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娘掩住讶异,低头放下衣襟,本本分分要站到了一侧。

贤妃并未再将宫女太监们赶走,反示意云娘坐下,却笑道:“你胆子倒是不小!”

云娘赶紧笑答:“我进宫前,玉瀚说姑姑是最心软的人。”

“这孩子,也不知道其实他才最心软!”贤妃叹了一声道:“我一生无儿无女的,还能有什么牵挂,一是宁愿自己损寿十年也想替皇上祈寿,二就是关切娘家的父母子侄辈了,还不是盼着你们都好。”

云娘赶紧答道:“正是,祖父并我们也都知道,只是我们也都盼着姑姑能在宫中荣华富贵、和乐康健!”

“你也不必与我答这些现成的官话,只说你是什么主意?”

“我虽然出身农家,却也不是贪慕富贵的人,嫁给玉瀚也属天缘注定,所求也不过终身相伴,至死不渝。是以玉瀚自不会生出他心,我亦不会故做大度,为他另娶。况且汤家子孙辈甚多,我们过继一个,继承香火,岂不两全?”

贤妃听了,竟然无话,停了停依旧不死心,便道:“你的身子,到底是如何呢?可请个好大夫看一看没有?”

“先前也曾在江南看过,大夫说并无妨碍,只是依旧没有。后来也就放在一旁了。”其实云娘自到了京城之后,也曾生过心思,毕竟皇城之内能人倍出,或许会有名医看出自己的症结,药到病除了呢。只是这几个月的时间,又有多少事情,哪里有空去想这些?

正说着,有太监自外面奔入,“禀贤妃娘娘,皇上驾到!”

话音一落,长春宫里大家都赶紧动了起来,贤妃亦起身正了衣冠,又率住在侧殿的十几个宫嫔赶紧迎了出去,云娘自不能依旧留在殿内,便亦跟在她们身后出来。

这时御驾已经到了宫门前,云娘一眼看见玉瀚正站在皇上身旁,一眼瞧过来便是满满的关心,笑意忍不住现在脸上,行礼过后起身时便一眼横了过去,示意道,有什么可担心的,难道贤妃还能吃了我不成?

不料皇上却哈哈笑道:“你们小俩口儿,才一两个时辰不见,就眉目传情了?”

云娘臊得脸都红了,急切间口不择言地道:“哪有老人家这样说话的!”

倒引得皇上更笑得开怀。一转眼看到宫女手中捧着那只鸡毛毽子,指着道:“不必害臊,谁没有年青的时候,朕年青时到你们侯府里,看到一大群孩子踢毽子,其中你姑姑踢得最好,便也生了喜欢之意,将她接进宫里,一转眼贤妃头上都有白发了。”

贤妃听了便笑,“皇上何若提起过去的事,让小辈们笑话?”

“有什么可笑话的?朕就是想告诉他们,朕也有年少慕艾的时候,而贤妃也曾是明丽的少女,入宫陪伴朕几十年了。”

看着皇上和贤妃说笑,云娘却是另一种感觉,也许皇上是有真心的,但一定不足够,因为他有心爱的皇后,又有宠爱的贵妃,更有上百的妃嫔,分到贤妃身上还能剩下多少呢?是以他始终感觉不到贤妃早已经有心上人;而贤妃,她的真心恐怕早已经不知道放在哪里了,也许在当年踢毽子的花园里,也许是遥远的边塞,否则她不会在这么多年后还带着那个荷包。

一个无心之人,自然能大度谦让,终能成为“贤”妃啊!

这个秘密,将会成为永远的秘密了吧,现在知道的人都不会说出去。永昌侯太夫人、武定侯、二舅舅、贤妃,现在还添了自己,都会将它埋在心底。

皇上却看出云娘心神不属,又笑问:“怎么了?刚见了浩哥儿还在笑,现在却在想什么?”

云娘方要回话,贤妃却先道:“我正要与皇上说,想命太医院的女科圣手为侄媳妇看看脉,该吃什么药,用什么法子,好好调养调养。”

“这倒是你这个当姑姑应该做的,”皇上点头颌首,“这算什么,着人吩咐下去就行了。”又转过头来笑他们,“瞧把浩哥儿急的,一直窜掇着我来长春宫。”

笑够了又问:“最近你们俩又去了哪里玩?可买了什么好东西?朕原说要一起去的,只是想出一次宫并不容易,竟失约了。”

提起这事,云娘万分地心虚,只怕皇上也如知道那三格古币之事一般知情,露了前些天的行迹,又不敢怎么样,只一双眼睛溜溜地瞧着他。见皇上笑语晏晏,方才放下心来。

原来他们上一次到了琉璃厂,无意间遇到了有人卖唐寅的春宫图,玉瀚也不管真假重金买了回来,平日便与她在房内看——画其实是假的,但是上面的东西倒是不假,他们试了也好,只是实在是丢人极了。

汤玉瀚倒是十分坦然,上前笑道:“因着天热,也只随意闲逛几回,买的也都是些小玩意儿,再没有皇上亲临那日能遇到的好机缘了。”

皇上听了倒松了一口气,似他们没有遇到好机缘使得他便不再遗憾了一般,又笑问:“听说浩哥儿媳妇给朕也织了一幅画儿,现在织得怎么样了?”

云娘便道:“还要一两个月才能得,因为是第一次织山水,十分不容易,只怕错了一点,但赶在万寿节前定然完工献上的。”

贤妃便道:“皇上竟然向臣妾娘家要东西,倒是好笑!”

皇上也笑,“我虽然向浩哥儿媳妇要了东西,但是我也给她写了匾,就算是用字换的锦吧。”

云娘见皇上十分喜悦,赶紧也道:“如此,我便不敢了,皇上的字有多值钱,我的锦又算什么呢。”

皇上听了十分地喜悦,他一向自尊自贵,不大随意赏人字匾的,倒是对云娘破了例,不但赏了,而且还赏了两次。现在与两个年青人谈笑一回,便赐了宴,让太监带着他们下去吃过,然后放了玉瀚的假,令他们出宫了。

玉瀚免不了问:“姑姑果真是为了吩咐太医给你诊脉才招你入宫的吗?”

云娘只能点头道:“想来是吧,其实我也一直想着请个名医看看呢,不管怎么样也能明白了。”又将踢毽子的事略改了改,让玉瀚相信贤妃并未对她发难。

回了府里没多久,太医院的两位院判便到了武定侯府。云娘早已经换了衣裳等侯,她原来自己出门惯了的,所以也不设帐子,只坐在桌前请太医看脉。

来的两位太医都是都是女科圣手,先前也听了吩咐,知道原因,是以进来行了礼,却先不问诊,只调息之后诊脉。其中一人诊了便“咦”了一声,又让另一人道:“如珠替替然,往来流利却还前?你来再诊。”

那人听了也面露惊色,便也上来诊了一回。

云娘听不懂,却以为自己的病果真治不好了,虽然早知道了,但一时之间还是伤心的,再瞧玉瀚,竟满脸惊色,直直地看着那两位太医。

第二位太医诊脉便诊了半晌,也向先前那人点头道:“果真如此。”然后转向云娘道:“不知月信如何?”

云娘一向不准的,她平日亦不大记在心上,现在果然想不起来,“似乎有很久了吧。”还是一旁的李嬷嬷搬着手指头算着换洗衣裳的时间上前道:“过了两个月了。”

“最近饮食可好?”

云娘这些日子胃口是差了些,“不过是因天气太热,所以才不大喜欢吃东西。”

这时玉瀚上前急道:“果然是吗?”

那两位太医便也都点头笑道:“应该没错了。”

云娘便有些糊涂,忍不住问:“你们在说什么,也告诉我才是呢。”

汤玉瀚便笑着过来揽住她的肩头道:“云娘,我们有了!”

“有什么?”

李嬷嬷亦笑,“自然是有孩子了!”

“什么!”云娘半晌没有醒过神来,有孩子了?那怎么可能?两位太医是来帮她看病的,药尚且没有吃呢,竟然就有了孩子?可是她看着玉瀚满是喜色的脸,听着李嬷嬷叫江花去拿红封,又见两位太医向他们拱手道喜,终于明白过来了,原来她果真有孩子了!

突然她便想起了一事,赶紧道:“今天我还踢了毽子,可能有事?”

两位太医都道:“夫人的脉相是极稳的,并不要紧,只是既然知道了,从此便要小心为上。”又说了些保养的方法才告辞而去。

玉瀚只送到了院门前便回来,挨在云娘身旁坐下,轻轻揽住她的腰道:“真是怎么也没有想到啊!”

云娘的手正按在肚子上,却也傻呆呆地,“我也有些不信呢。”又拉了玉瀚的手来摸道:“你觉得我的肚子变大了吗?”

汤玉瀚细细摸了半晌,“好像没有。”又道:“昨晚我便没觉得有什么。”

昨晚,提到了昨晚,云娘便赶紧道:“今天可不能了,总是要小心为上。”

“我自是知道的。”

正说着话,小丫头跑过来通传,“大奶奶来了!”

云娘赶紧要起身,玉瀚却赶紧伸了手扶他起来,迎到门前,大嫂却已经进来了,笑道:“我刚听了消息,急忙过来看看。”说着向云娘道:“你还起来做什么,赶紧回去躺下,想吃什么用什么只管打发人到我那里要。”说着亲手扶着她坐到了炕上。

又向李嬷嬷邓嬷嬷两个严厉地道:“六奶奶年青不知道,你们两个怎么竟然也含糊过去了,亏了娘娘命太医来看脉,否则出了事可怎么办?”

李嬷嬷和邓嬷嬷也都十分地后怕,“果然是我们的不是了,竟然连奶奶身上的事都没有想到。”其实她们早就听说了六奶奶是不会生养的,所以便没有在这上面用心。

云娘却知道怪不得两位嬷嬷,只得笑道:“大嫂不要责备她们了,是我自己一向没有放在心上。”

第129章 无事

大奶奶哪里会真心管小叔子房里的事,只是因为婆婆是继室,又是寡居,所以她不得不出来说上几句罢了,眼下便缓了神色向两位嬷嬷道:“六奶奶既然这样说,这事情就过去了,只是此后六奶奶的起居,你们一定要小心再小心,若有什么难处只管找我。”

见两位嬷嬷都赶紧答应了,又向玉瀚笑道:“六爷,你还不赶紧过去向祖父、母亲两处禀报喜迅?”

汤玉瀚此时方才跺脚道:“我怎么都忘记了!”

云娘也醒悟过来,赶紧道:“你快去吧,我陪着嫂子说话。”

见玉瀚走了,大嫂便与云娘并排坐在炕上,便笑着告诉她,“你这是第一胎,一定要小心,从今天起就要与六爷分房,还有一些要忌口的,”说着瞧了瞧李嬷嬷、邓嬷嬷,“你们若是不知道,我派人过来。”

李嬷嬷和邓嬷嬷都赶紧道:“我们先前都服侍过夫人生养,自己也生养过,自然是知道的,今后定然小心服侍六奶奶。”

“这就好了,”大奶奶点头,又向云娘道:“房里的事,你看着怎么办,若是要人,从家里选亦可,从外面买亦可。只是一定要挑了那懂事听话的,别闹出什么让人看了笑话。”

云娘自是听懂了,也不说什么,只笑着道:“真是多谢大嫂了,整日里如此忙,竟然还亲自过来一回指教我。”又让丫头送了茶上来,“我一时糊涂忘记了,你们也都糊涂了不成?”

大嫂便笑道:“也不是她们都糊涂了,而是一时都被这样的喜迅惊得呆住了,也不算什么。”

江花这时方才倒了茶,李嬷嬷在一旁笑道:“刚刚我们芍药苑里的所有人,真真地都高兴得有些傻了,现在还没全醒过来呢。”

又说了一会儿话,玉瀚回来,大嫂方才走了。

云娘早已经依言躺下,现在见玉瀚进来,也不起身,只招手叫他过来,“方才大家都让我躺着,但我又想,先前我大姐,还有嫂子和弟妇,就是有身孕也没有整日躺着的,也都顺顺利利地生了孩子。”

汤玉瀚方坐下,听云娘此言,却赶紧上前拦住,似乎她就要起身一般,“这可不是玩笑的,定要小心。”十分地急切。

云娘便笑了,“我又没说立即便起来,而且上午不知道,还踢了半日的毽子呢。”

“你还说,想起来就后怕。”汤玉瀚去捏她的脸,却又改成了轻轻的抚摸,“这头三个月是最要紧的,千万不能再乱动了。”

云娘方想起他其实是经历过的,又见他的神情,竟然不似方才一般的喜悦,反添了愁容,略一思忖,便也明白了,便又笑道:“你不必担心,我娘家大姐和嫂子们生养都是极容易的,我一定也是一样。”

汤玉瀚知她一向心思细密,便赶紧收了愁思,也笑道:“我其实就是多想了,想来你一定都能顺顺利利的。”

这时李嬷嬷和邓嬷嬷便都过来,笑着劝,“奶奶瞧着纤弱,但看身形便是好生养的,六爷和六奶奶皆不必担心。”又道:“趁着天色还没晚呢,赶紧把六爷的衣裳行李都打点打点,另外还请奶奶示下,将六爷挪到哪里去呢?”

云娘自小长大,就没见过妻子孕期要与丈夫分房的,就说她离开盛泽镇前吧,那时二嫂和弟妇都有了身孕,也没见娘如此安顿。当然以杜家的情况,就是想分房也无处可分的。

是以她并不想分房,可是只大奶奶说了也就罢了,但是方才两位太医也说了要分房,她便只得依了,要起身亲自帮玉瀚打点。

不过,云娘方欠了欠身,就已经被玉瀚和两位嬷嬷一齐拦住,玉瀚便道:“以后有什么事都不要告诉六奶发有,免得她劳累。”两位嬷嬷也同时道:“奶奶只吩咐一句就行,自有我们带着丫头们打点。”

云娘便笑,“难道从现在起我便不能动了?”到底被大家拦着没有动。却思量着,芍药苑里不大,只有三明两暗五间居所,平日里自己与玉瀚起居用一间,会客用一间,另有一间放了织机便占了三间朝南的屋子,而两间朝北的一处由值夜的仆妇住着,一间放着些杂物,实在没有可将玉瀚挪出去的地方了。

李嬷嬷便迟疑了一下,上前陪笑道:“方才大奶奶走的时候又说,正屋那边重新修缮好了,六爷搬过去却宜便。”

云娘方要说话,玉瀚却拦在前面,“正屋那边离这里太远,我不去的。”

邓嬷嬷便笑道:“不如六爷和六奶奶都搬过去,那边修缮得极好。”

这倒是眼下最好的办法,云娘略一沉吟,正要答应,可是玉瀚又道:“搬家的事又不急,不如我就在外间先住着,等过些时日再说。”

“那么怎么成,”李嬷嬷和邓嬷嬷皆反对,“奶奶有了身子,现在娇贵着呢,外面总要放人才好,有什么事只一声吩咐就成了,六爷若住在这些并不方便。”

“那我便住在织房里吧。”

李嬷嬷便又道:“织房里只有一张小榻,住着恐不大舒服。”

玉瀚便挥手道:“有什么不舒服的,先就这样。”

平日里,家中的琐事玉瀚一向不管的,都由云娘安排,可今天她却插不上话,而玉瀚既做了主,便没有人敢再说什么,两位嬷嬷便带着丫头们抱了被褥过去,只衣裳之类的便都不用了,两间屋子只隔了一道门,来往极方便的。

又商量了李嬷嬷和邓嬷嬷轮流在外间值守,江花和如蓝也分成两个班不离云娘左右,又觉得人手仍不足,遂从外面粗使的丫头中又挑了几个老实本份的上来帮手。

这时又有几位婶娘、妯娌前来恭喜,祖父、继母等人纷纷命下人们送来各种补品,芍药苑一时竟忙了起来。只是云娘依旧如刚才一般只能躺在炕上旁观。

到了就寝的时候,玉瀚再三舍不得,再看看两位嬷嬷皆在一旁瞧着,只得出了门去,云娘心中亦是十分不舍,只是不好露出,只得忍着收拾了躺下,一时却又睡不着。

其实回京后,玉瀚也时常在宫中值夜,她一人住也习惯了。可是今天却又不同,玉瀚就在家中,而且就在芍药苑内,与她只隔了一两重门,还有一层软帘,可是却两下分开。看玉瀚走的时候,分明也是极为不舍。

可是,所有的人,都觉得他们分房是极应该的,就是一向十分有主意的玉瀚也没有反对,显见侯府就是这样的规矩。云娘不禁想到,为什么侯府里会有这样的规矩呢?是因为房屋非常多,再有就是男人都有妾室,分了房正好到妾室那边住下?

想到这里,云娘更加睡不着了,玉瀚先前就纳过妾,如果一个是红裳,另一个是不是就是前房夫人有孕时纳的呢?现在自己不想给他纳妾,府里一定又会有人说三道四,眼下的情形又与自己刚入府时谁也不认识,只装不知道就好,如今长辈们若是说了什么,倒不好直直地驳回,可怎么好呢?

正乱纷纷地想着,突然听到窗棂轻轻响了一下,心里便是一动。

果然,玉瀚便轻轻地跳了进来,低声道:“云娘?”

云娘便亦低声答,“我还没睡呢。”

于是人便上了炕,将披在身上的外衣扔到了一旁,躺到了云娘身旁,亦习惯地将云娘揽在怀里,只是手下的动作又加了格外的小心。

云娘便问:“你是不是睡不着了?”

“嗯,我想你也睡不着呢。”

云娘便道:“刚刚大嫂来时说要我给你安排人,怕闹出什么笑话,我也在想…”

汤玉瀚便赶紧拦住道:“这些话你都不必理,只管安心养胎。”

大约声音大了些,住在外间的李嬷嬷便问:“六奶奶,可有什么事?”

云娘急忙按住玉瀚的嘴,道:“无事,都睡吧。”然后无声地笑了起来。汤玉瀚便在她身旁悄悄地笑了,又在她耳边道:“我突然想起了我们的第一夜。”

那时也是玉瀚悄悄进来的,两人也不敢作声。现在想起来别有一番滋味,云娘不敢再说话,让外面的人再听了算什么意思呢?只悄声道:“睡吧。”果然靠着玉瀚,困意慢慢上来,只一会儿便睡着了。

第二日早上起来,玉瀚却已经进宫去了。

云娘起来十分惊异,她竟然睡过了,连玉瀚走都没有听到。

先前她织锦织惯了,从来都是早起的,成亲后慢慢起得就晚些,但是至少要与玉瀚一同起来,帮着他打点了衣饰,再一同吃了饭送他出门。不料今日竟连然玉瀚出门都错过了,便有几分懊恼。

大家却不知他们昨夜在一处住的,江花便笑道:“六爷一早起身时便特别嘱咐我们不许过来吵醒奶奶的,换了衣裳去前面书房洗漱用饭去了。”

李嬷嬷和邓嬷嬷也笑道:“这算什么,我们家又不是小户人家,什么事都要奶奶亲力亲为。”又道:“这个时候身上自然是乏的,过些日子肚子越发大了,便更加起不来。”说着流水般地摆上了早饭。

云娘这两日早有些脾胃不调,原本还能忍着,眼下知道原由,竟然越发不自在,又闻到了鱼腥之气,更是忍不得,便要吐出来,赶紧捂了鼻子道:“快把鱼都撤了下去。”

大家急忙将鱼端了下去,就连菱角、鲜藕也都挪了出去,又拿了清水送上来,云娘漱了,方才勉强吃些清淡粥菜。

见一屋子人都围着自己转,十分歉然,“也不知怎么就娇贵起来了。”

“有了身子就是这样的,”李嬷嬷和邓嬷嬷都是经历过的,便将她们当时的种种一一告诉云娘,“奶奶害喜还是轻的呢。”

云娘因未生养过,先前也没空关切,眼下倒听得十分用心。

李嬷嬷和邓嬷嬷便又提了起来,“奶奶,我们还是早搬回正屋为是,那里只正房便五间,两侧又各有耳房,又有东西厢房、倒座,不只六爷和六奶奶住得宽敞,就是小少爷生下来也好安置呢。”

第130章 眼色

对于搬到六房的正屋,云娘昨日便有些意动,今天再一细思量,就是如今不搬,等生了孩子还是要搬的,毕竟芍药院内实在狭窄。而且她先前对于正屋隐隐的不自在早已经没了,便点了点头,“到了晚上,我与玉瀚商量。”

李嬷嬷便又道:“还有六爷身边的人,奶奶也要早思量,赶早挑一个懂事的开了脸放在房里,六爷有人服侍了,奶奶也放心不是?”

云娘自不必理会这些话,但转头之时,却见邓嬷嬷脸上露了些嘲笑之色,,却又赶紧收了起来,正要想个法子将李嬷嬷打发走,玉瀚的小厮送进来一匣子燕窝,又配有一包雪花洋糖,传话道:“六爷听人说吃燕窝好,特别从内府里均了些来,让嬷嬷们在家里给奶奶熬了吃呢。”

云娘一看,匣子里整齐地摆着一个个血红色燕盏,果然是从没见过极上品的东西,价钱自然也会是极贵的,便道:“昨日大嫂和五婶娘送来的就有燕窝,也都是好的,何必再买?”

李嬷嬷便笑,“自然是六爷买的才好,就在这里我们自己弄,比厨房干净得多呢。”

云娘听她的话,竟然又有一些意思,“莫不是那些燕窝有什么不好的地方?”

李嬷嬷道:“并不是不好,只是奶奶的补品,自然还是要小心为上。”

邓嬷嬷却也赞同,“奶奶,也不只我们府上,就是旁的府里也是一般,大家都不爱用旁人送的吃食,尤其奶奶如今正怀着孩子,更要仔细。”

云娘自进了武定侯府,虽然受了些轻视,但其实也不过一些神态语气间的不屑,却从没有真正的吵闹冲突,更没有想到谁会害自己。眼下听了这话,倒是一怔,更加明白这些大家族之中,就是亲眷,其实相互间都是极不信任的。

想了想,终是点头,“你们说的都有道理。”又向李嬷嬷笑道:“既然要自己做,小丫头们也也未必懂得如何整治,还是嬷嬷亲自去教导一下,免得糟蹋了玉瀚的心意。”

李嬷嬷不疑有他,便笑着带江花和如蓝下去弄那燕窝。这边云娘便向邓嬷嬷问:“方才李嬷嬷说到给玉瀚纳妾的时候,嬷嬷可有什么想说的?”

邓嬷嬷不意云娘发现了她的心思,倒怔了一怔,可她心里原就是不大服李嬷嬷的,只是因为六奶奶压着,从不好表露出来。眼下被问到了,自然知无不言,便笑道:“我是想说先前红裳没能被六爷收房,终错了姨娘的位子,李嬷嬷一直遗憾得很,眼下见奶奶有了身子便又急忙想把自己家的亲戚塞进来。”

云娘先前一直猜测红裳是玉瀚的妾,后来放了出去,所以他们间才十分的亲切,眼下邓嬷嬷如此一说,倒顾不理论李嬷嬷要把哪一个亲戚塞进来,倒先急忙问:“红裳没有被六爷收过房?”

“自然没有,”邓嬷嬷便道:“否则怎么能放出去?”

正是,玉瀚是十分重情的人,如果红裳跟了他,他定然不会轻易舍弃,怎么就会随便地放了出去呢?但又一转念,“六爷还不是放出去两个妾?”

“咳,咳,”邓嬷嬷便突然咳嗽起来了,疑疑迟迟地道:“那,那是不同的。”

不论是玉瀚、李嬷嬷还是玉瀚都不大喜欢说起先前六房的事,而且就是武定侯府的其他女眷们,似乎也没有人在云娘面前提过。云娘见状,却也不欲追索,便又接着邓嬷嬷方才的话问:“李嬷嬷是想把谁塞进来呢?”

邓嬷嬷便撇嘴笑了,“就是我们芍药院蕙莲,她是周家的。”

云娘并不认得,“那个是蕙莲?”

原来武定侯府的规矩大,丫环也分三六九等,就如芍药苑,因是小辈房中,并没有一等的大丫环,江花和如蓝因是云娘带来的丫环,便是二等,贴身服侍,接下来还有几个三等,平日里也能出入屋子的,至于再下便是粗使,平日里根本不能到云娘眼前来,她不认得也不稀奇。

“奶奶怎么忘记了,就是侯爷赏过来的两个丫环之一,当时奶奶见了便让放在苑内当差,”邓嬷嬷见云娘依然没有想到,便又道:“就是那个长着一张小圆脸,大眼睛,一笑起来两个酒窝的。”

云娘终于有了点印象,当初那是她第一次收到长辈赏的丫头,知其原由,心中十分地不快,看都不想看便立即让人带出去,然后便再也没有过问,现在才知道原来其中一个正是红裳夫家的人,亏了李嬷嬷也一直没有说,只是又奇道:“侯爷怎么将她赐下来的呢?”

“周家原本就是武定侯府的世仆,红裳的公公正是侯爷那边的管事,当年也是侯爷做主将红裳放出去的,所以便指给了周家。周家的女孩选上来再赏到四爷这边也平常。”邓嬷嬷便笑道:“不瞒奶奶说,我大儿子亲家的姑姑也在芍药院里,现在管着浆洗的活呢。”

云娘便懂了,武定侯府下人便有上千,他们之间互为嫁娶,联系亦是千丝万缕,芍药苑内的下人自是一样的。

邓嬷嬷觑着云娘的神色又道:“按说蕙莲也不错,毕竟是老侯爷看中的人,可是李嬷嬷也未免太急切地拉拨自己家的人了,总盼着家里能出一个姨娘,一家子都荣耀!”

瞧云娘依旧不声不响的,便又道:“其实跟蕙莲一起进来的蕙菱性子更和顺,长得也可人,奶奶若是提拔了蕙菱,侯爷面子上也一样。至于永昌侯太夫人赏的两个人也好,要么六奶奶一边选上一个,侯爷和太夫人都不得罪?”

原来邓嬷嬷与李嬷嬷的想法终还是一样的,以为自己一定要选一个或两个丫头给玉瀚收房,于是她摆手道:“嬷嬷只管忙去吧,我再想一想。”其实云娘早拿定了主意,谁的话也不听,一个也不想选。

又靠了一会儿,午饭便又送了上来,云娘却更加吃不下,饭后靠在炕上,浑身都觉得酸疼起来,便再也躺不住,不顾大家反对,起身在院子里走了一会,方觉得好些。

再想起娘家的嫂子和弟妇,有了身孕虽然会受到些照顾,却不能像自己如今一般什么也不做,丁寡妇的女儿和媳妇有了身孕也是要织锦的。想到了这里,她便又十分想去织锦了。

而这种思绪一经起来,便再也压不下去。云娘便又转身进了织房,看了那锦,山水就似在她眼前真真地现了出来一样,再拿起梭子,笑容便绽放在脸上,一根根的丝一缕缕的钱便将江南的景致描绘了出来。

云娘强着要织,李嬷嬷和邓嬷嬷挡不住,却不住地来劝,“奶奶也该歇一歇了。”

“奶奶来吃点心。”

“极新鲜的果子,奶奶吃正是相宜。”

云娘到底顾虑着自己的肚子,也不敢多织,过了半个时辰便放下了梭子,洗了手吃了几个果子,又歇了一会儿,却又找出一匹大红榴绽百子的锦缎来,裁了个襁褓缝了起来。家里的几个侄子侄女们,她都是帮忙做过的,倒是知道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