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云娘肯听,便给她讲起往事,“我们小时候在一起学画,练习画仕女图时,师傅便叫家里绝色的丫头盛妆打扮了,让我们照着真人画。有一个特别漂亮的小丫头对他十分有意,经常看着他笑,可他竟是什么也不知道,理也不理,只一心画画,倒是让我得了手,后来大家笑他,他也不以为意。”

“到说亲的时候,汝南侯府十分挑剔,可是竟没有挑出玉瀚一点毛病,我们也因此才知道,原来他的丫头竟然都没有收房,屋子里十分干净。按说这门亲原是极好的,门当户对,郎才女貌,也不怕嫂夫人恼,汝南侯府的小姐也是个十足的美人坯子,恐怕并不比嫂夫人差。但他们却一点也不相得,我每次过去见玉瀚都住在书房里住。”

“我那时时常劝他,好好回房哄一哄,女人就是要哄的,他却一点也不肯听,再怎么也不会对女人说一句好听的软话,也不知他和你怎么就能相得。”

云娘却垂泪道:“他待我极好,什么都尽让的,就是我做错了事也肯哄我。”

冯指挥同知点头道:“那时我去盛泽镇看他,你送了菜过去,我只说要见上一面,他就不肯,我便知道他果真上了心,倒好奇起来,想看看嫂夫人是什么天仙模样,他竟然把我打了,竟痴傻了似的,是以我才要故意的逗他。如今我们羽林卫的人都知道,他把嫂夫人和儿女们看得比什么都重。”

“是以嫂夫人想,他在那边看了你如今的样子,是不是也不能安稳?”

说了半晌,冯湘见云娘神色好多了,便告辞道:“早些歇下吧。”

第177章 不弃

第二日一早,冯指挥同知过来,就见云娘正坐毡垫上拿着那块衣角,手指还在一笔一划地描摹那字迹,这些日子她一直这样,倒也不稀奇了,便小心地问:“我们也出来一个多月了,不如回去吧。”

昨日的一番劝慰为的就是今天做铺垫呢,云娘抬头道:“多谢你开导我,可是我还是相信他还活着,正在哪一处,因此我不回去,一定要再找下去!”云娘没有说的是,昨夜梦到他来了,笑着对她说:“等我,我一定回来!”是那样的真切,她醒来时似乎还感觉到他的手握在自己的手上,温温热热的,仿佛他人真地过来了。自己怎么也不能放弃!

“也好,我们就再找一找,现在离两个月还差些时间呢。”冯指挥同知却也不劝,只是按她的吩咐又带着商队在草原上四处游荡。

如此的深情,是没有办法一下子斩断的,还不如等那情慢慢磨淡了,人也就想开了。

他们一日日地寻找,慢慢走向了草原的深处,倒又找到了几个听过的人,所说的与先前的牧人几乎一样,看来一点希望也没有了。

时间已经过了整整两个月,蕙莲悄悄来找冯指挥同知,“我们夫人悄悄收拾了行李,把自己的和副总兵的东西放在一处打了一个包。”

冯指挥同知叹了声气,“我见嫂夫人这阵子开朗了许多,也肯说话,吃饭也好多了,还以为她想开了,原来她还是不想放弃。”跟着蕙莲回来向云娘道:“嫂夫人,我们会陪着你一起找的。”

云娘见了蕙莲与冯湘一同进来,便也明白怎么一回事了,“我想着军令如山,你们还是回去吧。只是我还是觉得玉瀚没事,而且就在这里,总是不想离开。”

冯湘便道:“嫂夫人,我们再找一个月,如果还是什么消息也没有,你就听我们的一起回去,可好?”

云娘不置可否地应了一声。

可就在第二天,他们又遇到了一个听过玉瀚消息的人。这是个西夷汉子,与别人不同的是,他不是听别的牧人说的,而是听一群西夷首领们说的,此后他还告诉过许多的人。

原来夷人并不是都一样的,在辽东就有许多种,东夷、西夷、北夷,还有许多名字更为古怪的,这些日子他们差不多都遇到过,也知道他们各自有不同的部落,之间因为水草、牛羊也时常发生争执。玉瀚当年正是被东夷人设伏,然后他逃出来后便向西夷一带。

云娘便又问了许多,“你怎么见到首领们的?”

“那日他们从我帐前经过,停下来喝了奶茶。”

“共有多少人?都是什么样的?”

“自然都是我们西夷的首领,与你们问的人不相干,”疑惑地反问道:“你们不是商人吗?怎么尽问这些?”

云娘便陪笑道:“我们是商人,可是副总兵的夫人发下了悬赏,如果能找回副总兵贴身的东西,便大大有赏,因此一路上做生意也顺便打听一下,如果能领到悬赏也是好的。”

那汉子听了便从怀里拿出一个荷包来,“你看这个东西是不是你想要的?”

虽然那荷包上已经磨得很旧了,但是云娘还是一眼就看出正是临行前自己给玉瀚带在身上的,她用力控制住自己抖动的手,将荷包接过来看了半晌道:“也许吧。可以卖给我吗?”

说着让人拿了几匹布给那汉子换了荷包。

稳了稳神色又问:“给你荷包的人是什么样的?”

那汉子得了布匹十分高兴,便又认真回想了半日详细地给云娘讲,“身量高高的,却很瘦,也不大说话,对了,那人似乎有什么病,一直在咳嗽。倒是很和善,因为我拿了奶茶给他,便把荷包给了我。”

“对了,当日我们在一处放牧的还有一家,他也送了件丝棉袄子给那家人。”

再问也说不出太多了,只道:“穿着与大家一样的皮袍子,皮靴子,又只是停下喝茶,脸上留着胡子,我亦没看清他的模样。”

“你们的首领们如今去了哪里?”

“不知道,”可那汉子又突然想起来告诉他们,“对了,前些日子听说首领们都在前面不远的河湾处,你们只要沿着河向下走,就能遇到。你们正能多卖些布,而且也许还能找到别的东西,回到襄平城能得到更多的赏赐呢。”

云娘谢过那汉子,回到帐篷里激动不已,“一定就是玉瀚了!”恨不得立即赶过去。

见大家都不大相信,便又肯定地道:“他为什么要将贴身的东西送出去?还不是希望能将他还活着的消息传出来,现在我们竟然遇到了!大家赶紧收拾东西过去!”

这怎么就能认定是汤玉瀚呢?完全可能是别人得了他的东西送出去,冯湘其实不大信的,但也不能不答应,只劝道:“嫂夫人纵是高兴,也要注意不要露了马脚,虽然西夷与我们天|朝间多少年没有打仗了,可是亦不能让他们知道我们是辽东军的人。”又因为要去西夷首领的驻地,回去将商队认真布置一番。

“我自然知道。”云娘答应了,却再也坐不住,止不住想笑,又尽力抿着嘴不肯笑出来,也不在帐篷内坐着,起身去帮大家烤肉,用心地配了调料,仔细地在火上烤着,将肉烤得香气四溢,然后分送家,她突然发现自己许久没有做过事情了,暗想今后可再不能像先前一般傻了似的,只让别人照顾。

第二日一大早,大家便起身沿着河而上,走了两天到了那人所说的河湾处,原来这条河在这里转了一个很大的弯,围出一块水草极丰美的地方,如今西夷人的首领便带着些部众在此放牧牛羊。

他们北上后,还是第一次看到如此多的夷人聚在一处,大约有上万人,除了精壮的男人,还有老人、孩子、女人们,见了商队,十分地欢喜。原来夷人所处荒野,并没有天|朝那样多的物产,又没有集市商铺,平日里缺乏许多的东西,特别欢迎商队到来。

而且,以他们的习俗,也一向对商队十分地友好,这也是他们这一次要扮了商队出来的原因。

既然是商队,就要像商队的样子,冯指挥同知捧了些最好的锦缎带着向导到夷人首领处进献,寻常商队也都会如此,而他们也在路上商量好了,正好借此机会去找玉瀚。如果那人正是玉瀚,也许就会在首领的帐篷里见到。

其余的人便将马车摆成一排,各种布匹绸缎放在上面,开始了生意。云娘和蕙莲容貌都好,因此自出襄平城后,便在手脸之上涂了赭石粉,扮成黑黄脸的妇人,现在只在后面做事,倒没有引来夷人特别的注意。

过了大半日,冯指挥同知回来了,却暗暗向云娘摇摇头,见她什么表情也没有,只是低头干着活,知她难过,可也没法子。他借着进献锦缎,去了几个夷人首领的的帐篷,却根本没有看到玉瀚。

一连三日,卖了许多布匹锦缎,冯指挥同知也将夷人首领们的帐篷都走了遍,就是大家也借着各种机会与夷人们往来,暗中查看,可是也没有任何线索。

向导便借着闲聊也打探有没有新来的汉人,可是,一切都石沉大海。

再不可能等下去了,商队总要离开的。出发前西夷人便请大家饮酒跳舞,云娘也跟在大家后面到篝火前,瞧着西夷人十分欢快地载歌载舞,又悄悄回去了。

待冯指挥同知应酬回来时,却见云娘正在等他,见了面悄声道:“明天我们先向西行,然后悄悄折回来,在河下游十里之处等着。”

“啊?”冯湘叫了一声,却又赶紧掩住嘴,却又忍不住问:“是他?”

云娘点了点头,“大家什么也不要露出来。”

第二天,商队套了马车,向西夷人告辞,他们要向更西边的地方去做生意了。毕竟西夷只是一个小部落,不可能将他们的布都买下来。

这也是寻常商队们常走的路线了,西夷人听了也不以为然,首领们又因为商队十分知趣,献的锦缎很是贵重,特别送了他们两只羊,并叮嘱他们再来草原时别忘记了过来。

大家向西走了一段,见已经远离西夷人的营帐,便赶紧掉转马头,回到东南方向,绕过西夷人的驻地,到了河水下游,略等了一会儿,便有一人一马疾驰而来。

马如疾风,一眨眼已经到了面前,陡然停住,那马便徒然立起身子,“咴咴”地叫着,扬起两只前蹄,马上一个头戴皮帽、满面胡须、一身皮袍的夷人稳稳地坐在马上,向大家高声道:“赶紧上马,我们快走!”却是一口流利的官话,不是汤玉瀚是谁?

马蹄方落,又向前几步,到了云娘的车前,却笑道:“我要你等我,怎么却过来了?”

“我在这里等你不是更好!”

冯指挥同知呆立半晌,才道:“你怎么变成这个模样,若是我见了定然认不出!嫂夫人是如何认得出你的呢?”

汤玉瀚一笑,“若让你认出来了,我岂能还能回得来?”

冯指挥同知便笑道:“总之,你竟然真回来了,也不枉嫂夫人找你一场!”又向大家喊道:“把货物、车子都扔在这里,我们走!”

汤玉瀚拦住“先带着,一路上把布匹锦缎散在地上!”

再不及说别的,大家一气向南跑了上百里,方才歇息了一会儿,匆忙吃了些东西便又起身。幸亏带的马匹足够,可以轮流换马,方才能支撑得住。

离辽东最北的堡城还有一百多里的时候,西夷人终究还是追了上来。

第178章 该打

两方相对,各执弓刀,战事一触即发。

好在,并不是河湾里的夷人都追了过来,眼下只有近百人跟了过来,而辽东这边也有几十人。来的夷人固然都是精壮的汉子,但辽东这般派的自然也是精锐,双方的差距并不很大。是以夷人并没有直接掩杀过来。

云娘看着许多夷人身上都緾着五颜六色的布匹,显然是在路上拾到了却不舍得丢下,心知一定是那些他们随处扔下的布匹拖住了更多的夷人,也减慢了这些人的速度,便向玉瀚道:“不如我们再许他们一千匹锦,让向导问问他们可答应?”

汤玉瀚一笑,“不必了,我与他们说。”说着摘下弓箭打马上前,一箭射到了正中那个西夷首领的马前,然后说了一串夷语。

过了半晌,那西夷人首领方回了一大串夷语,又放下弓刀下马走过来,玉瀚亦是一样,两个竟互相拥抱了一下,然后又执手笑语了许久,各自分开,各自回来。

云娘此时立在马上,不胜惊奇。待玉瀚回来,听他与大家道:“西夷的力量在夷人中很弱,可是新继承的年轻首领木枮儿却又是个极有才干雄心的人,他无意间遇到了我便想留我在西夷帮他一统夷人,所以将我死了的话传出来,还给我立了冢。现在不想我逃了出来,又有了灭口之心,但是他终是个理智的人,见就到了辽东地面,且他们并没有绝对的优势,最后便答应放我回来了。”又道:“我们走吧。”

虽然西夷人离开了,可是大家依然急急驰往辽东堡城,只有到那里,才能够真正平安。又跑了大半天,终于进了堡城,所有人才松下了一口气,再无一丝气力,各自去歇了。云娘与玉瀚终于能独处了,却都先笑得弯下了腰,彼此指着对方,“瞧你的样子!”

“你以为你现在是什么好模样?”

“若不是你一直穿着我做的靴子,我再认不得你的!”

“若不是你头发上我买的那只花,我也再认不得你的!”

其实不是,就是没有那些东西,他们还是能一眼就认出对方。就像那天在西夷小小的布摊子上,只一个眼神就够了。纵然相顾无言,可只打几下手势,就能约好一切。

笑够了,又拥在一处哭了,就是汤玉瀚一直有信心要逃回辽东,可是处于一望无垠的大草原之上,周围又一直有人看守,如果没有他们来接,他单人匹马又哪里容易逃出来?而云娘虽然一直坚信玉瀚还活着,但是茫茫人海,如果不是侥幸,又到哪里能找得到人?

他们实在太幸运了!

堡城里虽然简陋,但他们总算也能整理一番,重新换了马匹和车辆,向襄平城归去。

云娘因玉瀚受过重伤,便要他坐马车,可他偏不肯听,一定说伤已经好了要骑马,没一会儿就与冯指挥同知纵马先行了。

等到了晚上,两个人才回来,云娘见冯指挥同知一脸的青肿,又说不小心摔的,方才明白他又犯了醋意,当着大家面不好说什么,晚上回房时便骂他,“你真是混!冯指挥同知辛辛苦苦陪着我来找你,你反打他!”

汤玉瀚也知道自己不对,便小声道:“所以我根本没下狠手。”

“我是说你根本不应该动手!”

“但是我忍不住,”玉瀚在云娘的指点下缩到了床角,“我见他与你说说笑笑地就气不打一处来,心里都要发狂了。”

瞧着他可怜的模样,云娘疼他,便过去抱住他,轻轻地拍拍他温声道:“冯指挥同知是个很好的人,你要谢他才对。”

“我也谢他了,教了他许多功夫。”

云娘便知道怎么也劝不通了,便扭过头去不理他。

可是汤玉瀚在她面前一向是最无赖的,便又滚了过来,在她身上花样百出地磨着,又道:“你心思单纯不知道,冯湘那小子从小就有花花心肠,当年我们一起画画时,他便将画师家的丫环勾引去了,当时他才十三岁!”

“他一向最喜在女人身上下功夫,只是要年青美貌的女子,他就没有不用心关怀的,”又举了许多的例子,有些云娘其实听说过,有些却没有,指手划脚,见云娘还是一脸地不以为然,便道:“他固然是好心出来找我,但是一定也对你怀了不可告人的心思!”

云娘听不下去了,便驳道:“我现在哪里还是年青美貌的女子,你实在多心了吧。”

“你自然是最年青美貌的,”玉瀚马上反驳了,又仰着头细看,拿手在她脸上摩梭着,越看越爱,“谁也比不了我们家的云娘美!”

先前云娘也一向觉得自己容貌秀丽,保养得也好,可经过这一段时间,却知道自己早不成样子了,可是玉瀚却还如此说,不,他果真也觉得自己好,那神情是骗不了人的,就像自己也总觉得他是最好的。

因此云娘便不再生气了,心道明日起一定将他按在马车上,自己一路看着,再不会出事的。

结果第二日,玉瀚果然在她狠狠的目光下进了马车,老老实实地坐在一角,云娘便松了一口气,可车还未动呢,冯指挥同知却急忙过来了,笑道:“如今天气已经很暖和了,坐在车里多没趣,玉瀚,我们再出去跑跑马吧?”

云娘呆住了,转头看玉瀚正在活动手腕,赶紧阻拦,“已经在草原上骑了好几个月的马了,还有什么可跑的?依我说,冯指挥同知也该坐在马车里歇一歇。”

冯指挥同知哪里肯听,笑了起来,却不知他青肿的脸一笑之后并不亲切,反十分可怖,“嫂夫人,你不知道,我们兄弟最喜欢在一处跑马说话了。”说着令人玉瀚的马牵来。

汤玉瀚自然更坐不住,从车里直接跃上马,又在马背上弯下腰来,将头探到车内向云娘低声笑道:“我真是好心教他武功。”

云娘再想说什么哪里来得及?瞧着他神采飞扬地走了,只能在车里跌足叹气。只不想,没一会儿工夫,车帘子一掀,玉瀚便回来了,脸上青一块紫一块,身上也沾了许多泥,原来昨天夜里下了雨,想是在地上滚的。

武定侯府的男子皆从小习武,汤玉瀚是嫡子,虽然父兄顾不上多管他,但是却一样按部就班地于几岁时在武学师傅手下开始练功,而且还因为是嫡子受到最严格的教导。后来他从军后更是拳不离手,功夫一向极好,云娘自认得了他,就没见他败过,尤其是对着冯指挥同知,每一次都是完胜。

因此云娘一直担心他再伤了冯指挥同知,却再没想到他能被打了。赶紧扳了脸过来看,抽出帕子帮他擦拭血痕泥渍,玉瀚不叫疼,她却疼得咝咝地不住吸着气,又气道:“冯指挥同知怎么就这么不体谅,明明知道你前些时候受过伤,还下如此的狠手?”

并不觉自己的心已经偏到爪哇国去了。

汤玉瀚自进了车子,便呆呆地看着云娘,此时听她埋怨冯湘,竟道:“我是该被打的,竟不想你受了这么多的苦,亏你见了我什么也不说。”

云娘方知冯湘多嘴了,先前她再没有告诉别人,玉瀚面前也只说身子不便,冯湘不知怎么猜到了,却又告诉玉瀚,赶紧劝道:“总归是没缘法,等我们回去到庙里念个往生经,愿他回来重新托生在我们家,我们一定好好疼他。”

“至于我,看着瘦些,其实身子一直很好,这些日子出门在外,就是晒得黑了点。”心中又暗自庆幸自己最憔悴的时候他没有看到。

汤玉瀚哪里能听得进,只抱了云娘喃喃道:“没想到冯湘也有说得对的时候,我竟是最不懂得疼爱女人的,若是他不告诉我,我还蒙在鼓里。”

从这以后,竟不肯云娘做一点事,一杯茶、一餐饭都要送到面前,至于上车下车、叠被铺床、洗漱端水,更是无一不精心服侍。只是他哪里是服侍惯人的?先前虽然也常哄着云娘,到底也未真曾将这些琐事真正操办过几件,免不了就有不周到之处。

云娘自然不会挑剔,倒是冯湘每日里常跟在后面一样样地指责他,“这汤如此热就端了来,可怎么喝?要先吹一吹才好,又不能吹得太凉了,总要恰到好处才行!”

“路上服侍的人少,事事你就该替嫂夫人想在前头,这时节风大,你便想着提醒她拿帕子包了头,免得吹着了额角!”

云娘打开车帘,才要说话,冯指挥同知便向她眨眼一笑,“嫂夫人,我替你好好教导玉瀚,你只管安坐。”

汤玉瀚也不顾云娘反对,倒是死心塌地向冯指挥同知学了起来,又向云娘道:“冯湘其实是好意,且他竟懂得许多,也肯告诉我。”

至于有些女子私密之事,他亦来帮忙,又劝云娘道:“你我夫妻,总不同别人,不需躲着我的。”

云娘倒疑惑起来,“冯指挥同知竟与你说这些?”

“那自然不能,且这两日我已经看出来,他其实也不过懂得些皮毛而已,真正体贴入微,他没有心爱的人,并不能真正体会。”却又道:“不过,我现在也不再讨厌他了,其实他才是最可怜的。只以为自己风流潇洒,其实不过是孤魂野鬼一个而已!”

云娘见他们不再打架了,便放下心来,其余的细事并无暇追究,只与玉瀚一路说些各自的境遇,尚且还说不完呢。

又走了两日,遇到了二舅舅派人前来接应他们的车队,一同回了襄平城。汤玉瀚便让云娘歇在家里,“你总要好好补过一个小月子,免得身子亏了。”一时又令大夫看脉,又熬了补药,反闹得先前瞒过去的事情被大家都知道了。

云娘出不得门,只得在家里带着岚儿和崑儿玩,一别这么久,孩子竟长大许多,也懂事许多,倒让云娘心里酸酸的。丫头婆子们带得虽然也好,总归与在母亲身边不一样的,因此又一心补偿。

还有玉瀚的伤,虽然看着痊愈了,但总要正经请个好大夫看看,用心调养,免得将来留下病根。

第179章 勤勉

待云娘出门时,辽东的许多大事都已经尘埃落定。二舅舅早将史友、马家父子之案俱都审明,报了朝廷,旨意下来:史友背叛天|朝、勾结夷人、陷害主官,送京典明正刑;马家父子因一已之私,赏罚不公、横征暴敛、视军情如儿戏,本该抄家处斩,只是因曾经的军功,特恩赐免死,改判军中效力。

汤玉瀚亦接到圣旨,皇上嘉许他临危不惧,机智多谋,利用叛贼带回所部兵马,又定下守城之策,确保襄平城不失,特封加为太子少保、辽东总兵,挂征虏将军印,总揽辽东一应军事、民事要务。

二舅舅要回京了,云娘知道了时日,只让江花、蕙莲等几个丫环打点辽东特产准备带回京中,自己却急忙将姑姑要的那幅锦画织了出来。

二舅舅的庄子她曾去过,为了织这锦画,她在离开京城之前特别又过去了一回,悄悄拿炭笔将庄子里的各色景物画在一张纸上,又反复勾勒了数次,才最后定下图案:一弯水流,一片农田,又有一角农庄在薄雾下若隐若现,仔细看去,还有一人正在院内仰望不远处的栖霞山——

云娘没有学过画,整幅锦的布局未免不够如意,且那景色并非与当日她与姑姑站在栖霞山上向下望去的完全相同,但她觉得这才是姑姑真正想看到的。

织好之后,却亲自将这锦交给二舅舅,“这是栖霞仙人命我织的,如今方才织好。因襄平城内并没有装裱的工匠,便想请二舅舅回京之后帮我将这锦画装裱了送到栖霞观,献给栖霞仙人。”

很多话是没法说的,这幅锦画先前云娘也想着怎么能在二舅舅面前透出一句半句的,现在却不想遇到了这样好的机会,正可以通过二舅舅的手送回去。

二舅舅听了栖霞仙人,便怔了怔,接了那锦画便轻轻地在上面摸挲着,“你是去过栖霞观的,那里风景怎么样?”

云娘便将观里的一切都描述了一番,最后道:“道观门前有处石台,站在那里正可以看到山下的景致,栖霞真人最喜在那处遥望,这锦画便是在那里望见的景色。”

再不想二舅舅那样自持的一个人,只听了这一句话便失了态,拿着锦画的手抖得不成,几颗泪珠便滴到了那锦上。

云娘见了,再不吭声,只悄悄在退了出去。

他们虽然不能在一起,可是心里有念想儿,也很好。

方走到门前,却遇到汤峥,恭敬地上前行礼道:“我来拜别将军。”

原来宣府所来援救的众将、广宁府驻军等人,这一次都与二舅舅一同离开襄平城。只是宣府与他们方向不同,出了襄阳城不久便会分开,是以汤峥提前来拜别。

云娘又便上前拦住,“眼下二舅舅有要务,不如你跟我进来,我也要找你。”带峥哥儿回房,让丫环们将备好礼物拿出来。

原来大嫂始终没有为峥哥儿定下合适的亲事,峥哥儿便在宣府纳了一个军户人家的女子为妾,现在已经生了儿子,云娘是长辈,自然要赏下东西的。

几批人马离了襄平城,城内倒一下子静下来许多,云娘便悄悄地将卧房重新布置了一番,将那个同心结挂了出来,待玉瀚回来,新自做了几样小菜,烫了点辽东人自己酿的高梁酒,与他轻斟慢酌说些闲话。

“你给木枮儿写的信,他可回了?”

“今天收到了回信,”汤玉瀚却笑道:“他不肯来呢。”

如今云娘也曾去过草原,与夷人在一处说过话,也懂他们的想法,“你故然真心邀他前来做客,又好心要送他到天|朝拜见皇上,让他知道我们天|朝的强盛威严,与中原人士友善相处,可他却没那么容易想通。”

“是啊,而且人毕竟不喜欢到陌生的地方,总觉得无依无靠,心中十分地凄惶。”

不用说,玉瀚在西夷人那里就是如此的,他性子一向刚硬,是不可能在别人面前承认的,也只能与自己说说。好在不管多难,他们终于熬了过来。

云娘便想起了在西夷人的营上看到玉瀚的模样,笑道:“你那时扶着个小童,不住地咳嗽,那病恹恹的样子,我见了也只道你连马都骑不了呢。”

“我若不那样,岂能找个机会逃回来?”汤玉瀚也回想起来,“木枮儿倒也朴实,果真信了,每日里人参鹿茸地给我补,补得我…”说着便瞅着云娘笑。

云娘便又想起一事来,“我见你身后还跟着两个年青美貌的夷女?”

“木枮儿自然愿意我就在那里安家,专门在部落里挑了两个女孩服侍我,我装病也有这个原因,”说着凑近云娘耳边悄声道:“我向他们说我身子不行了…”

云娘便噗地笑了,“你倒促狭,也不怕人笑话你!”

“笑话便笑话,我总不能将子嗣留在外面,更不能对不起我家的云娘不是?”

云娘早将孩子都哄睡了,也将人都打发了,这时便将头发拆开,随手一挽,又过来帮玉瀚拆头发、解衣服。汤玉瀚却按住了她的手,“还是等一等,你身子再好些的。”

“已经全好了,”云娘依了过去,“你不要再躲我。”

汤玉瀚从西夷回来,两人便没有在一起过,这些日子他更是回了府里与妻子儿女们吃了饭,玩笑一回便过到外院,现在按住云娘,神色便飘移起来,想走又十分舍不得。原来他听说女人小产之后养身子,一年内都不要有孕才是最好的,现在方才过了不到半年。

抱住云娘,尽力地香了半晌,却还是将人放回炕上,哑着嗓子道:“你再养上些时日。”说着转身就走。

云娘见他如此这般,实在不解,玉瀚是受了重伤不假,但自他从西夷人那边回来便看不出什么异样,就是皇上亲派来的御医也说伤口早愈合结疤,并不要紧了。看他的样子,又不是不想,且阴阳调和之道,不只是夫妻间的情趣儿,完全没有对身子也不见得就好,因此从后抱了人低声道:“你身子果真不行了?”

汤玉瀚这一气非同小可,一个男子被妻子这样问了,哪还能受得住?

一把将她的手按在自己身上,“你瞧瞧我是不行了吗?”

云娘先前就知道,否则再不会口无遮拦的,于是便拉了他,“今晚你就留下吧。”

汤玉瀚果然再走不出去,抱住云娘缠绵起来,只是终不肯解下自己的衣裳。

云娘喘吁吁地,到了这时也顾不羞臊,悄声道:“御医回京的时候,我问过了,他说没事的,难道没有告诉你吗?”

御医给自己看诊后便去了云娘处,那时冯湘还在辽东,见自己军务繁忙,又说他颇通女科,便自告奋勇地陪过去,回来认真叮咛自己一番,千万要分房一年,然后与御医一同回京了,汤玉瀚便突然明白了,恶狠狠地道:“等我上折子把冯湘调来辽东!”

然后就有如下山猛虎般地扑过来。

云娘吃了一惊,“又关冯指挥同知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