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怡点头应了,心下暗想:这里消夏倒是个极好的去处,可惜了,自己居然是在冬天前来。

累了一天,文怡觉得有些困了,等那媳妇子退去,就吩咐两个丫头打点庶务,知道赵嬷嬷她们跟着其他仆妇住在前院倒座房,一切安好,便也放下心,准备梳洗歇下了。

忙乱过后,冬葵吹熄烛台,道:“小姐,我们住得远些,若是半夜里有什么吩咐…”

文怡笑着打断她的话:“我何尝在半夜吩咐过你们做事?只管睡去,明儿想必还有事呢!”

冬葵笑着退了出去,关上房门。文怡躺在床上,听着不远处的水声,慢慢沉入梦乡。

正在半睡半醒间,她忽然听到有动静,似乎有什么东西敲击着窗户。

第一百一十三章 月光水色

文怡清醒过来,侧耳细听,果然窗户处有轻微的敲击声,只是被水声盖住了,听得不甚真切。

她心里发毛,想着这半夜三更的,怎会有人敲她窗子?!她立时翻身而起,匆匆穿好大衣裳,下床穿鞋,便小心地往窗户那边走,然后挨着大屏风,探头去看。

窗外有月光,映照在窗纸上,隐隐现出小半个人头的影子。文怡惊得叫出声来,就要转身去寻重物,却听得窗外那人压低了声音说了句什么,她愣了愣,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犹豫再三,咬咬唇,她伸手抓过一个黄铜烛台,拔去蜡烛,挡在胸前,慢慢地走向窗边,拔起窗栓,轻轻一推,月光下,柳东行那久违的面容便出现在她眼前。

他就站在窗下,那处水瀑在墙根处形成了一处池塘,塘边用些山石堆砌,形成一处堤岸,本来并无可让人下脚处,但柳东行居然就踏着那些石头,从池塘的另一边走过来了。

他踩踏的地方地势略低些,窗台与他的肩部平行,他便仰着头,嘴边嚼着几分笑意,等着文怡看,声音低沉:“好久不见了,你…可好?”

文怡腿都软了,右手一把撑住窗台,勉强站立,深呼吸几口气,左手紧紧握住那烛台,举也不是,放下也不是,半响才咬牙切齿地挤出一句:“你怎么会在这里?!”

柳东行盯着那烛台上的尖刺,再回忆了一下它的份量,暗暗抹了把汗,忙笑道:“我许久不见你了,听说你路径归海,便想着要寻个机会来见你一面。可你一天到晚都不曾离开过长辈身边,我实在是没有法子,只好让罗大哥帮这个忙…”

文怡吃了一惊,心下大俱:“这是你们故意安排的?!我住在这里也是你们的意思?!那…那…”她想起那位谈管事,还有那个引路的媳妇子,心头大乱,“有多少人知道你今晚会过来?!你…你也未免太大胆了,万一叫人传出去了,你我的名声怎么办?!别说你的仕途会受影响,就是我也…我也不用见人了!”她忍不住眼泪盈眶,“你这是在做什么?!想要见面,有多少法子不成?偏要用这一个!”

柳东行见状忙安抚她道:“别慌别慌!不会有人知道的!那谈十是罗大哥手下的得力人,但他只知道你与罗大哥相识罢了,便是安排你住在这里,也不会起疑的。这里本是整个别院景致最好的一处院子,是专程留给自己人住的,并不待客,谈十顶多以为罗大哥有心用最好的屋子款待你,却又不愿让人说闲话罢了!”他顿了顿,“至于那个媳妇子,那是我背着家里收的一房嫁人,只是暂时安顿在罗大哥的产业中,她同样不知道我今晚会过来,甚至不知道你我认识,你不必担心。”他看着文怡,放低了声音:“事关你的名节,我便是再心急,又怎会乱来?”

文怡咬咬唇,眼泪总算忍了回去,心下稍安,但一想起两人孤男寡女,半夜相会,又觉得羞愧难当,咬牙道:“你既知此事关系到我的名节,为何还要这么做?!便是罗大哥手下的人不知,此处里外都是顾家仆人,你从外头进宅,但凡碰上个值夜的,便是不暴露身份,也要被当成贼子打死了!你太任性了,需知百密一疏,为何这样沉不住气?!你若要见我,大可在白天时想法子派个亲信的丫头婆子稍口信与我,我…我总会找到机会见你的…”她只觉得脸上辣辣的,强忍住羞意,勉强说下去:“在顾庄时,你不是也能想到法子么?怎的这会儿就…”

柳东行脸上染上一抹可疑的红晕:“我前几天才知道你离开了顾庄,昨儿早上才听说你很有可能要路过归海,并在城中小住,虽说顾家雇的船暂时出不了海,但谁也不知道你们几时会找到海船北上,我怕一犹豫,便与你错过了,因此才宁可冒点小小的风险…”,他略顿了顿,嘴角微翘,露出一个狡黠的笑:“我是从花园后头的小角门进来的,罗大哥事先已经把人撤走了,你们家的仆人并不知道那里有个门,自然不会派人来,而那角门出去,便是一片林子,也是罗大哥的产业,不会有人看到的。我今晚过来,除了罗大哥事先知晓,便只有你知,我知,天知,地知…”

文怡忍不住啐他一口:“少在这里狡辩!”她细细一想,虽然放心了些,但始终觉得不妥,更有几分生气,抬头瞪着柳东行,红着脸斥道:“饶是你考虑周全,外人不知,夜半私会终究不是你我该做之事!你…你连这样的风险都肯冒,如何不能再耐心些,等到天明之后?!”她双颊更红了,声音也更小,“我的姐妹们也许打算出门闲逛去,若是你捎信与我,我便与她同行,在外头,想要寻个说话的机会,总是不难的…”以文慧的性子,在外头逛得兴起,一时半会儿是不会消停的,若她推说累了,寻个茶馆雅座去等,以柳东行与罗明敏的能耐,难道还找不到和她说话的机会?她会带冬葵出去,这丫头素来可信…刚害羞完,文怡便忽然惊住了:她居然会产生这样的念头!难道真的是近墨者黑?!立时心下大惭,狠狠地瞪了柳东行一眼,便在心中默默念佛。

柳东行看着她神色变幻,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想到她并不是不愿意与自己私下见面,又有些心喜,便道:“明儿你们怕是没空出去闲逛,罗大哥已经跟家里人说过了,明日一早,定会派人来接你们去罗家本家做客的。我…我与罗大哥事先商量了一件事,明日便要做成,又怕你事先不知情,会无意中坏了我们的盘算,因此才让我今夜来见你。”

文怡心里一时间不知道是什么滋味,咬咬唇,握了握那烛台,语气中带了几分懊恼,寒声道:“是什么事?!”

柳东行一愣,转瞬间便似乎明白了什么,暗暗一笑,只拿眼睛去看文怡,却不说话。

文怡脸上又热了,扬起那烛台,但到了中途却猛地顿住,然后飞快地举起右手,捶向柳东行的肩膀:“笑什么?!有话就说!”

柳东行一把将她的手握住,文怡面色大红,猛地要将手抽回,却始终抽不动,她忘了,张口就要斥她他,却被他伸手臂入窗内,握住左手腕,她两手顿时动弹不得,又急又气。柳东行此时却不紧不慢地“嘘”了一声:“小声些,叫前头的人听见了,咱们可就说不清楚了!”

文怡顿时僵住,左思右想,权衡再三,终究恨恨地瞪了他一眼,便脸红红地低下头不再反抗,只是嘴里还是忍不住开口:“快放手!你若敢再这样胡来,以后便再不要来见我!”

柳东行闻言,细细看了一眼文怡的神色,知道自己始终是太过孟浪了,生怕文怡真的生了气,便不敢再放肆,忙松开双手,只是右手稍微使了个巧劲,把那烛台给夺了过来,还陪着小心笑道:“这玩意儿有三斤重呢,你仔细拿久了手累。”

文怡瞪他,作势要将窗子关上,柳东行急了,忙用手把住:“别关呀,我还有许多话要跟你说呢!”

文怡红着脸道:“我没话跟你说!”说罢就要关窗,柳东行忙把手掌伸进去阻止那窗框合上,一时被夹疼了,忍不住叫了一声:“哎呀!”文怡吃了一惊,忙松了手,将窗子推开,探头去看:“可伤着了?!”心急地去拉他受伤的那只手。

柳东行却反手将她手指握住,咧开嘴一笑:“你不是真生我的气,是不是?”

文怡将他那只手展开,发现上头连红都没红一下,便知道自己又被诓了。她这回是真生了气,用力将他的手摔开,寒声道:“小女子不识风情,没功夫与你打情骂俏,柳大少爷另寻芳草去吧!”说罢便要关窗。

柳东行忙把住窗子:“别恼,我知道错了,以后不敢再犯。你好歹让我把话说清楚了,事关你我终身,不是玩儿的!”

文怡听了他的话,不知怎的,心头涌上一阵委屈:“那你说呀!你也知道事关你我终身,不是玩儿的?可你…却一走数月,除了开始时托人捎过两封平安信来,便再无音信,我甚至不知道你考中了武举人,更不知道…你今非昔比,已经博得了多位名将的青睐,要招你为东床快婿,柳姑父与柳姑母甚至还在烦恼该为你挑选哪一家的千金!当我从别人嘴里听到这些话时,你可知我心里是什么滋味?!”她睫毛一颤,便再也忍不住,落下一滴泪来:“你若是…若是改了主意,早跟我说一声也罢,省得我家中年迈的祖母还要为了你我之事操心,日夜难安柳东行脸上哪里还有半分笑意:“你说的这是什么话?!若我是存心背盟的,早就从了家里的意思,如今也不会出现在你面前了!我既来见你,便是为了你我的婚事,若你连这一点也不明白,岂不是叫我…”他猛地顿住,深呼吸几口气,稍稍冷静了些,“从小…我就没少受流言的苦楚!你心中尽知的,以我们相识四年的情份,你怎的不信我的话,却反而听信别人的流言?!你这么说,我…我心里难受!”

文怡低头拭泪,心里己经有了几分悔意,听完柳东行的话,她才记起他从前的经历,以他与叔婶之间的矛盾,又怎会接受他们安排的婚事?从另一方面说,若是那婚事果然合他意,柳姑父夫妻又怎会让他称心?

她抬起头,略一犹豫,便低声道:“是我说错了,你…你别生气…”

柳东行神色放缓,语气柔和了许多:“不怪你,我也才错,若不是我迟迟未能给你一个准信,你也不会心慌意乱…”

两人都有些后悔,但见对方的反应,又各自在心中暗喜,不约而同地抬起头来想要说话,四眼相对,文怡脸红了,又再次将视线移开,柳东行嘴角微微翘了翘,手上微微一动,握住了文怡搁在窗台上的手:“我很高兴。”

文怡脸色更红了,慌忙扯回手,抓着裙摆,随便寻了个话题:“你怎会在这里?我以为…你现下在京城…因此祖母才让我随长房的人入京…”顿了顿,脸颊发热,头垂得更低了。

此时虽时近月末,天上那一弯残月倒是明晃晃的,映在水池子里,反射出淡淡的光芒,那水光又映在文怡的脸上,越发衬得她肌肤晶莹素白。柳东行微微一笑,视线不曾移开过一瞬,嘴里缓缓道:“我有事要办,便来寻罗大哥。这件事…再拖迟几日,便没了用处,因此我想趁着腊月未到,把事办妥了,回京后也好专心致志准备明春武举会试。

文怡被他看得脸越来越热,只得胡乱应了一声:“是什么事?”

柳东行却没有回答,只是道:“明日罗四叔的家眷会回本家。罗四叔在南海三年任满,本是要回京述职的,但兵部临时下文,将他调往北疆,因此只有他的家眷进京。罗四叔对罗大哥与我一向多有照顿,先前顾家那遭匪乱,我去搬救兵时,还是托了他的面子,因此我与罗大哥说了,明日让你跟着你家长房的人一起见见罗四婶。她是个极和气好说话的人,一定会喜欢你的。”

文怡心中疑感,抬头看他:“你是有意让我与这位罗四太太结交?

为什么?”仔细一想,罗四老爷想必就是罗家那位任职五品将军的长辈了,忽然被调往北疆,家眷却反而要入京…她吃了一惊:“北疆有异动么?!”这么说来,前世这时候,似乎不到一年内,北疆便有大战了。

柳东行眼中闪过一丝异色,却很快换成了微笑:“不必担心,只是寻常的武官调职罢了,驻北疆的守将家眷需接入京中,也是旧例,不会有什么事的。”顿了顿,“你明日见到罗四婶,也别提起这个。你不是信佛么?说说佛经上的典故,或是平阳的寺庙风景,每年做的法事之类的,她爱听这些。”

文怡心中惊疑不定,但听了柳东行的话,还是强自压下不安:“你为何忽然让我与罗四太太见面?又让我投她所好。”她抬眼看柳东行,“你方才说…与罗大哥有个计划,是什么?快告诉我,若是不说请楚,我怎知自己是不是坏了你们的盘算?”

第一百一十四章 议定章程

柳东行在犹豫,过了一会儿,才道:“其实也没什么,只是我们听说你独个儿随着你家长房的长辈进京,怕你会受委屈,因此想给你找个靠山。罗四叔是边疆守将,在军中人缘也好,结交的人多,他的家眷,京中人人都会给些脸面。有他的太太护着,想来你那位伯父…是不会太过亏待你的。”

文怡听得大奇:“你是说我大伯父?他为何要亏待我?我在内宅住着,上头还有大伯祖母与大伯母,他能怎么亏待我?”

柳东行面有难色,文怡见他似乎有什么话难以启齿,料想这话定是与大伯父有关,而且多半不是什么好话,便笑道:“你只管跟我说就是,不管好坏,我都知道,你是为了我着想。”

柳东行稍稍松了口气,略一斟酌,道:“上回我随婶娘和宁弟一同去了你们顾庄,遇上东平王世子,还招待他小住了几日。当时,婶娘与宁弟都和那位世子十分亲近,你可还记得?”

文怡怎会不记得:“这是自然。”她顿了顿,“只可惜三姑母这回失算了!”她想起柳家三姑母做的那桩“媒”,就因为柳姑母一门心思想让娘家攀上王府,甚至不惜让长房嫡出的五堂姐文娴嫁世子为妾,后来没成功,反倒把文娴另一桩好姻缘给葬送了。那位世子爷,生性凉薄,无情无义,饶是柳家人带他再殷勤,只怕也未必入得了他的眼,否则,看在三姑母是他亲舅母的份上,即便不去救人,也不会重罚那去救人的罗校尉!可叹三姑母被权势蒙了眼,竟没看出来!

柳东行听明白了她话里的意思,苦笑一声:“连你都知道的道理,可叹婶娘竟然想不通。那些日子,京里正乱着呢,几个藩王一个接一个地闹,今上为此烦心不已。二叔本与今上君臣想得二十年,又一向得今上倚重的,怎会不明白今上的心事?将婶娘与宁弟送走,本就是不欲他们被卷入风波之意,没想到婶娘不但不能体会二叔的苦心,反倒上赶着巴结东平王府。消息传入京中,今上发了二叔好大一顿脾气,正巧太后为了东平王又训了今上几回…这时候又出了点别的事,跟二叔都有点关系,两厢算起来,他就被降到四品,原职留用,几次递本子上去求跸见,都被驳了回来,如今只能暂时耐下心来,寻机戴罪立功。”

文怡听了,先是吃了一惊,但转念一想,又觉得这事儿再正常不过了。东平王虽然是皇帝一母同胞的亲弟弟,但也同样是藩王之一,皇帝要撤藩,他的亲弟弟若是首先站出来响应,兴许会更得皇帝信任,在别处得了补偿,但东平王不但没站在亲兄长这边,反倒寻太后撑腰,给皇帝添麻烦,皇帝又怎会高兴?柳姑父既是皇帝还是皇子时就结识的旧人,又是皇后娘家的亲戚,必然是皇帝的亲信,这样的人物,其妻居然靠向东平王府…再联想到东平王妃正是柳家女儿,皇帝怎会不起疑心呢?就算真的信任柳姑父,也会敲打敲打的。

想到这里,她便道:“柳姑父此时做什么都是错的,倒不如安份些,把份内该做的都做好了,兴许今上还会想起他旧日的功劳,重新提他上去呢。”

柳东行眼中闪过一丝惊异:“九妹妹,你好聪明!连这点都看出来了!我先前离了平阴,便回了恒安,从那里出发到顾庄去,对京中的事并不清楚,是回京后方才猜到这些的。可叹那些活了几十年的老油条,却没你看得明白!”

柳东行冷冷一笑:“ 多半如此,不过,她们尚有父母,又有祖母护着,结果应该不会太糟,倒是安弟麻烦了,他本是次子.又无甚长处,你大伯父狠心些,说不定会为他结一门不如意的亲事呢!” 他有些担心地看向文怡,相比顾家二老爷的两个女儿,文怡的情况更不乐观,她虽是隔房的侄女,但上无父母.祖母又老迈体弱,以顾家长房的强势,若是硬逼文怡嫁人,也不是不可能的。他回想起顾大老爷结交的那几户权贵,其中两三家就有出了名不成器的儿子,满京城的官宦世爵之宗无人肯将女儿嫁过去,他们又不愿将就一般人家的女儿,顾大老爷若是为了交好这两家人,牺牲一个侄女,又算得了什么呢?只怕他母亲与妻子也不会反对的。

文怡并不知道柳东行心中的担忧,只是为了文娴文娟姐妹二人难过,至于文安,以他如今的容貌,便是大伯父有心为他求娶高门贵女,人家也未必愿意,她并不怎么担心.不过她倒是想起了另一件事:“ 七哥一直念着你呢,说是你从前给过他一种药膏,去疤极有效的,想寻你再讨一些,好消去他脸上的疤痕。” 顿了顿,语气里便带了几分祈求,“ 他虽脾气不好,但待你还算真心,你若能帮他的.便帮一把吧。”

柳东行愕然,旋即苦笑:“ 他的父亲也许要算计你,你还有心为他费这心思?”

文怡一愣,很快便反应过来.同样是随大伯母上京的侄女儿,若文娴文娟会成为棋子.那她自己又能好到哪里去?她忙道:“ 祖母让我随大伯祖母与大伯母上京,虽然也是为了亲事,但并不是,”脸红了红,“并不是为了将我许人,而是…而是为了你我的亲事…”

她声音更低了,”三姑母当初是当着许多人的面提亲的,但后来便没了下文,又有三姑母为你说亲的传言…因此祖母请大伯母出面,向柳家问个究竟,若是可以,就把婚约定下来…”

柳东行眼中浮现一片喜色:“真的?!”心中暗暗高兴,“这可太好了!既然顾家长房愿意为你出面,我这边就更稳妥了!”

文怡低下头,心跳得飞快。象这样面对面地与心仪之人商议自己的婚事,她之前真是想都不敢想,但把话说出了口,她又觉得事情其实没那么困难。她小声问:“既然有长辈愿意助我们一臀之力…那你说的那个法子…”

柳东行忙收起笑容,正色道:“还是照我们原本说的去做吧。事情不怕稳,就怕有变故。你家那头是没问题了,但我二叔这头…还是谨慎些好。”他微微苦笑,“你不知道,我二叔在那位子上待了这么些年,又一向得皇上宠信,以他的性子,总会有得罪人的时候。如今他不比先前威风,今上又在气头上,不肯见他,那些看不清形势的人,难免要以为他真的失了势,要落井下石了!因此我二叔为了保住自己,也象你大伯父那样,学着攀附权贵,结交几个得力的授助。先前因我认得傅游击,得他助力识得几位军中名将,又跟那几家的公子交上了朋去,二叔虽然忌惮我,却慑于几位名将的权势,不敢对我做什么。你若得了罗四太太的青眼,二叔念着罗四叔在军中的关系,自然对你更看重几分了。”他双眼瞄向文怡,“日后再说我们俩的亲事,他想必不会反对…”

文怡涨红了脸,咬咬唇,强自道:“照你这么说,难道他先前是反对的?为什么?我…我有哪点不好?!”

柳东行低头笑笑:“你没有什么不好,只不过…我婶娘至今不曾跟二叔说起过你的事罢了。”

文怡睁大了眼,旋即一阵气愤:“原来如此!三姑母实在欺人太甚!”但她马上又问:“既然柳姑父不知情,那为何你…为何没有人跟他说起?”她心里隐隐存了个想头:也许柳姑父不会反对这门亲事,他不是不希望柳东行出头么?她这样的孤女,没了父母,家世也不显,还是他妻子的娘家侄女,只要顾家长房愿意为她撑腰她偷偷看了柳东行一眼,小声问:”若是柳姑父见我与罗四太太相处得好,便对我另眼相看,那你为何不直接让他知道,你与罗四老爷相熟?柳姑父如今既打算多结交援手,想必是不会难为你的,你正好借机从他家脱身,岂不自在?”

柳东行叹了口气,苦笑道:“不行,绝不能让他知道我与罗四叔交好。

先前我向他提起你罗大哥时,也只说是归海罗氏一个旁支子弟,不敢提是族长亲侄。二叔要为我选妻,是绝不会让我与本来就相厚的武将人家结亲的,那不但对他没有用处,反倒还让我得了助力,对他造成威胁。他若不知道我与罗四叔的关系,只看在你与罗家关系好,又是顾家女儿,更对我仕途无甚帮助的份上,多半不会对你我的亲事多加为难。我从小就在他身边长大,早认清他的为人,也知道他的想法。

九妹,你一定要听我这一回!若不是我与罗大哥认识的人里头,只有罗四叔一家可为助力,我们也不会起了这个念头。你就看在我们想了许久的份上,应了我吧!”

文怡听得心酸,动了动唇,红着眼眶点了点头:“放心,我会与那位罗四太太好好相处的,我会敬着她,说她爱听的话,让她喜欢我…”

柳东行笑了:“不必紧张,她待人极和气的。她虽不知道你与我们的关系,但只要把你聂家表哥摆出来,她就欢喜了。她是书香人家的女儿,虽然没落了,但祖上也曾出过一位两案案首,听说考中时的年纪也跟你表哥今年的岁数相仿呢,因为不曾凑足小三元,还引为平生大憾!”

文怡哑然失笑,没想到会有这样的巧合,心下倒是放松了许多。

柳东行察颜观色,知道文怡已经没那么紧张了,又愿意配合,心里说不出的高兴:“对了,那张庚帖…怎么样了?”

文怡低着头,绞着袖角:“祖母拿去请阴阳先生看了…没说什么…”

既然没说什么,又送孙女入京,可见是没问题的了!柳东行心里一阵轻松,忽然起了一个念头:“那不如你把你的庚帖给我,若是我二叔二婶还要反对,咱们也不必理会他们了,自己把事情办了也是一样的。

横竖我不是他们的亲子,又已成人,婚约定了,接下来只要知会族中长辈一声…”

文怡听到这里,便有几分生气,抬头瞪他:“你怎可说这样的话?!”

柳东行一窒,讪讪地挠了挠窗台:“只是为了以防万一罢了…”

文怡再瞪:“当日你离开顾庄时,只说叫我等你的好消息,今晚前来相见,又说得天花乱坠,如今倒说出这样的话来,难道先前你说的,都是吹牛不成?!”

柳东行忙道:“绝对不是!我与罗大哥想了许多,有八成把握能把事情办成!”

“八成不够,须得是十成!”文怡板着小脸道,“我可不要偷偷摸摸、胡里胡涂地嫁给你,却叫家人清名受损!若叫我知道你真做出这样的事来,我就…我就…”眼珠子一转,冷哼一声,“我就再也不理你了!”说罢趁他还在发怔,双手把那窗子一合,扣上窗栓,却没扭头走人,只是盯着窗子,有些紧张地看着窗外的人影。

柳东行低低叹了一口气,沉声道:“你放心,我必不负你所托!”

接着又放柔了语气,“你…你在归海期间,若想见我,就把屋里多宝格上那只碧玉香炉点上百合香,搬到东屋窗前的香秦去,打开窗子,我见了,自然就会来我你。你…你记得多保重,小心些,别叫人算计了…”话说完了,他在窗外又待了一会儿,方才小声说:“我走了。”身影随即消失在窗后。

文怡忙打开窗,借着水光,却只隐约看见一个黑影消失在假山群中。

第一百一十五章 暗影幢幢

文怡盯着黑影消失的方向,呆立许久,只到窗外的寒意没入体内,她打了个冷战,方才清醒过来。

水瀑依然哗哗地流着,掩住了花园中这个角落里的所有其他声响。

文怡默默关上窗,心里不知为何,有些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