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太后微微昂着头,用尽全力,也没能咽回眼泪。

“大哥儿是活活饿死的,渴死的,抱回去,就……活活饿死……我打杀了那院子里所有的人,杀了全柔,我把她打成了一堆烂泥。”

金太后抬手捂着脸,眼泪从指缝里往外涌。

第四百七十一章 过不去的结2

秦王指尖冰凉,脸上白的没一丝血色,李夏想到了,却没想到如此惨烈。

“我那时候还在月子里,急痛暴怒之下,血崩晕倒,一直昏迷了两三天才醒过来。我命好,那会儿,二姑姑正好在郑太后宫里说闲话,先皇暴怒,要杀了我,是二姑姑护着我,”顿了顿,金太后声音里透着丝丝凉意,“还有郑太后,二姑姑听到禀报,立刻就让人去长沙王府报信,我的暴怒冲动,差点毁了长沙王府。”

金太后眼泪渐止,沉默片刻,才接着道:“皇上听到信儿,头一句,先问孩子怎么样,让赶紧把孩子抱到郑太后宫里,还让人交待魏国,要她抱着孩子,不许离手,之后,才要打杀我。”

金太后声调透着浓浓的讥讽。

“他说我失心疯了,说我恶魔附身,要杀了我,二姑姑逼着他问,为什么让魏国看着孩子,为什么要把孩子抱走。”

眼泪又从金太后眼睛涌出来,“二姑姑说她知道我的性子,知道我的为人,追着皇上步步紧逼,问他是谁换了孩子,是不是他。阿爹说他的女儿他知道,说我绝不是无缘无故就暴怒杀人的人,要杀要打,都得等我醒了,问清楚了。

我昏迷了两天半,二姑姑,阿娘,还有太婆,大嫂,守了我两天半。

我醒了之后,郑太后和了稀泥,说我昏了头了,孩子就是我的孩子,全柔生的孩子正病着。”

郑太后轻轻笑了一声,李夏被她这一声笑的浑身寒毛都竖起来了。

“孩子病着,全柔也病着,我也病着,后来,全柔和孩子都病死了,我一直病着,在这间四方小院里,病了整整十二年。”

“阿娘。”秦王伸手按在金太后手上,抽泣出声。

“那场事之后没几天,郑家就把二姑姑送进了家庙清修,没两年就死了,太婆上了年纪,回去就病倒了,不过一年,就撒手西归,借着太婆的死,金家所有的人,都守孝在家,后来,金家死了好些人。”

金太后转头看向阴影中的老和尚,“那个人,他出了家,他逃了。”

李夏没看老和尚,秦王也没看,垂着头,眼泪不停的掉。

“十二年里,我每天都在想,我该怎么办,怎么样才能出去,后来,我就装傻,半疯半傻,混乱恍惚,大哥跪在皇上面前,唯命是从,鹦哥儿他爹沉默无能,全无声音,唉。”

金太后低低慢慢的叹了口气,“一年里头,我能出来一趟两趟了,后来,郑太后死了,她死了,我就活了。我怀了岩哥儿之后,亲手送走了先皇。”

秦王哆嗦了下,李夏垂下了眼皮,从前那一回,她一碗毒送走了皇上之后,她笑着看着她,说她真象是她的女儿……

“在这小院里关着的那十二年,我一遍一遍想过我要做的事,第一件,我要亲手杀了害死大哥儿的两个凶手,第二件,我要把全柔身上披的那个金字扒掉,她不配姓金,她姓全!第三,这皇位不能有她的血脉,是谁都行,就是不能有她的血脉。

这三件事,我只做成了一件。”

李夏呆了一瞬,眼睛一下子瞪大了,秦王和李夏同时,愕然中带着惊恐,直直的看着他阿娘。

“你十二岁那年,他去找你舅舅,说你是短命之人,活不过二十二岁。说你只有一线生机,这一线生机,在杭州城。”金太后看着秦王,李夏听的心猛的一抽,急转头看向老和尚,老和尚也正看着她。

“岩哥儿出去等一会儿。”老和尚垂下眼皮,声音缓慢低沉。

“你先出去一会儿。”金太后轻轻拍了拍秦王的手。

秦王站起来,惊恐中带着丝丝无措,从金太后看向李夏,李夏站起来,抬手按在他胸前,“没什么事,我知道,你先出去等一会儿,回头我告诉你。”

“好。”秦王喉咙紧的声音都哑了,看了眼不错眼看着他的金太后,低头退了出去。

“这一线生机,我刚刚才知道。”金太后示意李夏坐的近些,声音疲惫,“他们瞒着我,怕我……”金太后一声冷笑中透着凄凉,“好象我只会发疯一样,我才不会。”

“我知道。”李夏眼泪夺眶而出,她知道,她看到了。

“他说是我找的他,我没找过他,让他说吧。”金太后没看老和尚。

“师父说,你都知道。”老和尚看了李夏一眼,声音轻而低,透着疑惑,李夏看着他,沉默不语。

“是我求了师父,她拿自己做了祭品,若是能给岩哥儿求来这一线生机,她就皮开肉绽,骨骼寸断,就是今天,子时前。”

老和尚没再看李夏,只直直的看着金太后,李夏仿佛看到了他的颤抖。

“小佛堂里的法阵,是你布下的?还是你师父?”沉默片刻,李夏低低问道。

“我不知道。”老和尚只看着金太后。

金太后神情一滞,伸手抓住李夏的手,李夏迎着她惊讶意外而又无比期待的目光,“三件事,余下的两件,我来做。您放心。”

“好。”好半天,金太后哽咽出一个字。

“请王爷进来吧。”李夏转头吩咐韩尚宫,韩尚宫低头应了,请了秦王进来。

李夏拉着秦王,将他按到金太后旁边坐下,退了几步,站到韩尚宫旁边,低低问道:“你早就知道了?”

“早了一个时辰。”韩尚宫声音微抖。

“太医什么时候诊的脉?怎么说?”李夏接着问道。

“傍晚,他来了之后,娘娘说不舒服,请太医诊了脉,说脉象还算平和,娘娘让人去跟江娘娘说胸口堵的厉害,想见王爷和您,和皇上说胸口有点儿不大舒服,不过没大事,没说召见王爷和您的事。”

韩尚宫答的极其详细。

“金相来过没有?”

“是金相送他来的,出去的时候交待了句,说他今天夜里当值,就歇在中书省。”韩尚宫心里莫名的安定不少。

“太医是谁?信得过吗?”李夏瞄着哭的头抵在金太后膝上的秦王,接着问道。

“是是孙保久孙太医,信得过。”

李夏听到孙保久三个字,低低嗯了一声,从前皇上暴病而亡时,就是孙保久诊的脉,不过,那时候皇上的死,和现在太后的死,可不一样……

“阿妙,你跟九姐儿说说姚氏,还有别的,该说的都说说。”金太后看着韩尚宫,吩咐了句。

“姚氏?姚贤妃?”李夏反应极快。

“是,姚贤妃和王妃四嫂姚氏同出一族,姚贤妃的父亲,是现在的姚氏族长姚三老爷的长兄姚建安,姚建安少年才子,是姚家前后两三代人中最出色的子弟,三十出头就做到了布政使,在福建路接连两任后,调任回工部,原本是要接掌工部的。

姚建安刚到福建路,就纳了姚贤妃的母亲于氏,两任十年里,于氏生了姚贤妃和两个儿子,姚建安调任回京城时,说是于氏刚刚生下次子,无法远行,就暂留福建,两年后,于氏带着一女两子,找到京城姚家。”

韩尚宫声音极轻的叹了口气,“那时候娘娘病着,到底怎么回事,我听说的极少,只听说是姚家嫌弃于氏娼妓出身,不许她进门,要去母才能留子,于氏就上吊死了,姚贤妃带着两个弟弟进了姚家,也就半个月,姚贤妃捅死了父亲姚建安,姚家说是姚贤妃和大弟弟一起行的凶,姚贤妃咬死就她一个人,要一人做事一人当。

后来,相爷接出了姚贤妃姐弟三人,两个弟弟送往山西,托付到关家,将姚贤妃安置在城外庄子里,后来送进了宫,姚贤妃进位贤嫔时,姚家老爷子找到相爷,将姚贤妃和两个弟弟录入姚氏族谱。”

李夏慢慢呼了口气,从前她总觉得,姚贤妃过于死心踏地了,死心踏地到她不敢相信她,原来是这样,金相将她两个弟弟送到关家寄养时,她大概就下了决心,要将自己的余生全无保留的卖给金家了。

“姚氏知道吗?”李夏看着看着秦王,和看着秦王,低低说着话的金太后。

“还不知道。”韩尚宫也看向金太后和秦王,眼泪滚落下来。

“让人跟她说一声,让她警醒些,听到这边有动静,立刻过来。”李夏低声吩咐,韩尚宫应了一声,转身出去吩咐了下去。

“外头要捎个话吗?”韩尚宫吩咐了回来,看着李夏,低低问道。

李夏沉默片刻,摇了摇头,“不用,不知道比知道好,这场事难处都在宫里,不在外面。”

“嗯。”韩尚宫低低应了声,转头瞄向屋角的滴漏。

时辰在该快的时候,必定慢极了,在该慢的时候,总是飞快。

离子时越来越近,李夏心里七下八下,老和尚的话,她觉得荒谬,可她真是穿世而回了……

金太后突然闷哼了一声,脸上突然绽出一道细细的血痕,李夏脚踝一软,直扑上去,扑到秦王,将惊恐万状,抬手要去摸那道血线的秦王一把拽开。

几乎和她同时,老和尚呼的站起来,两步冲到榻前,盘膝坐到榻前脚踏上,伸手握住了金太后的手,正痛的抖个不停的金太后瞬间安静,老和尚看着她,“我陪你。”

“你到那边,不要看。”李夏用力推着要往前扑的秦王。

“岩哥儿到西厢去,以后,你们两个相扶相伴,好好儿的过日子。”金太后声音微抖,却还算平和。

李夏用力推着秦王,推着他进到西厢,“你替阿娘念一遍地藏经,有我。”

李夏急步退回来,金太后脸上的血,已经浸透了衣领,正由韩尚宫扶着,慢慢躺下。

“垫了几层褥子?”李夏伸手去摸榻上的褥子。

“四层。”韩尚宫满脸都是泪,几乎说不出话,“娘娘……娘娘……”

“虽说不知道真假,我还是备下了,你去陪着岩哥儿,别吓着你。”金太后慢慢躺平。

李夏往后退了半步,直直的看着血流的越来越多,看着那血漫透衣服,渗进褥子里,听着细碎的,仿佛来自天外的断裂声,恍惚中,仿佛站在地狱之中。

李夏眼看着血越流越多,浸透衣服,漫向被褥,眼看着金太后一张脸裂绽的没了人形,再塌陷下去,眼看着金太后整个人都坍塌下去,成了一堆碎骨肉泥。

韩尚宫由痛哭而惊恐,两只手紧紧抓着衣襟,眼睛瞪的溜圆,喉咙里咯咯作响。

李夏腿一软,跪在了地上,下意识的看向老和尚,没等她说出话,老和尚回头看了她一眼,在她的目光中,从握着金太后的那只手起,如大风卷过的烟雾,一点一点却又迅速无比的化为乌有,那件发白破旧的僧衣失去支撑,扑落在地上。

“起来!再叫个人,赶紧,把褥子,把衣服……把褥子拿走,快!”李夏惊恐万状之下,倒镇静了,膝行几步,用力推着韩尚宫,声音低而尖厉。

“好,是,娘娘吩咐……”韩尚宫想站却没能站起来,手脚并用爬到殿门口,从帘子底下探出头,叫进黄太监。

李夏两只手一起,用力按着离她最近的椅子,努力想要站起来,可腿无力,手也无力,身后有人抱起她,将她拖了起来。

“你别看。”李夏急忙伸手去捂秦王的眼。

“我没看。”秦王直直的看着榻上已经完全没有了人形的金太后。

“不要看。”李夏转过身,推着秦王转个身,“他也走了,化了灰,娘娘走的时候很平静,你不要看,现在不能难过,咱们……”

“我知道,咱们现在站在鬼门关上。”秦王顺从的转过身,阿娘走的这样突然,这样的死法,他和阿夏稍有不当,就是万劫不复,阿娘的惨死,就是白死了。

“你知道就好。”李夏松了口气,“不能辜负了娘娘,还有……”李夏转头看了眼堆在地上的破旧僧衣,她和他用肉身生魂,替他挣出一线生机,给了她绝大利处,却又将她和他推在了鬼门关口。

第四百七十二章 钟鸣

韩尚宫和黄太监虽然脚软手抖,却比平时还要快速利落几分,几乎眨眼间,就将金太后用细绫兜起,抽出浸透了血的三层褥子,紧紧裹起塞到柜子里,将金太后重新放到榻上。

韩尚宫捡起地上的僧衣,看向李夏。

“先收起来。”李夏吩咐了句,看着裹成一条的细绫,细绫里的娘娘,肯定已经不成形了,这事硬瞒是瞒不过去的。

“得有个说法。”李夏看向秦王。

“给皇上一个说法就行。”秦王的目光落在空空的脚踏上,榻上的一裹细绫过于刺痛到他不敢再看。

“先传太医,禀报皇上?”李夏看着秦王,秦王嗯了一声,“一会儿我和皇上说,你拦住江氏。”

“好。”李夏应了,吩咐黄太监,“你亲自走一趟,和皇上说,娘娘不好了,请他立刻过来,叫个人递话给姚贤妃,让她过来。”

黄太监应了,急步出去传话。

李夏吩咐韩尚宫,”让人看紧江氏,传孙保久在垂花门内候着,让人看住。”

韩尚宫奔出去吩咐。

李夏看着秦王,“想好没有?”

秦王点头,“嗯。”一眼扫到榻上那条细绫,眼泪夺眶而出。

已经过了子时,江皇后站在萱宁宫门房外,心里的焦灼几乎无法压抑,垂花门内外灯火通明,却静谧的仿佛什么事都没有,这是出了大事了。

能出什么事呢?那个老虔婆死了?江皇后失笑摇头,自己真是净想好事儿,那老虔婆身体好的让她有一种就是自己死了,她还照样活的好好儿的感觉。

今天是她儿子大婚的好日子,能有什么事,让她赶在宫门落钥前,召进她那一对还没全了礼的儿子媳妇?天亮之后,她准备怎么跟自己,跟皇上,跟朝臣,甚至跟天下解释这次召见?

她可从不冲动,她走一步能看到十步、二十步外,她次次都是谋定而后动……

这个时候。这么突然召了儿子媳妇进来,除非她要死了,否则,她和她那个儿子,就要万劫不复!

“去看看孙太医歇下没有。”江皇后突然转身吩咐随侍的女使。

她要死了,不管可不可能,这是唯一的答案。

没等女使回来,萱宁宫外,一串灯笼急行而来,江皇后直直的看着那串飞快靠近的灯笼,一阵浓烈的懊恼冲上来,直冲的她恨不能给自己一个耳光。

她想到了,早就想到了,却不敢相信,连她自己,也不相信自己了。

江皇后深吸了口气,没迎上前,却往屋角的阴影中靠了靠,这是暴死,必有内情,内情在院子里,她要仔细看清楚的,是院子里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

皇上踏上台阶时,秦王和李夏一前一后从垂花门内冲出来,秦王冲下台阶,冲过院子,迎着上了台阶,正往门槛里迈进的皇上,哭了上去,“皇上……”

江皇后闪身站到皇上身边,正要紧跟进去,李夏晚几步冲上台阶,一把抓住了她,“娘娘要大行了,已经是弥留之时。”

江皇后想到了,可亲耳听到这句话,还是震惊的心里一片空白,趁着她这一瞬的惊愕恍惚,李夏已经把她从皇上身边拉开。

皇上脸色苍白,跟着秦王,冲过院子,冲进了垂花门。

李夏紧紧拉住江皇后的胳膊,“娘娘说要跟皇上和王爷说几句话,咱们得等一等再进去。”

江皇后眯眼看着李夏,嘴角带着丝丝冷笑,正要甩开她直冲进去,姚贤妃从院门外急急的冲进来,李夏忙迎着姚贤妃叫道:“娘娘要大行了,要跟皇上和王爷说几句话,咱们都得等等。”

姚贤妃震惊愕然之中,反应却不慢,上前扑住正用力要甩开李夏的江皇后,“娘娘节哀,娘娘先节哀。”

江皇后的胳膊被李夏和姚贤妃一边一个死死揪住,深吸了口气,用力想要压住几乎要喷薄而出的怒气。

“太后娘娘交待了几件事,让我跟您商量。”李夏直视着江皇后,“一是黄大伴和韩尚宫,还有其它常年在太后娘娘身后侍候的老人,太后娘娘说,他们不宜再在宫里,或是出宫,或是守陵。”

江皇后正要喷发出来的怒气仿佛被浇了一桶冷水,用力甩开姚贤妃,直视着李夏,眼睛微微眯起。

姚贤妃轻轻颤抖了下。

这话的意思,娘娘死后,宫里所有的人,都要撤出了么?那她呢?

“王爷痛不欲生,打算闭门守足三年孝期。”李夏在江皇后的逼视下,垂下眼帘,接着道。

“娘娘好好儿的,怎么说走就走了?今天是孙太医当值?”江皇后没答李夏的话。

“娘娘的身体一直不怎么好,这两年心悸的毛病越来越重,怕您和皇上担心,娘娘一直不许太医多说。”李夏答的极快。

“娘娘这几年总是忘事,常常颠三倒四,娘娘常说,她能有这样的寿数,是多亏了您又能干又有孝心。”李夏接着道。

江皇后眼神骤利,冷冷盯着李夏,“你说这样的话……”

“娘娘今年六十过七,是高寿之人,说起来也算是喜丧,江娘娘请节哀。”李夏避开江皇后的目光,低眉垂眼。

姚贤妃全神贯注的听着两人的话,面皮紧绷,心里却如惊涛骇浪,汹涌不定。

江皇后扭头看了眼垂花门内,再看向李夏,紧绷着脸。

她要用从这宫里撤出所有的人,再加个闭门三年守孝的退让,来换取什么?太后的暴亡,不可能是她和老二的手脚,她怕什么?怕到她甚至威胁她,要就太后暴亡,指责她这个后宫之主的过错,她在掩饰什么?

李夏垂着头,往旁边退了半步,“您也知道,我和王爷都是闲散性子,娘娘走了,王爷失恃之痛,无以言表,从此就是无所依恃之人,从今日往后,不过求个惨淡度日,都说长嫂如母,往后还要靠大嫂多多照拂。”

李夏微微曲膝,江皇后眉梢微抬,这一步的退让,也太大了,太后死了,她和老一确实是靠山倒塌,前程未卜,可至于如此么?

江皇后又看了眼垂花门内,皇上进去了,这会儿寸步不让,她连让什么不让什么都不知道……

“你嫁进来头一天,就生出这样的事,难为你了,让娘娘和皇上,还有王爷娘儿三个说说话儿吧,咱们不宜进去打扰。”江皇后先让了头一步,她不想让她现在进去,那就等一等,皇上在里面,她刚才没有硬闯进去,这会儿再冲进去,有害无益。

李夏明显松了口气,转头看向姚贤妃,张了张嘴,话没说出来,眼泪扑落落往下掉,“娘娘她……”

“生老病死,谁都逃不脱的轮回,节哀。”姚贤妃忙抓着李夏的手,说着节哀,眼泪却掉个不停。

江皇后斜着两人,嘴角往下扯了扯,移开目光,看向垂花门。

秦王侧身在前,一路急走一路抽泣,进了正殿,满屋的血腥味儿中,皇上瞪着榻上那一条是人形,又不似人形的细绫,目瞪口呆。

“皇上,”秦王扑通跪在皇上面前,抱着皇上的腿,痛哭失声。

黄太监悄无声息的挪了把椅子放到皇上身后,皇上七分惊惧三分茫然的跌坐在椅子上,低头看着头抵在他腿上,哭的透不过气的秦王,好一会儿,才说出话来,“怎么回事?怎么突然就……那是……那是什么?”

皇上指着榻上的那条细绫。

“是……娘娘。”秦王仰头看着皇上,脸上泪水纵横,“皇上,大哥,我……”秦王痛苦的不能自抑,“娘娘不让告诉你,可我……大哥,我害怕,我……”

“到底怎么回事?”皇上听到秦王一句是娘娘,再次看向榻上那条细绫,心里一阵惊恐涌上来,那一条哪有人形?

“那位金贵妃,端敬皇后,我不知道,皇上还记得吗?”秦王仰着泪痕交错的脸,看着皇上问道。

皇上下意识的点了点头,他当然知道,那是先皇最宠爱的妃子,她死之后,先皇就如清修一般,再没宠幸过后宫任何人。

“娘娘说,金贵妃是……”秦王痛苦而不情愿,却又不得不说下去,“被她活活打死的,因为,金贵妃也生了个儿子,比皇上小了三天,娘娘说,金贵妃仗着宠爱,让人改了生辰,改在了皇上前面,娘娘说她年青的时候性子暴躁,又恼先皇过于宠爱金贵妃,一怒之下……活活打死了金贵妃,还有那个孩子。”

皇上直直的瞪着秦王,金贵妃生过一个儿子,他是知道的,说是病死了,和金贵妃一起病死了……

“娘娘说,金贵妃被活活打死前,叫着……不放过娘娘,要……娘娘和她死的一样……大哥,娘娘……娘娘……怎么会这样?怎么可能?”秦王指着榻上那一条细绫,痛苦的说不下去了,他是真的说不下去了。

皇上随着秦王的指向再次看向榻上,看着那一条细绫,呆了片刻,机灵灵连打了几个寒噤,后背一片凉冷。

和眼前结绫中似是而非的人形,是当年金贵妃被打死的诅咒,是报应,那当年金贵妃的死,被活活打死,也打成这样么……皇上浑身寒毛都竖起来了,站起来,往后退了一步,又退了一步,连退了四五步。

“叫钦天监……”皇上的话没说完,就被膝行跟着他的秦王不停的摇头打断,“大哥,娘娘……要怎么说?”

皇上张了张嘴,又张了张嘴,是啊,这是太后,他的生身母亲,因为从前的暴虐,如此惨死,宣之于众,天下人会怎么说?会怎么看待他这个皇帝,他这个万民之主?

可是,是太后的暴虐,保全了他……

“还有谁知道?”皇上呆了好一会儿,哑着喉咙问道。

“我和阿夏,还有韩尚宫,黄大伴,没敢……娘娘说您担当的太多,不让告诉你,可是,我……大哥,我怕……”秦王从皇上腿上滑伏在地,痛哭不已。

“现在不是哭的时候,娘娘得赶紧入殓。”皇上下意识的想要看向榻上的细绫,目光刚及,又急忙移开,下意识的还想往后退,可他已经退无可退,皇上伸手抵在墙上,示意黄太监和韩尚宫,“你们两个,赶紧。”

韩尚宫和黄太监躬身应了,抱出套大礼服,将榻上的细绫,用细绢一层层缠起,放进大礼服,撑起一个几乎差不多的人形。

“太医院的脉案,你去安排。”皇上远远看着黄太监和韩尚宫一层层的缠细绫,套礼服,摆放周正,低头看着跪在他脚边,泪水纵横看着那套礼服的秦王,吩咐了句,顿了顿,叹了口气,弯腰去拉秦王,“起来,娘娘的身后事不能掉以轻心,李氏既然知道了,近身入棺看护的事,就交给她,其余诸事,由你统总。”

秦王顺势站起来,抹着眼泪,垂头应是。

“鸣钟示哀吧。”皇上看着黄太监吩咐道。

黄太监低低答应,垂手退出。

子时刚过,沉闷而又清透的钟声从宫中传出,惊醒了整个京城。

金相站在中书院内,远望着黑夜中的宫城,哭成了泪人儿,嚎啕的哭声伴着沉闷的钟声,在空旷的皇城飘荡。

金拙言和陆仪正坐在秦王府门房里心不在焉的下着棋,头一响钟声传来,两人同时抬头直瞪着对方,在第二声钟鸣中,两人同时跃起,扑向屋门,在门框里撞在一起,脚绊着门槛,一起跌扑在地。

郭胜在永宁伯府忙了一天,送走诸人,劳累一天却毫无睡意,正和徐焕在他那间小院里喝着酒说着些信口开河的闲话,听到钟声,两人都是一怔。

“半夜鸣钟,这是什么规矩?这不是……”话没说完就恍悟过来,手指还点着钟鸣方向,整个呆的象只木偶。

郭胜已经一窜而起,一边往外冲一边吼叫,“我去趟王府,你就在这里,别走!这会儿不能乱动,去叫金贵!看着家。”

“哎……”徐焕一个哎字没喊完,郭胜已经冲出院门,往秦王府飞奔。

半夜鸣钟,死的不是皇上就是太后,这钟鸣的突然,肯定不是皇上,要是皇上没了,这会儿应该是缇骑四出,戒备森严,之后,才是钟鸣。

太后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