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洛吐吐舌头,压低了声儿:“三姐姐这是要打仗呢。”说完了又鼓了嘴儿:“这一季发的是天水碧的,同我一点也不衬。”北府请宴还是头一回,不是相熟的人家亦或是头一回请宴,几个姑娘总是衣饰相同,连明潼都穿得一样,明洛只当这回又要穿那一身了,叫明沅一下点住鼻子。

“你呀,怎么好看怎么穿,身上的首饰衣裳再不能素了。”明沅一向是最知纪氏心意的,便是明湘明洛不管嘴上说不说,心里却都明白,明洛一听这话,掩了口就笑,倒是明湘,心里喜欢赵静贞的,可却不愿意踩了袁妙:“这,总不大好罢。”

明洛叹口气:“好不好,是咱们说了算的?我知道四姐姐心眼儿好,也得看对谁。”袁妙的衣裳簇新,首饰也是新打的,想是袁氏叫她换了来的,又不曾量了身做,裙摆衣袖长了几寸,明洛眼睛最毒一眼就看出来了,却不曾往那上头想。

到得那一日,明洛的眼睛沾在明潼那身五彩凤凰通袖袄裙身上,看看自家身上那一身,松一口气,要不是明沅说那一句,她这会儿还穿着当季发的衣裳呢。

虽是去赴宴,也不能空着手去,明潼昨儿打听的清楚,叫厨房里备下春盘来,二十来人有拎着食盒捧着酒瓮的,俱在门上等着。

纪氏往几个姑娘身上一打量,微微点头:“虽是亲戚家,也得讲礼数,别叫人背后说你们不知礼。”

连沣哥儿都穿着万字锦地的蓝绸衫儿,打扮得很是精神,他给明沅带的常来上房,倒不怎么怵纪氏,只乖乖站着牵了明沅的手,跟在几个姐姐后边往北府里去,一路走一路拖了明沅的手问她:“我们是不是去二哥哥家?”

第137章 蜜馓子

颜家是兵祸起的家,当年进城时候那些个兵头占下华屋亭园先是给自己居住的,官家收拢起来,有权柄大的占了不肯去,便破费些个银两买下来。

颜家祖宗买了这个园子来,一代代的东修一道西修一道,先还按着三间七架的制式来,一代代传承,不独民间便是官员也不十分苛求这些,到这些年规矩越发松散,宅子便越修越精细了。

颜家这个祖宅是从别个手里盘下来的,那些个当兵的俱不是善茬,能搬的东西搬走了,搬不走的东西便拿了棍子一通烂打,连雕花窗飞罩门这些也一并破损了,走的时候且还嬉笑,说是帮下位家主改门换庭了。

这些个荒废的院落便是一间间修起来的,先是末等的,只家里有些钱钞,却也按着三间七架修了起来,刷的土黄梁栋,黑门铁环。

等到了这一代,官儿还没升上五品,已然修起三间三架的正堂来了,如今更是缀上了青碧瓦兽,别个说的朱门风流,没到那朱漆大门的品阶,又怎么风流得起来。

上一辈儿把院子一分为二,到这一代了,大房的还是归大房,只把二房的一分成二,颜连章跟颜顺章两个划分了东西,上边那一大块都是颜丽章的。

姐妹几个还不曾赏玩过北府的花园子,只知道北边府连着湖的,借了活水来,倒比自家园子里的大的多,还能坐了窄船采莲藕。

袁氏早早就等着了,姑侄两个果然打扮的鲜亮,袁妙到这样大,也只年节的时候穿一穿织金的妆花缎子,打眼一看,来的四个身上穿着的似金非金,倒像是裙幅里头埋得金线,走动起来隐隐闪现一点流光,再要细看却又不见了。

袁妙哪里见过这阵仗,见着人来倒有些气怯,叫袁氏扫了一眼:“你这是作甚,挺直了,这几个还能活吃了你?”

袁家这一代已经无人作官了,科举那条道走不通,到袁老太爷过身,只余下些财产,靠着几个姻亲帮衬,只在乡下作个富家翁,家里有个姑太太嫁进这样好的人家,出了个王妃又要出个侯夫人,袁家一家子都说是积了德有福报,只万事总有点不完满,这个嫁的这样好的姑太太,一直没生育。

袁氏是大房的嫡出女儿,说亲事的时候,是在她跟另一个妹妹之间挑出来的,颜家老太太说得一句,为长为尊家里教出来的更好些,本来就是无可无不可的,因着这句话,把袁氏聘了回去,袁家二房的妹妹就嫁在了乡下。

本来是桩扬眉吐气的事儿,哪知道等二房那个都生到第二胎了,袁氏的肚皮还只没动静,捏着这一桩,倒成了制胜袁氏的法宝,年年月月只逢着节庆都要说一回,二房的婶娘还道:“还是咱们丫头福气好,花着生。”

袁氏为着自家肚皮不争气,没吃着什么妯娌的闲气,回了娘家倒叫娘家人挤兑,乡绅人家最讲究这个,多子才是多福的,有了新生儿街坊四邻都要送红蛋,不论儿女都要做满月。

袁氏无子不说,连个女儿也没有,很是受了些冷言,不到大节,都只送了攒盒回去,可想也知道,那吃了她的,还得再叹一句,大姑娘是个命苦的,命里头无子呢。

等到明蓁选了成王妃,袁氏立时跟着水涨船高,原来那些仗着肚皮争气,在她跟前说三道四的姐妹们,忽的哑巴了,恨不得把原来吐出来那些个俱都咽回去。

袁氏狠狠出了一口恶气,反倒拿起乔来,娘家三催四请的只不肯回去,五回里头有三回她说在忙着预备婚事,她是隔房的婶娘,可却是大房的媳妇,总归要出力的。

这回回去又把家里同侯府结亲的事好好宣扬了一通,哪一个不叹她命好,她把心里的打算同嫂嫂一说,嫂嫂笑的见牙不见眼了,立时收拾了东西出来让女儿跟着过门。

女儿心里怎么想一句也没问,若能嫁进颜家,还相看什么乡绅家的儿子,袁妙叫人送了上车,跟着姑姑到了颜家,她打小只也来过一回,原来只当自家已经是日子过得好了,进了城才觉出不同来。

这会儿袁妙瞧见颜家几个姑娘施施然行过来,连手脚都不知道往哪儿放了。她的吃穿用度自然不差,可到了袁氏的园子里就先开了一回眼,这个姑姑并不经常回来的,隔房的几个婶娘跟姑母闲话的时候也提到她。

说到她便只一句生不出来,袁妙那时候只不懂,姑母也是自家人,怎么非这样编排了她去,几个说起她来好唠上一整日,从定亲时候的风光,一直说到这会儿还无子,好似原来的风光都赔送了,颜家不开眼才娶进姑母去。

等进了颜家门,头一回进袁氏的屋子,袁妙倏地明白过来,怪道那些个要这样说她,这哪里是乡下大屋可比,等丫头拿了给她的衣裳首饰过来,她越发红了脸,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袁氏却只觉得平常,这些个花销自来是省不了的,屋里那个个通房婢女,哪一个一季不作几身衣裳,得宠爱的就多挑些,隔得两年不曾想起来的,就发卖出去。

抖了衣裳比在侄女身上:“我估摸着你该这样高的,来看看可要改,先做这几身,余下的叫人量了身给你做。”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颜丽章有多么挑剔袁氏最知道不过了,那些个通房若没一点姿色他是再不肯碰的,把这一套用在侄女身上也是一样。

见袁妙生的圆团团的有福相,心里暗暗点头,隔得几年过了门,先生个儿子出来,抱到自家身边养,嗣子亲不亲的抛开去,往后孙子跟她亲就成了。

姐妹几个按着座次落了座,沣哥儿知道男女不同席的道理,他见澄哥儿也在座,眼睛一眨明白过来,上去就拖了澄哥儿的手:“二哥带我去玩。”想了想又加一句:“游船!”

袁氏才想拿吃的勾住他,明潼先点了头:“可不呢,只这儿水大能游得了船的。”也不过是从东边的亭子划到西边的亭子去,走来的时候都瞧见的,哪里还能作谎,袁氏吩咐了下人去牵了船来,还问袁妙一声:“阿妙要不要去?”

袁妙一张脸烧得通红,搓了衣带抬眼看看一座的小姑娘们:“我陪妹妹们坐坐。”袁氏气她不会来事,扭了头让丫头们摆宴,这时候俱吃的粉菱桃花鱼,这些个袁妙家中倒也尝吃,并不以为奇,到纪氏叫人预备下的东西拿出来,中间几样不说吃,连认也不认得的。

她越发拘谨,不敢开口说话,也不识得几个字,姐妹四个论一回带春字的诗,她便嚅嚅着不开口了。

明湘心肠最软,见不得她这个模样,搭了话茬过去,看她挂在裙上的压裙的结子打得好看,便问一声:“这个花样儿倒没见过,是怎么打的。”

袁妙且喜有一句能答得上来:“这是也不难作,拿勾针勾出来的。”两个从攒心海棠说到八角如意,还待往下说,却叫明洛给打断了:“我才便瞧见了,这荷包儿也绣的好,宝瓶样的,我前儿才得着一个。”

这却是府里作的,叫袁氏拿来给了侄女,袁妙心里有事,如今光身一个,穿着颜家吃着颜家的,听见这一句动动嘴角:“是姑母看我喜欢这样子,特意寻了给我的。”落后就再不肯多说话了,捏着一块花糕,托在帕子上一直不下口。

几个姑娘坐在亭中,竟冷了场,明沅开口问道:“听说姐姐住在城郊,咱们去岁也去了一回,见着捕麻雀来炸着吃的,还有踏青的,摘了荠菜花拌着吃的。”

袁妙的脸色这才好看了些:“我倒不曾见过捕麻雀,家里老人也不让吃的,这时节香椿荠菜马兰都好吃的,下人去田埂里头挑出来,新鲜的切拌了来吃,淋上点香油送粥最好。”开了这么个头,席上的菜俱都说一回,这场宴才算挨了过去。

澄哥儿从头至尾不过来,沣哥儿也懂得事体了,两个人坐在船上,沣哥儿叹了气拍拍他的膝盖:“二哥哥饿不饿?我倒有些饿了。”

澄哥儿摸摸他的头,沣哥儿心里明白只说不出来:“你不喜欢婶娘当娘,我也不喜欢姨娘当娘。”他跟澄哥儿亲近,说得这一句,澄哥儿就明白他说的是安姨娘,嘴边噙了一抹苦笑:“我叫他们上些点心来,你要吃甚?”

两个躲在船上,就着茶吃了些蜜馓子,估摸着前头宴快散了,这才摘了一捧花回来,几个女孩一人分得一捧,袁妙的那一束,是沣哥儿给的,他还小,袁妙接过去,伸手摸摸他的头。

回去的时候明湘不曾忍住:“作甚欺负了她,她也不过是听了父母命才来的,这样给她难堪,咱们成什么了。”

明洛本来就是爆脾气,听见她说立时反口:“我怎么欺负她了?偏你要作好人,她若不来哪个欺负了她?婶娘打的主意你不知道?我最看不得你这个样子。”说着气哼哼的带着采桑走了。

明湘呆怔在原地,眼圈儿一红就要淌泪,明沅扯扯她的袖子:“为这个拌嘴,何必呢,好与不好,我们说了都不算。”

明湘拿帕子一按眼窝,半声儿都不出,垂了头往回走,明沅才抬步要赶上去,卷碧打花廊那头过来,见着她一声笑:“六姑娘脚慢,倒省去我一段路了,太太那儿请呢。”

明沅一奇,说散了宴就各自回屋的,这时候又有什么事找她,卷碧满面是笑:“是好事儿呢,宫里头来人,说是大姑娘想见姑娘了,连牙牌都送了来,请了姑娘去呢。

第138章 河豚肉

明潼散宴归来就同妹妹们别过,径自往上房去,丫头掀了帘子请她进去,纪氏一手捏着笔一手捏着单子,明潼晓得是给自己列嫁妆,走过去挨着纪氏坐下:“娘何必自家做这些,叫个僮儿来,让他写就是了。”

纪氏头都不抬,却伸手就摸住了女儿的鬓角,轻轻抚了一回:“这样的大事我只怕有错漏的,哪里还能叫别个动手。”她是恨不得桩桩件件都亲力亲为,必要把最好的给明潼带出门去。

明潼抿了嘴儿往纪氏身上一靠,徐徐吐出一口气来,自定下郑家,她倒觉得有了盼头,再不必进宫去,再不必同太子有什么牵扯,那一宫的鬼魅就此侵不得她的身了。

纪氏侧头一看,女儿正笑,嘴角翘翘的,自来没这么个欢喜模样儿,伸手捏了她的鼻头:“今儿宴饮怎么样?”

明潼一听就知道问的不是袁妙怎么样,袁妙再怎么好,单是出身这一条就已经进不得门了,她倒奇怪三叔竟由着三婶娘折腾,越是折腾越是落不着好,大房已经式微了,还想再硬气起来不成?

“明白的依旧明白,糊涂的还是糊涂。”明潼说得这一句,知道母亲听的懂,转头吩咐了卷碧:“给不沏杯茶来,那头全是冷意,吃的肚里冰凉。”这时节在水亭子里头开宴还太早了些,再吃冷食可不是腹中不适,纪氏听见搁了笔:“去沏杯红茶来,不必浓了,温温的就好。”

“这时节倒吃起醉蟹来了,蟹壳还没长好,一盘子送上来肉都没满。”明潼絮叨叨说起宴上的吃食,纪氏一面对单子一面听她说,定了亲倒变小了,原来只是个大人模样哪里说过这些,索性把帐册阖上:“外头送了一尾河豚鱼来,我叫人拿到外头找大师傅做了,今儿夜里叫了她们过来一道吃。”

明潼才要点头,就瞧见炕桌上头摆着的锦盒,才刚让帐册盖住了,她心里一突,这样的锦盒再熟悉不过,是宫里头用来放牙牌的:“这是什么?咱们家有人要进宫去?”

“是你大姐姐送来的,还叫了六丫头去。”纪氏心里纳罕,也不知道六丫头哪里就投了明蓁的眼了,上回算是可巧,这回却是特特叫了她进去的。

若是明湘明洛,明潼且还忧心一回,既是明沅便没什么好思量的,她总还是个孩子:“娘不也是喜欢她,几个妹妹里头,独她是个明白的。”别个都只道大长公主嫁给文定侯是一对神仙眷侣,只她叹一声大长公主可惜了,光是这一句话,明潼便高看了她。

母女两个才说得这几句话,梅氏那里的碧云来了,她进来先蹲个礼,往纪氏耳边悄声说得几句,纪氏才还松快的脸色立时变得凝重起来:“我知道了,告诉你们太太一声,多谢她。”

碧云应了声是,又退了出去,明潼才接了茶盅儿不及喝,纪氏就指了卷碧:“去请了六姑娘过来。”

宫里头要见人,也不是今天说请,明天就能见的,便是明蓁说想见娘家人了,也得早先几天报上去,拿了牙牌送出来,一个人一块,进内苑的时候把牌子递过去,自然知道你是因着何事要见何人。

梅氏先头两日才把家里姐妹做的东西送给明蓁去,明洛的裙子跟明湘的纱屏都不曾得,只有明沅做的背心最容易,才送上去明蓁拎开来就笑,还赐了一对儿嵌宝的金镯子下来,只比明潼那一对差着些了。

今儿宫里有人来送牙牌,纪氏还不曾多想,到这会儿梅氏那头来人说,却不是明蓁想见妹妹们了,是蒹葭宫那一位要见明沅。

也不过是前后脚的事儿,梅氏是明蓁生母,小太监对着她更能说得着话,捏了红封这才吐露出来,若不是蒹葭宫那一位开了金口,牙牌哪这么容易得,便是梅氏一月能进宫看一回女儿已经是成王求来的恩典了。

明潼也不吃茶了,急问一声:“这是怎的了?”

纪氏还皱了眉头:“是皇贵妃娘娘要见咱们六丫头。”阖宫只有一位皇贵妃,她独霸六宫,后宫里连个贵妃也没有,四位妃子正是形同虚设,虽因着明蓁跟成王的婚事,是她的一枝笔圈出来的,可颜家确是太党这一边的,纵原来不是,如今也是了,她又怎么会想起要见明沅来。

明潼心头一颤,她是见过元贵妃的,年年宴饮她总是坐在圣人右手边,张皇后只好同太后坐在一桌,不说明潼是太子嫔妾,便是太子妃,在元贵妃的跟前也是连大气都不敢喘的。

初时明潼份位低,只远远看见一个头戴金冠的影子,等她坐到太子妃下首了,这才见着这个女人,她很美,媚意天成,她斜眼看你,只让人觉得眼角含了一段情,明潼生平见过的美人中,她远远把旁人都甩在后面,便是之前那位于妃,也不及她十分之一。

她骄横她跋扈,背靠着圣人的宠爱,每回都能顺心顺意,宫里都知道皇贵妃的脾气,圣人却只把这当作是天真,本来就大了元贵妃二十多岁,遇见她的时候元贵妃正是豆蔻年华,便一直把她当作小姑娘。

就是这个“小姑娘”折腾了宫里多少人,明潼敛一敛神:“怎么单单要见六丫头?”明沅打小就长在颜家,进宫那一回也只碰见过太子,元贵妃又是从哪里听说了她,还指了名的要见她?

“说是她针线好,聪明灵巧,这才想着要见一见。”小姑娘家的针线能有多好,明沅虽肯做,却再不如明湘出挑,纪氏怎么也想不透,元贵妃是从哪儿见着了明沅做的针线。

等卷碧请了明沅过来,她一进门就觉得不对,卷碧来时还说是好事儿的,怎么进了屋子纪氏半晌不开口,还是明潼先说的话:“你明儿进宫去,可小心着些,这且不是在大姐姐宫里,有什么都有她给你兜着。”

明沅一头雾水,说了是明蓁想要见她,怎么又不是去她的宫里,纪氏这才开了口:“明儿进宫去,见着人有问话的,先在肚里滚两回再出口,少飞偎祷啊!

纪氏也实想不出不有什么要吩咐女儿的:“是元贵妃说你针线好,想见你,你心里有个底,进去了虽慌,你是臣女,不是宫婢。”

元贵妃就有殴死宫婢的前科,只圣人不发落她,竟还说那宫人侍候得不好,怠慢了荣宪亲王,很是该杀,这事儿便这么了了。

明沅听见这句,更摸不着头脑了,她怎么也想不到自个儿是怎么在元贵妃那里挂上号的,明潼却道:“许是心血来潮,见着你看一回,说两句话就放你出来了。”

纪氏也没疑心到明沅身上去,这于她本来就是无妄之灾,上回她倒是进宫了,回来把太子的鞋子说了半日,连头都没敢抬,如今都隔了快一年,这会儿叫她除了是元贵妃闲着无事还能为着什么。

明沅一一点头应了,心里直打鼓,纪氏挥了手让她下去预备,明潼站起来同她一道出得屋门,明沅一看就知道她有话说,两个就立在藤花架子下面,丫头站得远远的,明潼咳嗽一声:“皇贵妃自家最爱娇嫩颜色,她皮子白,越是嫩越是显得出。”

身平最恨的就是别人跟她撞了裳子的颜色,明潼看了明沅一眼,明沅立时明白过来,可她小姑娘家家的,有什么衣裳是往重色里做的,又是春日,才换过罗衣,鹅黄柳绿杏子红,再没一件老气的。

明潼见她攒眉思索,提点一句:“越是素越是好。”元贵妃年纪越大越爱同小姑娘争俏,只明沅到底还是孩子,总不会同十五六岁的争,还要同八九岁的争罢。

明沅垂了头,一字不问明潼是如何知道于贵妃的好恶的:“多谢三姐姐,我这便回去预备着。”

她想了会子,进门先去问明湘借衣裳,明湘的衣裳都是冷色,她挑缎子纱罗也只捡冷色的,才刚做的春衫,里头那一件雪青的,看着倒还老成些。

明沅进得门去,明湘还没缓过来,这时候也顾不得了:“四姐姐才作的那个新裳子,可能借了我明儿穿一天?”

明湘不知前情后因,只当明沅是来寻了她说话的,一怔之后才点头应了:“彩屏去取去罢。”半句也不多问明沅借衣裳作什么。

“等我穿过浆洗好了再送来。”说得这句就预备要回去,雪青太素,明湘一向拿这个配白绫裙子穿,可是进宫要素又不能太素,正想着配黄裙子,明湘便道:“你这是作什么去?倒想起借衣裳来了。”

“是宫里头的贵妃点了要见我,怕冲撞了她。”明沅说得这句,明湘慢得会子才应出声来:“你进去过一回了,总归熟些的。”

明沅知道她心里那股气还没下去,也不同她多说,道一声谢就回去了,让丫头开箱子挑首饰,夜里还特意把这一身穿去给纪氏看过,纪氏一眼就瞧出这是明湘的衣裳,却只笑一声:“素了些。”说着赏了她一只水晶花钗:“这样瞧着倒好了。”

第二日进宫去,连梅氏都不能跟着,明沅由着小黄门领进去,走的还是那一条路,小禄子见她脸上绷得紧,知道关窍:“姑娘不必害怕,咱们娘娘也要跟着去。”

明沅这才松一口气儿,见了明蓁正在行礼,明蓁一把拉了她起来:“倒是我的不是。”清明摆宴的时候,她带了阿霁一道去,阿霁吐了奶,湿了衣裳,正到内室换衣,更遇上元贵妃,她一见里头的短衣背心便问,明蓁随口答了,哪知道她倒起意,想把做这衣裳的人带进来瞧瞧。

“真是…真是疯魔了。”这话音极低,明蓁再想不到一件没甚花样的衣裳有什么好奇的,还当是元贵妃想折腾她,寻了由头把她娘家妹妹叫进来揉搓一回,看着明沅满心满眼都是歉意,又怕她再叫太子瞧见,倒替她担惊受怕了一整日,看着时辰这会儿还在上朝,捏捏明沅的手:“咱们这时候就去,等圣人下朝,定要放我们回来的。”

明沅咬咬唇:“我知道了,大姐姐不必忧心,我只不抬头就是了。”明蓁听她说这话便伸手拍一拍她,转过脸去又蹙起眉头,这宫里哪里是不想抬头就能不抬头地方。

一路絮絮说些忌讳事,明沅用心听了,再在肚里琢磨一回,谁知才到蒹葭宫,里头的大太监就拦了明蓁的去路:“娘娘只诏了颜家姑娘,可不曾诏见成王妃,王妃还是先回去歇着,等这头事了了,咱家定然全须全尾的把姑娘给送回去。”

明蓁一怔,明沅也抬了眼睛惊魂不定,连宫门口都不叫进,明蓁心里发急,面上还笑:“有劳公公了。”说着从衣袖里头掏出个荷包来:“我这妹妹年小,还请公公多多担待着些。”

大太监拿眼儿把明沅通身上下打量一回,见她年纪虽小,生的却不俗,好在这一身显不出来,收了荷包拢在袖子里:“倒是有点福气的,王妃不须忧心,今儿贵妃早上还多用了一碗酪呢。”

第139章 蜜茶

那便是心绪尚佳了,大太监能说得这一句,已是对得起这个荷包,明蓁面上带笑对着唐公公点头:“有劳公公了。”转脸再去看明沅:“贵妃娘娘最是仁慈的,你莫要慌。”一面说一面作势拉她的手,把个荷包塞到她手里。

唐公公方才说话并不客气,捏了红封倒多等了一刻,让明蓁说了这一句,便侧了身:“姑娘请罢,可别叫娘娘好等。”

明蓁知道自家是再进不去了,心里“突突”的跳,看着宫门只似兽口,明沅知道她担心,把荷包掖进袖里,反过来宽慰了她一句:“大姐姐去罢我,这位公公送我回去的。”

唐公公这才溜她一眼,又做了个请的手势,这回明蓁拦不得了,贵妃这么做又不是不合规矩,确是不曾诏见她,牙牌也是由着蒹葭宫送到颜府去的,明蓁知道的时候已经晚了,再托了人出宫说上一回。

她立在门边看着明沅进去,明沅的肩还平稳,步子也迈得不急不徐,可明蓁心里就是觉觉得抓不着边,见她已经走了一半了,立即转身:“我们往慈宁殿去。”

过得清明天就热起来,往砖道上走一回,明蓁额上出了一层薄汗,因着是往蒹葭宫来,恐叫人挑了理去,并不曾坐软桥,此时走的发急,一脚踩出去没立稳,差点扭了脚。

朱衣一把扶住了明蓁:“姑娘别急,那会有什么事儿。”她嘴上说不急,却连家里的旧称都叫了出来,明蓁看看她再笑不出来:“都是因我之过,才叫她遭这份罪。”

明蓁自家也不知道哪里就惹着了元贵妃,她在宫里头便是最大的一尊瘟神,再没人敢碰敢沾的,先进门的太子妃挨了两年才等到成王妃,新人进了门,太子妃先松一口气儿,再没个妯娌帮着分担点,她只怕要挨不过去。

两个原是你帮我我帮你的,可自打明蓁怀了孕又不相同,太后皇后哪一个不盯着太子妃的肚子,就是太子自个儿都急,要是有个嫡子,他的座子才能坐的更稳些。

可太子妃偏偏一直没动静,才进门一个月的妯娌却得孕了,算着日子是才进门就怀上的,张皇后受了元贵妃许多年的打压,到儿媳妇这里自然盼着她赶紧生出皇孙来,越是生的早,元贵妃越是没戏唱。

太子妃进门的时候也才十五岁,进门头一个月,还是新婚燕尔,太后便叫了太医过来给她诊身子,说是有宫寒之症,这原也寻常,太子妃本来就不是什么出身名门的,嫁的又急,之前只学了半年礼仪,这上头还不曾调理过。

这在张皇后跟太后眼里倒成了了不得的大病了,又是药补又是食补,又叫嬷嬷测算日子,太子妃喝得脸盘儿都黄了,却依旧无孕,好容易进门一个妯娌,这才几天就有喜信了!

眼看着明蓁的肚皮越来越大,她怎么不急,原来两人交好的,后头也就淡了下来,上回明蓁家里来人,她分明知道的,却只装着不知,由得元贵妃叫了她去敲打。

到明蓁生下女儿来,她便又和气起来,还给阿霁送了红袄金锁,眼瞅着这个小东西越长越大,会坐了会爬了,如今竟站起来跌冲着走上两步,女儿也没什么好作难的,可底下的弟弟们,要么就是没娶正妃,房里人倒是有的,生下来的不论男女都不是嫡出。

份位不够,怎么好往太后跟前请安,只有等太后想着了,才能叫人抱了来看一回,这还是殊荣,到了阿霁又不同,明蓁回回请安都抱了她,太后眼看着她会坐会爬会叫太祖母,一日不见嘴里就要念叨两句,心里怎么会不更偏爱。

张皇后依靠的就是太后的宠爱了,她不在媳妇跟前说,却在儿子面前念叨,太子妃越来越怕了那事儿,恨不得一回肚里就有了,总好过回回折腾回回都落空。

明蓁看的清楚,这桩事依旧求不到太子妃身上,还是得去慈宁殿里求了太后,她面有急色往慈宁殿里去,可到了地方宫女却说太后还在歇息,老人家觉少,早上天不亮就醒了,这会儿前头还没散朝,她倒又睡起回笼觉来。

明蓁急得无法,看着更香一寸寸烧下去,只不见太后醒过来,还是张皇后出来了:“这是怎么着,可是出了什么事儿?”

明沅一步步跟着内监进得蒹葭宫去,此处宫室是圣人专为着元贵妃造的,今日见了倒仿佛在哪里见过,明沅不及细想,忽的恍神,可不是在哪里见过,高台相连,当中一架虹桥,这却不是照着汉宫建的。

她还没想到深处,唐公公就又领了她过了一道门,踩着大花砖,人看着稳,却跟踩在棉花上似的直不起脚来,这位贵妃也曾听人提起过,莫不是她如何骄横的事,今番把姐姐拦下单请了妹妹进去,明沅心里打了个突,却一点也不知道为了什么,只为了折腾明蓁就来打臣女的脸?

明蓁礼法上是媳妇,可明沅又不一样,就像纪氏说的,她是臣女,不是宫婢,也不是元贵妃想发落就能发落的,无非跟折腾明蓁一样,干晾着她而已。

明沅再没想到,里头的宫人竟规规矩矩,一声不发,一队队结伴走出来,自首到尾没一个交头接耳的。

唐公公送她到了屋门口,便立住了不再往前,将给一个绿衣宫人由她引着进去,原来看着不可一世的,却只是守门的,明蓁对着个守门的太监都这般客气,宫里的日子又怎么是好过的。

元贵妃不在正殿当中,绿衣宫人领她转了个圈儿,她原是低了头的,面前十来阶台阶迈上去却还没到地方,明沅忍不住抬眼一看,这才爬到一半。

那位绿衣宫人眼睛一睇见还是小姑娘,心里倒有些可怜她,看她生的无辜可爱轻悄悄提点她一句:“贵妃娘娘在内室,她喝茶要搁两勺子蜜。”

两句话风马牛不相及,明沅赶紧记在心里,一阵风过,楼顶上传来一阵金玉敲击之声,却是拿金子玉片打成风铃垂在檐角上,绿衣宫人往前一看:“就快到了。”

明沅微微一笑:“多谢姐姐相送,不知姐姐叫什么名儿?”

那宫人看看她:“我叫豆绿,姑娘快去,娘娘不爱等人的。”听这话音竟已经等了她些许时候了,明沅快步往前,豆绿领她进前,给个穿紫衣的宫人行了半礼:“魏紫姐姐,人来了。”

一路上见着的宫人,都只能算是人材普通,偏这个魏紫生的十分打眼,她见着明沅一笑,推开了门:“进去罢。”

明沅还没迈过门坎就瞧见地上铺的一层孔雀毛织的花毯,这里倒更像是角楼,只建的更大更开阔,开得四面门,里头垂着朦朦胧胧几层素纱,帘子叫风吹得飘荡起来,露出一点腥红衣角。

毯子边放着一双嵌宝缀珠的银丝鞋子,明沅知道室内只有元贵妃一个,见着模样也把脚上的鞋子脱了下来,踩在孔雀翎毛上往里走,在纱帘前面跪下来行了个大礼:“请娘娘安。”

里头半晌没有声音,明沅跪着一动不动,女课里头有一样就是行礼,各式各样的礼节,不但得会行,还要行得好,行的好便是不能摇,如今她是跪在软毯上,又不是跪在冰天雪地里,自然稳稳的一动都不动。

帘子叫风一掀,透出隐隐香气来,里头人懒洋洋一声:“把头抬起来。”

明沅垂着眼睛不敢动,楼上四面通风,便是暖风这会儿也叫吹得起了一层冷汗,元贵妃不叫免礼,她就还得跪着,跪在地上抬起脸来,眼睛盯在前边纱帘里白玉一样的脚面上。

她脚上踩着白狐皮,却分不出哪一个更白些,莹润的指甲上涂的朱色豆蔻油,两只脚掌叠在一处往明沅这边一偏,把她从上到下打量了一回:“你叫什么?”

“明沅。”明沅垂了目光,还稳稳跪着不动,她心里自然是好奇的,让圣人独宠于六宫的,到底会是个什么样的女人,可她的目光却一直没有离开那对白玉似的小脚。

元贵妃从鼻子里轻轻哼了一声出来:“沅?哪个沅?”

“沅有芷兮澧有兰的沅。”明沅的名字取自楚辞,芷兰生于沅水,明沅进学头一日,宋先生就先教了这一首九歌。

元贵妃听见了又似不曾听见,还是懒怠说话的样子,却是一吸一呼间全是这个女人的香味,明沅忽的听见她轻笑一声,比那檐角的金玉还更脆嫩:“你怎么不敢抬头看我。”

“不敢冒犯娘娘天颜。”越是把她说的尊贵,她就越是高兴,明沅不看她的脸也知道她笑了,既是她有意的,明沅便小心翼翼把目光抬起来,落到她脸上,怔怔然半晌不曾回神。

雪肤花貌都不可比拟,明沅也算见得多,家里姐妹相貌都好,苏姨娘更是美貌,可在元贵妃跟前,却都排不上号了,可她惊的却不是这个。

元贵妃穿了一件妃色的薄纱,从头罩到脚,宽大的袍袖滑过到手肘,白腻的好似一块羊油脂膏,胸前丰腴,神色却似少女,笑起来微微眯着眼睛,嘴角卷起来,看着明沅这模样叫她逗笑了,她一笑胸前半含半露的勾人心魄。

先一刻还在笑,后一刻忽的敛了去,美目流盼在明沅身上打了个转:“那件小衣裳是你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