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梁家巷子273章虚虚实实

收费章节(12点)

273章虚虚实实

二人坐着马车,并未先回府,而是去了苏士贞那里,将事情简略说了一遍儿,讨苏士贞的示下,究竟要不要现在就放出风来。

苏士贞自那日从丁府回来,左思右想,除了眼前这法子,也没旁的好主意。

只是他做生意索来求稳,要他拿定主意,还是有些困难。

苏瑾见他半晌不语,便拉他去丁府商议。苏士贞原是不要去地,生怕她又作怪。苏瑾只得连连保证,去了只说生意,决不混说。

苏士贞这才不情不愿地跟着去了丁府。

到丁府里,苏瑾确没再调笑说旁的心思,将今日的事和丁氏简略说了,丁氏倒觉这是个巧宗儿,不可不用。因就笑,“去当铺问问,又碍不着什么,以我看不妨事。”

苏士贞这才点了头。

就在丁府用了午饭,商议到晚间,议出一个大概可行地详细方案,方各自散去。

次日一早,刚用过早饭,苏记的罗掌柜得了传讯儿,慌忙过府来,苏瑾也没与他说太多,只让他去各家当铺走走问问,收不收苏记的券子,重点是要去广记也问一问,便打发他出去。

罗掌柜前脚儿刚走,后脚儿门房来报,说是杨君甫到了。

苏瑾才刚到陆三夫人屋中说了一句话儿,闻言忙站起来道,“快请到前厅说话。”

陆三夫人见他们近些日子,整日家的着忙,不晓得生意上出了多大地纰漏,因就忙问,“瑾儿,事情可是棘手地很么?”

苏瑾忙宽慰她笑道,“母亲放心,只是一点子小麻烦罢了,不碍的。”

陆三夫人长长一叹,嗔道,“你们只管拿话儿糊弄我。若没大事,你们能忙成这个样子?”

苏瑾一是怕她忧心,二来有些事儿知道的人愈少愈好,忙笑道,“确是一点小麻烦,正查证呢,若查实了,必说与母亲知道。”

陆三夫人不弄清楚,是放心不下,也知便是她知道了,也帮不忙。因就一笑,摆手,“罢,你去罢。我不过白操心罢了,与我说,我懂个什么?”

苏瑾又宽慰她几句,匆匆往前厅去。到时,陆仲晗已在此处陪着说话儿,杨君甫见了她要起身,苏瑾忙笑道,“杨大哥坐罢,哪里还要你迎我。”

说着落了座,笑道,“您这一趟辛苦了,可有什么收获没有?”

杨君甫叹笑一声,道,“方才正和陆老弟说着呢。你猜那广记的货物是托在哪家铺子里出货?”

苏瑾心头一沉,笑意微敛,“是尚记?”

杨君甫微微点头,“确是他家。湖州他家共开了三间铺子,有两间里都有苏记的货。零卖的人进去,他们是不与人介绍那货物地。我装作福建打货地行商进去探了一回,因嫌苏记的毯子价儿贵。那家掌柜才与我说了还有旁的货。头一日我没拿定主意,没见着货物。次日又去时,那掌柜的似是信了我要打货,方领我去了后面的库房那些毯子的锁幅徽记都剪了去,都打着苏记的名号往外发售。那掌柜的亲口说,有两千张毯子呢”

苏瑾沉默半晌微叹,“我自得了曹掌柜带回来的消息,就猜十有八九与尚记有关。倒叫我猜中了”说着一掌轻拍在桌面上儿,笑叹,“也罢,即他不想与我苏家做生意,咱们也不求着他。这几个府城再选名声好的人家合作罢”

杨君甫见她并无丝毫怒意,便笑,“你倒是个心宽地,若是我,必要上门去问到他脸上,臊他一场方罢”

苏瑾笑,“何苦与他白费力气。况断了这生意,吃亏地还是他家我才懒得与他起口角之争。何况,咱们现今也只能装作不知,才好给广记下套儿。”

杨君甫微微点头,叹了一回,详问了她接下来如何做,苏瑾因存着保密的心思,只说现今还没拿定主意,等议个万全的法子,再去和他说。

众人又叙得一回闲话,送杨君甫家去。苏瑾和陆仲晗并肩沉默着往回走,进了正房,陆仲晗一把握着她的手,宽慰道,“这样的人家早早断了也好,实不值当为他沉心。”

苏瑾抬头笑,“我哪里为他沉心了?他还不配做生意只是利益关系罢了。利在人情在,利没人情自然也就没了。”

陆仲晗微微点头,“如此方好。事情也探明了,法子亦有了,接下来咱们只要慢慢地等,等看广记得了咱们散出去的消息,如何反应,再做下一步打算。”

苏瑾点头称是。

要做得不动声,且合情合理,就急不得。

罗掌柜按着原先说好的,将杭州府几家老当铺都问过了,等过了两三日,才往广记去。这一日广记的少东家正无事在铺中闲坐。

听前头的掌柜来回说,“少爷,外头有一位姓罗的,来问咱们可收苏记的券子。”

“什么?”广公子一怔,忙起身,“在哪里?”

掌柜的往外头一指,“就在大堂里呢。”

广公子将帘子挑开一条细缝往外瞧,见一个年岁三十来岁的男子,立在柜台外头左顾右看,看他衣着尚可,气质也不似普通人家儿,便问,“他可说了他是哪里人?有多少券子要当?”

掌柜的摇头,“不曾说,他只来问问咱们可收,给价儿几何。看样子不象今儿就当,似是先来问价儿探路地。”

广记入股做毯子的事儿,府中只有少数几个得力地掌柜知道,这杭州府因苏记在此,故而瞒着杭州分号地掌柜。广公子立着想了半日,“你先与他说,就说当家的今儿不在,让他明儿再来。”

掌柜的明了,应了一声,到外面与那人说。

广公子在帘后瞧那位姓罗地登时满面失望之色,怔立在铺中半晌,方叹了一声转身走了。

自帘后踱出来,转过柜台到门口,侧望那人坐上停在路边的马车,一径往东去了。他忙叫一个小伙计过来,与他道,“跟着那车,看看去哪里。”

小伙计应了一声,拨腿跑着跟了上去。

掌柜的跟着广公子回到帐房,因悄问,“少爷,这人有何不妥么?”

广公子一笑,“倒不是这人不妥。而是前儿我遇着苏记的同乡,都说他家才发起来没几年,面儿上生意红火,实则是个虚架子。”说着又将那日遇到苏瑾与陆仲晗的事儿说了。

“他家女儿女婿先前确是往咱们这里来的,被那姓汪的说破,立时又改了口。今儿突地又有人来问收不收当他家的券子,这几宗事儿拢在一处,你如何想?”

掌柜的神情一震,“这么说,苏记确如他同乡所言,是个虚架子。如今要当券子,为的是拢本钱?”

广公子微微点头,“前后一照应,倒也不差。”

掌柜的略作思量笑道,“要说这苏记的毯子在杭州城确是极受大户人家喜爱地。这杭州城的当铺,也都眼红,无奈他家早先不发行券子,明知有利头干吃不着的,都着急呢如今他们即有此意,少爷,咱们借机收一笔如何?”

说着一顿,又笑,“这苏记虽然根底浅些,家业难道没有十万两的银子?”

广公子微微一笑,“旁的不知,我听那汪兄说,苏家老爷出海纯挣回三四万两的银子呢。这个数确是实的。”

掌柜的笑得愈发开怀,“这就是了。咱们便是折价儿三成吃进他的货,这边一转手就挣三四两。若咱们吃的多,毯子价儿岂不由着咱们来定?到时二十两一张,怕也卖得。”

广公子闻言眼睛一亮,是了,他怎没想到这一层?若整个杭州城都是他家的毯子,到时卖多少银子一张,岂不是他说了算?连带盛记出产的那些,一张也可提价四五两银子,哪里如现在这般,为了打市场,倒平着价儿往外卖。干出力,不挣银子

站起身子往外走,“且等那伙计回来你问问他。”说罢便出了铺子往青衣巷奔去。

掌柜得晓得他大约去寻那位汪兄说话儿,头一回对自家公子逛青楼,打心底里支持。

罗掌柜自广记出来,按计划又去了离广记不远的金满堂。

不想,他才刚问得一句,那家的掌柜热情得吓人,连连将他往里头让,殷勤备至地亲手奉了茶,问他要当多少。

罗掌柜哭笑不得,但做戏也要做全套,仍装作主家只是叫他来问问能给价儿几何,得了准信儿,方能盘算自家出售多少。

因又悄笑道,“这是我家要扩大在忻州的坊子,一时银钱不凑手,我们东家和东家小姐都不喜欢麻烦亲朋,故而才想出这么个主意来。”

临走时,因又悄悄叮嘱,“此事切莫往外透,我回了东家,改日再来。”

听他这理由掌柜的就放了心,做生意倒还真有周转不济时。这样的拆借本是常态,愈发殷勤备至,亲自将罗掌柜送到门外,目送着走远了,才笑呵呵地回铺子。

广记跟来的小伙计看到这一幕,撇嘴儿嘀咕,“能得多大得的利头,倒象送亲爹一样”言罢飞快往自家铺子跑去报信儿。

第一卷:梁家巷子274章老太爷发怒

收费章节(12点)

274章老太爷发怒

放风试探对方反应,自然给对方留有足够的时间消化消息,并作出回应。因而苏瑾也不太急,只叫罗掌柜该去各家当铺问话儿,只管问。得了对方开的价儿,也不必急着回应。

如此以来,几家有心要做这生意的当铺,心中都打鼓,这苏记怎又不急了?再看临近年关,他家生意愈发红火,不但毯子铺,那新开的成衣铺,整日价儿的客人流水似的不断。

有些人因就想或是价儿开得低了,到倒找到罗掌柜,说苏家生意好,又守信,在杭州城口碑甚好。为此,他们可把原先的收购价儿往上提一提云云。

苏瑾得了罗掌柜的信儿,反倒笑了。叫他依旧去各当铺说有人要提价的事儿,看看最终这价钱能提到多高。往上提一钱,自然便少亏一钱。

若对方问起何时需要银子,只说,临近年关,忻州那边织工放了假,用多少只能到来年再说。

如此,反反复复,慢慢悠悠地,就到了腊月初八。

一早丁氏打发人明月来说,她那里的银子正好趁着年关,以清帐为名,运到苏州府去当作活当。现今约定俗成的旧例,帐不过年。

年关确是各家结算货款、讨帐的集中时期,丁氏怕也是拿着这个由头,想做得不起眼儿罢了。

苏瑾叫明月代她谢过丁氏,用过早饭,要去苏府和朱府坐坐。虽说不是大节,到底是在一个城里。何况苏士贞一人过节,有什么趣味儿呢,倒不如都去朱府,还热闹些。

这是头一日就和陆三夫人说好地,也早早备好了礼。她穿戴停当,去和陆三夫人辞别,言准午饭后便回。反正腊八是早上节,早饭比午饭更重要些,她这么出去,也不算不把婆婆放在眼里。

到了苏府,苏士贞刚用过早饭,因一时想不到事作,正和梁富贵商议,要请府中的几个得力掌柜家来用饭,也算表表东家的谢意。就听她来了,因就斥她,“过节不在家,跑什么?”

苏瑾笑道,“我来约爹爹一同去看外祖父,是为了给你撑腰地意思,偏又斥我”

苏士贞绷不住也笑了,连连摇头,说她没大没小。

苏瑾笑而不语,因早先她娘的缘故,老太爷见了苏士贞,自来没好脸儿色,有错没错都要斥两句方罢,虽自己也不十分讨老太爷喜欢,比起他来,还是好些的。

何况有了伴儿,要挨训,父女俩一块挨。

梁富贵等他父女二人说了会子闲话,方道,“小姐来的正是时候,老爷也早好了礼,要往那府送呢。”

“那敢情好,婆婆也把我们的礼备好了,早早送去,这是孝心。等到了年节去时,再拿那些面子礼。”苏瑾笑着起身,催苏士贞换衣裳。

苏士贞只得将宴请掌柜们放到晚上,换了衣裳和她一道往朱府去。

进入腊月里,整个杭州城的年味儿都浓了起来。家家户户挂红灯笼,又有娶亲嫁女的,多数挑在这一月,还有一路上那街边的小商贩,也多贩些过年使用的吉庆火红之物,着实热闹。

朱府高门大院之上,红灯笼也挂了起来,远远的瞧着,极是气派,苏瑾不禁笑,“外祖家到底是世家,这底气是和旁家不同。”

苏士贞也点头,又想到陆仲晗派官之事,因说道,“你大舅舅想必衙门封了印就回来,你年里莫叫女婿应旁的人约请,只等你大舅舅回来,与他说说这派官的事。请他在中间也帮着使使劲儿。”

苏瑾不在意地应了一声,她一向不怎么喜等靠旁人,故而并不十分热心。有人帮衬自然好,无人帮衬难不成就不做官了?

何况她相公也算是个真有本事地。

苏士贞晓得她的意思,无奈笑笑,下了车,上前去拍门。

守门的小厮一见是他们,登时怔住,半晌方道,“姑姑老爷,可有人去请您?”

这话问得有因,苏士贞皱眉,“谁去请我?请我做甚?”

小厮抓抓后脑,有些为难地笑笑,好一会儿才期期艾艾地小声道,“老太爷在家打大少爷呢,下了死令,谁也不准往您那里透信儿,不然,拿到一并打死”

“什么?”苏瑾一怔,赶忙问,“好好的,打他作甚?”

小厮为难地笑笑,“表表小姐进去便知了。”

苏瑾晓得朱家规矩严,遂也不问,扶着苏士贞的胳膊往里走,一路上的仆从见到他们,皆是惊讶神色,这让苏瑾分外好奇,大表哥为何事惹了老太爷。

到得二门处,远远瞧见叶妈妈正和一个管家模样的男子,焦急地说着什么,另有几个仆从垂首噤声,大声不敢出。

“哟,姑老爷,表小姐”叶妈妈一转头瞧见他们,慌忙小跑出来,“我正要叫人去给您送信儿呢,不想竟知道了?”

苏瑾看这一个个都没头没脑,且一副大事压顶地模样,不由急切地道,“没哪个去叫我们,今儿腊八,我们来瞧老太爷的。府里到底出了何事,好好的,为何又打大表哥?”

叶妈妈慌忙引着往院里走,边道,“说是为了松江府生意上的事儿。具体我们也不深知,只知或和表小姐有些关系”

“早先开铺子,他不是已知道了么,怎么突然又要打人?”苏瑾皱眉。

“哎,不是为那一宗儿”叶妈妈着忙道。

苏士贞也透不着到底和自家女儿什么相干,只当苏瑾又惹出事来,因就道,“你好生想想,可还有旁的事儿?”

苏瑾摇头,“和大表哥相干的,只那么一宗事儿。哪里还有别的事”说话间老太爷的院子已到了,门口立着三四婆子,也是一副大气不敢出的模样。

里头隐隐有斥责并呼痛之声传来。

苏瑾抢先一步进了院子,向正房喊,“外祖父,大过节的,你这是做什么?”一边快步上了台阶。

门帘一挑,秦氏红着眼睛出来,看见苏瑾,脸上似乎一讪,带些尴尬歉疚神色,轻轻叫了声,“瑾儿。”

苏瑾只当老太爷打了大少爷,她面上无光,也没深想,伸手拍拍她地肩,挑帘进去,边颇有气势地说道,“大表哥做了错事,您说与他知道便是。何苦又真怒”

一言未完,已见正厅中跪着一人,垂着缩肩伏在地上。朱老太爷手持藤条,满脸怒意,扶着桌子气喘吁吁瞪着下跪之人。大舅母和二舅母两个讪立在一旁,大气不敢出。

朱老太爷见她进来,又问了一回是谁报的信儿。

苏瑾过去扶他坐下,又要取他手中藤条,一边道,“没哪个报信儿给我。我是想着腊八节过来瞧瞧您,顺便把备好地年节礼送来。哪成想就遇上您又生气。”

朱老太爷紧握着藤条不松手,瞪眼斥跪着的人,“你表妹来了,你自与她说你做地事儿,看你可有脸说”

苏瑾一怔。

苏士贞进来听见这话也怔了。父女二人四目相对,满是不解。

“瑾瑾儿”朱大少爷抬起头,底气不足地唤了一声。

苏瑾忙收敛心思,笑道,“大表哥有话只管说。”

“我我”朱大少爷吭了半晌,只挤出两个字儿,脸色因尴尬心虚憋得通红。

大舅母张了张口,似要替他说。朱老太爷眼一瞪,“让他自己说”

大舅母忙微退了一步,低了头。

苏瑾愈发诧异,只得向朱大少爷笑道,“不管什么事儿,咱们总是一家人,我必不怪大表哥,你说罢。”

她话音方落,朱老太爷又一记冷哼,手中藤条颤微微地指着他,骂道,“你听听你表妹的话儿,你再再你想做地事?她做这生意可是容易地?在松江开铺子,本是看顾你们,叫你们挣个钱儿在手,你倒好,不但不帮衬她,反倒拆她地台读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信字可知怎么写?”

听到这儿,苏瑾有些明白了,莫不是生意上大表哥做了什么有损苏记声誉地事儿?苏士贞也是这般猜的,忙上前陪笑道,“老泰山息怒,许是外甥子初做生意,一时不察,做错了事,好好说给他,改了就是”

朱老太爷只冲他一记冷哼,“连你也有不是,你若有本事,生意的事何必叫她一个女儿家操心。”

苏士贞就晓得,在老泰山面前,他总脱不过一个不是,只得连连赔笑。

苏瑾看他爹吃瘪,也暗中笑。

正这时,跪在底下朱大少爷心一横,大声道,“瑾儿,实是大表哥对你不住。原有一批毯子送到松江府,要在我的铺子里发卖,我一时糊涂,就应了他们”

朱老太爷登时又吹起了胡子,“什么是一批毯子,什么是你一时糊涂?英儿娘写信过去,你是如何回地?骗人倒骗到自家头上了我们朱家怎么出了你这么个不成器的东西”说着举起藤条,又要打。

苏瑾下意识赶忙拦,心里迅速理出些头绪,莫不是广记往松江去的船里,确实还有毯子。那人找到朱大少爷,要在他铺中发卖,而他贪财就应下了?

却故意回信说,松江没有此物?

275章年关锁事

苏瑾猜的实则倒不差,事情大致也就是这么回事儿。只不过朱大少爷倒并非存了心要坏苏家的生意。只是因他未做过生意,又图着眼前有银子可挣,虽知与苏家有些影响,却也没想透彻,更不知如此对苏记有多大影响。

总的説来,他还是挣银子的心思占了上锋

苏瑾虽这样宽慰自己,但也并非不着恼。只是老太爷已这般打了他,替她出气,她又如何再当着大太太二太太的面儿,説埋怨地话,火上浇油?自然要把自己心里的气儿暂时收一收,返过来劝老太爷消消气。

朱老太爷仍是不依不饶,只是心中再气,这终究是朱家地事儿。也不好当着外孙女和女婿的面儿再打他,就使人押他到后面祠堂祖宗牌位前跪着,三日不许吃饭

外头候着的人,巴不得这一声。听了这话,一齐涌起来,扶了朱大少爷,往后院儿去了。

苏士贞再不想里头竟还有这么一宗事儿,又要顾大太太的脸面,也着忙赔笑劝了一回,老太爷这才气哼哼地起身,往书房去了。

苏士贞见状只得跟了过去。

他們两个走后,屋内一时静默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