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恩侯夫人大约也很少有单独与皇后说话的时机,现在瞧了一眼云娘,知她与皇后交情极好,因此也不避着,只道:“皇后想想,万一凤体里的又是一个小公主,将来可怎么是好?不如将娘娘大哥家的两个女孩接到宫里,生下儿子正可以记在娘娘的名下,娘娘这后位方才坐得稳了。”

先前皇后也在选妃之事询问过云娘,云娘的意思正与承恩侯夫人不同:皇上本来已经有好几个庶子了,特别是登基前娶的两个侧妃现在都生了儿子,又得封妃位,如果再选了贵女进宫,皇后与皇上见面的机会都会少许多,原来还能维持的夫妻情谊岂不更少?

既然皇上没有提出要选妃,皇后又何苦做那些于已无益之事呢?还不如好好孕育子嗣,就算眼下这一胎又是女儿,皇后也还年轻,可以再生,总要生出儿子继承天下。否则不是白白地陪着四皇子吃了那么多年的苦?

因此皇后便一直不提选妃之事,好在皇上也没有提,就是朝臣们有建议选妃的折子也只放在一旁,现在没想到承恩侯府里倒是急了。

承恩侯夫人果然是急的,只怕皇后有一点闪失,后族的荣耀富贵就没了,因此只想再送到宫里几个女孩,现在见皇后娘娘不语,便向云娘道:“汤夫人,老身说的可有道理?”

原来承恩侯的爵位与武定侯是不同的,并没有铁券,亦不能传承,俗称流爵,所以承恩侯府方才一直想办法要多延长自家的富贵。云娘懂得这些道理后,岂能当面反驳?便点了点头,“夫人说得自然是对的。”

可是她毕竟是要帮皇后,便又笑道:“只是夫人不知道,皇上最恨奢靡,正要裁减后宫花用,因此皇后怎么好在这时提选妃之事呢?”

选妃还不就是娶小老婆?寻常人家多一个妾室都要多一份花销,若是多选一个妃子,又要用掉多少钱财?云娘觉得自己的道理不错的。

承恩侯夫人便道:“汤夫人,不懂得,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子富有四海,皇上便再要裁减后宫花用,也不能少了三宫六院。”

云娘听了心中不屑,只以她的身份反驳承恩侯夫人却也为难,就听皇后道:“我突然觉得疲倦,正要歇一歇,不如你们退下吧。”

云娘便拉了承恩侯夫人,“皇后娘娘身子要紧,我们拜辞吧。”

行了礼退下来,一路上又不免听承恩侯夫人唠叨什么三从四德,好不容易没有与她当面翻脸,直到了宫门前两人分开,才松了一口气,心里倒同情皇后娘娘起来了。原以为她母亲家是读书人家,清贵门第,谁知骨子里最是利欲重心,最可恨的就是明明一心逐利,却又拿出一张仁义道德的皮来。

方回到家里,急忙去抱岚儿,“半日不见,母亲想得狠了呢。”

因一心逗弄岚儿,半晌才见邓嬷嬷站在一旁,欲言又止的,便笑道:“有什么就说吧,我们家里又不比皇宫规矩大。”

邓嬷嬷便上前道:“今天大奶奶送过两个人来…”

云娘不待她说完,便道:“还按先前的法子,送去做洒扫丫头。”心里却十分不屑,管家的事上,大嫂没能给自己使上绊子,现在又弄两个人来,纵是天仙又能如何?只放在自己房里洒扫,除了蕙莲那样心思果真纯正的,一辈子都进不得屋子里服侍,不过是每人半吊钱的月例,自己还养得起!

“奶奶,不大妥当,”邓嬷嬷便轻声道:“这两个是六爷收过房的,先前放出去了,现在哪里好当成小丫头子用。”

云娘一时便气了,真是鬼祟手段!玉瀚明明已经放出去的人,又过了许多年,偏她找了回来,给自己添堵。

交割家事之时,大嫂心绪不好,自己不但是一丝没有为难,反倒还诚心开导,只当她听明白了,竟没想到还有这种歹毒心思!

难道是因为她过得不好,就看不得自己好?

可是,云娘偏要过得好,气死她。

第159章 谁傻

云娘心里纵有气,但事情还要料理,因此也不能失了章程。

先奶了岚儿,再传了饭,然后见管事娘子。

武定侯府里人多事杂是非多,还有一样,只要有一点的小事,也不知怎么那样快,满府便都知道了。

眼下云娘便觉出管事娘子们瞧自己的神情都变了,个个噤若寒蝉,心里暗笑,却不拿她们撒气,只将事情依常例办了。事毕,却不令大家退下,都赏了座在一起说话,细问府里各项事务,备着哪日皇后娘娘再招了自己过去垂询。

正说着事情呢,便见有人在门外晃了一晃,明明看出是哪一个,却只做不知,问道:“我见一个小媳妇向里面看,是谁鬼鬼祟祟的,为什么不进来说话?我这里又不是衙门,要打过杀威棒才能见到面呢?”

因六奶奶平日里一向温温柔柔的,从不说这样的刻薄话儿,是以管事娘子们便都立即站了起来,俱垂手不语。门外那人也只好走了进来,行礼陪笑道:“六奶奶,大奶奶差我来说一句话,只是见人还没散,便不好进来。”

云娘早知是丰姨娘,只是见了她缩头缩脑的,情知她不过替大嫂传话的,倒也不好十分拿她煞性子,便道:“传什么话,只管说吧。”

丰姨娘本不欲在大家面前说,因此迟疑了一下,“六奶奶…”

云娘便催道:“只管说,我向来事无不可对人言的。”

丰姨娘只得道:“我家奶奶说,怕六奶奶不知道,方才送来的两个丫头,却不是寻常的丫头,先前六爷收过房的。如今汝南侯府倒了,所有下人都发卖出来,大奶奶瞧着可怜,便买了下来。如今有一个又生了儿子,也不知是不是六爷的血脉,便一道带了进来,请六奶奶看着安置。”

云娘之所以要丰姨娘当面说话,是因为她气过之后,便想到承恩侯夫人尚且想往宫里塞人,不正是因为送个女人家里也不损失什么,而收益却是极大的吗?眼下玉瀚简在帝心以,巴结他的人恐怕也不在少数,自己还不如早早把话传出去,一概拒之门外。

皇后娘娘有诸多的顾虑不能说,可自己却没有什么,正要告诉所有人,自己就是不容家里有姨娘!

于是便笑道:“大奶奶也实在想得太多了些,大哥先前还送出那些姨娘丫头的,她怎地倒都不管了,反替玉瀚和我操起心来?”

又向下面诸人道:“我们这样的人家,既然放出去,便没有再收回来的理。且过了好几年,那两个丫头也早就又嫁了,生了儿子自然是外面人的,与我们汤家何干?再者我们六房并不富裕,养不起妾室姨娘的,就算每年剩下些银子,也要留着给岚儿置嫁妆,再给岚儿的弟弟娶亲呢。”

最后重新向丰姨娘道:“我本该亲自去回大嫂的,可是上午方得皇后娘娘宣诏,说了半日的话,下午又料理家事,精神实在不支,便也托你回个话吧,大嫂近来身子一向不好,不如好好保养,少操些心才是呢!”说着便挥手道:“你回去吧。”竟然便逐客了。

说毕也不招那两人见面,只传下话来,将大嫂送过来的两个人连同身契放了,又因她们先前所在的汝南侯府已经被大理寺发落,眼下无处可去,遂送到庄子里,转身回房歇着去了。

虽然把态度摆明了,可云娘心里也不自在,又想玉瀚从未向自己说过有骨肉留在外面,虽然觉得是讹传,但终究又悬了一线心事。偏今日因要进宫,起得早了,现在又仄仄的,因岚儿在一旁睡着,她便也靠着迎枕不知不觉地睡着了。

等醒来时,玉瀚已经换了家常衣裳在自己身边抱着岚儿玩,陪笑道:“你倒好睡,我们说话你也没醒。”

云娘便知他一定听了今日之事,不知怎么又委屈起来,十分想哭,因有岚儿在一旁,也不好出了声音,只垂泪道:“你先前为什么不说?且又冒出一个孩子来,叫我怎么处?真打发了也不敢,只得放在庄子上。”

原来云娘自生了岚儿肌肤丰润起来,再加上奶着孩子,日日里好汤好水地喝着,那雪白细腻的肌肤更似要滴出水来般地鲜嫩,配上乌油油的头发,每日里让汤玉瀚都爱不够,现在见她衣带松懈,鬓发散乱,两颊还带着初醒时的红晕,却又委屈地流泪不已,只慌忙放下岚儿,将人抱在怀里,一面拿袖子给她擦泪,一面哄道:“别哭,那孩子并不是我的,与我一点关系都没有。”

云娘的泪却更汹涌了,“你先前不是说放出去了,怎么又在汝南侯府里?为什么大嫂知道我却不知?才让她今天将了我。”

其实云娘哪里吃了亏,倒是大嫂吃了亏才是真的,被弟媳妇当着众人的面驳了几句,脸面都没了。可是玉瀚却觉得无理尽是大嫂的,委屈尽是云娘的,因此果真心疼,“当年汝南侯府把嫁妆都拉了回去,人便也都要走了,我只当是放出去,不想汝南侯府彻底倒了,又让大嫂买了回来。”

原来是这样,并不是玉瀚真心骗自己。云娘便抽噎着依在他怀里不响了。

玉瀚便轻声告诉她,“说是收过两个丫头,其实只有一个,因和她生气住在书房,她便派人过来,后来有了身孕,又叫回房灌药,弄得我心里更不痛快,所以再送了丫头我只虚应着,并没有真收,只怕再做那造孽事。”

玉瀚正是这样刚硬的脾气,云娘一听便明白了事情的始末,亦知大嫂的话里也正引着自己往别处想。

可汤玉瀚解开了云娘的心结又道:“方才我听了这事,一气之下过去将大嫂的院门钉死了,看她再出来无事生非!”

其实吧,听了玉瀚刚才的话,云娘已经消气了,再不必玉瀚去钉了大嫂的院门,而且他现在已经是从二品的官员,竟然还干这种小孩子才做的事,免不了让人取笑,可是她心里就是高兴,带着眼泪又笑。

汤玉瀚便伸了舌头将她脸上的一个个泪珠舔了下去,“你脸皮儿薄,性子又好,总不肯对人使雷霆手段。只看我这一次,保证大嫂再不出声了。”

“嗯,那我就不委屈了。”云娘不好意思地将头埋到玉瀚怀里,方想再说句他爱听的,猛然听到岚儿的哭声。

原来岚儿被一向自诩最宠爱她的父亲放在一旁,又被一向自称最心疼她的母亲忘记了,先前觉得新奇,只用一双乌溜溜的眼睛四处乱看,可是看了一会儿,便觉出不对了,翻了个身,更不对,于是便挥着两只小手两只小脚大哭了起来。

如此大的哭声,立即引来了门外的邓嬷嬷和江花几个,云娘慌手慌脚地从玉瀚身上爬下去,汤玉瀚也急忙转身来看女儿,两人又撞到一处,一时之间手忙脚乱。

方将岚儿哄得好了,云娘瞧没人的时候啐他,“总是说最宠我们岚儿,怎么将她一个人放在炕上?幸亏没翻身翻到地上。”

汤玉瀚也庆幸,却道:“我是最宠女儿,也最宠你,你们两个,哪一个我不疼到骨子里,只是当时你哭了,我就先哄你而已。”

云娘想想也正是这个道理,却又歪派他,“将来要是有了儿子,恐怕会最疼儿子了吧?”

“儿子?”汤玉瀚一手抱着如花似玉的女儿,一手揽着似玉如花的夫人,便轻轻用鼻子哼了一声道:“臭小子有什么可疼的,哪里能整日放在屋子,从小给他请了师傅放在外院里读书习武去罢!”

云娘却又不同意了,“不行,我的儿子我要疼的。”

一番风波烟消云散,云娘待玉瀚出门时,却又将邓嬷嬷叫来,备了两份嫁妆:一份比照府里的大丫头,是给那个没收过房的;另一份加一倍,是给那个收过房的,“你去庄子上一趟,问问她们的意思,便将两个人嫁了。”

自然也要告诉玉瀚,“我想着年纪也都没多大,嫁出去也免得她们虚度一生。”

“其实你也不必如此费心,”玉瀚倒是淡淡的,连名字也没有提,“先前到外书房里服侍过我的,我到是真有几分喜欢,吃穿用度也从没亏待过。只是毕竟是汝南侯府的丫头,有了身孕,竟先没告诉我,却去告诉了她,且让喝落子的汤药便喝了,等我回来孩子都落了下来。我知道后真气个半死,再不理了。”

云娘也觉得那丫头太傻,要是自己,就是刀架在脖子上也不能喝了药呀。玉瀚这人,其实最重情谊,只要他动了情,待人再好不过。还有前房的六奶奶,更是一丝一毫也不懂得玉瀚,生生将一段好姻缘搅得没了,自己也命丧黄泉,因此抱住玉瀚的腰道:“她们都真傻,生生错过你这样一个好人!”

“其实是你傻吧,把我当成宝。”

“你就是我的宝,”云娘更加了点力气,“再不许别人抢去!”

只云娘待自己的这份心意,汤玉瀚最是钟情,更觉得一生报不尽的。

过了几日,邓嬷嬷回来,果真将那两个丫头嫁了。毕竟是收房的丫头,长相并不差,又一直在侯府里,也养得娇嫩,眼下还有份拿得出手的嫁妆,很容易在庄子上找两个朴实肯干的后生。

云娘自然是为了她们好,但其实也是绝了她们再回来的后患,只是这些心思就不必向别人说了。

这一日云娘正在家中,玉瀚的小厮靛青回来禀道:“六爷要六奶奶拿五千两银票,装在匣子里给小的带走。”云娘听了并不问,赶紧依言准备好了,让江花拿出屋去交给靛青,又隔着窗子嘱咐,“小心着些,别丢了。”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玉蜻蜓扔了1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6-05-16 18:24:08

第160章 养妾

当晚玉瀚回来时便跺脚叹气道:“那年我被贬到江南时,已经觉得十分凄惨了,今日见了抄家流放才知道什么是真惨呢!”

云娘先前也有所猜测,如今便问:“你送钱县令去了?”

“自然是他。”玉瀚由着云娘帮他换衣裳,又叹了声气,“南台从小没吃过苦,一直在富贵窝里长大,才不过十几天,人瘦得脱了相,见了我也只会流泪。拿五千两银子还给了他,他们一家到了边城日子也会好过一些。”

玉瀚正是这样的人,即使钱县令并非是他最好的朋友,先前钱县令给的三千两银子并不是借的,而是还情给他的,可到了这个时候,他却还是要加上还了。云娘固然过日子精细,可对于这样的银子却也不心痛。只是想到抄家流放,心里也是恻然,“你方才怎么不带了我一同去,送一送钱夫人?”

“流放只有男人,并没有女眷。”

不过,前些天几位皇子的案子一同发落,大家免不了议论,她亦有些印象,“先前不是说钱家没事了吗?怎么又被发落了呢。”

汤玉瀚原不想告诉云娘的,但又知迟早要知道,便道:“樊家出首告发的。原来钱家不只给三皇子用钱,还资助过太子、二皇子、五皇子等好几个皇子,又做过几项贪赃枉法的事。”

“可他们两家不是一直互相扶持着做生意,又结了亲家,怎么倒是樊家告了钱家呢?”

“听说钱家一直压着樊家,又从樊家调了大笔的银钱送到皇子府上,因钱家毕竟有江阴侯的爵位,樊家一直吃亏,这时候便不肯再忍了。”

“原来如此,”云娘便问:“只是樊家既然告了钱家,那钱夫人可怎么处?”

汤玉瀚这才道:“其实钱夫人早已经被樊家接了回去。”

虽然与大哥大嫂情形不同,但又是一对劳燕分飞的夫妻,也不知钱夫人会不会伤心。云娘便也叹起了气,“钱家也真是,不若老老实实地过大富豪的日子,何苦又非要参进夺嫡之中呢?且就是参了进去,也只投了一处就可以,脚踏两只船最要不得。”

“钱家蠢就蠢在这里,总以为他们有钱,拿着钱到处送,每一个皇子都想拉拢,希冀能换得日后的平安。”

“可偏偏没有送到四皇子身上。”

“他们就是没有想到从来不争的四皇子最后能承袭大统,”汤玉瀚笑道:“不过,那个时候还真没有几个人看中四皇子,我们才占了先机。”

这正是他们回京后走得最对的一步。

汤玉瀚又道:“其实钱家的错也不至于抄家流放,只是眼下朝廷正好急缺银钱,而樊家又投皇上所好出首告发,便正好抄了钱家充在府库。”

那日云娘在宫里就听皇后娘娘说皇上要节俭,现在又听玉瀚说朝廷缺银钱,便不解了,“天下升平已久,江南富庶,京城繁华,怎么朝廷还会缺钱呢?”

“你只看到表面的富庶,却不知道皇宫里一年就要几百万两银子维持,又有众多的皇亲国戚,养着他们又是一大笔,边塞又时有战事,各地又有灾荒…眼下新皇登基,总要大赦天下,减免税赋,再有皇上还想给所有的官员加俸,哪里有银子可用?”

云娘方才醍醐灌顶一般地道:“我当只有我们百姓人家算计着手里的银子过日子呢,原来皇家也会入不敷出。”

汤玉瀚听她如此懵懂,便忍不住笑了,“现在皇上都知道你是最会管家,皇后跟你学了把宫里好多用度都减了,因此也要向你来学怎么少用钱多做事的,你竟还说不知道。”

云娘果真惶恐了,“先前皇后娘娘说过皇上要力行节俭,就问我怎么办,我哪里知道应该怎么办,便将盛泽镇里织厂牙行的事都讲给她听,不想她竟告诉了皇上?”

“皇上已经派了户部的侍郎去盛泽镇上看看你说的那几处,那日还与我说,要来我们家里瞧一瞧你怎么管的家呢。”

云娘也只当皇上玩笑,毕竟武定侯府内院的这点小事,又算得了什么?且皇上又派了专门管钱粮的户部官员去了盛泽镇,那些人可都是考中了进士的才子们,自然要比自己懂得多。

不料,这一日皇上竟然突然过来,穿着寻常人的衣裳,由着玉瀚陪伴进了家中,见云娘只摆着手不许她叫出来,只笑道:“我来瞧瞧侯府的家事。”

说着要了云娘的帐本一页页地翻看,又去了厨房针线房几处,颇有兴致地问东问西。

府里的人即使是下人,也都有几分眼色,虽然不认得皇上,可是见来人气度不凡,六爷六奶奶又亲自陪着,早知是贵人,个个恭敬异常,又将云娘的新政着实赞了一通。

眼见着在侯府里转完了一圈,正要请皇上回去用些茶点,偏偏在花园的门口遇到了二叔,云娘心道不好,原来,自她管了家事之后,别房里都好,唯二房不大满意。不,其实二婶母亲也无不满,只是二叔一人不高兴。

只是让府里拿银子给他纳第十二房小妾的话,在哪里也说不响,加之他心里对于爵位的妄念又无法说出口,,也颇在外面说了玉瀚和自己的几句坏话。不过,云娘其实并不放在心上,平心而论,外面的人也没有真正信了他的。但看他今日,却似乎也知道府里来了贵人,想闹出些事来,让自己和武定侯府丢脸。

但云娘却怕二叔在此说浑话,赶紧先拉住了玉瀚,他一向在自己面前温柔,到了外面便是个坏脾气的,前儿个刚将大嫂的院门钉了,今天万一在皇上面前打了叔叔,虽然是庶出的,但毕竟也不好看。

先前自己知道二叔使坏,便虑着此事没有告诉玉瀚。

不想玉瀚并没有上前动手,反笑着与二叔打了个招呼。

二叔有这个机会,哪里会不搭上来?赶紧向皇上拱手问:“不知阁下高姓大名?”

皇上一向是寡言的性子,现在只简单地道了一声国姓,只要是聪明一点的人自然早想通来人是谁了,可是显然二叔现在头脑里满是浆糊,就这样也没有意识这是皇上,反而上前攀话道:“别人只道我们府里现在减了人,省下了银子,但其实正是本末倒置,舍大逐小。”

云娘只觉得好笑,什么是本什么是末?什么是大什么是小?完全是一派胡言。

皇上果然问了,“为何会有此言?”

二叔便气势轩昂地道:“堂堂侯府,正是当年跟着高祖打过天下争得的富贵,凭什么不由着我们子孙享受?多用些银子又如何?总要满府里富丽堂皇的,才不失了朝廷的脸面。”

说着又指了玉瀚道:“浩哥儿,不是二叔说你,你如今也是要承袭侯府的人了,还把银子当成一回事?家里那许多产业,每年又有多少出息?听侄媳妇说连个妾室都养不起了,没的让外面的人笑话!”

说着又拿眼睛瞧着皇上。

当 日云娘说六房养不起妾室的话,倒没想到早被人传了出去,现在看皇上的神色竟然也是早听过了,瞧着汤玉瀚便笑,“玉瀚,谁知你竟然穷到了这般模样?”

云娘听皇上的意思,竟有些为玉瀚不平,毕竟是男人,纵是觉得自己管家管得好,可也觉得讨小妾的银子也是应该用的。再想到皇上已经有二十多个妾,却也没金口玉牙说定再不选妃,一时心里不快,却不敢说皇上的不对,又怕玉瀚尴尬,正要说话,却见他向自己使了个眼色,因此又闭了口,只瞧着玉瀚怎么回答。

汤玉瀚未语倒先笑了,“说实话,我还真养不起小妾。”

“我年少时从不看帐本的,只觉得俗气,手里有银子便买些喜欢的书画,没有时府里也不缺了我的吃穿用度,只当我们侯府家财无数,从不为银钱担心。后来到了江南,靠微薄的俸禄也过了两年,就是那时也没觉得银钱有什么好的。”

“前些天看了一次家里的帐,竟然大吃了一惊。”

“我现在是从二品的官职,每年的俸禄一百多两银子,再有些禄米,加在一起真不算什么,不用说府里,就是妻女也养不起。好在还有些薄产,又有夫人的陪嫁织厂,每年也能有几千两的出息,似是不少了。”

“但我一向又一个喜好,就是爱书画研,这些银子,若是到琉璃厂走上一回,只一样两样,转手就没了。是以我和夫人每次去琉璃厂只随意看看,并不敢多买。”

“这些还不论,我在羽林卫任职,手下一大群兄弟,又有京城的故交,时常在一处吃酒跑马比武的,如今我的官职最高,哪好还让别人会钞,我不大算帐,只是知道夫人每日都要给我身边小厮银子,想来加在一起并不是小数。就在前两天,我的一个故友遭了事,我拿了五千两银子送去救急。”

“这钱若是买了绝色的丫头应该也能买下几个,只是我倒宁愿用在这些正道上。而且我能如此散漫用钱并不是我的功劳,而是夫人用心打点生意,勤俭度日,方才攒下的。我又何苦弄了人让夫人心里不自在呢?”

“且我又与夫人甚是相得,是以并无二心。”汤玉瀚又笑道:“听说我家的老祖宗,富贵之后与糟糠之妻情谊甚笃,当年武定侯府三子皆为嫡子,正是现在传下来的老三房,可见他老人家早明白这个道理…”

皇上原来不过笑谈,现在听了这笔帐,却合在心事上,倒赞了起来,“你身为武定侯府的嫡孙,又是二品的官员,都说养不起妾室,可见那些日日笙歌的人,他们用的银钱是从何而来了。”

因玉瀚提到了先祖,亦叹道:“朕家高祖亦是重情重义之人,高祖皇后年少时归高祖,历尽艰苦辅佐高祖称帝。高祖皇后重病之时,高祖还曾为她亲自涤足…之后,终身未再立后。”

“遥想当年,先祖们正是一代英豪,却又不乏柔情,真乃我等之楷模…”

其实这些有着荣耀祖先的人,是很喜欢在一处说起的,且亦只有他们能说到一处,毕竟他们从小的环境十分地相似,成长的经历也相同,身上也都担起同样沉重的担子,因此携手走了,“我们这一代不要坠了先祖的威名。”

二叔此时终于明白方才的人正是九五至尊,再说不出话来,眼见着皇上和玉瀚谈笑风生地离开,目瞪口呆地留在原地。

第161章 责任

皇上一向是个沉默寡言之人,城府亦极深,就连皇后也悄悄向云娘说过很难与他说话,可是眼见着他与玉瀚说得投契,云娘便放下心来,赶着回去亲手做了几样拿手的江南风味菜肴,又配了米酒亲自送上。

两人还在说着银钱的事,只听玉瀚正向皇上道:“六房的帐目如此,这些日子臣也看了武定侯府的大帐,按说汤家的子孙也算挣气,祖宗传下来的家产并没有败掉,反一代代增了些。可就是如此,也挡不住人口滋生,从臣家祖宗光身一个人跟着高祖打天下起,到现在已经有二十几房人,分出家的不算,府里就有一百多口,吃穿用度,婚丧嫁娶。俱不是小数。”

“若只人口增加,倒还不算什么,要知道每人的用度,比起祖宗时又要多不知多少倍。比如祖宗初封侯爵时,食不重肉,衣不重帛,现如今家里不知从什么时候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起来,绫罗绸缎更是等闲,再养着一群姬妾,争妍斗艳,靡费之风益胜如此下去,不出数年,就要入不敷出了。”

“开国时封的几十家侯府,现在有多少家便是如此败落的?他们兴盛时万没有想到过防微杜渐,方落入如此境地,臣不想我们武定侯府也走这条路。”

“皇上面前,臣再多说几句,整个朝廷岂不也是如此?开国时高祖亦是父母双亡,并无亲兄弟手足扶持,眼下只宗室便有几万人,再各有妻子儿女,每年的俸禄又是多少?皇上的赏赐又是多少?更不用说更添了数十倍的衙门,任了数十倍的官员,是以人皆道太平盛世,其实府库里却是空的。”

云娘听了,便知这两天玉瀚果然是用了心思看了帐的,且他有才学有见识,几句话便将府里的事国家的事俱说得再明白不过了。

“正是如此,我初登基,心里亦有许多事情要做,原以为兴利除弊、革新时政,大展身手还不容易,却不料没有一件事办起来不要钱的,只此一项便将我的手脚束缚住了。”

“现在都道太平盛世,其实央央大国,最好的年份里也要出几件天灾**,今年山东便闹了蝗灾,河南又有汛情,西南一角又有叛乱,北边也不平静,只这几大项,便将府库里的银钱都用干了。”

“先前你夫人便说过,朕亦查证,原来□□的官员俸禄上百年没有动过,实在过低,登基后便答应群臣们加倍发放,现竟怎么也凑不出这笔钱来。”

云娘听他们谈起家国大事,并不敢参言,只将菜肴亲手放在案上,又亲自斟了酒,便退了下去。

就听后面皇上还在感慨,“偏朝廷之中,亦有官员就如眼前的愚人般只想着充面子,享受放纵,今天劝朕选妃,明日劝朕封禅,长此以往,家国危矣!”

云娘手里拿着托盘,轻手轻脚地走了,皇上虽不是果真不想选妃,可是想到选妃要花用大把的银钱,就不得不省了。

又在心里替皇上算了算帐,选妃之时所有秀女未出家门时朝廷便要每家里给几两银子,此后一应花费全是朝廷的,衣食住行、胭脂花粉,样样都是钱,选中了进宫的花销更大,不进宫就是退回去也是要给钱的,只这一项,没有几十万上百万肯定不够用。

皇上连答应给官员们加些俸禄的钱都没有呢,怎么去选妃?

改日悄悄告诉皇后,也免得她日日悬心。

皇上方一离开侯府,祖父便传话让大家都过去,向大家板着脸道:“既然二房觉得武定侯府不好,那么就将他们一房分出去,以后想怎么富丽堂皇便怎么去吧。”说着让大管家拿出几张契书,分了一个庄子、一处宅子并两个铺面,约合千金之数的家财,立命二房搬家。

皇上到府里来本是瞒着大家的,但是,这不等于祖父果然不知道。云娘想着,因为皇上没有宣诏,他老人家即使知道了,也会只做不知。但是二叔的事,却不可能混过去。

眼下二叔给侯府丢人的行为果然触动了祖父的痛脚,雷厉风行,便要将二房分出去。

至于分的东西十分有限,却并非不公平。

原来武定侯府家财虽然雄厚,可是大头都是祖产,而祖产是不能分的,只能留给承袭爵位的一支。至于私产,祖母先去了,可是她的嫁妆却也不该分给庶子,二房先前便没有得,现在祖父尚在,他的东西老人家想给多少自然给多少,二房就是想争也无处去争。

二叔这时便傻了眼,跪在地上痛哭,“父亲,我不过随口说了句闲话,皇上并没有斥责,还求父亲宽恕。”

祖父神色十分地冷峻,话也跟刀子似的,“难道你还想等着皇上亲自来斥责你吗?不看看你自己配不配?”

三叔这时便跪到前面道:“父亲,饶了二哥吧,他再不敢的。”又有几个叔叔也上前恳求。

云娘看看玉瀚,他却没动。她如今在侯府里也住了这么久,有什么不明白的——祖父是不可能饶了二叔的,玉瀚不肯去求情也不是他心狠,而是他明白此事并没有回旋的余地。

二叔之所以出来闹事,表面是为了纳妾,骨子里还是对于自己管家不服,再究其根源是对玉瀚不服。爵位是父亲的,第一次要传到嫡兄手中,他还无话可说,第二次要传到嫡长孙手中,他已经不平了,第三次,也就是现在,又要传到了嫡次孙手中,他实在忍不下这口气了。

自己尚且看出的事,祖父如何看不出,正借着冲撞了皇上一事将二房赶出去,以后便再不会对玉瀚承袭侯府有什么影响了。且就是将来,既有不虞,二房也是祖父亲手分家分出去的,谁也不能再推翻,便成了定案。

祖父正是能硬下心肠的人,他既然选了玉瀚承袭侯府,那么就算是他亲生的儿子微微露出来一些不满,他也一样毫不犹豫地将他清除,在祖父的心里,武定侯府平安顺遂地传承下去比什么都重要。

这时二婶娘便走出来痛哭跪求,“父亲,儿子儿媳不好,愿该罚的,只是还有孙子孙女,不也一样是父亲的骨血。现在若是被赶出侯府,让他们如何立足?”

女眷们亦都跪下求情,云娘迟疑一下,便也跟着恳求,“二房的女儿就要出嫁,能在侯府上轿毕竟好看一些。”

祖父听云娘如此一说,方才道:“罢了,你们带着长子长媳出去吧,其余的孙子孙女便还留在府里,与府里其他的兄弟姐妹们一起看书做针线,将来的亲事也与府里的其他孙辈相同。”

事情说明白了,祖父便向大家挥手道:“都下去,我也要静一静了。”

大家再不敢不听的,便一一退下,偏玉瀚向云娘点了点头,却没有走,“我陪祖父说会儿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