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儿答道:“大夫说是受惊所致。加上小少爷身子骨生来就弱。只能慢慢调理。 他己经开了退热的药。说喝下去不到一个时辰就能见效的。可如今小少爷吃过药已经两个时辰了。还是有些热。奶娘说:只比先前略好些。”

徐氏闻言立时便要下床去看小儿子。卢老夫人又恼了:“你先顾好自个儿是正经!也不对镜子瞧瞧你如今的脸色都难看成什么样儿了!康哥儿那里我去瞧,你赶紧给我吃东西!“说罢怒气冲冲地起身走。

文怡忙拭干净泪痕,安抚徐氏两句。便急急跟上祖母。来到厢房里。奶娘正斜靠在床边,怀里袍着十七堂弟文康。轻轻拍羞。见卢老夫人祖孙来了,想要起身,却又怕惊动文康。只得有些别扭地伏身行礼。卢老夫人伸手止住她,便轻轻摸了文康的额头。稍稍公了口气 :“烧得不算厉害…方子在哪里?”

文怡顺着奶娘手指的指向。看到旁边书案上者一张纸。忙拿过来看了。压低声音道:“方子倒还好的。只是…用药似乎猛了些。十七弟年纪小,身子又弱,未必受得住。”

卢老夫人默了一默,也压低了声音:“你去…找柳家行哥儿。他跟着萧老大夫学了几年,一点皮毛总是会的。你找他,看他是否有空,有空就叫他来,若是没空,就把症状告诉他,让他重拟一个方子。”

文怡愣住,猛地抬头看着祖母。卢老夫人的神情却十分平静:“见到他时,把你十五婶的事悄悄跟着他说。让他想想办法。我瞧你十五婶…胎儿本就不稳,这几天身子又损得太过,她几年前还是伤过身子的…若能保住,就尽量保住吧!”

文怡张张口,终究还是闭上了嘴,郑重点了点头。

顾庄这几天死伤的人太多了,便是平阳城的大夫,也几乎全被请了过来,那位只在高门大户出入的王老太医,更是宿在了长房,只为医治七少爷文安的内伤。

看文康用的这个方子,并不是庸医,只是医术也不甚高明,十有八九是平阳城中的寻常大夫开的。如今一时半会儿的,哪里去请大夫?倒是柳东行这个神医的半个弟子还能帮上点忙。

只是不知道,祖母吩咐她去求助,是否有别的想法?

文怡低头咬了咬唇,默默告诉自己,现在不是说这些的时候。本来…明天就是吉日,祖母曾说过,要跟三姑母再提自己跟柳东行的亲事,可如今…庄上死了那么多人,十五叔又没了,这种时候提亲事,委实不相宜。更别说自己祖孙两告辞回家时,三姑母当着众人给了自己一个冷脸,十有八九是为了自己先前跟柳表哥争吵的事。若是对方不顾脸面收回提亲,之后便再无说话的余地…

罢了,再这种时候,她还想这些做什么?

文怡转身就要走,打算叫了丫头婆子随行去长房。却听得奶娘小声叫了一句:“九小姐…”她停下脚步。回头望对方。“有什么事?”

奶娘欲言又止,一脸为难。卢老妇人皱了眉头:“有话就说!”

奶娘红着脸道:“六老太太和九小姐…家里不知放不方便…借厨房给小的使使?小少爷从早上起就没吃过东西了,这里的厨房又…不大方便…”

卢老妇人沉下脸:“怎么不方便了?!便是吃饭的人多,总有能轮上的时候,哪里就到了叫小少爷饿肚子的地步?!”

奶娘红了眼圈道:“小的不敢胡说,六老太太可别说是小的说的,因家里厨房烧了,我们太太和少爷们的饭食。都要借八房的地方。可是…八房人多,厨房灶台不够使…小的也是怕少爷们吃不好饭。才厚着脸皮…”

文怡睁大了眼。八房人口已经算少的了。且九座主宅的格局是大同小异,厨房大小也差不离。怎会不够使!这位奶娘宁可求助近百丈以外的六房。也不跟八房的人商量厨灶的事。实在叫人不解。难道说…

卢老夫人己经黑了脸,面无表情地道:“你尽管来就是了!九丫头。快去!”

文怡忙应了声,告退出来,带了冬葵往前门走。经过正屋时。又再听列那些叔伯们的争吵。十七叔的声音是最响亮的。“就这么糊里糊涂的把人下葬了,长房连个交待都没有。叫我哥哥在九泉之下如何瞑目!我嫂子和侄儿们又怎能安心!”

(小声求粉红票…)

第八十四章 冬葵劝主

文怡心里总觉得十七叔等人的话有些刺耳,倒不是说有什么不好,只是,联想到偏院里十五婶和十七弟等人的情形,以及被移到九房本宅中停灵的十五叔,她便有些不是滋味。不过她一个晚辈,在这种事上也不好说什么,只能带着冬葵上车,先回自家去。

到了家,她也不进后宅,直接就把管家仲茂林夫妻叫到前院,将九房目前的情形简单的说了说,吩咐仲茂林带几个人手去九房本宅帮忙料理丧事,仲娘子赶紧准备一些清淡好克化的吃食,送到八房偏远去救急,厨下再腾出两个灶来,预备九房的人过来借用。

这般吩咐过了,她方才令叫了自己院里的媳妇子何家的随行,再叫上祖母院里的林婆子跟车,随自己去长房找柳东行。她毕竟是个闺阁女子,便是自认磊落,也要把规矩做足了,免得叫人说闲话。以长房的权势。尚有旁支偏系的叔伯们指摘文慧名节有损,更何况是她一个孤女?

文怡带着人正打算出门,冬葵却忽然道:“小姐,方才您嘱咐仲娘子去准备给十五太太的吃食,可有提醒过她,十五太太如今正有孕,又是丧中,于饮食上有许多忌讳处?奴婢恍惚记得您似乎没说清楚,还是再提醒一声仲娘子的好,小心使得万年船呀!”

文怡怔了怔,回想了一下,总觉得自己是提过的,但冬葵的话倒是也没错,这种事宁可仔细些好,便道:“那就叫人带个话给仲娘子,提醒她一声。”冬葵立时便转向何家的:“何嫂子,你是过来人,自然知道这里头的忌讳,能请你走一趟么?”

何家的看了文怡一眼,便微笑道:“那小的去去就来。”文怡点点头,看着她去了,想着先上车去等,又听得冬葵说:“林妈妈,烦您去外头瞧瞧,郭大哥那车够不够大?这回又添了妈妈与何嫂子,只怕小车坐着太挤。”

林婆子看了她一眼,没吭声,文怡却心中一动,吩咐道:“那林妈妈就去瞧瞧吧,我在花厅里等你回话。”林婆子弯腰一礼,退了出去。文怡扭头看东葵,脸上似笑非笑。

让何家的捎话给仲娘子,倒还罢了,叫林婆子去瞧马车却有些多余。方才她陪着祖母去看十五婶,也一样是坐那车去的,车上坐了祖孙俩,还能容下冬葵、石楠两个丫头,再加九房的婆子,现在又怎会太挤了?冬葵分明是有意把人支走,却不知想做什么。

文怡在花厅里坐下,便看到冬葵扑通一声跪倒在她脚边,低头道:“奴婢大胆,有几句话想要劝小姐。”文怡眉头一挑:“你有什么话?尽管说来!”

冬葵抿了抿嘴,深吸一口气,小声道:“这几日庄上乱糟糟的,小道消息满天飞,各房的老爷太太们都对长房生出一肚子怨气来,再有十五老爷的后事…在这种时候,奴婢提这些话,有些不妥,但请小姐相信,奴婢是真心实意为小姐着想的!奴婢…一家都是犯官家奴,爹爹因为帮旧主人做事,也入了罪,丢了性命,还有奴婢的姐姐也…”她眼睛一红,便忍不住热泪盈眶,只是死死忍住,“…若不是小姐买了奴婢一家,奴婢的祖母、母亲和妹妹…还不知道会落到什么地方去!当年,就是因为旧主人家的夫人和小姐被判入教坊司,她们为免受辱,便上吊自尽了,奴婢的长姐是小姐身边的大丫头,也跟着上了吊。

奴婢一家连姐姐的尸首都要不回来,又被官卖,真真是绝望之极,若不是小姐垂怜,奴婢是宁可死了,也不想受那些罪的…奴婢的祖母、母亲和妹妹也是这个心思,只要能报答老太太和小姐的恩情,做什么都愿意!”

文怡听得心下发酸,柔声道:“你提这个做什么?我自然是信你的,有话直说就是。“

冬葵擦了一把眼,道:“奴婢斗胆,在这两个月里,跟在小姐身边侍候同,也看出了几分端倪。既有老太太做主,那一位少爷自然是小姐的良配,更别说他本就是熟人,虽说外人不知,但我们家里却是知道他性情为人的,光是这一点,就比别人强得多了。只是有一件事,叫奴婢为小姐担忧。如今外头乱糟糟的,柳家人不定什么时候就会走了,小姐的大事却至今还未定下,万一日后有什么变故可怎么办呢?”

她这话正说中了文怡的心事由得微微发疼。然而,被随身的丫头这么说,文怡又记起那回春游时,柳东行跟她说话的当口儿,冬葵就在不远处,似乎有眼色得紧,她立时便红了脸,急急打断了冬葵的话:“怪不得你说自己斗胆呢,果然斗胆得很!这些事自有祖母做主,你操的什么心?!”

冬葵低低地道:“奴婢自知僭越了,只是看着日子一天一天过去,每日都有许多新闻,如今连东平王世子也要走了,先前不是有消息说,世子走了,柳家人没两天也要跟着南下么?要是他们走了,小姐的事还未定下,过了这个村,谁知还有没有这个店呢?!虽说老太太会做主,可老太太一向是个守礼的,就怕她老人家顾着礼数,见族里有白事,怕叫人说闲话,不肯跟柳家提小姐的婚事,那小姐不就被耽误了么?!”

文怡啐道:“哪个被耽误了?难道我急着嫁人么?!叫人听见了,还不知道会怎么编排我呢!你不要再说了,祖母自有主意。”她情不自禁地往花厅外张望,见没有人影接近,想必也无人听见她们的对话,方才稍稍放下了心。

冬葵红了眼圈,小声道:“奴婢知道自己这话说得不妥…只是着实为小姐担心…那位柳少爷,奴婢本没认出来,是后来见得多了,方才想起他是谁…这样知根知底,又待您和气的人,实在难得,这几天见他所为,也是个有担当的,不论医术还是武艺,都十分出众。况且他上无父母,身份也相当,虽有叔婶,却是迟早要分家的,况且三姑太太是顾家女儿,不论性情如何,总不会跟内侄女儿过不去…小姐这几年,为了家计没少操心,又总是担忧自己没有兄弟,老太太日后无人照管,若是嫁了这位柳少爷,将来跟老太太多见面,三姑太太也不会拦着的。这样的好亲事,可不是时时都能遇上,再说,您心里也是…”

“好了!”文怡连耳朵都红了,“我不是叫你别说了么?!”她不安地扭着手帕,只觉得有些坐不住了。她的心事有那么明显么?祖母那里是因为她曾经提过“梦里”的经历,赵嬷嬷是年长经过事的,又从小看着她长大,能猜出来也不出奇,如今居然连冬葵都发现了,她是不是太过疏忽了?!对这件事,她已经尽可能瞒着丫头们,她们却仍旧看出了端倪,会不会在私下说她闲话?!

一想到这点,她便忍不住抬头去看冬葵,眼中有着审视。

冬葵察觉到了,低头小声道:“小姐恕罪,奴婢也有一半是猜的,而且那回春游时…奴婢就在草亭前,是在下风处,因此听到了几句…”见文怡脸色又红起来,她忙道:“别的姐妹都不知道呢!奴婢若不是实在担心,也不敢多嘴…”

文怡紧咬着下唇,手上的帕子已经绞成一团。冬葵见状,神色间有些黯然:“奴婢心里感小姐大恩,是绝不会说也去的,小姐尽管放心吧…奴婢只是担心小姐的将来…”她默了一默,深呼吸一口气,闭上双眼道:“小姐,奴婢今日既然跟您说了这番话,索性再多一句嘴!您这亲事,不管老太太开不开口,好歹三姑太太已经提过了,只是还未来得及说定后头的事。如今您要往长房去请柳少爷帮忙,可得仔细着些,不能露出什么马脚,叫人拿住话柄说嘴!长房六小姐的事,还没有个定论呢,若是她有个万一,就怕长房的老爷太太们恼了,随便抓个人来出气…”

文怡飞快地抬头瞥了她一眼,脸色有些难看。冬葵咬咬唇,低头起身,退到一边侍立。过了一会儿,外头传来何家的声音:“小姐,林妈妈来报说车已经备好了,您这就动身么?”

文怡深呼吸一口气,平静地应道:“我知道了,这就来。”站起身,再转头去看冬葵一眼,压低了声音道:“我知道你的意思了,会小心的,你…”顿了顿,“我们走吧!”冬葵屈膝一礼,跟在文怡身后出了门。

一路上,文怡坐在马车中,看着斜对面的冬葵,心里百感交集。

四年前她在平阴县城遇上官府发卖犯官家眷奴仆,便挑了几房家人。当时她为了避免这些人跟旧主纠缠不清,便有意挑选在原主家中不受重用的三四等男女仆妇。买进来的三房家人,包括林家、何家与许家三户,除了林家有父子二人外,基本都是女子。当中成为自己丫环的,就是紫苏和冬葵两个,而其中,她又对紫苏更喜爱些。紫苏性子天真直率,做事常出纰漏,却是个没什么心计的,不怕她会算计些什么;而冬葵要沉稳许多,偏又极有眼色,有时为了打探她这个主人的心思,常会利用旁人做挡箭牌。因此她虽知道冬葵样样比紫苏出色,却始终对其抱有一分戒心,只是几年下来,不知不觉间便倚重起对方来。方才听了冬葵一番劝说,她才恍然发觉,对方不是不忠心于她,只不过是性情不同,方法不同罢了。

她以下猜想,冬葵劝她这番话,前面那几句劝她早定亲事的,多半是烟雾,最后那一句才是重点。她如今对柳东行怀有情意,又不能常见,心里本就不好受了。前些天刚经历了大难,她正想跟他见个面,说几句心里话,也许,还能暗示几句心中的不安?

这些事在平时,算不了什么,只掩饰得当,未必会有人多加指摘。然而眼下庄上流言四起,长房眼看着就有一个女儿陷入名节危机,而她却在几天前得罪了三姑母——柳东行婚事的决定人——当中若有个差迟,她与柳东行婚事不成事小,她的名节与六房的声誉却要大大受损了!这在顾家可是要出人命的!

文怡长长地吁了口气,心下却越发茫然起来。在这种时候,她该何去何从?

马车不久便到达了长房宣乐堂的大宅。大门前的空地已经被清扫完毕,门板也重新上过漆,散发着浓郁的红漆气味,报信不成带伤逃回的仆人留下的血迹已经消失不见,只有门礅上的几个小缺口还能依稀看出这里曾经遭过匪徒的侵袭。

文怡坐车从侧门进宅,到了二门前下车,便有管事娘子迎了上来。她努力摆出一副平静端正的模样,说明了来意,只道是奉了祖母之命前来跑腿的。那管事娘子却说:“柳大公子如今在七少爷院里呢!只怕不得空儿。”

文怡有些意外,又道:“若是眼下不得空,你去传个话,请他出来一见也是一样的。我祖母还在等消息呢,这救人的药方子,可不能耽搁。再说,他在七哥跟前能管什么用呢?不是有王老太医在?若实在不便…”她顿了顿,“能请王老太医出手, 就更好了。'

那管事娘子笑道:“王老太医劳累得很, 见七少爷醒过来了,便告辞回家去了。因他说七少爷伤势不轻,要好生养着,不能受气,因此老太太、二老爷和二太太都顺着七少爷,又担心他伤势有变,便让柳少爷在跟前陪着。七少爷知道是柳少爷救了他性命,也拉着他不肯放他走呢!昨儿晚上,柳少爷是在七少爷院里歇的。'

文怡微微皱了眉,冬葵上前一步,在她耳边轻道:“小姐,有七少爷在说话也方便些。”她回头看了冬葵一眼,有些遗憾地暗暗叹息,便对那管事娘子道:“不知大伯祖母和二伯母眼下在何处?我去向她们请安,再烦请妈妈到七哥那里传个话,千万请柳少爷出来一见。王老太医既已归家,我也只能劳驾柳少爷了。”

就算不能单独说话,好歹…要见他一面…

第八十五章 惊疑不定

文怡坐在乐嘉堂内,有些心神不定。

这里是内宅里位于二门附近的一处大厅堂,本是预备家中有大事时摆宴席招待堂客内眷所用,平日里有族中亲眷上门,是极少用到这地方的。而且依照惯例,文怡作为本家的女孩儿,又是来向长辈们请安的,应该被迎入于老夫人的屋子或是二太太段氏的房间才是,却被管事娘子请到这里来坐着,实在有些古怪。文怡看着有些冷清的房屋,开始猜想长房是不是发生了什么特别的事? 时间一点一点地过去,足足过了一盏茶的功夫,还没有人来传话或引领,冬葵也察觉到不妥了,问了屋里侍候的丫头婆子,不得要领,便几次走到门口往外瞧,拦着个人就问,却没人能给出答复,文怡见状不由得有些急躁起来。 是大伯祖母或二伯母有事不能见么?若不能见,好歹告诉她一志的,她的来意本就不是给她们请安,而是冲着柳东行来的。从这里到内宅,能有多远?柳东行能不能来,怎的花了那么长时间还没有定论?!难道说…她们不打算让他出来见她么?!

文怡不安地端起茶碗喝了一大口,茶水已经不再滚烫了,但仍然是温的,流入喉咙,却压不下她心中的不安。

这长房的长辈们…总不会是知道了她的心事,所以故意拦着她不让柳东行吧?!但她很快又告诉自己,这是不可能的,她从没做过什么不妥当的事,再说,就算她们不许柳东行来见自己,好歹也要叫个人来说一声。她又不是来私会男子的,是奉了祖母之命,前来求医,一样是顾家血脉,长房凭什么视九房人的性命安危于不顾呢?!

想到这里,她又沉着下来,只是觉得口干舌躁,忙又喝了一大口茶去。

冬葵悄悄地瞥了她一眼,又望了望侍立在旁的婆子们,便提高声量道:“小姐,今儿天热,您又走了这么远的路,一定口渴得紧,奴婢给您再倒杯茶来吧?”

文怡怔了怔,低头一瞧,才发现茶碗里的茶水已经见了底,不由得有些讪讪的,想到屋里还有长房的仆妇看着,不由得有些脸红同,便干巴巴地应了一声“好”,立时有机灵的婆子提着茶壶上前续水。

终于有人来了。听到守在外头的丫头们叫着“姐姐好”,文怡便知道定是哪位长辈跟前的大丫头来传话了,忙站起身来,却有些失望地发现,来的是大伯祖母屋里的双喜,而不是如意。

双喜年纪与如意相仿,只是容色寻常些,肤色白皙,低眉顺眼,衣着用料虽不凡,但都是棕绿、赭黄等暗沉的服色,让人一眼望上去,倒觉得她年纪比实际上大了几岁,发间的饰物也都不甚起眼。

双喜走进屋内,见文怡站立在前方,便上前屈膝一礼。文怡忙向旁让了一步,笑道:“不敢当,双喜姑娘,可是大伯祖母有召?”

双喜恭敬地道:“回九小姐话,老太太为着七少爷的伤,昨儿一宿没睡,因此今日的精神便不大好,听说九小姐来了,虽然高兴,却也懒怠见了。二太太也在七少爷院里照应着,没法过来,因此让奴婢来传话,请九小姐略坐一坐,等柳家大少爷得了空,便让他过来。二太太已经命人去请五小姐、十小姐和段小姐前来陪九小姐说话。”

文怡忙道:“我方才进来时,听说七哥哥已经醒过来了,想必是大安了吧?大伯祖母和二伯母身子要紧,还请千万保重才是?我一个小辈倒没什么,只是…”她咽了咽口水,“不知道柳大哥几时能出来?我还等着向祖母回话呢,病人的病情要紧,却是不能耽误的…”

双喜便道:“原是我们二太太担心七少爷的伤情有什么变故,便留下柳大少爷细细询问,用不了多久就能出来了,九小姐不必着急。”

文怡怎能不心急呢?但又没法明说,只好勉强笑了笑, 随便找了个话题,“六姐姐可好?昨儿回家时,听说她病了,才不曾出来,想必也受惊了吧?”

双喜面上的僵硬一闪而过,很快便答道:“六小姐是受了些惊吓,眼下正在静养呢。”

外头有人影一晃而过,文怡立即抬头望去,有些失望地发现那并不是柳东行,说话间便有些漫不经心:“替我问候一声,请她好生养着,外头的传言不必多理会…”顿了顿,忽然惊觉自己失言,见双喜脸上有了异色,忙打圆场,“我只是无意中听见位叔伯说起,不过是以讹传讹罢了,况且只有族里知道,想必在外头是无碍的…”话一出口,她又恨不得把自己的嘴封起来,她一向说话谨慎,怎的今日忽地一再失言?!

冬葵暗叫不妙,便开口替主人赔笑道:“双喜姐姐,庄上前两天烧了许多房子,你家里没事坚壁?”

双喜脸上迟疑不定,神色也有些恍然:“我家里房子也烧了一点,损伤不大,只是我爹手臂被木料砸了一下…”

文怡忙沉住气,问:“伤得不要紧吧?你可有回家去看看?”

双喜神情渐渐缓和下来,低头道:“奴婢还要在老太太跟前侍候呢,哪里顾得上…”

文怡想起如意,心中暗叹,柔声道:“回头我叫人去瞧一瞧,看有没有什么地方能帮一把的。别的东西我没有,伤药却还能拿出些来,还有…伯祖母屋里的姑娘们…家里都还平安吧?若有要帮忙的地方,自己又不大方便的,尽管来跟我说。”

双喜微微红了眼圈,屈膝道:“奴婢先谢过九小姐了。”却没说推拒的话。文怡心中有数了。

外头传来女孩子叽叽喳喳的说话声,文怡一听,便认出其中一个是文娟。双喜忽然恭敬地向她行了一礼,道:“小姐们来了,奴婢还要向老太太复命呢,且先行告退。”然后不等文怡说话,便急急转身走了。文怡心下惊讶,不明白她这么着急是为了什么缘故。

文娟率先走了进来,有些激动地拉住文怡的手:“九姐姐,你能来真好,我一个人在家里都快憋死了!”

随后进门的文娴责怪地瞪了她一眼:“十妹妹,你怎的又胡说了?也不怕惹人笑话!”转头对文怡笑道:“你别听她胡说,这两日家里为了七弟的伤,人人都担心极了,生怕有个万一,也没心思说笑,直到今儿早上七弟醒了,方才松了口气。十妹妹也是猛然放松下来,一时高兴得没边儿了,才会胡乱说笑的。”又问:“方才我恍惚看见双喜在这里,怎的急急走了?”

文怡道:“我也不知道缘故,想是还有差事要做。”她抬头望向跟最后的可柔,微微一笑:“段妹妹好?”

段可柔脸色有些苍白,表情僵硬,干巴巴地回了一句:“九姐姐好…”便低下头,往最里头的角落里走过去,寻了张空椅坐下。

文怡心中疑惑,却被文娟拉到一旁坐下,不得不听她大吐苦水:“九姐姐,你不知道,这两天家里人都在担心七哥,这原也是应当的。七哥平日待我不薄,小时候还常带着我玩呢,他受了伤,我也不好受。我只是受不了那个人!”她伸出手指比了个“六”。

文娴优雅地在旁边坐下,挥手将屋里侍候的婆子丫头一起赶了出去,连冬葵也支开了,方才回头嗔了妹妹一眼:“我不是早就嘱咐过你,不要再说了么?!”

“怕什么?九姐姐又不是外人!”文娟撇撇嘴,压低了声音,“她自个儿闯下大祸,还连累得七哥受伤,祖母居然只是将她禁足了事,又让我和姐姐常去开解她。她也配?先前口口声声说大话的是谁?!如今还以为自己是祖母手心里的宝贝呢?!爱理不理的,我们问她在七房宅子里到底遇上了什么事,她死也不肯说,这算什么?难道自家姐妹,还会笑话她不成?!七房送她回来的人早就禀告了祖母和太太,说她只是受了惊吓同,有几处撞伤,再有就是衣裳狼狈了些,为免外人闲话方才换的衣服。她这样遮遮掩掩的,反倒叫人疑心!她自个儿不明白,我们好心安慰她,她只爱理不理的,如今连柳表哥也不肯见了,给了人好大一个没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