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洛坐着同她说笑,一时说袁氏跟袁家闹翻了,年节礼盒子都不曾送来,一时又说明芃裁了一付九尺长的玻璃纱:“二姐姐说了,要把那些个山山水水的俱都绣出来,起个浑名儿叫作梅氏仙域志。”

明湘早就想跟明芃学画,九尺长三尺宽,可不是寻常绣件儿,又要拓下画来,再配线配针,可不是个学艺的好时机,她便给明芃打下手,开年头一天就动了笔,到得这会儿,才把头一幅画勾出个大概来。

“我看二姐姐也实是无事可作了,这么老长老长的一卷玻璃纱,甚个时候才能绣完,二姐姐真是好耐心,换作是我,我再不行的。”明洛也捏得一片阿胶糕,咬得一口嚼里头的核桃仁儿。

明湘却叹:“二姐姐才貌双全,梅表哥但凡是个有良心的,也该早些把她娶过门去。”她嘴里说着梅季明,自来是没有好话的,可原来却再不似这样直白。

明洛扑哧笑得一声儿:“得啦,知道你如今跟二姐姐拜了师的,倒没学得一技呢,就替师傅打起报不平来了。”

明湘正色道:“若是担当的好男儿,既许下诺言就该践诺,白叫二姐姐等着两年,真是可恨可恶之极!”她跟明芃两个是因画结义,原来闹过一出,虽明芃无心,到底是让她受了委屈,可自学起画来,倒为着明芃一片赤诚所动,一面是拜服她的画技,一面又是感慨她的情深,对梅季明比原来更严苛了。

明洛冲着明沅瞬瞬眼睛,清清咳嗽一声:“我可还有新鲜事儿不曾告诉你们呢。”说眼睛溜溜的转起来,作足了样子,压低了声儿道:“你有没有瞧见过梅表哥写的词?”

明沅摇一摇头,明湘皱得眉头,明洛便道:“四姐姐跟二姐姐两个画画,我坐在里间儿翻话本子,在罗汉榻搁的软枕下边摸出一本来,书扉上刻着梅花,里头是梅表哥的诗词,还有二姐姐的朱批呢。”

明沅奇道:“梅表哥写了甚?”

明洛耳廊儿红了一圈,吱吱唔唔说不出话来了,明沅伸手推一推她,她这才咳嗽一声,把声儿压得更低,防着外头丫头听见,两只手拢住嘴儿道:“懒系香罗带,羞见双鸳鸯。”

只这一句便也够了,明湘倒抽一口冷气,明沅也怔着一张脸,偏明洛脆笑一声:“你们且不知道二姐姐写得甚,她就写了两个字儿,文贼。”

第235章 梅花双窨

梅季明出的那本诗词集,是明陶拿出来给明芃看的,他先还想着旁敲侧击,露得这个意思,免得她瞧见了一时心里受不住。

明芃先只是画画册,接着便是配诗作文,还为着梅季明的那本劳什子的仙域志写序,等开了年,她又想着要为这本仙域志出绣件,还一绣就是九尺。

明芃倒不是见天儿的把梅季明挂在嘴边,她每日里有做不完的事,原来跟梅季明在一处,这两个就没停的时候,一个出主意另一个应合,两个人在后院闹个不住,如今只留她一个了,她也还有冒不完的念头。

她也不是不出大门边儿,该交际时便交际,跟姐妹几个一道吃锅子玩花灯摘梅花儿剪春幡,还自个儿扎风筝淘胭脂串香球。

今岁因着梅花大盛,还想着做梅花双窨,天才亮就起来,往梅林里头去摘那将开而又未开的梅花,一朵朵分开梅瓣梅蕊,一层茶叶一层梅,大罐子封的密密的,只等着来年好吃梅花茶。

做得这梅花茶,便又想到夏日里的荷花来,同明洛几个说定了,等小香洲里的荷花开了,她要坐着窄舟往藕花深处去,选那才打苞的荷花,把茶叶封在里头扎紧,还告诉明洛明湘:“再起出来晒就失了清意了,等到想喝的时候连花带蒂的撷了来,把整朵花儿泡在玻璃壶里,看它泡发开来,那茶味儿才好呢。”

明洛几个哪里过过这样安闲的日子,纪氏便是再宽厚,也不能看着女儿们这样闹,明芃却是由着性子来的,便是跟着许氏去收租子,她眼里见着的,也是两个黄鹂呜翠柳。

黄氏就怕她跟梅氏一个性子,小儿子再不愁衣食,总也得有个能理事的人,便带了明芃跟在身边学着收租,又学着打算盘。

这些事儿,不求她精通,总得有个谱,往后也不过多问一声,不至叫人诳骗了去,哪知道明芃竟真能理得起来,她打小儿看着姐姐明蓁是怎么料理下人的,母亲不行,还有姐姐,依样画葫芦倒叫许氏吃一惊。

既是能理事的,平日里风花雪月也就罢了,该出手的时候不露怯便成,平日里放纵了她玩,爬山涉水,这两个还坐着船偷摸往外头跑,胆子奇大,到底还有规矩,略破格些又赶紧缩回来,许氏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在梅家的时候确是她过的最快活的时候,有一众姐妹陪着她,又有一个梅季明样样事体不等她说出口,先能想个百般花样出来,回了家觉得寂寞,梅季明的游记倒又叫她忙起来。

梅氏也指望着女儿能把梅季明抛到脑后去,她要干点什么俱都依了她,哪知道她玩归玩,心里还惦记着那本游记。

梅季明是越写越少了,市面上也有许多印成册的,却往往只是按篇收录,里头还挟带私货,明芃一看就知道哪一篇不是他写的。

明陶眼见她走火入魔了,这才把诗集拿出来给她看,谁知道她才看得第一眼,便咯咯一声笑出来,手指头点得两句词:“文贼,倒把这个写上去了。”面上不但不见一丝愠色,反而眼角眉梢都是笑意。

明陶一呆,明芃便红了脸儿:“这是梅表哥作耍呢,你怎么竟跟外人似的,不知道他的脾气了?”这两句不是旁人写的,而是明芃作的。

她还记着是那一天雨点儿铺天盖地,说好了爬山的,梅季明还给她削了一根新竹杖,上不得山便派不了用场了,她噘了嘴儿守在窗前看雨帘儿,梅季明过来哄她,跟她两个赌诗。

让丫头小厮把书都翻出来,两个扔色子,第几本的第几句,把这一句摘出来,以此作首句,往下继写,明芃抽到的竟是一本书肆里头淘换来的花间集,说是花间集也还抬举了,她看得一眼就捂了脸。

梅季明也不知道这本是怎么混进去的,怕她告诉母亲,便激她可是认输,明芃跟他是争惯了的,哪里能肯,真个依韵合得一首,写完了往梅季明眼前一晃,叫他知道自个儿作得了,再揉作一团,往窗子外头扔去。

那张撒金的海棠纸也是明芃做的,把海棠花儿捣出汁来浸在纸中,这样晒出来的纸笺,天然带着淡红色,上头再撒上金粉,收来一箩儿海棠也只做得半刀来。

此时叫雨一打全失了墨色,糊成一团再瞧不清原来写的什么,明芃也只当他不记得了,哪知道他印诗集竟还把这个当作头一篇。

“怪道他说往后没饭吃就去卖酸诗了。”明芃喜滋滋的把这本集子收拾起来,月明灯昏拿出来看一回,那上头的朱批且不是朱砂,是她拿画眉用的刷子,用新淘的胭脂膏子调了水,沾着一笔笔写上去的。

明陶吃了姐姐的教训,他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等听见明芃告诉他这不过是写着玩闹的,看着他的一双眼睛满是光华:“我还怕他在外头缺吃少穿,原是拿这东西结交,打发些俗人倒也尽够了。”

这里头一番事,明洛自然不知,这会儿告诉了明湘明沅,明沅还呆怔着,明湘已经捂了胸口,半晌狠狠啐得一口。

明洛还自来不曾见过明湘这个模样儿,明沅扯扯她的袖子:“那后头呢?”知道是梅季明写这些东西,竟还能一片痴心改,倒为着明芃叹息了。

“我哪儿知道,我就怕二姐姐看见,赶紧藏起来了。”明洛踢了腿儿:“我告诉了你们,你们可不许说出去,四姐姐跟二姐姐见得多,更不能说了。”

都见着这些了还能执迷不悔,那便再说也是无用,三个人彼此看过一眼,明洛明湘都想起各自定亲的人来,似梅季明这样写的满天下皆知的是少,可谁又知道自家那个什么样儿呢?

明洛伸手掐一把明沅的脸:“还是你好。”都是大呆子了,肯定没看过那些东西,谁知道就是这个纪大呆子,没见着明沅回去了,第二日竟送了十只乌鸡来。

这些鸡装了两个箩筐,下边人报上来说表少爷送了乌鸡来,纪氏正在点算着给明潼送的东西去,听见这个失笑出声:“真个是呆了,只晓得这东西好,怎么没想着她也服孝?便是三个月也得穿素吃斋。”想一想让厨房办了血燕来,叫炖了给明沅吃,把那十只乌鸡给明潼送了去。

这桩笑话可是阖府皆知了,等明沅头二天过了,能走动时,便跟着明洛明湘去看明芃勾的长卷,整个一个卷玻璃纱,她已经绣得一片山水了,巴掌大小的一块儿,光是山色就用了七八种深浅不一的绣线,这还是同色的,打眼一瞧上去,山石树木的纹路纤毫毕现。

明芃正托着腮儿,见着妹妹们来眼睛一亮:“你们可来了,我正愁着呢,早知道就该学郑笔。”

郑笔说的是文定侯的画技,宫里至今还保存着他给太祖皇帝画的人影儿,不论是画人像还是长卷,他都是一时圣手,别个再没想过再没画过的东西,偏他能画的出来。

“那便不是为这些了。”明湘指一指桌上那些个石赫莲青朱砂,他用的技法后世也有流传的,却极少,有一个擅作此画的也都收入宫廷中去。

等跟外边通了商,才知道这是西洋画技,也不知道文定侯从何处习得,可此间人却不叫它西洋画,偏要叫它作郑笔,盖因文定侯的画技还比那流传进来的所谓佳作要画得更好些。

明芃是唯恐自个儿画的不够好,满桌子铺开着大小粗细不一的画笔,她画画的时候,光是侍候笔墨的丫头就有两个,到她作绣件了,比原来更费人工,丫头想接手过去,她也不肯,就想着要自个儿一针一线的把这画册绣出来。

几个姑娘互换一个眼色,除了夸她也再没旁的话好说了,明芃一抬头见着明沅,便冲她刮刮脸颊儿,打趣她一句:“改名儿得闲了,我给六妹妹画一幅斗鸡图,黑毛黑冠黑铁爪,泼上墨就得了。”

说着做了个卷手的动作,自家先受不住往明洛身上一挨,拿袖子掩了脸大笑起来,明沅也不恼,却实是有点羞的,这可不摆说了意思,他已经知道了。

这事儿不好拿出去宣扬,叫他知道了总有些不好意思,明洛觑着明沅的脸色,伸手推一把明芃:“二姐姐没瞧见她耳要上的茉莉花?再不肯摘下来了,依着我看,那乌鸡图上还得留个点点白,算是茉莉斗鸡图。”

明沅好脾气,明芃先看着明洛拿她打趣还帮着圆,等知道她再不放在心上,便也跟着一道乐起来,她原就是这么个性子,等笑完了,真个许了给她画一幅画儿。

明湘咬得唇儿,半晌说一句:“郑家总该有的。”郑笔拿寻,市面儿上的大多粗制滥造,买过来看了也是无用,才刚不曾想起来,这会儿明湘一说俱都点头,可不如此,外头的也有冒了郑笔名气的假画,可郑家总该有真迹的。

明沅抿了嘴儿一笑:“急甚,咱们不能去,二姐姐不日就要去的。”她笑看了明湘明洛两个,明洛眼儿一眨:“为甚?”

明沅笑叹一口气:“乌鸡。”那两筐儿活鸡,可不叫纪氏送到了郑家去,来送阿胶的丫头又说这是厨房专给明潼做的,急巴巴预备这许多东西送过去,只怕是有了喜信儿了。

纪氏身上有孝,她们也是一样,怎么好往郑家去,纪氏放心不下明潼,自然要托了梅氏过去看,明芃也能跟着一道过去了。

明洛“呀”了一声:“真个!那倒得恭喜三姐姐了。”说着一偏头:“也恭喜二姐姐,就要看见郑笔真迹。”

作者有话要说:

那啥,先告诉大家一声

梅季明跟明芃不会在一起的

觉得虐的妹子,做好心理准备哈

明芃的CP文中出场过啦

第236章 核桃羹

正月里是走亲戚的时候,明沅偏在送亲戚,她身上短短来了三日就没了,却足足吃了七八天的燕窝子跟杏汁儿炖桃胶,吃的原来尖下去的脸盘重又圆了回来,除了这个,纪氏还日日叫厨房磨了核桃花生杏酪给几个孩子吃,就怕守孝把人守憔悴了。

等纪老太太过了七七,再点香送上一回,那头明潼的准信儿也来了,确是怀上了,请的太医摸的脉,明潼塞得个大大的红封儿,那太医便告诉郑夫人,这一胎不安稳得好好将养。

把郑夫人才兴起来的想头给掐灭了,她想让明潼接手管家,进门也快一年了,宅子里的事也都有数,这时候接过去,郑夫人又装模作样的的带着她学了几回,话儿说的漂亮:“那些个田庄收租的杂事你先不必打理,只把府里的人管起来就是,等上了手再一样样接过去。”

好处沾不着,劳心劳力的活计让她来干,明潼一口应下来,郑夫人还乐呢,第二日她就叫了太医,太医一诊出她怀了身孕,郑夫人打的主意自然不成了。

郑家也不知道是碰着哪根筋,也就太祖时候生的许多儿子,越往后来越是艰难,到郑夫人这一辈就只有郑衍这一点骨血了,这回明潼怀上一个,可不就跟眼睛珠子似的,郑侯爷知道消息喜的不行,干脆免了明潼请安点卯,郑夫人心里自然不乐意,可她那会儿也是这么过来的。

不独不能露出来,还赏了许多东西给明潼,又是吃喝又是玩物,还寻出一枚老玉来:“这东西有年头了,你佩着也好压惊。”说是长公主留下来的旧物,是传给儿媳妇的。

是个手托净瓶的玉观音,净瓶里头的杨柳枝儿随风摆动,明潼笑纳了,既是给儿媳妇的,怎么过门的时候不给,这时候给了,她让小篆收在妆匣子里,去见郑夫人的时候再带。

她想着回来看望纪氏,可她这胎还没作稳,经不得颠簸,只能时常让丫头婆子回去走一遭,打的也还是丧事的名头,走动的多了,郑夫人便颇有微辞。

她有话说,却不当着明潼的面说,而是在儿子面前念叨,说出了嫁就是别人家的人了,哪有时时派了人回娘家的,至于纪氏随车带回来的东西,她吃是吃了,用也用了,偏没有一句好话,这些个在她看来都是应当应份的。

可坐实了有胎,明潼便不惧她了,原来还防着婆母下绊子,如今怀了身子,不论这一胎是男是女,都有了依仗。

先是跟郑衍说她心里头害怕,总归是头回怀胎,一时有个心虚气短都当作大事,郑衍听她说的多了,又有太医说这胎不稳,她再派人回去时,也就无话可说了。

郑夫人心头堵得一口气儿不顺,却也拿她无法,儿子向着她,她说得两句,郑衍便不耐烦起来,在他眼里这又不是什么大事,非得说明潼太娇纵,还有更娇纵的郑辰在呢,郑夫人舍不得逆了儿子,只好也就顺着媳妇了。

梅氏带着明芃来看过明潼一回,明蓁也赐了东西过来,家里几个姐妹都裁起小衣裳来,纪氏还把官哥儿穿过的衣服寻了一套出来,上下一套红衫儿,包起来给明潼送去,叫她压在枕头底下,指着这一胎是男孩。

明芃陪着梅氏坐着,梅氏别事不通,生孩子倒是经过三回的,也得说得出个子丑寅卯来,叫她不要累着,不要久坐久站,也别吃的太多,不然孩子太大不好生养。

明潼俱都笑着应了,有了儿子,她就在院中站住了脚跟了,再不必哄着郑衍捧着郑夫人了,她把手放到肚上,轻轻抚摸一回:“多谢伯娘这尊观音像。”

梅氏也不是空手来的,她自陪嫁里头寻出一尊象雕的观音像来,正抱着婴儿送子,这样大的象雕却是难得,明潼谢过一回,便把观音像供起来,寻了个青金的小香炉出来供上香果。

梅氏看看明潼都已经怀上了孩子,明芃却还见不到头,心底叹息,侧脸看一看女儿,却见明芃正盯着桌上的小座屏出神:“三妹妹,这可是郑笔?”

明潼笑一笑:“是呢。”说着把这画得花鸟的小屏送了给她,明芃还直摇头:“等我学会了,这个还拿回来还给你的。”

明潼听着便是一笑:“哪里值得了,二姐姐等着,我前儿倒曾在书阁里见过一本画谱,上头列着技法,我不爱这个,你拿了去看便是。”

明芃眼睛都亮了起来,喜滋滋的乐个不住,梅氏又是心酸又是懊悔,可此时懊悔也是无用了,她为着女儿的事也不知求了菩萨多少回,求女儿死心怕是不能,只好求梅季明能回来。

这时候才知道苦早已经晚了,等陇西再来信说要再结一门亲事,眼看着明芃跟梅季明的事儿是不成了,便想着要给明陶再谋一门亲。

梅氏眼见得女儿捧了画屏画谱看个不住,心里头百般不是滋味,女儿养在外头这些年,早就跟她不亲近了,嘴里念的心里想的还是许氏,到得冬日里还给许氏做了一付坎肩送过去。

她自个儿劝不住,便想让明蓁多劝劝,若能把她接过去住一段更好,把这仙域志的事儿抛到脑后再好不过,哪知道她才给王府送信,颜顺章就带回了成王要去边关领兵的消息。

自去岁到今春,边境上时时有小股外民来犯,先只是抢口粮裹腹面,再是抢牛羊牲畜,到后来便是抢女人了。

前头才报上来的,那些个尝着甜头的,这回把边陲一个镇子抢光烧光了,连着镇长县官都叫吊起来挂在大旗杆上,平素不过调得边防官兵巡视一回,既死得这许多人,又杀了个官员,那便是打了朝廷的脸。

开春就已经先打了一仗,本朝是以武立国不错,原来也很是出过几个骁勇善战的武将,在功臣录里,这些个武将的画像可比谋士文臣要排得前。

那一回把周边小国外族部落全都打怕了,差点儿把人从草原上赶出去,若不是国家刚立要休养生息,文定侯可是主张一直打到高丽琉球的,还要造军船制火炮。

太太平平过得几朝,若说还有善战的,那也得打了才知道,这时候成王请缨,圣人原还不肯的,倒是元贵妃把他磨得肯了。

那地方有于家人坐外镇,偶有来犯都叫瞒了下去,只告诉圣人,于家人守国家边疆就跟元贵妃守圣人的裤腰带似的,铁桶一般的江山,还有谁能撼动,此番闹了这事儿,可不打脸。

元贵妃想的简单,成王不过是个武夫,还是个没打过仗的武夫,纸上谈兵又有甚用,真个把他扔过去,圣人桌上弹劾于家的奏章也不会跟那冬日里的雪片一般了。

若是死在外头,那就更好了,她心里这样打算,便替着成王说了许多好话,圣人未必不知,却觉得她小女人闹得出什么事来,不过藏些小心思,对着他撒娇作痴罢了。

圣人近年来越发精神不济,吃得丹药便觉得通身舒泰,一日只有半日的精神,等停了不吃,便觉得眼皮叫粘着掀不开来,他还当是春困的缘故。

便是在早朝中也依旧打着哈欠,文武大臣面面相觑,里头有个妖精似的元贵妃,倒无人往那上头去想,只当是圣人有了年纪,房事上再无度些,可不就精神不济。

听大臣们争论起来只觉得耳朵里钻了小飞虫,嗡嗡直响,再费劲去听,连着头也跟着疼起来,草草散了朝,请了太医来看。

原来就是一天一回平安脉的,也依旧摸不出个所以然来,只当他的身子是日渐掏空的,倒是劝他先停药,吃一阵温补的药物,等身子好些了,再吃那丹药。

圣人是极信张仙人的,眼见得他一百多岁还身体康健,只当是他住在山中的缘故,前边还没派人出去,他已经下旨要跟元贵妃两个往避暑山庄去了,那儿人少幽静,去一去浊气。

成王领了旨意就预备着出城,他把身边的亲兵留了一半儿下来给明蓁,明蓁自知道他要走,便着手预备起东西来,旁的尤可,最要紧张是药物,怕装在瓶子罐子里头碰碎了,专到外头制牛皮袋子。

把药粉药膏装在这里头,带起来方便不说,也不容易碰落,干药材更是一箱箱的预备下来,成王抱了女儿坐在腿上,拿胡子去扎阿霁,她笑咯咯的扭来扭去,可不管怎么扭,都有一只手托住她:“爹往边关去,你在家里看着娘好不好?”

阿霁叫他养出个天不怕地不怕的脾气来,听见他说,便点一点头:“好,我看着娘。”说着还拍一拍小胸脯,见着明蓁还皱了眉头,把嘴巴贴到成王耳边:“爹,我还能看着小弟弟。”

成王叫她这话说的一笑,成亲这些年,府里再没有第二个女人,阿霁自打会说话会走路,越长大越是觉得外头跟家里不一样,她跟着明蓁按着日子进宫请安,小小的人儿,在家里无人逆着她,到了外头却晓得不一样。

她这话还是打蒹葭宫里头听来的,元贵妃话里带刺:“你是个好福气的,恪儿跟你是夫妻情深,只你也得想着替他留点骨血,便是郡主也是要嫁出去的。”

阿霁人小却最会看眼色,知道这说的不是好话,回来就学给她爹听,丧着一张小脸:“我为什么不是,我不是阿爹的骨血了?”

成王把她架在肩膀上:“怎么不是,你是爹的宝贝。”不仅是宝贝,往后天底下再比她更尊贵的女孩儿,她吃的用的穿的戴的,比宫里头公主还更精心,只得这么一个女儿,还如珠似宝的捧在手心里,元贵妃怎么不恼。

明蓁是能少去就少去的,张皇后都避世而居了,她们这些个王妃更不必说,若不是丈夫要去边关,也该就藩了,英王跟英王妃两个可不就预备着迁居了。

她百般放心不下丈夫,夜里靠在他肩上轻轻叹息,成王勾了她的肩膀抱了个满怀,阿霁在脚跟头翻个身,趴在大枕头上叫了一声娘,明蓁脸上烧红,趴到他耳边:“今儿,就在里头罢。”

成王摸着她的长发,抱了她亲上一口:“我这一去,也不定什么时候回来,你若真有了,我怎么能放心你一个人生产?”阿霁就生的太急了,后头这个儿子,可更不能来得这样早了。

明蓁往他剑上绑了个平安结的剑穗儿,抱了阿霁一路送到门边,阿霁扬着手冲他挥个不住,成王一跃上马,扯着缰绳往后看,看了明蓁一眼,夹紧马腹往前疾驰而去。

第237章 冰心糕

树间榴花初绽,叶间点点新红,连着热了几天,一场急雨浇下来,把新生的花苞打落了大半,明沅除了孝,穿了一身榴红新衣靠在窗台边,把头发挽到一边,雨水沿着屋檐珠帘了儿似的不断,她贪那外头的一丝清凉,把手伸出去接水玩儿。

雨点儿才还疏落落,一时又急起来,九红见明沅伸了手玩水,赶紧拿了半身斗篷出来要给她披上:“姑娘快到日子了,且得仔细着,若受凉可不好。”

“前两日那个热法,好容易凉快一日,我又不曾到外头去,不过窗边略坐一坐罢了。”明沅伸手回来,把手上接的雨珠儿一甩,正甩在一团雪身上,它前两天也热得狠了,这会儿正趴在窗台边,眯了眼儿盘着身子不动,任外头风吹雨打,它至多动动耳朵尖。

明沅又去揉它的猫脸,一团雪还是懒洋洋不肯动弹,叫她揉急了,就轻轻“喵”上一声,九红笑出一声来:“猫大爷倒改了性子,成了猫姑娘了。”

今岁热的早,才进了五月天,就跟蒸笼似的闷,连着一团雪都从个大圆球瘦成了小圆球,直往阴凉处钻,趴在青砖地上就不起来,连沣哥儿那里都不去了。

九红一面笑一面把披风往明沅身上罩:“便不系着,搭一下也好,这事儿可是万不能大意的,若是受了寒,往后到了日子且有苦头吃呢。”

九红说的日子是明沅正月里来月信的日子,来了那一回就再不曾来过,这也是常有的事,明沅倒不担心,纪氏却多问得一声,吩咐丫头婆子仔细着些。

九红更是放在心上,到了日子就把大毛巾子铺在床上,光秃秃的不像个样子,又想在上头绣花:“我看四姑娘那儿,彩屏做的可仔细了。”

明沅“扑哧”一声笑了:“做给谁看?绣多了花纹还硌人呢,这东西软和些垫着才舒服,你且别忙了,若是有功夫,不如给采薇做裙子衣裳。”

采薇的事定了下来,不日就要往乐姑姑那儿去了,自此便不在小香洲里当差,她虽不是出嫁,平日里相好的几个便把她当作出嫁看待,给她做衣做鞋子,明沅也停了她的活计,不叫她再上差,可她偏偏不肯,说往后再不能在跟前侍候了,能尽心几日就尽心几日。

采薇自家也知道不能长长久久留在院子里的,听见九红说穗州有自梳女,心里还着实羡慕了一阵,可她年纪大了,再跟在明沅身边,便是明沅不说,纪氏也得把她发嫁出去的。

她心里愁这个,跟明沅吐露了几回,说是不想嫁,清清白白的身子,嫁个没见过面的人,她又不似九红采茵,九红是自个儿识得的,采茵是有娘老子替她家罗,她孤家寡人一个,便是不嫁,只要过得主子这一关,还有什么不成的。

明沅知道她的心思,她也早早就打定了主意,那就得为她再谋一条路了,整个颜家,未嫁就当到姑姑的,也只有乐姑姑一个人。

当丫头的,到了年纪就该配人,作了妇人能在院里当差便当差,若不能当差了,就由着男人养活,采薇既定了主意,明沅也不逼迫她,只对她说:“你若不想失了差事,那前边就只有一个乐姑姑了。”

春日里乐姑姑往小院来了一回,似她这样方正的人,没先报上去说要配人,而是先往明沅这里过问一声,便已经是很给明沅面子了。

功夫都用在细处,若不是明沅时常让采薇往乐姑姑那儿跑,乐姑姑自有小丫头侍候着,人又极难亲近,明沅给她倒了茶,又叫送冰碗来,乐姑姑肃了一张脸,当着明沅的面也是半坐,挺直了背,把手放在腿上,板板正正的道:“姑娘这儿的采薇,可有前程了?”

等明沅及笄还有三年多,采薇是再等不到那时候跟着出嫁的,按着年纪早该嫁了,乐姑姑既提起来,明沅便把她的想头说了,乐姑姑若不是心里头有这份意思,也不会特意跑这一趟了。

“难为姑姑大暑天儿还跑一趟,采薇的想头也都跟我说了,人各有志,她既不愿,我也不能强了她去。”明沅把面前的薄荷饼给乐姑姑递过去:“只想着跟姑姑讨个主意,这事儿得怎么办才好?”

乐姑姑是比采薇还更年轻的时候打的这个主意,纪氏那时候都许了,这会儿明沅软言相求自然也能答应,纪氏应下她的时候,已经嫁人当了主母,可明沅却还是个未婚的姑娘,能许下这事来便不容易了。

乐姑姑看着明沅的眼色露出点笑意来,连眉头都松开了:“她自个有这个意思,六姑娘许了不算,得太太也许了才是。”

明沅笑着点一点头:“我省得,也得姑姑肯教她,我才好去跟太太开这个口。”乐姑姑都点了头,嘴角一松说道:“姑娘出了嫁,身边总得有个打理杂事的。”

明沅原也打算比乐姑姑来,她听了指点,再到纪氏跟前去,带了自家做的紫绸底儿白玉兰花的湘骨扇儿送给纪氏,底下打着如意结子,纪氏拿过去一看便笑了:“这是怎么着,跟你二姐姐学的,连作扇子都会了。”

莲青色的底儿,挑银线绣的玉兰花儿,做的这样精心,不过为着一个丫头的婚事,纪氏拿在手里越看越爱,跟她身上雪青色裙裳正相配,抿了嘴儿一笑:“得啦,在我跟前还弄鬼,乐姑姑都告诉我了,你是个有主意的,跟在身这的丫头也有主意,这事儿只她自个儿不后悔,我有甚好说的。”

采薇又是喜又是忧,她干脆拜了乐姑姑当干娘,给她做了一身衣裳并鞋子,院儿里头想给乐姑姑当干女儿的丫头多的是,采薇虽年纪大了,却比她们都更合心意。

采薇一则没有亲人在此,二来乐姑姑喜欢她拿得定主意,倒是纪氏,知道了还叹一声,她是想着给乐姑姑认一个,将来成了婚生下孩子来,乐姑姑也算有了依仗,只有假女儿,没有假孙子,可既是她自个儿乐意的,便也赐了一根金簪一对儿银镯下来。

到了日子要走了,换过一身新,特意来给明沅磕头,明沅端坐着受了一礼,拿出一匹绢一匹布来,给她包了一包银子,比着纪氏减去一枝金簪,送了一对儿镯子给她:“你有志气,自然很好,也不必哭,往后等我出门,就去求了太太,还把你要回来,若你同你干娘好,不回来也是成的。”

虽不是自梳,却是认准了不嫁了,再不好反口,不独屋里的丫头为着她叹一回,连明湘明洛也替她可惜,只明沅对她说:“你既觉着不嫁好,那便不嫁了,我能替你作主也只到这一步,往后可得你自家小心,在乐姑姑跟前,把这火性子改了去。”

一面赏她衣料首饰,一面又单叫厨房给她做了一屉儿冰心糕,拿澄粉做的,皮子又薄又透,里头裹着一小团花酱,采薇一哭,九红采菽俱都红了眼眶,倒是明沅笑了:“哭甚,总能回来的。”

她屋里的丫头,走了一个采薇,又还有一个采茵,都是到了年纪要嫁,不独她这头,明湘那儿的彩屏,明洛那里的采桑,便是下人也很是办了几日喜事,一般年纪的,可不是前后脚的嫁出去,新丫头还没补上来,九红便叹:“一下子空了两间屋,都觉得院子里头清净了许多。”

“等小丫头来了你便不得清净了,你忘了你才来那会儿,咱们几个哪一天不叫你围着打转,累也累死人。”采苓打趣一句,她跟采菽两个提了一等,九红虽是二等,明沅却补她几百钱,也算是个半个一等的。

明沅这里九红补上了,明洛那儿有一个木兰,只明湘这儿缺人,总归要补,便一气儿补了四个来,两个归了明沅,另两个一个给了明湘一个给了明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