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长阁是嫡长子,肯定要有儿子的。如果没有儿子,他爹不会给他请封世子。

大夏皇朝别的爵位都规定了只有真正的嫡长子才能继承。记名嫡子是不能承袭爵位的。没有真正的嫡子,爵位会被朝廷收回。

而四大家族的爵位却是开国之初就跟朝堂订好协议的,规定四个国公爵世袭罔替,拱卫皇族,而且不得跟皇族联姻,与皇族共存亡,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不过他们的先人也意识到,在漫长的岁月里,不一定每一代都有真正的嫡子出生,因此朝廷给有特殊贡献的四大家族放宽了袭爵的条件。就是四大家族里面袭爵的必须是嫡子,但是记名嫡子也算是嫡子,不一定要真正的嫡子。

所以郑素馨虽然生不出儿子,她的地位却依然不容动摇。

张姨娘虽然好生养,但是她的儿子要袭爵,却必须养在郑素馨名下,她还得求着郑素馨。因此生了儿子之后,她反倒老实了,一点都不敢蹦跶。

太后没有那么含蓄,她笑眯眯地问郑素馨:“你还年轻,如何这么急着要把庶子记在名下养做嫡子呢?如果你以后生了儿子,岂不是让庶子占了嫡子的位置?”

因为一旦在族谱上记入郑素馨名下,张姨娘生的庶长子吴兆昆就成了正正经经的嫡长子。

郑素馨笑得十分端庄雍容:“多谢太后娘娘垂怜。多谢姚妹妹挂心。我是为了我家大爷着想。他的儿子,就是我的儿子。”

 

第60章 发狠 (3K5,三更求粉红)

郑素馨说得这样真挚,就连一向跟她有过节的姚女官多挑不出错来。

姚女官不由苦笑道:“郑宜人真不愧是妇人的楷模,难怪太后娘娘看重郑宜人。”

“那还用说?郑宜人的女四书可是在咱们大夏皇朝成了闺阁典范了。”太后笑着夸奖郑素馨,还深有感触地道:“其实,能不能生儿子,并不要紧。重要的是男人的心是不是在你这边。你已经有原配正室的位置,只要男人的心在你这里,别的女人,不管生多少儿子,都是为你生的。”

姚女官嘴角的笑容凝住了。她突然想起来,太后娘娘是先帝的继后,她一辈子没生孩子,就连女儿都没有,还不如郑素馨。自己刚才这般嘲弄郑素馨,会不会让太后娘娘多心呢?

郑素馨却早已想到这一层,才有意顺着姚女官的话说的。

如今见姚女官意识到她说走了嘴,郑素馨嘴角的笑容更加明显,她慢条斯理地道:“太后明鉴,就是这个理儿。能不能生儿子,其实一点关系都没有。比如您看盛七爷家里,盛七爷的夫人也只生了一个女儿。盛七爷在乡下纳妾,也生了两男一女,跟我家的情形何其相似。不过,唯一不同的是,盛七爷妾侍生的孩子都大了,这妾侍刚进府没享几天福,就得了心梗之症死了。这也是她福薄的缘故,乡野小民,承受不了这泼天的富贵。”

太后点点头,“是这个理儿。”然后想起郑素馨的筵席,又道:“你的帖子都发了吗?如今盛七家里出了白事,他也不好去别人家里做客吧?”

郑素馨温婉笑道:“不过是个妾侍,难道还要人给她服丧不成?不过您说得也在理,等我回去跟大爷还有老爷子商议商议。”

太后娘娘想起吴老爷子那钻到钱眼里的样子,忍不住笑道:“你家老爷子可要心疼死了,你还去问他?”

“太后娘娘有所不知,我家老爷子说。盛七回来了,这客是一定要请,钱也是一定要出。不过他自个儿要省一省,所以这几天都只吃酱油拌饭。不肯沾一点油荤。我们想吃点好的,都要躲到房里吃,如果被他知道,可是要指着鼻子骂的。”郑素馨想起吴老爷子不修边幅的样子,不由莞尔。

太后娘娘大笑,道:“吴铜钱那个人就是这个德行。你们吴家啊,据说世世代代的家主都抠得厉害,不然怎么叫‘财神吴’呢?!——也就你夫君长阁那小子是个手脚散漫的,跟他的祖辈都不一样。”

吴铜钱是吴国公府吴老爷子少年时候的绰号,也只有太后这样年岁和地位的人能这样称呼他。

不过郑素馨听得太后将“神算吴”说成“财神吴”。又说她夫君吴长阁跟祖辈袭爵的人不一样,饶是她涵养再好,也还是面色一僵,掩袖强笑道:“太后娘娘,您也听说‘财神吴’了?也不知是谁这样促狭。将我们家好好的‘神算吴’改成了‘财神吴’,我们家老爷子听说了这个绰号,在家里吹胡子瞪眼睛,拍桌子打板凳呢,非要把这人找出来,用鸡毛掸子招呼一顿呢!”

太后和姚女官想着吴老爷子尖嘴猴腮,拿着鸡毛掸子四处追着人打的样子。都笑了起来。

郑素馨在宫里一直服侍太后吃了午饭,去云阁歇晌午觉的时候,才坐了轿子出宫回家。

吴国公府的府邸在大夏皇朝京城的西面。

宽敞的府邸连绵数十里,西北面山,山前有一个巨大的湖泊,水气蒸腾。常有烟波浩淼之态。

郑素馨在大门前下了轿子,看着高高的门楼上画着白虎的族徽,微微一笑。

她从角门进去,并没有直接回内院,而是去了吴长阁在外院日常起居的冠云居。

吴长阁的官职是散官。平时并不用去衙门。

白日里,他都是在外院的冠云居打理吴家的生意。

郑素馨没有让小厮通传,而是直接去了吴长阁在冠云居的书房,其实是冠云居的东次间。

“咦,你这么早就回来了?”吴长阁笑着放下笔,从书案后头走出来。

郑素馨笑着点点头,问他道:“老太爷在家吗?我有点事,想跟你们商议商议。”

“什么事?先跟我说吧。如果我处理不了,再去找爹也不迟。”吴长阁亲自给郑素馨烹茶。

从郑素馨坐的角度看过去,正好能看见吴长阁无懈可击的侧脸,好看得如同姑娘家一样。

郑素馨轻叹一声,垂下眼眸,低声道:“盛七爷家里的妾侍刚刚没了,太后娘娘问咱们为盛七爷举办的洗尘筵是不是要改日子?”

当初郑素馨提议为盛七爷办一个洗尘筵,吴长阁很是不以为然,觉得以他爹悭吝的脾性,为外人办酒席这件事是一定不会同意的。

没想到他对吴老爷子略提了提,吴老爷子居然一口答应下来,还主动说要多备些像样的菜,不能怠慢了盛七。

这种话从吴老爷子这种毕生只以数铜钱为乐的人嘴里说出来,实在是太少见了。

吴长阁才有了兴趣,专心致志地投入到这个筵席的筹办中去。

他刚把一切打点得差不多了,就只差给人送帖子了,居然说要推迟!

吴长阁有些不高兴,他手里转着一只兔毫紫竹笔,耷拉着眼皮,没精打采地道:“一个妾而已,死了就死了,难道要给她服丧不成?”

郑素馨听得嘴角翘了起来,声音越发柔和:“话不能这么说,毕竟是给盛七爷生儿子的妾侍,也许她儿子以后会承继盛国公的位置呢?你看盛国公夫人年岁也不小了……”意思就是,盛国公夫人王氏未必生得出来了。

“说得也是。”吴长阁被郑素馨劝得很是熨帖,道:“那咱们一起去问问爹吧。”

吴老爷子在外院的居所名为至乐堂,取的是《阴符经》里面“至乐性馀,至静则廉”的“至乐”二字。

至乐堂是一座二层临水的小楼,单檐歇山,非常狭长,单排屋子,像是一个长长的有门窗的走廊。凭水临风,是夏日里养静的最好去处。

吴长阁和郑素馨进来的时候,吴老爷子正抱着账本,在噼里啪啦拨着算盘。

听见他们进来了。吴老爷子头也不抬地道:“去一边坐着,等我把这笔账算完了再跟你们说话。今日没茶,只有白水。”

吴长阁和郑素馨相视一笑,坐到一旁等候。

吴老爷子拨算盘拨得飞快,只见十指翻飞,如同流光幻影,看得人眼花缭乱。

等他算完了账本,才阖上扔到一旁,问他们:“有什么事吗?”又问郑素馨:“你刚从宫里回来?是太后娘娘有什么吩咐吗?”

郑素馨忙站起来道:“是。因盛七爷家里突然妾侍过世了,太后娘娘问咱们为盛七爷备的洗尘筵。要不要改日子。”

吴长阁在旁边笑道:“依我看,不用改。不过是个妾侍而已……”

吴老爷子手里捧着一杯白水,脸上居然是难得的严肃神情,他道:“还是推迟一个月吧。总得让他家的妾侍过了五七再说。”

吴长阁悻悻地看向别处。

郑素馨笑道:“行,您跟太后娘娘想到一块去了。”

于是他们议好了将洗尘筵的日期定在一个多月之后。

为了慎重起见。吴老爷子甚至说,他要亲自去盛国公府一趟,跟盛七当面把日子定下来。

他们的洗尘筵是为了盛七举办的,当然要照顾盛七的日程安排。

郑素馨眼神微凝,提议道:“爹,不如让长阁去盛国公府?他和盛七爷年岁相当,更能说得上话。”

吴老爷子摸着光光的头哈哈笑道:“不行不行。长阁连世子都不是。人家盛七都是国公了,这样未免太不尊重了。还是我去吧。我虽然年岁大一些,但是和盛七都是一个位置上的人。”

吴长阁听了更加恼怒,恨恨地瞪了吴老爷子一眼。

郑素馨轻轻握住他的手摇了摇。

吴长阁顿时觉得满心的懊恼都烟消云散了,他感激地也握了握郑素馨的手。

郑素馨又道:“前些日子娘说要将昆儿记在我名下,爹您挑个日子。就开祠堂给他上族谱吧。”

吴老爷子眉开眼笑,点头道:“这是正事,咱们要先把这件事做了。”又对吴长阁道:“将昆儿记在素馨名下,你就有了嫡长子了,我也能给你请封世子了。你可要记得谨守本份。以后切不可大手大脚花银子!”

短短的一炷香的时间内,吴长阁的心像是先掉到油锅里炸,然后又放到冰水里冰,简直是“冰火两重天”,激动得话都说不出来。

郑素馨轻轻瞥了他一眼,低声道:“……傻子!”

吴长阁才醒过神,大喜过望地给吴老爷子行礼,“爹!我一定听您的话,好好省钱,再不大手大脚了!”

吴老爷子哈哈大笑,挥手让他们出去,自己备了车马,去京城北面的盛国公府。

郑素馨听说吴老爷子去了盛国公府,深思地对吴长阁道:“长阁,那时候我让你请爹查一查那王家村王氏母女跟盛家有没有关系,你说查过了,没有关系。但是现在……”

现在证明不仅有关系,而且是嫡系关系。

郑素馨不太相信以吴家的势力,会出这种乌龙的事情。

吴长阁却是相信他爹的话,道:“你别再想了。 是又怎样?不是又怎样?总之能让你知道的,都知道了。不能让你知道的,你问也没用。”

郑素馨顿时气得肝都疼了。

……

盛国公府里,并没有大肆挂白,只是在内院挂上了蓝白的灯笼,涂氏生前住过的翠竹轩里设了灵堂。

盛思颜去翠竹轩看见涂氏生的三个孩子都在那里哀哀地哭,有些于心不忍,只上了柱香就来到王氏住的燕誉堂。

“怎么啦?”王氏看见盛思颜一脸郁郁地走进来,忙放下手里的药杵,过来托起她的下颌细看她的面色。

盛思颜道:“我刚从翠竹轩回来。”

王氏明白了,她看着盛思颜,问她:“你这是什么样子?心软了?你不是很厉害的吗?”

盛思颜有些不好意思,将头扎到王氏怀里,闷闷地道:“当然不是。涂氏是咎由自取,我只是看见宁芳他们哭得那样伤心,有些过意不去罢了。”

王氏叹口气,抚了抚盛思颜的脑袋,“你啊,真是好了伤疤忘了痛,你忘了宁芳第一天见你,就要把你往车底下推的事了?”

“娘还记得呢?”盛思颜嘻嘻一笑。

“当然记得。凡是想害我女儿的人,都不得好死。”王氏严肃说道,又对盛思颜说:“凡事确实要给别人留有余地,这一点善心是不能丢的。就算要出手,也要给对方选择的机会。如果对方是自寻死路,那就怪不了别人了。而对方若是有向善之心,根本就不会走到死路了。所谓‘祸福无门,唯人自招’。”

话是这么说,可是如果男人不纳妾,女人之间就不用斗得跟乌眼鸡似的。

盛思颜叹口气,发狠道:“娘,如果将来我嫁人,必得要那人同意一辈子不纳妾,四十无子也不能纳妾!”

第61章 亮相 上

王氏看着盛思颜尚带着稚气的圆苹果面庞,却说出这样老气横秋的话,忍不住笑了,用手点一点她的额头,嗔道:“四十无子怎能不纳妾?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你明不明白?就算你肯,你未来的夫婿肯,你夫家的祖宗也不会肯的。你还是不要操这份闲心了。”

盛思颜抓住王氏的手,急道:“娘,我说真的!如果……如果……以后我生不出儿子,他他他……想纳妾,我就跟他分了!”

“分了?”王氏奇道,“分什么分?你说和离?快打住吧你,说什么胡话呢?我看你是不是去了一趟翠竹轩,被魇着了?要不要找师婆来收收惊?”

盛思颜气馁地低下头,知道跟王氏在这方面是说不清楚了,只得长叹一声,紧紧抱住王氏,像是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王氏安慰她:“乖,别想多了,啊?你不会生不出儿子的。只要你能生儿子,你夫君就不会纳妾。”

说来说去,还是要生儿子。

盛思颜从来没有这么讨厌“儿子”……

女儿不好吗?女儿就不是人?

女儿还是娘亲的小棉袄呢!

儿子都是娶了媳妇忘了娘的!

盛思颜在心中暗暗腹诽,但是也不再提这件事了。

盛七爷回来之后,也去翠竹轩坐了坐,给涂氏上了柱香,就把府里的人叫来,说停灵七天就出殡,葬入盛家祖坟专门给生了孩子的妾室用的坟地里。

吴老爷子来盛国公府的那一天,正好赶上盛家给涂氏出殡的那一天。

盛七爷、王氏和盛思颜都只送到门口,余下的路,就让涂氏生的三个孩子去送了。

盛七爷、王氏和盛思颜的身份高于涂氏,送到门口就不错了。

涂氏出殡之后,盛七爷就命管事将那些丧仪都收起来了。

一个妾侍,有七天举哀就尽够了。

盛思颜到现在才明白王氏说“妾侍就是个玩意儿”是什么意思。

不管从礼法,还是人心来说。妾侍这种人,地位实在是太低了。

不仅地位低,而且一点保障都没有,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男人的宠爱。

但是男人对妾室有真心的,实在少见。有真心而且能天长地久真心的,那简直是凤毛麟角,只存在传说话本中,从来没有见过真人真事。

正室夫人再不受宠,男人也不敢真的把她们怎么样,生荣死哀是能够保证的。

吴老爷子到盛国公府坐了坐,跟盛七说了番话,就道:“我本来以为你们要停到五七之后再出殡,没想到七天就出了。那我们也不等那么久了。洗尘筵的日子, 就定在十天之后,你看如何?”

盛七爷忙起身长揖在地,道:“多谢世伯帮衬。没有您和另外两位世伯援手,我盛家可就真的断了嫡系血脉了。”

四大家族的四个国公都是从小就认识的。走动得也很亲密,本是世交。吴老爷子、郑老爷子和周老爷子跟死了的盛老爷子更是从小玩到大的伙伴,关系更加亲密。

吴老爷子一改自己在人前视财如命的形象,对盛七爷郑重说道:“贤侄不必多礼。我们也是唇亡齿寒。盛家当年和我们这三家一样,都是开国功臣,却说灭就灭,搁谁身上不寒心?你要知道。当初这大夏皇朝的先祖曾经跟我们四大家族的先人一起发过血誓,要四大家族和大夏皇室共存亡。如果盛家真的断了存续,他们就违背了祖训血誓,是要承受极大后果的!”

这也是为什么太后娘娘默许了盛七爷回到京城,承袭爵位的原因。

当初盛七还俗回京,要给盛家讨公道。他最先找的,就是神将府的周老爷子。

周老爷子将吴老爷子和郑老爷子都叫了来,一起商讨对策。

但是那时候,太后极为强硬,又加上当时周大将军刚刚走马上任。站在太后这一边,这三个老人没法跟他们抗衡,所以只能劝盛七先远走高飞,等找到治疗夏明帝的法子的时候再回来。

盛七后来在京城住了一段日子,直到跟王氏的事情被王氏的爹娘反对,才离开京城。

算起来,也有十五年了。

盛七忙道:“我们盛家只剩下我一人,以后还望世伯多多关照。”

吴老爷子点点头,从袖底里拿出一个信封,道:“这是当年你爹在我这里入的股,里面是这些年的利息,你拿去吧。以后每年我都会派人将红利送来的。”

盛七接过信封,打开一看,顿时惊呆了。

“一千万两银子?!——不会吧?我爹……”盛七完全不敢相信自己的爹能在吴国公那里存放那么多的银子。

“你不信我,也要信银子吧!”吴老爷子站起来,故意鼓着眼睛,做出很生气的样子,“我这么一毛不拔的人,能让你白白从我这里掏走一文钱么?!”

“我不是这个意思!”盛七忙拱手道,“只是这个数目太大了,我……”

“好了,你不会用,给你夫人收着吧。管家理事,她比你强。你也是好福气啊,盛家这么多年积的福报,都落在你身上了,你可要谨慎从事,不能再行差踏错了。”吴老爷子意味深长地道。

“我明白,我明白。”盛七忙躬身回道。

吴老爷子临走的时候又提醒他:“十天之后就是洗尘筵,你一定要来啊!记得带你夫人和大小姐过来。你家姑娘叫什么来着?我听长阁媳妇说过,说很厉害呢。那一年她考了第一,我才查到她原来是你的女儿。”

盛七爷知道,那时候,郑大奶奶出资办的想容女学就有一所在王氏和盛思颜住的王家村里。

盛思颜考了第一,结果郑大奶奶怀疑她跟盛家嫡系有关,让吴长阁托吴老爷子帮查一查王氏和盛思颜的底细。

吴老爷子一查就查出来是跟盛七有关,便不动声色帮盛七瞒下了,连自己的儿子媳妇都骗了,只说没有关系,让他们不要多想。后来还暗中帮衬王氏,凡是她卖出的药草,吴老爷子都嘱咐吴家的铺子高价收购。

因了这件事,盛七很承吴老爷子的人情。他一路送吴老爷子出去。笑着道:“吴世伯这些年帮衬她们娘儿俩,我感激不尽。”

吴老爷子有些尴尬,忙四处瞧了瞧,然后压低声音对盛七道:“这件事你得发誓,对谁都不能说。”

“这是为何?”盛七很是惊讶,“您老堂堂正正帮人助人,为何要瞒着?”

吴老爷子暗道,若是让别人知道了,我那个傻儿子为了他媳妇又要跟我闹了,我这不是不想家宅不宁吗?不是都说不痴不聋。不做家翁?

“总之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件事你知我知就可以了。我家里人都不知道,若是晓得了,也是好大一场眉眼官司。我老头子老了,只想过几天舒心日子,你就不要给我添麻烦了。”吴老爷子说得很含蓄。

盛七想了想。明白过来,忙道:“我晓得了,一定不会对别人说的,就烂在我肚子里。”

吴老爷子笑呵呵地点点头,离开盛国公府,回自己的吴国公府去了。

很快,吴国公府为盛国公归来办的洗尘筵。成了大夏京城深秋最热闹的一件事。

郑大奶奶亲笔所书的请帖,简直是一帖难求,在各大世家高门中都有人高价求购。

王氏想着这是盛思颜第一次在京城的世家高门亮相,托人情找了京城最厉害的绣娘,给盛思颜做了一身做客的衣裳,又拿出高价。给盛思颜买首饰头面。

盛思颜还不知道她爹娘刚发了一笔横财,对那些精致的绸缎和昂贵的首饰很是敬谢不敏。

“娘,这件赤金双勺就很好看,不用那个镶金丝钻的团凤步摇。”盛思颜很懂事地尽挑便宜首饰。

王氏见了,又是熨帖。又是心酸,一把搂住盛思颜道:“思颜,别担心,爹娘给你办几件首饰的钱还是有的。这些东西也不贵,就都包起来吧。”

盛思颜瞠目结舌地看着王氏眼睛都不眨,就要买五万两银子的首饰,忍不住道:“娘,真的不用这么贵重的。”

五万两啊!

换成银块可以堆满半个屋子了。

全戴她头上身上,岂不是能把她压死?!

盛思颜死活不肯要,急道:“娘,真的不用给我买这些东西。少少的买一样就够了,买这么多,您是要把我插成盆景啊!”

王氏被她逗得噗嗤一笑,道:“什么插成盆景?你这孩子真会瞎说!”不过看盛思颜表示,就算买了她也不会戴,王氏最终还是妥协了,只买了一支半月簪,花了五千两银子。

那簪子是十八股拉得细细的金丝拧成的八字股,然后在簪头上镶着金丝钻。中间一颗小指头大小的大金丝钻,周围一圈细小如米粒的小金丝钻,形成众星拱月的半月型,造型十分趣致,含蓄中透着高雅。那掌柜的又称整个大夏皇朝只有这一支簪子,觉得不会跟别人“撞簪”。

盛思颜实在是喜欢这支半月簪,才同意买下来的。

另外王氏又给她挑了一对耳坠,和一挂赤金凤纹璎珞圈。

这两样是大夏皇朝满了十岁的小姑娘都有的首饰,戴上不显山露水,很合盛思颜的心意。

而且这两样加在一起才一百两银子,盛思颜觉得还是承受得起的,也就没有拦着王氏。

回到盛国公府,盛思颜和王氏道别,带着今日买的首饰回到自己的卧梅轩。

却看见大妹盛宁芳已经坐在她屋里等着她了。

“怎么不给二小姐奉茶?”盛思颜命大丫鬟木槿将东西拿到里屋放下,一边问留在家里看门的丫鬟海棠。

海棠笑道:“二小姐说喝得肚子都要涨了,才让奴婢不必再奉茶的。”

“哦,那好。不要怠慢二小姐。”盛思颜笑盈盈地道,自己端起茶盏抿了一口。

盛宁芳咬了咬下唇,问道:“大姊,你出去做什么去了?为何不带我去?”

盛思颜挑了挑眉,道:“出去跟娘买了些东西。你有什么要用的东西?开个单子,我让人帮你去买。”

盛宁芳眼神闪烁着,试探着问道:“大姊,我不能自己出去买吗?”

“你还在孝中,不大好出门的。”盛思颜淡淡说道。她在外面走了一天的路,有些累了。——逛街也是需要体力的。她的体力实在是太差了。盛思颜用手捶了捶腰。

“大姊,我听说财神吴家为咱们的爹爹举办洗尘筵,邀请咱们一家大小都去。可是我连出门的衣裳首饰都没有。”盛宁芳终于说出了来意。

盛思颜很是惊讶,道:“说了你还在孝中,不能出门做客的。”谁家守孝要穿新衣戴首饰了?

“可是郑大奶奶给我和两个弟弟都送了帖子。”盛宁芳理直气壮地道。

第62章 亮相 下 (‘飞天’仙葩缘+3)

“郑大奶奶给你和你弟弟送了帖子?”盛思颜很是怀疑。这个国公府被她娘王氏打理得滴水不漏,郑大奶奶是如何冲过重重障碍,将帖子送到盛宁芳和她两个弟弟手里的?

盛宁芳连连点头,“正是。那天我和弟弟去给姨娘送殡,在半路上遇到郑大奶奶一行人。她停下来跟我们姐弟说话,还命人专门拿了三张帖子给我们。”说着,盛宁芳从身边的袖袋里拿出那张请帖。

看着请帖上郑大奶奶那笔精致的簪花小楷,盛思颜皱了皱眉头,道:“还是问问爹和娘吧。这件事我做不了主。”

盛思颜命大丫鬟木槿将盛七爷和王氏请到卧梅轩,对他们道:“郑大奶奶给宁芳和两个弟弟单独发了帖子,请他们一起去吴国公府的洗尘筵。”

盛七爷和王氏对视一眼,都很惊讶。

盛七爷道:“宁芳他们的生母刚刚过世,怎么可以出去赴宴?这郑大奶奶是什么意思?”

因盛思颜跟吴婵娟以前的过节,王氏顺带对郑素馨的印象也很不好,她笑了笑,道:“大概郑大奶奶贵人事忙,随口一说而已。孩子们就当真了,也怨不得他们。”

这样说,让盛宁芳和郑大奶奶都好下台。

盛七爷接受了这种解释,点头道:“必定如此。”又对盛宁芳道:“你带着弟弟好好在家里守孝。你是生母过世,要服丧三年。”也就是说,三年之后,才能出去做客,筵饮游乐。

盛宁芳却瘪了瘪嘴,低头抚弄着衣带,小声说道:“可是郑大奶奶说,我姨娘停灵七天就出殡下葬,按理都不算是盛家人。我和弟弟不用给她服丧。”这意思就是,既然盛家没有把涂氏当做是正经主子,那也谈不上让盛家的子嗣给她服丧。

这样说也未尝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