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进的人都是受过调理的,只到了明沅的屋子里,就得学着她的规矩,半夏跟翦秋两个先还拘束,柳芽儿便笑:“等你们呆久了,就知道六姑娘多和气了,只用心当差就是了。”

采苓教这两个丫头规矩,把明沅的喜恶一一说给丫头们听:“六姑娘最省事儿的,只她好性儿,咱们也得侍候得好,不能因着她好性就怠慢了去。”

屋子里教丫头,外头便是教鹦鹉,这是纪舜英送了来的,七蕊提了来的时候,明沅怎么也不信是纪舜英自家送的,想了一回,心里猜测着是外头人送给他的,看他那个性子也不是个能养鹦鹉的人,干脆充作生辰礼送了来给她。

哪知道这小东西挂在廊下才一日就已经识得人了,明沅进进出出,它都扑着翅膀,还认识柳芽儿,知道她是喂食的,会冲着她要水吃。

柳芽儿把小米磨得碎碎的,拌着蛋黄给它吃,它来的头一日就把小小一个食槽给吃空了,吃的肚皮鼓起来,不说扑棱翅膀,连站都站不稳,柳芽儿下回便不敢给它放满,只放一半儿,它还不乐意,在笼子里头闹个不住,非得给它加满了,它才敢吃。

这只八哥是剪过舌头的,先还当它不会说话,谁知道它开口就要了水,倒把几个丫头引过去看它,可再逗它,它却不说话了,还把头藏到翅膀里,一付害羞的模样儿。

它挂在廊下,一团雪便哪儿都不去了,天天趴在窗台上看它,看得这只八哥甩着带白圈儿的黑翅膀不住想飞远去,可它脚上锁着细链子,哪里能走,一团雪原来还能扑,现在腆着个圆肚皮也扑不着了,明沅便叫这一鸟一猫两两对望。

明洛明湘逗得它好多天,它除了吃跟水之外再不说旁的,明沅还暗地里笑过,怕是这只鸟儿在纪舜英的手上日子难过,非得学了这两个字儿才能有吃有喝。

这只八哥还引得沣哥儿给它画了幅画儿,竹笼子里头一只昂头挺胸的白翅八哥图,拿给它看,它两只绿豆眼儿怔怔盯住,一动不动,笑得半夏歪在踏脚上半天儿直不起腰来。

一团雪都有个名字,八哥自然也要起个名字的,明沅想了半日,看它这巴掌大的一只,抿了唇儿道:“不如就叫煤块吧。”

明洛皱得眉头:“好好的,怎么叫这么个名字,也不给它起个威风些的名儿。”这哪里像是纪大呆子送的,简直就是大姐夫送的,这么个活物,见天儿在眼前栓着,可不叫明沅时时都想起他来,大呆子可算开了窍了。

这一日两边廊下要挂竹帘儿,半夏把它取下来摆到石凳上头,它先还神气活现的踱着步子,等看见一团雪跳上来,扑着翅膀大叫起来:“明沅,明沅,明沅。”

连着叫了三声,半夏赶紧过来把笼子拎起来,里头明沅也听见了,推开窗子一看,这小东西耷拉着翅膀,声音颤颤的:“明沅好。”

明沅还没什么,一屋子丫头已经笑起来,一家子再没一个叫姑娘名字的,这会儿叫起来,除了纪舜英,又还能是哪一个教的?

第238章 荷花酒

煤块自叫过一回明沅,便时长扯着嗓子叫她的名字,屋里的丫头进进出出,听见它这么个叫法都笑一声,哪里认真跟它计较。

它便越发得意起来了,脑袋一晃一晃,张着鸟嘴咕咕唧唧,连一团雪的名字都记住了,却不是叫它一团雪,而是学着九红的模样叫它猫大爷,那语调那声气儿,活脱像足了九红。

既连语气声调都学了个十足,那它叫起明沅的名字来,还能像谁,丫头们不说,明洛明湘却忍不住,明湘常往明芃那儿学画去,明洛跟明沅两个更是无语不说了:“喏,纪表哥定是这么叫你的。”

明洛掩得口,每回说到明沅都不肯认,两个虽定了亲,说话行事也不过如此,再没有明洛脑子里想的那般柔情蜜意,冷不丁窥知了这桩隐秘,她怎么不拿出来说:“你这个坏东西,还唬我呢,我就知道你不是个老实的。”

明沅没脸红,她又脸红起来,明沅便咳嗽一声:“要我说,五姐姐也该去看仙域志,说不得梅表哥就从蜀中去了湖广了。”

这回端午节,詹家可不送了竹枕竹席来,抽的竹丝编的凉席,上头染着富贵牡丹的花纹来,明洛早就换在床上,连着明沅都沾了光,床上正铺着,枕头都是一套的。

回回都是明洛先挑起来,可回回又都是她先败下阵去,捂着发烫的脸颊,再听明沅说那枕着云席一场好梦的话,上去就要捏她的嘴儿:“就你脸皮厚,针儿都插不进。”

闹了一回,再去逗那八哥,拿小勺子喂它蛋黄吃,八哥吃了还会点头,明洛爱得不行,比起那些个死物,自然是这活物更讨人喜欢了,她托了腮儿:“纪大…纪大表哥,怎么就想着送了这个来了?”

这只八哥倒比纪舜英这个人还得明沅院子里头那丫头们的喜欢,就连一团雪也爱盯着它,对它很是新鲜了两日,等知道这东西屋里人都不许它碰,就不再趴在窗台上仰着脖子看了,只勾着尾巴尖儿一甩一甩的,煤块跳脚叫人的时候,它再把脸扭过去。

次数多了,连翦秋半夏都不信了,听见煤块叫人,连头都不伸出来,煤块叫得越发起劲,等真个见不着人,它又蔫了,乖乖呆在笼子里头拿鸟嘴儿给自己梳理羽毛。

天气一热它便不肯再进屋子,等摆上了冰盆,它就又见天儿的叫明沅的名字,非把它挪到屋里来,它才能喝几口水歇上一会儿。

明沅听见明洛问起,自家也觉得古怪,这哪里像是纪舜英的作派,不独这只八哥,还有一袋儿干茉莉花,就搁在放八哥吃食的布袋里头,拿个小荷包套着,若不是柳芽儿仔细,只怕得等到那一袋子吃食都吃尽了才能看见这底下压的东西。

柳芽儿偷偷拿进屋来给了明沅,谁都不知道,明沅把这荷包拆了,见着里头一捧茉莉花,倒笑了,伸手一倒里头又滚出几颗桂圆大小的黑壳儿来,她看了半日也不识得这是什么,柳芽儿也摇头不知,只先摆起来,把这袋子干花就放在随身的香袋里头,九红理衣裳荷包还纳罕了一句:“这东西哪儿来的,姑娘自家摘的?”

她想扔了,明沅便说是摘回来夹在书里的,搁在袋中混忘了,她自来不是做这些事的人,若是明湘旁个就信了,若说是她起意要串个香球装个香包,除了跟姐妹们一道玩乐,还真没有过。

明沅真把这些个茉莉花夹在书里,这花若是摘下来就烘过,那还能存得长些,摘下来立时就装进袋里,此时都已经干的快锈了,指头用和一捻就成了粉,哪里存得住。

可明沅想起来便觉得好笑,他那么个方正的人,这些花是街上买来的,还是自个儿摘的?她哪里知道,这些花是纪舜英种的,就种在他窗台底下,种得小小两捧,连花带盆的买了来,湿过泥移了盆,初夏就开了花,一朵朵晶莹洁白,夜里花香一盛,就叫他想起明沅来。

这才摘了些头一拨开出来的花苞装在锦袋里给她送来,那只八哥不过是附带的,这么千里迢迢的送一袋茉莉花,他怎么也做不出来,想着再送她点什么,却怎么也想不出来了,吃的用的玩的?她俱都不缺了,又还能送些什么。

这个请教秦易没用,上回那红豆饼,她提都没提起来过,还是得问陆雨农去,他果真有说头,既是请教,纪舜英就很有请教的模样,让青松去街上打了一坛子酒,再去切了一只白鸡一碟子猪舌,买得许多糟货,摆开七八个碟子,单跟他碰杯吃酒。

陆雨农吃起酒来是慢慢滋溜的,配得这许多菜,吃得更慢了,啃上两只鸡爪子才就一口酒,还要叹上三声“美哉美哉美哉”,等他吃饱喝足了,这才摸着肚皮问:“小老弟有甚事要问?”

等听了纪舜英问的,大笑三声:“这便把你难住了,她是你定下来的媳妇,又不是蓬莱仙山上的仙女儿,你想送什么就送什么。”到底是吃人的嘴短,又说些自个儿的心得:“乡下可没这许多规矩,我同你嫂子就在一个村上,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我见着甚就送她甚。”

说自个儿爬树采过柿子,下水摘过荷花,还套过兔子逮过麻雀,春夏秋冬没一季断了礼:“那一网麻雀原是给她烤着吃的,非得养着,这东西哪里养得活,死了又要哭,女人就是麻烦。”

纪舜英学着一招,又再让青松补上一坛子酒,陆三声砸巴了嘴儿道:“富贵人家的姑娘还能养什么,还能学你嫂子养麻雀,要么你寻个鹦鹉八哥,装在金丝笼里头送给她,这活物有活物的好处,瞧见鸟就想着人了。”

绕了那么个大圈子,就为着送一袋茉莉几枚荷花种子,纪舜英哪里会调弄鸟儿,一事不烦二主了,干脆又请了一回,让陆雨农给他寻了一只来,正经的白翅,看着就灵巧,已经剪了舌头,正是学话的时候。

纪舜英是天天背书的,那八哥就歪了头看着他背书,他背完了有时是作文章,有时是打棋谱,八哥学会的头一句话,就是叫少爷。

纪舜英只当它学不会,等听见它跟青松绿竹一个声调倒乐起来,干脆把两个书僮赶出去,教它学说明沅的名字,一天念上百八十回,八哥可不就记住了。

明沅得着那一袋儿五枚圆壳也不知道是干什么用的,拿小刀切开个口子,里头却出了汁儿,也不知道是吃的还是用的,她便带了一枚去问明芃。

明芃果然识得,拿过去一看就笑了:“这有什么不识得的,这是荷花种子,预备个大缸往里头灌满了水,把种子扔进去,不必管它,它自个儿就能破壳出芽的,这东西最好养了。”说着把种子还给明沅,梅家那一池荷花就是这么种出来到。

明沅依言回去叫婆子抬了个大缸到屋里,她的屋子本就开阔,抬个青花大缸也不显得挤,把种子往水里一扔,过得二十来日,果然出了水,细细一枝绿茎,越长越长,缓缓探头出水,明沅看着这嫩绿的芽尖尖喜欢得很,那没缝完的帕子,立时又添了两块。

一块是八哥跟猫儿对望,一块是睡莲出水图,不见花叶,只见一根细长绿茎,两块叠在一处,等下回送节礼的时候给他送过去,比写信还更有趣的多。

六月里荷花开出小碗似的花来,见着的都称赞一回,连纪氏听说了都来看一回:“你倒会过日子,这么看着屋里不摆冰盆也凉快得紧,改明儿我屋里也摆一个,这个可比摆屏风有用的多。”

到底是真花真叶儿,开得叫人喜欢,出水的叶子碟儿那么大,一枝枝粉嫩嫩的,开到盛时,便把它剪下来插瓶,几个女孩儿还簪起花来吃冰水酒,郑家那一套秋操杯,明芃的箱子里竟也有两只。

这是她打陇西回来的时候,外祖母送给她的,原是她的陪嫁,也只得这么一对儿了,给了明芃就是为着她爱梅家后宅连着的湖里那一片荷花。

那地方还是她给起的名儿,把原来的名字给改了,就叫藕花深处,为着她喜欢李清照的词,连身边的丫头都一个叫碧舸一个叫兰舟。

东西是好东西,可她却嫌这东西烧得匠气了:“烧得再艳哪儿有真花的意趣,这没骨朵的花儿失了清气怎么当酒器,咱们就得剪了荷叶来,上边开得口,把水酒倒在荷叶里,就着茎杆吃才有味儿呢。”

她还会酿酒,起出一坛秋露白来,说是没酿好,可借着荷叶的清香掩掉几分酸味儿,倒把明洛吃的大醉,扒着她就不肯放了,口里一声声的喊着二姐姐,明沅掩了袖子直笑:“罢罢,二姐姐若是男子,我看四姐姐五姐姐两个都得上赶着嫁给你呢。”

惹得明芃仰着身子笑,一边搂了一个,笑晏晏的道:“那可不成,我若是男人,定然是比目鸳鸯,成双成对儿的。”

玩笑还没开完,那头采菽过来了,往明沅耳朵边低语一句,明沅便皱得眉头,明湘吃得满面晕红,明洛更是一身酒气,只明芃有量,看她面上色变,问得一声:“怎么了?”

明沅咬了唇儿:“三姐姐,落了胎了。”

第239章 树灵芝

采菽过来报的时候,纪氏已经出了门,那边婆子一登门,纪氏连衣裳也不及换了,急匆匆套了车就赶去郑家,还是喜姑姑觑着空赶紧叫喜月跟采菽说得一声,好让她们心里有数,别在这当口触着霉头。

明沅赶紧吩咐厨房做醒酒汤来,原就是荷花会,梅氏又纵了女儿玩闹,屋子里全挂着水晶帘儿,撤了门窗,全换上青色透孔的薄纱,屋子就在水面上,四面通风很是凉爽,水晶珠帘儿叫见一吹譬如落雨声,几个姑娘又是赌酒又是猜花,吃了个酩酊。

连明沅都觉得有些上头,明芃这酒可是拿陈年的酒曲酿造的,味儿虽不正,后劲却足,这会儿头一阵阵的发晕,舌头是木的,脑子却清楚,见着明湘明洛一个倒了一个歪着,赶紧吩咐起事来。

丫头们立时收拾起了屋子,把酒注酒构还有一桌子的碗碗碟碟俱都收拾起来,再撤下窗纱,收起水晶帘,明芃自回家去,另三个扶着往小香洲走。

明湘要好些,她不似明洛把酒当水似的往喉咙里灌,不过头略昏沉些,扶她坐到一边儿吃醒酒汤醒酒,再让丫头拿替她打扇子扇凉风。

明洛却是彻底醉了,人还没到小香洲呢,眼皮已经撑不开了,索性她不撒酒疯,只一场好睡,卷了被子就歪在榻上,头发披散下来,枕着胳膊,还轻轻打鼾。

明沅又是拿冷毛巾擦脸,又是喝蜂蜜水解酒,眼见得脸颊桃花似的红艳,这酒劲儿一时半会儿的退不下去,赶紧差人往门上等着,若是纪氏回来了,立时过来报。

才还欢声笑语的,哪知道能出这样的事,一个醉着一个半梦半醒,明沅便是想商量也无人说话,她哪里坐得住,立起来在屋子里踱步,煤块挂在樑上,歪头看着她左右来回,柳芽儿上了一盅热茶,劝她一声:“姑娘莫急,先吃杯茶解解。”

明沅哪里喝得下去,摆了手皱起眉头来,算起来明潼已经有五个多月的胎了,既是说落了胎,那出来的可是孩子,她捂着胸口叹气,纪氏这一回,也不知道要怎么个心疼法呢。

“叫采菽去问一声儿,喜姑姑跟着去了,唐姑姑可跟了一道?若是她没去,也该收拾些衣裳给太太送去。”唐姑姑说的是琼珠,她夫家姓唐,再进院子当差,便不能用本姓了,她一向跟着纪氏,这回却不曾去,倒底还是喜姑姑年纪大更妥当些。

喜月火急火燎了跑了一趟,只说明潼落了胎,旁的一概没提,明沅原想派半夏去探探消息,又怕她不牢靠,干脆叫采苓去,不一时采苓便回来了:“确是喜姑姑跟了去的,太太甚都不及收拾,身上还穿着孝衣呢,还是喜姑姑拿了一身儿赶出去的。”

“可有说些旁的?哪个来报的,是郑家的还是三姐姐带去的陪嫁?”明沅一句句的问,采苓只是摇头:“唐姑姑也是一字不知,我说了要收拾衣裳妆奁送去,她已是理好了。”

明沅略一沉吟,指了采菽:“还是你去,也不必问唐姑姑了,看看七蕊在不在,六角八宝说不得就要跟车的,七蕊不定能跟上,你去问问她。”怕是刚才明沅多加的那句叫她心里不舒服了,这才不肯透露。

等采菽这回回来,便有些消息了,来报信的是明潼的陪房,明沅心里咯噔一下,已经往坏处去想了。

本来怀了五个多月了,过了前头三个月哪里还会这么容易落了胎,若真是意外,那怎么郑家不来人?既唐姑姑不说,那她这里再问也是白问,点一点头,又去看明湘明洛,明湘已经醒了,明洛却还在睡。

明沅便叫木兰去栖月院里说一声,把明洛留下来,眼看着天都快黑了,纪氏只怕今儿不会回来了,干脆挪到书房里睡去。

纪氏差点儿晕过去,一进房里扑鼻的血腥味,纪氏一看就知道事情有异,只女儿昏睡在床上,人还没醒过来,郑夫人倒是在屋里头守着,几个丫头都不敢开口,大篆小篆两个,见着纪氏差点儿淌泪。

见着女儿这模样,纪氏好似叫人往心上戳了一刀,她深吸一口气,晓得此时不能弱了,硬是把眼泪忍了回去,端着身子开口问道:“产婆怎么说的?”

都五个月了,可是得正经把这孩子生下来,郑夫人满面陪笑,见着纪氏把眼圈儿一红:“好好的,竟碰着了。”抽了帕子就要抹泪,她这么个作派,纪氏越发疑心,面上却不露出来,见着郑家除开请了产婆接生,还请太医来,还是太医给开的催产药,若不然这会儿宫口且没开呢。

她看了方子问了大夫,大夫也是郑家请来的太医,纪氏晓得他在太医院里供职,心里还舒服些,大夫说是月份未足就发动起来,这胎保是保不住了,生下来还得清宫,不能留下旁的症状,仔细调理了身体还能养下一胎。

郑夫人在房里,郑辰等在外头,只不见郑衍的踪影,纪氏按捺不住,到底开了口:“这样大的事儿,女婿在何处?”

郑夫人一脸尴尬,若不是郑衍,明潼也不会落胎了,他这会儿半是害怕半是内疚,躲在书房不肯出来,抱了酒坛子吃的大醉,郑夫人趁着纪氏脚还没踩到郑家门边先吩咐了下去,叫下人都说世子不在家。

纪氏冷哼一声,如今追究这个也是无用,万事都不如明潼醒为要紧,干守着也不是办法,纪氏也不指派郑家人,干脆使起了明潼带来的陪嫁丫头:“全在这儿栓着,可有人去灶上预备些吃的?”

这些丫头哪里经过这么大的事儿,倒知道把褥子被子拿一套干净的出来,安排吃食还真没想到,郑夫人一句也没接口,便是她也不曾想着,面上讪讪的赶紧道:“厨房里有备好的乌鸡。”

大夫没来,郑夫人就知道这胎是活不下来了,七活八不活,到这会儿也不过五个多月,生下来的孩子怎么也活不了,她只气的心肝疼,可没都没了,这会儿再埋怨也无用,只盼新着纪氏就此揭过去,别怪到儿子身上才好。

这事儿她是想着先混过去,等明潼醒过来,知道孩子没了必得闹上一场,叫儿子好生劝上一劝,等她心里气平了,哭够了,这才叫人往颜家去报,哪知道她的下人手伸的那么长,眼见着这头没动静,竟敢自个儿跑回颜家报信。

郑夫人当着面不说什么,心里头却想着等这事儿过去了,且得好好管管明潼带来的下人,往后郑家有个风吹草动,纪氏还有什么不知道的。

小篆领命下去炖汤,还寻出一枝老参来,纪氏眼见得女儿脸色苍白,人事不省,握了她的手道:“只用参须,她这样模样也受不得补。”

大夫倒是列了一张单子出来,她落这胎譬如生产,又是时辰未到宫口未开,这才开始疼,也不知道要甚个时候才能生下来,纪氏想着心就一抽一抽的疼。

明潼一醒,纪氏赶紧把位子让给产婆,产婆又是挤又是压,这样早产比到时候生更费力气,这大暑天儿,产婆也是一身的汗,丫头不住递得毛巾给她擦试,又给她嘴里含着薄荷,纪氏这会儿哪里还能计较,不住叫着女儿的名字,一只手给她紧紧攥住了,长指甲刮得她手背上一道道的血痕。

纪氏叫她这么抓着半句也不吭声,等鸡汤端上来,叫丫头吹凉了,扶着她喝上一口,全身都叫汗给浸透了,连着明潼身下的褥子,也是一半汗一半血,她向来自持,从不肯喊一声痛,到这会儿还死死咬得唇不肯嚷,纪氏急的叫人递毛巾给她咬住了,让她用力。

连着产婆都道:“这样吃得住的,接生这许多年,再是少见的。”但凡女人生子,哪一个不似滚水烫猪毛,怎么个叫法都不为过,偏她死死咬住了,哪里像是生孩子。

等这胎出来,是个女婴,手指头都长好了,眼睛紧紧阖着,叫产婆拿大毛巾包了起来,似这等讲究的人家,还得给她念经超度,预备小棺木。

郑夫人才还心口疼,这会儿见着是个女孩,已经成了形,到底还是吁出一口气来,赶紧请了姑子来念经,再预备小棺木,还有里头的装裹,看纪氏脸上不好,叹了一句:“也是她前世不修,咱们这样好的人家,偏没福气托生了。”

纪氏一口气都差点儿提不上来,绞了巾子给女儿擦脸擦身,细细替她换过衣裳,也不敢再用席子了,怕她小月子里受了寒,往后身上骨头疼,再吩咐了汤水吃食,只不去接郑夫人的口。

小篆还拿出一套织金红缎子的包被来,纪氏一看就知道是女儿做的,心里酸苦难当,吩咐下人把这个装进棺木中去,郑夫人见着这模样儿知道不能善了,小棺材也是描金画银的,就埋在家坟里,当着纪氏的面吩咐下头人把金包银灵幡都给预备起来。

眼看着纪氏是不预备走了,郑夫人也不好赶她,心里又埋怨起明潼身子弱,不过是个玩物,叫扑一下又怎么了,这头安排了纪氏的食宿,那头又去看儿子,郑衍已经喝的瘫在地上了,郑夫人看着就来气,上去就是一记。

郑衍迷迷糊糊睁开眼儿,郑夫人一气狠骂:“这会儿知道怕了,让你不要养,你偏要养,那东西是放在宅子里头养活的?”

曹家送了他一条獒犬,郑衍喜滋滋牵过来,扔生肉骨头给它吃,吃的毛皮油亮,又说要带着它去行猎,等到秋围的时候,在圣人面前好好显显身手,知道明潼怀着身子,还把这东西牵进院子来,说给她看看,解解闷儿。

再是训过的,也有野性,何况曹家送来这个,哪里会像禁中那样精心调弄,那狗正是发情的时候,往一堆女人里头扑,明潼狠狠一撞撞着了石栏,里头还有一个小丫头叫它咬了腿了,这会儿还躺在床上,眼看着是活不成了。

郑衍哼哼着哭,撒起酒疯来又说要宰了那狗儿给孩子偿命,又说对不住明潼,满书房的找剑,要去砍了狗头,郑夫人气不打一处来,上手掐了几把,又抚了儿子道:“你那个岳母看着就不是好相于的,你这几日万不能到后头去,只在这书房里头,咱们家总归要给她一个说法的,真是不成器!”一面说一面又打他一下。

纪氏住了下来,家里送了衣裳吃食过来,唐姑姑还跟了车来,把家中事报备一声,纪氏吩咐一声,想了会儿抿着唇道:“把官哥儿送到六姑娘那里去,让她看两天。”

唐姑姑一怔,竟不知道纪氏甚时候这样看重明沅了,她就一声是,又跟了车回去,纪氏守着明潼一步不离,到得半夜,明潼才醒转过来,纪氏立时坐到她知边,就见她怔怔瞪着眼儿:“娘,孩子呢?”

第240章 人参鸡

唐姑姑一回来,便先把纪氏吩咐下的事儿给办了,开了库点出药材来包上,又让人到外头纸烛店买金包银并香帨纸烛送过去,再理些随身衣裳,除开纪氏的还有喜姑姑跟卷碧几个的。

接着便是把官哥儿送到小香洲去,这事儿本该头一桩办的,压到这会儿,官哥儿还不知出了甚事,听说跟六姐姐住,倒有些别扭。

他还没到开院的年纪,却也知道事了,不肯按着纪氏说的跟姐姐们住一个屋子,琼珠见他犟着,略劝了两句,见官哥儿扭了脸不应,也不再说,转身跟婆子安排饭食:“先叫哥儿用了饭,我往六姑娘那儿走一遭。”

说着便往小香洲那儿去,明沅那里也已经摆起了饭,纪氏不回来,她们本就是各自吃的,明洛还只在凉床上躺着,天儿这样热,甚也吃不下,家里又出了这样的事,便叫厨房备了个冷淘,正饮酸梅汁子,琼珠便进来了。

她把来意一说,明沅先自皱了眉头,她回来也有些时候了,才刚采菽还又往正院跑了一趟,却一个字儿都不曾说起,到这会儿了,才来告诉她纪氏的让她照看官哥儿,这个点儿上房都已经摆了饭了。

她也不开口,听着琼珠说道:“总归是太太的吩咐,只四少爷不肯,咱们也不好强要他过来。”一面说一面笑,是官哥儿不肯,那便怪不得她了,琼珠才说得这句,那头柳芽儿就进来上茶,琼珠见着她脸色一滞,脸上的笑也跟着消下去了。

本来送茶的事儿是半夏翦秋做的,哪里用得着柳芽儿,她寻常就不往琼珠跟前凑,这会儿偏出来了,明沅一看,见采菽正立在罩门边,知道是她的意思,抿了唇儿笑一笑:“我去看看他罢,四姐姐五姐姐先吃着。”

明湘明洛两个已经皱起了眉头,明洛头还晕着,却已经把琼珠上下打量了一回,还是明湘扯一扯她的袖子,冲明沅点头:“我们等官哥儿一道来吃。”

明沅说着就站起来,采菽跟上去,琼珠原还想拦的,可再一想,原就是官哥儿不肯,便跟在她后头回了上房。

官哥儿今儿一天都没见着纪氏,他倒是按着时辰写了字读了书,回来依旧没见着纪氏,喜姑姑又不在,他不肯动,丫头们也劝不住,眼见着他发了犟脾气,连送上去的饭食也不肯吃了,嘴上苦劝,官哥儿哪里肯听,正怕琼珠回来怪罪,见着明沅过来俱都松一口气。

明沅见上房空落落的,纪氏把身边几个丫头都带了去,怪道要叫官哥儿到她那儿去,眼看着官哥儿使性子,明沅进来就坐到他身边:“这是怎么了?可是饭食不合口?”

官哥儿见着她进来就立了起来,等她坐下来也跟着坐下来,他对明沅几个都不陌生,手上扯住她的袖子:“六姐姐,娘今儿怎么不回来?”他知道事儿不对,却无人肯告诉他,问了丫头,丫头们也只知道摇头。

明沅摸摸他的头:“太太往三姐姐那儿去了,三姐姐身上不好,太太去看她,今儿就不回来了。”说着伸手揽住他的肩:“我知道今儿沣哥儿那里吃炙蛤蜊跟田鸡腿儿,要不要我带了你去他那头蹭饭?”

夏日里庄头上除开送鲜果,田庄上还专有小娃钩了田鸡送上来,这些个鲜货宅子里的人都爱吃,只取下面肉厚的腿儿酱了送上来,沣哥儿总不爱吃鱼虾,这个倒爱,夏日里过得几日就要一回。

官哥儿还不高兴,却点了头,明沅便叫人把小桌撤了,带了官哥儿往沣哥儿院子里去,使了个眼色给采菽,采菽便去跟官哥儿的养娘道:“把哥儿的衣裳用物理些出来,我好带过去。”

主仆两个一眼都没往琼珠身上看,养娘尴尬着一张脸,拿眼睛去扫琼珠,采菽便笑:“太太吩咐了的,等回来事儿办不好,可不折腾人?”

跟着卷碧的小丫头赶紧跑到后面去理东西,包了个包袄拿出来,采菽冲她笑一笑,接过去就交到半夏手里,一路往沣哥儿院子里去。

官哥儿先还觉得没趣儿,一屋子没人理会他,一个人用饭可不冷清,等见着沣哥儿,两个坐了一道,把一碟子田鸡腿儿都给啃了。

官哥儿越大越不肯跟姐姐呆在一块,跟男孩儿却处得来,明沅见他们吃饱了,便问他:“官哥儿今儿便跟沣哥儿睡罢,明儿起来就一同去上学。”

官哥儿想了会子点头应下了,沣哥儿凑到他耳朵边儿:“夜里咱们开了窗子,外头有萤火虫看。”他听说捉得萤火虫,翅膀上面的萤粉是能做颜料用的,画出画来夜里都能发光,原就有人拿这个骗人,说是观音像夜间发光显灵,引得众人去拜。

他读得许多杂文,便把这些拿出来给官哥儿说,明沅并不拘了他必得读圣贤书,沣哥儿得了闲就看这些,一肚子的古怪话,官哥儿心里记着姐姐,却也露出笑意来。

明沅又是吩咐水又是吩咐冰,不许开窗着了凉,再叫凉床上铺上薄毯子,让小厮丫头值夜,等掌起灯来,这才回小香洲去。

明洛早就走了,明湘也回了屋,夜里风一大还是些凉意,采苓送了披风来,一路往回走一路啐道:“她还当如今是原来那般呢,给了她脸了,若是采薇姐姐在,看不啐到她脸上去!”

“走了一个爆炭,你倒又烧起火性子来了,同她计较什么,总有太太收拾她呢。”采菽心里也不衬意,明沅早不比原来,下头人见着哪一个不是客客气气的,偏她倒摆起谱来,使这些绊子有甚用,难道还能回来当大丫头不成。

琼珠人虽回来了,日子却不好过,差事叫卷碧顶了,前头又还有一个喜姑姑,万般没有她伸手的地方,再想出头哪有这么容易,连着纪氏也不似原来那样看重她。

卷碧也跟妹妹提过两句,只姐妹两个都不是惹事的人,这才有此一说,明沅听见了笑看她们一眼:“这事儿罢了,可不许再提,往后有事也别叫柳芽儿再往前边凑,太太心里不好受,别拿这个去烦着她。”若是平时明沅也不会受了,既是这当口能忍便忍了。

采菽应一声是,采苓却扁了嘴儿:“还当自个儿是哪个牌位上的人呢,竟想着磨搓起姑娘来了。”也知道纪氏回来确不能惹了眼去,三姑娘可是纪氏的眼睛珠子,这番吃了这么大的苦头,纪氏正是烦心的时候,再拿这事儿去烦纪氏,定没好果子吃。

纪氏正抱了明潼,她不哭,纪氏心里就越发的苦,若能淌出泪来心里头还能舒服些,她这么不哭不嚷,纪氏只觉得心一抽抽的疼,摸了女儿的鬓发,她才刚出了那许多汗,到现在还是半湿的,纪氏拿袖子给她擦了,一面哄她:“养好了身子,总还有下一胎,万不能堵气,这是一辈子的事儿。”

这话说出来,纪氏比谁都更辛酸,可又有什么法子,这会儿他心里愧疚,还能占着理儿得着好处,若真闹起来,把那点子愧疚都折腾没了。

两个闹翻了,男人能往外头去,女人又能怎办,他还能旁的孩子,明潼可不遭罪。有了儿子便再不看丈夫一眼又如何,可如今落了胎,这时候拧了性子闹翻,往后苦的还是她自个儿。

明潼心里自然明白这番道理,她睁着眼儿不说不动,却是觉得郑家荒唐至极,为着躲开虎口落入狼窝也就罢了,可这哪里是狼窝,这一家子全是烂心烂肺的猪狗不如的东西。

她吸得口气儿,只觉得脸上一凉,原是纪氏见着女儿醒了再忍不得,眼泪滴到她脸上,明潼伸手替纪氏拭了泪:“娘,我自个儿挑的,这苦我吃得下。”

纪氏不听便罢了,一听这话抬手捂住眼睛痛哭,纪氏这般模样,明潼只见过一回,上辈子她出宫的那一日,纪氏接了她,就是这么哭的。

纪氏咬紧了牙关不让哭声漏出去,此时心头除了郑家叫她嚼烂了骂一回,还有一个颜连章,若不是他叫鬼迷了心窍,母女两个哪里会出此下策。

女儿若是哭她得劝,如今见着她心里这样明白,却越发难受,明潼见着母亲哭个不住,知道再劝她她心里还是痛,痛在她的身上,却伤在纪氏的心里,勾起嘴角一笑,声调都是软的:“娘,我饿了。”

一句话说的纪氏三魂六魄归位,把泪收了,抚了她的头:“有吃的,炖了鸡汤,给你下碗面吃,还有熬好的胭脂粥,搁了枣子的,若想酪,也有糖酪。”

明潼半靠着吃了半碗粥,她哪里咽得下去,可怕纪氏伤心却还是把一碗都吃尽了,纪氏舀了汤来,她捡了两块鸡肉吃了,人身上一暖,脸上就看着有了血色,指尖去了些凉意,她先是吸一口气,跟着又叹出来:“娘,我想给他纳个妾。”

纪氏一听就明白过来,她身子必得将养,郑衍心里再愧疚,身子也是熬不住的,于其他自个儿找一个,不如明潼给他一个,教过规矩知道忠心更好。

纪氏替她把被子掖一掖,脚上更是包的严,扶她躺下去:“这事儿你不必操心,我知道了。”定得寻个稳妥的,不能在明潼前面生下孩子来。

第241章 夏至三鲜

纪氏在郑家住了五日方才回来,她实是放心不下的,还想接了女儿回家来休养,做完了小月子,再回郑家去,生怕郑家这些人怠慢了她。

可不说郑夫人,连明潼自个儿也不肯,她握了纪氏手安抚她:“娘回去罢,我既醒了,哪里还由得人摆布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