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已经来了一从人,瞧见她们两在这里,人群停了下来,两个婆子抬着的小竹椅上坐着的是潘氏,她紧闭双目,感觉到停下才睁开眼睛。

她眼里依旧一片灰白,婉潞和秦氏双双上前扶住她:“大嫂今儿身子感到好些,过来娘这边?”潘氏形容枯槁,瘦的只剩下一把骨头,微微咳了几声才开口,那声音也是又沙又哑:“昨儿婆婆派人来说给理哥儿寻了门亲事,问我愿不愿意,现在这样谁家肯嫁女儿过来已经好了,今儿觉得好些,才到婆婆面前道谢。”

说话时候已经断了几次,说完就又闭上眼,婉潞把椅上枕着的枕头重新放平,吩咐婆子们依旧把她抬进去。秦氏看着潘氏一行进去,话里有无尽叹息:“这才几年,大嫂就成了这个样子。”婉潞眼前一花,初嫁进来时,那个温柔笑着,带自己前去拜见各家长辈,楚夫人放心地把家务交给她的女子仿佛又在眼前。

算起来,潘氏还不到四十,头发却已灰白,看起来比楚夫人也小不了几岁。婉潞把心里的叹息扫掉,对秦氏道:“成哥儿和理哥儿现在不光是弟兄们,又娶了姐妹俩,以后这家里就更和睦了。”

前几日成哥儿的岳母来拜见楚夫人,言谈间说起自家丈夫有个侄女,父亲早亡,母亲改嫁一直跟着他们长大的,今年已经十七,本来是想给她先说亲的,谁知一直没有合适的,这才先给自己女儿定了亲,也不晓得这婚事落到哪里?

楚夫人留了心,问了那姑娘的生辰八字,找了人先和理哥儿合一合婚,合婚的人说这是上好一对夫妻,绝无口舌是非的。楚夫人又让秦氏去细问问这姑娘为人如何,秦氏让下人们去打听,回来都说这姑娘温柔和顺。

楚夫人定了主意,寻个媒人就去和那家说亲,成哥儿的岳父姓傅不过是个通判,当日是文武官员说的着秦氏才聘他家女儿。听说赵家要聘自己家侄女做长房长孙媳妇,虽知道赵府以后是小儿子继承侯府,但有个做侯爷的叔叔,父母就算不成器也饿不着,忙不迭答应了。

楚夫人得了傅家的肯信,这才让人知会潘氏让她等着做婆婆,潘氏病了这许多年,已经晓得自己只怕就要油尽灯枯,望着的就是儿女们各自嫁娶,理哥儿婚事定了,下面那几个小的也好寻亲,楚夫人做了主她又怎么说个不字,只是求着楚夫人让新娘快些过门的好。

这定下亲事不过两天,就把婚期都定了,六月十三娶媳妇过门,侯府还在丧期,也不能委屈了人家姑娘,楚夫人吩咐把隔了两条街的一座四进宅子布置出来,好让理哥儿在那娶亲成礼。

珍姐儿的婚期也定在了八月十六,楚夫人的意思,到时珍姐儿也在那宅子出嫁,不然侯府在丧期内就张灯结彩,看在外人眼里也不像。

秦氏能干,这婚事就托到了她这里,听到婉潞这样说,秦氏摇头微微叹道:“你还说这个,一下就两门婚事,日子还赶的这么近,我这头都赶晕了。”

婉潞用袖子掩住口一笑:“能者多劳,再说这办婚事,油水可是大大的。”到时那种魍魉也会出来的,侯府这三年来一直有事情,办丧事时婉潞看的很严,就算捞也捞不了多少油水,现在两出婚事一办,这里面的道道就多了。

办喜事总是那些事,打家具,做新衣衫,再抽调些仆人到新宅子那里去打扫,这帮着办婚事虽是能捞油水的时候,但这一抽调过去就是做了赵大爷那房的下人,赵大爷是个什么样的人下人们都清楚,跟了他过去是没多少好日子的,自然有人不愿意去,各自托情想办法从名单上下来。

婉潞手里拿着名单,冷笑看着陆管事,他是陆总管的儿子,也已五十多了,就等着陆总管一回家荣养就好接了自己爹的位置,现在恭敬站在那里,但一双眼里偶尔也有冷光闪过过,没了下人帮忙,看这位掌家奶奶用什么去调动?

婉潞把名单放下:“陆管事,原来我说的话全是耳边风啊?理哥儿娶妻,这是赵家大事,这些人竟然个个都不肯去,不是说病了就是家里走不开,原来我赵家竟养了这么多的闲人。”

陆管事依旧恭敬:“奶奶容禀,这些小的已经一一核实过,确是家里有事。”婉潞冷笑出声:“一批不去,两批不去,这都第三批了,偌大一个赵府,挑不出十来房去帮忙的下人,是你糊涂了还是我糊涂了?”

陆管事扑通一声跪下去:“并不是奶奶糊涂,也不是小的糊涂,只是这赵府下人,总有那么些事情。”婉潞挑高眉:“哦,你的意思,我该体谅他们,不让他们去帮忙,依旧让他们在赵府待着。”

婉潞话里有些冰冷,陆管事抬头看一眼婉潞,这个唇边常含笑容的少妇此时脸上的笑容让人觉得从头凉到心窝,陆管事还要再辩解,婉潞已经扔下一张纸来:“既然他们不肯去,就按这张上面的名单去吧。”

陆管事把那张纸捡起,心放了下来,她还不是没办法,只有另派人,一看这张名单上的人,陆管事嘴巴长大,上面头一个就是陆总管的名字,第二个是自己的,第三个是自己亲家的,总共十来房人,全都是和自家有亲的。

陆总管又细细看了一遍,确实无疑,那冷汗顿时下来,抬头看着婉潞:“奶奶,虽说主人有命,做下人的不敢不从,但小的们若全去了,这府里的事交给谁去?”

婉潞转着手上的戒指,戒指上镶的红宝石在阳光下不停反射出各种光,婉潞专心致志地看着那些光,听到陆管事的问话头都没抬:“陆管事,这由不得你操心。”

话语平静,陆管事却像被雷劈到一样,惊叫一声奶奶,婉潞把手停下,双手放在裙上,抬头那眼还是依旧那么平静:“怎么,我要让谁去哪里,他们的事要谁来接替,这些事都要先问过你吗?我倒想问问,这府里谁是下人,谁是主人?”

陆管事额头上已经满是汗珠,他用袖子擦一擦才又道:“奶奶的调配那是奶奶自己的事情,不过这府里大大小小的事那么多,总要提前告诉小的一声,小的才好…”

婉潞已经不想和他罗嗦,叫了声人来,帘子掀起处走进四个中年管事,婉潞没有去看陆管事,而是指着那四个中年管事:“陆总管一家到那边去了后,他的事就由你们四个接手,我昨儿已经和你们说过了,各人原来管的事各管一摊就成。”

四个管事齐声应是,婉潞这才瞧向陆管事:“陆管事,现在你可以安心往那边去了吧?”陆管事说不出话来,他恨恨地瞧着这四个管事,这里面有两个可是经常奉承自己,家里还有他们的孝敬,怎么不声不响就投靠了婉潞?

看着那四个管事的脸上对自己露出的嘲讽笑容,陆管事对婉潞道:“奶奶,这些小人背地一套,当面一套,奶奶你是做主人的,可不能受这些人的蒙蔽。”

婉潞站起身走到陆管事的跟前:“陆管事,蒙蔽?是你陆家蒙蔽我多一些呢,还是他们蒙蔽的我多一些?”陆管事被这话说的面上开始现出白色,陆家世代在赵府做管事,这百来年,积累的财富也不在个小数目。

婉潞已经伸手从袖子里拿出一样东西来,在陆管事跟前晃一晃,那是一根金钗,钗上镶了指顶大的宝石,凤眼用的是龙眼般大的珍珠。

这首饰是从哪里来的?陆总管皱眉在想,婉潞已经笑了:“陆管事,你一年的工钱是五十两,就算加上吃喝衣衫,这一年也不过就是八十两,这根钗,单上面的宝石和珠子就值三百两,而这,不过是你媳妇拿来赏你家丫鬟的东西。”

说着婉潞把这钗丢到陆管事怀里,钗掉在陆管事衣襟上,上面的珍珠相撞,发出清脆的声音。婉潞站直身子,声音冰冷:“陆管事,我倒想请教请教你,这样的东西也是你四年的收入,你媳妇就拿来赏给丫鬟,理由不过就是这式样不时兴了,别说是你媳妇,就算是这族里差一点的主母们,只怕都没见过这样的东西,陆管事,我倒想问个究竟。”

陆管事此时已经汗湿重衫,屋里的人都屏声静气等着婉潞下面的话,婉潞说完就看着陆管事:“方才陆管事连自家的东西都认不出来,可见你家里这样的东西定是塞满了箱子。”

陆家做了百来年的管事,背地里置的产业不少,不过是贪了赵府的庇护才没有求告出去,听了婉潞这话,陆管事已经跪坐在地上,连半个字都吐不出来。

婉潞重新坐了回去,看着不说话的陆管事:“这几辈子的脸面,我也不赶尽杀绝,你回家去好好收拾东西过去那边宅子伺候。”陆管事没想到婉潞竟这样说,重新跪了起来磕了个头:“小的领命。”

说着陆管事僵直地站起身往外走去,婉潞一笑,又叮嘱那几个管事一些事情也就打发他们出去。来回事的人依旧络绎不绝,秦氏要照管婚事,支银子的事就要来和婉潞商量。

秦氏还带了几匹料子,说这些都是婚事上能用上的,从绸缎庄里寻的上好的,妯娌两人在那商量,又让人把珍姐儿请了过来,让她也来挑些料子好给她做嫁妆。

珍姐儿一听到自己的嫁妆,那脸又红了起来,说只要婉潞和秦氏做主就好,正说的热热闹闹,丫鬟进来报说陆爷爷来了。

陆总管做了这三四十年的总管,一般点的人都以爷爷称之,珍姐儿正要回避,秦氏已经拦住她:“别走,正好看戏,你也能学着些管家。”这话让珍姐儿的脸又红了起来。

陆总管已经走了进来,他须发皆白,进来正要行礼婉潞已经拦住他:“陆总管请坐,正要让人去请您呢,说的就是人让您过去那边新宅子帮忙的事。”

陆总管站的笔直,对婉潞行礼道:“六奶奶,老朽已经年过七旬,还请奶奶发个慈悲,容老朽全家离府。”

作者有话要说:啦啦啦,果然还是写这个爽。

再说一遍,正文贴作者有话说是因为有读者反映说看不到正文,如果大家这种情况都没有了,就在文下留言,我也就不贴了,谢谢。

秦氏话里的戏谑婉潞听出来了,斜斜瞟秦氏一眼含笑道:“那是,就该让三嫂嫂这样又大方又和气的人当家才是,我该让贤退位。”秦氏哈一声笑出来,用手拍着婉潞的肩:“不但如此,还该想法让我家得了这世子位,让你这仗势欺人胡作非为的人竹篮打水一场空呢。”

这些话婉潞早有心理准备,等秦氏笑停了才道:“这些做下人的,惯会两面三刀,对了你,嘴抹的跟蜜似的,背了你,那话说的有多难听就有多难听,还在那撺掇着我要我给三嫂一个下马威,让三嫂你明白谁才是这府里当家主事的人,可笑不可笑?”

婉潞最后那两句话已经恨极,秦氏轻叹一声:“这府里确要该好好整顿整顿,六婶婶,你肩上担子重啊。”婉潞又是一笑:“有了三嫂嫂帮我,再重的担子也轻了。”秦氏摆一摆手:“说什么帮不帮的话,赵府的产业有了保证,兴旺发达,等到分家时候我家还不是一样有好处,只想着从公中不停捞好处,全不想着生息,等到日后,别人还不是笑话,再说那些下人一旦捞惯,惯于打偏手,到时自己攒的还不是被人拿走,那才叫为谁辛苦为谁忙?”

秦氏这话让婉潞想起四太太来,不由叹道:“当年若婆婆的妯娌也像三嫂嫂这样想,婆婆也少了些事。”秦氏当家这几年,四太太在背后动的手脚她还是能知道些的,不过那时只是暂时管家,这府里要交给谁也没明朗,也不过就是知道罢了。

前面已经来了一从人,瞧见她们两在这里,人群停了下来,两个婆子抬着的小竹椅上坐着的是潘氏,她紧闭双目,感觉到停下才睁开眼睛。

她眼里依旧一片灰白,婉潞和秦氏双双上前扶住她:“大嫂今儿身子感到好些,过来娘这边?”潘氏形容枯槁,瘦的只剩下一把骨头,微微咳了几声才开口,那声音也是又沙又哑:“昨儿婆婆派人来说给理哥儿寻了门亲事,问我愿不愿意,现在这样谁家肯嫁女儿过来已经好了,今儿觉得好些,才到婆婆面前道谢。”

说话时候已经断了几次,说完就又闭上眼,婉潞把椅上枕着的枕头重新放平,吩咐婆子们依旧把她抬进去。秦氏看着潘氏一行进去,话里有无尽叹息:“这才几年,大嫂就成了这个样子。”婉潞眼前一花,初嫁进来时,那个温柔笑着,带自己前去拜见各家长辈,楚夫人放心地把家务交给她的女子仿佛又在眼前。

算起来,潘氏还不到四十,头发却已灰白,看起来比楚夫人也小不了几岁。婉潞把心里的叹息扫掉,对秦氏道:“成哥儿和理哥儿现在不光是弟兄们,又娶了姐妹俩,以后这家里就更和睦了。”

前几日成哥儿的岳母来拜见楚夫人,言谈间说起自家丈夫有个侄女,父亲早亡,母亲改嫁一直跟着他们长大的,今年已经十七,本来是想给她先说亲的,谁知一直没有合适的,这才先给自己女儿定了亲,也不晓得这婚事落到哪里?

楚夫人留了心,问了那姑娘的生辰八字,找了人先和理哥儿合一合婚,合婚的人说这是上好一对夫妻,绝无口舌是非的。楚夫人又让秦氏去细问问这姑娘为人如何,秦氏让下人们去打听,回来都说这姑娘温柔和顺。

楚夫人定了主意,寻个媒人就去和那家说亲,成哥儿的岳父姓傅不过是个通判,当日是文武官员说的着秦氏才聘他家女儿。听说赵家要聘自己家侄女做长房长孙媳妇,虽知道赵府以后是小儿子继承侯府,但有个做侯爷的叔叔,父母就算不成器也饿不着,忙不迭答应了。

楚夫人得了傅家的肯信,这才让人知会潘氏让她等着做婆婆,潘氏病了这许多年,已经晓得自己只怕就要油尽灯枯,望着的就是儿女们各自嫁娶,理哥儿婚事定了,下面那几个小的也好寻亲,楚夫人做了主她又怎么说个不字,只是求着楚夫人让新娘快些过门的好。

这定下亲事不过两天,就把婚期都定了,六月十三娶媳妇过门,侯府还在丧期,也不能委屈了人家姑娘,楚夫人吩咐把隔了两条街的一座四进宅子布置出来,好让理哥儿在那娶亲成礼。

珍姐儿的婚期也定在了八月十六,楚夫人的意思,到时珍姐儿也在那宅子出嫁,不然侯府在丧期内就张灯结彩,看在外人眼里也不像。

秦氏能干,这婚事就托到了她这里,听到婉潞这样说,秦氏摇头微微叹道:“你还说这个,一下就两门婚事,日子还赶的这么近,我这头都赶晕了。”

婉潞用袖子掩住口一笑:“能者多劳,再说这办婚事,油水可是大大的。”到时那种魍魉也会出来的,侯府这三年来一直有事情,办丧事时婉潞看的很严,就算捞也捞不了多少油水,现在两出婚事一办,这里面的道道就多了。

办喜事总是那些事,打家具,做新衣衫,再抽调些仆人到新宅子那里去打扫,这帮着办婚事虽是能捞油水的时候,但这一抽调过去就是做了赵大爷那房的下人,赵大爷是个什么样的人下人们都清楚,跟了他过去是没多少好日子的,自然有人不愿意去,各自托情想办法从名单上下来。

婉潞手里拿着名单,冷笑看着陆管事,他是陆总管的儿子,也已五十多了,就等着陆总管一回家荣养就好接了自己爹的位置,现在恭敬站在那里,但一双眼里偶尔也有冷光闪过过,没了下人帮忙,看这位掌家奶奶用什么去调动?

婉潞把名单放下:“陆管事,原来我说的话全是耳边风啊?理哥儿娶妻,这是赵家大事,这些人竟然个个都不肯去,不是说病了就是家里走不开,原来我赵家竟养了这么多的闲人。”

陆管事依旧恭敬:“奶奶容禀,这些小的已经一一核实过,确是家里有事。”婉潞冷笑出声:“一批不去,两批不去,这都第三批了,偌大一个赵府,挑不出十来房去帮忙的下人,是你糊涂了还是我糊涂了?”

陆管事扑通一声跪下去:“并不是奶奶糊涂,也不是小的糊涂,只是这赵府下人,总有那么些事情。”婉潞挑高眉:“哦,你的意思,我该体谅他们,不让他们去帮忙,依旧让他们在赵府待着。”

婉潞话里有些冰冷,陆管事抬头看一眼婉潞,这个唇边常含笑容的少妇此时脸上的笑容让人觉得从头凉到心窝,陆管事还要再辩解,婉潞已经扔下一张纸来:“既然他们不肯去,就按这张上面的名单去吧。”

陆管事把那张纸捡起,心放了下来,她还不是没办法,只有另派人,一看这张名单上的人,陆管事嘴巴长大,上面头一个就是陆总管的名字,第二个是自己的,第三个是自己亲家的,总共十来房人,全都是和自家有亲的。

陆总管又细细看了一遍,确实无疑,那冷汗顿时下来,抬头看着婉潞:“奶奶,虽说主人有命,做下人的不敢不从,但小的们若全去了,这府里的事交给谁去?”

婉潞转着手上的戒指,戒指上镶的红宝石在阳光下不停反射出各种光,婉潞专心致志地看着那些光,听到陆管事的问话头都没抬:“陆管事,这由不得你操心。”

话语平静,陆管事却像被雷劈到一样,惊叫一声奶奶,婉潞把手停下,双手放在裙上,抬头那眼还是依旧那么平静:“怎么,我要让谁去哪里,他们的事要谁来接替,这些事都要先问过你吗?我倒想问问,这府里谁是下人,谁是主人?”

陆管事额头上已经满是汗珠,他用袖子擦一擦才又道:“奶奶的调配那是奶奶自己的事情,不过这府里大大小小的事那么多,总要提前告诉小的一声,小的才好…”

婉潞已经不想和他罗嗦,叫了声人来,帘子掀起处走进四个中年管事,婉潞没有去看陆管事,而是指着那四个中年管事:“陆总管一家到那边去了后,他的事就由你们四个接手,我昨儿已经和你们说过了,各人原来管的事各管一摊就成。”

四个管事齐声应是,婉潞这才瞧向陆管事:“陆管事,现在你可以安心往那边去了吧?”陆管事说不出话来,他恨恨地瞧着这四个管事,这里面有两个可是经常奉承自己,家里还有他们的孝敬,怎么不声不响就投靠了婉潞?

看着那四个管事的脸上对自己露出的嘲讽笑容,陆管事对婉潞道:“奶奶,这些小人背地一套,当面一套,奶奶你是做主人的,可不能受这些人的蒙蔽。”

婉潞站起身走到陆管事的跟前:“陆管事,蒙蔽?是你陆家蒙蔽我多一些呢,还是他们蒙蔽的我多一些?”陆管事被这话说的面上开始现出白色,陆家世代在赵府做管事,这百来年,积累的财富也不在个小数目。

婉潞已经伸手从袖子里拿出一样东西来,在陆管事跟前晃一晃,那是一根金钗,钗上镶了指顶大的宝石,凤眼用的是龙眼般大的珍珠。

这首饰是从哪里来的?陆总管皱眉在想,婉潞已经笑了:“陆管事,你一年的工钱是五十两,就算加上吃喝衣衫,这一年也不过就是八十两,这根钗,单上面的宝石和珠子就值三百两,而这,不过是你媳妇拿来赏你家丫鬟的东西。”

说着婉潞把这钗丢到陆管事怀里,钗掉在陆管事衣襟上,上面的珍珠相撞,发出清脆的声音。婉潞站直身子,声音冰冷:“陆管事,我倒想请教请教你,这样的东西也是你四年的收入,你媳妇就拿来赏给丫鬟,理由不过就是这式样不时兴了,别说是你媳妇,就算是这族里差一点的主母们,只怕都没见过这样的东西,陆管事,我倒想问个究竟。”

陆管事此时已经汗湿重衫,屋里的人都屏声静气等着婉潞下面的话,婉潞说完就看着陆管事:“方才陆管事连自家的东西都认不出来,可见你家里这样的东西定是塞满了箱子。”

陆家做了百来年的管事,背地里置的产业不少,不过是贪了赵府的庇护才没有求告出去,听了婉潞这话,陆管事已经跪坐在地上,连半个字都吐不出来。

婉潞重新坐了回去,看着不说话的陆管事:“这几辈子的脸面,我也不赶尽杀绝,你回家去好好收拾东西过去那边宅子伺候。”陆管事没想到婉潞竟这样说,重新跪了起来磕了个头:“小的领命。”

说着陆管事僵直地站起身往外走去,婉潞一笑,又叮嘱那几个管事一些事情也就打发他们出去。来回事的人依旧络绎不绝,秦氏要照管婚事,支银子的事就要来和婉潞商量。

秦氏还带了几匹料子,说这些都是婚事上能用上的,从绸缎庄里寻的上好的,妯娌两人在那商量,又让人把珍姐儿请了过来,让她也来挑些料子好给她做嫁妆。

珍姐儿一听到自己的嫁妆,那脸又红了起来,说只要婉潞和秦氏做主就好,正说的热热闹闹,丫鬟进来报说陆爷爷来了。

陆总管做了这三四十年的总管,一般点的人都以爷爷称之,珍姐儿正要回避,秦氏已经拦住她:“别走,正好看戏,你也能学着些管家。”这话让珍姐儿的脸又红了起来。

陆总管已经走了进来,他须发皆白,进来正要行礼婉潞已经拦住他:“陆总管请坐,正要让人去请您呢,说的就是人让您过去那边新宅子帮忙的事。”

陆总管站的笔直,对婉潞行礼道:“六奶奶,老朽已经年过七旬,还请奶奶发个慈悲,容老朽全家离府。”

规矩

-->

婉潞手里正抖着一匹连绵不断满地金的缎子,对秦氏道:“这色正好拿来做包袱皮,另外那个纱用来给理侄儿糊窗子是最好不过,粉色衬着那边的梧桐,又鲜亮又喜庆。”陆总管说完话就等着婉潞发排,谁知婉潞依旧在那里和秦氏商量要给里哥儿布置新房的事,只当自己没说过话,陆总管又开口道:“六奶奶,小的…”

婉潞这才把手里的料子放下,眼转向陆总管,秦氏也款款坐下,手并没有离开那些料子,那眼和婉潞一样没有离开陆总管身上,唇边含有一丝丝笑容。两位少奶奶都是三十左右,如花似玉的容貌,此时不言不语却让陆总管心里有些发毛,他迟疑一下又道:“六奶奶,小的在赵府受恩深重,全家老小都仰仗赵府,奶奶现在…”不等陆总管说完,婉潞已经冷笑开口:“好个受恩深重,陆总管,你可知道这四个字怎么写?”

陆总管没料到婉潞竟半点颜面都不给自己留,方才那半真半假的求去此时变成全部,脸上开始有猪肝色显现:“奶奶,小的自认对赵府已竭尽心力,再无半点不妥,况且小的几年前就想求去,不过是老爷爱护小的,让小的依旧在府里伺候,小的一片赤胆忠心,并无半点隐瞒赵府。”

婉潞轻轻一晒:“原来说来说去,这是怪我误听了人言,对你家不好?”婉潞话里的嘲讽陆总管怎么听不出来,只是陆家在赵府这百来年,跟着赵家同进同退,此时上头还有侯爷和楚夫人,陆总管原先哪里把婉潞这位少奶奶放在眼里?

方才陆管事回来寻到陆总管,说婉潞有令让自己父子都到那边新宅子伺候,这是明摆着要夺自家权柄的事,陆家这总管做了上百年,只把一个赵府总管当成自己家的永远基业,哪能容得下别人觊觎自家的总管之位?当年月太君还活着时候也曾发作陆家,寻别人家来替了这总管之位,那时陆总管的父亲还活着,使了多少力气才让月太君打消了主意,又反让月太君把那家要替自家做总管的人家远远打发了出去,今日又怎受得了这口气。

这才来寻婉潞开口求去,不过是想将婉潞一军,谁知婉潞一不留,二不同意,只是在问别的,陆总管一时有些卡壳。

婉潞听陆总管答不上来,又开口道:“陆总管,若照了你说的,我受了别人蒙蔽,才让你和你儿子去那边新房子帮忙,那我倒想问问陆总管,你做总管的,平日的职责是什么?”这陆总管答的上来:“小的受了侯爷和太太的托付,自然是管理家里琐事,管教下人。”

婉潞一笑:“好个管教下人,陆总管,你管教的下人就是主人使唤着不动吗?”陆总管额上开始有汗出来:“小的并未曾让下人们不听主人的使唤。”婉潞又笑了:“新宅子那边要挑人过去服侍,挑了一批不去,两批又不去,一直到第三批,还是没人去,我这才没奈何,让陆总管你们父子去做个带头的,谁知陆总管您倒好,别人不过背地里寻个由子不去罢了,您就直接到我跟前要全家求去,陆总管,您这是要挟我呢,还是要陷我于不义,我倒想请教请教?”

陆总管没料到婉潞竟是个软硬不吃的脾气,再看着婉潞眼里射出的寒光,腿再也撑不住,扑通一声跪了下去:“奶奶,小的…”不等他说完,婉潞已经站起:“陆总管,要求去,我也不好拦着,你陆家老小在我赵府总共四十三口,要走,我明儿就让人去官府办文书,到时咱们也就丁是丁卯是卯的,每人二十两的赎身银子,除了身上穿的,头上戴的,别的什么都不许从赵家带走。那些你用你亲家名义买的田地,置的产业,我自会派人去和你亲家说,让他们就此笑纳,也无需还你家了。”

陆总管没想到婉潞竟这样不顾体面,脸上露出惊讶之色,秦氏坐在那里开口了:“陆总管,这可是你亲自来六婶婶面前求去的,六婶婶不过是照了规矩办事,哪家的下人许有自己的产业,自己的奴仆下人了?你就算到满大街地说我赵家待人刻薄,可这满屋子的下人和我都听着,这是你自己求去,并不是我赵家撵走你的,照了规矩章程办事,谁又会说个不字?”

婉潞也笑了:“三嫂嫂不说我还忘了,这些下人们谁家不背地里说主人的?你见哪家主人会拿着别家下人背后说的坏话去问人了。”秦氏哈哈大笑:“这才是没体面的事呢,谁家没眼色的敢来问了,我定要啐她一头一脸的吐沫。”

婉潞笑的更为开心,珍姐儿站在旁边也跟着婶婶们笑,房里伺候的婆子丫鬟们唇边也露出笑容。陆总管顿时觉得自己受辱,站起身就要往墙上撞去,嘴里还道:“为赵家干了一辈子,临老竟这样,我还是死了算了。”

旁边站着的婆子们急忙上前拉住他,婉潞已经走到他跟前,还是瞪着陆总管:“寻死?你不是口口声声是忠仆吗?求去再加陷主人于不义,陆总管,你这个忠仆做的可极好。”陆总管那股气顿时又没了,婉潞看一下秦氏:“三嫂,我想问问奴仆要挟主人,按了律法该治什么罪?”

秦氏眼皮都没抬:“奴背主,该是凌迟的罪名。”婉潞手一扬:“你们都放开,我看着他寻死,我看可有哪家衙门肯收这奴仆要挟主人的状子。”陆总管已经瘫软下去,婉潞也不看他:“陆总管,我还是那话,要走,就照了规矩,要不走,就老实收拾东西到那边宅子帮忙,以后理侄儿成了亲,你们全家也就尽心尽力地伺候,理侄儿是赵府长房长孙,去伺候他也不算辱没了你家。”

说着婉潞示意婆子们把陆总管扶出去,帘子掀起处,婉潞已能瞧见外面站满了人,看见陆总管被扶出来,他们一涌而上想瞧个究竟,婉潞已打起帘子走了出来,人群停在那里。

婉潞的头高高扬起,声音清脆:“我说话历来不说两遍,今儿当着大家伙儿的面就把话说开,赵府不是我一家的赵府,你们尽心尽力伺候了,日后自然有你们的好处,该赏的我从不手软。有那想从中间打偏手捞油水的,也别嫌我为人刻薄,若觉着从此油水捞不着想从此求去的我也不拦着,等在这里等你们求去。”

院子里没有声音,下人们都低头垂手站在那里,婉潞说完又等了会儿,见他们还是没有声音,这才开口道:“都去忙自己的事吧,赵府长长远远的,你们的日子才好过,若不然,那被夺爵抄家的人家的奴仆是什么下场,你们自己也清楚,别给我打什么见不得人的主意。”

说着婉潞再不去瞧他们,伸手掀起帘子自己进屋,屋内也同样寂静,婆子丫鬟们站成一排,没有人敢说话,秦氏还是照旧坐在那儿,对婉潞比一比拇指,婉潞一笑:“倒碗茶来,说了那么大天的话,都快渴死了。”

丫鬟们仿佛才醒了过来,忙给婉潞倒茶,婆子们又送上些茶果,双妙上前给婉潞捶着肩膀,珍姐儿这才开口:“六婶婶,怎么你说的和祖母说的不一样。”这样大户人家,对下人们历来都是宽厚的,婉潞把茶碗放下,瞧一眼她:“哪里和你祖母说的不一样了?该赏的我哪一点没赏了?他们要求去,要往好处去,难道我还拦着不成?”

珍姐儿嗯了一声,秦氏笑了:“珍姐儿才多大,你就和她打这样的机关?珍姐儿过来,三婶婶和你说,你六婶婶的意思是,做主人的要赏罚分明,有功的自然要赏,有过的当然要罚,哪能为了个宽厚之名,就赏罚失序?那样就会寒了想办事的人的心,而上前的不过就是些谄媚之徒。”

珍姐儿点头,婉潞捻起一枚橄榄:“珍姐儿,当家这种事,是不能只想着甜,而不想着苦,你看这橄榄,初入口时有些酸涩,久而久之回味就甜,管家也一样的,初时管严,那下人们当然不免说东道西,你办起事来总有些难办,是为酸涩,等日子久了,他们惯了,那时你才知道这管家严的好处。”

珍姐儿低头笑了,秦氏轻轻叹气:“闹这么一出,陆总管也真是糊涂。”婉潞没接她的话,什么糊涂,人聪明着呢,就想用主动求去要挟自己,现在这样走出去,到了晚间只怕就要来报被痰迷了,陆家总管之位已经做了这么多年,那甘心轻而易举就被废掉?

到了晚间,婉潞刚把德哥儿的功课看完,又拿过瑾姐儿的针线活过来赞了赞,果然就有楚夫人派来的丫鬟过来报:“奶奶,方才楚家的来报,说楚总管被痰迷了,要奶奶寻个好太医去给他瞧瞧,再支十两银子给陆总管抓药,奶奶这里还有些药也一总带过去。”

唱了黑脸,总要楚夫人出面来唱红脸,婉潞说了句知道了,打发双妙寻出两丸药丸和一根人参跟着那丫鬟去了,赵思贤抱着福姐儿走过来:“我今儿才进大门就听说,陆总管被你气到,我还觉得奇怪,你平日性子最软和不过,下人们做错了什么也不过轻轻就说,哪能和下人们发脾气。”

婉潞把福姐儿从赵思贤怀里接过来,放到瑾姐儿身边坐下,让他们姐妹在一起玩,这才开口:“我知道你世家公子出身,待下人们是宽厚的,比不得我这破落户出来的,待下人们刻薄。”赵思贤的手屈起来,要敲婉潞的头,当着孩子们又把手放下,招呼奶妈们把孩子们抱出去让他们各自歇息。

这才凑到婉潞跟前:“今儿你怎么说起这种话来了,下人们该罚就罚,也不能一味宽厚,只是陆总管是在祖父时候就做总管的,他们陆家在赵家这么多年,无论谁也要给他们几分面子。”

婉潞靠到丈夫怀里:“是啊,所以要罚也要从他们这里先罚起,府里的下人们,安享荣华的太多,忘了自己本分的也多,不罚带头的,你只拿下面的小幺儿做伐,不但起不到那杀鸡儆猴的作用,还让他们自尊者大起来,陆家既是赵府几辈子的老人,这要整顿,不拿他家做开头,还拿哪家呢?到时别人岂不说,瞧瞧陆家也出了错,却从无人被罚,那样又是什么道理?”

赵思贤嗯了一声,拍拍妻子的背:“我晓得不过嘱咐你一声罢了,你是当家主母,后院的事就全交给你,我不过每日做我自己的事就是了,哪有管到后院来的?”婉潞笑了,抱住丈夫的腰抬起头:“要是你后院有个美妾,我看你到时还要不要管到后院里?”

赵思贤愣了一下,接着就把妻子抱紧,手从她衣襟里伸了进去:“好啊,又来说这个,看我怎么收拾你。”婉潞喘气不止:“再过几年都要做公公了还这样?”赵思贤把帐子放下,呵呵一笑:“前个月还听说襄国公夫人又有孕了,京里没人笑只有赞他们夫妻恩爱的,襄国公的孙子可都两岁了。”

婉潞又是一笑,声音渐渐低了下去,屋里屋外渐渐没了声音,只有淅淅沥沥的雨声开始响起,四月还是暮春时节,这场雨来的真好。

陆总管被痰迷到,派到那边宅子的事自然就停止,但婉潞还是把陆管事派过去了,听到婉潞来回的时候,楚夫人皱了皱眉:“六奶奶,虽说这是你的事,可陆家比不得别家。”婉潞还没开口,秦氏已经笑了:“婆婆,这话做媳妇的就要驳一驳。”

作者有话要说:呼呼,女主发威还是挺温柔的。很多读者都担心下人们如何如何,其实这是把现代的雇佣和古代的主仆混淆了,现代雇佣是基于平等原则,古代的主仆仆人是完全从属于主人的,换句话说,仆人是没有人身自由权和完整人格的,他不能拥有自己名下的产业,就算被主人虐死,也很难去告官。赎身出来发达的下人,如果遇到旧主人落魄,是必须要供养的,否则主人有权去告官。所以很多人认为的,可以收买这家的下人然后让他出来指证主人如何如何这在古代是根本不被允许的,因为奴从属于主人。

豪奴

-->

驳一驳?楚夫人对婉潞摆一摆手,示意她把茶放在那,看着秦氏问道:“要驳什么?我们做主人的,待下人宽厚些是常事。”秦氏已走到楚夫人旁边坐下:“婆婆,待下人宽厚这是主人们的常事,若这下人感激,不顾一切为主人做事,那就更该宽厚,可这世间多有小人,你越对他宽厚,他越不把你放在眼里。婆婆您先前就想整顿一下家务,只是接二连三家里有事就耽误下来,六婶婶有心整顿,您不多帮着些,还来这问什么?”

说着秦氏就佯推一下楚夫人,别过脸笑了,楚夫人也露出笑容:“整顿家务本就是六奶奶的事,只是陆嫁比不得别家。”见楚夫人又来了,婉潞坐到她左边:“婆婆,媳妇知道陆家在侯府也是几辈子的老人,这情分上和别的下人不同,只是婆婆,要整顿就要从领头的开始,陆家既是这府里下人们带头的,不先整顿他家,而从别家开始,那不是让别的下人家里觉得不公吗?”

楚夫人本就是个明白人,终究脱不开的不过是那一点名声,婉潞和秦氏说的又各自有道理,嗯了一声轻叹:“我也晓得,不过有些事,一成了例就难改了,我是怕别人说嘴,到时你们就。”秦氏和婉潞交换一个眼神,秦氏笑了:“说来说去婆婆还是心疼六婶婶,怕对她名声有碍,婆婆您是太惦记了就不免有想不到处,哪家下人不说主人的是非,又有哪家主人会拿着下人们说的是非问到别人脸上来的,谁有这么没脸色就该当面啐她一脸才是。”

楚夫人已经大笑出来,拍着秦氏的背:“你还是这个样子,爱说爱笑的,你走那么几年,我心里着实惦记的慌,六奶奶孝顺周到,就是性子沉静了些,我上了年纪的人,有时想寻人说个笑话什么的也找不到人。”秦氏得意一笑,往楚夫人怀里偎一偎:“媳妇现在回来了,就陪着婆婆说笑,家里的事有六婶婶呢,婆婆万事不操心,又有媳妇陪着解闷。”

楚夫人伸手摸摸秦氏的头,脸上的笑容没变:“好,就知道你们都是孝顺孩子。”说完楚夫人抬头对旁边的婉潞道:“陆家总有那么多年的情分,教训了也就得了。”

婉潞起身应是,笑道:“媳妇除了让陆管事一家去了那边宅子伺候,还让人到衙门里起了文书,陆总管和他的两个孙女、四个重孙,都被放了出去,剩下的那些还在家里得用,媳妇也只让他们依旧伺候。”

陆家在赵府共四十三口,现在放出的这几个不是老的就是小的,楚夫人点头:“就照你做的办,以后这些事你也别来回我,我也不会再问你,你是侯府当家人,平日为人又公平,哪会短了别人什么呢?”

婆媳又说一回话,楚夫人也就要午睡,秦氏和婉潞服侍她躺好,让丫鬟们小心伺候着,这才走出去。出门婉潞才笑道:“还多谢三嫂。”秦氏白她一眼:“去,又来和我说这些,已成定局的事,我再在背后说些什么拆你的台,那不是让人笑话吗?”

妯娌两人往外走去,刚走出数步就看见四太太带着人过来,自从分了家,虽在一个府里住着,除叶氏还来寻楚夫人说说话,斗斗牌外,四太太的影子就很不见。下人们偶尔也嘀咕说四太太现在手是越来越紧,每个月的月钱少了一半不说,还常不能按时发放,照这个样子做下去,谁能和她贴心?

这些话春燕是不敢在婉潞跟前说的,婉潞不过是偶尔路过听到婆子们在那里议论,分了家就不是一家,这样事情婉潞管不得,只当没听见。

见到四太太,婉潞和秦氏忙上前行礼:“四婶婶许久没见。”四太太满脸喜色,难得对婉潞也笑了笑,见她身后跟着个羞答答的粉衣女子,婉潞不由多看了两眼,这女子生的很好,娇滴滴地模样惹人爱怜,看做派又不像是大家女儿,这又唱的是什么?

秦氏的眼也往那女子的身上打量了下,四太太已经开口道:“大嫂歇下了吗?我带着这姑娘来认认,都是一家人,哪有不认得的,翠蝶,这是你三奶奶六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