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唤碧云去取纸笔来,给朱翊深写信,想问问两人从前究竟有什么误会,是否有化解的可能。毕竟如果将来叶明修高中,在百官中占有一席之地,说不定还能帮到朱翊深。这样的人,做朋友比做敌人来得好。

她自己都未发觉,已经全心全意开始为远在蒙古高原的那个人打算了。

***

农历三月十七日是纪念成吉思汗显示卓越的军事才华,建立赫赫战功的日子。这日,成吉思汗遗物苏鲁锭的祭奠仪式将在成吉思汗陵墓前举行。成吉思汗作为蒙古人最杰出而伟大的领袖,是他们的精神信仰,因而这日成为蒙古人的盛会。各部族首领,平民百姓均携带祭祀物品到达成吉思汗陵墓,举办最盛大的仪式。

可这过程中,却发生了一场意外。

上百匹受惊的马群和羊群冲进了人堆里头,肆意踩踏平民。一切发生得猝不及防,朱翊深当即指挥护卫队救助老弱,可仍有不少人受了伤。最后当那些发疯了一般的牲畜被拖走的时候,会场已是遍地伤员。

萧祐刚才抱起两个受惊吓而嚎啕的孩子,没有注意到一头公羊往他身后撞过来。等他意识到的时候,几乎要躲不开那头公羊的撞击,幸而朱翊深拉了他一把,两个人一起摔在了草地上。

萧祐将两个孩子抱到母亲身边,跑回来查看朱翊深的伤势:“王爷,您没事吧?”

朱翊深按着右手臂,摇了摇头,额上却沁出大颗的汗水。刚才摔在地上的时候,撞击到他的旧伤,此刻如钻心剜骨般疼。阿古拉命大王子呼和鲁与各部首领救助百姓,亲自过来扶了朱翊深入帐,叫来巫医。

“可汗不用顾虑我。”朱翊深艰难地说道。

“你的人奋力救我草原百姓,你们都是我的恩人,别跟我客气。兄弟,你这手臂是否有旧疾?”阿古拉坐在木床旁问道。

朱翊深点了点头,阿古拉便转回身用一种谁也听不懂的语言与巫医交流。那巫医面容枯如老树皮,脸上画着古怪的白色图腾,头戴赤羽,浑身罩着一件黑袍,有种诡异的感觉。他走到床边,用枯槁的老手摸着朱翊深的手肘,摸了会儿,对阿古拉点了点头。

阿古拉喜道:“老巫医说能将你的旧疾治好。兄弟,你在草原多留些时日!”

朱翊深没想到连宫中的御医都治不好的伤,这奇怪的老巫医竟然有办法,不禁半信半疑。阿古拉大力地拍着他的肩膀道:“我们蒙古人善骑射,跌打损伤是常事,你们汉人治不好,我们却能治好。这老巫医身上通灵,我有次中了四箭也是被他捡回命来。你大可放心!”

此时,有蒙古士兵进来向阿古拉禀报,说和硕特部的首领在外头叫嚣,指这次的事件是阴谋。阿古拉脸色一沉,跟老巫医交代两句,便起身走出去了。

阿古拉走了以后,老巫医在旁边的火堆上烧东西。萧祐走到朱翊深的身边说道:“那巫医可是说能治王爷的伤?”他虽然听不懂蒙语,但观察阿古拉和老巫医的动作神色,猜出了大概。

朱翊深点了下头:“阿古拉要我们再在草原上待一阵子。”

“王爷治伤要紧,不如就听可汗的。”萧祐劝道。

朱翊深看了那巫医一眼,将萧祐招到跟前,低声道:“瓦剌内部斗争激烈,阿古拉虽被尊为大可汗,其它各部却心有不服。这次的事情,只是个引子,我们需尽快离开。”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另外他收到若澄的来信,在信中再次提到了叶明修,他们已经有过几次接触。他实在无法安心叶明修那样的人在她身侧,必须尽快回去。

萧祐来这里几月,也看出来了,阿古拉这个大可汗做得并不舒心。但他担心朱翊深与阿古拉好不容易谈下来的休兵条件受到影响,便说道:“那和谈的事,会不会有变故?”

“虽然那些部族不服阿古拉,但阿古拉的实力却仍是草原上最强大的,其它各部都不足以与他抗衡。只需给他点时间收服各部,但到那时…”朱翊深眸色一沉,没再说下去,转而言道,“这一路上你表现出色,回京我为你在皇上那里请功。以后锦衣卫北镇抚司必有你一席之地。”

萧祐想了想,忽然跪在床边,抱拳道:“我不愿在锦衣卫效力,日后愿为殿下效犬马之劳。”

朱翊深顿了顿,才说:“你一身武艺,行事稳重,日后必能有番作为。跟着我这无用之人最多做个王府护卫,太可惜了。”

萧祐抬起头,定定地看着朱翊深:“这一路上殿下数次救我于险境,我早已立誓,今后要追随殿下。无论是护卫,或是杂役,愿为殿下鞍前马后,万死不辞。如蒙明公不弃,萧祐万千之幸!”说完,他整个人趴在地上,以额抵地。

朱翊深直起身子道:“无需大礼,我应你便是。若你改变主意,随时可从我身边离去。”其实朱翊深知道,以萧祐的为人,今后绝不会另投他主。否则前生,也不会在形势完全倒在他这一边的情况下,仍选择为朱正熙血战而死。朱翊深这一路上几番筹谋,刻意拿捏分寸,为的就是这一刻,将此人彻底收入麾下。

那老巫医确有一番本事,他将朱翊深的血肉割开,将骨头重接,刮去腐肉和碎骨,虽是常人难以忍受的剧痛,但朱翊深在包扎的数日之后,已觉得握拳没有从前的阻滞之感。他便顺势向阿古拉辞行。

阿古拉再三挽留,见他去意已决,说道:“原本使臣团应当与你一道回去。但日前出事,我王庭之中人手短缺,故而使臣团需晚几月再出发。我阿古拉说话算话,只要那康旺不来惹事,我便放使鹿部一马。到时我瓦剌的使臣团到京,还请你好好接待他们。”

“可汗放心。”朱翊深拜道。

阿古拉与他拥抱:“兄弟,欢迎你以后再来草原做客,我瓦剌王庭的大门,永远为你而开!那时,定要让我见见你心爱的女子长什么模样。可能比过我的女儿,草原之花图兰雅。”阿古拉原本要塞两个草原美女给朱翊深带回去,但被朱翊深拒绝了,借口已有心上人,不忍她伤心。

朱翊深上马,回头再次对阿古拉一拜,率领队伍,离开了王庭。

柱子后面,躲着一个人,望着那远去的背影,若有所思。

第29章

四月清明前后,苏家上下十分忙碌,准备前往龙泉寺举行祭祖的仪式。苏奉英病了几月,一直不曾在人前露面,苏皇后特意趁祭祖回家看她。

苏奉英自小无母,姑姑待她亲厚,见到姑姑顿时扑于她怀中低泣。苏皇后拍着她的背安慰道:“选妃的结果,我也没料到。听说是太子殿下自己选的人,温家那边的算盘也落空。英儿,你不必为此难过。”

“姑姑,英儿不是为选妃一事。说句不怕姑姑生气的话,英儿比太子年长,本就不喜欢他,没选上便罢了。可父亲又要将我塞给平国公的长子,我不愿意。”苏奉英擦泪道。

苏皇后观她神色,迟疑问道:“英儿可是有心上人了?若是如此,对方是哪家公子,与你父直说便是。”

苏奉英扯着姑姑的袖子说道:“姑姑,若英儿喜欢的人并非王公子弟,父亲还会答应吗?”

苏皇后没想到苏奉英一向眼高于顶,竟然会喜欢低微出身之人?她摸着侄女的鬓发说道:“姑姑问你,那人可喜欢你?”

苏奉英一怔,联想到叶明修几次三番拒绝她的好意,泄气道:“如今大概是不喜欢的。不过以后,他总会喜欢上我的。”

苏皇后看着侄女执着的目光,暗暗叹了口气,现在的她婉如自己当年一般,无惧无畏,但是很快就会被现实打击得不得不低头。

苏皇后破瓜之年嫁给鲁王,远去山东,心中对父兄百般不舍,但鲁王求娶,聘以正妻之礼,她心甘情愿地跟随。试问谁年少之时,没有恋慕过良人?谁不曾想过将来会被夫君捧在手中疼爱?刚到山东那一年,鲁王的确待她很好。可后来,在她身怀六甲之时,鲁王又与徐婉仪那些女人勾搭在一起。

她伤心欲绝,不慎流产,那之后再也不能有孕。

爱,早已不爱了。恨,也无从谈起。原以为此生便如此了,可一朝鲁王登基,她因苏家之势,成为了母仪天下的皇后,要笑着面对后宫那些没完没了的女人。兄长欲将奉英嫁入宫中,说有她这个姑姑在侧,奉英将来必是另一个贤后。

呵,后位是世间多少女子所盼,于她苏家女儿来说唾手可得,可这其中的辛酸亦不足为外人道。

“英儿,姑姑提醒你,夫妻之间,纵然两情相悦也未必能长久,更别提他还不喜欢你。你可能承担一切后果?若能,不妨越过你父亲,直接与祖父说。”

苏奉英目光一亮,顿时振作精神,连忙唤青芜来为自己梳洗。苏皇后站在旁边看着,也不知是帮了她还是在害她。

一场奋不顾身的爱情,或飞蛾扑火,或恰逢其会,全看她自己的造化。

苏奉英打扮齐整,直接去了苏濂的书房。书房旁边有一片池塘,岸边是翠绿的芭蕉林,苏濂正在临窗作画,听下人禀报苏奉英来拜见,也为孙女一扫往日阴霾而高兴,唤她进来。

苏奉英见到苏濂便施礼道:“孙女来给祖父请安。”

苏濂手中笔未停,看着窗外的蜻蜓说:“你父兄皆很担心你,振作起来就好。选妃失利,无需挂怀,你父亲正为你筹谋另一桩婚事。”

苏奉英咬了咬嘴唇,忽然跪在地上:“祖父!英儿心中已有喜欢之人,不愿嫁到徐家。还请祖父成全!”

苏濂握笔的手一滞,回头望向跪于地面的嫡长孙女,确认她脸上的神色极其认真之后,才放下手中的笔,坐于太师椅上。他沉声问道:“你可知你父亲为何要急着将你嫁出去?你当真以为自己私下做的那些事情,无人知晓?你心中可有半分看重苏家的门楣,看重自己的身份!”

苏奉英一凛,抬头看祖父严厉的神色,心中胆怯。但此刻不替自己争,只怕永远都没有机会,只能奋力一搏。

“我知道身为苏家女,婚事从来由不得自己。但祖父,我不能有心仪之人吗?那人虽然现在卑如尘土,但终有一日会鱼跃龙门。到那时我为他妻,难道就损了苏家之名?平国公府的确是高门,但这样的人家,哪个不是妻妾成群?祖父就能保证,将来英儿能在其中占得一席之位?雪中送炭难,锦上添花易。祖父应该比英儿看得清楚。”

苏濂早就发现了苏奉英常在族学徘徊,还让青芜送东西给叶明修,但叶明修没有收过。那个人还是摆清了自己的位置。所以他提示长子,要约束孙女所为。苏家是累世公卿,门楣高贵,苏家的女儿无不嫁得十分显赫。叶明修此人撇开才华不提,乃是布衣平民,与苏家可谓云泥之别。

但苏奉英的一席话也未说错。那人绝不是池中之物,他有能力,有野心,亦有手段,以后封侯拜相不无可能。到那时,苏后无子,苏氏一门恐怕还得仰赖于他,这也是当初苏濂保他入族学的私心。可若现在就将苏奉英下嫁,苏家恐怕会沦为京城所有世家大族的笑柄。苏濂身负一门兴衰荣辱,绝不可能如此儿戏。

“我问你,若想嫁那人,你还需再等两年。你可愿意?”苏濂思索片刻,询问苏奉英。

苏奉英一愣,没有反应过来。苏濂继续道:“等他高中,我自会为你们安排婚事。你父亲那儿,我去说。”

苏奉英喜出望外,正要叩谢祖父之恩,又想起一事,红着脸道:“祖父,恐他不愿意…”

苏濂闭上眼睛,沉声说道:“我自有办法让他允了这门亲事。只不过如何让他将来心系于你,便全凭你的本事了。英儿,兵行险着,你我权且都放手一搏吧。”

***

若澄四月里来初潮之后,身体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个子持续长高,人也迅速地消瘦了下去,并且胸前开始慢慢鼓起,初具少女的身段。她以前做梦都想像素云和碧云一样窈窕纤细,如今对镜自照,肉嘟嘟的脸蛋虽还有些痕迹,但已经是十分满意。

她换了身轻薄的春衫,看见窗外阳光明媚,准备到院子里去看会儿书。但她低头看见微微隆起的前胸,下意识地伸手遮住,觉得有点不好意思。

素云看见她的模样,拿开她的手道:“姑娘这是长大了。等王爷回来,估计都要认不出您了。”

“我变了很多吗?”若澄捧着自己的脸问道。

“嗯。以前就是个可爱的糯米团子,现在是个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素云打趣道。

“素云你变坏了,我不跟你说。”若澄脸红,抱着书低头出去了。

沈如锦已经从女学卒业,近来跟在沈雍身边学艺,不再与若澄同进同出。上回李家的事沈雍找沈如锦去问候,之后好像也不着急她的婚事了。若澄不知堂姐跟伯父说了什么,但好歹事情就此揭过,她也放下心来。

她走到敞轩里放下书,碧云怀里抱着什么东西跑来,惊叫着放于石桌上。

若澄定睛一看,是只通体雪白的猫儿,圆滚滚的一团,慵懒地“喵”了一声,趴在那儿不动了。若澄不解地望向碧云,碧云道:“奴婢方才出府买布,回来的时候,叶先生身边的阿柒抱了这只猫给奴婢。说叶先生那儿几只猫闹翻了天,将他的书都扯烂了,他气得不行,只能送走几只。阿柒想到姑娘喜欢猫,就硬塞给奴婢,要奴婢带回来给姑娘养。姑娘,这怎么办啊?要不奴婢再给他送回去?”

若澄伸手挠了挠猫儿的下巴,猫儿舒服地闭上眼睛。想到叶明修好像是隔三差五捡些没人养的小可怜回去,想必是“猫”满为患,不得已才送人。她从前就想养只猫儿,既然送来了,又舍不得再将它送走,便说道:“那我们就养着吧。”

“啊?”碧云看着那只懒洋洋的白猫,状似心情不好地瞥了自己一眼,态度十分傲慢。

她从前在宸妃宫中,宸妃最怕这些小动物,因此她也没有接触过,刚才一路上抱回来,这猫不停地挣扎,她生怕摔了。以后要多养这么个小祖宗,碧云觉得十分忧心。

沈安序今日早回,本来是来寻沈如锦的,但看到若澄坐在敞轩里,不由地多看了她一眼。刚来府里的时候,还是矮矮胖胖其貌不扬的小女孩,转眼间已出落得亭亭玉立。她的皮肤本就雪白,瘦下来之后,精致的五官如明珠般熠熠生辉。

他原本只看一眼,不知为何竟然看得失了神。她的美十分纯净柔软,仿佛能触动到人心底里最深的那部分。有如此美貌,将来不知能引多少男儿折腰。

若澄察觉到有人在看自己,抬头望去,见是沈安序,连忙站起来:“二哥哥。你来找姐姐吗?她在大伯父那里。”这段日子,沈安序找不到沈如锦时,就把事情交代给若澄,他们的关系也比最初的时候好许多了。

沈安序有些尴尬,低头咳了一声要走开。这时想起什么,又转回头说道:“我今日在宫中听到消息,王爷此行顺利,已经回到奴儿干都司。若不出意外,七月便可归来。你,不用担心。”他知道若澄一直最记挂的就是朱翊深。毕竟朱翊深出使瓦剌之前,朝中无人看好。可短短十日,他已顺利完成使命回来。

今日,太子身边的詹事、少詹事都在议论此事,恰好被他听到。

若澄原以为按照去时的行程,朱翊深怎么样也得到九月才能回,未料提前了两月,心中自然欢喜,对沈安序甜甜笑道:“谢谢二哥哥告知。等王爷回来,必会好好谢谢你们对澄儿的照拂之恩。”

她不笑还好,这一笑,如春风拂面。沈安序的耳根泛红,不自然地看向别处:“别,别说如此见外的话。我,我走了!”说着负手转身离去,动作有些僵硬。

碧云忍不住“噗嗤”笑出声,对若澄说道:“咱们这个二公子还挺可爱的呢。想想姑娘刚到沈家那会儿,他还不爱跟姑娘说话,转眼我们都住了一年,二公子也待姑娘亲和多了。”

若澄知道沈安序最初不喜欢她,是出于一种排外的心理,觉得自己家里突然住了个外人,十分不适。可时日久了,他习惯了若澄的存在,也就不觉得排斥了。

第30章

朱翊深一行抵京已是七月的最后几日。这一路上他们行进速度非常快,与去时的游刃有余相比,所有人都能感受到王爷的归心似箭。

远远望见京城宏伟的城门和进出的百姓,朱翊深身后的众人难以抑制地发出欢呼声。他们这一行从端和四年出发,至端和五年方归,这一年数历险境,总算是有惊无险地回来了。

朱翊深勒马凝望片刻,彷如重生时一样,有种再世为人的感觉。萧祐策马到他身侧:“王爷还是先回府换身朝服,然后进宫向皇上复命。我等在大明门等殿下。”

朱翊深微微点头,回头看了李怀恩一眼,李怀恩连忙摆手:“奴还是跟萧总旗去大明门等殿下吧。殿下的马…奴不敢坐。”

朱翊深嘴角一勾,也不管他,纵马驶过城门甬道,向王府飞奔而去。

出发时,他不敢纵情骑马,而是多坐马车,只因右手负伤,骑马难以控制缰绳。而回来之时,因为老巫医的诊治,他的右手虽还不算恢复如初,但已经能纵马驰骋,所以回程比去时缩短很多。

周兰茵知道朱翊深这几日回来,刻意向沈家那边隐瞒,因为具体是哪一日她也不清楚。她命阖府上下勤加打扫,心中期盼万分。王爷这一走,便是一年多,期间只收到过两三次信,基本都是交代王府的事务,此外于她并无一言。

他去皇陵的那三年,周兰茵也挂心他在外的安危,但没有像现在一样迫切地想见到他。那是一种对心爱男子的企盼,早已不同以往。

忽然听到下人禀报,说王爷已经到了府门前,她也顾不上妆容齐整,提着裙子便往府门前跑去。

朱翊深下马,自有马奴接过马缰,带着马去马房安置。

他负手上台阶,看见门内飞奔出一个人影,心念微动,但看清是周兰茵之后,便有几分失望。

周兰茵口中叫着王爷,向他猛扑过来,朱翊深微微侧开身子,周兰茵险些扑了个空,惊叫着要跌下台阶。朱翊深抓着她的手臂拉了她一把,让她站稳,皱眉道:“何以如此不稳重?”

周兰茵惊魂未定,抬头看了一眼男子,不敢回话。他的表情一贯冷漠,可不知是否被塞外的风霜所侵染,更多了几分成熟而厚重的味道。她的心砰砰乱跳,抓着朱翊深的手,激动地无法言表。

朱翊深淡淡抽回手,往门内看了一眼,来迎的都是周兰茵的仆妇和丫鬟,还有王府的下人,不见若澄的身影。他问道:“若澄呢?”

周兰茵一颗火热的心顿时凉了半截,尽量克制地说道:“不知王爷何时归,妾这几日忙着整饬王府内外,好迎接您。沈姑娘那边,还没有派人去接。不过沈姑娘在沈家一直很好,妾都有定时差人去询问的。”

朱翊深一边往府内走,一边说道:“我换身衣裳,需得进宫面圣,不知何时回来。你亲自去接她。”

周兰茵一顿,脚下停住。朱翊深回头道:“有何问题?”

“没,没有。妾等送王爷进宫,立刻就去接沈姑娘。”周兰茵脸上堆出笑。

朱翊深一言不发地进了留园,没让周兰茵跟进去。周兰茵站在门外,紧紧地攥着双手。他们一年多不见,他对她如此冷淡不说,一回来张口闭口就是沈若澄,竟然还要她亲自去接。他就这么等不及,要将那个沈若澄接回来?

她如此思念他,如此担心他的安危,可信寄了一封又一封,却都没有得到回音。好不容易盼着他回来了,话还没说上几句,他就又要进宫。在他心里,沈若澄这样一个外人,当真比她这个妾更重要吗?她恨得咬牙切齿,李妈妈在她身后,扯了扯她的袖子提醒道:“夫人,王爷来了。”

周兰茵深呼吸了口气,强压下心中的种种情绪,笑脸送朱翊深出门。

等朱翊深走了以后,周兰茵气得踢碎了花园里的一盆花。李妈妈劝道:“夫人何必生气?沈姑娘已经十二岁了,再等几个月,就可以议亲。到时候您的苦日子就到头了。王爷不过是全太妃娘娘之事,并不是真的看重那个丫头的。”

香玲也跟着劝了两句,周兰茵渐渐平复下来,说道:“还等什么?收拾收拾去接她吧。”

***

若澄在宣纸上又多写了一个正字,她数了数日子,距离他信上所说的归期越来越近了。她昨日让素云去王府询问周兰茵,是否收到王爷回来的消息。周兰茵回复说没有,那就是还需几日。

她的包裹收拾了又拆开,拆开了又收拾,不知道何时才能回去。

“喵”的一声,雪球从窗外跳进来,熟门熟路地走到若澄的脚边,团成一团。它肚皮上很热,毛色光滑,整只团在一起的时候,几乎看不到脑袋。有次碧云就把它错认成白狐毛的披肩了。

这家伙不安于室,时常自己出去溜达,但也总知道回来。

刚开始养雪球的时候,因为没有经验,雪球常常生病。她只能求助于叶明修,还把雪球抱到他家里去。叶明修似乎在医术上有几分建树,每每能将雪球的病看好,还手把手教她如何养猫。接触得多了,发现他那个人总是如春风般和煦,实在不像坏人。

“姑娘!”素云从外面进来,“王府来人接咱们了,说是王爷已经回来。”

若澄一下子站了起来,快步走到外面,看到周兰茵和李妈妈等一群人往这边走来。她脸上有些失望,不是他。

素云道:“王爷要进宫面圣,抽不开身,所以让兰夫人先来接您。”

若澄忘了他是有皇命在身,一回宫肯定要先去面圣的,心中释然了许多。

周兰茵走近了,先看到站在屋前的素云,再看到站在她身侧的少女,不禁吃了一惊。这…这是沈若澄?那少女的个子已经快和素云差不多高,穿着叶绿的半臂,胸前系着丝绦,底下是细白的长裙。她梳着桃心髻,发上插着几根莲纹银簪,分明只是普通少女的打扮,却因那张明丽动人的小脸,一下就抓住了人的眼睛。

那张巴掌的小脸上分明还带着几分稚气未脱的天真,但眉眼之间已有楚楚动人的绝色。

不止是周兰茵,连久未见若澄的李妈妈和香玲也吓了一跳。

若澄虽然心中失望,但周兰茵毕竟是来接她回去的,还是笑脸相迎,客气地请她进去坐。周兰茵觉得若澄整个人都不一样了,待人接物大方了许多,不像从前在王府时,犹如一只受惊的小鸟,总是躲着不肯见人。苏家的女学,当真如此神奇?

碧云和素云早就将东西都收拾得差不多了,简单地打了几个包裹。若澄对周兰茵说道:“兰夫人请在这里稍等片刻。我去跟祖母,伯父还有姐姐告辞,马上回来。”

周兰茵从刚才一直看着她,此刻如梦初醒,点了点头,若澄便从屋中出来,刚好看到沈如锦回来。

沈如锦听下人说王府来了个妾室接若澄回去,特意从沈雍那里过来。她拉着若澄的手问道:“王爷回来了?”

若澄点了点头:“我正要去向祖母和大伯父告辞。”

“我陪你一起去。”沈如锦往屋中看了一眼,只看到周兰茵的侧影。她听说这个妾是太妃在的时候帮朱翊深纳的,并不得宠,年纪也大了,不足为惧。她带沈如锦去沈老夫人的住处,沈老夫人一贯淡淡的,正在礼佛,也没从佛台前站起来。只不过在若澄要告退的时候,她闭眼说了一句:“你怎么说也是姓沈的。往后记得多走动,别生分了。”

若澄应是,跪下行礼,从屋子里退出去,再跟着沈如锦去见沈雍。

沈雍的话依旧不多,只是把当初朱翊深交给他的那个盒子交到若澄手里:“这是你父亲的遗物,本来就是传给你的,现在交给你保管。我们是同脉同支,往后受了委屈或者想要回来,随时说一声。去吧。”

若澄郑重地抱着锦盒,虽然不知里面是什么东西,但毕竟是父亲的遗物,不敢大意。她看着伯父并不宽厚的背影,想到他一年多来的照拂,也跪下行了个大礼,恭敬地退出去。

沈如锦陪着若澄回住处,说道:“你的东西要是落下了不要紧,我让宁儿仔细收拾一下,改日再给你送回去。你的屋子还给你留着,以后随时都可以回来住。你记得,我们是堂姐妹,没有旁人比我们更亲了。”

若澄眼眶微红,对沈如锦说道:“谢谢姐姐和伯父的照顾。我一定会回来看你们的。”

沈如锦摸了摸她的头说道:“傻丫头,都是大姑娘了,怎么还哭鼻子。我们都住在京城,又不是不见面了,别难过。你记得,那个妾要是敢给你气受,就告诉我和二哥,保准给你出气。”

若澄忍不住笑,但想起沈如锦曾经说过的话,心中又隐隐有些担忧。若姐姐真的喜欢王爷,而她也想留在王爷身边,姐姐以后还会对她这么好吗?只不过她现在这个念头,只敢小心地藏在心里,不能被任何人知道。

到了沈家外头,若澄本来想抱着雪球上马车,但周兰茵嫌弃地说道:“你别把那畜生弄到我近前,我受不了它的毛。而且王爷也不喜欢猫,你还是把它留在沈家吧。”

若澄不知道朱翊深不喜欢猫,当即抱着雪球有点犯难。她养了这许久,对雪球早已经有了感情,不舍得抛弃它。可若朱翊深不喜欢,她也不敢养。

沈如锦见状,主动把雪球抱过来,对若澄耳语道:“雪球先放在我这里,我帮你养。你回去问问王爷,若是他同意你养猫,我再给你抱回去。若他不同意,我们再另外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