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叹了口气:“国君许多子女,如今大多成家,除太子外,唯君主与公子益可留在宫中。国君身体不佳,老妇听闻公子益近来每日陪他往苑中习射,好是好,只是这公子益到底非夫人所出,”她停了停,道:“君主如今回来,也该每日多陪伴国君才是。”

我颔首:“那是自然。”这时,我想起刚才进来的时候,发现宫人中好像有新面孔,又问她:“宫中近来可又进了寺人?”

“无。”丘站起身,从椸上拿下一块干布,边给我包起湿发边说:“太子妇将夫人宫中的侍从编整,那两人便是夫人宫中来的。”

双阙(完结版) 卷四 射侯

章节字数:4383 更新时间:09-05-02 14:20

射侯

我一惊,望向丘:“母亲宫中无人了?”

“也并非无人,”丘在我的头发上用练水,稍顷,又换上一块干布:“还有几名宫人打理遗物祭器。”

心倏地一沉,我想起回宫时叔姬对我说的话,道:“我记得去年以来,后宫寺人之务便交由了叔姬掌管。”

“然。”丘道:“只是庶夫人本不过为太子分担,太子与君主离国前,将后宫之务交与太子妇,如今之事,却由不得庶夫人。”

我默然。母亲去世,齐央身为冢妇,自然而然要继承主母的权力。叔姬虽然是长辈,却也到底是庶室,地位上是绝对无法与齐央相比的。

“除此处,众妇宫人可有变更?”停了会,我问道。

丘答道:“不独此处,各宫人数或增或减,皆有改动。”

“如此。”我点点头,没再开口。

丘把我的头发擦得半干,用布包好缠起。我又在桶里泡了一会,起身出来,将寺人衿手中的浴巾批裹在身上,走向室中。

夜风从门外透进,脖子上感觉到些微的凉意。我在柂前除下浴巾,正要将单衣穿起,却发现丘在一旁盯着我的身体看。那目光上下地游弋,不知在观察什么。

我不由一窘,低头瞅了瞅自己,又疑惑地看她:“怎么了?“

“无事。”丘收回目光,拿起我换下的浴巾,走开了。

第二天清晨,我早早地醒来,吃过早饭后,先去看父亲。

听寺人说,父亲最近喜欢早起散步,我打听到大概的路线,便径自往宫苑而去。

昨夜下了场雨,地面上湿漉漉的,空气却清新得很。我提着裳裾,小心地避过路上的浅水洼,却不时被树上落下的水滴砸中。林间,鸟雀的叫声正热闹,高高低低地充溢在耳边,走了一段,蓦地,我似乎听到附近有勾弦之声。再走两步,那声音愈加清晰,更伴有人语声传来,树木枝叶渐渐在眼前疏开,不远处的水泊边上,几个绰约的人影映入我的眼中。

作靶的布侯上,朱砂画的猛虎怒目圆睁。父亲头束皮弁,身着猎装,正将手中的弓拉开,将它瞄准。稍顷,“铮”地一声弦响,箭影掠过,直直没入虎眼。

旁边众人纷纷叫好。

“君父勇力不减!”一个声音赞道。父亲的身旁,一名总角青年执弓而立,正是益。

父亲拈须莞尔,表情也满意非常。忽然间,他看到了矮树丛后的我,露出讶色。

“君父。”我走上前去,向他行礼。

父亲让我起身。“姮昨日傍晚方归,也这般早起?”他含笑道,眼角褶起深深的皱纹。

我笑笑,答道:“姮并不觉太累。”说着,将视线扫向益,只见他也看着我,面上淡笑。

“兄长。”我向他一礼。

“庄。”益还礼,声音平和。

两人见过礼,父亲将一支箭递给益:“孺子来。”

他应诺,接过箭,搭在弓上,缓缓拉弦举起。四周一片寂静,众人看着益,皆不出声。

“臂不可松!”忽然,父亲将手中的弓击在益的手臂上。

益晃了晃,随即将手臂绷得直直的。弓撑得越来越紧,发出细微的声响。

“射者忌躁,”父亲沉声道:“校准而发,徐图无妨。”

益一言不发,双目紧盯着前方。弓在他的臂间张到极限,尖利的箭头微微颤动,我看到他的额角渗出了细密的汗。

顷刻间,弦音震开,惊起林间一群鸟雀。那箭头牢牢钉在侯上,却离了猛虎寸许。

益望着侯,手停在空中,脸上明显有些失望。

父亲捋捋胡子,似笑似叹:“终是成算不足。”

益谦恭道:“君父教诲,益铭记。”

父亲看着他,没再说什么。稍顷,他转向一旁的寺人,问:“上卿可到了?”

寺人道:“方才宫中来报,说上卿已至。”

父亲将弓交给旁人,微笑着对我们说:“我今朝须议事,先返宫。”

益行礼,答应道:“诺。”

“君父慢行。”我也向父亲一礼。

父亲颔首,转身向道路上走去。

林中薄雾蔼蔼,几人的身影渐渐淡去,消失在葱郁的树木之后。

我看向益,他手中还拿着弓,望着父亲离开的方向,若有所思。似乎察觉到我的目光,片刻,他了看过来。我笑笑,道:“兄长现下何往?”

益看看四周,微笑道:“时辰尚早,我仍留在此处习射。”

我弯弯唇角,移步走到侯前。他刚才射出的箭还扎在上面,我握住箭杆,费了好大的劲才拔出。把侯上的箭坑看了看,我回头向他道:“兄长气力甚了得。”

益走过来,拿过那箭,看着侯上的猛虎,摇头道:“终不及君父射技精湛。”说着,脸上竟有些赧色。

我微讶,望着他那张与觪有两三分相似的面孔,忽然想,觪上次面有赧色是什么时候……不禁觉得好笑,那家伙似乎从不曾面有赧色。我饶有趣味地看着益,对这个异母哥哥有些好奇起来。

“君父射猎几十载,而兄长尚未加冠,如何比得?”我莞尔道:“兄长外出游学,归来已习得射御之术,君父心中必欣慰有加。”

益转头看看我,复又望向布侯:“我习射御之术并非在外。”他将手中的箭递给寺人,继续说:“我十岁入小学之时,太子尚在泮宫,我射箭骑马之术,皆为太子所授。”

觪也会乐于助人?我诧然,还是庶室兄弟……

益没再同我说话,走回到射程之外,从箭囊里重新拿出一支箭。

我见状,踱开站到一旁。漆弓再度拉开,稳稳当当,张得如满月一般。益凝神瞄准,片刻,箭“嗖”地离弦,下一瞬,已将侯上虎颈穿透。

出了林苑,我看看天色,还早得很。

望向身后,高大的树木郁郁葱葱,将鸟鸣和隐隐的弦响统统挡在了身后。“……国君身体不佳,老妇听闻公子益近来每日陪他往苑中习射……”丘昨晚说的话浮上心头。

今天看来,益返国之后,的确常常陪伴父亲的;而从父亲的表现上看,他似乎也很高兴。不过,父亲好像也只与他射箭……我望向天空,深呼吸一口气。或许是我与庶室兄姊一向不亲厚的关系,又或许是受了母亲的影响,心里总有地方放不下。

路在脚下延伸,眼前的景物变得异常熟悉,不知不觉,自己竟走到了母亲的宫前。

我愣住,停下脚步。月余未见,这里仍然是离开时的样子,地面干干净净,影壁后,庑顶伸出发黑的的木檐,沉默而凝重。只是,这宫中并不寂静,我听到有些人语声传出来,吵吵的,诧异之下,脚不由地往里面走去。

绕过影壁,穿过宫门,只见堂前,几名寺人忙碌着,正要搭木梯攀上房顶。庭中,齐央一身斩衰,怀里抱着庚,正同世妇说话,

“庄!”齐央看到我,面上一愣,随即一脸喜意地朝我走过来。

“长嫂。”我行礼。

她把庚交给侍姆,笑吟吟地拉过我的手:“庄如何起得这般早?我昨夜听闻你返国,想要去看你,却又想你一路劳顿,便今日再去。”她声音清亮,容色焕发,身体似乎已经恢复得不错了。

我微笑:“长嫂关心。”说着,望向那庑顶,问:“堂上何事?”

齐央看看那边,道:“寺人今朝来报,庑顶昨夜漏雨,须作修葺。”

我点头:“如此。”

这时,前面的世妇大声地嚷起,叫房顶上寺人小心瓦片,不可让它们摔落下来。

我看向齐央,问道:“此等修缮杂物,交与寺人便可,何须长嫂亲自来看?”

齐央撇撇嘴,似有恼意,道:“来看也好,免得宗伯又说我年幼力薄,不堪担当。”

我讶然,正要问她什么意思,忽然,庚在侍姆怀里呜呜地哼了起来,挣扎着,把小手伸向齐央。

齐央笑着从侍姆手中接过他,用手指点点他的额头,嗔道:“母亲抱了你半日,腰也酸了,如何这般娇气?”

庚看着她,半张着嘴,表情恪醍懂。

齐央用巾帕拭去他嘴角淌下的口水,笑容满面地转过头来,指着我对庚说道:“可还认得姑母?”

庚顺着她的指头看过来,盯着我。

我笑起来,伸手过去抱起他,对齐央说:“他还未满周岁,怎会认人?”说着,我一手轻捏他的小脸,轻声道:“庚,可对?“

庚看着我,似乎好奇得很,乖乖的没有挣扎。

“庄,嗯……听说你曾落河?”齐央忽而问道。

我看看她,笑笑:“然。”

齐央蹙眉:“是夷人?”

“嗯。”我说。

齐央点点头:“齐国也常有夷人攻城夺邑,不想中原竟也遭患。”说到这里,她停了停,眼睛闪闪地瞥我,说:“太子无恙否?”

我答道:“兄长毫发无损。”

齐央松下一口气,道:“如此甚好!”她脸上舒开笑容:“之前使者也这般禀告,我却总不安心。”

我也微笑,道:“兄长自幼习武,又有侍卫在旁,怎会轻易……呀!”我的头上突然一阵疼,庚伸手抓住了我的头发。

“庚!”齐央连忙拿下他的手,把他交给侍姆,又转来查看我的头发,急急地问道:“可疼?”

我摇摇头:“不疼了。”

齐央满脸歉意,苦笑道:“从不见他抓谁人头发,今日却不知怎么了,这孩子……”

我抚着头上的乱发,哭笑不得。还能怎么了,跟觪一个毛病……

“咦?”齐央给我整理着头发,看看指头,说:“你发上如何湿了?”

我说:“方才我自苑中过来,树枝上还有些水露。”

“苑中?”齐央停住手:“可见到了国君与公子益?”

我看向她,颔首:“见到了。”

“可是在习射?”她又紧跟着问道。

“然。”我说。

齐央的脸上阴晴不定:“庄可知,国君甚爱公子益,近来日日与他往苑中习射。”

“姮有所听闻。”我不紧不慢地回答,看着齐央,道:“君父孤独,又兼身体羸弱,若只是习射,有益无弊。”

“有益无弊?”齐央忽而一笑:“庄又可知,公子益归国时,陈国上卿与他同行?”

我讶然:“陈国上卿?”

“然。”齐央的笑意渐渐敛起:“陈君言曰,妫姒二姓交好,遣上卿来探望国君。”她看着我:“国君见到公子益甚喜,我听闻陈妫曾私下里求于国君,说她与公子益生母互为姑姪,愿继为母。”

我猛地怔住。

心扑扑地跳,我沉下脸,按捺着问:“此言长嫂从何处听来?”

齐央愣了愣,目光明亮地注视着我,嘴唇紧抿。周围一片安静,不远处,寺人们修补的敲打声越发清晰。

“何处听来?”片刻,她唇边泛起一丝冷笑,道:“庄,可有人与你说我僭妄,新掌宫务便任意作为?”

我仍看着她,默然不语。

“我不作为,难道要等陈妫动手?”齐央紧盯着我,靠近前来。“庄,”她双手握住我的肩膀,压低声音,微微带着激动:“我虽愚钝,却不致糊涂。我岂不知,什么二姓之好,陈国遣使来,不过是见夫人丧期将满,竟串通了宗伯,来劝国君扶陈妫为继室。彼时,杞国嫡子便绝非太子一人!”

双阙(完结版) 卷四 迷症

章节字数:3748 更新时间:09-05-02 14:20

迷症

齐央眼圈突然红了,指头气力十足,掐得我的肩头生疼:“庄,我又何尝愿担这些名声。那时见到公子益与陈国上卿同至,我昼夜不安,只觉此事别有意蕴,这许多动作,不过是为严加防范。可她们谁也不助我,人人只道我得志忘形,竟有族中世妇当面责问我是否觉得太子宫过小容不下了,还有人告到国君处,说我不敬亡姑……”她深吸了口气,忿然道:“她们只知诽谤议论,自从太子将宫务交托与我,众妇便只想看我笑话……”

“长嫂!”我忙低声打断,向她示意四周。

庭中除了庑顶的响动,安静极了。不远处的几名世妇和寺人不时瞅来,表情怪异。

齐央看看他们,收住话语。她放开我,低头用衣袂拭了拭眼睛,片刻,她再抬起头来,已是一脸平静。“无事。”她淡淡地说:“此处并无外人。”

“呜……”这时,旁边传来婴儿的嘟哝声,庚又不满地在侍姆怀里挣扎起来,乌溜溜的眼睛盯着齐央,一个劲地伸手。侍姆面色为难地看着我们,驻足不前。

齐央怔了怔,随即走过去。“我来。”她转头对侍姆说,接过庚。

庚趴在齐央的肩上,一手紧紧地抓着她的领边,不再出声了,却望着她咧开了嘴。齐央神色柔和下不少,握起他的手,将头凑前去轻蹭着他的脸颊。

我看着他们二人,心绪翻滚不断。

齐央的担心不无道理。兄终弟及,如果杞国还有别的嫡子,那么,只要觪还没有当上国君,未来对于齐央和庚而言便是不可预知的。我忽然想起滨邑和黄河边的遇袭,如果类似的事再发生……背脊凉飕飕,任凭父亲的诺言坚如磐石,又怎能防住明枪暗箭?而这一切,都决定于父亲是否再立夫人……

“长嫂方才说曾有人告到君父处,”沉思了一会,我开口道:“不知君父如何表示?”

齐央看向我,手缓缓抚着庚的背:“国君并未责怪,说稍加整理也好,只是不得损乱器物。”

我点头,看着她:“君父此言,长嫂以为何意?”

齐央默然不语。

“长嫂,”我安慰道:“君父为君多年,岂不明其中机要?可知君父是有意护你。”

齐央唇边浮起一丝苦笑:“我也曾想过,只是宗伯等人已有意劝国君再立继室,我又怎能安心?”

我沉吟,道:“眼下母亲丧期还有两月方满,他们便是有心也不敢过于显露,长嫂不必心急,且待兄长归国再作计议。”

齐央微微颔首:“我理会得。”

我没再说下去,转开话题,同齐央聊了聊宫中的琐事和庚,又站了会,与她别过,离开了母亲的宫室。

心里并不十分踏实,虽然自己劝了齐央一番,但她刚才的话着实让我感到了事情的严峻。我站在宫道上,犹豫片刻,转身向父亲的宫室走去。

到了闱门前,寺人却说父亲还在与上卿议事,不能见我。踌躇一会,我决定回到自己的宫中,找丘来问益的事。

“公子益?”丘想了想,道“老妇一直跟随君主,且公子益自有保氏,老妇却不甚了解。只知那时公子益生母庶妫离世,公子益不过七八岁,国君忧其无人照料,夫人便将其收养。”

我问:“陈妫为公子益姑母,彼时可有意收养?”

“怎会无意?”丘的脸上露出一丝不屑:“陈妫只出公子樵一人,又与公子益有亲,最合适不过,可惜夫人断然不肯。”

我点点头:“如此。”

丘叹了口气:“现下却难说了,夫人故去,而公子益尚未及冠,此事只怕又将重提。”

我一愣,惊讶地说:“你怎知?”

丘不以为意地笑了笑:“老妇如何不知?如今夫人之位虚空,陈妫若得收养公子益,再扶为继室,岂不完满?”

我仍有不解:“陈妫有公子樵,何必再收公子益?”

丘看我一眼:“君主此言差矣,谁人不爱多子?况且,公子樵生性迟钝,那身体又……”她压低声音,神秘地在我耳边说:“宫中早有传言,他活不过两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