地上。

“老葛,你这话?什么意思?”老莫不哭了,大瞪着眼睛,带着几丝惊恐看着银贵。

银贵低着头,只管喝酒,没理老莫。

“老葛,咱虽然认识的时候不长,可这交情,不是按时候长短分的,我拿你当知交,你把话说明白,你得把话说明白!”老莫伸出按在银贵正要倒酒的手上,声音急切中透着丝丝惊慌。

“我跟你说过不是一回了吧,我这个人,五弊三缺占了不止一样,孤独穷困,只怕命也长不了。”银贵沉着脸,拨开老莫的手,倒了杯酒,郁结无比的仰头喝了,又倒了一杯。

“为什么五弊三缺几乎占全了?我跟你说过没有?”银贵抬头看着老莫,“因为这个。”银贵抬手指着自己的双眼,“这双眼,净看见不该看见的东西。老陈说他冤。”

老莫圆瞪着双眼,呆的木头人一样,片刻,拧头往左边看看,又往右边看看,声音微抖,“老陈……在哪儿呢?”

银贵低头抿着酒,不说话也不抬头。

“陈哥!”老莫站起来,团团转了几圈,对着银贵站住,“你真看见他了?”

“坐下吧。”银贵皱着眉,示意老莫,“这有什么冤不冤的,唉,冤了又能怎么样?真是烦。老陈的脾气性子不大好吧?”银贵看着老莫,老莫点头,惊恐中透着期待,盯着银贵,银贵却低头喝起了酒,不说话了。

“不是冤魂索命?”见银贵没有再说话的意思,老莫忍不住了,挪了挪椅子,靠银贵近些,压低声音问道。

“听不到,就是……”银贵指了指自己的眼睛,再指指自己的嘴,无声而夸张的叫着冤字,“不是他一个,好几个呢。”银贵再一次斜了眼旁边,“孤鬼游魂不赶紧归入地府轮回,游荡长了,要么消散的无影无踪,要么,那股子戾气怨气顶着,魂散魄残,就成了祸害,早晚被人打散。唉,这世上的冤枉多了……”

“我给他报仇!他要是冤,他是被人害的,我给他报仇!”老莫一把揪住银贵,目光热烈无比,“你告诉他,我粉身碎骨,也要给他报仇,让他安心。”

“你疯了!”银贵站起来,用力按着老莫坐下,“这仇是你能报得了的?你知道这仇……”银贵话没说完,就被老莫打断,“我知道!”

银贵眉头拧紧了,看着老莫,一声接一声的叹气,“算啦,别义气用事,你得想想,这仇,报得了报不了,你就算粉身碎身,能有什么用?人家是谁?你是谁?你这……连鸡蛋碰石头都不如。”

“老陈早就料到这一天了。”老莫仿佛没听到银贵的话,一连抹了几把眼泪,“我跟你说过,陈哥不是一般人,他早就料到了,这十几年,陈哥一直害怕,就怕这一天,他早就防着这一天了!”老莫咬牙切齿。

银贵瞪着老莫,又往旁边斜了眼,“他料到了又能怎么样?防能防得住?看看,这不还是人家想怎么样就怎么?鸡蛋跟石头怎么碰?”

“我要给他报仇!”老莫不哭了,眼里闪着丝丝疯狂的光亮,“你别多问,你放心,我跟你说过,陈哥不是一般人,陈哥不是一般人!”老莫错着牙,目光渐渐坚定。

“老莫,你别怪我多嘴,老陈有儿有女,你这……”银贵低低劝道。

“我跟陈哥这份……交情,你是个明白人。”老莫声音低黯。

“唉,我知道,老莫,你看这样行不行,明儿我陪你去一趟陈家,一来拜祭老陈,二来,这事儿,得告诉老陈儿子,他爹是被人害死的,听说老陈儿子是个大孝子。毕竟替老陈喊冤这事,老陈儿子出面,才理所当然,再怎么,世人眼里,你是个外人。”

银贵低声建议,老莫点了下头,又点了下,眼泪又出来了,他不是外人,可世人眼里,他只能是外人。

第四百六十三章 一人和一家

银贵陪老莫喝了大半夜的酒,老莫喝的大醉,第二天临近中午才醒,见他醒了,银贵交待了一句,拿着钓杆鱼食出来,接着钓他的鱼去了。

老莫认认真真洗的干干净净,换了身衣服,出来先去寻银贵。

“老葛,你陪我走一趟。”老莫找到已经钓了两条鱼的银贵,蹲在他旁边道。

“我跟老陈不认识……”银贵皱着眉,看着老莫,一句话没说完,叹了口气,“唉,你这个样子,我也不放心,行了,去就去吧。”

银贵一边说,一边收起钓杆,拎着那两条鱼送到小饭铺子里,洗了手出来,在旁边香烛铺子里买了两刀纸,和老莫一起往镇子另一头的老陈家过去。

老陈家的青砖院子十分气派,这会儿大门洞开,门上挂着白灯笼,大门里,僧道各站一边,嗡嗡的念着经做着法。

老莫垂着头,从大门一边进了院子就不停的掉眼泪。

院子正中搭着棚子,棚子下最显眼的,是那具黑漆漆,带着几分阴森的棺木,棺木两边,跪着十来个人,老陈媳妇一身重孝,半坐半跪在棺木前,厌恶无比的看着抹着眼泪进来的老莫。

老陈的儿子陈大拄着孝棍迎上来,没等跪倒就被老莫扶起来。

银贵跟在老莫后面,将两刀纸放到进棚子的长案上,上前半跪上了柱香,站起来,打量着四周。

棺木非常厚实气派,僧道人数众多,衣饰鲜亮,看来都是大寺大观出来的,香烛纸钱帷幔挽联,都相当不错。

这是场极其体面风光的葬礼。

老莫磕了头,站起来,拧头避着毫不掩饰对他一脸厌恶的老陈媳妇,轻轻拉了拉陈大,“大侄子,我有话跟你说。”

这会儿没什么来吊唁的人,陈大跟着老莫,出来棚子,站到院子一角,银贵跟出来,不远不近的站着。

“大侄子,你爹走前,醒没醒过?留了什么话没有?”老莫低低的问话里,透着几分卑微。

陈大脸上流露出几丝似有似无的鄙夷和厌恶,话却十分客气,“多谢莫叔,阿爹伤的重,从抬回来到走,没睁过眼,好在走的时候人平平静静,没受什么大罪。”

“大侄子,你爹是被人害死的。”老莫左右看了看,往前半步,低低道。

“莫叔别乱说。”陈大话接的极快,“阿爹跟人无怨无仇,谁会害他?”

银贵看了眼陈大。

“十三四年前那件事,你爹跟你说过没有?这十来年,你爹一直担心这事,怕被人灭口,大侄子,你爹,只怕这是被人灭了口。”老莫又靠近了半步,声音压的更低。

“莫叔别乱说。”陈大拧起了眉,“我爹从来没提过,莫叔也知道,我爹一喝多了酒,就乱说话。莫叔又不是不知道我爹,醉话不能当真。”

“不是醉话,你爹……大侄子,你爹,他冤啊,他是被人害死的,那……”

“莫叔别乱说。”陈大打断了老莫的话,“听说阿爹摔伤了,将军立刻就派了管事过来,请咱们江阴最好的大夫,又让人去杭州城请大夫,光老山参就给了好几根,自家人也没这么尽心。”

老莫张着嘴刚想说话,陈大抢过一句,接着道:“阿爹没能救过来,管事说将军难过的早饭都没吃,又拿了一百两银子过来,连这具棺木,都是管事帮着才寻到的,要不然,到哪儿找这么好的寿材?莫叔别乱说。我守着孝,就不远送莫叔了。”

陈大说完,转身进了棚子,老莫紧追两步,却被银贵一把揪住,银贵一边揪着他往外走,一边低低道:“先出来,出来说话。”

出来陈家,走了几十步,银贵站住,左右看了看,示意老莫,两人蹲在一棵树下,老莫抹了一把眼泪,又抹了一把,“这孩子,怎么……”

“那孩子明白得很。”银贵接了句,“你也是个明白人,不过当局者迷。唉,你想想,你说老陈死的冤,是被人灭了口,你可没说将军,你那大侄子接口就说将军怎么好。”

老莫一个怔神,呆了。

“当年那事,你大侄子肯定知道,也知道他爹这一场横祸不是飞来的,是人家安排下来的,不过,唉,”银贵叹着气,“你也别怪他,一来胳膊拧不过大腿,二来,这人,死也死了,冤不冤的,没什么用。你刚才没问,我觉得吧,将军肯定放了话,让他袭他爹的位子,说不定还让他往上升一升,唉,人哪。”

银贵一幅想到哪儿说到哪儿的样子,老莫突然站起来,径直往陈家进去。银贵蹲着没动,看着老莫进了陈家大门,片刻功夫,又从大门出来,径直走到银贵身边,和刚才一样蹲着。

“你说的是,管事捎了将军的话,说从昨天,就让他袭了千户,没升,不过,要把他调到市舶司驻防。”

“驻市舶司可肥得很,花钱打点都打点不到的肥差。唉,算啦,老陈也就这一会儿死不闭眼,过一过就好了,入了轮回,一碗孟婆汤,什么甘心不甘心的,什么都没了,行了,你也放宽心,咱们回去吧。”

银贵站起来,伸手拉起老莫,两人都背着手,仿佛不堪重压般微微弯着背,并着肩往回走。

“老葛,老陈不闭眼,我这心,就放不下去,我不能对不起他,我发过誓,这辈子,我绝不做对不起他的事。”沉默走了好一会儿,老莫突然道。

“唉,放宽心吧。发过誓又能怎么样?明知道他冤,你能有什么办法?杀了……那个?别说杀,你能近得了身?退一万步,就算杀了,你死就死了,只怕还得连累老陈一家,那一家子,”银贵拧头指了指已经看不见的陈家,“一个也活不了。算啦。”

“我跟你说过,老陈不是一般人。”老莫微微错着牙,“我要去告他,老陈说过,这是让他冯家满门抄斩的事儿!我要告他个满门抄斩!”

“!你可别乱说!”银贵一幅受了惊讶的模样,“你说话不明不白的,我不知道啥事,不过,能让这么大一个将军满门抄斩的,那可都得是天大的事儿!这天大的事儿,那都是讲究人证物证什么什么的,可不是光凭你这一张嘴,你这些话,跟我说说也就算了,说到外头,说到官府,是要打死的!”

“我有,我跟你说过,陈哥不是一般人!”老莫盯着银贵,一字一句。

“好好好。唉,你这个人,也难怪老陈跟你这几十年如一日的好,你这人难得,老陈是看到了你这份难得,别的都在其次。”

“老葛,咱俩算是一见如故,这事儿,你能不能帮帮我?你放心,告状我自己去,肯定不会连累你,是有点儿小事,我一个人不便当,你得帮帮我。”老莫下意识的压低声音。

“唉!”银贵先长叹了口气,“成!我不怕连累,我这么个无家无室,孑然一身的人,怕什么连累?老莫啊,你跟你说,我这个人,什么都没有,只有你这个倾盖如故的朋友,别说一点小事,就是这条命,也是小事。”

“好。”老莫喉咙一哽,忙抬手抹了把眼泪。

第四百六十四章 友

董老三跟在小伍后头,从树丛灌木中,猫着腰往前溜。

“进坟地了。”前面的小伍停下,往回一步,贴到董老三耳边道。

董老三嗯了一声,推着小伍又往前走了一段,依稀的星光下,勉强能看到老莫和银贵一左一右,抡着铁锨刨起了坟。

“去跟赖子说一声,人都调上来,把周围看紧了。”董老三声音微紧,透着隐隐的兴奋,总算有动静了。

小伍低低应了声,如同一只田鼠般,飞快的钻出去,又很快回来,和董老三俯耳禀报:“赖子说,请三爷放心。”

董老三嗯了一声,挪了挪,稳稳的蹲在灌木丛后面,看着用力刨坟的两人。

老莫和银贵一左一右,闷头只管挖。

没多大会儿,老莫手里的铁锨发出声沉闷的撞击声,老莫忙用铁锨又敲了下,示意银贵,“往这里挖。”

银贵两步过去,和老莫一替一锨,很快将已经腐坏的棺木挖出了一角半边,老莫转了个方向,前后走了两趟,度定了方位,示意银贵接着挖,再挖了片刻功夫,老莫示意银贵别动,自己蹲下,用手挖了几下,紧贴着棺材,拽了只黑乎乎的长匣子出来,用袖子抹了几下,拍了拍,放到一边,示意银贵,“找到了,把土填上,咱们赶紧走。”

银贵嗯了一声,两只铁锨飞快的将土填回的差不多,银贵提着两把铁锨,老莫抱着匣子,沿着来路,一路小跑融入了夜色中。

董老三没去追两人,看着两人走远了,走到坟前,围着转了一圈,搓着牙花子啧啧有声,刨成这样,这到天亮,还不得让人一看就知道有人刨坟了?

“你再找个人,天亮之前,把这坟收拾好。”董老三吩咐了小伍,自己沿着银贵和老莫来的方向,往镇子过去。

天还没亮,老莫就出了镇子,绕过江阴城,往杭州城赶去。

银贵背着他的鱼杆鱼钩,沿河而下。

老莫是赶在秋社那天,杭州城内所有的官员聚集祭祀社稷,感谢这一年的风调雨顺和丰厚收成时,在杭州城无数市井之民的瞩目下,身披写着血淋淋的冤字的白绫,高举状纸,厉声惨叫着,从社戏的戏台上跳下,一路冲到谢余城面前,递上的状纸。

在前后几十年的秋社日里,这是数得进前三的热闹事儿。

杭州城里,各家各人,都以能想得到的最快的方式,往京城递送这个令人震惊以及颤栗的消息。

江阴城外,冯福海面如死灰,直直的瞪着脸色比他还要死灰的黄参赞,“你不是说,都安排好了,都看死了?”

“那个莫壮是陈庆小时候的邻居,哪能想到……莫壮跟陈家平时并不亲近,来往极少,实在没想到。将军,现在再说这个……”黄参赞舌头有点儿打结,“也没什么用了,得赶紧想想该怎么应对,说是看着莫壮抱了一大包东西,还喊着物证人证俱全。”

“他能有什么物证?有什么人证?人都死光了!”冯福海紧绷着脸,脸色好象好了些。

“当年经手的人,”黄参赞顿了顿,“但凡有一丝靠不住的,都没了,就连我,也只知道个大概,人证这一条,凭他怎么也变不出,这必定是乱喊的,不必理会,物证……”

黄参赞拧眉看着冯福海,落低了声音,“将军当初挑中陈庆,就是因为陈庆聪明伶俐,有几分心计,莫壮那一包东西,只能是陈庆留下的,我让人去带陈庆的儿子陈大了,这事,陈大也许知道。”

“嗯。”冯福海嗯了一声,站起来,垂着头来回踱了一会儿,站住,“这不是运道不好,这是有人要算计咱们江阴军。”冯福海目光阴沉。

黄参赞嗯了一声,和运道不好相比,被人处心积虑的算计,更加可怕。

“你去一趟杭州,看看宪司衙门,还有府衙,利安,张成。”冯福海声音极低,透着冷意。

黄参赞轻轻颤抖了下,“将军,张成不能……时机不对,再说,张成的事,和这事无关,贸然动手,反倒坐实了将军会灭口这事……”

“灭什么口?”黄参赞的话没说完,就被冯福海不耐烦的打断了,“这话混帐,我什么时候做过这样的事?看看宪司衙门和府衙是不是要合槽了,要是只有谢余城,他谢余城在杭州地面上不是一年两年了,这份胆子心计,他都差点儿。”

“是。”黄参赞暗暗松了口气,将军就是太爱灭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