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六冷哼一声,“除非交出贵妃,否则谁都休想离开这里!”

“我家公子的去留,你们神机营还没资格过问!”虽然只有自己一人,但车夫的气势丝毫不逊于阿六。

“那就看我有没有资格!”说着,阿六手一扬,十三他们分别从两边绕去,想要截断张启凌的后路。

车夫面色一厉,长鞭迅厉如电,截住十九的去路,口中大喝道:“公子,再不走就来不及了,快!”

在他的一再催促下,张启凌终于狠一狠心,拉着慕千雪往另一边疾奔,阿六目光一厉,“想走?”

阿六身形刚一动,一条长长的鞭子带着刺耳的呼啸往他身上袭来,令他不得不后退闪避,但代价是车夫身上又多了两道伤痕,前后都是血,看起来甚是凄惨。

阿六森然道:“你应该明白,凭你一人之力根本挡不住我们所有人,你现在这样,不过是在苟延残喘罢了。”

“是不是苟延残喘,你很快就知道了。”随着这句话,车夫一步步往他们,嘴角微弯,勾起一抹诡异的笑容。

第一卷 第四百一十三章 天机老人

第四百一十三章 天机老人

阿六紧紧皱着眉头,他从车夫笑容里嗅到一丝不好的气息,但想不出到了这个地步,已经成为强弩之末的车夫还有什么可以威胁到他们的。

不论是论,只要一想离开原处,车夫的鞭子就会如附骨之蛆一样,如影随行,一时间竟是无法追去。

随着车夫的靠近,阿六心里越发不安,在离着还有六七步路的时候,他终于发话了,“杀了他!”

尽管不知道这份不安从何而来,但以往每一次出现不安时,都有不好的事情发生,相信这一次…也不会例外。

面对四面八方扑来的黑影,车夫发出“桀桀”的怪笑声,“太晚了!”

未等众人明白这个意思,一枝火折子突然出现在他手中,上面闪烁着微弱的火光,车夫将火折子扔进一直带在身上的布袋中。

阿六脸色豁然一变,隐约猜到了布袋中的东西,厉喝道:“快退,退!”

同一刻,六名神机营之人,六柄武器齐齐插入车夫体内,后者却仿佛未感觉到疼痛,只是不停地笑着,那是一种面对死人的笑容…

此时,阿六的声音传到了他们耳中,尽管不知道原因,但十数年锻炼出来的绝对服从令他们没有丝毫犹豫,立刻抽刀后退。 

车夫拼尽最后的力气,狠狠一踏泥泞的地面,往正在迅速后退的阿六扑去,尚在半空中之时,一道刺目的红光自他身上亮起,一瞬间弥漫了整个瘴气林,这是树林充满瘴气以来最美丽的一刻,却也是最危险的一刻!

“轰!轰隆!”巨大的爆炸声充斥在所有人耳边,火光以车夫为中心爆发出来,席卷了所有一切。尽管神机营的人已经以最快的速度后撤,但还是有几个被卷入火光之中,余下的人包括阿六在内,都或多或少受到一些波及。

张启凌也听到身后传来的爆炸声,他狠命咬着苍白的唇,忍住回头的冲动,车夫身上一直都带着一袋火药,为的就是万一有事,可以拦截追兵,多年来一直未曾用上,直至今日…

死人对于张启凌来说,根本不算什么,可唯独车夫不一样…

在自己还是一个孩童的时候,他就奉师父之命来保护自己,这一护就是将近二十年,他已经习惯了车夫无处不在的保护,可是以后…再也没有了。

“我…我实在奔不动。”慕千雪不停地喘着气,她旧疾虽复,但始终比不得常人,跑了这么久,心脏在胸腔里飞快地跳着,仿佛要从喉咙里蹦出来一样,双腿更是犹如灌了铅一样,沉得提不起来,唯一庆幸的是,瘴气似乎真的对她没影响。

张启凌咬一咬牙,俯身将慕千雪负在身上,刚直起身子,双眼便一阵发黑,脑海中传来强烈的晕眩感,差点跌倒在地。

他知道,是瘴气所致,用力一咬舌尖,借着舌尖的剧痛暂时压下晕眩,朝着不远处的出口奔去。只要奔出了这片瘴气林,就是东凌的范围了,撑下去,一定要撑下去!

他背负着慕千雪朝不远处的亮光奔去,脑海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离开这里,活着逃出这片瘴气林。

到了后面,他已经看不清路,只是凭着一股意志力在坚持,当身处在明媚的天光下时,张启凌心中一松,顿时摔倒在地上,彻底失去了意识。

张启凌恍惚地做了一个梦,梦里的他,只有五岁,母亲死后,他被带到了一座华丽的宫殿之中,独自一人站在空阔的大殿中,无数人的目光集中在他身上,包括坐在鎏金九龙宝座上的那个中年人。

也是在那一天,他被告之以前的名字不能再用,从这一刻起,他叫张启凌,排行第四,而他从今往后,活在这个世上唯一的目标,就是消灭其他五国,成就东凌一统中原的大业;谁能做到最好,谁就是东凌下一任的帝王。

恍惚间,他看到了母亲,执着一把青罗纸伞,温柔地唤着他的名字,“子默…子默…”

“母亲!”张启凌猛然坐起身,怔怔盯着前方,额头满是惊出的冷汗,手指还在微微发抖。

“醒了?”冷漠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将张启凌残留在梦里的心思拉了回来,幕色依依中,他看到了面无表情的慕千雪。

他想要站起来,却浑身酸疼使不出一丝力气来,头脑更是阵阵晕眩,慕千雪冷声道:“你体内的瘴气虽然已经化解,但身体还没恢复。”

此时日落西山,最后一缕明红霞光落在慕千雪身上,一眼望去,恍若谪仙,随时会乘风归去,令张启凌不知不觉看出神,许久方才缓过神来,哂然一笑,“我以为你会趁这个机会杀了我。”

“我自想杀你,只是…”慕千雪神色复杂地止住了话,心中波澜起伏。

一出瘴气林,张启凌便因吸入过多瘴气,晕厥了过去,她自其身上找出匕首,本欲一刀了结此人性命,却在落刀时,犹豫了起来。

他们二人一同入的瘴气林,张启凌中毒昏迷,她却安然无事,丝毫未受瘴气影响,显然是因为之前服用了避瘴丸之故,也就是说…张启凌将唯一的一颗避瘴丸给了她,也将唯一生还的希望还给她。

从这件事上说,她不该杀张启凌;可是…是张启凌搅得金陵城天翻地覆,也是张启凌将她强掳来此;而且此人野心勃勃,留着他,对于北周,对于东方溯而言,都是一个极大的祸患。

她最终还是没杀张启凌,不是狠不下心,而是一个人的出现破坏了她的计划。

“只是什么?”张启凌话音未落,便有一个苍老的声音在这片寂静的天地间响起,“只是遇到了我。”

“师父!”张启凌惊喜地望着逆光中缓步走来的身影,那是一名仙风道骨的老者,白眉白发,身上穿着一件道衣。

能得张启凌称一声师父的,普天之下,只得一人,那就是东凌国师,也就是——天机老人。

慕千雪落在天机老人身上的目光比刚才更加复杂,这样的复杂,不是因为见到了存在于传说中的天机老人,而是…她根本就认识这个人,只是那个时候,他的名字叫岳平,是南昭皇宫的西席先生!

当年她在南昭时,最佩服的就是这位西席先生,博学广识,包罗万象,不论自己有什么样的问题,都能够一一解答,远非那些所谓的鸿儒所能比拟,可惜只教了她四年,便在一次重阳秋游之中,失足摔落悬涯而死,找到时,尸体已是被野兽啃得面目全非。

因为这件事,慕千雪还伤心了很久,万万没想到,有朝一日,竟会再见这位岳先生,并且还知悉了他的真正身份。

如今想来,那次失足,根本就是他金蝉脱壳之计,但她怎么也想不明白,天机老人为何要以岳平的身份,教了她整整四年。

第一卷 第四百一十四章 始知真相

第四百一十四章 始知真相

天机老人替张启凌把一把脉,颔首道:“嗯,瘴气之毒已经解了,只是脉息虚弱,从这里到襄月城,大概有两天的路程,你正好可以趁这个机会休息一下。”

张启凌答应之余,露出内疚之意,“对不起,徒儿一时疏忽大意,坏了师父多年的筹谋。”

天机老人长叹一声,“你素来做事沉稳,何以这次会犯下如此大错,几乎坏了所有计划…”顿一顿,他又道:“所幸你还知道事先传书回来,否则你这会儿已经是死人一个了。”说着,他抬眼冷冷掠过站在一旁的慕千雪。

张启凌勉强挪动双脚,半跪在地上,哑声道:“徒儿知错,请师父责罚。”他在天机老人面前一直恪守弟子之礼,从未自恃身份做出无礼之举。

天机老人垂手抚过他松散的发髻,沉沉道:“师父不是怪你,而是担心,此番金陵事败,陛下不知会怎样处置你,据为师所知,大皇子已经到襄月城了,他素来绵里藏针,平日里都想方设法扎得你满手是血,更不要说这一次了。”说着,他又叹了口气,“也不知回到襄月城,陛下会怎么处置你。”

“师父放心,徒儿虽然坏了计划,但并非一无所获,应该能够平息父皇的怒意。”

天机老人盯了他片刻,摇头道:“凭璇玑公主一人,还不足以平息这场惊风骤雨。”

张启凌噙了一丝笑意在唇边,“若再加上她腹中的孩子呢?”

天机老人神色豁然一变,紧紧盯着慕千雪的腹部,那种仿佛衡量货物的目光,令慕千雪厌恶不已,转身离开,但她并不能走得太远,因为数名黑衣人一直如影随形地跟在她身后。

天机老人收回目光,抚须道:“依你的意思,是先不从北周下手?”

“不错。”张启凌徐徐说出心中的计划,“虽说诸国之中,北周对我们的威胁最大,可这份威胁,是建立在北周进攻的前提下,如果北周不敢动兵,那又另当别论;西楚、燕国,甚至齐国,都是不错的选择,待我们吞并这些国家之后,再对付北周就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了,甚至会比原来的计划更好。”

天机老人思忖良久,点头道:“你说得确有几分道理,但陛下听不听得进去,又是另外一回事。”

张启凌目光一颤,复已是化做一片坚定,“徒儿一定会说服父皇!”

“那就好。”天机老人展一展白眉,语重心长地道:“陛下已是时日无多了,所以他一定会尽快择出一位最合适的皇子来,所以在接下来的这段时间里,你一定要格外小心,切不可行差踏错,给大皇子他们机会。”

在张启凌答应后,他道:“好了,你先上马车吧,我说几句话就来。”

张启凌明白他的意思,点点头,就着一名影者的搀扶下往马车行去,目送他离开后,天机老人来到遥遥望着黄昏暮色的慕千雪身边,“是不是有许多话要问我?”

慕千雪转过被晚风吹得冰凉的脸庞,幽幽盯着眼前这个既陌生又熟悉的人,“你究竟是什么人?”

天机老人淡然一笑,“我是东凌国师,也是天机老人以及…你认识的那个岳平。”

“为什么?”

“为了东凌。”天机老人的回答很是干脆,没有一丝犹豫。

慕千雪盯了他许久,始终是猜不透其中意思,“我不明白。”

“东凌自立国以来,一直为统一诸国而努力,可是除了最为弱小的燕国与西楚之外,其他三国都不是易与之辈,一旦东凌动了燕国或者西楚,必会引来其他国家的围剿,其中又以北周为心腹大患,所以多年来,一直不敢轻举妄动,直至…先帝登基。”天机老人的声音渐渐低迷,沉浸在久远的回忆中,“他不顾朝臣反对,耗用无数人力物力,建立起了一张巨大无比的情报网,每一天都有成百上千份的情报从各地送来,经过专人筛选之后送到我手里,以此…”

慕千雪冷冷接过话,“以此树立一个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天机老人形象。”

“不错。”天机老人笑一笑,盯着她道:“你是老夫见过最聪明的人,只可惜…终归还是败在了情字上。”停顿片刻,他忽地道:“还记得你第一次见到萧若傲后,我与你说的那句话吗?”

慕千雪微一思量,徐徐道:“崇儒重道,经文纬武,豁贯天人,若能得贤人相助,当能令天下和乐,百姓安居。”她之所以最后选择萧若傲,这句话占了不小的份量,毕竟在当时的她眼里,“岳先生”的话从未错过。

“看来你的记性还是一如既往得好,一字不差。”天机老人抚着被晚风吹乱的长须,微笑道:“事实上,在老夫看来,萧若傲心机深沉,权欲薰心,断然不是一个良配;更不要说他与曹炳成之女早有海誓山盟。

慕千雪极力压抑住心底的怒气,面无表情地道:“为什么要骗我?”

在她的注视下,天机老人说出她二十余年来所听到的,最为荒谬的一句话,“因为你是我的棋子,一枚最重要的棋子!”

“什么意思?”慕千雪手涔涔发凉,她比任何人都要清楚棋子的意思,不论是西楚还是北周,她都没少用棋子,可从未想过,自己竟然也是一枚棋子。

“先帝想要统一中原,又无法以一已之力抗衡五国,唯一的办法,就是制造动乱,令五国自相残杀,东凌…则坐收渔翁之利,但多年来,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棋子,直至你的出现。”在短暂的停顿后,他续道:“在你还未到金钗之年时,璇玑公主惊才绝艳之名,就已经传遍了天下,当时已经继位的陛下与我决定,就以你为棋子,引动一场惊天动乱。”

“我化名岳平,进入南昭皇宫做了你的西席先生,得到了你的信任,四年时间转瞬即过,到了及笄之年的你开始挑选夫婿,五国的青年才俊尽皆来到南昭,包括当时还是皇子的萧若傲。”说到此处,天机老人笑道:“不妨再告诉你一个秘密,西楚宰相曹炳成…也是东凌人!”

慕千雪面色一白,她记得…萧若傲与他决裂之时,曾经提过,他之所以前往南昭求亲,是因为曹炳成告诉他,得璇玑公主者可得天下,现在…曹炳成是东凌人,也就是说…

她用力掐着自己已经被冷汗满面的掌心,艰难地道:“这么说来,这一场亲事,也是你们布下的局?”

第一卷 第四百一十五章 襄月城

第四百一十五章 襄月城

天机老人眉眼间露出一丝得色,“若不如此,萧若傲怎能成为西楚皇帝,又怎能覆灭南昭,令六国变成五国;不过南昭这块肥肉,萧若傲吃得也不算安乐,听说慕临风回到南昭之后,一直在暗中招揽士兵,差不多有三万兵力,借着地利人和之便,屡次偷袭西楚驻军,令后者损失惨重,萧若傲不止一次下令捉拿,可惜都无功而返,为此头疼不已。”

慕千雪自诩聪明,却怎么也想不到,这些年来,她走得每一步都在别人算计之中,包括萧若傲的背叛以及南昭的覆灭!

而且…事情可能并不止于此。

在稍稍平复了一些后,她冷声道:“东方的出现,是不是也在你们意料之中?”

天机老人扬一扬白眉,点头道:“南昭覆灭,只是整个计划里的一小部分,北周才是我们真正的目标。”

“东方洄生性冷酷多疑,六亲不近,一直视几个同父异母的兄弟为眼中钉;而你是一个恩怨分明的人,既得了东方溯相助,就一定会助他度过此劫,夺位…是唯一的办法,不过老夫倒是没想到,原来神机营在东方溯的手里,难怪这么些年,东方洄一直不敢下手。”

“东方洄被逼退位,必不甘心,张启凌便趁此机会以天机先生之名,怂恿他逼宫做乱,从而使金陵大乱,北周危怠,使你们东凌可以趁虚而入,一举攻下北周。”慕千雪加重了语气,“只要北周在握,消灭齐、楚、燕三国指日可待,我说得对吗?国师!”

“虽不全中,亦不远矣,可惜啊…”他望着正在马车边正在点灯的下人,沉声道:“本以为是一个天机无缝的计划,不曾想却毁在了你的手里,璇玑…老夫始终还是低估了你。”

慕千雪咬着细白的贝齿,恨声道:“天道昭昭,你如此卑鄙,天亦不会成全你!”

天机老人淡淡一笑,“我的所作所为在你看来是卑鄙,可在东凌所有人看来,却是忠诚无比,一切的一切,只因你我立场不同。你熟读兵书,岂不闻‘兵不厌诈’这四个字。”

慕千雪低头缓缓抚过小腹,漠然道:“我可以坏你一次计划,就可以坏你第二次,只要有我在一日,东凌…就永远都不可能成为中原之主!”

天机老人脸色蓦地一寒,复又笑意如初,“几年不见,口气倒是大了许多,可惜啊,成事不是光凭一张嘴,你…注定只是一枚棋子!”冰冷无情的语气,与他仙风道骨,慈眉善目的模样截然相反。

面对他的轻蔑,慕千雪没有再说什么,只是温柔地抚着小腹,谁也不知道她心里究竟在想些什么。

马车在道路上平稳地奔驰着,在经过两日两夜的赶路后,终于抵达了襄月城,慕千雪也终于看到了这座一直蒙着神秘面纱的城池。

襄月城的繁华热闹丝毫不亚于金陵城,人来人往,熙熙攘攘,不时有黑甲士兵往来巡逻,但绝无扰民之举,甚至在不小心碰到路人时,还会主动道歉,这一幕慕千雪从未在南昭、西楚甚至北周见到过,可见东凌军纪之严。

东凌与世隔绝,世人凭猜测以为东凌国力排在北周与齐国之后,慕千雪虽只是觑到冰山一角,却已是从东凌的繁华及军纪中推断出,东凌的国力,绝不在齐国之下,甚至…比之北周也不逞多让。

在将慕千雪安排在府邸后,张启凌换了一身衣裳随天机老人去了明宫,经过两日的休养,他身子已是恢复得差不多了。

“参见四殿下,参见国师。”毓庆殿外,一名小太监远远看到他们,恭敬地迎了上来。

天机老人扫了一眼紧闭的朱红殿门,“陛下可在里面?”

“在。”小太监瞥了一眼四周,压低了声音道:“大殿下与二殿下也来了,这会儿还在里面呢。”

天机老人淡淡道:“知道了,进去通传吧。”

“是。”小太监依言入内,过了一会儿,他出来道:“陛下传四殿下觐见,但…”他觑了天机老人一眼,极为婉转地道:“国师您就不便入内了。”

天机老人是何等样人,当即明白了他话中之意,“陛下不许?”

“是。”小太监无奈地点点头,后者脸色顿时沉了下来,凌帝生性多疑,连枕边人都不相信,却唯独对他信任有加,可这一次却不许入内…看来情况比他预想的还要差。

“一切小心!”在天机老人的叮嘱中,张启凌踏进了毓庆殿,在大殿的尽头,横着一张九龙錾金宝座,一名面色枯黄的老人斜倚在座中,双目半闭半睁,额头贴着药膏,散发着辛辣的药味。

张廷霄与张启夜二人站在一侧,看到他进来,张启夜露出一抹兴灾乐祸的笑容。

张启凌走到殿中央,撩袍下跪,肃然道:“儿臣参见父皇,愿父皇千秋万载,仙福永享!”

凌帝微微抬了抬眼皮,“事情办得怎么样了?”

张启凌神色一凛,重重磕头道:“儿子无能,坏了父皇大事,请父皇治罪。”

张启夜在一旁看得痛快不已,哼,老四,你也有今天!

“哦?”凌帝稍稍坐直了一些,“坏了什么事,说来听听。”

张启夜插话道:“父皇您忘了,儿臣刚才说了,老四被璇玑公主迷得晕头转向,竟然帮着北周平定金陵叛乱,令我们功亏一溃不说,还自作主张地放过十年前,从襄月城逃走的那群影军团叛徒;这十年里,他们一直藏在金陵城中,受卫氏母子庇护。”

凌帝横目于他,那双看似浑浊的目中闪过一轮令人望而畏的精光,“朕问老四话,你插什么嘴!”

张启夜被他盯得浑身一哆嗦,赶紧噤声,对于他们这些皇子而言,君父君父,先君后父。

凌帝将目光转向跪地未起的张启凌,不带丝毫感情,“好了,你说吧。”

张启凌抬眸道:“原本一切依父皇的计划,东方洄骗取八位藩王支持,谋夺帝位,可是璇玑公主突然来见儿臣,并趁儿臣不备,施下七虫七花之毒,逼迫儿臣替她平息金陵之乱。”

“原来如此。”张廷霄露出恍然之色,拱手道:“父皇,七虫七花之毒,最是难解,四弟也是命系她手,方才不得不平定金陵之乱,实在怪不得四弟,还请父皇不要责罚四弟。”

他这番话,表面看来,是在帮着张启凌言语,事实上,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字,都是在往死里逼张启凌;因为凌帝最痛恨的,就是贪生怕死之辈,果不其然,凌帝眉眼间已是带上了森寒之意,“老四,是这样吗?”

第一卷 第四百一十六章 金殿问罪

第四百一十六章 金殿问罪

张启凌垂目盯着自己映在金砖上的苍白面容,低低道:“儿臣确实…中了璇玑公主的暗算。”

“所以你就听从她的话,平定自己一手挑起的金陵之乱?”凌帝问得平静淡漠,仿佛是在谈论无关紧要的事,然眼里透出的森森寒意,却令人浑身一冷,不敢与之对视。

“儿臣知罪!”张启凌再次俯下身去,几乎半个身子都贴在了地上,但他的知罪并不能平息凌帝心中的怒意,后者随手攥起御案上四四方方的海水明玉镇纸狠狠往张启凌砸去,令他当场头破血流,骇得张廷霄二人连忙跪下,请凌帝息怒。

凌帝看也不看二人,两只手颤颤巍巍地撑起干瘦的身子,死死死盯着满头是血的张启凌,腮上肌肉不住抽搐着,那双眼晴里没有一丝同情或者怜惜,有的只是痛恨与愤怒。

“朕平日里都是怎么教你的,不论做任何事,都要以大局,以东凌的利益为重,你可倒好,堂堂皇子,因为区区一点小毒,就乱了阵脚,听凭一个女人摆布,令筹备多年的计划毁于一旦,你…你简直就丢尽了朕的脸!”凌帝狠狠一拳砸在案上,不住地喘着粗气,神色凶厉犹如要吃人一般。

张廷霄心中暗笑,面上则是忧声道:“父皇息怒,四弟也不想这样;再说此事已成定局,容儿子说句不中听的,就算您将四弟拖出去问斩,也改变不了什么。”

听着他的话,凌帝眼底掠过一缕寒光,继而冷冷笑了起来,逼视着跪地不起的张启凌,“你是不是以为一句知罪,就可以抹消你在金陵犯下的滔天罪行?抹消你对东凌,对朕的背叛吗?”

“儿臣不敢。”张启凌并不为自己辩解,鲜血涓涓自额头滴落,沿着脸庞滴落在光可鉴人的金砖上,流下一道道触目惊心的血痕。

“朕看你敢得很!”凌帝重重一拳锤在案上,一股巨大的威严从那道干瘦的身子里散发出来,压得殿内众人不敢抬头,有胆小的宫人缩着身子不住发抖。

“你虽然五岁才到朕身边,但朕并非因此漠视你,始终将你摆在与老大、老二他们相同的位置上,让你也有争夺储君之位的资格;之前种种,你也确实做得不错,诸子之中,朕最寄予厚望的就是你与老大,可惜这一次…你太让朕失望了。”

张启夜抬头道:“父皇,儿子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有话快说,朕没心情在这里听你绕肠子!”凌帝不耐烦地说着,他在位数十年,又怎么会看不透张启夜那点小心思。

“是。”张启凌讪讪地应了一声,“父皇刚才说老四这些年做得不错,可在儿子看来,一切都是国师的功劳,如果没有国师,老四根本什么都不是,好比此次金陵之行,就是因为国师没去,方才捅出这么大的篓子。父皇若是真将东凌交到他手里,恕儿子直言,非得落得与南昭一样的下场不可!”

“放肆!”凌帝面色又青又白,气喘得犹如拉风箱一般,身子哆嗦不止,仿佛随时会摔倒一般。

“父皇息怒。”张廷霄上前扶住面如金纸的凌帝,皱眉及道:“老二,你怎么能这样说老四,他到底是咱们的弟弟。”说着,他命宫人赶紧去取药来。

张启夜轻哼一声,“大哥你当他是弟弟,他何时当你是兄长过,自小到大,我就不记得他给过我们好脸色。”

张廷霄瞪了他一眼,“偏你最多话,赶紧给我闭嘴。”说着,他扶了正在盛怒之中的凌帝坐下,劝慰道:“父皇您别与老二一般计较,他那个性子您是知道的,最是口无遮拦,想到什么说什么,听过就算了。至于老四…这次犯的错确是大了一些,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最要紧的是知错能改,您就再给他一次机会吧。”

凌帝一个字也不说,只是一瞬不瞬地盯着张启凌二人,之前离去的宫人取了药来,在用温水化开后,张廷霄亲自服侍凌帝喝下。

服过药后,凌帝脸色好了一些,深吸几口气,盯了张启夜道:“那依你所见,该怎么处置为好?”

一听这话,张启夜顿时来了精神,不过他还知道话不能说得太过的道理,斟酌着言语道:“此事本轮不到儿子言语,但既然父皇问了,儿子就斗胆一言,父皇…可以借鉴先辈之例。”

凌帝神色淡淡地道:“你是说将老四赶出襄月城,发配连疆做苦役?”

张启夜极力压住心底的喜悦,磕头道:“父皇英明!”

凌帝目光一转,落在一言不发的张启凌身上,“你都听清楚了?”

“听清楚了。”张启凌默默应着,神色异常平静。

“既是清楚,就退下吧,从今往后,朕与襄月城,都与你再无关分关系。”凌帝阴沉沉说着,眉眼间寻不到半分不忍或者不舍,所谓铁石心肠,大抵就是这样了。

对于凌帝而言,能够担起“统一中原”重任的皇子才有资格得到他的注目,余者…死不足惜!

张启凌抹一抹脸上的血,抬头平视于他,“在退下之前,能否容儿臣说几句话?”

张启夜抢先道:“都到这时候了,你还有什么好说,没的惹父皇心烦。”

张启凌一言不发,只是直直盯着凌帝,寂寂片刻,凌帝木然道:“说。”

“父皇以为,一个金陵之乱,真的能吞并北周,进而攻下齐、楚、燕三国吗?”

这话问得众人一愣,张启夜讥笑道:“你这根本就是多此一问,要不是你坏了计划,说不定这会儿北周归我们所有。”

张启凌扫了他一眼,淡淡道:“萧若傲两年前就举兵灭了南昭,结果南昭归顺了吗?”

张启夜被他问得答不出话来,好一会儿方才涨红着脸道:“那…那是萧若傲无能,不懂得镇压那些刁民。”

张启凌露出一抹轻蔑的笑意,“萧若傲攻入南昭都城之后,为了立威,下令屠杀满城百姓,城中血流三日而未干,这还叫不懂得镇压,难不成依着二哥的意思,要将整个国家的百姓全部屠杀干净才好?”

张启夜被他问得脸上青一阵白一阵,咬牙道:“你别曲解我的意思,总之就是萧若傲无能。”

张启凌未再与他争辩,望着若有所思的凌帝道:“如果依照之前的计划,先灭北周,再攻齐、楚、燕三国,表面看来,我们东凌离统一中原的日子不远,可事实呢,是我们东凌岌岌可危。”

张廷霄面色一沉,“老四,你不要在这里危言耸听,父皇…”

凌帝抬手打断他的话,盯着张启凌道:“你继续说下去。”

第一卷 第四百一十七章 另一重计划

第四百一十七章 另一重计划

“一旦我们灭了北周,最大的可能,就是他们三国联盟,共同对抗我们;而北周那些百姓,除非全杀了,否则难免会反抗,如此一来,我们就会内外受敌,随时都会毁了先祖皇帝好不容易创下的这份基业。”

“照你这么说,放弃攻占金陵,还是为东凌好了?”凌帝神色阴晴不定,令人看不出他的心思。

张启夜唯恐凌帝被他说动,急忙道:“父皇别听他胡言,根本就是他自己贪生怕死,又怕您怪罪,故而编出这么一套歪理来。”见凌帝不言声,又道:“父皇您想想,就算此时攻占北周真的有风险,也没有理由帮着他们平定动乱,不管怎么说,北周越乱,对咱们就越有利。”

“不错。”凌帝微微颔首,望着张启凌道:“这个你又做何解释?”

张启凌拱手道:“请问父皇,与灭北周相比,是不是灭齐国、燕国更容易一些。”

“齐国国力不如北周,自然更易攻灭,燕国更不用说,可一旦我们出兵,北周必不会坐视不理,反而腹背受敌。”这个想法,不止一次出现在东凌各代君王的脑海中,可无一例外都放弃了,北周就是他们统一中原路上的一只拦路虎,以至于传下来一句话——不灭北周,难统六国。

“如果儿臣有办法令北周在我们攻打齐、燕两国时,按兵不动呢?”

凌帝豁然坐直了,牢牢看着他,那双似浑浊又似清明的眼眸仿佛要看到他心里去,带着一丝隐晦的期望道:“什么办法?”如果张启凌所言不虚,那确实要比之前大费周章的计划更好。

迎着凌帝希翼的目光,张启凌一字一顿地吐出四个字,“璇玑公主!”

此言一出,张启夜顿时笑了起来,“老四啊老四,你什么时候变得这般会开玩笑;一个女人就能拦住北周成千上万的铁骑?你可真会开玩笑。”

凌帝眼里也有着挥之不去的失望,“这就是你所谓的法子?”

张廷霄徐徐放下心来,凝声道:“虽说周帝对璇玑公主甚是迷恋,但还不至于为一个女人放弃整片江山;退一步说,就算他肯,满朝文武大臣也不会答应,所以…”他叹息道:“四弟,不是大哥打击你,实在是行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