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想,她觉得还是要先确定秦寡妇是打算给女儿签活契还是死契再说,死契的身价钱高些,但签活契的话,这个丫头就留不长了。

她正要开口,却忽然听见孙女儿道:“你为了报恩,就把值钱的财产白送掉?!明明急等钱使,却还是忍心为了儿子卖女儿?!难道女儿不是你的骨肉?你夫家认了儿子,就不认女儿了?!你也不怕见到他们理亏!要知道,云妮要是卖身到我家,即便将来你赎了她出去,她这辈子也洗不掉曾经与人为奴的污点了!”她犹豫了一下,觉得孙女儿似乎有别的想法,便决定先看看再说。

秦寡妇听了文怡的话,眼泪汪汪的,不舍地再看一眼女儿,颤声道:“做丫头也没什么见不得人的…小妇人从前也给人做过丫头…更何况…老夫人是好人,小姐也是好人,云妮儿在你们家做活,小妇人放心…”

文怡想起祖母曾经说过,秦寡妇极有可能是大户人家的侍女出身,便知道对方是真的不在意女儿给人做丫头了。她沉默地看了云妮一眼,不明白这小姑娘为什么会无怨无恨,还为打算卖掉自己的母亲说话。

翠花看得着急,跺了跺脚,扭头看看院外,忽然跑了出去,从人堆里抱出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跑回屋中放下,对他大声道:“你看!你娘要卖了你姐姐呢!你怎么不说话?!你不是最喜欢姐姐的么?!”

秦寡妇慌忙抱过儿子,惊道:“翠花,你要做什么?!你会吓到他的!”又去哄儿子。那男孩似乎受了点惊,小脸煞白煞白的,小鼻子一抽一抽,仿佛快要哭了。

卢老夫人见了孩子的模样,眉头便一皱。她还是头一回见这男孩,平时秦寡妇似乎护得他很紧,轻易不肯让他见人。他长得不象母亲,也不象姐姐,有一种弱弱的秀气,瘦瘦小小的,似乎有些不足之症,明明有四五岁大了,但连说话见礼都不会,只知道缩在母亲怀里,方才那村长的孙女明明没做什么,他却一副被吓坏了的模样。若是不知道他是秦寡妇之子,她还以为是哪家富户的金孙呢!这般娇惯,一点都不象是庄户人家的孩子!

但文怡此时却吓了一大跳!这孩子她也是头一回见,那五官,那长相,虽然秀秀气气、瘦瘦弱弱的,但那眉眼怎么跟前世杀她的那个凶手有几分相像?!她再定睛细看,却又觉得没那么象了。那凶手是方下巴,这孩子下巴却尖尖的,眼睛也大,再看秦寡妇和云妮,母女俩都是圆脸,长得相似,难道这男孩肖父?!但文怡再细细一想,又觉得年纪对不上。前世她被杀时,已经过了二十三周岁的生日,看那男子的长相,似乎年纪尤在她之上,至少也是差不离的,可看这孩子的岁数,十三年后也不过是十七八的年纪,若说是他的父亲,也不对,难道…是他的兄长一辈?!

想到这里,文怡不由得咬了咬唇。若是跟凶手相关的人,她是绝不能收容秦云妮的!原本她就不能理解秦寡妇卖女的决定,如今更是硬下心肠,扭头去对祖母道:“祖母,孙女儿觉得这房子不错,张婶不是总说在庄上找不到合适的房子么?索性就买下来吧?按市价,这个地头卖四十两都贵了,咱们按五十两给秦嫂子,若是有别人想要,就叫他出更高的价钱!”

秦寡妇听了想插话,文怡狠厉地瞪了一眼过去:“怎么?你不想卖?!凭什么?!没主儿的房产官上还要收回去呢!还是说,你已经卖给别人了?!”

秦寡妇忙道:“大小姐,你不能这样啊,我都答应送人了…”

文怡冷笑:“那就叫那人跟我说!怎么?有了银子,你还是想要卖女儿?你究竟是有多恨这个女儿,就算手里有钱,也仍旧要卖了她?!难道说,她不是你亲生的?!怪不得,你只偏心儿子,却不管女儿呢!”

这话说得秦寡妇满面哀痛,抱过儿女就大哭:“大小姐,你说话可得凭良心,我的骨肉怎会不疼?!实在是没法子啊…”

翠花不管她怎么哭,便插嘴道:“大小姐,你是好人,就这么办!我哥哥知道了,也不会收这所房子的!”说罢回头高声嚷:“娘,你说是不是?!”

围观的人群一阵骚动,露出躲在后面的一个中年妇人来,闻言不大自然地干笑道:“当然!谁知道小姑要卖女儿呀?!小姑,你有难处,早该说呀?!一家人还不帮你么?!”

翠花兴奋地回过头来对秦寡妇道:“干姑姑,你听到了吧?!咱们家不要你的房子了,大小姐要买你的屋子,你有了钱,就不要再卖云妮儿了!”

秦寡妇满脸是泪,不知该说什么。文怡心情平静了些,尽可能放柔了语气,道:“你有了五十两路费,就算去天边也绰绰有余了,既然是干侄子要成亲,你重重送他一份贺礼,想必也是没问题的,人家未必真要你一间旧房子!”

秦寡妇垂首微微点了点头,云妮忽然抱着母亲放声大哭,翠花红了眼圈,又捶她一下:“明明不愿意么…做什么方才不说话?!”

文怡扭开了头,却又忍不住再转回去盯了那男孩一眼,见他一脸懵懂,咬了咬唇。这时,她忽然听到祖母在叫自己,忙走到祖母身边,才想起方才自己没问过她老人家的意思,就花了五十两出去,不由得有些不安。

卢老夫人倒没生气,这房子她住得合意,五十两若是在顾庄,万万不可能买下这么大一座小院,这笔买卖算不上亏,只是孙女儿的想法让她有些不安:“祖母不是说,想给你买个丫头么?这云妮不错,你不喜欢?”

文怡摇摇头,欲言又止。她没法将不买云妮的原因告诉祖母,只好胡乱找了个借口:“孙女儿为那云妮叫屈…其实他家本用不着卖女儿…叫村里的人知道咱们家是和善人家,也是好事…”

可方才孙女的做法却比较象是霸道不讲理的人家。卢老夫人无奈地笑了笑,打算过后好生教导她,但当着这么多人,就没必要落孙女儿的脸面了。她叫过张叔,命他去县城衙门里找个可靠的书办来办屋子转手的契约,又吩咐秦寡妇,过了中秋就来取银子,便把人都打发走了。

等屋里重新清静下来,卢老夫人叫过孙女,便要责备她方才的态度有不妥之处,不料还没开口,张婶又在门外叫唤了。她有些不悦地喝问:“怎么回事?!”

张婶小心翼翼地,又带着几分兴奋,回禀道:“老夫人,是…是庄里来人了!不…小的是指顾庄!是二房四老爷派人来了!”

第三十九章 静水微澜

更新时间2010-12-28 19:01:32 字数:4448

 卢老夫人盯着二房派来传话的家丁,没说话,直到那家丁额上满是汗渍,方才移开了视线,冷笑一声:“路祭?!我们六房的主子一个都不在,设的哪门子路祭?!”

那家丁吞了吞口水,小心地答道:“我们老爷说,六老太太的身份不一般,跟那些旁支末系的族人不能比,即便您人不在顾庄,族中有什么大事,也不能漏了您那份!”

“哦?”卢老夫人挑挑眉,“这么说来,他们到底设了几个祭棚?!”

“从长房到六房…都设了,本来七房九老爷已经进了城预备过节,听说消息后,还特地带着一家子赶回来参加,但二老爷说九老爷既无功名,又非嫡系,才没让他出面,只叫他带着儿子随长房行事。”

卢老夫人却听得冷笑一声,又再冷笑两声。那家丁脸上一红,心知肚明,却不敢说什么,只缩了缩脖子,一副听候吩咐的恭敬做派。

文怡在旁听了,心中敞亮。嫡系的六房族人中,三房因早年有难,为卖族田之事与其他族人有了争执,事情解决后就搬离了顾庄,听说已经在外落地生根,她前世住在二房时,还曾听说他们派人回来请求迁祖坟,打算另行开宗的消息。三房既然人都不在场,特地以他家名义设路祭,却是极其可笑的事。这也不知道是长房还是二房的主意,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看了那家丁一眼,文怡有些谨慎地问道:“先前不曾听说康王移灵之事,想来也是仓促间决定的,今日灵柩途经平阴县城,也是匆匆而过。按理说,朝廷尚未有明旨,事涉藩王,咱们这样的人家不是更应该谨慎行事么?便是设了路祭,一家只设一棚就是,哪有每房人各设各的,叫人以为我们族人之间生份疏远的道理?”

她外表年纪甚小,因此那家丁也不以为意,只是笑道:“这是长房二老爷特地发了话,叫各房置办的,想来二老爷自有道理。咱们年纪小又没见识,哪里能体会二老爷的用意?”

文怡眉头一皱,便不再理会他了。卢老夫人听得生气,冷笑道:“我道是谁想出来的,原来是他?!山中无老虎,猴子当霸王!老大不在,老二就抖起来了?!平时也不见他做什么正经事,如今倒是积极得很!可惜了!康王盛年早亡,世子不过是个小娃娃,算起来比他家小七的年纪还要小些,便是老二拍足了马屁,人家也未必认得他是谁!这不是媚眼做给瞎子看么?!”

因骂的不是二房主人,那家丁也只是谄媚地在下边笑着,文怡担心他回了顾庄后胡乱说话,会引起他人非议祖母,忙悄悄扯了扯卢老夫人的袖子,后者瞥她一眼,忍住气道:“你过来就是为了告诉我这件事?!我已经知道了,过些天等我回去了,自会把你家老爷太太替我们六房垫的银子还回去!你下去吧。”

那家丁有些迟疑,又在赔笑问:“六老太太,您…不打算回庄里过节?我们太太早就念叨着呢,生怕您家今年事忙,不及准备,还特地把亲手打的几样月饼都送去宣和堂了,若是她知道您不打算回庄过节,一定要难过的!”

卢老夫人眯了眯眼,淡淡地道:“今年新庄子上事情多,我们祖孙俩就不回去了,你替我传话给你们太太,就说我老婆子领她的情,等我回了家,一定补上重礼!”

那家丁还要再说什么,卢老夫人却已经声称自己乏了,要张叔送客。家丁只好磕了头下去,心里犯起了嘀咕:“早听说六房老太太刻薄得很,又有人说只是以讹传讹,今日看来,果真刻薄,话都不让人说完就把人打发走,别说赏钱,老子跑了一天的路,居然连顿饭都不肯招待,不是传说六房发了财么?怎的还这般小气?!”

结果张叔才送他出了正屋,便拐回去待了片刻方才出来,很是热情地拉他去吃饭,到了厨房,却是有肉有菜,虽然在他眼中略显简薄了些,还算能入口。张叔又特地打了酒来,对他道:“兄弟来一趟辛苦了,路上不好走吧?我们家小姐说了,如今已过了午,兄弟怕是来不及回去了,回头就在庄上问农户借一间屋子,暂时委屈一晚,赶明儿再回去不迟。若抄近道,快马只要大半天就能赶回顾庄,等向主人回了话,还能赶上吃酒赏月呢!”说完又从怀里掏出个赏封:“这是我们老夫人和小姐赏你的,难为你大过节的辛苦。”

那家丁一接过赏封,就掂出里头有五钱银子,脸上闪过一丝喜意,嘴里感念道:“六老太太和九小姐真是体恤下情!”手里却迅速将赏封往怀里一揣,再看面前的酒菜,便觉得顺眼起来,笑道:“若是大半天就能赶回去,那我吃了就走,明日庄里还有戏酒呢。”

张叔一边应着,一边小心朝厨房外头张望一眼,紫樱扒在门边悄悄给他使了几个眼色,他便连连点头,然后亲自把盏,劝那家丁多喝几杯。

等到那家丁满身酒气地躺倒在邻居农家的一间空房后,张叔忙忙跑回小院,文怡与紫樱已在正屋内等候多时了,见状忙问他:“如何?!”卢老夫人也从里间慢慢走出来,在孙女的搀扶下坐上正位,再次询问张叔。

张叔道:“小的照小姐教的话,跟那人说了,那人起初嘴紧,后来喝得痛快了,便倒豆子一般都说了出来。原来当日老夫人和小姐离开顾庄没两天,庄里就有传言说,长房大老夫人之所以会得病,是被六小姐气的,因此六小姐才会被押送回京城!长房老夫人和二太太虽一再辩解说是没有的事,却挡不住人家的嘴巴,结果大老夫人又病倒了!”

卢老夫人眉头一皱:“既是她病倒了,若有意叫我们回去,无论是探病,还是澄清,直说就是,这般拐弯抹角的做什么?!”

文怡小声道:“大伯祖母先前已有避我们的意思,如今怎肯明说?想是他家心虚呢,只是不知为何,派人来的是四伯父?”二房跟长房可是面和心不和的!

卢老夫人被她提醒了,忙问张叔:“那人还说了什么?!”

“是,回老夫人的话,那人说长房见庄中流言不散,便发话要在中秋节大肆庆祝一番,不但要开流水宴,还要从康城请有名的戏班子来凑乐。庄里庄外见有新鲜事,没两天就把六小姐的闲话丢到一边去了。”

卢老夫人冷哼一声,闷声道:“既然没事了,又来扰人清静做什么?!”

张叔小心地说:“是因为…康王世子送灵入京…二老爷硬要大设路祭,说是顾氏身为平阳望族之首,不能错过这个长脸的机会…各房人有的赞成,有的反对,但因是长房有令,便都依令行事了…只是事后有几房偏支没得到这份体面,又开始说起长房的闲话,连中秋节上的戏酒都不顾了。眼看着庄中流言肆虐发,四老爷四太太担心事情再闹大,大老夫人的病情会加重,偏偏族中能压制二老爷的就只有她老人家了…四老爷是觉得…老夫人您也是位诰命,在大老夫人跟前都是有体面的,若您愿意出面劝说二老爷…”

卢老夫人冷笑:“他如今倒记得我是诰命夫人了?!只怕人家早就忘了呢!”

张叔不敢答话,低下头去。文怡忙上前劝道:“祖母何必生气?四伯父想来是一时心急,糊涂了,不管什么法子都要试一试。您想想,这设路祭,向来都是有规矩的,二伯父也不知是怎么了,忽然这般积极起来。四伯父一向管着族务,想来是觉得不妥,却又没法说服二伯父,因此正病急乱投医呢。咱们不管他们的闲事就是了,二伯父眼里未必有我们,我们又何必回去碍他的眼?”

卢老夫人嘲讽道:“怕不是为了路祭之事,而是嫌老二抢了他的风头吧?!”

文怡低头不语,卢老夫人也有些泄气:“咱们都躲出来了,烦心事怎么还要找上门呀?!咱们避着躲着还不够么?!我老婆子做了什么?平时没人想起我是个诰命,如今有事,就要把我拉出来做挡箭牌!”说罢吩咐张叔道:“等那人醒了,就打发人走吧,只说我身上不好了,赶不得路,要歇几天再回去。”

张叔领命下去了,文怡见祖母心绪不佳,正要想法子劝慰,卢老夫人却伸手过来:“九丫头,你且扶我回房。”文怡忙扶住她往里间走,紫樱站在原地想了想,便退出正屋去,细心地关上了门,左右看看,回房取了针线箩来,坐在阶前绣起了花。

屋内,文怡将祖母扶上床,便替她脱了鞋子,拉过薄被,又要给她捶腿。卢老夫人拦住她,叹道:“这不是你做的活,快住手!坐得离祖母近些,祖母有话跟你说。”

文怡笑道:“孙女儿侍候祖母,是天经地义的事。”说着就抬过板凳,在床前坐下。

卢老夫人想了好一会儿,才道:“方才你也听到了…这顾氏族里…不是一汪静水,咱们祖孙俩虽想过自己的小日子,却耐不住别人寻事。六房虽断了香火,却是嫡系后人,我头上又有诰命,平时别人不把我们放在眼里,遇了事,却难免要找上门来…”

文怡听得有些黯然,低声道:“祖母别理会就是。任凭谁家得了势,也没道理找孤儿寡母的麻烦!祖母一概推说不知道、不想管,他们又能如何?”

卢老夫人叹了口气,道:“话虽如此,实际遇到了会如何,却是难说。”她看向孙女:“我跟你说这话,是要提醒你小心,顾氏族中,并非铁板一块,因长房族长长年在外,又未能带携族中后辈,族里有异心的人,不是一个两个。这种烦心事,本不与我相干,但我最怕你会被搅和进去。往后你要记得,除却祖母,族里其他长辈要你做什么事,你只拖着,千万别明言答应!哪怕是对你四伯父四伯母,还有十五叔十五婶,也是如此!”

文怡心中一惊,咬咬唇,郑重应下:“孙女儿记住了。”

卢老夫人这才放缓了神色,又道:“聂家…我是看不惯的,也改不了了。但他们对你还过得去,你遇事多向他们求助,也是好的。到底是骨肉至亲,只怕比一脉相承的族人…还要可靠些…”

文怡心里却有些不一样的想法,她小心看了看祖母,方才大着胆子道:“孙女儿如今什么事都不懂,自然要多向舅舅、表哥请教,可是等孙女儿学会了,就不能再事事求他们家帮忙了!总是依靠别人,终非长久之计。舅舅和大表哥还有自家的事要顾呢!”

卢老夫人面露讶色,忽然明白了什么:“这些天你总是向人请教农桑之事,难道…”

文怡微微红了脸,低头道:“孙女儿知道,这于闺阁中略嫌惊世骇俗了,但孙女儿…真的怕了,宁可被人笑话几句,也不希望将来事事要依靠别人。孙女儿…只不过是年纪小些,懂的事少些,如此而已,可只要我学会了,绝不比别人差!男孩子能支撑家业…孙女儿也能!”

卢老夫人想起她的那个“梦”,又记起聂家买地之事,沉默下来,半晌,才叹道:“你先出去吧,待祖母…好好想一想。”

文怡不安地抬头看她,见她闭上了眼睛,不发一言,只好行过礼,退出房间去。待她关上门,卢老夫人便睁开双眼,眼圈一红,喃喃低语:“终究…是我老太婆无用,连累了孩子…”

文怡出到正屋檐下,不停地回头看向里屋,心里七上八下的,不知道方才那一番话,是不是太过直白,惹祖母生气了?

“小姐?”紫樱叫她一声,她回过头来,勉强笑笑:“什么事?”

紫樱指了指身后:“云妮儿来找小姐,说有话要跟您说。”

文怡看过去,果真见到秦云妮战战兢兢地立在那里,手里抱着一个包袱,冲她行了个礼:“大小姐。”

文怡勉强挤出一个微笑来:“不必多礼,你这是…要走了?立时便要出发么?!”

云妮摇摇头,忽然跪倒在地,红着脸将包袱呈上:“这是送大小姐的,您是大好人!我这辈子都会记得您的大恩大德!”

文怡一呆,望向那包袱,心情忽然复杂起来。

================================================

以下是广告时间:

书名:斗锦堂

书号:1735891

简介:嫡女PK无良后妈,荆棘商路成就绵绣良缘。先求自保,再来反击,你们铺就一条荆刺之路,我偏走出一路锦绣,且看我嫡女无敌!

斗锦堂

第四十章 云妮送礼

更新时间2010-12-29 19:03:49 字数:4351

 文怡愣了一会儿,方才道:“快起来吧,你用不着谢我,不过是公平买卖,你家不曾占了我家的便宜,我对你家也说不上什么恩德,赶明儿你跟家人离了此处,便再不会见到我了,何必说什么记一辈子的话?”她巴不得一辈子都不再跟秦家沾上关系呢!

云妮却睁着一双大眼道:“不是的,我娘说,您是大好人,不然也不会花那么多银子买我们家的房子。有了这笔钱,我们可以舒舒服服地赶路上京城,我也可以一直陪着娘和弟弟,不用给人做丫头了!”

文怡暗暗将“上京城”这句话记下,强笑道:“你家的房子本来就值这个价钱,我原不忍心叫你骨肉分离,又恰好需要一间房子,才多管闲事罢了。你快起来吧,你就算跪上半天,我也不会多给你一分银子。”

紫樱冲云妮瞪了一眼:“听见没有?快起来吧!叫人看了不象!”

云妮傻笑一下,站起身来,又将包袱递上:“送给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