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位姑娘,太太吩咐了今儿就要进城的,有什么随身的东西俱理了带走就是。”几个说的热络,卷碧进来蹲个礼知会这一声,她们三个方才散了,明洛打个哈欠:“这会儿好了,得在车上睡了。”

三个人这回挤了一辆车,明洛回去的时候哪里还睡得着,一路吱吱喳喳说动个不停,从明蓁的肚皮一直说到了大姐夫会不会抬妾。

说的明湘看她一眼:“赶紧别再往下说了,叫人听见了可怎么得了呢。”说着靠着车壁,明洛转了眼珠儿:“有什么的,哪家子不是这样,皇家只怕更是如此了。”

明沅想到一脸宁静嘴角微翘的明蓁,皱紧了眉头,明洛说的也是实话,连外头富室都是如此了,更何况是天家,便是成王不想纳,只怕上面还要赏人下来。

一车人,便只有沣哥儿不动,他抱着柱子给他的小狗崽儿怎么也不肯放下来,巴巴的告诉明沅:“柱子家的狗一胎生了三只呢,这只叫黑背将军,他送给我的。”

他偷偷捧了来,把小狗藏到被子里,还是那被子一动一颤,才叫明沅发觉了,眼睛还没睁开的小东西,离了娘可怎么活,沣哥儿振振有词:“喂汤水好了,妹妹就喝汤水。”

苏姨娘奶水不足,养娘的奶小娃儿又不碰,奶糕子吃尽了,可不得喝粥米汤,明沅见他捧着狗儿不肯放,伸手轻轻摸它的头,小手指头翘翘的,摸着奶狗额头上的黑毛,把脸也跟着贴过去了:“它都不会站的,柱子说了,有了人味儿狗妈妈就不要它的,我抱过它了。”

一双大眼睛看的明沅无法,总归院里已经有了兔子,再养一只狗也不打紧,许他抱到车上来,连明湘明洛都没见过这么小的狗,凑上去要摸,沣哥儿把狗捧在胸前,只许一人摸一下。

车晃晃悠悠到了东府,纪氏要打点礼品便把让她们各自散回去,还没坐定梅氏又来请,纪氏只把事都交给女儿,自个儿过西府去了。

沣哥儿抱着小狗不肯撒手,小东西脚还立不住,软趴趴的,走两步就是一软,整个身子贴在桌上,九红原在乡下养过狗的,真个要了一碗米汤来,喂了小狗吃,吃的沾了一嘴巴毛的白糊糊,拿鼻子不住去拱,闻着九红手上的味儿就拿头去顶。

沣哥儿分明到了午睡时候,却半点也不困,没一会儿就叫一声将军,狗崽子哪里听的懂,喉咙里只要一出呜哩呜哩的声儿,沣哥儿便笑,还当它知道自己的名字了。

他坐着玩狗,明沅几个就拿出绣样本子来挑花样,明湘那儿花样齐全,专有一本是绣了作礼的,若见功夫就该绣百子戏的,还有莲藕石榴,再不就是童子捧桃,这却是个好意头,三个人一瞧就定了下来:“儿子好,就绣这个罢。”

都是女儿家,却说儿子好,明沅也只笑笑,确是得生儿子,若不然在皇宫里头,情爱再难长久。

她们这儿才挑了花样子,又捡起缎子来,给小儿家用的,自然是红兜兜,明沅点着指头数日子:“这个时候怀上,到生下来却是冬日里,咱们不若再缝个襁褓,上头绣百子戏。”

明湘一数却是正月里头,定要抱出来给人看的,到如今,诸皇子里,还没有生下第三代来,这一胎,不论男女,总归是受注目的。

“这主意倒好,也得是大红的,里头衬哆啰呢,叫人揉得软乎些,白毛边便不用了,怕吃进去,钻鼻子里头更不好,只把边掖得严实些,针角细些也就成了。”说到绣活,明湘满肚子学问,明沅才一说,她便把这一条条的都列了出来:“若这么着就很赶了,咱们三个针角不同,且得想想怎么下手好。”

几个琢磨着用针,里边沣哥儿惊叫一声,九红“扑哧”一笑,沣哥儿苦了脸儿:“将军,将军拉尿了。”他是坐在床上抱着将军玩的,淋淋漓漓湿了一身,连着明沅床上的褥子都沾着了。

明洛立时捂了鼻子:“怎么把这东西放屋里头养了,总归是畜生,可臭死啦。”摇了帕子往外头去:“咱们明儿再说罢。”

明湘见明洛走了,看明沅总还有些疙瘩在,咬了唇儿告辞:“我先回去把花样子画下来,要怎么裁,咱们再商量。”

明沅给沣哥儿换过衣裳,再拆掉被褥,点了香四处一熏,采薇怕有味儿,开了匣儿摸了两个梅花香饼出来,拿帕子包住了放到床角。

将军干了坏事,却半点也不知道,还发出呜哩呜哩的可怜声音,沣哥儿看它叫摆在罗汉床上,怕明沅罚它,噘了嘴儿不敢开口,明沅给他扣了扣子,拍拍他的脑袋:“它还是小狗呢,肠子短,吃下去就到底了。”

将军眼睛睁不开,长着绒毛的短尾巴却摇起来了,沣哥儿舍不得打它,看看明沅的脸色骂了它一句:“你这个坏东西,你不乖。”

一面装模作样的教训了它,一面偷偷去看明沅的脸色,怕她生起气来把将军给扔了,骂完了扯住明沅的袖子:“姐姐,它再不敢的,你别扔了它罢。”

“等它大些,要再干这坏事儿,看我罚不罚它。”明沅刮了沣哥儿的鼻头,他高兴起来,可他也怕将军夜里再尿,原说要跟它一道睡,这会儿折腾着找小布头,垫得软软的,要给它造个窝,就放在床边。

西府里头梅氏扯了纪氏的手:“说是请了恩典好进去看一看她,她送信出来,说家里姐妹许久不得见的,想借着这一回,见见妹妹呢。”

第105章 芙蓉花饼

既是见妹妹,明芃便该排在头一个,可她跟着许氏去了陇西,连颜明陶都一道走了,西府里又只余下一男一女两个主家,琴棋书画轮换着来,既无旁事要操心了,这一月里头已经办了四回宴。

明蓁有孕的消息才专出来,梅氏便发愁,女儿才将将成婚,新婚燕尔正是情深意浓的时候,便该趁着这时占了心房,偏这时候有了,生生在当中插个人儿,原来美满的也不美满了。

见着明蓁说要见见妹妹们,梅氏立时想起娥皇女英来,若不然,好端端的见妹妹作甚,女儿分明知道,自家亲妹子已经往陇西去了。

她心里有这般猜测,见着纪氏却还斯斯艾艾的:“想是独个儿在宫里头,又想起往日同妹妹一处的好来了,她头一胎,年纪又轻,这回是特意请了恩典才好进宫去的,陪她说会子话,叫她安安心。”

梅氏往日不通,今儿竟通透的很了,纪氏听了这番话半点儿也不曾疑心,抬袖掩了口:“咱们家大姑娘是个有福气的人,要么怎么是正月里生日呢,一个人在里头却也是寂寞的,这么着罢,进宫可不是小事,叫明潼去,她总归学过宫里规矩的。”

这样的事自然是嫡亲女儿去,别个也还不够份,纪氏说的这话,梅氏脸上的笑却是一僵,她满心满意为着女儿打算,只当女儿是想寻个后手备着,明潼是嫡出,颜连章不好说,纪氏却是绝不肯应的。

若真开这个口,两家倒不如撕破了脸,纪氏看着大方端庄的模样,是个再好没有的大家子主妇,可若动了她的女儿,可不得活撕了她,是以梅氏想的,是在那几个庶女里头挑一个预备下。

梅氏思想了半日,也只好应下,没得把嫡出妹妹摆在一边,带个庶妹进宫的道理,宫里进人有规矩,一个人还能坐着她的轿子,再多便不成了。

纪氏答应了她,又说了些恭喜的话,问定了日子是在十日之后,便笑一声:“这当中可有好日子,咱们去求一尊送子观音来,想必大侄女在里头,可不好办这些。”

她是才嫁进去的新妇,正是面嫩的时候,便想着求平安,上头没人送,她怎么好自家办起来,成王的母亲到如今连个妃位都没熬上,连受敬都没资格的,更别说张罗观音相来了。

再往上数,老太后已是半截入土,张皇后能不多事便不多事,元贵妃听见成王将有子息,还不知道背地里头怎么咬牙的,也只好娘家备了送进去,纵挑起理来,也不好过分。

两人便说定了往福缘寺去一回,求一签再请个观音菩萨像回来,梅氏还拖了纪氏的手:“到底是二弟妹想的周到了,我还想着家里便有牙雕的,拿了那个去呢。”

“若有倒好,请了高僧虔诚念经,再使人多念两卷顺产经,一道送了才好。”梅氏进门便有了,接着往下生,自来没尝过求子的苦处,是以并不知道这些,纪氏提点了她,她便谢了,又让纪氏带了一盒子宫里头赏下来的点心回去。

统共只一盒子,纪氏也没想着往各房分送,回到屋中明潼还在点礼单子,见着母亲便道:“爹爹旧年带家来那块粉色金钢石,不如拿出来送给大姐姐。”

纪氏一怔:“那原是我想着留给你当嫁妆的,好难得才这么一块,往后嵌在钗上,戴出去也是难得见的。”那块粉金钢石有小指甲那样大,质地透明颜色淡粉,或是挂或是簪,很拿得出手去。

明潼早知道母亲这是给自己留着的,提笔便把单子勾了:“这会儿值什么,爹的官儿只怕要越做越大的,往后海船多了,给我淘换来当顶针用。”

这话可不曾作假,颜连章的官儿确是越作越大,一路升到吏部右侍郎,正三品的大官儿,要不然凭着三叔那个性子,是怎么安插了作官的。

她的那些个妹妹们,若要看最后的官位,也不能算嫁得好了,只父亲升官的时候,妹妹们都发嫁完了,这辈子他若还能升到那样大,能沾着光的,怕只有八妹妹明漪了。

纪氏听见这话便笑:“又混说了,你爹才叫撸了差事,这一趟虽是发些,可官位如何还得看几个月后,再别当着他的面混说了去。”

这一笑便把这块粉金钢石算在礼单子里头了,明潼又提笔写得几句,也没什么好捡的,布料子里头用不着,吃食不许带,除了玉器宝石也没旁的东西了,若不然按着民间的规矩,娘家该蒸个百来付饼酿了红鸡蛋送给亲朋邻居的。

“我想着咱们家的饼还得照蒸,鸡蛋也总归要送的,到时候问问大姐姐,姐夫那儿也有朋友,相必宫里办不了这样的事儿,咱们捎手给办了罢。”明潼还有一句不曾说,若是能拿到名单,说不得便能知道那个吴盟,是谁了。

她自家开口说这话时,并没想到这一层来,等她说完了,心思已经拐到那上头了,她兀自觉着面颊一热,话还未说完,纪氏已经点头:“说的很是,只这事儿该你大伯娘去提,这才显得咱们娘家人是尽了心了。”

把那匣子宫里造的点心打开,里头俱是半指长的芙蓉花饼,染得粉色,花心间还缀着金桂,端得细巧可爱,这个点心却是元贵妃先兴起来做的,怕那些个大的沾掉嘴上的口脂,御厨做出来便各个厨房都跟着做了。

这味儿倒是许久不曾尝了,卷碧端得茶来,明潼才要伸手,纪氏便道:“才你大姐姐递话出来,叫你十日后同你大伯娘一道进宫一趟,你大姐姐想见你呢。”

纪氏这话再不曾说错,明蓁既知亲妹不在,能见的也不过明潼一个,说出这话来,不是明潼还有哪个,她开了茶盖儿吃茶,明潼却脸色大变,要她进宫去,去作什么!

“这是何故?”明潼咬着唇儿问出一句:“我也能进宫?”

“可不是特意讨来的恩典,她在宫里头见不着人,总归想念的。”纪氏又笑,女儿到了年纪,若是宫里碰有番际会,或托着明蓁问问成王可有识得的好人家,且不比自家寻摸更好些。

明潼觑着母亲脸色,指甲紧紧嵌进掌心:“知道了,我好好预备着。”她原来只有四五分疑心,如今这四五分升到六七分,越想越觉得是,可她如今还小,怎么也不该是这个年纪。

宫门是再不能踏进去的,明潼坐得会子又推说肠子痛,纪氏见她果真脸色泛白,赶紧叫躺到内室,明潼摆了手:“官哥儿要睡的,也没个几步路,我还回我屋里去就是。”

半是叫架着半是叫抱着回了屋,明潼躺了半日,忽的侧头问道:“厨房里可有新下的蚕豆?”

这倒是当季的,拿水煮了,加把子盐就粉糯味厚,这会儿的蚕豆好跟竹笋相比了,只明潼自来不爱食豆,厨房里一向不上这道菜的。

不是她不爱吃,是豆子吃多了涨气,主子跟前出虚恭也是不成的,前脚才吃了豆,后头上面的召见,去还是不去?明潼进了宫先学的就是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还是回来之后才又渐渐养了胃口出来,只那酱菜豆子山薯还不爱吃。

“确是有的,姑娘可是要用,夜里叫厨房里上便是。”小篆领命下去,明潼点点头,宫里不吃豆,不光是为着涨气,还有一样,春日里的豆子若不是煮得透烂,吃了最易腹泄呕吐,本是小事,却有许多人并不知道,只当是感了风寒受了冷所至。

她当天夜里便把一碟子煮的透烂的蚕豆吃了个精光,纪氏听见了便笑:“怎么倒长了饭量了,这东西还当只有六丫头爱吃。”

“吃是好吃,只太烂了些,我又不是没牙,想吃脆些的呢。”明潼说得这一句,纪氏便道:“这有什么,横竖多的是,只你吃不腻,往海了吃也有,女儿家,得圆润些好。”

明潼连着吃了好几天蚕豆,一天比一天生,纪氏还笑:“再这么着,叫下头爆莲花豆给你吃就是,那个硬,咬着可费劲呢。”

这话才说完,明潼便开始腹疼起来,只她跟前摆了一碗豆子,别个天天吃早就腻了,一筷子都不曾动,她抱了肚子翻倒,唬得纪氏手脚都没处摆放,半是拖半是抱,还是仆妇进来,把明潼抱到床上。

“三姐姐可不是吃坏了罢,我听说绿豆能解毒的。”明沅也奇怪明潼怎么就爱上了吃蚕豆,这会儿明湘明洛两个都缩了脚立在屋角,恨不得赶紧退出,她说了这一句,纪氏听见倒是有用的,一面叫人请大夫去,一面叫人去煮绿豆汤。

大夫叫了来,验看了吐出来的东西,确是豆子未熟才吐,知道厨房熬了绿豆汤,先点一点头:“这确是解毒的,却得少喝,我开个方子令媛吃上几日,慢慢休养,可再不能碰这未熟的豆子了。”

明潼吃了药睡熟过去,纪氏却犯了难,去同梅氏说项,不意她竟面露喜色:“也不拘是哪一个,总归是妹妹就成。”

她说的这句话反而露了形迹,纪氏听时觉着不对味儿,等回去越想越是不对劲,心里一疑,忽的明白过来,气的恨恨咬牙,原是打了这个主意,得亏着老天保佑,若不然难道要送女儿进宫作妾!

既梅氏说了哪一个妹妹都成,纪氏便把明沅叫到跟前来:“你原同你大姐姐相好的,你三姐姐病了,我思想着,也只你能跟着去,你总归还小,便有什么不到的地方,也有个年纪好推脱了。”

等梅氏那里等着明湘明洛两个里头一个过来,没成想等来的却是明沅,纪氏牵了她,摸了她的鬓角,眼睛上上下下打量得一回,见她衣裳首饰再没不端正的地方牵了她交到梅氏手上:“我思来想去,也只沅丫头合适,明湘胆儿小,明洛呢又太毛燥,只这个丫头,纵有些不好,也是年小的缘故,再不然便只能带了三弟家的明琇去了。”

梅氏哑然无言,这,这也太小了些,她虽是想着年纪隔得远些,好等女儿多生养两个再说,可看着明沅打扮的一团孩气,却什么话也说不出来,还只笑:“这说的什么话,沅丫头很好。”

明沅一头雾水,也不知道怎么这事就落到自个儿头上,她看看明潼忽然生病,心里生起不好的预感来,可到底没有由头,这位三姐姐再没有办差过事时候,进宫这样的事,这辈子也不定就这一回了,竟真是个巧合不成。

她要进宫,明湘还不曾如何,明洛先醋起来,可她原就是当中的,挑大的挑不着她,挑小的也轮不着她,只扁了嘴儿生了两天闷气,点了指头告诉明沅:“你进宫可得好好看看,回来把里头如何仔细告诉我。”

明沅便笑:“太太说了,进去得低头,不许东张西望,失了规矩大姐姐也落人口舌。”说着又勾了明洛:“我知道啦,我就去就开始数砖头,把砖上头雕什么花全告诉你。”

两个玩闹着,明湘却淡淡的,明沅得了好处,要进宫又是急赶着做衣裳,又是打首饰,还请了嬷嬷教导了两日规矩,她还不曾眼热,安姨娘却一通好说,进宫这样的好事,怎么偏生轮不到她的头上,她坐着不动,明沅便去拉她的袖子:“四姐姐呢,想知道什么?”

“我哪有什么要知道,也轮不着我去。”明湘说这话,自个先一怔,她心里并不曾这么想过,出口却满是酸意,明洛跳起来:“四姐姐说的什么话,这事儿又不是六丫头定的!”

还没进宫,三个才好起来的姐妹便又闹翻了一回。

第106章 青虾卷爨

天才透出点亮光来,采薇采菽两个就掀了厚绉纱帐进到内室,衣架子上昨儿就挂起了衣裳,是今天进宫预备着要穿的,采薇还想熏些香,叫明沅给拒了:“那里头规矩多,嬷嬷们不是说了,能老实就老实,也不知哪一条就犯了贵人的忌讳。”

这话也有道理,采薇却嘟嘟着甚个熏香碍着什么,到底还是听了明沅的话,只把衣裳挂起来晾平褶子,既是去贺喜的,自然要穿红,又怕大红冲着旁人,纪氏便给她挑了一件杏子红的衣裳,小姑娘家家正是娇嫩的时候,上边穿了杏子红绣石榴纹的衫子,下边穿了一条撒花片金的柳黄罗裙儿。

还是明潼说的,宫里四月初四换罗衣,再穿了锦衣夹袄进去,便显得村了,明沅这一身再配上金花金叶,为着显小些,持意梳了双丫髻,今儿却不能半点脂粉不抹了。

采薇的拿手活总算派上了用场,先拿软巾子用热水捂脸,再用冷巾子冰过,抹上茉莉香腻子,铺上淡淡一层茉莉粉,眉笔淡扫,额间贴了一朵花钿,外头时兴的,宫里头只怕早早就已经行起来了。

明沅穿了这一身往上房去的时候,纪氏也已经早早起来了,把她从头到尾的打量一回笑道:“这才好,也没什么好挑剔的,只一条,进了宫多底头,顾盼惹非议。”

明沅进去她还真不担心,若换了旁人,只怕不回来都吃不好饭,明沅却是一向有眼色的,心里明白事儿,比明湘明洛两个全而拿得出手,这会儿瞧她脸蛋圆圆下巴微翘,两颊不点胭脂也自生红晕,冲她点点头:“赶紧去吧,别叫你大伯娘久等了。”

梅氏也早早就起来了,她穿的是五品命妇装扮,在门口登车,明沅虚托了她一把,她这才笑一笑,一早没个好颜色,若是换作别个再不能似明沅这样淡色,连着丫头都冲明沅歉意一笑,明沅对她点点头。

梅氏叫这么一扶才回过神来,据头一瞧,看着明沅这付打扮倒更小了,心里吃不准女儿是个什么意思,扯了扯嘴角:“我许久没你大姐姐,心里挂念的很。”

“今儿不就能见着了,大伯娘不必忧心,姐姐这胎一准儿是个儿子。”说着抬抬袖子,给她看绣在袖口的一对儿红石榴:“还有福缘寺请的观音象呢,保平安的。”

梅氏靠着车壁,一路往前阖了眼睛只猜不透女儿的心思,车辘轳连辙转着行在青砖道,到了宫门口,早有人等着,这个点儿朝臣们已经进去了,往西掖门过去,递得一块牙牌,马车自然是不能进去的,小黄门带了梅氏跟明沅两个,一面往前一面压低了声儿:“夫人这会儿怕是见不着王妃的,今儿葭蒹宫于娘娘传召,怕得说上会子话才能回来。”

梅氏一听,立时忧心起来,明沅抬手一托,托了她的手臂一路进去,梅氏叫一托侧头看看她,见这么个小姑娘倒还持的住,自家也松下来,笑一笑:“倒多谢公公。”

“当不得夫人一声谢,叫奴一声小德子便是。”他看着不过十三四岁的模样,生的眉眼清秀,怕是从贫苦地方征来作了阉人的,开口也并不尖利,只似童生,明沅冲他笑一笑:“多谢小德子公公。”

他怕是头一回听见有人叫他公公,还是这么个小姑娘,脸上带点赧色,扭过头去一路把梅氏明沅两个带进东五所。

进了东五所便是成王的院子了,这会儿成婚的兄弟只他跟太子两个,太子住在东宫,东五所旁的院子还没住进人来,进了院门,那个小黄门才吁一口气,立的直些:“太太往里头去罢,王妃都嘱咐好了。”

檀心早就等着了,她见着梅氏过来,赶紧过来扶,口里不称太太,只喊夫人:“夫人走得这些路,赶紧歇歇脚罢。”见着明沅又行了个礼:“见过六姑娘。”

成王上朝去了,明蓁叫元贵妃请了去,进了屋子檀心再没什么好顾忌的,引着梅氏到了东边屋里坐下,烧水作茶,各色点心摆了一桌子。

梅氏有些话不能当面问,只得拿眼睛看,成王的地方统共只这么大,天井里头种了一株梨花树,老粗老粗的枝干,这会儿正是开花的时候,压得枝头累累缀缀,一层叠着一层,满目的白,风一吹就带进来一股子极轻淡的香味儿,树下铺了一层白,倒似落雪。

明沅见梅氏看那株梨花,也跟着瞧过去,笑道:“这样粗也不知种了多少年的,我记着大姐姐的园儿里就有那么一株。”

西府里俱是梅花树,只明蓁院里有一株白梨花,野生野长,也不知多少年月,开得满枝白雪,能收许多酿酒,制梨膏。

檀心是府里带进来的丫头,可一屋子站着这么多侍候的,梅氏也不好问,见东西两边都支起了窗户,东边看着像是茶室,挂着画卷摆了棋盘,西边瞧不清楚作甚用,露出来的那一块儿却堆得满满的书卷,瞧着倒像是书房。

既是两边都给占满了,中间的屋子自然是明蓁住的,那便是成王并没有屋里人,也没因着明蓁有孕就抬一个起来。

梅氏捏了杯子勾起嘴角,心里替女儿高兴,再看看明沅,只怕是她想左了,女儿是真想见见家人,好说说话。

茶换过一壶,点心却没动多少,到底是在宫里,再不敢多看多动,梅氏一紧,明沅也不敢松了,她坐得直直的,茶也不敢多喝,直了身子低头去看杯子上的花纹。

梅氏先还话要问,问明蓁怀相好不好,檀心跪坐在褥子上头:“原是咱们王妃忽的想吃锅子了,端上来只尝了一口就说那肉坏了,王爷尝了说肉是好的,立时就叫了太医。”

宫里是五日请一回平安脉的,太医一摸脉,先还说不准,等再几日倒确是有了,明蓁在娘家便调理起来了,成王又粘乎的不行,没到不方便的日子,总也缠个没完,夜里宫人丫头都不能守在里头,俱都走的远远的,床上连香球都不能挂。

她一时有了,阖宫室的人都不奇怪,成王高兴坏了,上边有嬷嬷来教导一番,却哪里禁得住,还时不时有那声儿,索性这五日一回的平安脉换成了一日一回,太医都没说什么,王妃自然不好说,只说天儿热了,叫熬些绿豆汤给王爷用。

梅氏听着满面笑意,心里比得颜顺章,倒也差不离了,因着明沅在跟前,也不好问那些个私密事,知道女儿一切都好,倒放下心来。

可这日子越升越高,一早上就出去了,快到摆午膳也还不回来,梅氏这才急起来,连着檀心都往外张望了好几回,还宽慰梅氏:“蒹葭宫里这儿有些远,往回许是遇上了贵人们,停下来请安也是有的。”

在这宫里,哪怕是高上一级半级的,只要见着了人就得停下让别个先走,明蓁虽是王妃了,可宫里头比她品阶高的,两只手都数不过来,她又一向小心,见着母妃们且都让一让,便这么晚了,也有情由。

久等不来,厨房却送了午膳过来,檀心等的就是这个时候,摸了钱出来打赏了尚膳监的小太监问道:“今儿蒹葭宫里头,可传了咱们王妃的膳。”

两个小太监一直送的东五所,明蓁自来不曾为难过他们,有好糕好汤还分一碗给他们,赏钱也多,说起话来客客气气的,那太监低了声儿:“刚往这儿来,说是去送了,并没有叫王妃的。”

元贵妃那个态势再没人不厌,往她宫里送膳的太监更是难当差,又不好时时换人,稍有不顺意就要领罚,便是尚膳太监也知道这是一位难侍候的主儿。

檀心脸上便带出忧色来,还谢一声:“多谢二位公公了。”她转了身便派了两个丫头去东宫:“赶紧去找太子妃,就说咱们王妃清早去了,到这时候还未回来。”

有这桩子事,梅氏的心又吊了起来,知道女儿定是受了磨搓,如今身子还浅,便是一站一坐也要当心,都这个点儿,还不放回来,也不知道女儿熬不熬的住。

如今女儿肚里头可有皇家子孙,那一个纵过分也总归有谱,梅氏一面心头安慰,一面又想那于氏自来是个无事搅三分的主儿,若真是抬了皇贵妃的牌子压住了女儿,要跪只能跪,要站也能站,便是要她端茶递水,也得照作。

梅氏一个恍惚,明沅赶紧扶住了她:“我看檀心已经想了法子,再不成前头还有大姐夫呢。”檀心正进来,听见这句也扯了嘴角笑:“是呢,已经差人去寻了王爷,不若太太同六姑娘先吃些罢。”

膳盒儿一共五层,一层里摆了三个菜,加起来也有十多个,俱是给明蓁单做的,拿六月杮作的豆腐鱼,汤水带了酸味,鱼肉剔得无刺,是明蓁这向爱吃的,蒸的黑米饭,也是明蓁的吃口,只有一道青虾卷子,是单送上来给梅氏明沅加的菜。

大青虾去脑剥壳,以小刀子薄批,肉连尾不断。拿葱椒酒水淹了,再把头壳捶碎了加在汤里煮到去渣,得虾脑鲜味,下边还衬着冰,摆成一朵晶莹花,吃的时候可生可熟,生的沾了柚子醋,熟的浸在热汤里,梅氏最爱食虾蟹,这菜是特意给她备的。

到那冰盏化成了水,里头虾肉泡淡了,明蓁才回来,梅氏也顾不得礼仪了,她赶紧扶了女儿,心里头刀绞似的痛,明蓁还待说话,她一路送到了屋子里,叫她躺好了:“我的儿,你身上可好?”

第107章 梨

明沅没想到一趟进宫就能遇见这样的事,她让过宫人给明蓁送水,明蓁脸色泛白,却还有精神,反握了母亲的手:“我无事的,母亲放宽心,不过是在元母妃那儿坐得久了,腰有些酸。”

元贵妃气的也还是这进宫的事儿,既是要进人,自然要去讨恩典,宫门也不是说开就给你开的,得拿了牙牌儿定下日子才能进,当值守门的俱都得验过。

成王讨恩典自然是去同张皇后要的牙牌,张皇后这点权柄还是有的,虽则圣人叫元贵妃襄理宫务,手里也确捏着权利,可若说这事儿得先来问她,确又说不过去。

元贵妃自觉受了轻视,折腾不了成王,便来折腾明蓁,她原来是想着把这一对儿拉了过去的,成王宠爱王妃却不是什么难知的事,宫人们都知道了,上头的人自然也知道了。

圣人为着这个还夸了他一句,说他这一点倒是像了自个儿,元贵妃只好陪笑,连听见这话的成王,也忍了没哼一声出来。

元贵妃自觉这媒是她作的,便为着感念她,也该站在她这一边儿来,可成王却是妥妥的做对,不尽跟了太子,还一意抬举起了张皇后,元贵妃心里这口气儿不顺,便把明蓁叫了去。

行礼看座俱都慢了一步,给她搬的是个绣墩儿,这样的椅子没靠背,她腰上无力,又不好靠着丫头,慢条思理说得一上午的话,话里话外都是她已经有了孕,该抬一个起来,元贵妃还笑:“若是你不便伸这个手,我来吩咐也是一样的,定给你捡一个齐全的人来。”

这些话再不能告诉母亲,明蓁还没说上两句,外头成王风风火火冲了进来,梅氏跟明沅两个避让不及,赶紧行礼,他却一眼都没扫过来,坐到床榻边握了她的手:“如何?”

后头跟着太监捂了屁股一拐一拐的扭进来,成王那一脚踢得他趴在砖地上起不来,明蓁赶紧劝他:“也没什么,只累着些,你又拿小禄子出气,赶紧下去歇着罢。”这两个说话的口吻哪里似是新婚夫妻。

成王是气的很了,这样要紧的事,竟不头一刻就报上来,若早来前头寻他,哪里会拖这许多时候,见明蓁唇上失了血色,眉毛紧紧皱起来:“传了大医没有。”

说得这几句话,梅氏同明沅已经又叫宫人请到东房里稍坐,明蓁见母亲不在了才抚了他的手背道:“也没甚个不好的,哪里就得特意叫一回太医,等那边知道了,又该说嘴。”

成王一只手握住柔胰,一只手却在背后紧紧攥成拳头,上辈子,上辈子她就是这么落了胎,又养了好几年才又怀上,等她再第二胎最艰难的时候,他却在外头领兵,叫她在家里担惊受怕。

若不是这一胎亏了身子,何至于之后两胎这样艰难,她的底子也不会叫掏坏了,自然也没这么年轻就…

想到这些他便后怕,这辈子她虽无宫寒之症,可到底还是体弱的,原来那些记不起来的事,如何重走一回,俱都摊在他眼前。

她不是一嫁进来就是个事事妥帖的十全王妃,她也不是如今就事事知他心意,他动哪边眉毛,便知道他要做什么事。

她也有小孩儿心性,她也有喜恶,她也有狡慧,知道摩挲他的喜好,知道讨他的喜欢。可她却不知道,她便是什么也不做,他也会待她好,一直到老,一直到死。

这一辈子,江山他要,老婆他也要。

成王抬手就摸上了明蓁的发鬓,细细捏了她的耳垂,眼底全是柔色,鲜灵灵的,好似枝头才打包的梨花骨朵,她喜欢这花,也像这花,含苞的时候外头是红的,等到绽开,才能见着一片纯净的白,清清白白的干净人。

看的明蓁面颊飞红,却又舍不得推开他去,垂了眼帘:“这又是作什么了,叫别人瞧见。”成王忽的一笑:“她可是同你说,要送人进来?”

明蓁睁大眼睛,难得吃惊起来,这付模样惹得他捏捏她的手:“你看咱们这儿哪里还有空屋,养不了闲人。”

明蓁正面红,成王心底深吸一口气,这才回转来:“再不能因小失大,便叫人说两句,又怎么着,你等着,我有法儿。”一个眼色使了去,自有太监去请了太医来。

他一刻不离的陪坐着,喂她吃些梨膏,见她脸上慢慢回了些血色,脸色这才好看起来,不许她坐着,按着身子躺下去,又怕她饿了,使人去御膳房要吃食。

一并吩咐好了,便把手掌掩住她的眼睛,迫的她阖上眼睛养精神,自个儿陪坐在她身边,看着她静谧的脸,指头握住她的手,一根根细细的摸索过来,温的,热的,她还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