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得简君安好气又好笑:“你比你哥哥还小呢,他分不清哪个是好人哪个是坏人,难道你就能分清了?”

简浔重重点头:“当然,我就瞧得出来,先前哥哥待的那个庄子上,除了月姨,就没一个好人,爹爹平时不是教我要举一反三吗,那么哥哥家其他下人肯定也是坏人多好人少,我不帮他看着点儿,我怎么能放心?”

这话说得睿郡王笑不出来了,方才还觉得童言无忌着实有趣,这小丫头倒比自家女儿小时候更人小鬼大,这会儿却只觉得两颊火辣辣的,他家里‘肯定坏人多好人少’,这不是在变着法儿的说他治家无方吗?

决定了,接下来半个月,不,一个月,杨氏都休想他踏进她的房门半步!

崇安侯见睿郡王满脸的尴尬之色,瞪了简君安一眼,看他把女儿都娇纵成什么样儿了…忙岔开了话题:“这院子虽小,难得的是离哪里都不远,又不失清净,后面还有两间下人住的抱厦并一间小厨房,麻雀虽小,五脏却俱全,王爷瞧瞧可还有什么地方需要添减的,臣也好即刻吩咐下人去办。”

总算将睿郡王自尴尬中解救了出来:“本王瞧着如今已经够好了,并没有什么地方需要添减的,倒是本王送来使唤的下人,侯爷与世子只管当自己府上的下人使唤管教,他们都是本王亲自挑选的,人虽拙,好歹还算本分可靠,绝不敢有二心的。”

说着朝自己的贴身长随使了个眼色,后者便却行退到外面,很快领了八个小的七八岁,大的十三四岁的小厮进来。

睿郡王这才看向简浔,笑道:“小姑娘,你说你要帮你师兄挑人,现在挑罢。”

简浔才不会跟他客气,应了一声:“好啊。”果真认真打量起那八个小厮来。

见的确都是目光清亮,规矩本分的,倒是信了他们都是睿郡王亲自挑选的,看来睿郡王也没有她想象中的那般信任睿郡王妃,那般丝毫不在乎宇文修啊?不过八个人也太多了些,贴身服侍的人贵精不贵多,有四个就足够了,且人少一些,被睿郡王妃的人混进来的几率也要小一些。

简浔遂像模像样的问起众小厮来:“你们都是家生子吗?家里除了娘老子,都还有谁啊?”

倒让睿郡王吃了一惊,看向简君安笑道:“世子,令千金不简单啊,小小年纪,便已这般能干了,待再大些,岂非越发了不得?”

简君安少不得要谦逊一番:“想是素日看内子主持中馈时,耳濡目染学了一言半语的,当不起王爷如此夸奖。”

二人说话间,简浔已问了个大概,八个小厮刚好有一半是家生子,一半是自外面买来的,这便没什么可为难的了,直接选那四个外面买来的即可,如今宇文修身边的人,第一要紧的便是忠心,且是只忠于他一人的忠心,旁的都是次要的。

睿郡王见简浔很快便挑好了人,挑的还全是外面买来的,虽易地而处,他也会这般挑,心里依然有些不舒服,她一个小丫头片子,还是外人,凭什么时时一副防着自家的样子啊?

又不好公然与一个孩子计较,只得看向宇文修,沉声道:“宇文修,你自己呢,想挑哪几个人服侍你,还是全部都留下?”

宇文修想也不想便道:“我都听浔姐儿的,浔姐儿挑中哪些人,就留哪些人。”

噎得睿郡王越发的气闷,又分不清自己到底是在气简浔,气宇文修,还是自己,只得沉声吩咐那四个被挑中的小厮:“既是如此,你们几个便留下服侍哥儿罢,谁敢淘气不规矩,或是有二心的,休怪本王不客气!”

把事情定了下来。

------题外话------

感谢4月13日空军小橘子亲的10颗钻石,(* ̄3)(ε ̄*)(* ̄3)(ε ̄*)

另:推荐一个朋友的文,《医色生香》,作者艳大,讲的是一个命里注定断子绝孙的二货忠犬病弱世子,使劲手段要嫁给学霸女大夫努力造孩子的故事,亲们感兴趣的可以去看下哦,么么哒O(∩_∩)O~

☆、第五十三回 训子

满以为使唤的人挑好了,睿郡王就该打道回府了,没想到他却道:“本王还有几句话想单独与犬子说,就不劳侯爷与世子再费心陪着本王了,待本王与犬子说完话后,自行离开即可。”

崇安侯倒还罢了,想着人家父子有体己话要说也是人之常情,于是笑道:“那我们就不打扰王爷了,王爷请自便,失礼之处,也请王爷见谅。”

简君安却忍不住担心,这睿郡王不会把被他们父子威胁的账都算到修哥儿身上罢?如今是在他们家,打上一顿的可能性不大,可骂上一顿却是可以的,偏修哥儿一看就是个自尊极强的,本就还怨着父亲呢,再被父亲一骂,以后父子间岂非越发生分了?

反倒是简浔拉了他径自往外走,他们父女总不能事无巨细都护着宇文修,总得让他学着独自与人打交道,那就从他自己的父亲开始罢,反正如今睿郡王就算再恼他,也不可能将他再送回汤山的庄子上了。

祖孙三代出了松涛院,简君安有心讨好父亲,便笑道:“父亲,我送您回景明院罢。”

简浔忙也乖巧道:“祖父,浔儿也送您。”

崇安侯看儿子仍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不过当着玉娃娃一般的小孙女儿,到底不好太拂儿子的面,只得“嗯”了一声,由简君安与简浔一左一右虚扶了,往景明院走去。

方走到景明院的院门前,迎头就遇上了简君平,见了父兄,忙迎上前行礼问安:“父亲,大哥,睿王爷送走了吗?说来咱们两家素无深交的,今儿睿王爷怎么会忽然就大驾光临了,还一直逗留到这会儿,莫不是有什么要紧事?”

简君安自知道弟弟的真面目后,便处处着意防着简君平了,所以这两日他和崇安侯不管是去睿郡王府,还是在家接待睿郡王,都没叫了他一起,也没告诉他原因,甚至连宇文修是睿郡王原配嫡长子之事简君平至今也不知道。

让简君平十分的恐慌,总觉得父亲和兄长什么都知道了,之所以现在不惩罚他,全是为了以后更残酷的惩罚他,这种惶惶不可终日的感觉简直糟透了,弄得他好几次都差点儿忍不住要去找父亲和兄长自首,然后认错认罚了,不管父兄怎么罚他,好歹事情有了结果,他也不用再惊惶度日了。

然他都已到了仁智院或是景明院外面了,那几分残存的侥幸希望,到底还是让他改变主意,又折回了自己院中,兄长是个藏不住事的,父亲又是个暴脾气,若真什么都知道了,怎么会一直隐忍着不发落他?

可见他们最多也只是怀疑而已,那他去自投罗网岂不是蠢到家了?所以还是那句话,越是这个时候,他越要稳住,越不能露了任何马脚!

崇安侯见了次子,越发气不打一处来。

做了那样禽兽不如的事后,除了眼睑下有一圈几乎看不见的青影以外,竟半点心虚忐忑都没有,显见得让他主动悔过自信是不可能了,虽然从大局和情感计,他都不能将他一房分出去,但敲打他一番,对他小惩大诫一番,却是势在必行的!

崇安侯因淡声说道:“睿王爷到访的确有要紧事,我正打算着人去找你,没想到你就先来了,进屋说话罢。”

拄着拐杖,先两个儿子一步进了院门去。

简君安与简君平见状,忙跟了进去,简君安走出两步后,想起父亲正生气,何必让女儿去受池鱼之殃,于是回身吩咐何妈妈:“都什么时辰了,还不带小姐回去歇中觉?”

何妈妈忙应了,简浔也不想进去面对简君平的惺惺作态,很顺从的任何妈妈牵了她回仁智院去。

简君安这才放心进了父亲的宴息室。

崇安侯心里有气,也不叫他们兄弟坐了,开门见山就向简君平道:“睿王爷忽然大驾光临,是为的他儿子,就是先前救浔姐儿的那个小哥儿。我瞧那小哥儿骨骼清奇,是块练武的好材料,所以与王爷商量后,已让他拜了你大哥为师,以后念书就跟着你大哥,习武就跟着我,打今儿起就在我们家长住了,对外只说他是亲戚家的孩子即可,你记得别该告诉的人,不该告诉的人,都乱说一气。”

“那小哥儿竟是睿王爷的儿子?”简君平大是吃惊,那大哥以后不是又多一座大靠山了?果然老天爷也不站在他这边吗?

心里满不是滋味儿,嘴上还要笑着说:“瞧父亲说的,我再不晓事,也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何况父亲还亲自叮嘱了我,父亲就只管放心罢。不过那哥儿前儿到咱们家时,穿得那般落魄,人也又瘦又小的,可真是万万想不到竟会有这般显赫的出身,睿王爷又是怎么舍得把那么个大儿子就胡乱放庄子上养着的?”

而且睿郡王不是只两个儿子吗,一嫡一庶,听说都才四五岁大,也与那小哥儿的年纪合不上啊,莫不那小哥儿竟是…睿郡王在外面与人生的?

正想再问,冷不防却想起睿郡王原配王妃也是替他生了个儿子的,只不过生的时辰不对,生来便落了个“鬼之子”的名头,显然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会生来便叫睿郡王给送到了庄子上,才会机缘巧合救下了浔姐儿,坏了他的事。

可就算如此,那也是睿郡王的儿子,他该替他出头替他做主的时候,依然不会含糊,那大哥做了他的师父,便与睿郡王府有了斩不断的关系,难道以后真就这样屈居于大哥之下一辈子了吗?

崇安侯没有回答简君平的话,倒是简君安想着这事儿瞒得过谁也瞒不过二弟,淡声说了一句:“这是睿郡王府的家务事,岂是我们能置噱的,我们只做好我们该做的即可。”

简君平就一副忽然想到了什么的惊讶样子:“难道,这哥儿就是当年,就是当年睿王爷前头王妃生的那个‘鬼之子’不成?那可有些不祥啊,不会给咱们家带来什么灾祸罢…”

话没说完,崇安侯已怒声斥道:“你胡说八道什么,枉你还是读书人,人人见了都得称一声‘举人老爷’,竟连‘子不语怪力乱神’都不知道,得亏这会儿只有我们自家人在,不然传了出去,大牙都得给别人笑掉了!什么鬼之子,怎么不祥了,你老子我在战场上砍过的人没有三百,也有二百,有老子坐镇府中,哪个不祥的东西敢作祟了?”

简君平很不服气的样子,又不敢反驳父亲的话,只得小声喃喃:“又不是我这样说的,人人都这样传的。”他总会找机会将那个哥儿给弄出他们家的。

“人人都是长舌妇,你也是不成?”崇安侯又是一声暴喝:“早知道你那么多年的书到头来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当初老子就不该让你念书才是,念得一肚子读书人的弯弯绕绕,邪门歪道,净会惹老子生气,若不是这程子家里事多,你还多少派得上几分用场,老子立刻打折你的腿!”

崇安侯骂着骂着,几乎就要忍不住直接把简君平的所作所为说破,看他还有什么脸面再在他和大儿子面前装相。

可想到自家人丁单薄,指不定自己身死之日,就是两个儿子彻底反目成仇之时,届时被全盛京的人笑话儿他简家还是次要的,一旦以后惹上什么祸事,他们兄弟可连个彼此帮衬的人都没有,不然怎么会有“兄弟不合邻也欺”这句话?

为今之计,也只能趁自己还在,慢慢把次子引回正道,慢慢将他们兄弟的感情修复如初,他才能放心的去了。

遂吩咐简君安:“睿王爷虽说不必我们再过去送他了,我们却不能真拿了鸡毛就当令箭,你再去松涛院瞧瞧罢,若是王爷已走了便罢,若是没有,你就好生送回去,万不能失了我们应有的礼数。”

待简君安应声退下后,连几个心腹也一并屏退,方压低声音,单独与简君平说起话来。

------题外话------

29号V,今天过了还有13天哈,快了快了,V了就可以让大家看过瘾了,若是亲们实在书荒,又没看过瑜其他文的,可以看一下哦,才完结的《嫡女归来之盛宠太子妃》和之前的《继室谋略》、《高门庶孽之步步莲华》,窃以为都还不错哈,亲们没看过的可以看一下,看过的直接无视就好,O(∩_∩)O~

☆、第五十四回 挨打

简浔睡得迷迷糊糊的,听得外面有人说话,她试着撑了几次眼皮,才终于将眼睛睁开,人也慢慢清醒了过来。

这下就能听清楚是何妈妈的声音了:“…这好歹还在别人家里,骂一顿也就罢了,怎么还打上了?从没尽到过一日做父亲的责任,如今打人时,倒想起自己是父亲,不许人有半点违逆他的意思了,难道哥儿心中不服,还不许他为自己辩白一句两句的了?”

然后是另一个也有些耳熟的声音:“可不是,老子打儿子虽天经地义,也没说儿子就不能为自己辩白啊,那位王爷倒好,辩白一句就多打一下,半点也不心疼…嗨,看我说起来便没个完,有劳老姐姐快把活血化瘀的药找出来给我,我好即刻送去给哥儿敷上,也省得明儿肿出老高来,路都走不了。”

简浔听到这里,已想起后一个声音的主人正是简义精心挑选到松涛院,暂时代替月姨当管事妈妈的林妈妈,后者也是她母亲的陪嫁,只是出嫁后不到三个月,丈夫便不慎坠马死了,她也无心再嫁,只一心一意服侍段氏,算得上是简君安和段氏的绝对心腹之一,所以简义才会挑中她。

月姨如今病体未愈,也不熟悉崇安侯府的人和事,总得有个识途老马带她一段,才能让宇文修和整个松涛院都尽快融入到侯府中来。

不过,‘打上了’、‘辩白一句就多打一下’是什么意思,难道,睿郡王真打宇文修了?

简浔忙向外叫道:“妈妈,我起来了。”

很快何妈妈便应声跑了进来,简浔因问道:“妈妈跟谁在外面说话儿呢,我听着像是林妈妈的声音,修哥哥那边出什么事了吗?”

何妈妈也不隐瞒,点头道:“可不是,王爷在侯爷和大爷离开后,便说自己已知道了先前哥儿在庄子上伤人的事,问他可否知错?哥儿当然要说自己没错,错的都是那王管事两口子,王爷就越发生气了,说哥儿这么小就敢伤人了,再大上几岁还得了?让他跪下,什么时候知错了,什么时候才能起来…”

宇文修跪倒是跪了,却怎么也不肯认错儿,还说旁的也就罢了,但无论是谁想卖了月姨,他都会与之拼命,把本就心里百感交集,不知道该怎么面对他的睿郡王气了个半死,当场便让长随折了藤条来,狠狠抽了宇文修一顿。

可就是这样,宇文修最后也没有认错儿,睿郡王只得负气而去了。

简浔听完,就忍不住冷笑起来,没尽过一天做父亲的责任和义务,没付出过一丝一毫真感情,却想儿子对自己无条件的服从孝顺,无条件的尊敬崇拜,睿郡王不是王爷,而是天王老子罢?

她也不让何妈妈给自己穿衣裳了,自己接手过来,让何妈妈找活血化瘀的药去了,亦没意识到,她先前心里还觉得父亲太护短了,自己分明比父亲更护短。

很快何妈妈便找好药,简浔也穿好衣裳了,主仆两个遂同着林妈妈一道,去了松涛院。

月姨正坐在宇文修床前垂泪,一面哽声劝着他:“哥儿就向王爷服一句软又何妨,父子间本已很生分了,以后岂不得更生分?下次哥儿可万不能如此了,总要讨得王爷喜欢了,才好…”

话没说完,宇文修已道:“我为什么要讨他喜欢?他不喜欢我,我还不喜欢他呢,我只要月姨喜欢我,浔姐儿喜欢我,师父喜欢我,哦,还有师祖喜欢我就够了,其他人我才不要他们喜欢呢!”

“可是…”月姨还待再说,就见林妈妈引着简浔和何妈妈进来了,忙胡乱拭了泪,起身笑道:“又劳小姐亲自跑一趟,修哥儿和我心里真是过意不去。”

趴在床上的宇文修早已是满脸的笑容:“浔姐儿,你来了…”双手撑在床上就想起来,却因动作太猛扯到伤口,立时痛得龇牙咧嘴的。

简浔忙上前查看起宇文修的伤口来,见裸露在外面的两条小腿上全是道道的伤痕,瞧着虽触目惊心,但所幸都是皮外伤,且除了小腿上,其他地方都再无伤口,心知睿郡王到底还是知道轻重的,依然对他嗤之以鼻,从来只听说过人心还须人心换,可没听说过人心用棍棒藤条能换来的。

因简浔与宇文修都还小,宇文修伤的又是小腿,月姨给宇文修上药时,何妈妈便没有坚持让简浔出去,只是心里终究忍不住纳罕,就算这修哥儿救了小姐,小姐也不至于就对他好到这个地步啊,而且当日修哥儿对小姐的“救命之恩”到底是怎么来的,别人不知道,她还能不知道?

这就更奇怪了,倒像小姐是特地为了遇上修哥儿,特地为了带他回府而去一样,小姐到底为的什么?

很快月姨便给宇文修上完了药,宇文修虽疼得额头上都有汗渗出了,从头至尾却没叫更没哭一声,见月姨眼圈又红了,简浔也是一直紧皱着一张小脸,他还笑着反过来劝慰她们:“我一点都不疼,真的,以前跟大壮他们打架,我更重的伤都受过,这算什么,而且还上了药,睡一觉起来肯定就好了。”

说得月姨再忍不住哭了起来,叫何妈妈拉到外面劝慰去了,简浔这才小声与宇文修道:“我听说是哥哥一直不肯服软,才挨了打的,你怎么就那么傻呢,不知道有一句话叫‘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啊,以后再遇上类似的情况,你立刻就服软,反正也不会少一块肉。”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宇文修一脸的茫然:“可那个王爷…我父亲,他不是鬼啊,我也不会说鬼话…”

简浔恨铁不成钢:“我就是这么一比喻,意思就是因人而异…算了算了,等你明儿跟着我爹爹念了书后,自然就明白了,我可告诉你,不管是念书还是习武,你都得给我认认真真的,过几日我就要亲自检查一回的,若是发现你偷奸耍滑了,我也会打你…我以后就不理你了!”

宇文修忙道:“你放心,我一定会认真学的,你要打我可以,千万别不理我。”

外面林妈妈见何妈妈与月姨低声说着话儿,她也插不进去嘴,遂把目光转向了屋内,见简浔与宇文修压低了声音,头挨头的也不知道在说什么悄悄话儿,两个人都生得粉雕玉琢一般,想来观音菩萨座下的金童玉女也不过如此了,忽然就想到,戏文里唱的什么‘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应当就是现下这副光景了罢?

彼时简君平也已回了自家的文安院,只是他的心情却糟透了。

古氏守着简沫小憩了一觉起来,正要去前面灵堂看看,见他终于回来了,忙迎上前问道:“爷问清楚今儿睿郡王是因何到访,昨儿父亲和大哥又是因何去睿郡王府拜访的吗?我眼皮一直跳个不住,总觉得有什么不好的事会发生一般。”

说着见简君平面若金纸,双目呆滞,唬了一跳,“爷这是怎么了,脸色怎么这么难看?爷可别吓我…”

简君平兀自行至靠窗的榻上坐了,才沉声开了口:“父亲什么都知道了,说是他自己查出来的,大哥至今什么都不知道。可大哥若真什么都不知道,又怎么会没有发落何大有两口子,还替那个不成器的东西何小有还了赌债?分明就是他先知道了,父亲才会知道的,可笑我这几日还跟没事儿人一样在他们面前上蹿下跳,他们一定看我跟看个耍猴儿似的!”

------题外话------

感谢今日(4月16日)寿司晴亲送的9颗钻石,必须么么么么(* ̄3)(ε ̄*)

☆、第五十五回 惩戒

简君平说着,“砰”的一拳重重砸在了桌子上,砸得上面的茶具一阵“哐当”乱响,也唬得里间正睡觉的简沫“哇”的一声哭了起来。

古氏却顾不得进去哄简沫,也顾不得去看简君平的手受伤了没,整个人都石化了。

好半晌,她方上下牙关直打颤,句不成句的挤出一句:“那、那公爹怎么说的,公爹不会、不会…”公爹那个暴脾气,不会把他们给赶出去罢?完了,真的是什么都完了!

古氏说完,再也支撑不起自己身体的重量,瘫软在了榻上。

她的贴身嬷嬷原本奉命守在外面的,听得简沫越哭越惨,心疼不已,只得壮着胆子透过门缝说了一句:“夫人,小姐哭得厉害,要不老奴进来抱了小姐出来哄罢,也好让二爷和夫人安心说话儿。”

古氏这才堪堪恢复了几分神智,听得女儿的确哭得厉害,自己挣扎了几下,都没力气站起来进屋抱她去,只得让贴身嬷嬷进来,将简沫给抱了出去,方看向简君平,颤声道:“公爹是不是要把我们赶出去,爷只管告诉我,天无绝人之路,我承受得住。”

就算公爹把他们一房赶出去了,他们也还有婆婆留下的嫁妆,她自己也有嫁妆和体己,怎么也不至于活不下去,所以她有什么可怕的!

简君平的脸色仍然很难看,但说出来的话却让古氏立刻活了过来:“父亲没有说要赶我们出去。”

不过也就是一瞬,古氏便又笑不出来了,因为简君平说:“父亲只是说,替我选官的事就此作罢,他不会再管,让我要么自己想法子,要么再苦读三年,自己考个进士回来,那就不用谁替我跑路子,吏部也会授我官职了。”

能不被赶出去,当然是不幸中的万幸,可不给她家爷跑路子选官了,就等于是断了她家爷的前程,断了他们一房人的前程,与被赶出去相比,又好得到哪里去?

古氏的心再次沉到谷底。

虽知道自己不该当着夫君的面儿说公爹的不是,忍了又忍,到底还是忍不住抱怨起来:“我们这次是做得不对,可终究大哥和浔姐儿什么事都没有,既然公爹说大哥至今什么都不知道,那他为什么还要这般狠心的对待爷,他不知道有句话叫‘不痴不聋,不做家翁’吗,还是在他心里,只有大哥才是他亲生的,爷就不是了?”

说得本就因恼羞成怒之下,满心怨怼的简君平越发的怨怼与不忿了。

他是年轻轻便考中了举人,成为了如今盛京城勋贵圈子里绝无仅有的存在,可他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他的真实水平考个秀才是有余,考个举人却是不足的,当初不过是他在国子监的恩师有心拿他竖个正面典型,连出身显赫的勋贵子弟都这般用功了,其他人还有什么理由不用功?下场前给他开了小灶,他才勉强敬陪末坐,中了举的。

再要下场考进士,却是自家都知道自家没那个本事,再不然,就得继续苦读至少十年八年的,方有望得中,可他哪浪费得起那么多年的时间,这才会在与崇安侯商量后,打算直接选官出仕,反正以他的出身,就算没有功名,选个五六品的虚职也不难了,何况他还是正经考中的举人。

可现在崇安侯却说撂手就撂手,不管这事儿了,也不怪简君平的天都要塌了。

靠着父亲的威望,他去其他五部三司谋不了数得着的好差使,去兵部问题却是不大的,若能做到兵部武选司或武库司的郎中,将来执掌一部也不是梦,那就真是面子里子都齐活儿了,纵家里的爵位仍与他无关,他也算是替子孙后代铺就了一条康庄大道。

反之,若没有崇安侯替他周旋,他倒是仍可以去吏部选官,却只能耐心的等待了,春闱三年一度,每次两榜进士同进士都不够位子和地方安置了,何况举人乎?而且他去吏部待选让旁人怎么想,明明出身显赫,却与那些没有根基的普通举人一样只能等,不是他的父亲和家族已经厌了他,甚至已经放弃了他,还能是什么原因?

所以崇安侯所谓的“小惩大诫”,其实真算不得小惩了,可不这样让次子狠痛一回,他就得不到教训,真正悔改不了,就不能保证他以后都不敢再犯。

每个人都会有贪念,只不过有人能理智的克制住自己的贪念,有人却克制不住而已,但若提前知道自己的贪念一旦付诸于行动后,会带来什么样可怕的后果,那些人就算再克制不住自己的贪念,也会加倍拼命的克制了!

简君平一想到父亲方才的话:“那是你唯一的兄长,唯一的侄女儿,你怎么就下得去那个手?从事发到如今,这么多天了,还丝毫不安与悔恨之心都没有,枉你大哥素日对你那么好,那么信任你,不止一口亲口与我说,将来要分七成的家产给你,以弥补你多年的辛苦,你却背后捅他的刀子,你还是人吗?你也别跟我说什么你没想真将他们父女怎么样,更别说他们如今不都好好儿的,你明知道你大哥与大嫂夫妻情深,你大嫂去了,浔丫头就是他的命,若浔丫头真有个什么好歹,他还能活下去吗?至于他们如今都好好儿的,那也是老天保佑,是你娘和你大嫂泉下有知在保佑他们,却不能因此就抵恕了你的罪孽!”

便忍不住再次“砰”的一拳砸在了桌子上。

他哪里没有不安与悔改之心了,他心里的煎熬、痛苦和悔恨别人怎么会知道?还口口声声‘对他好,信任他’,大哥真对他好,就该原谅他的一时糊涂,私下敲打他才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他当长兄的,原谅了他的一时糊涂又何妨?他以后自然就会改好了!

他却把事情捅到父亲跟前儿,直接把他往绝路上逼,到底是谁不念骨肉兄弟之情更多啊!

再想到父亲后面的话:“我知道你打小儿仗着比你大哥健康,比他聪明,所以觉得这爵位能者居之,就该是你的,可你别忘了,你大哥才是嫡长子,就算他再平庸再无能,他也是嫡长子,那你就只能屈居他之下,谁让你命不好比他晚生了那么两年?你要怨也该是怨自己的命,而不是怨任何人!这世上嫡长子比次子幼弟平庸的多了去了,若人人都似你这般想,这天下岂不早乱了套?我要是你,早头悬梁锥刺股,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苦读去了,一心只想着靠祖荫,难怪到现在还一事无成!”

简君平心中更是睚眦俱裂,五内俱焚,原有的后悔与羞愧都荡然无存了。

是,他倒霉就倒霉在比大哥晚生了两年,所以爵位怎么也没有他的份儿,可打他十四五岁起,府里大大小小,里里外外的事,哪件不得他操心的,他倒是想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呢,谁给他机会了?不然他怎么可能至今只是个举人?

父亲不念他的功劳也就罢了,连他的苦劳也不念,果然就像妻子说的,只有大哥是他亲生的,他就不是吗?

总有一日,他要证明给父亲看,他的确哪儿哪儿都比大哥强,他立大哥为世子是再错误不过的,父亲就等着后悔罢!

眼前忽然浮过一双盈盈的翦水秋瞳,那里面全是对他毫不保留的信任和依恋:“我相信这世上任何事都难不倒你的,我等你,多久都等你…”

简君平的心更热了,拳头也攥得更紧了,便不为了证明给父亲看他错了,只为了那双眸子的主人,他也一定要把世子之位挣到手,那本来就该是他的不是吗!

☆、第五十六回 学习

简君安到底久病之人,素来又体弱,如何架得住连日来又是劳神又是费力的,眼见尘埃落定,总算可以暂时松一口气了,当天夜里,他便又发起热来,仁智院整个正房也再次被药味儿所弥满。

如此一来,自然暂时给宇文修开不了蒙了,不过宇文修也要养伤,师徒俩倒是两不耽搁。

等到师徒两个身体都彻底养好了之时,段氏的三七已经过了,简君安少不得又去灵前悼念了一回亡妻,然后择了日子,正式在仁智院一处名唤“绿水芳汀”的水榭给宇文修开了蒙。

绿水芳汀三面临水,窗户一开,便可将崇安侯的花园大半尽收眼底,是夏日里再好不过的消夏场所了,段氏还在时,便最爱在这里与简君安吟诗作画,合奏谱曲。

既是段氏最爱的地方,布置得自然也是极尽风雅古朴之能事,可简浔这会儿却是暗自叫苦不迭,爹爹昨儿竟然发话,虽说女子无才便是德,可他们这样人家的小姐,又岂能真大字不识一箩筐,只专注于女红针黹当家理事?而且读书可以明理,多读点书,总是好事,让她以后也跟着宇文修一起念书。

反正一只羊是放,一群羊也是放,当然这话不是简君安说的,而是简浔暗暗腹诽的,她殚尽竭虑了这么多年,如今好容易有父亲可以依靠,未来也初步有靠,好容易可以喘气儿了,只想舒舒服服的吃了睡睡了吃,先过几日好日子好吗。

谁知道又得日日早起念书习字了,她读那么多书干嘛啊,将来宇文修当了摄政王,她就算真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也能到处横着走好吗,何况她虽称不上才女,自问自身的学识已经够用了,何必再浪费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