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进牢房可不是嘴皮子一碰就能进来的,得有手令才能进来,这几家人倒也托了人送进吃的喝的来,可花了再多银子也不敢让他们进去看人,这会儿可好,一气死了三个,还半点头绪都没有,甚都查不出来,成了悬案。

于家暗暗叫苦,这事儿还真不是他们做的,元贵妃恨得要杀人,这话也不是没说过,说要千刀万剐一个也不留,可也不过是放放狠话,她手上又没人,要办什么还不得托了娘家。

太子力证清白,他还为着这些人求过情,叫圣人打了一巴掌,说他不顾念兄弟亲情,是个没人伦的混帐东西,心里早就想把他废了,此时更是说他不堪为国之储君。

朝上两派各有相争,当着圣人的面就打了起来,金陵城里风向又是一变,连那谋反案都停下来不再审问了。

明潼抱了慧哥儿回来看望纪氏,她先还忧心颜连章可是真个活不久了,等纪氏对她吐了实情,她倒也不惊诧,这辈子家里没有女孩儿进太子东宫,若不然,颜家只怕跟薛家一个模样了。

上辈子能摘出来,一半儿是靠着颜连章,一半儿是靠着成王,她确是记着亲爹有好几年不曾当官儿,家里也有许久没能送信进去给她,她自家更是举步维艰,想送信出来,又怕母亲看了难受,索性闭着眼睛耳朵过日子,别个想要踩她,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若不是太子觉着她还有用处,对她宠爱不减,那几年也熬不过来。

明潼自知道父亲是装病,倒笑一笑,原是用的这个法子,听纪氏说零零总总的上下打点,若不是前头正在打仗,有了折罪银子这个保命符,颜连章又确是牵扯不深,这会儿家里只怕得掏空了才能保下一家人来。

明潼握了纪氏手:“且熬上两年,只家里人不往那混水里淌,就是好的。”再有两年圣人病重,他到临死,下了狠手要弄死太子,太子奋力一搏,到底输了,只圣人也没赢,输给了老天。

纪氏又是一叹:“好好的,偏乱成这样了,如今家里大门都不敢开,任谁送帖子来都不能接,得亏你父亲病着。”说着又皱眉头道:“你说,是怎么回事儿?怎么就惊了马?可真是那一位做的?”

太子跟荣宪亲王,此时不斗,往后也是要斗的,太子若是顺利登基,绝不会留元贵妃母子一命,于家也要跟着遭殃,可若是换过来,元贵妃也饶不了太子,一水一火,哪能两立。

纪氏说的这话,明潼却不开口了,她比旁人知道的多些,这事儿上辈子没有,这辈子有了,能做这事儿的除了成王,再没别人。

来郑家那个锦衣卫,每隔着五日就来一回,天一阁如今也不再上锁,他进进出出也无人拦着,别个不知道,明潼却晓得他必是在找东西,到他来,她就不再去,宪亲王出事的那一天,按理到了日子,他却没来。

明潼拉了纪氏的手:“如今父亲在家,娘也不必担心这些,后头只怕还更乱,那些个想上门的也不会再来了,正好过过清净日子。”

纪氏看着她就是一叹:“旁的我倒不忧心,他能装病,心里头就是有数的,我只怕你在郑家日子要不好过。”

明潼只笑:“这值什么,我还怕了她不成。”搂了纪氏就道:“说了多少回,娘再不必为我忧心了,我心里都有数。”

纪氏伸手摸了女儿的鬓发,又去看睡熟了的慧哥儿,看他皱着小眉头,拳头捏得紧紧的,倒笑一回:“这么点大的小人,还作梦不成。”

明潼也跟着笑,看他动着头扭两下,喂他喝了些蜜梨汁儿,用水兑的淡淡的,他咕嘟嘟吃下去小半个茶碗,嘴巴咂着味儿,人又睡了过去。

颜连章病重将死,头一个盼着他没了的是袁氏,接着盼他早日升天的就是黄氏,一来纪舜英没了助力,往后纪氏一个寡妇,还能怎么帮衬女婿?第二个她想的,便是最好能把明沅这门亲事给退了。

纪舜英没了助力,往后升官儿就没这么顺当,最好一辈子当个穷翰林,死在从七品上。至于退亲,她倒有些犹豫,自打听了师婆的话,她便暗暗怕明沅是个有来头的,纪舜英是魁星,她是个什么连师婆都说不准儿,能不进门最好不要进门来。

可如今颜连章要死了,进门也没有娘家人能靠,还不任由她揉搓,就是纪氏还在,又拿什么跟她顶?心里一时想东一时想西,只拿不定主意。

退有退的好处,不退有不退的好处,竟说不出哪个更好些,黄氏既想退亲打一回纪氏的脸,又想等着明沅进门好好折腾她一回,两下里思量,拿定了主意,便退不了,也得上门去,看看纪氏的脸色有多难看。

她心里隐隐觉得痛快极了,原来只她一个过得苦,如今看着纪氏比她还苦,心里怎么能不痛快,吸了一口气儿,叫了嬷嬷进来:“给姑太太送帖子去,就说我明儿过去看她。”

第297章 蜜豆团子

黄氏这回上门趾高气扬,一路上坐在车里都在乐,等到了颜家门口,见着这萧瑟模样,越发乐和起来。

纪氏为着叫外头真信颜连章眨个眼儿的功夫就能蹬腿,门房边卷着白纸,耳房里还放着吊唁用的白布,若是人真没了,对联儿得糊起来,下人们也得扎上白腰带,若不是人支撑不住了,也不会就这么摆在门边。

黄氏一路进得院中,看见起了两卷的孝棚,就只差挂白帘子摆蜡烛香纸了,除开一个灵堂未成,其他都是安排好了的,她是抱着看笑话的心来了,可走等走进来了,倒又乐不起来了。

这时节正是仲春,院子里头开得许多鲜妍花朵,春光大好,小丫头们却拿竹箩剪子,把那些艳色的一朵朵掐了去,这一箩花也不能往瓶子里插,随着嫩芽儿剪了下来,一多半全都都抛到了水中。

黄氏走到花园子里头,见着满池的红花翠叶,一时间竟立住了,眼见着一院子花木只留下两株纯白的玉兰花儿还得好,余下的都叫打落了,她看着小丫头把红色揉碎了飘到水里,好让花瓣顺着水流流出去,心底微微苦涩,出门上车一路上那带着炫耀跟不关自事的痛快的心,一时间都收了去。

可等她走过了花廊,叫人引着往花厅去见纪氏,一进门就见她还是那付模样,不说衣裳打扮,只看眼梢眉角,半分凄苦神色也无,见着了她还扯了扯嘴角:“嫂子来了,快请坐。”

又叫茶又叫点心,等坐定了,黄氏还只当她要诉苦,哪知道她一句话也不说,只看了黄氏,等她先开口。

丫头上了茶点,茶叶是新茶叶,点心是细点心,因着到了清明,还有做的小巧精致的清明粿,包了红豆泥的跟包了红豆粒的,一色两样,底下衬着紫苏叶子,拿小银叉子小银碟子送上来。

若是平日黄氏只说一句周到,可到这时候了,她只觉得胸口叫气堵住,这当口了,纪氏怎么不慌,她怎么不哭诉。

黄氏这一辈子,开心的日子没过多少年,进了纪家门,也只快活了一年不到,她自然知道自个儿离那个摘玉兰花的初嫁小娘子越来越远,是以才对纪氏这样妒忌,两个一起长起来的,怎么偏她过的这么好,见着她也遇上了这事,倒想劝一劝她,听她倒一倒苦水,哪知道纪氏还是那八风不动的模样。

黄氏只觉得满心酸苦无处盛放,张嘴就往外头吐:“这是怎么的了,自来也没听说妹夫身子不好,怎么就病成了这样。”

颜连章装病也不是一日两日了,纪家来看的人不少,纪怀信还特意跑了一回,拎了些药材来,看一回病人,再问纪氏那行船的生意还跑不跑了。

纪氏只得摇头:“我一个妇道人家,若没了男人顶门户,外头又怎么支撑。”纪怀信便劝了她该为着官哥儿着想,生意都是作熟了的,便不敢托给旁人,托给他总是成的。

纪氏只拿了帕子按眼角,说她如今也想不着这个,等人过去了,把事儿办完了再说,纪怀信倒想劝她的,想想又忍了回去,回家就催着老婆上门,黄氏倒不似丈夫那样头脑发热:“等妹夫没了,妹妹能管着什么事儿,颜家可还有大伯小叔在呢,能轮得着她管?你赶紧把生意接过来,咱们自家做了就是。”

路都跑熟了,也不必非得颜连章在里头牵线搭桥的,纪怀信原是舍不得那一份本金,这会儿一听颜家还有人,也不再言语了,只往船商那里使劲。

黄氏看着纪氏,只当她这番平静是妆出来的,心里笑她死要面子,伸手却握住她的手:“你心里头有什么苦,旁人不好说,对我总好说一说的,遇上这样的事儿,任谁都不好过。”

纪氏眼看着黄氏作戏,看着她目光闪闪的模样,半个字也说不出来,连平日里对人说熟了的词儿也蹦不出来了,抽了手:“生老病死,是个人总有这一遭,也过了这些年好日子,我也没什么苦要叹的。”

纪氏越是这样说,黄氏越是觉得她心里浸透了苦汁子,看她跟蚌壳似的撬不开嘴,便先叹一声:“好好的人,说不成就不成了,可叫官哥儿怎办。”官哥儿也才读书几年,连童生还未考,往后又靠着谁去。

纪氏年轻的时候,也不是没对着黄氏叹过辛苦,大嫂子不管事,三弟妹扶不起,一家子她一个女人支撑内事,别个不好开口,拿黄氏当手帕交的,聚在一处怎么不叹。

越到后来便越是后悔,当初不该在她面前说了那许多,纪氏还没开口,黄氏又是一付稔熟口吻:“你那两个妯娌,我也是知道的,万事帮不上手,你若有事,叫我来就是了。”

眼见得纪氏油盐不进,不论她说什么都是一付风清云淡的样子,心里冷哼一声,转过话头道:“只有一桩事,还想着你点头。”

纪氏端了茶盅吃茶,搁下来就看着她笑:“是甚事?只我能办的。”她等的就是黄氏这一句,无事不登三宝殿,一是来看她笑话的,二才是她要办的事。

“妹夫若是有个不好,家里的姑娘们自然都要守,这是孝道,再没有二话,可我也得舜英想想,他如今都十八了,再等个三年,过了二十,别个都当爹了,他这媳妇还没进门,我这心里头,怎么过意的去。”黄氏一面说一面觑着纪氏的脸色,眼看着她脸上变色,心里觉得受用:“咱们是亲戚,有些话也好张口,不如退了亲事,再另娶另嫁就是,相互都不耽误。”

纪氏只觉得荒诞,她怎么真有脸开这个口,万事不想,先打了主意要退亲,眼光往黄氏脸上一扫,也不知这事儿纪家人知不知道,她笑得一声:“嫂嫂这话倒稀奇,自来红事碰着白事,也没有就退了亲的,都这么办事,哪家也办不成喜事了。”

黄氏听她话里带气,面上作个歉疚模样:“我知道,沅丫头是个好的,如今也十四了,到了九月就该办及笄礼,眼看着能成亲了,偏偏遇上这样的事儿,可这孝总得守,一守三年,沅丫头这年纪不算大,可我们舜英,等不得了。”

自打说定这门亲事,黄氏便不知出了多少幺蛾子,这时候来张这个口,连纪氏也未想到,她竟能蠢到这地步。

“我心里自然是不想着叫他们退亲的,可日子实是久了些,一家子骨肉也别闹的生份了,太太还等着孙子,你看,能不能先抬个姨娘。”黄氏打的就是这个主意,退亲难,正经抬个姨娘可不难,她也算是占了理的,总归是添赌,不如叫纪氏跟明沅两个都难受。

纪氏实不耐烦再跟黄氏扯皮了,看着她那付沾沾自喜的模样,就厌恶的恨不能转过脸去不再看她,喝得一口茶,道:“若真是这么着,也是没法子的事儿,总不能叫舜英就这么干等着,我看咱们就这么定下,真要守孝,就由我挑个人给舜英抬姨娘。”

黄氏抿嘴笑起来:“还是你通情达理,这事儿也得跟六丫头说一声,不是不给她脸面,这不是没办法的事儿么。”

外头交际的妇人,凡有知道纪氏的,哪一个不说她宽厚贤惠,能理得家不算贤惠,待庶出女好,那才是真贤惠,黄氏自来不愿看她跟几个庶出也一团和乐的模样,心里觉得她假模假式,面上好看心里藏毒,出了这事儿,那个活土匪怎么不跟她离了心。

黄氏是突发奇想,却一击就中,多少年不曾这样畅快了,又问些病症,留下药来,这才带了丫头婆子告辞,一路行到花廊上,遇着了过来问安的明沅明洛两个。

明沅明洛冲她行礼问安,黄氏自来不愿正眼瞧明沅的,这会儿却着意把她打量一回,家里头有病人,小娘子们便不能穿艳色衣裳,身上件浅蓝色暗纹实地纱裳,身上素素净净几件首饰,人比去岁看时又大了些,将要长成又还未长成的模样,天生就是美人,这会儿长开起来,越发显得美貌,枝头新开的玉兰花也不如她的脸盘白净细腻。

她越是美貌,黄氏越是觉得舒畅,先是打量一回,说一句六丫头又大了些,跟着一拉她的手:“你是个好孩子,可别舅姆,这事儿都是赶上了,往后你进了门,依旧是正房,哪一个也越不过你去。”

这番话说的模糊,明沅先还听着,到后来心里头咯噔一下,脸色都变了,黄氏等的就是她脸上色变,她若只说这一句,怎么挑拨,跟着又加一句:“这事儿你母亲也点了头了,先给舜英抬一个通房,等你过门,叫她给你敬茶。”

越说越是不像,再没哪个有身份的拉着没过门的儿媳妇说这些,可黄氏偏是越说越大声:“你再别往心里头去,舜英不是个得新忘旧的。”

明沅听见她后头两句,心里明白过来,黄氏这是眼看着颜连章要死了,上赶着为恶心纪氏恶心她的,她垂了头只不说话,黄氏本也没想着听她说些什么,把该说的说了,带着人往花廊那头去。

明洛就立在明沅身边,气的浑身发抖,等黄氏走远了,咬牙骂一句:“挨千刀的!”一面骂一面替明沅忧心,她自不知道颜连章是装病,只当他是真要死了,想着人还没死就欺负上门来,明沅往后日子还不知怎么过,眼圈一红就要掉泪:“我们去找太太,叫太太给你做主。”

纪氏若是不应,那就怎么也不会松口,既是应下了,求也没用,她一面说一面真个哭起来,看着明沅面上渐渐回暖,还劝她:“表哥待你这样好,必不会肯的。”

明沅看她哭的这样伤心,倒有些想笑,跟着她的丫头们都是一脸怒意,得亏是带了采菽出来,若换了九红,只怕已经跳起来了,要是换成采薇,更了不得,她伸手拿帕子替明洛擦泪:“可不是,我再不怕的。”

明洛见着明沅这样放心,又跺脚急起来:“你真是没长心!”男人的话不能信,张姨娘哪天不在她跟前念个几回,若真要守三年,等她进门,不定连孩子都生出来了。

明沅先只觉得明洛可人爱,等她急起来,才想着,纪舜英若是知道要抬姨娘,是肯?还是不肯呢?她一时想住了,明洛见她不说话,又觉得是把话说重了,戳了她的痛处,赶紧开口把话又说一回:“表哥这么待你好,必不肯的!”

第298章 竹鸡锅子

黄氏说这话的时候根本没想着避人,她好容易畅快这一回,纪氏又答应的这么干脆,一路出来就想着怕是纪氏自个儿也知道没了丈夫,能靠的就只有娘家,在她跟前服了软。

这会儿就软下去了,等颜连章没了,还不定怎么伏低作小,她自觉吐气扬眉,偏又迎面遇上了明沅,若不上去刺两句,给她添点堵,也就是不是黄氏了。

她就在廊道上拉了明沅说这些,又不曾低声,来来回回的丫头婆子俱都看着,不一时就报到纪氏那儿去了。

卷碧皱了眉头,下人不知底细,却觉得这是黄氏在打纪氏的脸,当家的还没死,就先欺上了门,原来颜连章好好当着官儿,黄氏怎么会往纪氏跟前说这些。

卷碧是知道究竟的,纪氏又把抬姨娘的事一口应下来了,她妹妹在明沅那儿这些年,明沅又是怎么个为人,下人全都看在眼里,知道黄氏竟往六姑娘跟前使劲,倒为着她说一句:“六姑娘也是知礼的,半个字儿也没多说呢,舅太太说了一通,就回去了。”

纪氏听见不置一词,隔得半晌冷笑一声,且叫她高兴这两日,往后有打脸的时候,她才吐出一口气来,明洛跟明沅掀了帘子进来了。

明洛一面不忿,明沅倒还持得住,她那心思只动一下就又收住了,黄氏给人,纪舜英定是不会收的,既不会收,也不必假设,想着他如何如何,倒跟他生了嫌隙,到时候高兴的就是黄氏了。

明洛扯了明沅一把,见她还不开口,咬得唇儿对纪氏道:“太太,咱们刚遇着舅姆了,她说…她说要给表哥抬姨娘。”

这话一说,纪氏微一拧眉头,明沅虽知道明洛是替自个儿着急,可也知道她当着纪氏的面说这话便是不规矩了:“是在花廊上碰见了,舅姆没头尾的说了许多话,五姐姐是急了。”

颜连章装病不会死,纪氏知道明沅也知道,明洛却只一门心思为着她着急,把原来学的规矩都扔到一边了,黄氏再不好,那也是纪氏的娘家嫂嫂。

“这事儿我知道了,你们是家里娇养大的姑娘,也一口一个抬姨娘,再不许说了。”纪氏说了明洛一句,明洛咬得唇儿红了眼圈,她看明沅一眼,明沅冲她摆摆手,自家留下来陪着纪氏说话。

“也不必挂在心上,我同她说定了,若真要办丧事,从咱们家里添人过去。”纪氏这话,叫明洛听个正着,她才走到门边,脚步立时顿住了,只听见明沅应了一声知道了。

她回到待月阁里,越想越觉得没有盼头,一个明湘,嫁出去头一夜就见着了通房,一个明沅,还没嫁呢,婆母就想着给添房里人,纪舜英算得对明沅有情有义了,可不说三年,就是三个月,也不定能出点什么事来。

她闷了头,半是替明沅半是替自个儿,很是掉了几滴泪,张姨娘正着急,拉了她问颜连章今儿好些了没有,她心里还真没多少是牵挂颜连章的,纪氏把一整个家操持得好了,姨娘们也有姨娘的活法,不指着男人也能活,那就没几个放低了身段儿往男人跟前争宠,便不争,女儿也是一样学理家拿嫁妆说亲事,好嫡母可不比半调子亲爹派用场。

眼看着明洛红了眼圈,张姨娘只当颜连章真个不成了,张嘴就要哭,才想着拍大腿哀嚎,想着没听见敲云板,那就是人还在,可也还是颤着声儿哭了两声:“苦命的,这可怎么好。”

明洛本来就拖晚了,要是再守上三年,明芃有人要,她可怎么办,难不成真个嫁个鳏夫?一面想一面哭,赶紧去给菩萨上香,求菩萨让颜连章长命百岁:“信女愿终身吃斋,以示心诚。”

她原来就在替纪氏吃着长斋,一时把誓言许过了头,心里倒有些后悔,这该求的事还有这许多,一个口欲已是忍的辛苦,再加上旁个,可不得真要了她的命。

索性有事想求就把这个吃素拎出来说,把万事都归到这个吃素上,自觉心诚到了断口欲的地步,菩萨怎么也得看了一面去。

明洛原来在哭,没来由的觉着胸口堵得慌,眼睛也不看着张姨娘,只看地毯上那一块光斑,耳朵里听着张姨娘又在絮叨吃素的事儿,忍不住松了眉头:“姨娘这一个,得许上多少回呀。”

张姨娘不吃荤,明洛也跟着不吃荤,张姨娘却不许她也跟着吃素:“我是替太太发愿的,你跟着我吃算什么。”话是这么说,明洛在待月阁里确是一点儿荤腥都不碰,到了外头还是该吃就吃,进了门却怕张姨娘闻着香味忍不住,她可是起了誓的。

明沅出了上房的门就去寻明洛,见她恹恹的靠在窗边,走过去挨了她:“太太说了,庄子上才送来的竹鸡,挑两只肥的,拿笋尖儿炖锅子吃。”

明洛听见白她一眼:“你是吃货不成,事儿不说明白了,倒要了菜吃。”扭了身儿不理她,倒是张姨娘听见,一面流口水,一面推了女儿出门:“去去去,见天儿关在屋里作甚,外头走一走去罢。”

明洛还不肯呢,张姨娘满嘴的口水都要淌下来了:“这野货正是鲜的时候,才出的竹笋,这会儿家里哪还有地界吃这个,赶紧去,”都送到门边了,又加一句:“多吃些!”

把明洛臊红了脸,明沅轻声一笑:“我知道你为我,可太太怎么会叫她凭白欺上门来,说句不道的话,便是真个办起事来,太太也不会由着舅姆踩到头上,这会儿应了不过是权宜罢了。”

明洛把这一句听进去了,她长出一口气:“是我叫气急了,也真是有脸说这个。”连挨千刀的都骂出来,是真个为着明沅着急,若放到平日,光这三个字就够明洛喝一壶了,这会儿不过给个冷眼,已是轻饶了她。

明洛松得口气儿,又想着要吃锅子:“若是原来得把表哥也一道请了来,你们也好见一见,你可得问明白他的心意!”拿手指头点一点明沅,盛了汤吃竹鸡腿儿。

黄氏自觉威风,回去就把事儿说给纪怀信听:“我还不是为着舜英,本来六丫头就年小,舜英眼看着就二十了,外头这个年纪的,哪一个没成亲,叫他这么干等着也不是办法,我同妹妹说定了,若是要守,就由着她给抬个姨娘过来。”

不论送过来的是谁,她得惯着纵着,便是个萝卜,三年也长成精了,还怕一个姨娘不成气候?只要风调雨顺,她就能压得过正头太太,男人嘛,一个是眼门前能吃得着的,一个是空中楼阁水月镜花,哪还有放在嘴边不吃的道理。

那一个青梅是挑错了,好歹料理了干净,这一个可是颜家给的,名正言顺,他还有个甚好挑的,一面想一面笑,见着儿子回来还问一声:“今儿你倒早,学里先生可总算叫你们清闲些了,赶紧换一身衣裳,我叫下面治两个你爱的小菜。”

纪舜华越是长大越是沉默,这会儿人也瘦了,面上未褪稚气,说话却已经很老成了,摆了手道:“我不在家里用饭,我邀了同窗,把先生给的题破一破。”

黄氏不疑有它,还给他预备两色糕点:“可是去洪家?他是个好学上进的,你同他一道也好,这两样带了去走礼。”

洪家是贫寒人家,黄氏原来很看不上,等听说洪家这个已经是秀才了,倒松了口,由着纪舜华去结交,总好过好家里豪富,却一味拿读书当消遣的好上许多。

黄氏高高兴兴送了儿子出门,又怕他身上没银子用,摸了半钱银子给他,往外头去一回,半钱怎么也够了,纪舜华只说身上还有,黄氏非塞了给他。

纪舜华拿眼一看小厮,出了门摸了百来钱给他,叫他自个儿往外头遛圈儿去,自家拎了糕点去了双茶巷子,轻轻叩门,里头紧绷绷问了一声谁,听见是纪舜华,这才把门开了。

大门叫一声姐夫来了,里头青梅穿了一身青布裙子出来,见着纪舜华就笑,又打发大丫去买水,捻一撮茶搁到小壶里,这屋里头除了纪舜华,没人吃茶。

纪舜华看着青梅床上摆着打好的络子,绣好的绣片儿,两个人正在点数,攒足了就去卖,因着图好,倒比寻常的卖的还好些,眼看着进了四月天儿,还买了竹骨来,在绢丝上头画画,做了绣扇卖。

小屋子里干干净净,桌椅虽是旧的,却扫得纤尘不染,衣裳也洗的干净,屋外头还养得两三盆茂盛的野花,怕是大丫从外头挖了来的,这时候开得密,星星点点开着紫红花儿,院子里头立时有了生气。

两人对坐着,一时说不出话来,纪舜华原是拿她当明沅的,后来沾了手,不忍心甩了她,看着她流落,却再没想到,青梅竟没叫他多花心力,除开先时他给的银子,再没伸手问他要过钱,跟大丫两个不好往外头做工,她便接了绣活来做,大丫就替邻居洗衣裳。

这么着竟也过了半年,纪舜华来看她,她就好茶好饭的预备着,不来看她,她就跟大丫守着小院子,过自己的日子。

人是越发清瘦了,人一瘦,原来那点相像的地方也没了,纪舜华再看她,虽还能找着一二分明沅的影子,可半点也不会把她认作是明沅了,见她拆了点心盒子,拿碟子装了点心送过来,她把点心推到纪舜华手边,眼睛也不看他,出去把院子里头摆的绣架拿布罩上,丝织品娇贵的很,染上一点颜色,就不能卖了。

纪舜华清了清喉咙,觉得嗓子眼里有点冒烟,捏着半块点心,吃也不是,不吃也不是,默然半日才问她:“你要不要,跟了我。”

第299章 桑椹酒

青梅一时怔住了,手里还捏着盖绣件的布,她转过脸来,抬头冲着纪舜华笑一笑,买了她,就已经能够处置她,再想不到纪舜华还肯问这一句。

不论他说什么,都是不能反对的,纪舜华捏着的她的卖身契,就是捏着她的命门,想叫她生就生,想让她死,她也只能去死。

他问的这话,她也已经想过许多回了,天亮就起来做绣活,到天黑,腰肩酸的跟快断了一样,哪里还想着屋子窄小,床板硌人,一碰着枕头就睡了过去,偶有大丫打鼾声太重,她实睡不稳的时候,才阖了眼睛一遍又一遍的想着纪舜华。

头一个想的,就是他预备拿她怎么办,凭她手上的绣活没个三五年,怎么也攒不出银子来还赎身银子,她一无长物不说,又是这么个出身,除了依附着纪舜华,再没别的出路,这一天总要来的。

青梅在双茶巷住了大半年,来往的只有隔壁的陈娘子,陈娘子颇为热心,看着她身边只一个丫头相陪,还问她可是家里遭了难。

青梅再是下狱发卖,也不曾到这市井中来过,她哪里知道要怎么应对,陈娘子蒸得一屉饼儿送了来,说是拜访新邻居,却是东一句西一句的,虽还知道的不全,却晓得青梅家是遭了难的。

双茶巷里住的俱是平民,天子脚下日子倒并不难过,也没甚活不下去的,若是肯作肯吃苦,总能活下来。

这时节遭难还能为着什么,看她的模样斯文秀气,瞧着也不是跟她们一路的,倒为着她叹息两声,又见着纪舜华偶尔过来,倒还问她一声:“小娘子,你这总不是个长久之法。”

陈娘子眼睛毒,一看她就知道还是处子,拉了她的手摩挲着:“看这手嫩的,你不寻个依靠,往后可怎么办?最好是能生个孩儿下来。”

青梅黯然不语,陈娘子便劝她:“我知道你是个有志气的,可再有志气,也不能当遮雨的瓦挡风的墙,人活一口气儿,总能活的好。”

青梅心里明白,又谢她善意,她寻常跟大丫都不出门,活计是陈娘子给领来的,还由着她去交,就怕出头露脸的,抛了祸事来。

此时纪舜华说了,她便把思量了半年的话告诉他:“总得预备一套新褥子。”龙凤烛跟红盖头,她是不能用的,可也不能这么平白就作了夫妻事,就是睡个通房,也得有两身新衣,一对镯子。

纪舜华点了头:“我明儿送银子来,你置几件衣裳,再挑个日子。”他说了这话,倒有些坐不下去了,心里燥得很,把杯里的茶吃尽了,道:“我走了,你歇着罢。”

纪舜华一走,青梅就让大丫去陈娘子家借时书,往后翻了几页,进了五月才有好日子,她指尖一顿,又缩回来,那是嫁娶的,她这个身份,只看纳小就行了。

陈娘子一听说借时书,立时知道是要办事了,拿了一筐儿桑椹来,往青梅跟前一推:“我家小子才摘来的,”说着笑得眯起眼睛:“可是要办喜事了?一辈子就这一遭,可得好好拾缀一回。”

这时节说一辈子就一遭,那是夸人的话,夫妻到头才算是一辈子遭,青梅微微一笑,倒有些局促,搓了指尖:“娘子说的哪里话。”

陈娘子跟着搂了她的肩:“可不能说这丧气话,人嘴一口气儿,越说越灵验,置两根红蜡烛总是要的。”喜烛不能用,红烛却是成的,她也不能穿红裙儿,收拾出一身荔红的裙子来,青梅手艺好,在裙角上绣了一对蝴蝶。

这时节瓜果鱼虾都便宜,大丫不会做精致菜肴,陈娘子帮手,料理了一只鸡,一条整鱼,青梅又花了五文钱买了一箩桑椹泡了酒,添上一套新碗。

院子里外打扫干净,让陈家小子摘了些红花来,就算是装扮好了,到了前一日,这才发觉青梅还没买胭脂水粉。

陈娘子使了大丫出去买,青梅却拦了她:“看看货郎担子上可有,也不必非去店里。”花个三五文买了两张胭脂纸,拿眉笔画了一道弯眉,陈娘子替她开了脸,磨得溜光水滑,把上色一块块的红胭脂纸细细抿了,便有了十分模样。

天将黑的时候,纪舜华来了,他给青梅带了一对儿金镯子来,青梅接过来就是一怔,这一付金镯,分量可不轻。

纪舜华身上可没这许多钱,现银没有,却有许许多多的金银锞子,一到了年节就要赏下来的,一包银一包金,他屋子里的东西,哪个敢动,动一分一毫,黄氏还不剥皮抽筋,一年年攒着,竟有好几包,这番拿了一半儿出来,往金匠那儿打了对金镯子。

纪舜华把这对手镯往青梅腕子上一套,两个人吃几杯薄酒,纪舜华问她:“你本家,姓什么,叫什么名儿?”

纪舜华还自来没问过她的本名,青梅不欲提起姓氏,只拉过他的手,伸着指头在他掌心写了“蕴宜”两个字。

看着天色暗下去,青梅低了头,由着纪舜华扳正了她的肩,伸手去碰她的衣带子,薄衫儿一落,里头是大红的戏水鸳鸯,她不能明媒正娶,好歹叫她里头穿一回红。

第二日青梅就梳起了妇人发式,送走了纪舜华,把昨儿的菜收拾一回,一半送给陈家吃,一半儿留着给大丫吃顿好的,腰间酸的坐不直,大丫拿了垫子给她垫上,她道:“把彩绦拿来,今儿打个葫芦结。”

大丫懵懂:“姐姐,咱们还做呀。”

青梅看她一眼:“做,还得做。”手把手的教了她,可大丫手笨,只会打双钱,葫芦青蛙宝瓶,学一回忘两回,搓了手儿要去四邻讨衣裳,替洗衣裳去了。

纪舜华一夜未归,自然是跟黄氏报备过的,只说住在洪家,黄氏也不疑心,等闻着他身上有酒气,还催他去睡,又叫厨房里给他炖补身子的汤。

纪舜华进了屋子,坐到床上就想直了青梅,那屋子虽能挡风遮雨,却不能算得上好,也是该把屋子整一整,地上的青砖要起出来重铺,顶上的屋瓦要补,院子里头再给她搭一个凉棚,他想得一回,把匣子拿出来,叫小厮瞧见了赶紧拦着:“我的少爷,又这是要做甚,可消停些罢,叫太太知道了,我的皮都保不住了。”

纪舜华知道他说的在理,若不慢慢长久的来,早晚会叫黄氏知道,若是她知道了,青梅也就无处存身了。

小厮见他沉了脸,心里暗怕他是真个上了心,赶紧说道:“少爷,那头意思意思就算了,太太那儿可替少爷说着亲呢。”最好是能断了,断个干干净净,若不然依着黄氏的脾气,他们可都没活路了。

纪舜华怔住了,皱了眉道:“哪个说的?”他竟半点儿也不知道,小厮缩了脖子:“我听太太院子里的姐姐们说的,已经有谱了,少爷要是胡闹,我可真没命。”