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升翻到武老三那一页递给李世民,“二公子您看,确确实实就是四十九岁,定是武老三不想受征,所以故意少说了一岁。”

李世民仔细看了一番,记载武老三的那一行字上,并无任何涂改的痕迹,不过墨色看起来有些新,他抚过上面的字迹,旋即不动声色地移到鼻下轻嗅,“负责记录这本册子的人还在吗?”

卢升摇头道:“这都已经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当时的主薄早就已经不在了。”

李世民点一点头道:“你去将其他户籍册取来。”

卢升一愣,道:“二公子,武老三的信息只记录在这本之中,其他册中并无无任何记载。”

“我知道,你只管去取来就是了。”见李世民这么说,卢升只得将其他册子出来,李世民一一翻阅之后,用另一只手做了与之前一样的动作,随后道:“为何这几本的墨色都比原先那本要淡一些?”

第一百四十六章 可疑

卢升脸色微微一变,随即笑道:“回二公子的话,前些日子不是下了几场雨吗,想是这本放的位置靠窗子一些,所以受了些潮。”

“原来如此。”这般说着,李世民将册子递给还他道:“没事了,都拿下去吧,至于武老三,后日他自会来县衙。”

卢升眸中掠过一丝松驰,躬身道:“那卑职先行下去了。”

望着卢升离去的背影,韫仪若有所思地道:“二公子,他…”

李世民朝她做了一个噤声的手势,随即唤过段志宏耳语几句,待得后者点头离去后,他方才道:“可是觉得卢升有些可疑?”

韫仪点头道:“嗯,虽然我不知道受潮之后墨迹是否会加深,但他说这句话的时候,神色似乎有些不自在,应该是有事隐瞒。”

“我也瞧出来了,所以让志宏暗中跟随,料想应该能查出一些来。”说着,他将双手伸到韫仪面前,道:“你闻到了什么?”

韫仪分别闻过之后,道:“一只手可以闻到有墨香,另一只手…”她皱眉思索片刻,摇头道:“梅雪实在闻不出来。”

“闻不出来就对了。”李世民淡然道:“刚才这两只手分别抚过记录武大叔信息的册子以及另一本册子,结果武大叔的那本册子尚有墨香,另外几本却没有,梅雪,你可知这意味着什么?”

韫仪思量片刻,摇头道:“不对啊,按卢升所言,那本册子已经有三十多年了,怎么会还有墨香呢?除非…”她眼皮一跳,脱口道:“那本册子是新近所写。”

李世民微微一笑,“不错,我刚才仔细瞧过,上面没有任何涂改痕迹,可是偏偏却有墨香,事后比对,也确实发现此本墨迹较深,仿佛是新攥写而成,所以我就起了怀疑,会否…是有人重新抄录了这本户籍册,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不着痕迹的改动武大叔的年纪。不过,卢升与你武家素无往来,如果真是他行这样的事,必是受人所使。”

他的话令韫仪想起一件事来,“我记得那日从县衙出来,曾看到冯成躲在墙角鬼鬼祟祟,此事会否与冯成有关?”

“他?”李世民皱眉道:“他不过是一个屠夫,怎敢做出这种事来,再者,此事一旦被发现,可是要掉脑袋的,他怎能说动卢升帮他?”

对此,韫仪自是回答不出来,李世民让人取来最近征士兵与民夫的册子给他过目,征兵一事已经进行了十数天,记录在案的士兵与民夫加起来差不多有两万人,按理来说这人也不少了,李世民却紧紧皱着眉头。

韫仪见状,轻声道:“二公子,您愁眉不展,可是此次征召有什么问题?”

李世民长叹一声,合起册子道:“朝廷给的期限已经过了一半,可是我们才征到两万人,远远不够。”

韫仪愕然道:“据梅雪所知,整个弘化郡也不过几万户人,除掉鳏寡孤独还有一些老弱病残的,能够征到两万已是算不错了。”

李世民苦笑道:“弘化郡总共五万零六百余户,朝廷要求征召的人数是――五万。”

韫仪被这个数字吓了一跳,下意识地道:“五万人,这…这怎么可能?”

“原本要求的是八万,我父亲一再呈情,表示弘化郡没这么多男丁,方才减到了五万,但即便是这个数,也足够令人头疼的了。”

韫仪难以理解地道:“可是,除非将弘化郡所有男丁都征去,否则根本凑不到这么多人,朝廷难道不知道吗?”

“朝廷是不会管这些的,如今皇上要征伐高句丽,朝廷自然竭尽所能调集兵力还有运送粮草、建造城墙的民夫了。”他看着手中的册子道:“还有十余天,若是凑不齐五万,不知如何交差。”

韫仪紧紧咬了唇,带着一丝颤音道:“皇上…他当真这般不理会百姓疾苦吗?”

李世民脸色一变,连忙往四下看了一眼,幸好没人留意到他们这边,他放下心来,低斥道:“这样的话以后都不许再说,记住了吗?”

韫仪低头未语,事实上,她比谁都不想问这个问题,一直以来,她都觉得,父皇虽然不是一位好父亲,却是一位好皇帝;岂知…自出了宫之后,所到之处,怨声遍地,皆在声讨父皇的不是,就连原本颇为平静的弘化郡,也因为这场征兵而民怨沸腾。

正自这时,外头传来嘈杂声,紧接着几个人被衙差押了进来,走在最前头的,赫然就是秦县令,他看到弘历在,连忙上前施礼,“见过二公子。”

“秦县令免礼。”李世民望着在衙差挟持下垂头丧气的几个人,道:“这是怎么了?”

秦县令叹了口气道:“还不是与之前的一样,想要蒙混出城,被抓了回来,按律…这三人皆当处死!”

他的话令那几个人一阵哆嗦,左边那名老汉慌声道:“大老爷开恩,这一切都是小老儿的主意,您要杀就杀小老儿,不要怪罪他们,他们是受了小老儿的怂恿才会一时做出糊涂事的,求您放过他们!”

“方大叔?”韫仪愕然认出说话那人,不必问了,旁边那两人必是方大嫂与他们唯一的儿子。

方大同这会儿也瞧见了韫仪与李世民,连忙道:“梅雪丫头,你快与二公子还有秦县令说,这一切都是我的主意,不关你婶子与方哥儿的事情,千万别牵连他们。

方大嫂急忙道:“不是,是我,我舍不得哥儿入征,所以就怂恿他们逃出城去,千错万错都是我错,你们把我杀了就是,不关他们父子的事情。”

“不是,是我的错,是我害怕打仗,所以想要逃走,其实…其实爹娘当时是想把我拉回来的。”方哥儿素来孝顺,怎忍见年迈的父母为自己而死,一时之间,三人争相认罪,只求可以和过其他两个。

秦县令虽心有忍,但律法就是律法,他一个小小的县令又怎敢违背,暗自叹了口气,挥手道:“把他们押去菜市口处斩!”

“等一下!”韫仪不忍见方家三口身首异处,急忙出言阻止,秦县令皱了皱眉,有些不悦地道:“此乃朝廷律法,不得有违。”

第一百四十七章 律法无情

“民女明白,不过…”韫仪看向李世民道:“民女听二公子说此次征召士兵与民夫,还差了许多人,何不暂时留下他们性命,让他们可以为朝廷效力?!”

“荒唐!”秦县令喝斥道:“朝廷有令,受征士兵与民夫但凡有意图逃跑者,不论是何理由,连同其家人一律问斩;要是依着你的话,免了他们的死罪,那明儿个,所有人都可以逃跑了,左右被抓到,也不过是征召入伍而已。”

“可是…”韫仪待要再言,李世民已是拉住她,对秦县令道:“梅雪与方家一家人相识,不忍他们被斩,所以一时失言多说了几句,还望秦县令不要与她计较。”

秦县令拱手道:“下官明白,不过这方家人,实在不能恕,还请二公子见谅。”

李世民低叹一声,点头道:“我明白,秦县令依律处置就是了。”

“多谢二公子体谅。”秦县令暗自松了一口气,如果李世民执意要为方家人求情的话,他倒是不好办了。

“带下去,斩!”秦县令的话令韫仪心中一慌,哀求地道:“二公子,您当真不肯救他们吗?”

李世民闭一闭目,无奈地道:“不是我不肯救,而是我救不了,毕竟是他们触犯律法在先,梅雪,律法不可违!”

那厢,被衙差强行押着下去的方大嫂眼见求生无望,喝骂道:“杀千刀的贼皇帝,暴虐无道,不将我们老百姓的命当命,早晚有一天会遭报应,瞧着吧,到时候,一定会死的比我们还要惨!哈哈哈!”

韫仪死死攥着双手,三条鲜活无辜的生命即将逝去,她却什么都做不了,她恨,恨这种无能为力的感觉。

直至他们被拉下去许久,方大嫂的话都一直在韫仪耳边回荡,再这样下去,父皇…他真的是要失尽民心了!

到时候,就算李渊不造反,也会有其他人造反,大隋江山岌岌可危!

在方家一事过去后不久,段志宏走了进来,因为秦县令在,他没说什么,只是朝李世民微微点头,后者心中会意,在关于征兵一事问了秦县令几句后,带着韫仪他们走了出去,待得出了县衙后,他道:“如何?”

“二公子所料不差,卢升一出去,就立刻去见了一个人,此人二公子也认识,正是李风。”

李世民讶然道:“可是之前因为伪造证据而被革职并处以笞刑的李风?”

“正是他,据属下偷听到的话语,卢升确实伪造了户籍册,除了将武姑娘父亲的年纪从五十改到了四十九,他们还悄悄改动了其中的几个人,或是小一岁,或是大两岁,使得这些人可以避开此次征召,至于他们则从中谋取利益。”

韫仪振了精神道:“这么说来,我爹有救了?”

段志宏摇头道:“我所听到这些,并不能做为陈堂证供,就算找到他们收受的那些银子,也证明不了什么,想要救武大叔,只有一个法子,那就是找到原先那本户籍册。”

“万一他们毁了那本册子,该如何是好?”

李世民摇头道:“不会,这本册子涉及的并不止武大叔一个人,所以卢升应该不会丢,只是不知藏在了何处。”思索半晌,他道:“志宏,你继续监视卢升的一举一动,最要紧的是找到那本册子。”

“属下明白。”段志宏应了一声,再次离去,剩下李世民二人继续往太守府走着,一路上,韫仪都没有说过话,在快要走到府门口时,李世民恻目道:“还在想方家的事情吗?”

韫仪黯然道:“方大叔他们一家是好人,每次我回去,方大婶都会送好吃的过来,现在…就这么一会儿功夫,他们一家三口竟然都没了,实在令人难以接受。”说到此处,她抬眼望着李世民道:“朝廷订立律法没错,可是不也有说,律法不外乎人情,为何二公子刚才不能帮他们一把,哪怕…哪怕是救下一个人也好。”

“秦县令刚才说的不错,今日我若饶过方家,明日就会有成千上万的人试图逃出城去,甚至整个弘化郡都会大乱;到时候,那么多人,是杀还是不杀?”

他的话令韫仪无言以对,好一会儿方才道:“所以,方大叔他们一家必须要死是吗?”

李世民面无表情地道:“不错,我知他们可怜,但是为了大局着想,必须要杀!”

韫仪沉默半晌,忽地道:“为什么要一再征伐高句丽,据我所知,高句丽这大半年来,并没有侵犯我大隋的迹象,难道就没有大臣向皇上进言,避免这场战争吗?”

李世民有些惊讶韫仪会说出这么一番话来,旋即他无奈地道:“圣上性子刚硬,说一不二,而且…”他原想说杨广喜怒无常,只要大臣所说的话,稍有不对,就会招来猜忌甚至是灭门之祸,但又觉得这些话不宜对韫仪说,逐转了话锋道:“总之圣上如何下旨,我们这些做臣子就怎么做,希望这一战之后,天下止戈,可以让百姓休养生息,不再受战乱劳役之苦。”

韫仪神色复杂地点点头,与李世民一前一后踏进了太守府,刚一进府门,便见林总管在与门房说话,瞧见李世民过来,连忙躬身行礼,“见过二公子。”

李世民随意一点头,往静集轩行去,刚走了几步,便听到林总管喝斥韫仪的声音,“你好生大胆,明明说了,十五归家,需得在入夜之前回来,你倒好,一直拖到现在才回来。”

“林总管息怒,因为家中出了些事情,所以…”韫仪话未说完,林总管已是打断道:“所以就可以晚归这么久吗?实在放肆,赶紧随我见夫人去!”

未等林总管拉了韫仪离去,李世民的声音已是传入二人耳中,“林总管!”

林总管连忙道:“二公子有何吩咐?”

“昨儿个是我吩咐梅雪去办些事情,所以才会拖至今日才归,因为最近事情繁多,我忘了与二娘说,不怪梅雪。”

林总管一怔,旋即堆了笑道:“原来是二公子的意思,小人不知,还请二公子见谅。”

第一百四十八章 疑团

“无妨,我还有事情要办,你代我与二娘说一声,另外,这几日恐怕还需要梅雪时常出府办事,杨嬷嬷那边,也要劳烦林总管交待一声。”

林总管连连答应,“二公子放心,小人一定替您办妥。”

“有劳林总管了。”这般说着,李世民朝韫仪投去令其安心的目光,“我看你脸色不太好,想必是累了,快些回去歇着吧。”

韫仪感激地点点头,有了李世民的话,林总管纵然心里头再不乐意,也不敢当着面难为韫仪,在李世民走远后,他拉长了脸道:“行了,你走吧。”

韫仪没力气与他客套,福一福便转身往自己屋中行去,进了屋,江采萍并不在,想是练舞去了。

直到坐下来,韫仪方才发现自己浑身乏力得紧,从昨日到现在,事情一件接着一件而来,令她疲于应付。

如今武老三的事情,总算有了些眉目,可冯立那件事,却一直是个死结,到底…李建成为什么要特意命冯立来杀自己,如果说是怀疑自己的身份,那他应该告诉李渊或者李世民才是;而且…看冯立的反应,李建成应该是不知道的,可是除此之外,还有什么事情值得他动杀心?

另外,虽然冯立被她杀死了,但难保李建成不会再派人来杀她,若是这样,她的处境依旧很危险。

不论韫仪如何苦思冥想,依旧猜不出李建成的用意,这个时候,江采萍练完了舞回来,进门看到韫仪,惊喜地道:“姐姐你回来了?”待得韫仪点头后,她疑惑地道:“姐姐你为何这会儿才回来,今早林总管来找过你,看样子很是不高兴,我怕他把这件事告诉二夫人,那可就麻烦了。”

韫仪扯一扯唇道:“放心吧,刚才已经见过林总管了,有二公子替我说话,相信他不会再为难。”

“二公子?”江采萍犹豫片刻,小心翼翼地试探道:“姐姐你昨夜…又与二公子在一起吗?”

“你想到哪里去了。”说着,韫仪将昨儿个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当然,冯立一事被她隐了去,只说昨夜在家中陪着武老三。

江采萍没想到会出这样的事,慌忙问道:“那…武大叔他真的要被征去打仗吗?”

韫仪沉沉道:“我不知道,希望段护卫能找到卢升他们藏起来的那本户籍册,如此就能证明我爹的真实年纪。”

江采萍恼声道:“姓冯的一家真是坏到了骨子里,都已经说了冯春秀是意外身亡,他们却始终不肯放过姐姐,如今还整出这么一桩事情来,当真是该死!”

对于冯家,韫仪自是恨之入骨,已是暗自决定,若是官府不定冯家人死罪,她就自己来定,断然不会让他们再有机会害人!

静默片刻,韫仪道:“对了,你家中可还好?”

听得此话,江采萍眼圈微红,轻声道:“还好,原本我爹在此次征兵之列的,后来伯父怕唯一的儿子一去不回,以后再也见不到,他原想代堂哥受征,可是那些官差不同意,所以他决定代我爹入征,父子俩好有个照应,亏得是这样,否则以后家里就剩下娘独自一人照顾两个年幼的弟弟了,只是可怜了伯父与堂哥,以后…那屋子就空了。”说到难过处,她忍不住啜泣了起来。

韫仪轻拍着她的背,道:“那你伯母呢,她不在吗?”

江采萍摇头道:“伯母早丧,是伯父一个人含辛茹苦将唯一的儿子养大成人,原本盼着他娶妻生子,结果亲事还没说成,就遇到这样的事。”顿一顿,她又道:“这次回去,我看到好多人家都在哭,还有人想要逃走,却被抓去砍头,好可怕。”

韫仪叹了口气,道:“别想这些了,以后会好起来了。”

“好?”江采萍抹了抹泪,讽刺地道:“去年打仗,明年打仗,后年指不定又要打仗又要征召士兵民夫,这日子怎么会好得起来;我真的想不明白,为什么皇帝一定要打仗,就不能让我们安安稳稳过几年太平日子吗?他那么喜欢打仗,为什么自己不去打,他知道惜命,难道别人不知吗?还是他觉得咱们的命不是命?”

韫仪黯然不语,她已不知还能如何辩解,只能等回京之后,将这段日子所见所闻告之父皇,劝说他体谅百姓苦楚,从而加以善待。

这一夜,韫仪睡得很不安稳,不时梦到武老三被日夜劳役甚至是被监工鞭笞的情形,醒来之时,全身皆是冷汗,为免再做梦,她不敢再睡,一直睁眼到天亮,在让江采萍替自己与杨嬷嬷说一声后,便匆匆去了静集轩,想是李世民吩咐了下人,所以未曾通传便让她进去了。

一见到李世民,她便急忙问道:“二公子,段护卫那边有消息了吗?”

“暂时还没有。”李世民安慰道:“虽然明日武大叔就要去县衙入档,但离征召结束还有十来日,只要在此之前证明确是有人篡改了武大叔的年纪,就算名字已经记在了册子上也可划去,你别太过担心。另外,我已经叮咛过志宏,他会全力追查这件事,你别太担心。”

他的话令韫仪稍稍安心,勉强挤出一丝笑,“要二公子如此为梅雪的事情费神,梅雪实在过意不去。”

李世民笑一笑道:“武大叔是个好人,我也希望他可以在家中颐养天年。对了,你若想回家去的话,我让人去林总管那边说一声。”

韫仪也确实挂念武老三,逐没有推辞,朝李世民道了声谢后随静集轩的人去找了林总管,后者倒是没说什么,很快就给了腰牌。

在回了武家后,韫仪将李世民在查卢升一事大致说了一遍,让武老三不要太过担心,待后者一一应下后,她试探道:“爹,这两日城里有没有发生什么事?”虽然以冯立当时的情况,落入河中必死无疑,可没见到尸体,终归是有些不放心。

第一百四十九章 托付

武老三不知她这些心思,一边忙着手中的事情一边道:“能有什么,还不都是朝廷征召的事情。”说到此处,他叹了口气,摇头道:“爹这两日算了算,征召过后,咱们村里就剩下一半的人,且都是一些老弱妇孺,那些田地,怕是都没人种了,将来的日子,也不晓得要怎么过;希望这次打完之后,再也不要打仗了,否则我真担心以后一个男丁都瞧不见喽。”

韫仪听得心酸不已,想着这句话的,又岂止是武老三一人,希望这次回京,她能够说服父皇,休戈止伐,不要再加重百姓的负担与苦难。

翌日,韫仪陪着武老三去县衙入档,按手印之时,武老三的手一直在发抖,如果…李世民找不到那本户籍册,十日后,他就要与其他入档之人一起前往洛阳,从此生死不知,他已经活了这把年纪了,不怕死,只怕…以后再也看不到他唯一的女儿,不能护她周全。

在入档后的第三日,武老三独自一人来到太守府,在门口徘徊了许久,方才鼓起勇气对守在那里的其中一个护卫道:“这位大哥,我…我想见二公子,能否替我通禀一声?”

“二公子?”护卫上下打量了武老三一眼,“你叫什么名字,何事要见二公子?”

“我叫武老三,有些事情想与二公子说,求大哥帮帮忙。”说着,他急急掏出一小串铜钱递了过去,赔笑道:“小小意思,给您二位买酒喝。”

护卫悄悄掂量了一下,对于武老三的知趣颇为满意,道:“那好吧,我就去替你通传一声,但二公子肯不肯见你,可就不敢保证了。”

武老三连连点头,“我明白,多谢二位大哥。”

护卫转身入内,过了约摸一柱香的功夫,他走出来对武老三道:“二公子应了,你随我来吧。”

武老三赶紧道谢,随其进了太守府,他还是第一次进这样富贵华丽的宅子,不敢多看,老老实实地跟在护卫后面,走了一阵子,护卫停下脚步道:“这里就是二公子所住的静集轩了,你随齐管事进去吧。”

武老三应了一声,随护卫所指的一个齐管事走了进去,在将他带到东花厅后,齐管事倒是还客气,道:“二公子正在见客,你在这里等着吧,我让人给你沏盏茶来。”

他出去后不久,便有下人端了茶来,用的是武老三从没见过的细瓷茶盅,后者小心翼翼地捧在手里,唯恐摔了。

等了不久,李世民便走了进来,武老三连忙搁下手中一口未喝的茶盏,弯腰道:“见过二公子。”

李世民赶紧扶住他,“武大叔无需多礼,快请坐。”待彼此落座后,他道:“武大叔来,可是想见梅雪?”在陪武老三去衙门办完入档一事后,韫仪便回了太守府,虽然有李世民帮着,她也不好总待在家中。

武老三急忙摆手道:“不是不是,我是特意来找二公子您的。”停顿片刻,他道:“梅雪自幼无父无母,是我把她从虎窝里捡了回来,这十几年来,我们父女相依为命,日子虽然苦,却过得很开心;梅雪那丫头,经常说她运气好,被我给捡到了,可要我说,我才是运气好的那个,能够拥有这么一个乖巧懂事的女儿,让我一个孤老汉得享天伦之乐;打从第一次抱她的时候,我就把她当成了命根子,只要她好,就算要我把心挖出来也愿意。”这般说着,他突然朝李世民跪了下去,令后者吃了一惊,赶紧去扶,“武大叔您这是做什么,快起来。”

武老三说什么也不肯起来,哽咽地道:“二公子,您是一个大好人,如果我这次真的躲不开这次征召,求您帮我照顾梅雪;我知道这样说很唐突,可是…除了您,我实在不知道还能托付什么人,求求您。”

“我已经让志宏追查卢升与冯家勾结一事,相信很快可以找到被他们藏起来的那本户籍册,你不会有事的。”不论李世民如何言语,武老三始终不肯起身,无奈之下,他只得道:“好,我答应你就是了,快起来。”

见他答应,武老三放下心来,感激地道:“多谢二公子,欠您的恩情,我武老三下辈子就算当牛做马也一定报答!”

“武大叔言重了。”正自言语间,下人走进来道:“二公子,太守派人传话,请您去一趟书房。”

“好,我这就去。”在示意下人退下后,李世民道:“武大叔,你现在先回去吧,一有消息,我就让人去通知你。”

在送武老三离去后,李世民去了书房,李渊正坐在案后执笔写着什么,李世民不敢打扰,静静站在一旁,待他搁下笔后,方才拱手道:“父亲。”

“来了。”李渊看了他一眼,道:“征召士兵民夫一事,进行的如何?”

“回父亲的话,已经召集三万余人,但是…”李世民为难地道:“儿子算过,按照父亲所说的每户一人,咱们至多还能再征及一万人,离朝廷要求的五万之数还差了一万,除非扩增征召人数,否则…儿子实在想不出,有何办法可以补全这一万之缺。”

李渊微一点头,招手道:“来,看看为父这封奏折写的如何?”

“是。”李世民应了一声,走到李渊身边,待得看完尚未写完的奏折内容时,他露出一抹喜色,“王维他们果然如父亲所料,暗自扣下猎鹰以及那两名驯鹰女。”

李渊抚一抚颔下长须,含笑道:“他们二人为了报复你未将那名舞姬献上一事,在圣上面前重伤为父,说为父虽受伤属实,却有不臣之心;可他们不知为父早已呈折入京,圣上迟迟不见他们二人献上猎鹰及驯鹰女,知他们暗自克扣,欺上瞒下,大为恼怒,重重斥责二人,对于他们的所言,自然不相信,前不久,传下旨意,让为父好生养伤,顺仪娘娘信中也是这般说,所以这一关,咱们应该是过了。”

李世民长舒一口气,笑道:“他们也算是自食恶果。”

第一百五十章 离别在即

李渊道:“为父派人搜罗了一批珍宝还有女子,会随这封奏折一道送入京中,博取皇帝的信任,以为咱们争取更多的时间。”

李世民点头之余,思及刚才所言之事,道:“那征召一事…

李渊微一思索,执笔续写奏折,李世民在一旁徐徐念道:“郡中男丁不足,有负圣上所望,臣渊实在愧疚难当,巡视郡内百姓,尽皆妇孺,渊实在难以补全余下一万之数,唯有倾李家所有男丁上阵,助皇上扫平高句丽,征下千秋霸业!”

“父亲,您这是…”在李世民惊讶的目光中,李渊道:“总算圣上眼下对我父子有了几分信任,应该能求得皇上开恩,免了剩下那一万的人数。”说着,他唤进松涛居的管事,命他八百里加急,将这封奏折立即送去洛阳。

在他出去后,李渊看向一旁的齐管事,淡然道:“刚才本官奏折上所写的话,你都听清楚了吗?”

齐管事一怔,旋即会意地道:“太守放心,小人一个字都不会泄露出去。”

“恰恰相反,我要你设法将奏折上的那番话传出去,知道的人越多越好。”李渊的话令齐管事疑惑不解,“太守,您这是…”

李世民眸光微闪,道:“不要多问,照父亲的话去做。”待得齐管事下去后,他望着李渊道:“父亲可是想借这封奏折,收归弘化郡百姓的之心?”

李渊抚须道:“继续说下去。”

李世民思索片刻,道:“如今弘化郡内怨声道哉,皇上的所作所为,早已失尽了民心,父亲想要趁此机会收归民心;受征的四万余民夫如今还在郡内,十日时间,足够他们听闻此事,待得他们随军出征之后,必会对其他士兵民夫说起父亲这份善心,一传十,十传百,从而令天下百姓皆知父亲爱民如子之心,如此一来,待得我们起义之时,便可一呼百应,事半功倍。”

“不错,虽然大隋逐渐势微,但瘦死的骆驼终归比马大,咱们要居高临下利用手头上所有能够利用的资源,任何时候都不要大意,更不可轻敌,否则就会落得与杨玄感一样的下场。”

李世民拱手道:“儿子谨记父亲教诲。”

李渊微一颔首,道:“建成可有消息传来?”

李世民垂目道:“昨日刚刚收到大哥的来信,他已经平安抵达河东,如今正照计划行事。”

“好,你告诉建成,切记要收敛脾气,设法招揽有将相之才的人。”这般又说了几句,他示意李世民退了出去。

十日时间,转瞬即过,一如李世民之前估计的那样,整个弘化郡,按照每户抽调一个男丁来算,共计抽得三万九千七百余人,离五万之数足足差了一万人。

这个差额,令李渊背负了极大的压力,但不论上面如何施压,他始终不肯松口再多征人数,与此同时,之前让齐管事传扬出去那些话,在短短几日之间,就传遍了弘化郡,郡内百姓人人皆对李渊称颂不已,令后者在弘化郡的声望之隆达到了无人可及的地步。

眼见征兵限期就要到了,段志宏那边却迟迟没有消息传来,韫仪心急如焚,难道武老三当真逃不过这一劫;可是…武老三都已经年过半百了,此去必然是凶多吉少,她实在不忍眼睁睁看着武老三去送死。

自打朝廷征召开始,原本繁华的街巷就变得死气沉沉,所有人都愁眉苦脸,看不到一丝笑容,哪怕是在太守府里,也总能听到压抑的哭声,几乎每个人都面临着失去亲人的痛楚。

这日,韫仪早起归家,一进门便看到武老三屋里屋外地忙活着,一想到过了明日之后,自己就可能再也瞧不见这个身影,就悲从中来,韫仪忍着鼻尖的酸涩,过去道:“爹,你一大早的在忙什么,赶紧坐下歇会儿。”

武老三笑道:“爹不累,等把这些腊肉挂好了再歇。”说着,他麻利地把弄好的肉一一挂到檐下,足足有几十块,有猪肉,也有他猎来的鹿肉、獐子肉以及野兔肉。

韫仪打来一盆水让他洗手,口中道:“这天都暖和了,爹还做这么多腊肉,也不怕坏掉吗?”

“最近天气还有些冷,且此处太阳照不到,应该不会坏,明儿个是初一了,等你十五回来之时,应该可以收起来了,到时候你什么时候想吃了,就割一些来吃。”说着,他抚着韫仪的青丝,哽咽地道:“以后爹不在了,你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别饿了冻了,知道吗?还有啊,万一真有什么麻烦,就去找二公子,他答应过爹,会好好照顾你,相信他会遵守诺言!”

听得这话,韫仪忍了半天的泪水顿时滴滴嗒嗒的落了下来,武老三见状,连忙拍着她的背道:“丫头别哭,爹没事,等仗打完了爹就回来,没事的啊!”

韫仪紧紧抱住武老三,泣声道:“我要爹好好的待在家里陪着我,不入征,不从军,哪里都不去!”

“傻丫头,爹也想陪着你,可惜…爹没那福份。”武老三抹去眼中的泪水,努力挤了笑道:“好了,不说这个了,你一早回来,还没吃过东西吧,爹给你做烙…”未等武老三说完,韫仪忽地往外走去,武老三连忙拉住她道:“丫头你去哪里?”

韫仪哑声道:“我去找二公子,他说过会救爹的,怎可食言!”

“不要去!”武老三道:“我相信二公子已经尽力了,你再去,只会令二公子难做,算了。”

韫仪紧紧咬着牙,她也知道李世民尽力了,可是要她就这样眼看着武老三去送死,她真的做不到!

正自这时,一人自未关的门中走了进来,正是静集轩的管事齐石,只听他道:“二公子请二位去一趟县衙。”

韫仪精神一振,连忙道:“二公子可是找到那本户籍册了?”

齐石垂目道:“这个我就不清楚了,二公子只是请二位立刻随我过去。”

第一百五十一章 查明

听得这话,韫仪连连点头,与武老三一道随齐石来到县衙,一进那里,便看到李世民、段志宏、秦县令、冯成一家还有李风、卢升他们都在。

看到他们进来,冯成眸中闪过一丝怨毒,拱手道:“敢问二公子,将我们传来此处,到底所为何事?”

李世民没有理会他,朝秦县令看了一眼,后者会意地点点头,盯了卢升道:“你在衙中做事几年了?”

卢升闻言,连忙起身道:“回大人的话,卑职在衙中已经有七年了。”

“七年…”秦县令颔首道:“倒是比我调来此处的日子还要久。”说到此处,他忽地拉下脸,冷声道:“卢升,你可知罪?!”

早在看到冯成以及李风的时候,卢升便觉得情况不对,这会儿再听秦县令这一喝更是浑身一颤,强自镇定地道:“不知卑职何罪之有?”

秦县令冷声道:“本官已经查明你与李风还有冯成等人勾结,擅自篡改户籍册,从中牟取利益一事,你现在若坦白认罪,本官尚可从轻发落,否则必当重重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