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揣着明白装糊涂啊!

安郡王很想暴喝一声“跪下”,然后赏他一顿家法再问话。可是今天毕竟还刚有宫中内侍来颁过旨。如果他真把这小子打了,消息传出去,旁人会怎么说?哦,皇上刚给你儿子赐了婚,你扭头就把儿子打了个不能动?你这是打给谁看?打谁的脸哪?

别人都说打狗要看主人,他这想教训自家儿子,却得看着皇上的脸色。

“就是你的亲事。”安郡王忍着怒火:“那吴家姑娘是怎么回事儿?”

李思谌笑的很淡然:“父亲忘了吗?年前我办差回程的时候路过七家镇遇着了山匪,被一户人家所救…”

安郡王不耐烦的摆了摆手:“我知道,不是山中猎户救了你吗?你不是也给过了谢礼吗?还提他们干什么?”

“救我的就是吴家。”

安郡王一愣:“什么?”

当时他好象模糊的听了一耳朵,但没往心里去。他想的更多的是大儿子那一次出事,究竟是天意还是人为。

一般山匪只敢打劫落单的人和行商,官家一般是不敢招惹的。李思谌虽然当时带的护卫不多,但山匪是多不开眼才去打劫他啊?他身上没什么财,一看就是难啃的硬骨头。

但是关于谁救了他这件事,安郡王没过多关注,倒是护送他一路上京的程家,安郡王倒是还有点儿印象。

“那…”

山中猎户怎么一摇身变成了禁军指挥使了?这转变实在太突兀了。

“吴大人也是世家子弟,他祖父曾经官至二品,镇守兰宋关数十年。”

这么一说,安郡王有印象了,虽然印象也很淡薄。

“后来他父亲也曾经从军,但年少时受过伤,伤了一条腿,不得不赋闲在家中,二王之乱的时候,许多人逃离京城,吴大人也是那时候一路往西逃,最后在七家镇安顿下来的。”

“那他怎么又回了京,还做了龙武卫指挥使?”

“这也是巧了,他也是去年年初时回京城的,先时谋了一个巡检之职,后来因为邹国梁被刺那件事立了功得以升迁,我也是那会儿才重遇他,知道他们一家也回了京城的。”

安郡王顺了顺气。事情听到这里,安郡王的火气倒没有一开始那么旺盛了。

“那这件亲事呢?”

“我在七家镇的时候,吴姑娘端汤送药的照顾过我,可当时顾不上这些儿女情长的事。这次在京城再遇着吴大人,我也十分意外。吴姑娘秀美贤惠,我很中意她,正好吴大人也有这个意思,这桩亲事也就成了。”

安郡王自动脑补填上中间的一大段空白。

这吴大人没见过,吴姑娘呢,多半个是美人儿。这个小子当初在人家里养伤那么久,说不定当时就郎情妾意的勾搭上了。可那时候吴家只是乡间农户,这身份委实不般配。如果吴姑娘那时候要跟了他,多半只能是个上不得台面的侍妾。但现在就不同了,这姓吴的显然已经得了皇上信重,升官速度简直让人目瞪口呆,一年赶上别人奋斗十年!

这么一来,吴家姑娘的身份勉强也就和自己儿子算是能配得上了。

“那你怎么不先禀告父母?这件事情是怎么闹到皇上那儿去的?你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当爹的?”

李思谌提起壶来给安郡王倒了杯茶,顺便给自己也斟了一杯。他从进王府的门到现在,水还没喝上一口呢,又说了这么一篇话,嘴都焦干了。

一百四十五 父子

“我想跟您说,您能同意?郡王妃一心一意想把我攥在她的手心儿里头,让我对她言听计从服服帖帖的,她一心要插手我的亲事,要不然偏院儿里住的那俩姑娘是为什么来的?”

说到这个,安郡王心中又涌起熟悉的无力感。

似乎这十来年,府里每一桩矛盾和冲突,最后都会归结到后妻与长子之间的不和上头。

“你母亲也是为了你好。”

“为了我好?”李思谌微笑着反问:“这话爹你自己相信吗?两个弟弟都已经及冠了,爹你要是更喜欢二弟和三弟,就直接一道折子给他俩请封世子,我成了亲马上带着妻子搬出去另立门户,绝不留在府中碍她们母子的眼,这样一来爹你也顺心平气了,府里也没有整天吵吵闹闹的烦扰了,将来爹你百年之后,相信他们亲兄弟、亲母子之间也一定会母慈子孝,王府也不会因为内斗而败落。爹你看这个主意如何?”

安郡王看着这个越来越成熟,越来越陌生的儿子,一时间竟然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说一句大实话,这个念头还真的曾经在安郡王心里闪现过。

但随即他就自己否决了这个念头。

不错,把大儿子放弃,选择后妻所出的两个儿子中的一个立为世子承继王府,一来眼前这天天吵天天闹天天赌气的困局就不会再烦扰他了,也不用担心百年之后,妻子与幼子被打压欺凌。至于长子,他有他亲生母亲留下的大笔嫁妆,自己也不会在这上头亏待他。他自己又有本事在皇上那里得到重用,日子也可以过得不错。

这是他每每被头疼、疲惫、烦忧所困扰的时候忍不住想出的办法。

但是他理智犹在,稍一清醒回神就绝不会做这个选择。

开什么玩笑!本朝王爵继嗣传承从来都是嫡长为先,长子既是长,又是原配嫡出,从小到大又从来没有犯过什么了不得的过失,他敢无故弃长立幼吗?前些年二王之乱是怎么来的?不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吗?前事的血痕还没被岁月冲刷干净。他敢这么干。皇上不许都是轻的,倘若真给他牵扯到当年的事情上头,说不定夺爵圈禁他都是轻的!

长子能有什么拿出来说的劣迹?难道要说他不敬继母吗?简直笑掉旁人的牙。他对继母要怎么个敬法?年长的儿子与年轻的后妻之间本来就应该避嫌。

继妻的心情安郡王理解。她比他小了近二十岁,两人注意不能白头到老,自己一走她怎么办?继子哪有亲子来的可靠?女人都有小小私心,她的担忧也不是没由来的。

自从长子将及冠。郡王府这个最大的矛盾就不可掩盖的浮出了水面,这些年来矛盾越演越烈。安郡王知道,这大半是他的犹豫和拖延造成的。

李思谌看着安郡王变幻不定的神情,心里浮现出四个字。

不出所料。

安郡王就是这么一个人,他的性格习惯应该是他幼年时期就养成了。安郡王祖母是个性格跋扈的人。绝不允许任何人不听从她的话。安郡王出世后就被祖母抱去,而安郡王的母亲,李思谌的祖母。也是个十分任性强势的人,安郡王从小就夹在这么两个强势的女人中间。到他长大,他已经渐渐习惯生活中的一切都由身边的女人替他安排和作主了,哪个女人更强一些,他就自然会偏听谁的话。

自己的亲生母亲和祖母关系也不和睦,而母亲对父亲的影响显然没有祖母来的大,所以在李思谌的幼年记忆中,父亲总是站在祖母的身边唯唯诺诺,对母亲毫不体贴,更没有什么温柔。祖母和母亲相继去世后,安郡王又开始习惯性的更相信年轻继室了。

这个男人一辈子简直就是拴在女人的裙带上过来的,他一点儿都不想挣脱,大概还觉得这样过的挺好。

不过,就算他是这样的性格,李思谌也有另一样让他不得不低头的筹码。

“父亲你有没有想过,这桩亲事为什么你事先一点儿消息也不知道呢?”

说完这话,李思谌就站了起来,掸了掸了前襟,站起身走到门口。郡王府的大管事杨得鹏赶紧朝他一躬身。

“接下来的事儿,还得有劳杨管事多费心了。”

杨得鹏急忙应着:“这是小人份内应当的。”

他这话说的几分真心几分假意,李思谌当然听得出。这人是安郡王的心腹,从十岁上下就跟着安郡王听命使唤。现在的安郡王妃明里暗里使劲儿想把他挤掉好换上自己的人都没有成功。这人除了安郡王,旁人说的话一概是不会听的。

但李思谌不怕他不听话。

留在屋里的安郡王面色变幻。

他当然听懂了儿子话里的暗示。

如果宗室里哪家子弟想求皇上赐婚,先不说有没有那个面子让皇上答应下来开这个金口。就算是打算成全,以当今圣上宽仁的性格,怎么也会先知会这家的长辈一声吧?

可是这件事情,不但没有先遣人来问过他们,连知会一声也不曾,直接就下了旨把事情敲实了。

这代表什么?

安郡王猛的站起身来,在旁人看不见的地方,袍袖下的手在止不住的发抖。

圣心已失!

皇上对他一定已经十分不满。

安郡王出了一身冷汗。

他开始回想自己上一次面圣是什么时候——新年那回不算,那回宗室里数得上号的都进宫赴宴了,那么多人,皇上哪看得见他?他也只不过和容郡王几个一起向皇上敬了一次酒,皇上也只沾沾唇,根本没和他们多说什么话。

皇上对他是不是已经十分不满?

难道他迟迟不立世子的事让皇上存疑了?还有,上一回皇上示意宗室中人在皇陵的事情上说话,他就没出头。一方面是觉得为这事儿得罪几位实权派的王爷不划算,又不见得有什么现成的好处落到自己头上。另一方面,他这个人就是不爱揽事儿,待在屋里吟风弄月多清静多享受啊?

他这会儿有点回过味了来。

皇上如果还要给他留一二分情面,那今天这旨意下来之前,起码该让他知道。

而现在,皇上直接插手了他长子的亲事都没知会他,这…

大冷天里安郡王的汗是越冒越多了。

杨得鹏听见屋里安郡王唤他,忙快步趋前。

安郡王问:“刚才他出去,和你说什么了?”

“回王爷,大少爷只说了句操办亲事的客套话。”

安郡王沉默了不多时,吩咐杨得鹏:“好生操办——东边儿靠花园的那两个院子哪个大一些?”

那可是府里最好的两个院子了,靠花园近,地方宽敞,房舍格外齐整精致。前两年郡王妃想讨了给三少爷住,主子都没松口给他。杨得鹏心里想什么脸上可不会露出来,恭敬的答:“菊苑最宽敞,王爷您也知道,那是当初老太妃住过的,是院中院,里面花草多,还有个池子,不出门都能赏玩观景。后院花房里还有不少名品花草,房舍也是几年前刚修缮过的。”

“唔,另一个呢?”

“梅苑也不错,比菊苑稍差小点儿,那游廊梁上画的是锦绣缘,全本一百二十张画,喻意好。”

安郡王没怎么犹豫:“菊苑吧,让人赶着打扫收拾,给他成亲用。”

杨得鹏马上应:“是。”

“打发人去司天监问问婚期,加紧预备。”

王爷刚才还怒不可遏,可大少爷进去一会儿出来,王爷的态度来了个这么大的转变。

大少爷是用什么理由说服了王爷呢?

杨得鹏是郡王府的家生子,打会走路会说话就跟在父母身边学着服侍主子,论起对府里的熟悉和洞察,大概这府里没谁及得上他。

他从屋里出来,加紧安排人手各司其职办差事,同时他也隐约的感觉到,这府里的天,说不定就要变了。

郡王妃这么些年来屡屡出招也没奈何得了大少爷,大少爷从来没主动出过手。但是从今以后,或许情势就全不一样了。

吴婶下贴子给孙夫人,第二日孙夫人就上门来了,还带了儿女一起过来的。

吴婶不能到大门口去迎,就站在二门处等着,孙夫人一见她就嗔怪上了:“你看看你,这天气还出来做什么?天冷地冻的,滑跤了磕碰着怎么办?”

“我这不是急着想见姐姐嘛,都这么些日子没见着你了。”

孙夫人说:“就是过年事多,不然早过来看你了。前几天小哲他们过来拜年,回去说你这儿一切都好。这几天我也腾出空来了,就算你不下贴子请我,我也要过来看看的。”

而小辈那边,孙佩紧紧抓着阿青的手,左看右看:“阿青姐姐,我可想你了。本来上元节想约你一起去赏灯的,听说你同张家姐姐一起去亲戚家了?”

孙颖当然比她妹妹要稳重多了,进了屋之后她才问:“怎么过一个年,你倒是看着又清减了?是不是过年太过操劳了?”

一百四十六 烧麦

大妞在一旁笑着说:“我姐是有心事,你们就不奇怪为什么我婶儿突然下贴子请孙夫人过来啊?”

孙颖和孙佩姐妹对望了一眼,孙颖小声说:“我们已经知道了。”

大妞诧异的睁大眼:“啊?”

在她看来这可是个大消息,还想卖卖关子来着,没想到孙家姐妹已经得到消息了?

“你们知道什么?”

孙佩看了一眼姐姐:“就是阿青姐姐定亲的事。”

“你们…”大妞还想问他们是怎么知道的,可是再一想,就不用问了。

孙大人可是在太子、在皇上那儿都很有份量的红人,这件事旁人不知道,他肯定会知道。既然孙家已经知道了,那么吴婶请孙夫人来做什么,也就不用多问了。

“阿青姐,恭喜你了。”

阿青点点头,态度还是落落大方的。孙佩说口无遮拦:“阿青姐,你和那李公子见过面没有啊?”

孙颖警告性的瞥了她一眼,孙佩只装没看见。

阿青轻声说:“见过的。”

“他长的什么样子?为人怎么样?你们…”

“孙佩!”孙颖连名带姓的唤她,打断了孙佩失礼的追问:“你要再这样,我这就去和娘说,送你回家去,以后你也别想再出门了。”

孙佩别的倒不怕,可是一说不让她出门,顿时就掐着了她的七寸了。要么说是亲姐妹呢,孙颖对孙佩了解的透透的,知道她最怕什么。

看孙佩老实下来了,孙颖示意阿青:“咱们去里屋说会儿话吧。”

大妞左右看看,觉得闭紧嘴的孙佩看起来可怜巴巴的。主动说:“我家今天做了好吃的点心,你要不要尝尝?”

孙佩问:“什么点心啊?”

大妞笑着说:“咱们去厨房看看吧,好些点心都是要热着才好吃。我今天看见赵妈妈打算做烧卖,这会儿可能该出笼啦。我和你说,赵妈妈做的烧卖可好吃了,两口一个,特别的香。里面可是放了火腿肉的。”

这说的人一边说一边自己淌口水。听的人也跟着受了感染,两个人手拉手就奔厨房去了。赵妈妈正好在揭蒸笼,小烧麦皮薄薄的。上面做的朵花一样,点缀着一粒看起来殷红可口的火腿肉,闻着那股香,简直是从人鼻孔往里钻。

孙佩以前就听说过。人在馋的时候的,会“食指大动”。她昨天知道阿青定亲的消息。没什么心思吃东西,今天早早起来就往吴家来了,这会儿一闻着这烧麦的味儿,不光口水淌的又快又急。右手的食指里好象有一根筋不受控制的抽动了两下。

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那个,食指动吗?

“真香啊。”孙佩由衷的夸了一句。

赵妈妈笑着说:“这屋里乱的很,姑娘们怎么跑这儿来了?”

大妞已经等不及了:“烧麦好了吧?快给我们夹两个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