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肯定是没有这样的想法的。不过仔细想一想徐氏说的话,刚刚他的表现,还好像确实是那么一回事。

面上就有些讪讪的。

虽然还是呵斥了一声胡说,但显然已经是强弩之末了,哪里还有刚刚的气势。

薛清宁在旁边瞧见,只觉得好笑。

果然又是薛博明自己过来找不自在了。

一脸淡定的伸手在攒盒里面拿了一块枣糕慢慢的吃起来。

这件事不理论好,早饭肯定就不会摆的。早起她只喝了半碗银耳羹,这会儿已经觉得饿了,还是先吃点东西垫一垫的好。

不过才咬了两口,就注意到坐在相邻椅子中的薛清雪正对她怒目而视。

薛清宁也不恼,反而将手里的糟糕往她那边递了递,笑着问道:“大姐,你要吃枣糕吗?”

薛清雪狠狠的白了她一眼,鼻中哼了一声,转过头不看她。

薛清宁才不在意她,继续慢慢的吃着手里的枣糕。

罗姨娘这时候也已经明白今日大势已去,薛博明接下来肯定会被徐氏压制着,翻不起半点浪花来。

有心想要说话,但是想起刚刚徐氏眉眼冷肃的对她说的那几句话......

关键是薛博明肯定不愿意,也不敢为她担上一个宠妾灭妻的名头。

若真担上了,传扬出去,朝中的那些御史是很喜欢管闲事的。若就这件事写了章奏弹劾薛博明,只怕到时候不但是薛博明现在任着的闲散职务,就是荣昌伯这个爵位都很有可能会被褫夺掉。

罗姨娘暗暗的攥紧了手里握着的锦帕,满心都是不甘。

然而她好像对此也没有任何法子。徐氏有娘家,有两个嫡子,她荣昌伯夫人的这个身份,是她无论如何都动摇不了的。

第41章 不足为惧

徐氏心知大局已经被她个掌控住了, 越发的不慌不忙起来。

拿起炕桌上的盖碗慢慢的抿了两口茶水, 她抬眼看着薛博明淡淡的说道:“宁宁是我生的, 我这个做娘的,自然是什么事都会替她着想到。关于让她跟着林公子学棋这件事, 老爷说的那两点,我事先自然也都有想过。”

“男女有别的事,且不说宁宁才八岁, 只是个半大的孩子。便是前朝兴这些,我们大景朝却是不兴这个的。就是宫里教导各位公主骑马, 射箭,下棋的各位师父也都是男子,如何到宁宁这里,老爷要跟我说什么男女有别的话。难不成按老爷的意思, 往后宁宁就只能整日待在家中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不能再见外男不成?”

“至于您说的林公子身份的事, 老爷应该听说过莫欺少年穷,英雄不论出处这两句话。且林公子的长姐也是良家女子,并非贱籍,只因家贫, 才不得不委身给三弟为妾。至于林公子,难道老爷忘了去年他在童试中考中了小三元的事?纵观历朝历代,有几个能考中小三元的?考中小三元的, 后来又会是什么样的成就?老爷也是读过二十四史的人, 想必也不用我给你一一的列举出来。我倒要问问, 像这样的人,在老爷的心里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说到这里,徐氏又拿起盖碗,慢慢的抿了两口茶水。

薛博明说不出话来。

确实,他对于林星承的身份认知一直停留在是三弟一个妾室弟弟上面,从来没有想过林星承在去年的童子试中考中了小三元的事。

而且这件事,若是搁在其他人的身上,是肯定会经常挂在口头上说的。譬如薛元韶,去年以十六岁的年纪考过了童子试,他就经常会在其他人面前吹嘘自己的儿子是个少年秀才,将来前途可期。

可是仔细想一想,林星承比薛元韶还要小两岁。十四岁的少年秀才,还考中了小三元......

薛博明还剩下的那一半气势也顷刻间没有了。

他缩了缩脖子。不过为了挽回自己的面子,他转而又说起了前几天的那件事。

“......我看中了一只青花牡丹纹玉壶春瓶,叫小厮回来跟账房拿钱。可是账房里的人说你交代过,往后但凡是我买古玩的钱,一概不准拨钱。你又不是不知道,我这个人不好吃喝,不好赌钱,就好个收集古玩,你竟然叫账房里的人不准给我拨钱。”

薛博明越说越觉得自己有理,刚刚缩起来的半截脖子也伸了出来。

“我可是这家里的男主人,荣昌伯!教外人知道了,我哪里还有半点颜面?”

徐氏看着他一脸理直气壮的样子,又是觉得好气,又是觉得好笑。

明明都已经四十岁的人了,怎么还幼稚的跟个孩子一样,什么事情都不懂?!若是将他丢到大街上不管他,只怕很快就会饿死。

转过头不再看他,徐氏的声音听起来十分的冷淡:“不过是买不上一只玉壶春瓶罢了,老爷就觉得没有颜面,那等我们这一大家子都吃不上饭,求亲靠友的,老爷就觉得有颜面了?”

罗姨娘听到这里,面色白了一白。

当年她家就是沦落到吃不上饭的地步,最后没有法子,她才到荣昌伯府来投靠。

那种寄人篱下,看人眼色的日子,她可不想再过一遍。

薛博明却是不以为意的。

他幼年和少年的时候荣昌伯府的境况还好。又因为是嫡长子,什么东西都最先紧着他来,所以他并没有吃过没钱的苦。

就皱了皱眉,说道:“你这就是在危言耸听!我们到底是伯府,有祖宗的基业在,便是再难,也不可能难到连我想要买一只玉壶春瓶都买不起的地步。更不说投亲靠友了。”

徐氏都被他这番话给气笑了。

叫文竹去里屋将今年的账册,以及前几天几个庄子递交上来的单子拿给薛博明看。

“......我也不瞒老爷。现如今府中账面上还有多少钱都在这里,今年庄子上交来的一应东西和折现的银子也都记录在这里。几个庄头都说了,今年不是旱就是涝,再不就是冰雹,收成较往年减了近一半。老爷再看看我们这几年的支出,年年都是入不敷出的,账面上的银子越来越少。可元韶和元青,清雪和清芸都大了,不要嫁娶?嫁娶都是需要大笔的银钱的。不夸张的说,若再不节俭些,咱们府里很快就会寅吃卯粮。”

淡淡的瞥了一眼站在旁侧的罗姨娘,徐氏收回目光,又慢慢的说道:“更何况现如今咱们府里很快就会再添一位公子或者姑娘了。”

在屋中众人不解的目光中,徐氏还有闲心抿了一口茶水。然后才继续不紧不慢的说道:“老爷屋里那个名叫灵秀的丫鬟,昨儿觉得不舒服,晕倒了。其他的丫鬟报到我这里来,我就叫人请了个大夫过来给她看。然后大夫说是已经有了两个月的身孕了。我正想今天跟老爷商量商量这件事。咱们家也许久没有什么喜事了,现在和丫鬟既然怀了您的孩子,您看要不要将她抬为姨娘呢?”

怎么会,那丫鬟怎么会怀上孩子了呢?

罗姨娘面上一片煞白。

昨晚她好不容易才用往日的情分窝盘下薛博明,还想要再给他生个孩子,往后重新得到他的宠爱,这样往后她在荣昌伯府里的地位才会更加的高。但是没有想到现在谢灵秀竟然怀上了孩子!徐氏还说要将谢灵秀抬为姨娘!

丫鬟和姨娘,这可是有很大的不同。那往后,她还能再跟以前一样得到薛博明的宠爱吗?

不由的就转过头去看薛博明。

薛博明还在发怔。

没有想到谢灵秀竟然会怀上孩子。

不过随即他心里又有一股说不清楚的喜悦突兀的冒了起来。

对于孩子他倒没什么,他现在已经有三个儿子,三个女儿了,早就没有当年第一次知道自己要当父亲时的激动了。

而是,他都已经四十岁了,还能让谢灵秀怀上孩子......

薛博明忽然就高兴起来。

一高兴,对于徐氏的提议他就没有反对,而是笑着说道:“这件事你看着办罢。”

薛清宁吃着枣糕的动作一顿。

不过抬眼看徐氏依然一脸云淡风轻的在喝茶,她就没有说什么,继续垂眼吃自己的枣糕。

她早就已经明白了,处在这个环境里面,好些事不是她想如何做就能如何做的。而且显然徐氏对于薛博明有几个妾室这种事是一点都不在乎的,重要的是薛博明不要打扰她,让她清清静静的过日子就够了。

罗姨娘却是没法子像她们这么淡定的。连刚刚面上的镇定都没法子保持,着急的对薛博明说道:“老爷,您现在的年纪也不小了,再抬一房姨娘可不是件简单的事,您......”

一语未了,就被徐氏给打断了:“只是抬一房姨娘而已,能是什么大事?下去!”

说到最后两个字,已经是很明显的呵斥的口气了。

薛博明听了罗姨娘这话心里也不高兴。

刚刚他才觉得自己这个年纪能让谢灵秀怀上孩子,证明自己还是很可以的,但是现在罗姨娘竟然说他的年纪已经不小了!

一张脸沉了沉。对于徐氏呵斥罗姨娘的话,他就没有拦阻。反而叫罗姨娘:“你既然已经请过安了,现在就带着清雪和元浩他们先回去。”

竟然是开口叫她走!这在以前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

薛博明这是厌烦了她?!因为她阻止他纳妾,就这样的翻脸无情。

就好像昨晚跟她在床上亲密,山盟海誓的人不是薛博明一样。

罗姨娘的一双眼中立刻就蓄满了泪水,目光哀怨的看着薛博明。

但是薛博明已经没有在看她了,正在和徐氏问谢灵秀怀孕的事,一脸关切的样子。

罗姨娘转而看着徐氏,目光变得恶狠狠的。

都是徐氏!身为一个正妻,为了讨丈夫的欢心,竟然主动张罗着给自己的丈夫纳妾。

偏偏徐氏表面上看着温和,实则是个很强势的人,这些事情上面是容不得她说一句话的。

现在薛博明也不站在她这一边。甚至经过刚刚的这件事,很可能现在薛博明的心里已经对她不高兴了。

又目光幽怨的看了一眼薛博明,见他依然没有看自己,也只得带着薛清雪和薛元浩作辞,转身出屋。

薛清宁刚刚是看到了罗姨娘恶狠狠瞪徐氏的那一眼的。

她旁的事都可以不关心,但却不能容忍任何人会对徐氏不利。

于是等到薛博明用完早饭离开之后,薛清宁立刻对徐氏说道:“娘,您要小心罗姨娘。先前她临走的时候,目光狠狠的瞪了您一眼。我担心往后她会对您不利。”

她说这话的时候一张笑脸紧绷着,很严肃的样子。

能看得出来她眼中满满的都是担心。

徐氏欣慰的笑了起来。

她的这个女儿,对什么事都是懒散不上心的,但是却在她的事情上这样的上心。连罗姨娘离开的时候看她是什么样的眼神都会仔细的关注。

抬手摸了摸薛清宁的头,徐氏笑着说道:“你放心,罗姨娘不足为惧。就凭她的那点儿小心计,我是从来不放在眼里的。”

若她高兴了,不跟罗姨娘计较,若她不高兴了,有的是办法整治罗姨娘。

就比如她知道昨儿晚上薛博明歇在罗姨娘那里,看刚刚罗姨娘在她面前得意,她立刻就将谢灵秀怀孕的事说给薛博明知道,说要抬谢灵秀为姨娘。

罗姨娘竟然很没有眼色的想要拦阻这件事,而且说薛博明年纪不小了。

难道她不知道薛博明是最好面子的人么?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他年纪已经不小了......

徐氏唇角扬起一个弧度。

可以预见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薛博明都不会再去罗姨娘那里了。

第42章 一般见识

平江伯府老太太的生辰过几日就到了。

一早起来, 绿檀就按照徐氏昨儿晚上的吩咐, 给薛清宁梳了个分肖髻, 簪了徐氏给的那几样首饰,手腕上也拢了那副绞丝嵌珠的赤金手镯子。

至于那块白玉佩, 昨儿晚上绿檀就已经寻了出来,放在了薛清宁首饰匣最上面的那一层,这会儿也给薛清宁系在了腰带上。

薛清宁昨晚睡的不大好, 这会儿坐在镜台前面梳妆的时候依然在打哈欠。一双眼也阖着,任由绿檀给她打扮, 眼睛都没有睁开。

直等绿檀说好了,她才睁开双眼,扶着小桃的手往外走。

徐氏已经在明间的罗汉床上坐着了,正在跟孙妈妈说话, 问她给平江伯府老太太的寿礼是否都准备妥当了。可万不能大意了, 叫人家笑话。

看到薛清宁走出来, 一双眼还半睁半闭着,她不由的笑起来。

“怎么就困成这个样子了,昨晚没有睡好?”

薛清宁挨着她坐下来,伸手就抱住了她的胳膊, 头也要靠过去。

却被徐氏推开:“你这才刚梳妆打扮好,这在我身上一蹭,刚梳好的发髻不都要乱了?快坐正了。”

一则薛清宁还小, 二则她肌肤原就很白净, 脸颊上也有正常的晕红。因为吃的多, 气色好,双唇看起来也是水润殷红的,所以压根就不用给她抹粉打胭脂。

不过仅是换两件鲜亮些的衣裳,发髻梳的正式一些,戴上几样首饰,看起来就已经很明媚妍丽了。

“咱们姑娘的相貌生的可真是好。等过两年再大些,那就会更加的不得了了。”

孙妈妈打量了薛清宁一打量,笑着对徐氏说道。

在徐氏的心里,自己女儿的相貌自然是最好的,没有人能比得上。现在听了孙妈妈的话,眼中忍不住的浮上赞同的笑意。

就是一样,太懒散了些。

明明叫她自己坐正了,不要蹭乱了刚梳好的发髻,依然没骨头一样的手攀着她的胳膊,头靠在她身上。

一双眼也依然没有全部睁开。

徐氏见了,又是觉得好笑,又是觉得好气,就伸手轻轻的推了她一下:“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你现在这个样子,哪里像个大家闺秀?待会儿到了别人家,可不能这样。”

薛清宁觉得出门会客真的是件很烦的事。要换出门的衣裳,梳复杂的发髻。刚刚绿檀还说她没有耳洞,不能戴耳坠子。还劝说她不能再小孩子气了,回来之后要请个老嬷嬷给她钻个耳洞出来。

这时代钻耳洞是怎么钻的呢?拿一根针在烛火上烤一烤,算是消毒。然后拿了菜籽油,反复在耳垂上揉搓一番。等到觉得揉搓的差不多了,拿了烤过的针,对着耳垂就扎下去。

针后头还连着线。等到整个针穿过耳垂,线也要拉一截儿过去,好预防刚扎出来的耳洞会堵塞起来。

等到过一段时间,看耳洞没有发炎的迹象,才会将留在里面线拉出来,开始戴耳坠子。

所以薛清宁自打知道这耳洞是这么出来的之后,哪怕徐氏再如何的劝说或是威逼,她都是绝不肯去钻的。

宁愿这辈子都不戴耳坠子。

脸蹭了蹭徐氏的胳膊,薛清宁的声音听上去软软的:“娘,我今天能不能不去平江伯府啊?”

只要一想到待会儿要见到很多她不认识的人,还要一直面带笑容的跟她们客套寒暄就觉得浑身都不自在。

“不能。”

徐氏却是立刻就拒绝了她的这个请求。还劝说她,“以往看你年纪还小,你说不想去我也没有强迫过你。但现在你渐渐的大了,怎么能一直待在家里不见人呢?”

伸手轻轻的摸了下薛清宁的脸颊,徐氏笑起来。抬手轻轻的摸了下她的脸颊,低头问着:“宁宁是怕人?不要怕,娘在呢。”

声音很温柔,面上的神情也很慈爱,薛清宁见了,忍不住就想要在她的怀里蹭一蹭。

却立刻被徐氏给推开了,面带嫌弃的说她:“叫你不要蹭,还要蹭?待会儿弄乱了发髻,又要重新梳过了。”

跟刚刚温柔慈爱的那个好像是两个人。

薛清宁:......

行吧,这是亲娘!

不过她也晓得了这个平江伯府看来她今天是必须得去了。

只得嗯了一声,乖巧的坐正了身子。

徐氏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叫丫鬟放桌子摆饭。

等到她们母女两个吃完早饭,薛清芸也过来了。

薛清芸最近真的跟脱胎换骨一般,人较以前瘦了不少,肤色看起来也白皙很多,很有光泽的样子。

她穿一件丁香色绣缠枝花卉纹样的衣裙,娉娉婷婷的,恭敬的上前屈膝请安。

徐氏见她发髻上虽然也簪了两三样首饰,但到底都不是什么好的。想了想,就叫文竹:“我首饰匣里面有一支赤金镶红宝石的蝴蝶步摇,你拿过来给二姑娘簪上。”

冯姨娘这些年很安分守己。薛清芸虽然性子活泼了些,但对她是很尊敬的,也从来没有惹过事,徐氏也愿意抬举她们母女两个。

文竹依然去拿了那支蝴蝶步摇来给薛清芸簪在鬓边,薛清芸忙道过了谢。然后坐在薛清宁相邻的椅中,悄声的跟她说话。

眼看斜到屋子里来的日影儿又往前走了一截,可薛清雪依然没有过来,徐氏皱了皱眉头。

就叫了个小丫鬟过来,吩咐她:“你去清桐院跟大小姐说一声,若她再不来,就不用过来了。”

小丫鬟听了,赶忙应了一声,脚步匆匆的往外面走。

还没有走到院门口,顶头就看到薛清雪迈着步子慢腾腾的往这里走,手里还拿了一枝腊梅花。应该是在路上折的。

小丫鬟赶忙上前催促她:“大小姐,夫人和二小姐,三小姐都在里面等您呢,您快过去罢。”

“时候还早,这会儿赶着过去平江伯府做什么?”

薛清雪将手中枝条上的腊梅花都掐了下来,放到自己的香囊里面,这样身上就会一直有腊梅的香味了。

然后她一边将已经被她薅尽了花朵的光秃枝条扔到地上,一边毫不在意的说着,“慢慢的来不就好了?”

小丫鬟又催促了一遍,还将刚刚徐氏说的话说了,薛清雪这才不高兴的加快了脚步。

对于徐氏她心里还有有几分畏惧的。所以见到徐氏之后,她还是很守规矩的屈膝请安,叫母亲。

徐氏是真的不喜薛清雪。明明早先几日就打发丫鬟去跟她说了今儿要去平江伯府的事,叫她这日要早些过来,大家一块儿会齐了好出发去永嘉侯府,不想这丫头的架子竟然这样的大,让她这个嫡母坐在这里等她。

怎么薛清芸就晓得要早些过来?

待要敲打薛清雪两句,但想着她才多大,自己多大,何必要跟她一般见识?倒显得自己气量狭窄,不够大度。

就只冷冷淡淡的瞥了薛清雪一眼,起身站起来往外走。

薛清宁和薛清宁也立刻站起来,跟在她身后。

外面的车马早就已经备好了,薛元青正一边等她们过来,一边斜靠在照壁上晒暖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