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妃不由得惊叹道:“这猫我逗了近一个月,都没见它与我亲近,就算是喂食它也是离我远远的,更别提想抱它一抱。到是你得它心意…罢了,既是有缘之人,便送给你吧。”

英国短毛猫是一种很讨人喜欢的品种,一般来说,只要不是很排斥小动物的人,都会忍不住地喜欢它。

凤羽珩也一样。

这猫抱起来她就不愿撒手,听云妃说要送给她,不由得大乐,赶紧弯身道:“儿媳谢谢母妃赏赐。”再想想:“不知母妃可给这猫儿取了名字?”

云妃点点头,“叫包子。”

凤羽珩和玄天冥齐齐赞道:“果然形象。”

云妃却只是笑笑,说:“解闷的而已。”再看凤羽珩,直奔主题:“来我这躲人的?”

凤羽珩尴尬地答:“不瞒母妃,正是。”

“那就住下吧,左右这月寒宫也没有人来,你到是可以陪我说说话,也省得憋闷。”

凤羽珩本还想与她再寒暄几句,可一呼一吸间,却总闻得这大殿里的香气不太对劲。左右寻寻,目光最终落在殿中间的一只巨型香炉上:“母妃燃的这是什么香?”

云妃盯看着她,半晌才道:“懂医的就是鼻子好使。没什么,皇上赏给贵妃的,我觉得不错,拿来用用。”

凤羽珩摇着头不赞成:“母妃可知这香到底是做什么用的吗?”

云妃冷笑,“当然知道,闻久了便生不出孩子,皇上就会来这一套。”

“还有呢?”

“老得比常人快些。”云妃这话说得十分轻松,就像是在说着别人的事,却不知,这香她自己已经用了一个多月。

玄天冥生气了,“知道你还用?”

她却说:“老点好,老了就没人惦记。”

“这么多年了,你这是何苦?”玄天冥对于云妃的行为万分不解,“这样同他置气有用么?”

云妃面上起了细微的变化,似陷入回忆,却又带着丝丝怨恨,有不舍,更有绝情。

“恶心。”她只扔下这一句,转身便走,却也在走动间扔下一句:“你们去歇息吧,别在近月楼待太久,小丫头闻不得这个味道的。”

玄天冥却扬了声冲她道:“你也不能再用了!”他面上现了怒气,一挥手吩咐下人:“把这香给本王撤去!全都扬了,以后不许再用!”

云妃只幽幽地说:“随你吧。”人已出了大殿。

凤羽珩瞧出玄天冥是真的生气了,赶紧安慰他道:“没事,我回头再配一味药香出来,给母妃调调身子,会好的。”

终于回了休息寝殿,玄天冥送她进屋就出了宫,她抱着那只名叫包子的猫上站在窗前。窗口刚好对着凤府的方向。女孩的唇角微微挑起,她的同生轩,还真是有几分想念呢。

次日,还不及去给云妃请安,月寒宫的宫女就领了个陌生的太监站到凤羽珩面前,那太监冲着她行了一番大礼,随后捏着嗓子道:“襄王妃今儿一早就进宫了,如今人正在皇后娘娘宫里坐着,娘娘让奴才来请您过去,软轿都已经备好了。”

第164章 还我命来

凤羽珩不得不匆匆将最后一口早饭吃下,然后在宫女的侍候下漱了口,这才跟那小宫女道:“替我跟母妃说一声,就说我到皇后娘娘那边去了。”

小宫女一边应着声一边帮她整理了下衣裙,这才放心地让凤羽珩跟着那太监去了。

为了保证凤羽珩不被人看到,软轿已经抬到了月寒宫里,她一出寝殿的门就钻到软轿里,由着抬轿的大力太监抬着往皇后的中宫走了去。

到时,皇后正陪着襄王妃坐在偏殿的暖阁里。襄王妃病得自己已经坐不住,要靠一个小丫头扶着,皇后正劝她:“你躺着就行了,等珩丫头来了自会给你瞧病。”

襄王妃很固执,坚决地摇头:“多谢母后体恤,儿媳头一次见弟妹,总不好病歪歪的连坐都坐不住。”

皇后轻叹了口气:“她是大夫,怎么可能会挑病人的理,你是不是想得太多了?”

襄王妃还是摇头,坚持坐着。

凤羽珩一看这情况,赶紧快走了两步到二人进来,跪地下拜:“阿珩叩见皇后娘娘,娘娘千岁千千岁。”

皇后笑着道:“正说着你就来了,快别多礼,起来吧。”

“多谢娘娘。”凤羽珩起了身,又冲着襄王妃拜了拜:“给王妃请安。”

襄王妃看着她,目光中带着些许的审视。

凤羽珩也不躲,坦然地对上她的目光,二人对视半晌,襄王妃终于坚持不住,疲惫地败下阵来,却也松了一口气,道:“你跟你那个绝美倾城的姐姐,是不同的。”

凤羽珩明白,沉鱼想要进襄王府做正妃的事,这个多年缠着病榻的正主儿不可能一点都不清楚。虽说今日她是要来治病的大夫,但毕竟是凤沉鱼的妹妹,对方有如此一番审视也是必然的。

她笑了笑,上前半步,亲手去扶襄王妃:“皇上准许我叫一声父皇,那阿珩也就不见外,叫您一声三嫂了。三嫂还是先躺下,待阿珩先帮您诊过脉咱们再说其它的。”

皇后从床榻上站起身,也开口道:“请你进宫是皇上的意思,让阿珩为你瞧病也是皇上的意思。你就安安心心的让她给你看看,不管治不治得好,这总归是皇上的一个态度。”襄王正妃只能是你,凤沉鱼想进襄王府,门儿都没有。

襄王妃是个聪明的人,自然明白帝后如此费心是何用意,赶紧道:“儿媳多谢父皇母后。”再看看凤羽珩,面色缓合,“有劳弟妹了。”

她笑笑,见人总算躺了,这才自顾地坐到榻边,牵了对方手腕,悉心抚起脉来。

“三嫂每日晨起时是否眼睛及面部会呈现较严重的水肿?午后下肢亦有水肿现场,但经过休息后会有减缓或者消失。每日均感体乏无力,易出虚汗,尿频,甚至尿血,并伴有眩晕、气急,胸腹积水症状?”

襄王妃点头,“你说的这些毛病全有。”再想想,补充道:“阿珩确实是比旁的大夫说得更精确些。”

凤羽珩将她的手腕放下来,又去翻了翻她的眼皮,然后道:“三嫂张开嘴巴,将舌头伸出来。”

襄王妃照做。

凤羽珩看过舌苔后,心里已经有了数。肾严,严重的肾小球肾严,但到底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她还没办法判断。

这种属于慢性病,不会立即要命,但时日久了会引发病变,贫血心衰等状况也会愈发明显。在二十一世纪可以用药物控制住,但在这个年代,就是熬心血的重病,熬上几年,直把人熬得油尽灯枯才算完事,真真是折磨人。

“三嫂娘家那边可有长辈生过同样的病?”她必须得了解到襄王妃的家族病始,因为这种病多半是家族遗传,若排除了这一点,搞不好就是有心人故意为之。当然,继发性肾小球肾严的可能性便也大了些。

襄王妃听她这样问,到是也认真地想了想,然后摇头,“没有,我娘家人体身康健,从未生过像我这样的重病。”

凤羽珩在心里叹了口气,如此一来便基本可以断定这病可不是空穴来风,多半是从其它病症上转化过来。再加上这个年代的医疗水平不够,中医去病慢,如果有心人在这里面再动些手脚,病能好了才怪。

她再仔细看这襄王妃,只见这人面无血色,嘴唇干裂,双眼亦无神,头发都有些枯黄。明明还不到三十的岁数,看起来竟是比皇后娘娘还老气。

“三嫂你听我说,从现在起,以前吃的药就先停了,再也不要继续服用。我会亲自再给你重新配药,无需经他人之手。”她一边说一边看向皇后:“不知皇后娘娘这里方不方便让三嫂住下,阿珩怕她回了襄王府,一切又都有功尽弃了。”

皇后哪里能不明白好话里的意思,既然让停了药,就说明之前的药不是没有用就是出了问题,如今连襄王府都不让回了,可见从前襄王府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

皇后叹了口气,点点头:“这偏殿本就是特地给你们准备同来的,皇上早有吩咐,让襄王妃在宫里将病养好再回府去。阿珩你也别回月寒宫了,来回走总归容易被人瞧见,侧殿还有个小暖阁,你先住着。”

凤羽珩点点头,“还是皇后娘娘考虑得周到。”

皇后上前一步握住襄王妃的手,道:“你且安心住着,这事儿是你父皇点了头的,谁也说不出什么。纵是夜儿有心接你,他也绝对进不到我这中宫来。”

襄王妃感激地就要起身,被皇后按了住:“别折腾了,你与阿珩先说着话,本宫去看看皇上下朝了没,总要是回个话的。”

皇后说话起身出了暖阁,凤羽珩也挥手退了屋内侍候着的宫人,等暖阁里只剩下她二人时,这才看着襄王妃,幽幽地道了句:“其实三嫂心知肚明自己这病是如何重成这样的吧?”

襄王妃微怔了下,随即苦笑开来:“阿珩你何苦说得这样直接。”

“我若不直接,根本不知道三嫂到底是想活还是想死。”她也无奈,“你被人用药物控制这么久,都没想过反抗么?”

襄王妃撑着起身,凤羽珩将一只软垫放到她身后让她靠着,然后就听襄王妃说道:“怎么没有反抗呢,最初生病时我是信了的,可后来不但治不好还越治越严重,我就已经起了疑心。有一次我踪自己贴身服侍的丫头,看到她与玄天夜身边的一个侍卫往来甚密,而我的药全部都是她经手的。那一次我闹着不再吃药,玄天夜便将那丫头换了去,新来的人是从我娘家请来的嬷嬷,大夫也重新换过,药也重新开过,我这才放了心。可这身子就是不好,直到现在,我连走路都费劲了。”

果然。

凤羽珩轻叹一声,“都说嫁进王候宅院能有多好,一辈子吃穿不愁,却不知一个不小心,就会把命给搭里。”

襄王妃抱着一丝希望问她:“我这病能治么?”再想想,干脆与她坦白:“我不想死!玄天夜当初娶我时,他是皇上最不待见的一个儿子,是我娘家争气,帮着他立了几次大功,这才让他能有了今日与其它皇子平起平坐的王位。可如今他羽翼丰满,我的价值也被榨得一干二净,他便想再寻新人,做为他的下一个跳板,我怎么能让他得逞?”

虽病着,但提起曾经深爱如今亦痛恨至深的男人,襄王妃的眼里流露出一股狠意,没精打采的面上总算是泛起一点光辉。

凤羽珩喜欢这样脾气的人,嫉恶如仇,总好过像姚氏那样一味忍让。有些人就是不要脸,你越是忍他,他就越是变本加利,凤瑾元如此,现在看来三皇子玄天夜也没好到哪去。

“三嫂放心。”她给襄王妃吃了一颗定心丸,“你的治阿珩治得好,只是今日没有准备,三嫂且先在这里歇着,容阿珩做些准备,明日便可为你治病。”

“如此,便多谢弟妹了。”襄王妃笑笑,面上狠厉瞬间卸去,人又开始疲惫起来。

凤羽珩想了想,伸手入袖,从空间里调出一片西药来。亲自倒了碗水让襄王妃送服,这才道:“歇着吧,我就在旁边另一间暖阁。你记着,除了我之外,任何人给你药都别吃,午膳我过用来与你一起用,虽说这里是皇宫,但难保哪个宫人就被三殿下收卖。不瞒三嫂,您那位娘家来的嬷嬷,只怕也是三殿下的人呢。”

凤羽珩说完再不多留,转身出了去。

其实她并不需要什么准备,所有的药品和器械都在她的空间里,但她必须为这些药品找到一个合理的来源。想来想去,她决定请皇后安排她去一趟太医院,只要在里面待上几个时辰便好。

她的这个要求皇后自然是同意,于是这一整天,凤羽珩都窝在太医院的药局里,直到傍晚的时候才重新回来。

她回来时手上就多了个竹筐,筐里尽是从空间里翻找出来的药和针剂。

三日后,凤家车队行至京城城门前,赶车的车夫们集体松了口气,只道总算是走完了一漫长的路,他们还真怕再来一次步聪事件,万一碰到个脾气更不好的,只怕他们的小命都难保。

凤家人与车夫们的心情也一样,凤瑾元最先掀了车帘子往城门方向瞅了瞅,直到看到熟悉的景象时,心总算是放了下来。

早在半路,安氏便带着想容去跟姚氏同乘一辆马车,此时姚氏正紧张地抓着安氏的手问她:“你说阿珩会不会在家里?”

安氏摇摇头,“应该不会。九殿下既然把她接了回来,就不可能那么轻易的就还给凤家。凤家想要把二小姐接回来,只怕要付出点代价呢。”

两人正说着话,就在这时,忽然有一阵琴声传入耳来,音调凄哀悲恸,很明显是丧曲。随之一起传来的是一声花旦唱腔,依呀一声,出口之词竟是:“凤大人,请还二小姐的命来!”

第165章 做鬼也不能放过你们

这一嗓子调着唱腔,又尖又亮,拖了好长的尾声,足够一个小范围内的所有人都听了个真切。

想容下意识地发出一个声音:“咦?”

姚氏和安氏也扒在车窗边往外看去。

凤家的车队已行至京城城门根儿底下,此时正值晌午,太阳虽不至于像夏秋时节那么烈,但也像是审判一样高悬当空,直照得凤家人眯起眼睛。

车队随着这一声唱腔停了下来,就见城门外车队前,有一个青衣花旦着了一身纯白丧服,披散着头发,正甩着宽长的水袖在唱着丧曲。在她旁边还有个弹琴的女子,也是一身白衣,鬓上还别了一朵白花,正配合着唱腔自顾地弹着。

两人显然是配合已久,琴音与唱腔完美地结合到一处,悲伤得让人听了直想掉泪。

有往来出城进城的人经过这里,纷纷驻足围观,甚至有些妇人女子竟跟着抹起眼泪来。

可就在人们被这唱腔与琴声吸引住时,却听到凤车马车队伍里有人怒声大喝:“胡闹!”人们吓了一跳,凤家人也跟着一哆嗦,却知道是凤瑾元生气了。

也不怪凤瑾元生气,那花旦唱的是什么呀?什么凤家二小姐惨死,凤丞相还二小姐的命来。这哪里是唱戏,分明是叫魂。

凤瑾元气得脸都白了,匆匆下了马车吩咐身边小厮到:“把闹事者给本相拿下!”

小厮答应了一声,叫上几个下人一齐就上了前,撸胳膊挽袖子的就要动手。

可那唱戏的花旦心理素质极好,理都没理这些人,该唱什么还唱什么,一声声二小姐,一声声凤羽珩,诉得那叫一个悲。

凤家的下人们也怒了,这太欺负人了,现如今一个唱戏的敢跟丞相府对着干了?

几个怒从心头起,几步冲上前,扬起手,照着那花旦就要打下去。

却在这时,就听到有个飒爽的女声扬了起来:“我看谁敢打?”

凤家的下们一愣,可扬起的手却因惯性没能及时收得住,眼瞅着一巴掌就要拍上那花旦脸,常年跟在凤瑾元身边的小厮却反应这来,一把将身边同伴的手就给抓了住,同时小声道:“快住手!”

那下人还不明白怎么回事,可小厮的眼睛是很尖的,就在那女声说出“我看谁敢打”这话时,他的目光就随着声音去寻找了,结果,一眼就被他发现站在人群里的几位齐唰唰地穿着白裙的姑娘。其中一位他认得,正是文宣王府的舞阳郡主。

他看到的凤瑾元显然也看到了,他只觉阵阵头大,却还是得快步上前,对着玄天歌站着的方向就拜了下去:“臣凤瑾元,见过舞阳郡主。”

玄天歌这才往前走了几步,跟在她身边的几位姑娘也纷纷上前,赫然是凤羽珩的好姐妹任惜枫、凤天玉和白芙蓉。

四人皆是一身白衣加一朵白花,未施半点胭脂,素面朝天地站到了凤瑾元面前。

凤瑾元深知这四人与凤羽珩交情甚好,如今她们堵在城门口,又弄了个唱戏的来,明摆着就是找茬儿的。可舞阳郡主玄天歌在这里,他又能说什么?又敢说什么?

玄天歌理都没理凤瑾元,只看着那已经不再唱戏的花旦,不解地问她:“谁让你停下的?”

花旦很聪明,一点就透,随即便与那弹琴的女子对视一番,二人齐动,依依呀呀地又唱了起来。

这一回唱得之比前还要离谱——“凤丞相你儿女多,自然不差凤羽珩这一个,可她生是你凤家的人,死是你凤家的鬼,身上流着你凤家的血呢,你何以这样狠心,竟将自己的亲生女儿烧死在屋子里?”

凤瑾元听得直迷糊,不由得纳闷道:“这都是哪里来的谣言?”

花旦还在唱——“这世上无风不起浪,凤丞相你若不做亏心事,民间何以传你杀害亲生女儿,传得沸沸扬扬?”

凤瑾元气得心都直突突,凤家众人再在马车里坐不住了,纷纷下车围上前来。

姚氏往前多走了两步,看着玄天歌几人,目光带了感激。

玄天歌亦冲着她点了点头,而后目光竟转向凤老太太,半晌,开口问她:“阿珩就这么去了,老夫人,您可想她?”

老太太本来就舍不得凤羽珩,被玄天歌这么一问,再加上边上丧曲这么一弹,心哪能不碎?当下就抹起了眼泪。

玄天歌又道:“阿珩在时,每每老夫人腰酸腿痛,她熬夜不睡也要想着给她的祖母备好膏药。本郡主曾问过她为何要这么累,她却说,在这个家里,父亲不疼她,但祖母却是好的,她多年未曾在祖母身边尽孝,如今终于能回来,再累也是应该。可惜,从今往后,再没有这样体贴人心又精通医术的孙女侍候在老夫人身边了。”

老太太哭声更大了,一边哭一边道:“阿珩,我的阿珩啊!”渐渐地,已经变成了嚎啕。

凤瑾元被老太太哭得头都大了,就想劝两句,却见任惜枫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搬来一只炭盆,就摆在路中间,然后下人又递过来一摞子纸钱,用火什子点着了火,蹲在地上就烧了起来,一边烧一边念叨:“阿珩,咱们姐妹一场,却不想缘份竟是如此短暂。你只知自己是回乡祭祖,却不知这一走竟有去无回。堂堂凤家,那么多下人,居然也能在自己的宅院里把小姐给烧死?阿珩,是不是枉死的你自己心里清楚,如若真的被人谋害,你可要记得去找那人算帐,就算做了鬼,也不能放他们继续喜乐人生!”说完,头一抬,厉目扫,刀子一样扫过凤沉鱼的脸。

凤沉鱼涂了张黑脸站在队伍里,本来是看热闹的,谁知道任惜枫竟能准确地找到她,吓得她铮铮后退,逃也似的回了马车里。如今她已经不用怎么装,经了这么一出,她的精神已经不是很好,轻微的刺激便可经受不住。

任惜枫看着她逃离的背影,一声冷哼,蹲在那里继续烧纸。

而风天玉跟白芙蓉二人则一人抓了一大把纸钱站在原地开始扬着,配合着花旦的唱腔,唱一句她们扬一把,节奏感十足。

围观的百姓开始冲着凤家人指指点点,有多多少少听说过一些凤家事的人小声议论道:“那位二小姐从小就被凤丞相扔到了西北的大山里,本来就是打算饿死的,谁成想人家命大,不但没死成,还平安的回来了。”

还有人说:“二小姐是从前那位姚神医的外孙女,如今还在京里经营着百草堂呢。”

“如此说来,凤相不管那个女儿死活的事,是真的?”

“有这个可能,舞阳郡主都样说了,怎会有假。”

百姓对凤瑾元的鄙夷越来越甚,凤瑾元终于忍无可忍,冲着玄天歌大声质问道:“舞阳郡主,你到底想干什么?”

谁知人家玄天歌还是不理他,到是又往凤家人堆儿里扫了一眼,最终,目光在韩氏身上停了下来,就见她皱着眉道:“家里大丧居然还穿着有花边儿的衣裳,你们凤家人就愿意这一套么?”说罢,伸手一指:“来人,把她那衣裳给本郡主撕了!”

也不知从什么地方冲上来两名侍卫,二话不说,直奔韩氏就过了去,就在凤瑾元大叫住手和韩氏哇哇的乱叫声中,将韩氏袖口领口以及裙角的花边儿全撕了下去。

侍卫捧着撕下来的布条回到玄天歌面前:“郡主!”

玄天歌点了点头,“把这些东西收好,以后若是凤相要上告,咱们也好有个证据。”

凤瑾元气得直喘粗气,就着玄天歌的话就点了点头:“本相一定要请皇上给评评理!不能因为你是郡主就这般侮辱朝廷命官!”

玄天歌怎么可能怕他这个,下巴一扬,亦大声回他:“你去告啊!就跟皇伯伯说你把他未来的儿媳妇给烧死了,让皇伯伯好好查一查这事到底是怎么个情况!当然,本郡主也会派人到凤桐县去查!凤瑾元,你心里亏不亏你自己知道,如果真让我们查到线索,你小心九哥一把火把你们所有凤家人都烧死在凤府里,给阿珩陪葬!”

她狠狠地扔下这么一句话,与此同时,任惜枫的纸烧完了,凤天玉跟白芙蓉的纸钱也扬完了。几人重新站回到玄天歌身侧,就听玄天歌一声令下:“我们走!”几位姑娘转身就往城门里走了去。

凤瑾元松了口气,心说总算是不闹了,再这么闹下去他真不知道该如何收场。

可却听那还未走远的玄天歌又扬起声喊了句:“你们给我继续唱,继续弹,凤家要进城也不用拦着,就在后头给我跟着,一直跟到凤府,唱到天黑,赏钱翻倍!”

一句话,老太太只觉嗓子里一阵腥甜,一口血气就涌了上来。她死死地捂住嘴巴将这口血给憋了回去,却也把脸憋得通红,血压一下就窜了上来。

赵嬷嬷吓得赶紧给她找药,老太太吃了药就更想念凤羽珩,不由得再次嚎啕大哭。

凤沉鱼坐在马车里,听着外头传来的老太太的哭声,气得一口银牙都快咬碎了。下意识地就抬手想去打身边的丫鬟,可手抬起来了才发现,根本就没有可供她发泄之人。她这一趟只带了倚月来,如今倚月死了,守在她身边的,是凤瑾元的暗卫。

那暗卫看出凤沉鱼的心思,心中暗笑,鄙夷地白了她一眼,别过脸去。

凤瑾元见老太太哭个不停,没办法只能上前去安慰,他这一来,老太太到是不哭了,可却一下就想起来刚才玄天歌撕韩氏衣服的事。

再一偏头,那韩氏正站在原地抹着眼泪哭呢,领口子都被人撕开了却也不知道捂上点儿,就那么四敞大开着。旁边围观人群中,有不老实的目光早就往领子里头瞄了,甚至她都看见了有男人偷偷的吞咽口水。

老太太气得火冒三丈,几步冲上前,抬起腿,照着朝氏就踹了过去。

韩氏感到不对劲,条件反射地那么一躲,老太太一脚就踹了空。

这一踹空不要紧,整个儿人都跟着往前冲了去,腿还劈着叉,扑通一下就坐到了地上!

第166章 阿珩,你可真幸福

赵嬷嬷大叫一声:“老太太。”人跟着就扑上前。

老太太被摔傻了,叫了半天都没动静。

凤瑾元也害怕了,半跪在老太太身边不停地叫着:“母亲!母亲!”

终于,老太太能动了,却是单手托腰,脸都跟着扭曲起来,口中只会叫着一个字:“疼!疼!”

凤瑾元心说坏了,这一定是伤了腰,赶紧吩咐下人:“快!把老太太抬到车上去,回府,立即回府!”

下人们七手八脚地上来抬人,老太太疼得直冒冷汗,不停地叫着:“轻点!轻点!疼!疼啊!”

终于,老太太被抬上马车,凤家人再不理那唱戏的花旦,快马加鞭地进了城门。

那花旦跟弹琴的姑娘到也执著,竟跟在凤家车队后头一路小跑起来,尽管费得呼呼直喘,可到底有玄天歌那句“赏钱翻倍”刺激着,终于还是让她们跟到凤府门口。

两人稍做休息调整,很快便恢复了状态,一个弹一个唱又在凤府门前表演起来。

凤瑾元头都要炸了,可赶又赶不走,人家一句“舞阳郡主吩咐的”就把他的话彻底堵死。要他去跟玄天歌讲理?玄家的人什么时候讲过道理!

没办法,只得待所有人都入了府之后紧关府门,却还是能听到外头的丧曲丧乐。

老太太被人抬着口中还不忘了大喊:“阿珩啊!我的阿珩啊!”一眼扫到韩氏,又狠狠地说了句:“脸都被你丢尽了!”可外头就这么唱着弹着也不行啊,到底丢的是他们凤家的脸,于是老太太强忍着腰疼跟姚氏求情:“你能不能去跟她们说说,让她们别唱了吧?”

姚氏从凤桐县祖宅出事那日起就一直冷着个眼,那阴寒的程度可不差于凤羽珩翻脸时。眼下听老太太如此说,就见她眼一翻,不带丝毫感情地回道:“我女儿死了,送个丧都不行吗?”说完,头也不回,转身就走了。

老太太看着姚氏离去的背景又是一声唉声叹气,腰疼得又厉害了。

凤瑾元也顾不上别的,急着张罗给老太太请大夫。而另一边,姚氏则带着忘川黄泉以及清灵三人快步往同生轩走去。

直到过了柳园那边开着的小门儿,总算是心情回暖了一些,不由得道:“还是自己的家里好,那座凤府,不进也罢。”说罢,又小声问忘川:“能汉有让我见见阿珩?见不到她我这心里总也是不踏实。”

忘川宽慰她:“夫人别急,应该就快能见到小姐了,今晚奴婢回王府去打听下情况。”

黄泉也道:“夫人今日就踏踏实实的休息,明儿一早就能得到小姐的消息了。”

姚氏点点头,“也只能这样了。”

忘川却又想到了什么,赶紧跟清灵道:“你可一定要记着,我们这边的事,半句都不可对外人讲,就是同生轩的下人之间也不许嚼舌根子,知道吗?”

清灵郑重地点了点头,“忘川姑娘放心,在去凤桐县之前清玉就同奴婢们讲过了,同生轩的规矩虽然严得很,但咱们一条一条都记在心里,也是很乐意遵守的。”凤羽珩可是在凤府发放月例之外又多给了她们一份的,能为这样的主子做事,谁会闲着没事儿砸自己的饭碗?

见清灵懂事,忘川这才放下心来。她知道,九皇子和七皇子既然救走了凤羽珩,那定是要拿这件事做些文章的,搞不好连皇上都要参与进来,她可一定得看着这些下人点,千万不要给说露了。

这几日,身在皇宫的凤羽珩主要任何就是给襄王妃治病。皇帝皇后十分通情理,根本不来打扰,只是在一日三餐上尽量的为她准备些好吃的。

玄天冥到是每天都来看她,然后对着她奇怪的治病方法不停琢磨。

就比如说此时此刻,凤羽珩正在给襄王妃挂吊瓶,玄天冥就特别不能理解:“还能把水往人的身体里面打?”

凤羽珩纠正他:“不是你所想像的身体里,而是血管里。这里面的也不是水,而是药。”

“哦。”玄天冥点点头,“你刚刚说这种东西叫什么?”

凤羽珩再次告诉他:“叫输液。就是通过静脉滴注的方法将大剂量的药品输入人体静脉,以此来为人体提供所需物质。简单的说,就是比吃药来得快。”

“也是那位波斯师傅教给你的?”

她点头,“对,所有的一切都是他教给我的。”

“那这些东西呢?”玄天冥指着她的滴流瓶子,“你进宫的时候身上可没带这个,这玩意是什么材质的?”

他就要上前去摸,被凤羽珩给拦下了,“不许乱碰,三嫂还在输液呢,你一碰扎到手背上的针可就会跟着动的。”她吓唬玄天冥,到也真给吓唬住。玄天冥瞅了眼襄王妃手背上扎进去的针,默默转动轮椅又退了回去,但却依然看着凤羽珩,等着她给答案。

凤羽珩十分郁闷,早知道不让他来了。

“就是一种跟琉璃差不多的东西,我自己找出来的,就在宫里找的。”她含糊地答着,同时向玄天冥递去了一个求饶的目光。

玄天冥翻了个白眼,不说?算了,他不问便是。这丫头从遇到他的第一天起就奇事奇物百出,他又不是第一天知道。什么在宫里自己找出来的,宫里哪个角落不是他从小到大玩遍了的?能找出这种东西才怪。

襄王妃瞅着两人的相处方式,只觉十分新鲜。在她印象里,这位九皇子从来都是特立独行的,没有人管得了他,也没有人制得住他。他跟他的母妃一样,是最天不怕地不怕的人,可如今看来,九皇子怕凤羽珩?

她冲着凤羽珩眨眨眼,小声道:“你可真幸福。”

凤羽珩也冲她笑笑,“对三嫂来说,把身子养好才是最幸福的事。有了一个好身体,往后的日子才有奔头。”

襄王妃点点头:“你说得对。这些日子你又是给我吃药又是给我弄这种针,我是真的觉得好多了,也不像从前那样终日累乏。”

凤羽珩告诉她:“这只是开始,再过几日效果会更明显些。只是…三嫂,有一事阿珩还要再嘱咐你一次。”

襄王妃主动接话道:“你放心,你给我吃的什么药,还有用的什么样的针,我绝对不会对旁人说半个字,哪怕是父问我,我也不说。”

凤羽珩这才放下心来,“也不是阿珩小心眼,只是我那波斯师父传授的医术与咱们大顺这边不太一样,我怕一时间别人接受不了。”

襄王妃对此表示十分理解。

别说旁人接受不了,就连她最开始也是无法接受的。

她所见过的扎针只是针灸,哪里见过要往手背上扎的?还扎到了血管里!这还不算,针上居然还有个小孔,可以把液体的药送到她体内。这都是什么怪东西!

可凤羽珩是皇上软点的给她治病的人,她不信服也得信服。更何况她的病治了这么多年都没好,如今基本是报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理,治好算,治不好也没什么改变。

却不想,凤羽珩治了几日,她竟已经有了明显的好转,今日晨起还在小花园里转了一圈,这可是近一年来都不曾有过的状态。

襄王妃越来越相信凤羽珩。

凤羽珩却心知肚明治这病有多费劲!

皇上明摆着是想要在短时间内就看到效果,可治慢性病最好的当然是中药,然而,中药见效慢,根本不可能在短短几天就有成效。

西药呢?西药见效到是快,可治标不治本,用过了西药将来再想慢慢的去根儿可就难了。

想来想去,她大胆地启用了介于中药和西药之外的一种存在——藏药。

这种东西并不是大众产品,即便是在二十一世纪,藏药应用的地域也绝对称不上广泛,这个年代人们就更是闻所未闻。

但她却知道,藏药是在广泛吸收融合了中医药学、印度医药学和大食医药学等理论的基础上,通过长期实践所形成的独特的医药体系,很多奇病怪病难治愈的慢性病,都可以在服用藏药之后得到很好的医疗效果,并不会影响到今后的治疗。

凤羽珩给襄王妃吃的药便全部都是藏药。

当然,她不会给任何人解释她用的是什么药,在她还没有大力发展百草堂之前,有一些东西还是只有她一人知道比较好。至于今后,总归要看百草堂发展到什么程度,若是与她预想的*不离,她也并不排斥亲自用现代医疗知识培养一批古代医生,也并不排斥将她药房空间里大量药品都介绍给这个年代的人们。

“对了。”她想起个事来,赶紧转回身问玄天冥:“让你跟我娘亲说一声,替我报个平安,你没有忘记吧?”

玄天冥苦笑,“怎么可能会忘,班走每晚都回同生轩,你娘亲好着呢。”

她这才松一口气,却对玄天冥说姚氏“好着呢”不敢认同。她不在家,姚氏怎么可能好。

这段日子,凤家一片死气,所有人都被下了封口令,老老实实地待在自己屋里,三缄其口。

同生轩外,凤瑾元派了好多人把守,连他的暗卫都派出去了两个,就是防止姚氏外出。

但能拦得住别人,却拦不住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班走。

班走来来往往同生轩,凤瑾元的白痴暗卫连影子都没看见,人家都坐在屋里跟忘川黄泉还有姚氏说话了,他们还跟凤瑾元回禀说“凤生轩未见一点动静”呢。

有了班走的每日汇报,姚氏的心也跟着安了不少,她明白了凤羽珩是在宫里给襄王妃治病,便也不再催着想要见女儿。她知道,女儿在做的是正事,她只要安安心心的守在家里,早晚有一天,她女儿会风风光光的回到凤府来,到时候,凤家所有人,都要为她的浴火重生而悔青了肚肠!

第167章 皇上,讲个价

凤老太太踹韩氏踹闪了腰,这腰一疼起来还不好了,终日躺在榻上一动不敢动。

凤瑾元请了两位大夫一齐来给老太太会诊看病,结果两位大夫站在床榻边齐齐摇头:“该开的方子我们都已经开了,剩下的就只能是静养。老夫人毕竟上了年纪,伤筋动骨本就比年轻人好得慢些,可万万不能着急啊。”

老太太躺在榻上直哼哼,赵嬷嬷赶紧帮着问了句:“要躺多久才能下地啊?”

大夫说:“最少也得半年,甚至一年两年都是有可能的。”

老太太一听这话就崩溃了,“滚!都给我滚!都是没用的,连这么个小病都治不好,还当什么大夫?滚出去!”

两个大夫对视一眼,谁也没多说,拎着药箱子对凤瑾元躬了躬身,一齐退了出去。

凤瑾元无奈地劝着老太太:“母亲千万不能太着急,万一下地早了筋骨养不好,那才是得不偿失啊!”

“你说这些有什么用?”老太太瞪着凤瑾元,因为身子不能动,角度掌握不好,这么用力的瞪差点儿没把眼珠子给瞪出来。自个儿把自个儿瞪迷糊了一会儿,这才想起问赵嬷嬷:“以前阿珩给我的那种膏药,还有没有?”

赵嬷嬷为难地说:“早就用没了。”

“再找找!”她不甘心,“我记得那时候阿珩给了挺多的。”

“当时是给了不少,可老太太您那会儿也正腰疼,一天就贴四张,在祖宅那边的时候就用没了呀!本来二小姐是说没了马上再给送来,可这不是…”

“我的阿珩啊!”不出意外地,老太太又开始嚎啕大哭起来。

凤瑾元责怪地瞪了一眼赵嬷嬷,赶紧出言安慰:“母亲莫急,儿子一会儿就进宫去请太医,宫里什么好药没有?肯定比那膏药来得快!”

“快个屁!”老太太伸手就去抓凤瑾元,“你去给我派人继续找!阿珩肯定没有死,她绝对不可能死!”

“死了!”凤瑾元有些生气了,“早就烧成灰了!那么大的火她怎么可能没死!”

“多大的火也不可能烧得骨头都剩不下!”老太太总算还没太糊涂,“那火能有多大?屋梁都没烧干净的,怎么一个大活人就能一点动静都没有的就烧死?你听到阿珩哭喊了?”

凤瑾元原本坐在榻边的,此刻被老太太气得腾地一下就站了起来,到吓得老太太一哆嗦。

“死了就是死了,请母亲记住,以后咱们凤府里再也没有二小姐!”他面色瞬间冰冷,一层无情之色覆盖上来,就连老太太看了都眼着心凉。

抓着他衣摆的手也撒了开,老太太将头转正,直对着床榻顶棚,泄了气般老态无助。

“没有就没有吧,你都这样说了,我还能怎么办?”她闭上眼,再不吱声。

凤瑾元看了老太太一眼,一转身出了屋子。

赵嬷嬷这才上前轻声问老太太:“您没事吧?”

老太太没答,却是反问她:“如果有一天我更老了,更没用了,亦或是阻碍他的脚步了,会不会也跟阿珩一样的下场?”

赵嬷嬷心里一惊,知道老太太这是被凤瑾元伤透了心,虽然她也觉得凤瑾元太过无情了,可总不好当着老太太的面儿说实话,只得安慰道:“怎么会呢?老爷可是您亲生的,他敬您爱您都来不及呢。”

“可阿珩也是他的亲闺女!”老太太眼角的泪又涌了出来。

赵嬷嬷轻叹了一声,道:“该吃药了。”

她却摇头,“不吃了,那些药吃了也没用。什么药都没阿珩给的膏药管用,都是些庸医。”

这边老太太犹自闹着脾气,而另一边,回到松园的凤瑾元却在琢磨着另一个事。

凤沉鱼既然还留着,他就不能让这个女儿成为废棋子。但若还想再继续启用,她不清不白的身子是成不了任何事的。

他看了一眼站在身前的暗卫,道:“民间奇人异士不少,你去暗里寻访一番,看能不能找到神医,帮大小姐…想想办法。”

暗卫心里将凤沉鱼鄙视了一番,却还是回话道:“主子,其实要给大小姐治病,最好的大夫不在民间。”

“那是在哪里?”

暗卫答:“花楼。”

凤瑾元深吸了一口气,对啊,他怎么忘了,这种事花楼舞馆里才是最常见,那些老鸨子为了能让姑娘多赚点儿钱,什么招数想不出来。想来能再给沉鱼想个法子做成处子之身,也不是太难的事。

“那就到花楼里去找。”他忽然就看到了希望:“只要事情能办妥,本相重赏。”

“属下遵命。”

五日后的晌午,凤羽珩正陪着襄王妃在逛皇后中宫旁边的小花园。

襄王妃如今已经可以自己走路,不但不需要下人搀扶,甚至还能走得稍微快了些。气脉不再急喘,眩晕感也消失不见,这都逛了近半个时辰,竟一点都同觉得累。

她对凤羽珩是一千一万个感激,一个劲儿地说:“如果早认识弟妹,我这身子只怕不用拖这么些年。”

凤羽珩笑着对她说:“一切都是命,三嫂虽然病了几年,但这几年应该也让三嫂看清楚了更多人和事。待身子彻底痊愈之后,今后的日子也不必过得像从前一般处处着人算计。”

襄王妃点点头,“是啊!曾经最信任的人却是处心积虑的想要害死我,种种过往,我可是都清清楚楚地记在心里,一点都敢忘呢!”

凤羽珩陪着笑,又想起步家大丧那日三皇子对她表现出来的不同。

看来,那个玄天夜还真是如襄王妃所说一样在不停的寻找跳板,利用完了一个就去盯着下一个。而之所以对她现出殷勤,只怕是为了那枚凤头金钗吧。想在凤家的两个女儿身上栓起双保险?他想的还真美。

“奴婢见过两位王妃。”一个小宫女匆匆上前,面上带着盈盈笑意,“皇上到了昭合殿,宣两位王妃过去呢。”

凤羽珩笑着点了点头,“有劳了,咱们这就过去。”

“王妃太客气了。”再看看襄王妃,道:“皇上说襄王妃身子不好,往昭合殿去还有段路,特地备了软轿。”

襄王妃却摇了摇头,“不用了,我如今身子已经大好,在园子里转了这么久都不觉累,走到昭合殿也是没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